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文化平时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127.01 KB
- 文档页数:21
巴渝文化概论第3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赵世炎,1901年生于重庆 酉阳 龙潭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
2. 刘伯承是重庆市 开县 人,1916年3月,为策应云南护国军在川南的战斗,率部攻占 丰都 县城,战斗中不幸头部受伤右眼致残。
3. 1949年1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 刘伯承 与政委 邓小平 指挥二野主力挺进大西南。
4.1921年初,聂荣臻到达 法国 留学,在那里结识了周恩来、蔡和森、陈毅、邓小平等人,成为志同道合的战友,从此信仰共产主义。
5. 秦良玉是重庆 忠县 人,是我国明代战功卓著的女性军队统帅。
6.1935年胡子昂有感于国家贫穷落后,内忧外患,决心以“实业救国”,遂与友人共同经营重庆 华西兴业公司 。
7. 卢作孚是重庆 合川人 人,是著名爱国 教育 家和 实业 家。
8. 1897年10月上旬, 宋育人 在重庆创办《渝报》,明确提出《渝报》“广见闻,开风气”的办报宗旨,9. 1942年, 徐悲鸿 在江北磐溪石家祠筹办中国美术学院,并创作《群马》、《六马图》等作品。
10.1940年,抗日名将张自忠上将殉国,老舍为歌颂这位民族英雄,创作了四幕抗日话剧 《张自忠》 。
11. 1944年3月19至20日, 郭沫若 在《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历史论文《甲申三百年祭》。
12.1946年1月, 陶行知 在重庆创办了社会大学。
13. 1939年, 晏阳初 在歇马场磨滩河畔征地500亩,于1940年建成私立中国乡村建设育才院,后扩建为中国乡村建设学院。
14. 重庆地区的龙狮舞尤以铜梁县县最为著名。
15. 重庆火锅出现于清末民初代,原称毛肚火锅。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 聂荣臻是江津吴滩镇人。
A.潼南B. 江津B.开县C. 酉阳2. 被毛泽东誉为旧中国实业界“四个不能忘记的人物”,除了张之洞、张謇、范旭东以外,还有(卢作孚)。
巴渝文化概论第1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的历史演进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 200 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 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11. 后世多以的槃瓠、板楯、廪君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 470 公里,南北长约 450 公里,总面积达 8.2 万平方公里。
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地域文化第一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1. 巴文化秦汉 2. 巴渝舞重庆。
4. 200多。
5. 龙骨坡。
6.丰都 2万年。
7. 船棺葬具。
8.涪陵。
9. 伏羲氏巫山。
10. 盘瓠之后、板楯蛮、廪君蛮。
11. 470 、450 、8.2 。
14. 大夏 15. 多元丰富。
二、单项选择题 1. A 2. B 3. B4. C5. A6. C7. B8. B9. B 10. D三、简述题1、简述巴渝地区的古人类遗存。
第一、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存:①早在200多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②14万年前的奉节兴隆洞奉节人, 已经萌生了现代人类思维制作能力.第二、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巴渝大地的文化遗存:①2003年11月,在嘉陵江流域“涪江边发现8万年前的‘合川人’”。
考古人员新发现距今8万多年的旧石器时期石器制品多件,这是先民猎杀野兽顽强生存下来的“武器”。
②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还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遗址——丰都县的井水湾、冉家路口、高家镇、枣子坪、范家河以及能显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的奉节县的藕塘、云阳的大地坪、忠县的乌杨等。
③巫山魏家梁子新石器时代遗址。
④云阳县石盘镇龙安村大地坪新石器遗址,发现了新石器晚期的一些房屋遗址、墓葬、窑址,出土了大批陶器、石器。
其中陶器有丰富的色彩、文饰和品种,⑤巫山县长江瞿塘峡南岸的大溪发现了公元前约4400~3300年的人类活动遗址,这就是考古学界指称的大溪文化。
