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车入门知识山地车的构造以及主要部位与配件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5
山地车的组成车把❥把横:车把的主要部件,多为铝合金材质的圆管,高端车型中还有碳纤维材质。
按其造型的不同分为直把、燕把、蝴蝶把和弯把。
其中,山地车中几乎都是直把和燕把两种形式。
两端管口直径有25.4mm和31.8mm两种规格。
❥把立:连接前叉头管和把横的构件,就是单手推车的时候最常握的位置。
长度一般有60mm、70mm、80mm、90mm、100mm这几种规格。
❥副把:安装在把横两端的前伸结构,可作为休息把使用,提供更多骑行的姿势。
安装的时候,一般与水平面的夹角在30~45°的范围,看个人习惯。
❥把套:套在把横两端,提供更大的摩擦力,提高骑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如果觉得把套不舒服或者把套上的纹路已经磨平之后,需按照把横直径选购合适的把套更换。
车架❥车架尺寸:选购时需要关注的一点,不同品牌的车子,有一套自己的车架尺寸与身高对照表,购买时按照表格选购即可。
车架按照材质不同,分为钢材、铝合金、钛合金、碳纤维。
❥抽管:这不是结构的名称,而是制作金属车架的技术名称。
其目的是减轻车架的重量,对车架进行拉伸,使车架中部更薄。
如车架经过两次拉伸,就是双抽管。
目前技术极限只能达到三抽管。
❥头管:包覆着山地车的转向结构,并充当连接上管和下管的桥梁角色。
❥上管:又称“大梁”,是山地车架的上部结构。
这个很好理解吧,也没啥说头,就是可能有人不知道叫啥。
多说一句,变速器的拉线以及刹车线都是走在上管。
❥下管:这个没啥说头,只是有这么个结构,知道就行。
平时雨天的泥水都在下面。
一般在下管的上侧会有水壶架的预留螺丝孔。
❥立管:这个也是一样,知道就行。
硬尾山地中,在立管的前侧也会有预留螺丝孔。
❥后上叉和后下叉:有前叉就有后叉,车架的俯视图下,后面的这两根就像是叉子一样。
侧面看呢,又有上下之分,所以就有了这两个名字。
一般在链条侧的后下叉,容易受到链条的撞击。
建议买一条护链贴保护一下后下叉的车漆。
很便宜,一般买车都会送的。
❥五通:因为这个位置,是立管、下管、两根后下叉交叉的地方,左右又是相通的,像个立体的五岔路口一样,故称“五通”。
山地自行车的构成一、前叉山地自行车的前叉通常采用钢管或碳纤维材料制成,其作用是支撑前轮和吸收路面震动。
前叉的长度和角度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二、车架车架是山地自行车的骨架,通常由铝合金或碳纤维材料制成。
车架的设计和材料会影响车辆的重量、刚度和舒适性。
三、后避震器后避震器是用来吸收路面震动的装置,通常由弹簧和减震器组成。
后避震器可以提高骑行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四、刹车系统山地自行车通常配备有机械刹车或液压刹车系统。
机械刹车使用钢丝拉动制动器,液压刹车则通过压缩油来制动。
刹车系统对于骑行安全至关重要。
五、变速系统变速系统可以让骑手在不同路况下调整阻力和速度。
山地自行车通常配备多速变速系统,其中包括前后变速器和链条等零部件。
六、轮组轮组是山地自行车的核心部件之一,通常由轮毂、辐条和车轮组成。
轮组的材料和结构会影响车辆的重量、刚度和舒适性。
七、把手和座椅把手和座椅是骑行舒适性的关键部件。
山地自行车通常配备人体工学设计的把手和座椅,以提高骑行舒适性。
八、轮胎轮胎是山地自行车与路面直接接触的部件,其质量和规格会影响车辆的稳定性和操控性能。
山地自行车通常配备宽胎,以提高在不平坦路面上的牵引力。
九、其他零部件山地自行车还包括许多其他零部件,如脚踏板、链条保护器、前后挡泥板等。
这些零部件虽然不是核心部件,但对于骑行体验也有一定影响。
总结:山地自行车由前叉、车架、后避震器、刹车系统、变速系统、轮组、把手和座椅、轮胎以及其他零部件构成。
每个零部件的设计和材料都会影响车辆的重量、刚度、舒适性和操控性能。
在购买山地自行车时,需要根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选择合适的车型。
山地自行车的构成一、引言山地自行车是一种专为在崎岖的山地地形中骑行而设计的自行车。
它具有特殊的构造和组件,以适应复杂的山地骑行环境。
本文将详细介绍山地自行车的构成和各个组成部分。
二、车架车架是山地自行车的基础结构,它由轮架、前叉和后避震器组成。
车架通常采用轻质但坚固的合金材料制成,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2.1 轮架轮架是车架的主体部分,它连接了前轮和后轮。
轮架通常采用钢或铝合金制成,其设计决定了车辆的几何形状和稳定性。
2.2 前叉前叉是连接车架和前轮的部件,它能够减震并保持前轮在复杂的山地地形中的稳定性。
