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武则天明堂展览陈设博物馆古建筑改造
- 格式:ppt
- 大小:10.35 MB
- 文档页数:25
作者: 王岩
出版物刊名: 考古
页码: 949-951页
主题词: 武则天;明堂;遗址;夯土;建筑基址;八角形;东都;发掘;八边形;有关问题
摘要: <正> 《河洛春秋》1989年第一期上发表的《唐东都武则天明堂遗址探索》(以下简称'探索'),及《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年第三辑上发表的《唐东都'武则天明堂'遗址质疑》(以下简称'质疑')两文,对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1986年发掘的八角形基址为武则天明堂提出疑问,认为明堂应是八角形基址南面的长方形夯土基址。
后者并认为八角形基址为天堂遗址。
我们不同意这一看法,因此,就有关问题论述如下。
隋唐洛阳城明堂遗址,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神都洛阳皇宫正殿,又叫万象神宫。
明堂是儒家的礼制建筑,为古代帝王明政教之场所,凡祭祀、朝会、庆赏、选士等大礼典均在此举行。
武则天将明堂建在隋乾阳殿,天堂建在隋大业殿,说明明堂、天堂在当时是按皇家宫殿的规格礼制建造的,不仅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而且影响到后世。
明堂又是国家举行祭祀大典的场合,武则天亲祀明堂,合祭天地。
像北京天坛的祈年殿,就参考了唐洛阳明堂的建筑特点。
明堂,是唐垂拱四年(688)武则天在洛阳主要宫殿乾元殿址附会古代明堂制度建造的殿堂,供布政、祭祀、受贺、飨宴、讲学辩论之用。
新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高21.18米,总宽度105米,外观为3层台。
明堂,是唐垂拱四年(688)武则天在洛阳主要宫殿乾元殿址附会古代明堂制度建造的殿堂,供布政、祭祀、受贺、飨宴、讲学辩论之用。
隋唐时期明堂想象图明堂、天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构建筑,是唐代著名大型建筑物。
充分显示了唐代极盛期建筑的高度水平。
据记载,明堂方300尺(88米),为多边形,圆顶;高294尺(86米),分三层,下层布政,中层祭祀,上层是圆顶亭子,上立高 1丈的涂金铁凤,屋顶铺木胎夹纻漆瓦。
明堂有上下贯通的巨木中柱,作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干。
695年明堂烧毁,696年春重建明堂。
明堂、天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
前后两次建造,日役万人,包括清理场地,都没有超过一年时间,反映其设计、施工能力已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
武则天死后,于737年拆去上层,恢复为乾元殿,约在755年以后安史之乱中被毁。
1986年考古专家发现了武则天时期的明堂遗址,2007年起洛阳启动了隋唐洛阳城的现场发掘。
将在原位展示出的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是座既融入历史元素,又具现代气息的保护性建筑。
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高20米左右,总宽度105米,明堂保护展示建筑总面积近1万平方米,共分2层。
首层中心有一个与下层连通的共享空间,可以从这里直接俯瞰最下面的明堂中心柱坑遗址本体。
隋唐东都城与《周易》文化霍宏伟;杨效雷【期刊名称】《建筑与文化》【年(卷),期】2016(000)003【总页数】3页(P62-64)【作者】霍宏伟;杨效雷【作者单位】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馆;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正文语种】中文隋唐东都城位于河南洛阳。
古代洛阳,位居天下之中。