⑥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从我国的新石器时代和青铜时代的文化来看,这都是极为少见的。
⑦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du ì)于、铜钲等乐器,有铜戈、铜剑、铜矛、铜镰、铜箭镞等兵器,还有铜盆、铜壶、铜镜、铜釜等生活用具和铜斤(即铜斧),铜凿等生产工具。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武隆学生需要完成人文武隆任务1-4,奉节学生完成诗橙文化1-4,秀山学生完成人文秀山1-4。
巫山学生完成行到巫山1-4。
-巴渝文化形考任务三-100分
题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这首诗歌的作者是()。
A.刘禹锡
B.杜甫
C.李白
D.白居易
正确答案:C
题2:中国现存高层木结构建筑中唯一一座没有斗拱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是()。
A.天生三桥
B.石宝寨
C.白帝城
D.白鹤梁
正确答案:B
题3:()又称为“幽都”、“中国神曲之乡”。
A.白帝城
B.丰都鬼城
C.大昌古镇
D.钓鱼城
正确答案:B
题4:下面关于钓鱼城的说法,错误的是()。
A.1258年,蒙哥大汗挟西征欧亚非40余国的威势,分兵三路伐宋。
蒙哥。
巴渝文化概论第1次作业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古代巴地历史演进2、巴文化秦汉3、巴渝舞重庆4、200多5、龙骨坡6、丰都2万7、船棺葬具8、涪陵9、伏羲氏巫山10、廪君11、槃瓠之板楯蛮廪君蛮12、刘禹锡13、470 450 8.2 14、大熔炉多元15、1937 16、雾季大公演17、七七18、巴渝烈士19、中国电影制片厂二、选择题:1、A2、B3、B4、C5、A6、C7、B8、B9、B10、D三、多项选择题:1、ABCD2、ABCD3、ABCD4、ABCD5、ABC四、简答题:1、简述巴渝地区的古人类遗存。
P6-8答:第一、远古时代的文化遗存:①早在200多万年前,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②14万年前的奉节兴隆洞奉节人, 已经萌生了现代人类思维制作能力.第二、旧石器、新石器时期巴渝大地的文化遗存:①2003年11月,在嘉陵江流域“涪江边发现8万年前的‘合川人’”。
考古人员新发现距今8万多年的旧石器时期石器制品多件,这是先民猎杀野兽顽强生存下来的“武器”。
②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还发现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遗址——丰都县的井水湾、冉家路口、高家镇、枣子坪、范家河以及能显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特征的奉节县的藕塘、云阳的大地坪、忠县的乌杨等。
2、简述抗战时期重庆的“雾季公演”。
P49答:①戏剧是陪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从1941年10月到1944年6月,“文工会”团结所有在渝的戏剧工作者,连续3年开展了震惊中外的“雾季大公演”。
②1941年10月至1942年5月,第一届雾季戏剧公演,参加演出的剧种有话剧、川剧、越剧、评剧及民间曲艺,参加演出的戏剧团体计有中华剧艺社、中国万岁剧团、中央青年剧社、孩子剧团、中央广播电台、中电剧团、中国实验歌剧团、中宣部实验剧院、中国艺术剧社、怒吼剧社、育才学校戏剧组、朝阳大学剧社、国立剧专校友剧团、中国银行业余剧团、越剧剧团、川剧剧团等,演出大型话剧29部,如《天国春秋》、《大地回春》、《棠棣之花》、《屈原》等,此外,还有多部歌剧等。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武隆学生需要完成人文武隆任务1-4,奉节学生完成诗橙文化1-4,秀山学生完成人文秀山1-4。
巫山学生完成行到巫山1-4。
-巴渝文化形考任务二-100分
题1:铜梁1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道具的汉族民俗舞蹈艺术形式。
正确答案:龙舞
题2:重庆1源于明清年间的木板年画,它构图明快,色彩艳丽,取材于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具有浓郁的民族民间风情和生活气息,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特色代表。
正确答案:綦江版画
题3:摆手舞它分大摆手和1两种。
正确答案:小摆手
题4:秀山花灯,是一种古朴、诙谐、抒情优美,集歌、舞、韵白为一体,并以打击乐、琴弦乐为伴奏的综合艺术。
据历史记载,它起源于元代的"1"。
正确答案:跳团团
题5:1(1885—1905)本籍,今重庆城区人,辛亥革命先驱。
1902年赴日留学,参加留日学生爱国运动。
回国后发起组织中国学生同盟会,以“革命军中马前卒”署名发表《革命军》。
正确答案:邹容
题6:1(填人名)(1892-1986)1892年12月4日出生于开县赵家场。
他与杨闇公、朱德等发动泸州、顺庆(今南充)起义,任国民革命军四川各路总指挥。
