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景区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2
1、洛阳龙门石窟景区
举世闻名的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
这里风景秀丽,有东、西两座青山对峙,伊水缓缓北流。
远远望去,犹如一座天然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2、洛阳老君山旅游景区
老君山景观区6处、有景点179个,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君庙等庙宇16处。
马鬃岭南侧有三千余亩石林景观对游人开放,被地质学者称为“北国石林”。
3、洛阳嵩县白云山景区
深山有灵秀,踏阶上高峰,中国地区观云海日出的最佳地点之一。
洛阳白云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洛阳市嵩县南部伏牛山腹地原始林区,以白云峰、玉皇顶崖为代表的险峰奇石景观。
4、洛阳新安龙潭大峡谷
龙潭峡景区,国家5A级景区,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峡谷全长12公里,龙潭峡是世界罕见的U 型峡谷,被誉为“中国嶂谷第一峡”,拥有“古海洋天然博物馆、神州奇峡、黄河山水画廊”等美名。
5、栾川鸡冠洞风景区
鸡冠洞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景区,鸡冠洞被专家誉为“景观壮丽、堪称北国第一洞府;成因独特,正是国内首家龙宫”,它位于河南洛阳栾川县城西三公里处,是一座天然石灰岩溶洞。
6、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隋唐洛阳城以洛水为银河,里坊作星辰,宫城为北斗,构成了一条壮丽的天际线,其中明堂、天堂作为女皇理政、礼佛、生活的重要场所,被称作宫城区”的核心所在。
大唐洛阳宫国家遗址公园(宫城区)情况简介天堂、明堂始建于女皇武则天时期,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的中心区域。
明堂是宫城的正殿,天堂是武则天礼佛的宫中道场。
天堂、明堂是当时隋唐洛阳城最高大的木构建筑。
明堂遗址初为隋之乾阳殿,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秦王李世民平王世充之乱,焚乾阳殿。
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依旧址造乾元殿。
垂拱三年春(公元687年),武则天力排众议,拆除东都洛阳的正殿乾元殿,就其地创建明堂。
历时约一年,垂拱四年正月(公元688年),明堂成。
《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东西南北,各广三百尺。
凡有三层,下层象四时,各随方色;中层法十二辰,圆盖,盖盘九龙捧之,上层法二十四气,亦圆盖。
亭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盖为鸑鷟,黄金饰之,势若飞翥。
刻木为瓦,夹纻漆之。
明堂之下,施铁渠,以为辟雍之象,号“万象神宫”。
武后在此宴飧群臣,受朝贺,发布政令。
又于明堂北造天堂,以贮夹纻佛像,佛像小指中犹容数十人。
天堂始构,为风所摧,更构之,日役万人,采木江岭,数年之间,所费以万亿计,府藏为之耗竭。
天册万岁元年(公元695)正月,天堂发生火灾,延烧明堂。
后重造明堂、天堂。
万岁通天元年(公元696)三月新明堂成,号曰“通天宫”。
玄宗开元五年(公717)幸东都,更明堂为乾元殿。
开元十年复以乾元殿为明堂。
开元二十七年(公739)毁明堂上层,撤去中心柱,改修下层,平座上置八角楼,依旧为乾元殿。
二十八年佛光寺火,延烧廊舍,改新殿为含元殿。
文献记载,明堂高约300尺,按一唐尺约29-31厘米计,明堂高度当在90米左右。
关于天堂的相对高度,文献记载有异。
《资治通鉴》记载天堂三级已俯视明堂,若这样推测,天堂应为明堂的将近两倍高,其高度约在150米左右,这样高的木建筑,几乎是难以想象的。
经过1300多年的历史沧桑,当年辉煌的建筑早已成了遗迹。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埋藏在原建筑机械厂和市公交公司院内的天堂、明堂遗址的中心柱坑分别被发现。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简介
隋唐城遗址植物园位于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内,北邻洛河,东临紫微城,占地面积4600亩。
是世界上唯一一座以隋唐文化为背景的植物园。
它是在原隋唐城遗址上兴建的,由中国科学院和洛阳市人民政府共同投资建设的大型城市园林。
该园是隋唐城遗址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座集自然生态、历史人文、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植物园。
该园集科研、科普、休闲旅游为一体,由三大园区组成:一是位于东半部的牡丹园,总面积2000余亩;二是位于西半部的牡丹园,总面积2000余亩;三是位于南半部的桂花园,总面积1500余亩。
牡丹园为南北两个景区,以“花开盛世”为主题,以牡丹文化为主线,以牡丹观赏、培育、交易和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