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使其成为中国历史上十三个王朝的宅京之地,至今仍保存有五大都城遗址。
建国以来,洛阳是最早开展都城考古的城市,隋唐洛阳城遗址也是较早进行考古勘察与发掘的古代都城之一。
该城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元年(公元605年),毁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历时520余年。
它是隋唐时期的著名都城,与长安城并称“东西两京”,在中国古代都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于希贤先生指出:“城是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荟萃点,文化以城市为载体。
”“城的灵魂是它所体现出来的文化。
”[1]本文拟从《周易》文化的视角来解读隋唐东都城的规划设计。
一据唐杜宝《大业杂记》记载,曾有术士向隋炀帝上表:“陛下是木命人,雍州是破木之冲,不可久住。
开皇之初,有童谣云‘修治洛阳还晋家’。
陛下曾封晋王。
此其验也。
”隋炀帝“览表怆然”,遂有迁都之意。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七月,隋炀帝决意迁都洛阳。
十一月,隋炀帝亲自到洛阳查看地形,选址建都于伊洛河平原之上。
隋唐东都城北据邙山,南对龙门,以此定全城南北中轴线。
当全城规划的中轴线确定以后,也就决定了宫城、皇城的中轴线必须与此中轴线重合,这便是隋唐东都城宫城、皇城偏处全城西北隅的原因之一。
隋唐东都城宫城偏居西北的非对称布局产生原因,众说纷纭。
俞伟超先生在《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发展阶段性》[2]一文中指出,隋唐东都城的布局是受到具体客观条件的限制,不得已而为之。
宿白先生认为,隋唐东都城下京城一等,故不能与隋大兴、唐长安城具有同样的布局。
[3]李永强先生提出,洛阳城对于最初规划者来说,只是一个半成品,还要待机向西扩建。
[4]翟智高和尚惠民先生则从《周易》文化的角度加以阐释。
唐朝女皇武则天时期的皇宫重要宫殿“天堂”,13日在河南洛阳城内揭开神秘面纱。
重建的“天堂”一至九层全部对外开放。
图为“武则天礼佛堂”外观。
图为新“天堂”一层内的“天堂”中心通天柱坑遗址。
史料《资治通鉴》记载,天堂高五层。
现有文献认为,明堂为三层,高度在90米左右,以此计算,五层的天堂高度至少应该在150米以上。
图为新“天堂”三层的释禅堂穹顶佛教风格壁画。
2009年9月,“天堂”遗址经过持续的考古发掘,初露端倪。
2011年初,在遗址上,天堂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开工。
该建筑外观仿唐代建筑风格,总高度约80多米。
外观5层,内部9层,象征女皇“九五之尊”的无上地位。
图为“新天堂”五层珍宝阁内火焰塔底座的精美雕花。
国家⽂物局关于隋唐洛阳城遗址明教坊宁⼈坊(含天街南段)保护展⽰⼯程设计⽅案的意见⽂号:办保函[2016]312号颁布⽇期:2016-04-14执⾏⽇期:2016-04-14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河南省⽂物局:你局《关于报批隋唐洛阳城遗址明教坊宁⼈坊(含天街南段)保护展⽰⼯程设计⽅案的请⽰》(豫⽂物〔2015〕392号)收悉。
经研究,我局意见如下:⼀、所报⽅案尚需按照现有思路进⼀步深化完善,以指导保护展⽰⼯程的顺利实施。
⼆、应明确⼯程核⼼⽬标是进⼀步完善隋唐洛阳城遗址明教坊、宁⼈坊区域的保护展⽰,⽽⾮以“再现天街盛景”、“打造”、“开发”、“营造园林景观”等为⽬标的过度复原和建构。
适当削减⼯程规模,并应考虑到未来继续开展考古⼯作的可能性。
三、补充⼯程总体和各设计单元的具体技术经济指标,进⼀步补充完善⼯程设计、说明和详图,各单元及节点设计、基础设施铺设等均应补充对其地下遗址的影响评估和详细应对措施。
四、应详细评估御道两侧排⽔渠蓄⽔对遗址的影响,论证恢复蓄⽔的必要性。
排⽔渠区域不宜进⾏岸线改造、⼈⼯造景、修筑栈道等设计。
定⿍门以南⽔系应进⼀步弱化⼈⼯化、园林化倾向。
五、建议以地表植被标识坊墙遗址。
如确有必要,可在转⾓局部做⽰意性模拟展⽰。