前叉通常采用强度高的碳纤维或铝合金材料制成。
2.3 后避震器后避震器位于车架和后轮之间,它能够减震并提供后轮的抓地力。
后避震器通常采用液压或弹簧减震系统,以便在骑行时提供舒适和稳定的感觉。
三、车轮车轮是山地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与地面接触,影响着骑行的平稳性和操控性。
山地自行车通常使用宽轮胎和强力车圈,以应对不同的山地地形。
山地自行车的轮胎通常更宽且更具有抓地力,以适应多变的山地地形。
它们采用耐磨橡胶材料制成,并具有较深的胎纹,以提供更好的抓地力和排水性能。
3.2 车圈车圈是轮胎安装在上面的环形结构。
山地自行车的车圈通常采用强度高的合金材料制成,以提供足够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四、变速系统变速系统是山地自行车的核心部分,它使骑手能够根据不同的路况和行驶速度来调整档位。
山地自行车通常配备前、后变速器和托盘,以提供多档位的传动比。
4.1 前变速器前变速器位于车架上,通过拉动变速手柄来改变前托盘的挡位。
它可以切换不同的前挡位,使骑手能够适应不同的坡度和路况。
4.2 后变速器后变速器位于后轮轴上,通过手控杆或脚踏来改变后轮的挡位。
它可以提供更精确的档位选择,以满足不同速度和力度要求。
4.3 托盘托盘是连接曲柄和链条的组件,它通过前、后变速器来调整传动比。
山地自行车通常配备双盘托盘,以提供更大的变速范围。
自行车基本常识(捷安特、美利达)一、山地车的基本结构(目的:让大家正确的了解山地车各部件的正确名称)车架、前避震、把力、把横、拉杆、坐管、坐垫、坐管箍、曲柄组(左右曲柄+牙盘)、脚踏(左右)、中轴、花鼓(前后)、快拆、拨链器(前后)、飞轮、链条、外带、内胎、轮圈、辐条、双控手柄(所谓双控就是刹车把+指拨)、刹车(前后)、刹车管线。
二、如何选择山地车(目的:让大家了解山地车的分类,不是越贵就越适合自己,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购车方案)(1)山地车的分类山地车根据骑行方式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名称骑行方式路径越野竞赛(XCR)越野竞赛、马拉松竞赛所有类型的地形,最小的跳跃和下落越野(XC)越野、马拉松所有类型的地形,有小的跳跃和下落全山地(AM)耐力赛、林道、探险所有类型的地形,有中等的跳跃和下落自由骑行(FR)极限、下坡竞赛、下坡,中等或更大的跳跃和下落,技巧型下降(2)山地车的选择重点在车架,欧美国家的山地车发展历史悠久,深谐车架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的车架价格一般要占到整车价格的60%左右。
选择一个适合我们的车架需要根据我们的身高来定,选择的关键是车架令小勿大。
身高(Cm)车架高度(寸)160-165 13-14165-170 14-16170-175 17-17.5180-185 18注意:由于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人员身体结构上的差异,所以在车架尺寸的起始位置上有所不同,以上车架数据为亚洲尺寸(起始位置:从五通到坐管口的直线距离)。
(3)我们对车架材料的选择(车架材料的贵贱是导致车架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钢材质车架:这类车架的重量不轻,在雨天骑行后不易保养,焊接处容易生锈,技术已经被淘汰,不过仍然有很经典的手工钢材质车架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东。
代表品牌:法国梅花。
※铝合金车架:比钢材质的车架轻了许多,但强度却得到了提高,是现在路上跑的千元左右的山地车的首选,不过在焊接口的牢固程度上不及高级车架。
代表品牌:捷安特、美国Trke(崔克)。
山地自行车入门知识
山地自行车是一种针对崎岖不平的山地路面设计的自行车,其在悬架、轮胎、齿轮等部分都与普通自行车有所不同。
想要入门山地自行车,以下是一些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
1.车架材质
山地自行车的车架材质一般分为铝合金、碳纤维和钛金属。
铝合金是性价比最高的选择,碳纤维则更轻,但价格较高,钛金属则是更高级的选择。
2.轮胎
山地自行车的轮胎宽度一般在2.0-2.5英寸之间,较宽的轮胎可以提供更好的缓冲和稳定性,但也会增加自行车的重量。
3.悬架
悬架是山地自行车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自行车缓冲颠簸和坑洞。
悬架分为前悬架和全悬架两种,前悬架只有前轮有悬架,全悬架则前后轮都有悬架。
4.齿轮
山地自行车的齿轮一般有多个,可以根据路况和个人需求来调整。
