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护理诊断及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11.00 KB
- 文档页数:1
垂体危象的诊断和治疗垂体或下丘脑的多种病损可累及腺垂体的内分泌功能,当垂体的全部或绝大部分被毁坏后,产生一系列内分泌腺功能减退表现,主要累及的靶腺为性腺、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临床上称为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按发病部位和病因可将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分为原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和继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两类,前者又可分为先天性(遗传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和获得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两种。
垂体功能减退性危象(简称垂体危象)是垂体功能减退症未经系统、正规激素补充治疗出现的多种代谢紊乱和器官功能失调,是危及生命的危急重症之一。
垂体危象的诱因在全垂体功能减退症基础上,各种应激,如感染、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创伤、麻醉及使用镇静药、降糖药等均可诱发垂体危象。
临床表现临床呈现:①高热型(>40℃);②低温型(<30℃);③低血糖型;④低血压、循环虚脱型;⑤水中毒型;⑥混合型。
各种类型可伴有相应的症状,突出表现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精神方面的症状,诸如高热、循环衰竭、休克、恶心、呕吐、头痛、神志不清、谵妄、抽搐、昏迷等严重垂危状态。
此外,阴毛及腋毛脱落、乳房萎缩、乳晕色浅、皮肤苍白及干燥、低血压、低体温、黏液性浮肿、心动过缓等皆是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及垂体危象的主要临床体征,临床上可根据此来诊断该病。
垂体危象的处理1.补充葡萄糖和水与电解质: 50 %葡萄糖40~60ml静脉输注,随后静脉输入10%葡萄糖及盐水。
2.补充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50~100mg/6h静脉滴注。
3.低体温毛毯保温并口服甲状腺激素。
4.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水中毒应限水及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
5.去除病因:积极抗感染、纠正休克等。
6.禁用镇静、安眠、麻醉剂、中枢神经抑制剂及降糖药。
垂体危象的护理目标包括:(1)严格监测各种生命指标和重要器官功能;(2)消除焦虑,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3)保证机体营养的需要,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待患者清醒后鼓励患者进食;(4)帮助患者尽早活动,并逐渐使患者回复排便功能;(5)做好健康宣教,预防并发症和再次发生危象治疗失败原因垂体危象抢救失败原因很多,主要有:(1)高龄或合并有其他严重的躯体疾病;(2)错过抢救的最佳时机,常因脑缺血缺氧时间太长而无法恢复;(3)垂体卒中;(4)合并严重感染的低温型垂体危象预防临床上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并发垂体危象少见,该病临床病情复杂多样化,治疗难度较大,容易误、漏诊,若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垂体危象,危及生命。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诊断标准如下:
•腺垂体的激素减少,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泌乳素缺乏。
•促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减少。
•临床上常见畏寒、乏力、纳差、皮肤冷、容易水肿、反应迟钝、低体温、心电图低电压等。
•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及肾上腺的清晨8时皮质醇低下(<3μg/L),但垂体相应的促激素水平(FSH/SH、TSH、ACTH等)在正常或低水平。
•原发性垂体功能减退症常伴有生长激素机制低下,胰岛素激发试验后生长激素峰值<3微克每升,TRH兴奋试验后TSH无反应等特点。
由下丘脑垂体病变引起的垂体功能减退症血清泌乳素水平可有轻、中度升高,还可伴有尿崩症。
垂体危象一、定义垂体危象是在原有垂体功能减退基础上,因腺垂体部分或多种激素分泌不足,在遭遇应激后,或因严重功能减退自发地发生休克、昏迷和代谢紊乱危急征象,又称为“垂体功能减退危象”,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常快速危及生命。
二、病因与发病机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时,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缺乏,机体应激能力下降,在感染、呕吐、腹泻、脱水、寒冷、饥饿等情况下及应用安眠药或麻醉剂等可引起本病。
三、临床表现多数垂体危象在原发垂体疾病演进数年后发生,少数患者可在腺垂体受损后数天或数周内发生。
需要详细的病史和体格检查来综合分析和评估。
(1)垂体功能减退征象原发病因可导致腺垂体一种或几种激素分泌功能低下和缺乏,并引起相应靶器官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如面色苍白、怕冷、低体温、消瘦乏力;性器官萎缩、腋毛阴毛脱落、性欲减退和闭经,以及低血糖、电解质紊乱等代谢异常。
促性腺激素、生长激素、泌乳素缺乏为最早表现,促甲状腺激素缺乏次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缺乏症状一般较后出现。
(2)垂体危象前期在诱因的促发下,导致垂体功能减退症状进一步加重,表现为极度乏力、精神萎靡、淡漠嗜睡、缄默懒言,体温正常或高热,收缩压偏低,大多数为80~90mmHg,脉压差缩小或有直立性低血压,严重的厌食、恶心、频繁呕吐,甚至中腹部腹痛,胃肠道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长者可达2~4周。
患者消瘦、无力、精神萎靡。
服用安眠药诱发昏迷的患者无上述表现,可直接进入危象期。
(3)危象期由于腺垂体受损范围不同,受影响的激素种类和水平不一,随诱发因素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临床类型。
①低血糖型:为最多发生的类型。