六、补充植株选取的历史依据和景观分析,绿化设计应注意避免园林化倾向,并确保植物根系不破坏遗址本体。
七、应结合定⿍门遗址已有建构筑物的使⽤现状和改造的可能性,审慎论证⽅案中新建建筑的必要性及其对地下遗址的影响。
⼋、客观评估⽕灾、⾬雪、风化等风险的影响及旅游发展压⼒,进⼀步加强风险防范措施的针对性。
九、应按照我局《关于隋唐洛阳城遗址明教坊、宁⼈坊(含天街南段)保护展⽰⼯程⽴项的批复》(⽂物保函〔2015〕983号)的要求,开展必要的重点区域考古⼯作,并根据考古发现调整完善保护展⽰⽅案。
如需进⾏考古发掘,应按规定填报考古发掘申请书。
请你局指导相关单位,根据上述意见及我局《⽂物保护⼯程设计⽂件编制深度要求(试⾏)》,对⽅案进⾏补充、修改,经你局核准后,另⾏报批。
武则天明堂讲解词你听过《烟花易冷》中的“魏书洛阳城吗”?你知知道这个城市曾诞生了怎样伟大的建筑吗?你看过《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吗?你了解那个“大佛”吗?你了解明堂吗?据史书记载,明堂建于公元688年,是唐代武则天时期的神都洛阳皇宫正殿号“万象神宫”,高约86米,是武则天发布政令、祭祀天地、接受朝贺、宴请大臣、讲学辩论的大殿,是武周王朝的统治中心,是唐代著名大型建筑物,后在“安史之乱”中被毁。
相传建造明堂始于轩辕黄帝时,是祭祀天地的建筑,《周礼》称之为明政教之堂。
关于明堂制度古代说法不一,其功能多同后代宫殿重复。
汉以后儒者各立门户,意见分歧,甚至激烈到方案不能确定而无从建造的程度。
唐太宗、高宗都曾打算建造明堂,因争议不决而止。
武则天出于政治需要,力排众议,建造明堂,说不必完全符合失传的明堂修法,只要华丽宏伟就可以。
公元688年春,武则天排斥众议,拆除东都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即隋之乾阳殿),在其地建明堂。
明堂建在台基上,方300尺(88米),高294尺(86米),三层,为多边形,圆顶。
下层发布政令,为平面正方形,中层祭祀,为十二边形,上层是圆顶亭子,为二十四边形,上层顶上立高 1丈的涂金铁凤,以后又在明堂之北隋大业殿处建高五层的天堂,以贮巨大的佛像。
明堂、天堂是唐代所建最高大的木构建筑,充分显示了唐代极盛期建筑的高度水平。
明堂、天堂的建造,一改宫中主殿为单层的传统,极大地改变了洛阳宫的面貌和立体轮廓,是唐代宫殿建设上的大事。
令人可惜的是,695年明堂和天堂烧毁,696年春重建明堂。
明堂、天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
前后两次建造,日役万人,包括清理场地,都没有超过一年时间,充分反映了其设计、施工能力已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
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武则天登基的明堂被通天大佛砸毁,那么,现实中的明堂到底是什么样子?明堂遗址位于洛阳城区内隋唐城宫城核心区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项目之一。
恢复后的明堂为正八面体建筑,建筑面积9848平方米,工程投资6000万元。
隋唐城明堂遗址展示工程中的测绘工作本文以测绘工作在文物保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及措施为切入点,重点阐述了测绘工作在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建筑物定位放样、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建筑建成后实地验证建筑物位置,及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建筑沉降观测工程中的应用,为文物保护工作及建筑施工工作提供了重大的技术支持与帮助。
标签:建筑物定位放样;实测验线;沉降观测1.隋唐城明堂遗址展示工程中测绘工作总述1.1 隋唐城明堂遺址展示工程简述明堂是唐代武则天时期东都洛阳皇宫正殿,用于举行大的礼典,又名万象神宫。
隋唐城明堂遗址位于洛阳市中州中路北侧、定鼎北路以东,原址为定鼎门遗址。
这里是当时经济、政治、文化活动的物质见证,也是中原文化和洛阳历史的证明。