园内建有牡丹亭、牡丹广场、牡丹桥等景点;栽植牡丹20余万株。
每年“五一”、“十一”前后举办大型牡丹花会,吸引国内外游客数万人。
牡丹园设有科普馆、精品观赏区、大型停车场、旅游服务中心等设施。
—— 1 —1 —。
国家文物局公布《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隋唐洛阳城遗址名列其中近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对“十四五”期间我国大遗址的保护、利用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在公布的145项省、自治区、直辖市内大遗址中,河南占了16项,隋唐洛阳城遗址名列其中。
隋唐洛阳城城址由宫城、皇城、东城、含嘉仓城、郭城和西苑组成,主要分布在今西工区、老城区、瀍河区和洛龙区,遗址总面积约47平方公里,整体格局保存完整,是全国重点保护的大遗址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1988年隋唐洛阳城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隋唐洛阳城成为首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十三五”期间,河南省专门设立历史文化大遗址保护发展基金,重点支持隋唐洛阳城遗址的保护和利用,建设隋唐洛阳城国家历史文化公园。
2021年3月,加强隋唐洛阳城遗址保护被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
2021年10月,隋唐洛阳城遗址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
如今,以天堂明堂、应天门、九洲池、天街等为代表的大遗址保护展示工程,不仅见证了我市推动大遗址保护持续发展的创新和实践,也逐渐“化身”为讲述隋唐历史、传播中华文明的重要阵地与窗口,并成为我市大遗址保护和文旅融合发展的典范,备受市民游客追捧的“文化新地标”。
据了解,以前的大遗址保护专项规划,侧重于解决保护问题。
此次规划标题调整为《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更加关注利用工作。
在基本原则中提出合理利用、创新驱动、融合发展等原则,明确了利用的方向和要求。
《规划》提出了“提升大遗址展示利用水平”“推动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两项主要任务,并且吸纳已有经验做法,如举办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文化艺术周、建设一流遗址博物馆、实施大遗址研学精品工程等,促进大遗址展示利用从强调开放数量,转变为重视开放服务质量和效果。
此次公布的《大遗址保护利用“十四五”专项规划》中,河南省内的仰韶村遗址、北阳平遗址、大河村遗址、平粮台古城遗址、二里头遗址、偃师商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小双桥遗址、殷墟、郑韩故城、汉魏洛阳故城、邙山陵墓群、隋唐洛阳城遗址、北宋东京城遗址、宋陵、清凉寺汝官窑遗址等16处入选。
游隋唐遗址园作文
隋唐遗址园,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西工区洛河南岸,是我国首家大型隋唐时代遗址园林,是一处集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文化展示为一体的文化主题公园。
今天我和妈妈一起去隋唐遗址园游玩。
一进大门就看到了一座高大的石像,石像下面有几个人在跪拜,他们是在为死去的人祈祷。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一个小广场,这里有许多古代的雕塑,有坐在上面的、有骑在马上的、还有坐在船上的……我最喜欢坐在船上看风景,因为我觉得坐在船上看
风景很舒服,你看!在广场的右边有一个大池子,里面有许多金鱼,我数了数,大约有七八十只呢!它们有的在吐泡泡,有的在喝水呢!我还看见了一只大螃蟹站着。
我想:它不会是想吃我们吧?
向右走是一个大广场,那里有许多人在跳舞、唱歌、健身……真是热闹极了!
最有趣的要数里面的“隋唐大庙会”了。
妈妈带着我来到了一家卖泥人、糖人的小摊前,妈妈买了两个小泥人和一个小糖人。
我拿着糖人爱不释手。
—— 1 —1 —。
九洲池遗址公园欢迎您来到九洲池遗址公园参观。
九洲池位于隋唐洛阳城宫城区西隔城内,为隋炀帝所建,设计者宇文恺引谷水入园,利用自然水源创造九洲池水景。
史载:“其池屈曲,象东海之九洲,居地十顷,水深丈余,鸟鱼翔泳,花卉罗植”,为未成年的皇子、公主居住之地,是帝后休憩、享受天伦之乐之所,沿袭了自汉代以来皇家园林“一池三山”的基因,凿池堆山,巨大奢华。
今天的九洲池遗址占地288亩,现存12处遗址,主体为西隔城内的皇家园林,东跨宫城大内及陶光园局部。
以宏大与深邃、人力与苍古、水泉与眺望的唐代手法造园,引黄河之水,形成“纳千倾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的景观,是集遗址展示、园林艺术、牡丹观赏、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遗址公园。
琉璃亭史载,琉璃亭位于瑶光殿之南,临九洲池。
以亭顶部绿色琉璃瓦而得名。
瑶光殿瑶光殿以水道相隔并列布置在三座岛上,中岛之上为主殿,东、西两岛分别辅以配殿,其间有廊道相连,是中国皇家园林“一池三山”、“三阁并列”的珍贵物证,反映了历代帝王视池水为大海,海中配以神仙居住的小岛,身居其中,以祈求长生不老与永世繁荣的追求。