正确答案:刘伯承。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武隆学生需要完成人文武隆任务1-4,奉节学生完成诗橙文化1-4,秀山学生完成人文秀山1-4。
巫山学生完成行到巫山1-4。
-巴渝文化形考任务四-100分
题1:下面关于重庆古建筑的说法,错误的一个是()。
A.明清时期,是巴渝建筑风格形成的重要阶段。
在建筑风格上,以大挑梁、木构架、夹皮白粉墙及小青瓦为基本特征。
B.湖广会馆是由寓居外地的移民以地方乡缘和业缘为纽带自发组织建筑的管所。
C.明清大量移民入川,彼此争斗不断,再加上白莲教起义引起的战事,至清末,重庆各地寨堡、碉楼民居比比皆是。
D.重庆的古代建筑以四合院为代表。
正确答案:D
题2:下面关于大足石刻的说法,错误的一个是()。
A.大足石刻之崛起,有其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
“安史之乱”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巴蜀相对安定,成为经济繁荣的地区,入宋以后更是如此。
B.大足石刻与敦煌、云冈、龙门等石窟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石窟艺术史。
C.宝顶石刻由号称“第六代祖师传密印”的赵智凤于公元1174—1252年间南宋淳熙至淳佑年间,历时70余年,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
D.北山摩崖造像以小佛湾为中心,遍及其四周的观音坡、营盘坡、佛耳岩、北塔寺共五处。
正确答案:D
题3:白白帝城内无白帝,白帝庙祭刘先帝”的由来则是因历史上有名的()。
A.刘备托孤
B.诸葛亮出师表。
简述邹容和他的《革命军①邹容1885年生于巴县县城(今重庆渝中区)。
1898年,邹容赴日本留学,寻求救国救民良方。
在日本期间,邹容广泛接触到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并迅速融入东京留学生革命斗争的行列。
1903年4月,邹容离日回到上海,寄寓爱国学社,积极参加了各种活动和集会,成为上海拒俄运动的积极分子。
在章太炎的帮助下,他完成了中国近代史上最富战斗性的宣传革命的著作《革命军》。
在该书的“序言”中,邹容署名自称“革命军中马前卒”。
②《革命军》洋洋两万言,尖锐地批判了封建君主专制,热情洋溢地宣传了民主革命思想,鲜明、系统地描绘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宏伟蓝图,被誉为中国的《人权宣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篇最全面、最系统地倡言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时代名著。
③1903年5月,《革命军》在上海出版,清廷恐慌。
1903年六月,《苏报》和爱国学社被外国巡捕与中国警探查封,章太炎被捕,邹容自投入狱,坚持斗争。
1905年2月,邹容病逝狱中,年仅20岁。
④邹容的《革命军》在专制黑暗的中国不啻是一声惊雷,引起极大震动,唤起了人们的革命激情。
《革命军》一经刊行便风行海内外,在短短的几年内重印达29次,发行110万册,占当时革命书籍发行量的首位。
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表彰邹容的革命功绩,授予他“大将军”的荣衔。
试述巴渝的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
1、邹容烈士纪念碑位于重庆市渝中区南区公园内。
建于民国35年(1946)。
1982年为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重新修复。
碑为八角形塔式石碑,通高5.5米,碑身高3.52米,斜坡形八面,其中四面镌有"邹容烈士纪念碑"竖排隶书7个大字。
碑座高1.71米,八面皆镌碑文。
“革命军中马前卒”邹容虽然英年早逝,故乡人民却缅怀着他,将城中心一条干道命名为邹容路,②沧白路和张培爵烈士纪念碑。
辛亥革命前后,杨沧白、张培爵等首义慷慨,沧白路和培爵烈士纪念碑长踞在嘉陵江畔洪崖洞上。
张培爵烈士纪念碑建于1945年12月,碑高8.15米,由青峡石砌成。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武隆学生需要完成人文武隆任务1-4,奉节学生完成诗橙文化1-4,秀山学生完成人文秀山1-4。
巫山学生完成行到巫山1-4。
-行到巫山形考任务二-100分
题1:人类行为遗迹的遗存,包括()。
A.人类居址
B.活动遗迹
C.劳动工具
D.文化遗物
正确答案:ABCD
题2:大溪遗址中(包括墓葬)出土的生产工具有()
A.石器
B.陶器
C.骨器
D.蚌器
正确答案:ABCD
题3:“巫山神女”有哪些文学意象()
A.爱情意象
B.讽谏意象
C.悲剧意象
D.多重文化符号
正确答案:ABCD
题4:巫山县的民俗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故事、山歌俚曲等。
A.生活民俗
B.生产民俗
C.方言俗语。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武隆学生需要完成人文武隆任务1-4,奉节学生完成诗橙文化1-4,秀山学生完成人文秀山1-4。
巫山学生完成行到巫山1-4。
-行到巫山形考任务一-100分