据史书记载,原明堂高86米、88米见方,为多边形,上层圆顶、中层祭祀、下层布政,共三层。
86年考古学家发现了明堂遗址,之后该遗址被确定为丝绸之路申遗和“十一五”大遗址保护重点项目。
07年洛阳市启动了隋唐城遗址的发掘。
明堂遗址保护展示T程是在原位基础上展示出兼具历史元素和现代气息的新明堂。
新明堂建筑分2层,高约21米,宽度约105米,总面积约1万平方米。
建筑外围结构型式为钢框架一支撑,中心结构为网架一支撑一悬挂型式,屋面为网架结构采用坡屋顶,楼层采用预制混凝土楼板,建筑檐口高度13.5米。
柱下基础由多根混凝土梁组合而成。
内墙为轻钢龙骨墙,外墙为轻质砌块。
1.2 本工程涉及的测绘工作根据设计要求,拟建明堂中轴线方位采用实测明堂遗址中心与定鼎门遗址城门门洞中点连线方位。
根据此项定线条件,首先要实地测绘出明堂遗址中心点与定鼎门遗址城门门洞中点位置,之后根据设计图纸中建筑物轴线边长、垂距及正八边形特点,解析出建筑物轴线定位桩,绘制定位图纸,根据定位图纸中轴线坐标点实地放样。
待建筑物建成之后,对新明堂进行建筑实测,推算轴线点坐标,与设计值比对,为竣工验收提供依据。
同时,在施工开始后,为了详尽的掌握建筑物形变情况,保证安全施工及运营,需要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沉降观测,为制定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三年前,徐克导演的一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揭开了通天浮屠的神秘面纱,明堂、天堂这样两个有点陌生的名字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
今年,徐克延续了《狄仁杰》系列,一部《神都龙王》又拍火了神都洛阳。
在电影中,狄仁杰作为一条主线展开了整个故事,而在电影里有着另一位举足轻重、不可或缺的人物,当属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
对于武则天这样一位杰出的女性,历史上对于她的评价褒贬不一。
现如今关于武则天的电影电视作品也越来越多,在荧幕上人们更多的关注的是她的情感生活和上位历程。
然而,武则天在政治和经济上的成就更加的辉煌,武则天在洛阳执政时修建的皇城隋唐洛阳城的宏伟规模堪比今天的紫禁城。
武则天执政的皇宫正殿——明堂,堪比今天的摩天大楼,其规模和建筑形制是今天的人们都难以超越的。
今天我写一些关于这座曾经辉煌的宫殿武则天明堂的历史变迁。
武则天明堂的“昨天”公元687年,武则天命薛怀义率令万多人,毁东都洛阳乾元殿,在其原址上修建了明堂,号“万象神宫”。
高86米,宽88米,共三层,顶为圆盖,在顶端施涂金铁凤,象征着女皇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
所花费用以万亿计,政府财政为之枯竭。
后来武则天称帝,万象神宫成为武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每年举行祭天地的仪式,同时迎接各地使节,武则天明堂富丽堂皇,准许民众入内参观。
明堂有上下贯通的巨木中桩,作为斗栱梁架依附的主干。
明堂的规模和复杂程度超过唐两京所有宫殿,反映其设计与施工能力已接近或达到封建社会的最高水平。
武则天时期,曾在此宴飨群臣,接受朝贺,发布政令。
唐玄宗李隆基继位后,武则天时的一些宏伟建筑物先后被毁掉。
开元二十七年毁明堂上层,改修下层为新殿,次年又改新殿为乾元殿。
大唐帝国至高无上权利的象征——明堂的落成,构成了神都洛阳城最恢弘壮丽的天际线,代表了大唐建筑技术无与伦比的杰出成就,折射出大唐国民昂扬自信、开拓奋进、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
大唐,正站在世界之巅,神都,则是万国中心。
“证圣元年(695)正月丙申夜,天堂火灾,延及明堂,至清晨,二堂具毁”。
隋唐洛阳城保护性展示规划设计方案创新点
谭祺
【期刊名称】《山西建筑》
【年(卷),期】2010(036)008
【摘要】通过分析中日三校隋唐洛阳城保护性展示规划设计方案竞赛的成果作品,针对各方案创新点进行提取与浅析,指出大遗址保护性展示规划首先应尊重各个历史时期遗址,统一进行展示规划,其次应结合以后的考古工作做出总体的规划,最后应从更加宏观的层次构建区域遗址交通旅游线体系.