一般来说,小齿轮用于爬坡,大齿轮用于平地和下坡。
5.骑行技巧
山地自行车骑行需要一定的技巧,包括正确的站姿、身体重心控制、踩踏节奏等。
初学者应该在平缓的山地路面上练习,逐渐提高技巧和难度。
以上是山地自行车入门所需要了解的一些基础知识,希望对想要学习山地自行车的人有所帮助。
关于山地自行车各个部件的名称车架----不多说,都懂,但需要简单了解一下现代山地车架各主要部分的名称,如下图(此为XC车架,无后避震装置),其中五通用于安装中轴,尾勾用于安装后变速器:前叉----固定前轮的那根叉子,应该也都明白...现代运动自行车前叉上管直径一般为28.6MM,重型车及Cannondale品牌的前叉头管会较粗碗组----装在车架和前叉连接处的零件,圆形,内有滚珠或封闭轴承,负责车头的转动工作。
用在轻型山地车上的一般分为两种:34MM外置盒44MM内藏,依车架头管种类而定。
把横----车把,一般最粗处分为25.4MM及31.8MM直径,需配套相同口径的把立,把横最细处均为22.2MM把立----连接把横的那根金属管,把横就固定在其上把套----不解释刹把----刹车时候捏刹车----用在山地车上一般分为V刹和碟刹两种,碟刹又分为机械碟刹(线拉)和液压碟刹(靠油管内的液体压强控制活塞推动刹车片进行刹车),V刹的刹车作用对象是轮圈边缘,而碟刹的作用对象则是碟片轮组----分为轮圈、辐条和花鼓三部分,其中花鼓也就是常说的前/后轴,负责车轮的转动,在此强调一下花鼓:轻型山地车的花鼓长度一般为前110MM,后135MM,前轴芯直径9MM,后轴芯直径10MM,后花鼓比前花鼓多出塔基装置,用于安装飞轮,而一般所讲的花鼓“响数”,就是将后花鼓塔基转动一周,所听到的清脆响声的数量,响声越大,踩踏虚位越小,适合发力动作较强的骑行,如爬坡、越野或攀爬车使用,但花鼓的转动阻力就较大,而响数较小的花鼓一般则转动阻力较小,适合平路及下坡为主的骑行。
花鼓的响数,在兼顾各种路面(不包含较极端的越野)骑行的情况下,24-36响的花鼓为最佳,兼顾了低虚位空间与高转动速度,这也就是为什么资深玩家也很少有人用72响的Chris King花鼓来进行平地骑行的原因,这并不仅仅只在于它昂贵的价格。
中轴----安装于五通内部,连接曲柄及牙盘,与踩踏有直接关系,主要分为方孔中轴,花键中轴及一体式中轴,具体选择需与曲柄的中轴孔相配套,不难理解,故不再以图片进行解释。
山地车入门知识山地车的构造以及主要部位和配件车架避震前叉V型刹车器碟刹自行车外胎后避震车把鞍座与座管曲柄组(左右曲柄+牙盘)脚踏(左右)花鼓(前后)快拆拨链器(前后)飞轮链条轮组双控手柄(所谓双控就是刹车把+指拨)变速套件刹车管线框架一般包括车架、前叉、把立、车把、副把、坐管、车座及碗组等零部件。
其他零件都安装在这些零件所组成的框架上,可谓一辆车的灵魂车轮系统由花毂(车轴)、辐条、轮圈、内胎、外胎组成。
花毂、辐条、车圈构成轮组,轮组是决定一辆车滚动顺畅与否的关键。
粗大的轮胎和良好的抓地能力是山地车主要特征。
轮胎的材质,胎纹和胎粒的排列方式,形状及深浅决定了胎的性能。
不同的轮胎适用于不同的路面。
车圈和内外胎重量基本上决定了一辆车的加速能力,“轻”、“快”两个字是联系在一起的。
传动系统包括脚踏、曲柄、牙盘(链轮)、中轴、链条、飞轮。
(与之相关的还有后轮)牙盘齿数与飞轮齿数的比值称为传动比,传动比越高,骑行越省力,踩踏越轻松。
牙盘飞轮的刚性越好,制作越精密,蹬踏效率越高。
变速系统包括变速器(指拨或者转把)、前后拨链器、变速线。
变速系统的档次与调试影响变速的顺畅程度,此外牙盘、链条、飞轮之间的搭配也有影响,不同品牌之间可能存在兼容问题,搭配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个因素。
制动系统刹车手把、刹车线、刹车器。
现在常用的刹车是V刹和碟刹。
V刹的特点是重量轻,价格便宜,技术成熟,好维修,缺点是对环境有要求,雨天效果不好,而且磨损车圈。
碟刹相对更重,价格更高,不便于维修,但不磨损车圈,制动效果更好,不怕沙石泥水的影响。
转向系统车把、把立、碗组、前叉,这就是转向系统的全部立管,又称把立【认识山地自行车】山地车主要用于山地越野,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驶,享受颠簸起伏的快感,以及一种野性的征服感。
它通常使用24或27段变速器,26的轮胎,15-18的车架,和带减震器的前叉。
1、车架: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如同电脑上的主板,攒机高手对主板的要求超过了对CPU的要求。
