专题一训练五题组一流程图类转换
- 格式:docx
- 大小:10.32 KB
- 文档页数:10
专题突破五化学工艺流程、物质的转化与推断类型1化学工艺流程题1.工艺流程路线示意图关注流程图中的出线、进线均表示物料流向或操作流程、可逆线表示原料循环使用和核心化学反应。
2.常考操作术语及目的(1)对原料进行预处理的常用方法及其作用①粉碎(研磨):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充分进行或增大转化率。
②灼烧(煅烧):使固体在高温下分解或使杂质在高温下氧化、分解等。
(2)明确常用的分离方法①过滤:固液分离。
所需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滤纸、漏斗、烧杯、玻璃棒。
②蒸发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的溶质,如NaCl。
③降温结晶:提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溶质。
操作过程为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浓缩:蒸发部分溶剂,提高溶液的浓度。
洗涤:尽量除去晶体表面的杂质或干扰物质。
干燥:除去固体中的水。
3.答题技巧(1)所设问题一般都是孤立的,在解答时不要求流程全看懂后再解答,看不懂的地方先跳过去,继续解答后面的问题。
(2)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推断流程图某一步中的物质,可以从上一步操作中反应物可能发生的反应入手进行分析,同时需注意所加试剂是否有剩余。
(4)陌生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箭头方向,箭头进入的是原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物和副产物);若从已知信息中找出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不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可以在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加上水,然后进行配平,还应注意反应条件的有关信息;若在空气中煅烧或通入空气则还需考虑空气中的氧气是否参与反应。
(5)循环利用的物质:步骤中某一步的产物是另一步的原料,根据图中箭头方向(可逆线)即可判断出可循环使用的物质。
例1(2020百色中考)轻质碳酸钙广泛应用于橡胶、塑料、油漆、水性涂料以及造纸等行业,某同学设计流程(如图)以石灰石(杂质不反应也不溶于水)为原料制取轻质碳酸钙和氢氧化钠固体。
(1)写出第②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O+H2O===Ca(OH)2。
高考语文图文转换之流程图(教师版)(流程图类、漫画类、表文类、徽标类)【学习目标】1、掌握结构混乱的病句类型。
2、通过分析典型试题,总结结构的题型规律及相应的解题方法。
【考点解读】图文转换包括流程图类、漫画类、表文类、徽标类,看似只是两种表达形式的相互转换,其实涉及准确、生动、简明、连贯、得体、修辞等诸多考点,综合考查考生描述、压缩、概括等各方面的能力,更涉及考生观察社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语言综合表达的能力。
注意三点:1.选材特点:贴近生活,小到班级活动、学校安排,大到环境保护、世界和平;既有标志解读,也有计划介绍。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且突出核心价值观。
2.命题趋势:考查相对稳定,近4年徽标与流程图轮流考查。
3.解题策略:观察要全面、仔细,介绍要完整、有条理,语言要简明、连贯。
近几年来,课标全国卷对图文转换题的考查包括流程图、徽标、漫画、图片和图表,选材非常生活化,内容涉及社会实践活动、奥运、节约水资源、网络语言等生活中的热点和焦点。
由此可见,该题型走向生活化,体现实用性、人文性、情趣性的趋势较为明显。
流程图类一、【真题引路】1、(全国卷1)下面是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请把这个构思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75个字。
(6分)【参考答案】本次瑶族村三日行考察要求参加人员事先查阅资料,了解瑶族概况,备好所需行装;考察期间的主要活动有参观、访谈以及与村民联谊,每人需写日记记录考察情况。
【命题立意】本题重点考查考生用简明的语言进行表达的能力。
能力层级为E级。
【试题分析】简明是语言表达的一项基本要求,简明的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题用图文转写的方式来进行考核。
做好此类题要注意三个问题,一是看出所给图形的构图特点,二是将所给信息按一定规律形成文字,三是注意文字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第一步是看图。