凤仪台凤仪台位于瑶光殿北,与池北的望景台遥相呼应。
临台观览,瑶光映彩,极目洲岛,广植奇松,苍翠满目,气势恢宏。
银亭位于九州池西北方的小岛之上以建筑装饰包铜贴银而得名,东与金亭隔水相望,岛上多植元宝枫、鸡爪槭,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曲径通幽,涉水点石、巨石为桥,北与两岛相连,登岸可至碧草坡、九曲桥,穿行其间如在画中游。
九曲桥位于水面西北隅的九曲桥,是九洲池赏荷之地,在曲折中移步换景,欣赏鱼戏莲叶间,锦鳞游泳、鱼翔浅底,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池苑风光。
飞云瀑飞云瀑是一处人工瀑布,利用地势的高低差别叠山引水,泛漫而下,体会“坐雨观泉”的意味,增添水景的灵动生气。
金亭位于瑶光殿东北池内小岛上,以建筑装饰包铜贴金而得名。
岛上古树参天,绿水环绕,奇松怪石,楼阁亭台掩映其间,夜间溢彩流光以象仙界亭阁。
西安关于隋朝的景点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众多与隋朝相关的景点。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建立了统一的大一统国家,以及众多的建筑和工程项目。
以下是一些在西安可以了解隋朝历史的景点。
一、大明宫大明宫是隋朝的皇宫,位于西安市南端。
它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宫殿建筑之一。
大明宫呈方形,周长约12公里,总面积达到了3.2万平方米。
它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瑰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宫殿之一。
游览大明宫,可以看到一些重要的文化遗迹,如太和殿、德福殿、颂德殿等。
二、隋唐城墙隋唐城墙是西安的另一个重要景点,建于隋朝和唐朝。
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古代城墙之一,全长约14公里,高约12米。
城墙上还保留有一些瞭望塔和城门,如青龙门、朱雀门等。
在隋朝时期,城墙曾经起到了保护城市和皇室的重要作用。
如今,隋唐城墙成为了西安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游客们了解西安历史的重要地点。
三、大陵园大陵园是隋炀帝杨广的陵墓,位于西安市东郊。
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朝代,而隋炀帝是隋朝最有名的皇帝之一。
大陵园从整体上还原了隋炀帝的陵墓和陵园的规模和布局。
游客可以在大陵园内看到一些重要的建筑,如大陵门、配殿等,也可以了解到隋朝的陵墓建筑和葬礼习俗。
四、洛阳古都遗址公园洛阳古都遗址公园位于西安市南端,是隋朝时期的洛阳城遗址。
洛阳是隋朝的都城,也是当时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在洛阳古都遗址公园内,游客可以看到一些隋朝的遗址和展览,如隋唐城墙遗址、宫殿遗址等。
同时,公园内还有一些园林和花卉展览,给人一种宜人的游览体验。
五、尧陵尧陵是隋朝开国皇帝杨坚的陵墓,位于西安市北郊。
尧陵是中国古代陵墓建筑的一大杰作,以其庄严肃穆的气氛和精美的建筑而闻名。
在尧陵中,游客可以欣赏到一些重要的建筑物和石刻,如神堂、石马等。
尧陵也是了解隋朝历史和隋炀帝的重要场所。
总结起来,西安有许多与隋朝相关的景点,如大明宫、隋唐城墙、大陵园、洛阳古都遗址公园和尧陵。
洛阳的名胜古迹推荐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时间最早、朝代最多、时间最长,跨度最大的城市。
今天店铺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洛阳的名胜古迹,欢迎大家阅读!洛阳的名胜古迹推荐: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隋唐洛阳城遗址公园位于中州路以北、定鼎路以东的城市中心区,是隋、唐、北宋洛阳城宫城的核心区域,最为出名的是武则天时期的明堂和天堂,又分别称作万象神宫和通天浮屠,电影《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的通天浮屠的原型就在这里。
该公园占地10.59公顷,主要展示隋唐时期洛阳宫城核心区域内唐代武则天时期的明堂和天堂,宋代太极殿建筑遗址以及隋、唐、宋三代廊坊殿址。
该遗址2005年被列为国家“十一五”期间重点保护的大遗址之一,成为洛阳打造国际文化旅游名城的“天字一号”项目,明堂是“天字一号”工程中的首个亮点。
洛阳的名胜古迹推荐:王湾遗址王湾遗址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城西约3公里处郊区谷水镇王湾村涧河东南岸第一台地上。
遗址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
1958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站发现该遗址,1959年秋、1960年春,曾两次进行发掘,共揭露面积3350平方米。
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房基9座,灰坑、窑穴179个,陶窑1座,墓葬119座。