山地自行车各部零件介绍山地自行车各部零件介绍山地自行车各部零件介绍 1.山地自行车,主要适合野外越野,休闲骑,功能比较多,配有前叉和碟刹,齿胎,适合下坡,特别是土坡路,山地自行车在运动自行车里用户群也是最大的2.公路自行车各部件名称表公路自行车,顾名思义,就是专门在公路和硬质车道上骑行的自行车,一般比赛和长距离骑行都用这种自行车,它的特点是,轻量,高速度,爬坡性能优异,但是普遍车架过高,牙盘比较大,需要一定的身材和体力才能驾驭它1、坐垫2、座杆3、坐杆夹4、V刹后刹5、快拆杆6、飞轮7、后拨8、链条9、气嘴10、牙盘曲柄11、牙盘12、车架13、前拨14、手变15、16、横把17、刹车19、变速线20、刹车线21、前V刹22、车圈23、前叉24、外胎25、26、辐条27、前花鼓如何完成购买自行车后的检察1.龙头正不正:跨骑自行车,目测龙头与前轮是否在同一直线上?顺便检察左右两侧的刹车把的高度是否一致?车友亲自用手感受确认吧!2.胎压50 psi:以胎压计或以拇指下压轮胎时,轮胎表面可以略为下凹。
3.理想的刹车松紧度:手按刹车时,刹车把手可以位移三分之一。
注意刹车塊是否与轮圈的距离一致、在左右是否对称,因为左右不均匀会造成轮圈的左右磨损不一致。
4.变速的调整:以一手转动脚踏板,另一手逐一切合换一前(齿盘)一后(齿盘)地变速档位,确认是否有异音或顺畅发生。
为了避免变速器的磨损,避免以最大的齿盘和最小的齿盘组合,让链条以拉撑最长的幅度,造成磨耗损坏了链条和飞轮。
5.避震作动:以手下压避震器,感觉避震的效果是否明显。
6.轮胎是否不正:用手转动轮胎来检查是否左右偏斜摆动?刹车塊是否与轮圈摩擦?若是轮胎装不正时,需要立刻调整。
7.座垫及座管的高度及水平:坐在座垫上时,将单边脚踏转到最低点时,腿部依然可以伸直时,就是骑行最适宜的座垫高度。
座垫方向与车架一直线才会骑行舒服。
8.脚踏转动地顺畅:一手转动脚踏板,若是不顺畅,骑行时容易卡住造成伤害。
山地车的部件及基本常识车架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
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
硬车架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20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
硬尾车,顾名思义,没有后减震功能,但大部分都有减震前叉。
几年前,要在这两者中做出选择还很简单:人们通常都会购买硬尾山地车。
现在,随着后减震技术的发展,到底是购买硬尾山地车还是全减震山地车就很难抉择了。
尽管全减震山地车改进了很多,但硬尾山地车技术也在发展。
选择硬尾山地车还是全减震山地车取决于您打算骑车做什么——您打算参加越野竞赛,还是进行全山地越野或是平稳的大自然探索旅程?凭经验来说,您打算穿越的地形对技术性要求越高,您就可能需要一辆硬尾山地车。
硬尾山地车是非公路地形、单行道及竞赛的理想选择。
它比全减震山地车更轻、更耐用且更便宜。
更轻是因为车架上的零件更少,更耐用是因为它没有枢轴或后减震需要保养。
这意味着它需要较少的维修保养费,所以用起来比较便宜,最初购买的价格也较低。
基于这些原因,硬尾山地车一直是许多越野竞赛者的选择。
无论您是山地车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老手,硬尾山地车都是很不错的场地赛自行车。
实际上,如果您骑过硬尾山地车,您就很可能会认同,它确实能应付大部分地形。
一般大家常用的有:giant pro /xtcteam ,merida tfs/hfs ,trek8500,specialized s work硬架,拉皮400等等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
车架种类市面上这么多种类的车架结构,各个厂牌都略有不同,但是大致上都可以分为以下三个种类,而各种类下又有其它的次种类,我们将谈到的包括: 1. 固定转点a.单摇臂(Monopivot) b.连杆式(Fauxbar) 2. 虚拟转点a. Horst link b. VPP c. NRS d. Lawwill 3. 其它a. URT b. i-Drive 踩踏对避震车架的影响避震车架最令人在意的就是对踩踏力量的反应,由于避震车架的前三角跟后三角是分离的,因此踩踏的力量有可能会造成避震器的压缩或拉伸因而产生能量损耗,而这样的情形我们称之为'bobbing' (虽然有人翻译过这个名词,但我觉得翻得并不好,所以沿用原文)。
[山地车]用图解说山地车自行车的结构別小看越野單車外型簡單,其實一台單車的零件可是多不勝數,而且每樣零件都有它獨特的功用,簡直可以說是缺一不可。
為了讓更多的朋友能接觸到這項運動,我們特別挑選了既可競技又適合休閒的多功能越野單車為介紹的重點,希望大家能從中更能了解到越野單車的點點滴滴。
(1)車架(Frames) 車架是一台單車的主要架構,連接車頭與車尾部份的主架,車架的材質分別有鋁合金、鈦合金、碳纖維、高碳鋼、鉏鉻鋼、及塑膠與纖維合成的複合材質。
(2)車手(handlebar)連接握把的金屬桿子,另外剎車拉桿亦是連接在這裡,主要是以槓桿原理去控制方向。
(3)握把套(Grip/Tape)握把套,大都是以塑膠製造,另外在握把的表面有不同的紋路,主要是讓車手在騎乘時更緊握。