题1:巫山,作为一个地理名词,在历史上曾指中国好几个地方,现在主要指横贯()交界一带呈“东北—西南”走向的连绵山脉,整个长江三峡也只是巫山的一部分。
A.湖北
B.重庆
C.湖南
D.江西
正确答案:ABC
题2:古奉节是隋唐之后三峡地区历代最高(),从这个意义上说,包括巫山文化在内的长江三峡古历史文化,其实就是指古奉节传统的“夔州巫文化(夔巫)”。
A.政治
B.经济
C.地理
D.文化
正确答案:ABD
题3:直到明清时期,才固定为今天的三峡通称:()。
A.广溪峡
B.瞿塘峡
C.巫峡
D.西陵峡
正确答案:BCD。
重庆开放大学《地域文化(专)》同学们完成巴渝文化形考任务1-4,武隆学生需要完成人文武隆任务1-4,奉节学生完成诗橙文化1-4,秀山学生完成人文秀山1-4。
巫山学生完成行到巫山1-4。
-人文秀山形考任务三-100分
题1:()等国家级会议在秀山召开;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市级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等城市名片,照亮现实
A.中央金融单位定点帮扶
B.农村电商
正确答案:AB
题2:为加快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秀山县从2016年开始谋划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发展,以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为载体,大力引进培育()等新兴产业,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并于2020年8月全面铺开了创建工作,整合工业园区、物流园区,“以认促建”建设秀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A.生物医药
B.休闲食品
C.现代物流
D.电子商务
正确答案:ABCD
题3:2021年2月,《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作为“极”,加快建设高效率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主骨架
A.京津冀
B.长三角
C.粤港澳大湾区
D.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正确答案:ABCD。
藏在汉字里的巴渝文化五年级作文说起巴渝文化,那可真是丰富多彩,就像一个装满宝藏的大箱子,每打开一层,都能发现让人惊喜的宝贝。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藏在汉字里的巴渝文化。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汉字无处不在。
可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看似普通的汉字里,其实藏着巴渝地区独特的文化和历史呢?先来说说“辣”这个字吧。
一提到重庆,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辣”。
重庆的火锅,那可是出了名的辣!走进火锅店,那股浓烈的辣味就会直往你的鼻子里钻。
红通通的锅底,上面漂浮着一层厚厚的辣椒和花椒,看着就让人忍不住咽口水。
当火锅端上桌,热气腾腾,那股辣味更是弥漫在整个房间。
夹起一片毛肚,在锅里“七上八下”,然后放进嘴里,瞬间,辣味就在舌尖上炸开了花。
那种辣,不是单纯的刺激,而是带着一种醇厚的香气,让人欲罢不能。
这“辣”字,不仅代表了重庆美食的特色,更体现了巴渝人民热情豪爽的性格。
再看看“桥”这个字。
重庆可是有名的“桥都”。
大大小小的桥梁横跨在长江和嘉陵江上,把城市的各个部分连接起来。
比如那宏伟壮观的朝天门大桥,夜幕降临的时候,桥上的灯光亮起,远远望去,就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横卧在江面上。
还有那造型独特的千厮门大桥,与旁边的洪崖洞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这些桥,不仅是交通的通道,更是巴渝地区独特的风景线,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巷”这个字也很有意思。
在重庆的老城区,有许多弯弯曲曲的小巷子。
这些巷子窄窄的,两边是古老的房屋,墙上爬满了青苔。
走进巷子,仿佛穿越回了过去的时光。
你能听到居民们亲切的交谈声,能闻到从窗户里飘出的饭菜香。
有时候,还会看到一只小猫从你脚边窜过。
在这些巷子里,藏着许多地道的小吃店和手工艺品店。
比如那家卖酸辣粉的小店,老板熟练地把粉条放进锅里煮,然后加上各种调料,一碗美味的酸辣粉就做好了。
还有那家卖竹编工艺品的店,师傅们用灵巧的双手编织出各种精美的物品。
这些小巷子,虽然没有繁华的街道那么热闹,但却充满了浓浓的生活气息,让人感受到巴渝人民的淳朴和勤劳。
巴渝文化概论第4次平时作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 巴渝先民沿水而居,善于驾驭江水,考古学家在 巫山 即发掘出了新石器晚期的石锚,在冬笋坝亦发掘出了战国时期的船棺。
2.三峡纤夫用人力之驱挑战 激流险滩 ,抒写 人与自然 抗争的悲壮的图画3. 大宁河栈道,连绵三百里,江岸悬崖有 6888 个栈道石孔,全是在悬崖山岩中凿成,为大宁河 盐业 的重要通道。