低血糖的发生有快慢两种类型:a.缓慢发生低血糖:患者明显嗜睡,烦躁呻吟,神志恍惚,呼叫能应,但答非所问,时有阵发的一过性面、手、腿抽动,有进行性意识障碍,逐渐进入昏迷。
b.快速发生低血糖:血糖值降低快,有明显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心慌气喘、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发凉、脉率快、全身大汗、颤抖、抽搐、口吐白沫,持续时间很短,迅速进入昏迷。
腺垂体功能减退教案第一章:腺垂体功能减退概述1.1 腺垂体的位置和结构1.2 腺垂体的功能和分泌的激素1.3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定义和分类1.4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病因和发病率第二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2.1 激素分泌不足的症状2.2 激素分泌过多的症状2.3 腺垂体功能减退对其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2.4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第三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实验室检查3.1 血液检查:激素水平测定3.2 影像学检查:MRI、CT等3.3 功能试验:ACTH刺激试验、GHRH刺激试验等3.4 其他检查:如眼部检查、垂体激素动态试验等第四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诊断和评估4.1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病史和症状4.2 体格检查:观察外貌、生长发育、神经系统等4.3 实验室检查:全面评估激素水平和功能试验结果4.4 影像学检查:评估垂体的形态和功能第五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治疗和护理5.1 替代治疗:激素替代治疗的原则和方法5.2 针对病因的治疗:如垂体瘤的手术治疗5.3 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如糖尿病、骨质疏松等5.4 护理措施:生活护理、心理护理、眼部护理等第六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6.1 激素替代治疗的药物选择6.2 激素替代治疗的剂量和疗程6.3 激素替代治疗的效果评估6.4 激素替代治疗的副作用和并发症第七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手术治疗7.1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7.2 手术治疗的方法和步骤7.3 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和风险7.4 手术治疗后的随访和护理第八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并发症及处理8.1 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8.2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治疗8.3 生长激素缺乏的替代治疗8.4 性腺功能减退的替代治疗8.5 其他并发症的处理第九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心理健康及教育9.1 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心理特点9.2 心理干预的方法和技巧9.3 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9.4 家庭和社会支持的重要性第十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进展10.1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病因研究进展10.2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诊断技术进展10.3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治疗方法进展10.4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流行病学研究和未来方向第十一章: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长期管理11.1 激素替代治疗的长期策略11.2 定期监测和调整治疗方案11.3 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措施11.4 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重要性第十二章: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康复护理12.1 康复护理的目标和原则12.2 康复护理的方法和技巧12.3 患者家庭护理的指导12.4 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估第十三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案例分析13.1 案例一:腺垂体功能减退的诊断与治疗13.2 案例二:腺垂体功能减退手术治疗的并发症处理13.3 案例三: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心理干预13.4 案例四: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长期管理策略第十四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护理实践指南14.1 护理评估:识别患者的需求和问题14.2 护理计划: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14.3 护理实施:执行护理计划并监测效果14.4 护理评价:评估护理效果和改进措施第十五章: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研究方法15.1 临床研究的类型和设计15.2 临床研究的伦理considerations15.3 临床研究的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15.4 临床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腺垂体的位置、结构和功能2.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定义、分类和病因3.