(4)煞車把手(Brake Lever)功用是控制前輪及後輪的煞車,煞車系統的選擇分別有線控、油壓、碟煞等。
(4)變速控制器(Derailleur Gear Units)主要是控制變速器的功能,分別有撥桿及旋轉式兩種。
龍頭/豎管(Stems) 龍頭又可稱為車手豎桿,是連接把手與避震器的扣環,功用是控制方向。
(6)車頭碗組( Head Sets )為了讓轉彎更順暢使用,碗組裡面裝有滾珠或是培林。
前叉避震器(Front Suspension Forks) 又稱為交叉,主要是加強前輪的貼地性,避震系統分別有油壓避震、氣壓避震、彈簧避震三種,而比較特殊的車種如下坡越野車,更可使用複合式避震器。
(7)坐墊讓車手在慢速前進或休息使用,坐墊桿與車架連接著,可以配合個人高度作調整。
(9)大齒盤(Triple Chainwheel and Cranks)驅動單車前進的輔助工具,要與鍊條配合使用。
(10)後避震器與前避震的功能及種類相同,主要是加強後輪的貼地性。
(11)鍊條拉動後輪的金屬鍊,當大齒盤旋轉時會配合齒輪移送動力。
(12)後變速器Rear Derailleur 變速系統分別有18~27段,段數越多,越有利齒比搭配,不同大小的齒盤,是讓行進中可依照路況作不同的速度改變,目前最好的變速器是8片齒盤,而跑車專用的變速器更發展到10片。
山地自行车新手入门自行车基本知识讲座第一节自行车分类一. 山地车特点:为征服各种地形设计,车架结实;车圈一般为26英寸;轮胎较粗;一般会配置平把或燕把。
二. 公路车特点:为追求速度而设计,车圈为700C 规格;轮胎细,配置羊角车把。
三. BMX攀爬车特点:为表现技巧而设计,车架稳、轮胎宽而无牙,车把可360度旋转,轮径小、操作性极强。
适合年轻人玩不作详述。
第二节轮胎一. 山地胎二. 公路胎轮胎细,胎压高;一般有25C、23C、20C、18C等规格,其中25C和23C适合训练,不容易爆胎,20C和18C阻力小适合比赛。
第三节车把一. 山地车山地车一般配平把或燕把,优点是双手握把时张得较宽,有利于操控;其中燕把可以抬高上身,使重心后移,更适合下山车。
缺点是兜风,阻力大。
二. 公路车公路车一般配羊角把,有44CM和42CM 等宽度规格,适合自己的宽度是与肩同宽,其特点是可以减小风阻,同时适合长时间骑行。
第四节减震系统分为前避震与后避震,可以使骑行更舒适,尤其是下山车为必不可少的组件;但对于上山与平路的骑行就有“泻力”的不良影响,如果避震系统带锁死功能的话将使车的适应性更强。
对于深圳的路况建议只配前避震。
第五节变速系统变速系统的作用是利用牙盘和飞轮之间不同的齿轮比,产生不同的驱动扭矩,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骑行者的身体状况。
一. 山地车一般牙盘为三片齿轮,分别有44(42)、34(32)、28(24)个牙齿;后飞为7-10片齿轮,分别有11——28(34)个牙齿。
二. 公路车一般牙盘为两片齿轮,分别有52(54)、42(39)个牙齿;后飞为8-10片齿轮,分别有11-25个牙齿。
第六节刹车系统公路车一般都为钳制,山地车分为吊制、V制和碟制三种,目前最常用的是V制和碟制。
V制的优点是价格便宜、重量轻、刹车效果好、结构简单、维修容易;缺点是在下雨天和烂泥路上效果差;碟制的优点是刹车效果奇好,适合下山车和骑行烂泥路,缺点是重量大,价格贵,结构复杂、维修困难、容易抱死车轮。
自行车山地车的知识点
1. 车架:山地车的车架要比折叠自行车和骑行自行车更大更厚,以确保在受力时不至于受损。
它们通常由合金或碳纤维材料制成,以提供轻便的重量。
2. 座管:座管是衡量山地车座椅位置的因素之一。
当你骑上车时,座管应位于你脚踝中部,使你保持轻盈而有力的姿势,确保你在越野行驶中保持稳定。
3. 胎型:山地车有不同的胎型以满足不同的骑行风格。
XC山地车装有2.25英寸宽的轻便胎,可以在自然环境中连接到大块地面上。
而把重量放在山地车上的最佳选择是一个较宽的胎,如2.4 -2.6英寸,这会增加骑行者的安全性和安全性。
4. 刹车:山地车刹车采用机械式或者液压式设计,木质式刹车以及磁式刹车等。
不同类型的刹车都有不同的特点,其中液压式刹车最受欢迎,它能够提供更准确地刹车力度和更少的维护。
5. 传动系统:山地车通常采用双曲柄设计的传动系统,它们的运行和单速自行车的传动系统大致相似,但山地车传动系统高于单速自行车简单传动系统的功能。
山地车传动系统通常包括9-12档挡位、离合器和曲柄等部件,这些部件的协调巧妙的提供给骑行者更多的动力和控制力。
重新理解山地自行车的构成要素1.引言山地自行车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在崎岖不平的山地或山区地形中骑行的自行车。
它通常具有特殊的构造和组件,使其能够应对复杂的路况和挑战性的骑行环境。
然而,对于许多人来说,山地自行车的构成要素可能并不是那么清晰。
在本文中,我们将重新审视山地自行车的构成要素,以深入理解其设计和功能。