4. 1908年,官商合办的“ 川江行轮有限公司 ”创立,次年,它的第一艘商轮“ 蜀都 ”号开通。
这是巴渝人在川江航运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
5. 1926年,重庆合川人 卢作孚 在重庆创办了民生公司。
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前夕,民生公司的轮船已达46艘,1.8万余吨位,职工3991人,承担起长江上游 70 %以上的运输业务,开拓了近 3000 公里的内河航线,成为最大的民族资本航运企业。
6. 民国以后,重庆交通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是 公路 、 铁路 的修建。
7. 1936年,由成都经重庆到达贵阳的 川黔路 路全线通车,全长979公里,这是四川第一条对外交通干线。
8. 1927年,重庆开始修建第一条公路,由 七星岗 至曾家岩,全长3.5公里。
9. 1930年1月, 北川铁路公司 建成修筑北川铁路水岚垭至文星场段。
10. 2003 年12月26日,“八小时重庆”工程全面通车。
11.到2010年,重庆将成为国内铁路枢纽,那时有8条铁路穿过我市,形成“ 一环八射 ”的铁路网络12. 石宝寨是世界上具有独特艺术风格的古建筑之一,被称为世界八大奇异建筑之一。
13. 规模最大的湖广会馆位于渝中区下半城白象街、东水门一带。
14.新重庆的又一重要的城市标志性建筑物——朝天门广场,体现了重庆人“朝天扬帆”的精神特征。
15.川剧腔调来源广泛,兼收并蓄,成为我国地方戏曲中惟一无二的五种声腔并存的地方戏曲。
16.1987年,英国皇家建筑学会与伦敦大学编印出版的《比较建筑史》第19版精装本,首次介绍了1949年后建成的新中国著名建筑43项,其中重庆人民大礼堂列在第2位。
关于藏在汉字里的巴渝文化的作文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美丽而富有魅力的文字,有着四千多年的演变过程,不同的汉字字体有着不同的风韵。
我们平时读书看报作文都离不开汉字,但是你对汉字有更多的理解吗?如果你去遨游汉字王国,你会有更多对汉字的理解和感悟,下面是关于关于汉字文化的作文,欢迎阅读!关于藏在汉字里的巴渝文化的作文篇1在这一个星期里,老师带着我们在汉字王国里转了一圈,真是感慨万千,真是受益匪浅。
在这个单元的学习中,我知道了神奇又有趣的汉字是由仓颉造出来的,在近三千的历史里,汉字不断变化,最终成为了现在的简体字。
其中,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一点值万金》这一文。
这篇文章写了乌鲁木齐某挂面厂在设计并制作包装袋是错把“乌鲁木齐”写成了“鸟鲁木齐”,使这18万元钱成了一堆废品。
如果检查人员再仔细点,或许,损失就不会这惨重了。
这样让我想起了我以前的听写。
我总是不三思而后行,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我深刻的体会到了,原来多写了一点,也会造成那么大的`损失。
如果,全世界都三思而后行,那么,世界上还会有错别字吗?汉字既有趣又神奇,加几笔,变新字。
有时,就会造成很大的损失,我们要尽量少写错别字。
我多么希望能在汉字王国里多转一会,多收获一点知识。
关于藏在汉字里的巴渝文化的作文篇2语文老师带领着我们去“遨游汉字王国”,使我感受了汉字的有趣和神奇,了解了悠久的汉字文化,犹如品尝了一顿丰美的汉字大餐,我为收获着无数珍宝而欣喜若狂。
遨游了汉字王国我知道了汉字是仓颉发现的,在几千年的历史中,字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繁到简,由甲骨文到金文到小篆到隶书到楷书到草书再到行书,拥有两千年的历史。
我还知道我们不能写错字,如果写错了字可能会带来不良的后果,《一点值万金》这篇文章就是很好的例子:写了乌鲁木齐某挂面厂在生产挂面时,错把“乌鲁木齐”写成了“鸟鲁木齐”,就是这一点这差18 万元的产品付之东流,成了一堆废品。
如果检查人员再细心一点的话,或许后果就不会那么惨重了。
地域文化作业1建议完成时间:第四周学生姓名:汪琳学号:1551001462042 教学点:得分:批改教师:批改日期:同学们下载试题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答题需求添加A4或16开的纸张答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______四川_______和重庆是古代我国蜀人和巴人的发祥地,巴蜀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2.2005年8月16日“__太阳神鸟_________”金饰正式成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
3.古羌人将蚕丛的出生地叫做青神县,并将他耗去毕生精力的若水地区之若水叫做_____青衣江__________,这是四川境内惟一用人名命名之江。
4.1001年,北宋政权对地方行政区划进行一次新的调整,将今四川地区划分为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夔州路,总称“__川峡四路_______”,简称“四川路”,至此“四川”正式得名。