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4.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5.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治疗方法,包括激素替代治疗、手术治疗和并发症处理6. 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长期管理策略和康复护理7.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护理实践指南和临床研究方法难点:1. 腺垂体功能减退的病因和发病率2. 激素替代治疗的剂量和疗程调整3. 手术治疗的适应症、禁忌症和并发症处理4. 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5. 临床研究的设计、伦理considerations 和数据分析方法6. 腺垂体功能减退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策略7. 护理实践指南的制定和实施。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教学内容:腺垂体功能减退症学时: 1 教师: 沈建国所属学科:内科学预习/自学材料1. 王吉耀主编:《内科学》(八年制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 Cecil Medicine,23rd Edition,2008教学目标:1.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概念2.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病因3.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临床表现和诊断4.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治疗5.垂体危象的诊断和治疗专业词汇垂体功能减退症HypituitarismPituitary hypofunctionPituitary deficiency垂体卒中Pituitary apoplexy垂体危象Pituitary crisis淋巴细胞性垂体炎lymphocytic hypophysitis思考题1.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常见病因有哪些?2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发病机理如何?3.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上主要影响哪些靶腺功能?4. 什么是垂体危象?有哪些主要临床类型?5. 如何评价腺垂体功能?6.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防治措施包括哪些方面?7. 各种激素替代治疗的生理剂量范围及注意事项?8. 垂体危象的处理原则?授课大纲腺垂体功能减退症(hypopituitarism)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腺垂体全部或大部分受损,导致一种或多种垂体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临床综合症。
病因和发病机制由垂体本身病变引起者称为原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由下丘脑以上神经病变或垂体门脉系统障碍引起者称为继发性腺垂体功能减退症。
(一)垂体、下丘脑附近肿瘤(二)产后腺垂体坏死及萎缩(三)手术、创伤或放射性损伤(四)感染和炎症(五)遗传性(先天性)性腺垂体功能减退其他病理和临床表现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垂体或周边相关组织和器官缺血或坏死,从而使垂体前叶激素分泌减少。
临床表现主要累及的腺体为性腺、甲状腺和肾上腺,临床表现为三个腺体功能低下,如:1. 促性腺激素不足:因席汉综合征所致女性患者出现产后闭经、性欲减退、阴毛脱落、乳房萎缩及内外生殖器萎缩;男性表现为性欲减退、阴毛脱落、不育。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患者的护理腺垂体功能减退症(hypopituitarism)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一种或多种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或缺乏所引起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因垂体病变所致的腺垂体激素分泌减少,称原发性腺垂体功能低下;因下丘脑病变,使下丘脑促腺垂体激素的释放激素(或因子)的分泌受到阻碍或下丘脑-垂体间的联系(垂体门脉系)中断,下丘脑的促腺垂体激素的释放激素不能到达腺垂体,致腺垂体细胞因得不到兴奋而功能减退,称继发性腺垂体功能低下。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临床症状变化较大,可长期延误诊断,但补充所缺乏的激素治疗后症状可迅速缓解。
一、病因和发病机制1. 病因任何引起腺垂体或下丘脑病变的因素,均可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发生。
(1) 垂体瘤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如嫌色细胞瘤、颅咽管瘤等,也可以是转移癌。
腺瘤增大可压迫正常腺体组织,使其功能减退、或功能亢进和减退合并存在。
(2) 下丘脑病变如下丘脑肿瘤、炎症及淋巴瘤、白血病等,可直接破坏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使释放激素分泌减少。
(3) 垂体缺血性坏死妊娠期腺垂体增生肥大、血供丰富,围生期发生大出血、休克、血栓形成,使腺垂体大部分缺血坏死和纤维化,称希恩综合征(sheehan综合征);糖尿病血管病变使垂体供血障碍,也可导致垂体缺血性坏死。
(4) 感染和炎症巨细胞病毒、艾滋病病毒、结核分枝杆菌、真菌等感染引起的脑炎、脑膜炎及流行性出血热、梅毒、疟疾等,均可损伤下丘脑和垂体。
(5) 先天遗传性腺垂体激素合成障碍可有基因遗传缺陷,如垂体先天发育缺陷、胼胝体及前联合发生异常、漏斗部缺失;转录因子突变可见于特发性垂体单一或多激素缺乏症。
(6) 其他手术、放疗或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突然停用,可引起医源性腺垂体功能低下;严重头部创伤,可损毁垂体柄和垂体门静脉血液供应;自体免疫性垂体炎、空泡蝶鞍、海绵窦处颈内动脉瘤等,也可引起腺垂体受损。
2. 发病机制妊娠期由于胎盘泌乳素、雌激素的刺激,垂体分泌较多的泌乳素,垂体明显增生肥大、体积较孕前增大2~3倍,增生肥大的垂体受到骨性限制,在急性缺血肿胀时极易损伤,加上垂体门脉血管无交叉重叠,缺血时不易建立侧支循环,影响垂体的血供、破坏下丘脑神经内分泌中枢及垂体柄的完整性,发生腺垂体功能减退。