这是一个某中学暑期瑶族村考察的初步构思框架图,图中由总到分形成三级信息,显示瑶族村考察共三天,考察之前和考察过程都有相关要求。
语用考点分类练(五)图文转换题1.下面是某服务中心为方便群众办事而提供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
(6分)答:解析:解答此类题要明确框架图中的要素,并梳理各要素的前后顺序与逻辑关系。
分析该流程图,要注意“服务中心受理”之后又分为三种情况,要分别进行描述,并注意结果既要反馈给群众,又要汇总上报。
据此作答即可。
参考答案:群众办事应提供相关材料,服务中心受理后,属于协办件的,弄清协办原因;属于代办件的,明确代办承诺;属于即办件的,就即收即办,然后将受理结果反馈给办事的群众,并进行汇总上报。
2.下面是某校学生申请校外租房居住的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10个字。
(6分)答:解析:此流程图需自上而下进行表述,其中个人申请之后的家长意见环节需要分两种情况表述,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环节需要分三种情况表述,注意说清每一种情况的最终结果。
参考答案:学生申请校外租房居住先由个人提出申请,并需征询家长意见。
家长不同意,不予受理。
家长同意,需签订保证书和承诺书,同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无法提供不予受理;材料不完整需完善,材料完备通过审查后,报后勤服务中心备案。
(6分) 3.下面是某市关于中国消防节宣传活动的构思框架图,请把这个构思框架转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
(6分)答:解析:本图的中心词是中国消防节宣传,向上一层是时间和内容,向下一层是场所和对象,根据框架图准确叙述中国消防节宣传活动的时间、内容、场所及对象即可。
语言表达要准确、连贯,并注意字数要求。
参考答案:11月9日举行的中国消防节宣传活动将以惨痛事故、安全责任、器材使用为内容,在学校、医院和商场等场所,对学校的教师和学生、医院的医生和护士、商场的销售员等对象进行宣传。
(时间1分,内容1分,场所1分,对象1分,语言表达准确、连贯2分)4.下面是某班级老师指导学生“共读一本书”活动的流程图,请把这个流程图转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5个字。
训练五
题组一流程图类转换
前提醒
流程图类转换的流程是: 1.看清楚题目要求,明确陈述对象是什么。
2.把握概念间的关系:方框里的词语属于关键概念,是流程图中的关键环节
(不能遗漏
);
方框间的连线或箭头展示着事件发展的趋势或动作行为的走向;连线或箭头上如果有词
语,这些词语属于概念间(环节间)发生关系的方式,起过渡和连贯作用。
3.分析几个概念在整个事件或行为过程中的地位及作用,分析其间的关系,看是否属于
因果、条件、递进、并列、承接、转折等,由此来选定过渡词语或关联词语实施连缀。
另外,要关注流程图转换命题的新趋势,即越来越情境化、综合化,这一点在下面诸题
中大都能体现出来。
1 .(2019 ·浙江)阅读下面某社区“红色议事厅”工作流程图,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6 分)
两代表一委员:党代表、人大代表和
政协
委员。
(1)用一句话概括“红色议事厅”工作职能,不超过15 个字。
(2 分 )
答:
(2)从“为老百姓办实事”角度评价“红色议事厅”工作机制。
要求:体现流程图主要内容,
语言简明、准确,不超过80 个字。
(4 分 )
答:
答案(1) 联系相关各方,协商解决难事。
(2)(示例 )“红色议事厅”工作很实在。
①难事来自民意,很务实;②协调相关部门、人员解
决难事,很切实;③既有“两代表一委员”监督,又有群众反馈及回访,能落实。
解析解答此题,需要认真观察此流程图,明白各层级的关系。
第(1)题要求概括“ 红色议事
厅” 的工作职能,从流程图可以看出,“ 红色议事厅” 处于流程图的中心位置,是整个流程
的核心,由此可将答案概括为“ 联系与之相关的各方,帮忙协商解决难事” 。
作答时要注意
答案不能超过15 个字。
第(2)题要求“ 从‘ 为老百姓办实事’ 角度评价‘ 红色议事厅’ 工作
机制” ,由流程图可以看出,红色议事厅帮助解决难事,接受群众反馈及满意度
回访,所以
可以从“ 红色议事厅” 工作很实在方面回答。
要求体现流程图的主要内容,可以从难事来自
民意、协调相关部门、接受“ 两代表一委员” 的监督、能够落实群众反馈和回访等方面回答。
注意答案不能超过80 个字。
2.学校安排了沈从文小说《边城》的专题阅读课程。
下面是一位老师推荐给学生的课程实施
流程图。
请把这个图转写成一段文字,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语言连贯,不超过 90 个字。
(6 分 )
答:
答案课程从阅读作品开始,同时了解作者及时代背景,(2 分)可从情节、人物、环境、语言