2.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被认为是山地自行车最重要的构成要素之一。
前悬挂系统通常是由一根悬挂在前叉上的弹簧和减震器组成,它能够减缓骑行过程中前轮遇到的冲击力。
后悬挂系统通常由一个悬挂在后轮上的减震器和一个连杆系统组成,它能够帮助骑手更好地掌握和控制自行车在颠簸路面上的稳定性。
前悬挂和后悬挂系统的结合能够大大提高自行车在不平地形中的骑行舒适性和操控性。
3.车架和骑行姿势山地自行车的车架是它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车架通常由钢铝合金、碳纤维或钛合金制成,以提供足够的强度和刚性。
合适的车架尺寸和几何形状对于骑行舒适性和操控性至关重要。
在山地自行车骑行中,正确的骑行姿势也是非常重要的。
正确的骑行姿势可以提高骑行效率、降低疲劳程度,并确保骑手具备足够的掌控能力。
4.刹车系统刹车系统是山地自行车的另一个重要构成要素。
在山地环境中,骑行者需要频繁地进行刹车以应对不同的路况和障碍物。
高效、可靠的刹车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目前,最常见的山地自行车刹车系统有碟刹和V刹。
碟刹通常提供更强大的制动力和更稳定的制动效果,而V刹则更经济实惠。
骑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的刹车系统。
5.变速系统山地自行车的变速系统是其骑行性能的关键之一。
由于山地地形多变,骑手需要能够迅速和平稳地调整档位以适应不同的路况。
大多数山地自行车采用的是后挂式变速系统,它通常由多个不同大小的齿轮和一个变速器组成。
通过调整变速系统,骑手可以更好地应对爬坡、下坡和平路等不同骑行需求。
6.轮组和胎具山地自行车的轮组和胎具也是其重要组成要素之一。
轮组通常由轮圈、轮辐和轴承组成,它们需要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以应对山地骑行中的冲击和挑战。
四个主要部分。
㈠车架。
坚固耐用是对车架的基本要求。
目前市场上自行车车架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钢、铝合金和钛金属碳纤维三种。
钢的优点是强度、韧性及减震的效果都非常好,而且价格低廉,缺点是太沉,表面易生锈。
铝合金的主要优点就是轻,不易生锈,价格适中,缺点是材料特性比较脆,减震效果较差。
钛合金及碳纤维的优点是坚韧、轻便,强度及减震效果都非常好,缺点是价格昂贵。
㈡轴。
我们在这里指的是总成轴件,它包括轴杆、钢珠、碗子和轴档等零件。
有普通轴,密封轴和轴承轴的区别,当然,密封轴承轴是最好的。
它坚固耐用且灵敏轻便,维修率低,保养周期长。
㈢变速器。
有很多种品牌,喜玛若(SHIMANO)是大家公认的优良品牌。
喜玛若变速器的质量分为八个级别,各级别零件的精度、平滑度和韧性都不一样,除非专家,很难用肉眼从表面区分它的级别,区分它的手段是借助于零件表面上的标识。
XTR——竞赛级别Deore XT——高级越野爱好者Deore LX——普通越野爱好者(山地越野入门)Deore——越野爱好者入门Alivio——山地车娱乐用途Acera——山地车入门Altus——普通使用Tourney——民用㈣减震。
减(避)震器分前后两组,用来减轻不同路面对前后轮的冲击,提高骑行的舒适度。
但不可避免地会损失一些骑行效率,特别是后减震,这一点尤为明显。
考虑到长途旅行主要是在公路上骑行,所以只有前减震就足够了。
种类有阻力胶、气压和液压的区别。
最好的是“液压式减震器”。
3、自行车的尺寸。
有两种尺寸,一是车架的尺寸,二是根据个人的身材所要调整的尺寸。
㈠车架的尺寸。
一般山地车的车架有16、18、21英寸三个尺寸。
购车时可根据自己的身高选择不同尺寸的车架。
㈡调整尺寸。
普通车的鞍座比较宽,竞技车的鞍座比较窄,长途旅行由于骑行时间较长,裆部频繁磨擦,极易出汗,较窄的鞍座可以减少磨擦面积,便于通风,是预防裆部伤害的措施之一。
主要是鞍座的位置。
鞍座的位置由三个数据控制,分别是前后、高度和角度。
山地车入门知识山地车的构造以及主要部位和配件户外骑行必备装备:户外骑行爱好者交流群:6车架避震前叉V型刹车器碟刹自行车外胎后避震车把鞍座与座管曲柄组(左右曲柄+牙盘)脚踏(左右)花鼓(前后)快拆拨链器(前后)飞轮链条轮组双控手柄(所谓双控就是刹车把+指拨)变速套件刹车管线框架一般包括车架、前叉、把立、车把、副把、坐管、车座及碗组等零部件。
其他零件都安装在这些零件所组成的框架上,可谓一辆车的灵魂车轮系统由花毂(车轴)、辐条、轮圈、内胎、外胎组成。
花毂、辐条、车圈构成轮组,轮组是决定一辆车滚动顺畅与否的关键。
粗大的轮胎和良好的抓地能力是山地车主要特征。
轮胎的材质,胎纹和胎粒的排列方式,形状及深浅决定了胎的性能。
不同的轮胎适用于不同的路面。
车圈和内外胎重量基本上决定了一辆车的加速能力,“轻”、“快”两个字是联系在一起的。
传动系统包括脚踏、曲柄、牙盘(链轮)、中轴、链条、飞轮。