【总页数】2页(P28-29)
【作者】谭祺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重庆,40004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4.18
【相关文献】
1.城市核心区遗址公园规划创新研究——以隋唐洛阳城为例 [J], 余定
2.请君只看洛阳城——隋唐洛阳城遗址 [J], ;
3.隋唐洛阳城文学称谓考 [J], 王晴;李郑平;徐明朝
4.隋唐洛阳城寓居作家论考 [J], 章正浩;张精芳;魏文璐
5.基于使用后评价POE的遗址公园研究
——以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为例 [J], 张雯倩;王梦瑶;杨芳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图1天堂遗址航拍图建筑设计思路郭黛姮先生曾主持杭州雷锋塔保护建筑设计,目采用钢结构跨空在遗址上,做到保护建筑与遗址没有直接接触,图2是雷峰塔保护建筑的剖面图,因此她建议结构工程师参考这个方案进行设计,采用倒扣金钟的形式,通过入口层斜柱将上部重量传递下来,上部结构放置在下部台基上,台基根据场地情况下落基础或采用跨空结构进行支撑,图3是建筑师的初步构想。
图2杭州雷锋塔保护建筑剖面示意图图3洛阳天堂保护建筑前期方案结构工程师仔细分析两个项目的特点后认为采用该方案是有困难的:雷锋塔台基上的两层外围裙楼高宽比较大,利于斜柱布置下来,并且斜柱直接落地。
而天堂通过斜柱下来,如果直接落地将落在第二圈柱础边缘,破坏遗存物。
如果不直接落地,需要台基平台做转换结构来除非斜柱的倾斜角度更大,才能延伸到台基边缘,但这种方案的结果是,因台基高度不够斜柱到边缘最终成为一个接近水平的构件。
洛阳天堂的内圈柱为12根,外圈柱为根据建筑设计方案,主体立柱为12根,采用斜柱后,与台基上一层裙楼的外围柱数20根不对应,斜柱在空间上出现在参观视野里,在建筑形态上会出现混乱感。
上述三个问题造成建筑师和结构工程师均不能获得满意效果,经过多次方案讨论,在各方确定中心两道柱础圈内、直径45米范围内不能落基础的情况下,既然斜柱落在台基上仍需要转换结构才能落地,不如放弃斜柱方案,采用以天堂柱础数量竖直设计上部结构,根外柱20根,这样建造出来的上部建筑最符合天堂的真实情况,不会在结构形态上扰乱视觉,充分利用台基高度作转换结构设计。
基础落地点有两种选择,一是在包边石沟外落地,70米(前期方案是在此条件下讨论的),遗存物较为复杂,除唐代夯土外,还有隋、宋遗址。
是在第二圈柱础与包边石沟之间落地,直径约此区域遗存物较为单一为夯土,厚度较薄且在近代城市建设中破坏严重。
在综合各方面因素后,由国家文物局最终确定落地基础直径为54米。
整体结构设计方案在确定基础落地位置后,结构整体方案考虑由三部分组成,最下部基础部分由桩基础+直径54米钢筋混凝土封闭环向梁组成,台基部分采用12榀径向布置钢桁图8结构整体扭转第一模态T4=1.5365S是两种软件分析特征值结果对比情况,算值有区别,主要是楼板刚度因软件模拟差异产生的,但各数据间表现趋势是一致的,主要振型动态表现相符,计算结果是可接受的。
(外装饰工程)施工组织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施工单位:时间:目录一、编制依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3 二、工程概况……………………………………………………..。
...。
.。
.。
...。
3三、项目组织部署……………………………………………………。
..。
..。
.。
3四、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五、安全文明施工保证施…………………………………………..。
.。
..。