特色等角度解读作品,进而把握小说的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2 分)再借鉴他人的评论,最后
形成自己的小论文。
(2 分)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根据箭头的指向明确顺序,分析各部分
之间的关系,最后按照顺序把整个流程描述出来即可。
从图上来看,这是专题阅读的流程图,
应先从阅读作品开始,把握作品内容和背景,作品内容方面包括“ 情节”“ 人
物”“ 环
境”“ 语言” ,背景包括“ 作者” 和“ 时代” ;接着根据作品的内容和背景把握作品的主旨
和艺术美,再次通过阅读评论文章,最后撰写出阅读小论文。
3.下面是我国地面站与“嫦娥四号”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通讯过程的示意图,请
据此写一段文字介绍地面站与“嫦娥四号”之间的通讯过程,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
不超过 80 个字。
(6 分)
答:
答案地面站遥控中继星“鹊桥”,“鹊桥”通过前向链路和反向链路实现与着陆器、巡视
器的信息传递,再将收集的信息通过对地数传的方式传到地面站。
解析解答时重点关注图标的表头和所问问题,此题根据题干可知是
“ 我国地面站与‘ 嫦娥
四号’ 探测器(由着陆器和巡视器组成)通讯过程” ,
答题时注意搞清图表的要素之间的关系。
需要注意要素“ 地面站”“ 中继星‘ 鹊桥’”“ 巡视器”“ 着陆器” 等,结合箭头指向分析
示意图即可。
用概括性的语言准确表述,注意内容完整,语言连贯。
4.某公司进行岗位培训。
请根据下面的流程图,向客服中心
的员工简要说明他们在“顾客回
访流程”中的具体职责。
要求内容完整,表达得体,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
(6 分)
答:
答案(示例)你们先从售后中心那里拿到顾客的资料,然后给顾客打电话,询问他们的满意
度。
(2 分)如果满意,就直接记录档案;如果不满意,就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2 分)最后记得
把相关部门报送的不满意原因和处理结果也记录档案。
(2 分)
解析题干要求向客服中心的员工说明他们在“ 顾客回访流程”
中的职责,我们首先找到图
中的“ 客服中心” ,然后按照图中箭头的指示方向,梳理流程中各环节的工作,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按顺序将各项工作表述出来。
5.下面是介绍“中秋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
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
(6 分)
答:
答案①传说②习俗③名称(或“别称”)④农历八月十五
⑤团圆节(或“追月节”,
或“八月半”)⑥吃月饼(或“喝桂花酒”)
解析本题的陈述对象是“中秋节” ,① 处根据“ 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和吴刚伐桂” 可知,
是有关中秋节的传说,所以① 填“ 传说” ;② 处由“ 赏月、赏桂花” 可知是中秋节的“ 习
俗” ,⑥ 处也是中秋节的习俗,我们可以填“ 吃月饼(喝桂花酒)” ;③ 处由“ 八月节、拜月
节、月夕” 可知,这是中秋节的名称(或“ 别称”),所以⑤ 也是中秋节的名称,应该填
“ 团
圆节(或‘ 追月节’ ,或‘ 八月半’)”;④ 前面写的是时间,所以此处应该填“ 农历八月十
五”。
6.下面是介绍“端午节”的思维导图,其中有几处空白,请根据图表内容,合理推断,在空
白处填入恰当的词语,每处不超过6 个字。
(5 分)
答案①农历五月初五②起源③别称④习俗⑤插艾蒿
解析① 处对应的是“ 时间” ,只需知道端午节的农历时间即可。
② 处根据图中“ 纪念屈原、
曹娥、伍子胥等不同说法” 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起源。
③ 处根据图中“ 龙舟节、五月节、
女儿节、诗人节” 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别称。
④ 处根据图中“ 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
线” 推断,对应的是端午节的习俗。
⑤ 处根据图中“ 包粽子、饮雄黄酒、系彩线” 推断,对
应的是端午节的具体活动。
7.研究大国经济发展时,常会用到“大国内生能力”这个术语。
根据下面的图示,给其下一
个定义。
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45 个字。
(6 分)
大国内生能力是
答案大国利用本国资源优势推动经济增长和利用本国的市场优势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发展
能力。
(大国 1 分,两个“利用”各 2分,国家发展能力 1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