常用护理诊断术语(内科)《循环系统常用疾病护理诊断》心源性呼吸困难: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心前区疼痛:疼痛活动无耐力心悸:活动无耐力有受伤的危险心源性水肿:体液过多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晕厥(心源性):有受伤的危险心输出量减少慢性心力衰竭:活动无耐力气体交换受损体液过多急性心力衰竭:气体交换受损焦虑清理呼吸道无效心律失常:活动无耐力焦虑有受伤的危险潜在并发症风湿性心脏瓣膜病:活动无耐力焦虑有感染的危险潜在并发症心绞痛:疼痛活动无耐力焦虑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心肌梗死:疼痛活动无耐力恐惧有便秘的危险潜在并发症原发性高血压:疼痛活动无耐力有受伤的危险知识缺乏咳嗽咳痰:清理呼吸道无效咯血:恐惧有窒息的危险胸痛:疼痛肺源性呼吸困难:气体交换受损活动无耐力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过高急性疼痛潜在并发症COPD:气体交换受损清理呼吸道无效活动无耐力体液过多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焦虑潜在并发症支气管哮喘:低效性呼吸型态清理呼吸道无效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肺炎:体温过高疼痛气体交换受损潜在并发症支气管扩张:清理呼吸道无效有窒息的危险营养失调·低于恐惧肺结核:知识缺乏营养失调·低于体温过高有孤独的危险潜在并发症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恐惧疼痛营养失调·低于潜在并发症胸膜腔积液:气体交换受损疼痛呼吸衰竭:低效性呼吸型态清理呼吸道无效急性意识障碍焦虑潜在并发症恶心呕吐:有体液不足的危险腹胀:焦虑腹疼:疼痛腹泻:腹泻有体液不足的危险胃炎: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慢性胃炎:疼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消化性溃疡:疼痛营养失调·低于焦虑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肝硬化:营养失调·低于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潜在并发症原发性肝癌:疼痛营养失调·低于有感染的危险恐惧潜在并发症肝性脑病:急性意识障碍营养失调·低于照顾者角色紊乱知识缺乏急性胰腺炎:疼痛体温过高有体液不足的危险恐惧潜在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体液不足活动无耐力有受伤的危险恐惧潜在并发症肾性水肿:体液过多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肾性高血压:疼痛潜在并发症尿异常:体液过多有体液不足的危险焦虑膀胱刺激征: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不尽)尿路感染:排尿障碍(尿频尿急尿不尽)体温过高焦虑慢性肾小球肾炎:体液过多活动无耐力营养失调·低于焦虑潜在并发症肾病综合征:体液过多营养失调潜在并发症急性肾衰竭:营养失调·低于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恐惧潜在并发症慢性肾衰竭:营养失调·低于活动无耐力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潜在并发症《风湿系统常用疾病护理诊断》关节损害:疼痛躯体活动障碍皮肤损害:皮肤完整性受损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肤完整性受损焦虑潜在并发症类风湿关节炎:疼痛躯体活动障碍有失用综合征的危险焦虑贫血:活动无耐力营养失调·低于出血:组织完整性受损恐惧潜在并发症继发感染:体温过高缺铁性贫血:营养失调·低于活动无耐力口腔黏膜受损知识缺乏在哦生障碍性贫血:活动无耐力有感染的危险组织完整性受损恐惧潜在并发症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组织完整性受损恐惧潜在并发症白血病:有感染的危险组织完整性受损活动无耐力预感性悲哀潜在并发症《内分泌系统常用疾病护理诊断》身体外形改变:体像紊乱消瘦: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肥胖:营养失调·高于机体需要量腺垂体功能减退:性功能障碍活动无耐力焦虑潜在并发症单纯性甲状腺肿:知识缺乏体像紊乱潜在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活动无耐力有组织完整性受损的危险潜在并发症皮质醇增多:体像紊乱体液过多有感染的危险有受伤的危险糖尿病: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有感染的危险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头痛:疼痛感觉障碍:感觉紊乱运动障碍:躯体活动障碍意识障碍:急性意识障碍急性炎症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病:低效性呼吸型态躯体移动障碍清理呼吸道无效吞咽障碍恐惧短暂性脑缺血:有受伤的危险潜在并发症脑梗死:躯体活动障碍感觉紊乱吞咽障碍焦虑脑出血:急性意识障碍躯体活动障碍语言沟通障碍潜在并发症蛛网膜下腔出血:疼痛焦虑潜在并发症癫痫:有窒息的危险有受伤的危险社交孤立知识缺乏。
腺垂体功能减退症护理
护理诊断
1、性功能障碍与促性腺激素分泌不足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疾病相关知识
3、身体形象紊乱与身体外观改变有关
4、活动无耐力与肾上腺皮质、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5、便秘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6、体温过低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
7、潜在并发症垂体危象
护理措施
1、尊重患者,讲解疾病和药物对治疗对性功能的影响,鼓励积极配合治疗。
2、讲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服用药物的名称、计量和不良反应,严格遵医嘱用药,
不可随意增减。
3、关心关爱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指导患者改善自我形象。
4、适当活动,充分休息,更换体位时动作要慢,避免晕厥。
5、指导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
6、加强保暖,监测生命体征。
7、指导病人识别垂体危象的先兆,避免感染、失水、饥饿、寒冷等诱因,一旦发生垂体危象,立即报告医生,建立静脉通路,保持呼吸道通畅,低温者保暖,高温型予以降温,密切观察意识、生命体征变化,做好皮肤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