10一、编制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3、《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ﻩ(JGJ102-2003)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6、甲方提供的原建筑设计图纸,外立面效果图ﻩ7、根据现场考察获得的实际情况二、工程概况一、工程名称:洛阳市武则天明堂遗址保护展示建筑外观改造设计二、工程业主:洛阳市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三、建设设计单位:北京清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四、建设地点:洛阳市中州路与定鼎路交叉口东北角原唐故城定鼎门遗址五、建筑高度:19.839m六、建筑层数:建筑面积:七、安全施工目标:杜绝重大事故,减少一般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安全、人员生命安全八、质量目标:全部达到设计的功能与标准,确保达到市优良工程三、项目组织部署对于此工程,我公司在充分了解工程概况、施工条件、业主要求及总体工程进度的情况下,对整个工程进行全面精心的安排。
一、建立工程指挥体系,合理划分各施工班组的工作任务和施工阶段,确定主攻目标和辅助目标的相互关系,以确保工程顺利进展。
二、加强施工准备工作.1、技术准备:组成强有力的专业技术班子,深入施工现场,对工程测量、工程设计、材料选样,构件加工及安装等实施跟踪技术管理和服务.组织施工人员学习规范,学习质量管理有关文件,并对原设计图中尺寸进行校核。
洛阳隋唐城遗址公园明堂展出内容你有没有听说过洛阳隋唐城遗址公园?这地方可真是个宝藏,不光是风景美,历史更是浓得化不开,尤其是明堂展区,那真是让人眼睛一亮,仿佛穿越回了几百年前的盛世繁华。
要是你来洛阳玩,真心建议一定得去看看,绝对值回票价。
说实话,明堂这两个字,听着就让人充满了遐想。
你可能会想,明堂究竟是什么?别急,待会儿带你慢慢揭开谜底。
明堂,可不是随便哪个小建筑,它可是隋唐时期的一座庙宇,是专门供奉帝王祖先的地方。
你走进去,首先看到的就是那恢弘的建筑风格,不得不说,这座古老的建筑真的很能震撼人心。
你站在门口,看着那一座座雄伟的殿宇,心里不免想,古人真是有一股子豪气,修个庙也得这么气派。
整个明堂的设计,讲究的是气势磅礴,给人一种威严又神圣的感觉。
咱们现在可能觉得这些古建筑不过是几块石板和柱子,但你要知道,在那时候,这就是皇权的象征,背后凝聚了多少的历史故事。
话说回来,你走进去就能看到大殿里那些精美的文物展览,简直让人眼花缭乱。
你看那些古代的铜器、瓷器,还有一些匾额,都是历代文人雅士的心血结晶。
特别是那些精雕细琢的石刻,简直可以称得上是艺术品了。
你看看那些字,笔画遒劲有力,仿佛能感受到古人提笔时的那种力量。
每一件展品背后,都藏着一段历史,一个故事。
你会不由自主地想象,几百年前的人们是怎么在这些器物上留下自己的印记,仿佛这些东西能和你对话,让你穿越到那个盛世时代。
更有意思的是,明堂的展览并不单纯展示物品,它更像是一个历史的舞台,把你带入那个充满诗意和梦想的时代。
你能看到隋唐时期的服饰、礼仪、文化,甚至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
你站在展品面前,仿佛听见了古人的话语,闻到了他们的香气。
那些宫廷的气氛,文人的雅集,士兵的风采,通通都在这些展品中得以体现。
简直是让人置身其中,回到那个曾经的辉煌时代。
当然了,说到洛阳隋唐城遗址公园,光是明堂展区可不够,它周围的景色同样让人陶醉。
你漫步在这片历史悠久的遗址公园里,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仿佛进入了一个天然的大氧吧。
隋唐洛阳城明堂天堂讲解词(散客)游客朋友,您好,欢迎您来到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我是您本次的讲解员,希望我的讲解能为您此次游览平添几分知识和趣味,陪您度过一段美好的旅程。
公元690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登基称帝、改唐为周,建立武周政权。