王湾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为新石器时代文化层,厚达3米左右,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王湾一期文化、王湾二期文化和王湾三期文化。
经研究认为,王湾一期文化属仰韶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属河南龙山文化,而王湾二期文化介于两者之间,具有中间过渡性质和特征。
王湾遗址提供了研究由仰韶到龙山过渡期文化的资料,证实定了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的承袭关系,在新石器时-古学上占有重要地位。
2006年5月,王湾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的名胜古迹推荐:洛阳灵山寺洛阳灵山寺位于宜阳县城西7.5公里灵山山腰,距洛阳市区40公里。
灵山原名凤凰山,因周灵王葬于此地而易名。
灵山寺原名报国寺,也因灵山而更名为灵山寺。
金大定三年,即南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僧人憨休老祖在这里建刹,原名报国寺,后随山而易名灵山寺。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景区介绍
门票·开放时间:
8:30-18:30
90元景区通票、40元可游览:一楼环幕影厅、中心柱遗址坑、一楼各展厅、明堂外围景观
交通方式:
公交:5、8、9、18、21、26、41、48、49、56、59、65、86、101路到中州中路定鼎路东北交叉口下车即到景区南门;22、30、34路到唐宫东路定鼎路口站下车即到景区北门。
铁路:洛阳站乘坐5、、48、41路到中州中路定鼎路东北路口站下车即到景区南门;高铁龙门站乘坐33路换乘5、8、26、48、49、53、65路到中州中路定鼎路口站下车即到景区南门。
景区简介: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是隋代、唐代、宋代宫城遗址的核心区域,最为出名的是武则天时期的明堂和天堂,又分别称作万象神宫和通天浮屠。
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主要分布有唐代的明堂、天堂和宋代的太极殿等重要建筑遗址,重点保护展示武则天时期兴建的明堂和天堂等标志性建筑。
明堂位于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是宫城的正殿,也是当年唐高宗、武则天一统天下、执掌国柄,沟通天地、感应四时的重要场所。
明堂遗址项目通过世界上先进的声、光、电手段将看不见摸不着的历史转化为绚丽的感官体验,用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诠释洛阳历史及盛唐文化,在国内甚至世界范围内都属首创。
明堂遗址高科技展示区让游客亲身体验时光倒流,梦回大唐盛世,感受万象神宫的震撼。
一层的弧幕影院,通过长卷折幕展现了隋炀帝营建东都、武则天统治下的神州洛阳等场景。
同时在一层中心的通天柱展示区,通过智能电控调光玻璃高科技呈像技术,展示当年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的通天立柱。
二层的3D全景影院中通过现代电影的尖端科技手段,营造出目前全球独一无二的全景范围3D虚拟场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观影感受。
主要展厅:
弧幕影厅:明堂一层正东厅。
弧幕长28米、高4米,是目前世界最大的弧幕影院之一,有超过6000G容量的全数字高清视频内容。
通过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数字投影集成设备,为观众带来超震撼、广画幅、宽视域的全新体验。
观众在这里即可一睹千年帝都洛阳的辉煌,亲眼见证隋炀帝、李唐、武则天所统治的三朝盛世。
神都明堂展厅:即明堂一楼正北厅的玄堂。
展览分为两个部分,明堂部分主要介绍明堂的起源、汉代明堂、北魏明堂、唐代武则天明堂和明堂建筑的衰亡;武皇明堂部分通过营建东都、治宏贞观、政启开元、稳定边疆、多才多艺、信教封禅、神都明堂等几部分呈现出一个真实的武则天及明堂建筑史。
中心柱遗址坑:《旧唐书》记载,明堂高二百九十四尺,方三百尺,中有巨木十围,上下通贯。
下施铁渠,为辟雍之像,号万象神宫,又称通天宫,是唐代最伟大的建筑之一。
现存的明堂中心柱础遗址,1986年经考古发现,坑口直径9.8米,自口至底逐渐内收,坑底为四块大青石构成的巨型柱基,柱坑底部周围有砖砌矮墙,呈八边形。
今天通过智能电控调光玻璃高科技呈像技术,展示当年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通天立柱,感受“看得见”、“摸得着”的历史。
3D全景影院:明堂二层的3D全景影院主要通过现代电影的尖端科技手段,营造出目前全球独一无二的全景范围3D虚拟场景,使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观影感受。
结合明堂遗址保护工程的特有建筑造型,通过科技改造,实现超过540°的全覆盖投影,是目前世界上覆盖最全面的3D多媒体影厅,覆盖角度超过北京中国科技馆球幕影院180°之多。
影厅采用12台巴可顶级高清数字设备,配合特别定制的光纤传输主动式三维立体眼镜,观众可以用它欣赏到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立体影像,犹如穿越古今,梦回大唐,眼前浮现的是金碧辉煌的洛阳明堂和武皇临朝的盛大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