(与之相关的还有后轮)牙盘齿数与飞轮齿数的比值称为传动比,传动比越高,骑行越省力,踩踏越轻松。
牙盘飞轮的刚性越好,制作越精密,蹬踏效率越高。
变速系统包括变速器(指拨或者转把)、前后拨链器、变速线。
变速系统的档次与调试影响变速的顺畅程度,此外牙盘、链条、飞轮之间的搭配也有影响,不同品牌之间可能存在兼容问题,搭配的时候需要考虑这个因素。
制动系统刹车手把、刹车线、刹车器。
现在常用的刹车是V刹和碟刹。
V刹的特点是重量轻,价格便宜,技术成熟,好维修,缺点是对环境有要求,雨天效果不好,而且磨损车圈。
碟刹相对更重,价格更高,不便于维修,但不磨损车圈,制动效果更好,不怕沙石泥水的影响。
转向系统车把、把立、碗组、前叉,这就是转向系统的全部立管,又称把立【认识山地自行车】山地车主要用于山地越野,可以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行驶,享受颠簸起伏的快感,以及一种野性的征服感。
它通常使用24或27段变速器,26的轮胎,15-18的车架,和带减震器的前叉。
1、车架:一部山地车,是否骑的舒适,是否轻巧易控,能承受多高的强度,能用多长的时间,能否升级等,关键就是看车架了,如同电脑上的主板,攒机高手对主板的要求超过了对CPU的要求。
车架大致分为两种:硬车架、全避震车架。
硬车架:骑起来更省力,更轻巧,价格低廉,500左右的架子就不错了。
全避震车架:更舒适,过颠簸的山路时不用减速,不过骑起来有懈力,不适合长途,价格较高,尤其是选择一款优秀的后避震器,价格跟车架价格不相上下了。
建议:大猫(BIGCAT)的硬车架很不错,便宜又轻(400元、1485克),强度也行。
买全避震车架的朋友可以先买个普通车架,再换个好点的避震器。
2、前叉:前叉是山地车中科技含量较高的部件,高人曰:“山地车,其实就是车架加个前叉哉~~”可见前叉的重要性。
硬前叉的山地车已经不多见了,现在基本都是带避震器的前叉。
全世界有几家厂的前叉不错:Suntour(三拓)、DDN、RockShox、Marzocchi(马祖奇)、Manitou、FOX……其中前四个厂的叉子有1000元的普及型号叉,而后两种较少见,且价格太高了,即使普及型的叉也接近2000元,新车友难以承受,买了也难以发挥其功效,是浪费。
3、制动系统:刹车、刹把、刹车线:山地车用两种刹车——V刹、碟刹,而普通的吊刹不常见。
V 刹力量很大,因为是靠摩擦轮圈制动,所以轮圈一定要调整到位,且不容易形变。
碟刹比起V刹,更不容易把轮胎抱死,高速行驶的时候,抱死很危险,会导致侧滑。
碟刹的价格很贵,好点的都在千元左右,V刹400元能买相当好的了。
碟刹又分两种,油压碟刹和线拉碟刹,油压碟刹靠油去压刹车片,获得巨大的刹车力,这种刹车在速降车上很常见;线拉碟刹靠手指的力量去制动,其实用在XC 上绰绰有余了。
下面推荐一款手感最好的线拉碟刹:A VID 碟片直径185mm型,价格800-900元不带刹把,刹把130/对。
4、传动系统:牙盘,这个没什么好说的,3个齿轮,都知道吧,RaceFace的不错,有点贵啊500多。
便宜的买个Shimano Acera,100多块钱,或者闪电的牙盘,60元。
中轴,有梅花孔中轴和方孔中轴两种,长度也有所不同,必须依照梅花孔或方孔的牙盘购买。
链条,这个是个易耗品,断链条是经常的,骑长途的话,一定要带好备用的哟,免得在青藏路上灰溜溜的搭便车。
飞轮,这个要选择了,有8飞24速的,有9飞27速的。
长期以来,老百姓有个误区,认为档越多,用得也越多。
其实车手是不会把所有档用遍的,80%的时间只用一个档,但这个档一定是最适应车手蹬踏力度和频率的。
由此可见,档数越多的变速系统,车手选择适合自己的档位就越精确。
27速的比24速的多3个档,让车手有更多的选择。
5、变速系统:变速器呢,国内最常见的两个牌子,一是喜玛诺Shimano,二是SRAM。
喜玛诺占领中国市场很多年,因为是日本牌子,不少愤青选择了抵制,而购买SRAM,新兴的SRAM 在性价比上的确优越一些,比如SRAM-7.0变速系统就是针对Shimano-XT设计的,但是价格便宜一半,建议朋友们多参考参考。
还有要注意的是,Shimano跟SRAM有的零件不兼容,最好不要混用。
指拨分两种,一是剪刀变速器,二是转把变速器,转把变速器变档时来得更快,有的人有钟爱剪刀变速器,因人而异了。
Shimano的变速器大多是剪刀的,SRAM的转把变速器很有名。
还有一种是联体手变,把指拨和刹车的闸把做成一体的了,这样的好处是具有极高的兼容性和美观,不足之处是,万一闸把坏了指拨没坏,还是得全部一起换。
前拨:钱多的往XT上走,钱少的用alivio。
SRAM的很不错,比较便宜。
后拨:个人认为比前拨重要些,建议装比前拨高一档次的家伙。
比如Shimano的LX、XT系列,SRAM-7.0等,结实耐用。
钱少的就装Shimano alivio,100块左右。
附:Shimano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TR,XT,LX,Deroe,Alivio,Acera,Altus,Tourney SRAM的级别从高到低依次是XO、9.0、7.06、车轮系统:车圈,山地车应选用双层圈。