号“圣神皇帝”,定都于“神都”洛阳,我们现在所展示的就是一代女皇武则天的宫城核心区建筑——明堂与天堂。
天堂•明堂景区是昔日女皇武则天生活、理政的场所。
1977年,武则天御用礼佛堂天堂遗址被发现;1986年,紧邻天堂遗址的武则天皇宫核心礼制建筑明堂遗址被发现。
2005年,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是洛阳市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天字一号”项目。
明堂讲解内容明堂二层(游客朋友,现在我们来到了明堂的第二层,1300多年前这里是女皇武则天祭祀天地、宴飨群臣、举行神宫大乐舞的朝堂所在。
在正前方女皇宝座后面我们所看到的正是盛唐之光垂帘,垂帘分为三个部分,下方为海水江崖,此设计融合中国传统古画,以江山及海水的图案显示江山社稷为盛世不可撼动的基础;中间为凤衔牡丹,金凤象征一代女皇,牡丹代表神都洛阳,此图案表示了在女皇的统治下神都洛阳的繁荣昌盛;上方为飞天祥云,显示出佛教对于武周以及大唐的深远影响。
几千年来,历代封建王朝都非常重视修建象征帝王权威的皇宫,形成了完整的宫殿建筑体系。
武周时期所建造的明堂作为宫城的正殿,不论在结构上,还是形式上,更要显示出皇家的尊严和富丽堂皇的气派,从而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建筑。
明堂和天堂是当时世界上最高大的木质建筑,体现出当时极高的建造水平,展现出皇家建筑的宏伟气魄。
千年前,这里是女皇一统天下,执掌国柄,沟通天地,感应四时的重要场所。
游客朋友,参观完明堂的二层,我们继续往前楼下一层游览,3、中心柱遗址我们现在所处的位置是1986年考古发现的明堂中心柱遗址。
遗址大致呈现出圆形,上部直径9.8米,深4.06米,底部直径6.16米。
·39小博物家奇妙博物馆请君只看洛阳城——隋唐洛阳城遗址隋唐洛阳城的沙盘模型 隋唐洛阳城的布局隋唐洛阳城模型(局部)洛阳城是隋、唐两个朝代的东都,隋代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兴建,历经隋、唐、五代,直到北宋末年还在使用。
隋唐时期的洛阳城不仅是丝绸之路在东方的起点,也是隋唐大运河的中心。
它主要由宫城、皇城、郭城、东城、含嘉仓城、上阳宫、 西苑等部分组成,占地约47平方千米。
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内的定鼎门遗址博物馆二楼,放置着一座100平方米的隋唐洛阳城沙盘模型,展示着当时洛阳城的建筑格局。
当时的洛阳城有非常宏大的建筑,如定鼎门、天津桥、天枢、端门、应天门、乾元门、乾元殿(后改为明堂)、天堂、贞观殿、徽猷殿、玄武门、曜(yào)仪门、圆璧门和龙光门等。
繁华遗迹690年,中国著名的女政治家——武则天在洛阳的明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周,揭开了她传奇的女皇帝生涯。
早在两年前,为了登基大典,武则天下令拆除洛阳宫的正殿乾元殿,在此建造明堂。
随后又在明堂的北面建造了五层高的天堂,供奉巨大的佛像。
明堂号称“万象神宫”,整体建筑格局采用的是上圆下方的建筑形制,体现了“象天法地”的设计理念。
整座建筑十分壮观华丽,圆形屋顶上有展翅欲飞、饰以黄金的凤凰雕塑,中层的圆盖装饰有九条盘旋的黄龙。
明堂的功能很复杂,既是发布政令的中枢,又是敬拜神灵的场所,同时也是武则天的寝宫。
从690年到704年,武则天执政的14年时间里,几乎每年的元旦和冬至日,都要在明堂举行朝贺和祭祀活动。
在这里,她开科取士,招揽人才;在这里,她调兵遣将,指挥若定。
明堂,这座宏伟的圣殿,深深打上了武则天的烙印。
昔日的圣殿早已烟消云散,现代人通过残留的历史记忆,在原址上恢复了明堂。
整座建筑总高20米,宽105米,建筑面积近1万平方米,有3层台基,建筑顶端是八角形的屋顶。
站在这里,回望历史,凭吊古人,别有一番滋味。
武则天为什么把国都选在了洛阳,而不是长安?原因很多,但是有一个原因是大家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