5.1637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主要活动于湖北、河南、陕西诸省,并把战略目标直指明王朝的心脏北京,而出没于四川的主要是__张献忠_______领导的义军。
6.1911年6月17日,____四川保路同志会______________成立,发表《宣言书》号召全川民众奋起保路。
7.1878年,四川总督丁宝桢在成都创办__四川机械局__________,专门制造枪炮军火,这是四川第一个机器制造工厂,是四川近代工业的开端。
8.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红一方面军从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中突围出来,开始战略大转移的__二万五千里长征______,于12月到达贵州。
9.1949年12月_____成都_____解放,1950年4月四川全境解放,随即四川建立各级人民政权,从此揭开了四川历史的崭新篇章。
10.1966—1976年“文化大革命”中国十年内乱,而四川则以____内乱时间长_____、反复多、武斗严重而闻名全国,成为全国的“重灾区”之一。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左图为古代巴蜀地区中(B )遗址的出土文物。
《巴渝文化概论》作业讲评(4)第四次平时作业涉及教材第六编、第七编的内容。
本次作业讲评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是考核的知识点:第二是答题思路:第三是答案提示。
下文中,黑色的文字是问题与答案,其它颜色的文字是说明和解释。
简答题:简述吊脚楼民居的特点。
考核知识点:掌握吊脚楼民居的特点。
答题思路:1.审题。
“吊脚楼”是重庆地区独有的传统民居形式,本题主要从建筑的角度来展示其特点。
2.阅读教材,了解教材的基本观点。
3.按题目要求作答。
答案提示如下:①重庆先民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建筑手法和风格,并巧妙利用“错层、错位、吊层、吊脚、挑层、抬基、贴岩(坎)”等建筑手法,创造出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别具一格的吊脚楼民居群。
②整个建筑充分利用巴渝地区的杉木,楠竹等廉价建筑材料,在花费不多的情况下,建筑的上下左右,各个楼层悬收自如。
阳台凹廊里出外进,屋檐及挑檐互相参差。
③吊脚楼民居建筑古朴素雅、屋宇重叠、柱脚下吊、廊台上挑,古道盘旋、榕树蔽荫,增强了山地建筑特有的空间层次感。
简答题: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对于巴渝文化的发展具有的意义。
考核知识点:掌握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对于巴渝文化发展的意义。
答题思路:1.审题。
这是教材第六编的内容。
2.阅读教材,掌握基本的史实,并思考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对于巴渝文化发展的意义。
3.按题目要求作答。
答案提示如下:①明清巴渝书院的兴盛推动了巴渝教育的发展,传播了文化,为巴渝地区创办了很好的文化教育氛围。
②明清巴渝书院受政府和科举的影响小于官学,因而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学术天地,涌现了许多热心教育的官绅和卓有眼光的教育家。
③巴渝的书院还为搜集和保存文化典籍作出了重要贡献。
巴渝书院藏书甚多,为提高教育质量,繁荣学术提供了条件。
④书院的兴盛,促进了重庆教育的发展。
宋朝,重庆府所辖州县先后中进士208人,元朝不重科举,统治近百年间,重庆府中进士仅9人。
明朝一代,重庆府科举中进士318人,举人1295人。
地域文化第一次平时作业(第一、二编)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要求:答案准确,不能出现错别字Array1. 巴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在古代巴地萌发的、经过漫长历史演进的逐渐形成、发展、丰富的、独具特色的一种地域文化。
2. 巴文化是巴渝文化的源头,随着历史的演进,文明的发展,在秦汉时期,巴渝文化逐渐形成,呈现出范围更广泛、内涵更丰富的特征。
3. 巴渝的称呼不同于巴蜀的是,最初它不是指两个国家,仅仅是巴渝舞的代称,后来泛指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广大地区。
4. 根据考古学的成果可知,早在200 万年,三峡地区的巫山一带,便有了人类活动的踪迹。
5. 上世纪80年代中期,巫山县龙骨坡就发掘出距今200万年的被称为巫山猿人的古人类化石“直立人巫山亚种”。
6.上世纪中后期考古工作者曾在丰都发掘出距今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还在铜梁、江津、合川、大渡口等区县境内发现了 2万年以前的旧石器。
7. 源于巴县(今重庆九龙坡区铜罐驿)冬笋坝文化,其中最具特征的是船棺葬具。
8.上世纪70年代发掘出的涪陵小田溪上古巴王陵墓,有14件一套的错金编钟、虎纽錞于、铜钲等乐器9. 《山海经》称巴人是伏羲氏的后裔,从它记述的“巴人请讼于孟涂之所”,可以推知早期巴人栖息、生活在巫山山脉一带,后来曾向东发展,形成了较大的部落群,再后又向西迁徙,进入四川盆地东部。