因为双层圈比单层圈更结实,更能经受恶劣地势对单车性能的考验。
车圈又分为:刀圈和工型圈。
刀圈优点是抗纵向的冲击强,再大的强度也不会发生圆周变形,而横向的变形是很好调整的;刀圈还能减小空气阻力,适合业余车手和训练使用。
缺点是重,不适合爬坡。
工型圈抗横向的冲击能力强些。
车轴又称花鼓。
用碟刹的朋友,应该选择碟刹车轴,因为碟刹片是固定在碟刹轴上的;用V刹的朋友,可以用普通轴,如果以后想升级到碟刹,可先装碟刹轴。
车轴分为培林轴和珠档轴。
建议买培林轴,滚珠坏了,可以更换。
什么叫培林轴,新手肯定不太懂。
培林是英语BEARING(轴承)的音译,培林轴其实就是轴承轴。
另一种轴它比陪林轴承受更强的压力,叫珠档轴,Shimano的多半是珠档轴,这种轴如果珠档坏了的话,更换很麻烦,需要专业人事和专门的材料。
而陪林轴中的轴承滚珠,是全世界统一型号的,到处都能买,用坏了换起来很方便。
外胎是重要部件,因为它直接影响到骑手在特定路面对车的操控。
不同的胎纹适应不同的路面。
胎纹越平,阻力越小,速度越快,在平地上的摩擦力越强。
尤其是光头胎,适合城市里平整的水泥路。
细齿胎适合泥路。
胎纹越凸,阻力越大,速度越慢,在山地上的摩擦力越强。
动手装一辆其实并不难,刚好最近偶要装一辆车,也正好替别人装车,就把装车的过程给大家讲讲。
偶对车车的了解也是处在一知半解状态,很多配件的名称叫法会不正确,还请同学们指正。
另外,装车的顺序可能不正确,因为是凭偶的感觉装的,有不合理的地方请同学们指点。
好了,开场白就说到这里吧,我们直接开始我的装车历程。
在这之中,偶会先介绍一下一些零件,然后再介绍如何安装。
介绍的方法将按偶装车的实际时间顺序来讲解。
【山地车主要部位】一、山地车的基本结构配图(目的:让大家正确的了解山地车各部件的正确名称)二、如何选择山地车(目的:让大家了解山地车的分类,不是越贵就越适合自己,要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购车方案(1)山地车的分类山地车根据骑行方式不同分为以下几类名称骑行方式路径越野竞赛(XCR)越野竞赛、马拉松竞赛所有类型的地形,最小的跳跃和下落越野(XC)越野、马拉松所有类型的地形,有小的跳跃和下落全山地(AM)耐力赛、林道、探险所有类型的地形,有中等的跳跃和下落自由骑行(FR)极限、下坡竞赛、下坡,中等或更大的跳跃和下落,技巧型下降(2)山地车的选择重点在车架,欧美国家的山地车发展历史悠久,深谐车架的重要性,所以,他们的车架价格一般要占到整车价格的60%左右。
选择一个适合我们的车架需要根据我们的身高来定,选择的关键是车架令小勿大。
身高(cm)车架高度(寸)160-165 13-14165-170 14-16170-175 17-17.5180-185 18注意:由于亚洲国家和欧美国家人员身体结构上的差异,所以在车架尺寸的起始位置上有所不同,以上车架数据为亚洲尺寸(起始位置:从五通到坐管口的直线距离)。
(3)我们对车架材料的选择(车架材料的贵贱是导致车架价格高低的主要因素)※钢材质车架:这类车架的重量不轻,在雨天骑行后不易保养,焊接处容易生锈,技术已经被淘汰,不过仍然有很经典的手工钢材质车架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东东。
代表品牌:法国梅花。
※铝合金车架:比钢材质的车架轻了许多,但强度却得到了提高,是现在路上跑的千元左右的山地车的首选,不过在焊接口的牢固程度上不及高级车架。
代表品牌:喜德盛。
※碳纤维车架:顾名思义是由一种纤维组织一层层缠绕出车架的形状,在缠绕的过程中加入了胶水,至于是什么胶水我就不知道了,不过我敢肯定不是“502”也不是“粘得牢”这类车架主要用于各项比赛用车,很专业的那种哦!代表品牌:法国LOOK、喜德盛※钛合金车架:最牛的地方就是它的所有焊接都是在密封的真空状态下进行的,就好比把生产厂搬到了太空,(呵呵!厉害、厉害!)科技含量不用讲了,结实耐用,整批出厂的报废率较高,价格嘛,可想而知了。
代表品牌:宝马、保时捷(没有写错啦,他们真的有买自行车啦!)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RC的问题:RC是指车架五通到后轴的距离。
RC越长车的稳定性越好,越短灵活性越好。
喜德盛的问题:喜德盛的异型管技术是目前为止喜德盛最新研发的高科技术,全球独有。
异型管车架既有铝合金车架的韧度又兼具了碳纤维车架的轻度,使二者优点溶于一体。
整体车架的问题:所有的整体车架都是采用的缝合技术,并不是我们意义上的做一个车架的模具然后一压就出一个整车架的整体锻造技术。
三、传动系统的正确搭配(注意:这里不用“前后拨链器的正确搭配”这个标题是因为正确的齿比是由曲柄组的牙盘和飞轮进行配合,前后拨链器只是起到在各齿比间互换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