10.一位姓巴,名务相的巴人酋长与樊氏,瞫氏,相氏,郑氏竞争部落之长,通过投剑、泛舟于水两件事情令人信服地当上了部落首领,大家推为廪君。
11. 后世多以的槃瓠之后、板楯蛮、廪君蛮后裔为巴人先民的三支主源。
12 巴渝歌发展为《竹枝词》,又经过唐代诗人刘禹锡的改造和身体力行的创作,逐渐成为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
13.今日之重庆,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地域广阔,人口众多。
其东西长约470 公里,南北长约450 公里,总面积达8.2 万平方公里。
14. 巴渝文化精神卓然瞩目,特色鲜明,其实质之一,便是它的大熔炉性与多元性。
15. 1937 年11月20日,国民政府发表《国民政府移驻重庆宣言》。
16. 雾季期间,日机轰炸大大减少,1941年10月到1944年6月,“文工会”团结所有在渝的戏剧工作者,连续3年开展了震惊中外的雾季大公演。
17.1938年七七周年纪念日,重庆民众歌咏会、中华歌咏会、青年歌咏社与青年剧社、怒吼剧社等14个团体联合举行火炬游行,高唱《大刀进行曲》、《祖国进行曲》,高呼救亡口号,雄壮宏亮的歌声与震天动地的口号声交织在一起,动人心魄。
18.红岩文艺是巴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指以文艺形式纪念、歌颂、弘扬红岩精神的各种文学艺术作品,主要包括红岩烈士诗篇、雕塑、小说、绘画、歌曲、舞蹈、影视、音像、故事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烈士诗篇、长篇小说《红岩》、歌剧《江姐》及歌乐山烈士群雕等。
19.抗战期间,重庆成为中国电影的摄制中心。
中国电影制片厂、中央电影摄影场为抗战电影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巴蛇食象”的传说在远古时代的( ) 中流传甚广。
A. 巴人B. 楚人C. 北京人D. 蜀人2. “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殷人前徒(一作徙)倒戈。
”这则关于巴人记载出自A.《山海经》B. 《华阳国志》C.《太平广记》D. 《世本》3.从后来的文献中可以看到,()资源的所在,是巴人迁徙的目标以及形成巴人聚落的重要因素。
A.水B. 盐C.食物D.土地4. 巴族的舞蹈出现在古代史籍的记载中的是( )A. 巫舞B.傩舞C.《巴渝舞》D.昭武舞5. “西南有巴国。
大暤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
”这段关于巴人的起源的远古神话是由()记载的。
A.《山海经》B.《水经注》C.《太平广记》D. 后汉书》6.巴人以( )图腾.A. 虎B.乌鬼C. 蛇D.兔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这首竹枝词是谁所作( )?A.白居易 B. 刘禹锡C. 苏轼D. 黄庭坚8.( )是陪都文化中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是抗战文化中的主角和先锋.A.诗歌B. 戏剧C.小说D.散文9. 张善子将自己在日机狂轰滥炸中创作的巨幅作品( )赠送给罗斯福与国务卿赫尔利。
A.《飞虎图》B. 《怒吼吧,中国》C.《精忠报国》D. 《文天祥像》10. 下面这首著名的诗歌的作者是()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尔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
将我和这活棺材一起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A. 蔡梦慰B.刘思扬C. 杨益言D.叶挺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融入巴族的其他部族有()A.板楯蛮 B.陵蛮C.濮人 D.獠人2.古代巴人先民不但创造的《巴渝舞》,巴渝地区的歌谣同样流传了数千年。
这就是常见于古代文献中的A.巴歌B.巴曲C.巴歈D.巴渝曲。
3. 宋朝,以模仿的风格写作过《竹枝词》诗人有()。
A.苏轼 B. 黄庭坚C.杨万里 D. 范成大4. 战国后期,秦灭巴筑建江州城,置巴郡,下辖数县。
蜀汉时弃江北旧城,重筑江州大城,后名称和辖区不断变换,曾曰()A. .楚州B. 巴州C. 渝州D.重庆5. 抗战爆发后,中国教育机构大规模西迁,重庆与成都一起成为抗战时中国文化教育中心,除了成都的华西坝,被誉为“文化四坝”,还有()A.重庆的沙坪坝、B.江津的白沙坝、C.北碚的夏坝,D. 广阳坝三、简述题(30分)1.简述巴渝地区的古人类遗存。
2.简述抗战文化精神3.简述红岩精神的特点。
四、分析题(20分)试析巴渝文化的大熔炉性和多元性。
地域文化第二次平时作业(第三编——第四编第2章第2节)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地控长江上游,地势沿河流、山脉起伏,形成南北高、中间低,从南北向长江河谷倾斜的地貌。
2.山,成为巴渝地貌的主体,约占总面积的四分之三。
3.重庆域内江河众多,长江干流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在重庆境内流程665公里。
4.重庆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
5.黄水森林公园位于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东北部,濒临长江,为三峡库区腹心。
6.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
7.乌江的山美水美,沿江景致美如画卷,从酉阳县龚滩镇到万木乡一段,长60多公里,是乌江山水风光的精华所在,所以乌江沿岸有“千里画廊”之称。
8.大宁河小三峡,是宁河下游龙门峡、巴雾峡、滴翠峡的总称.9.巴曼子墓俗称将军坟,坐落在渝中区七星岗莲花池旁。
10. 宝顶石刻从淳熙六年(1179)起到淳祐九年(1249)止,历时70载,赵智凤以一僧人之躯,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呕心沥血,终于在宝顶山上凿诸佛像上万尊,建成一座完备而有特色的佛教密宗道场。
11.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为表彰邹容的革命功绩,授予他“”的荣衔。
12.为纪念杨沧白对辛亥革命的贡献,后人将原炮台街改为路,并建立“杨沧白先生纪念馆”13.1909年应杨庶堪之约就任重庆府中学堂学监,使重庆府中学堂成为四川各地同盟会的联络枢纽。
14. 年月28日,针对蒋介石的和谈骗局和内战阴谋,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以及美国大使赫尔利将军、张治中将军同机抵达重庆九龙坡机场,与国民党进行了为期天的重庆谈判。
15.1939年1月16日,中共南方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
局址先设在重庆70号,与八路军、新四军驻重庆办事处合署办公,对外只称八路军办事处,对内办事处归南方局领导。
1939年秋,局址迁到城外,并决定在此新建办事处。
16.1941年,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18日,周恩来《新华日报》题词:“为江南死国难者致哀!”并赋诗一首,“千古奇冤,江南一叶;,!?”17. 1940年3月31日,宋美龄陪同大姐宋蔼龄、二姐宋庆龄从香港来到重庆,在此之后的近两年时间里,宋氏三姐妹在抗日救亡共同目标下,从事、工作,并经常到重庆被日机轰炸现场和伤兵医院等处视察。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古代巴族的发祥地和聚居地是()。
A. 大巴山B. 金佛山C. 山D. 武陵山2.古称阆水、渝水的是()A. 嘉陵江B. 长江C. 乌江D. 渠江3. ()因战国时楚国文学家宋玉《高唐赋》中写楚王梦见神女使之披上神话色彩而成为历代文人吟咏不绝的题材。
A. 巫山B. 南山C. 金佛山D. 缙云山4.( )通过重庆全境,她诞育了巴渝文明,也见证了巴渝大地的盛衰变迁。
A. 嘉陵江B. 乌江C. 合江D.长江5. 万盛石林位于万盛区南天乡境内,系我国第( )大石林.A.一B.二C.三D.四6. 在( )县城70公里外,有号称世界第一的“大溶斗——天坑”和天下之最的“窄峡谷——地缝”。
A. 武隆B.巫山C. 奉节D.酉阳7.元至正二十三年(1363)正月,农民起义军领袖( )称帝于重庆,国号大夏。
A. 余玠B. 韦君靖C.明玉珍D. 张角8. 邹容纪念碑位于()A. 北培梅花山B.江北上横街C. 渝中区南区公园内D. 渝中区七星岗9. 1906年初建立了同盟会重庆支部,推为首盟,标志着重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A. 杨庶堪B. 张培爵C. 邹容D. 夏之时10. 1911年,重庆蜀军政府成立后任都督的是()A. 夏之时B.张培爵C.朱之洪D. 向楚1.重庆主要山脉有()A.大巴山B. 大娄山C.武陵山D. 四面山2.长江三峡由( )组成。
全长193公里。
A.铁棺峡B. 巫峡C.瞿塘峡D. 西陵峡3.巴渝境内著名的三大溶洞是()。
A.芙蓉洞B. 武隆天生桥C.张关水溶洞D. 七星岩4. 巴渝境内的著名的温泉,除了北温泉有()。
A.东温泉B.南温泉C.西温泉D.统景温泉5长江三峡由( )组成.A. 瞿塘峡B. 铜口峡C. 巫峡D. 西陵峡6.武隆天生石拱桥群包括A.天龙桥、B.青龙桥C.黑龙桥D.大石桥7. 巴渝先贤包括()A. 大禹B. 廪君C. 巴蔓子D. 清8.忠县籍巴渝名将有()A. 严颜B. 甘宁C. 王坚D. 秦良玉9.抗战时期中共在国统区的活动中心是(),所以被称为“三岩”。
A.曾家岩周公馆、B.红岩村八路军办事处、C.虎头岩《新华日报》社D.观音岩10. 1905年,同盟会在日本成立,重庆青年童宪章/陈崇功等人由孙中山主盟,首批加入同盟会,并代表、等人入盟A. 杨庶堪、B. 朱之洪C. 杨霖D. 朱必谦四、简述题(20分)1. 简述古代巴文化遗址2、简述邹容和他的《革命军》五、分析题(20分)Array1.试述巴渝的近、现代革命历史遗迹。
地域文化第三次平时作业(第四编第2章第3节——第五编)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赵世炎,1901年生于重庆龙潭镇,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宣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