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基本知识
- 格式:docx
- 大小:27.28 KB
- 文档页数:11
自行车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工具,其类型和功能多种多样。
以下是自行车的一些基本知识:自行车类型:根据使用目的和特点,自行车主要分为山地车、公路车、BMX攀爬车等。
其中,山地车适合在崎岖的山路或者不平的路面行驶,公路车则更适合在平坦的公路上行驶,而BMX攀爬车则更适合
在城市中进行一些特技表演。
自行车部件:自行车的部件有很多,包括车架、车轮、车把、脚踏、链条、齿轮等。
其中,车架是自行车的主体结构,车轮和车把是控制自行车方向的重要部件,脚踏是提供动力的主要部件,链条和齿轮则是将动力传递到车轮上的关键部件。
自行车维护:定期对自行车进行维护和保养是非常重要的,包括检查车轮是否松动、链条是否润滑、刹车是否灵敏等。
此外,定期清洗自行车和更换机油也可以延长自行车的寿命。
自行车安全:骑行自行车时需要注意安全,包括佩戴头盔、穿着合适的服装、选择安全的路线等。
同时,还需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如红灯停、绿灯行等。
自行车历史:自行车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9
世纪初,当时的自行车被称为“脚踏车”,随着不断改进和发展,现代的自行车已经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工具之一。
自行车种类自行车是人类发明的最成功的一种人力机械,是由许多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
1791年第一架代步的“木马轮”小车被法国人制造出来,这辆最早的自行车是木制的,它的结构比较简单,既没有驱动装置,也没有转向装置,骑车人靠双脚用力蹬地前行,改变方向时也只能下车搬动车子。
一、通勤(普通)自行车:一般民众用来通勤单速的车车,骑行姿势为弯腿站立式,优点是舒适度较高,长时间骑行不易疲乏。
缺点是弯腿姿势不易加速,且普通自行车零件多采用非常普通的零件,也难达到很高速度。
二、旅行自行车:由公路自行车发展而来,轻便,舒适,耐用!车架几何以舒适稳定操控灵活为要求,骑行角度舒服,多握点的蝴蝶把有助骑行中随时变换姿势,有很低的最低档位,使用700c系统,较宽的车胎,阻力中等,能够负重,可适应大多数地形,且易加装骑行安全配件,有多功能前后行李架(货架)设计,配件选择方面追求可靠耐用,适合超远程长途休闲式旅行。
三、山地自行车:山地自行车起源于1977年美国旧金山,设计为骑乘于山区的车种,为骑乘于山区的路况而设计,常规结实的钻石型车架;有些会在车架安装避震器,一般会配置平把或燕把,优点是双手握把时张得较宽,有利于操控,山地自行车轮组直径一般是26寸,轮胎花纹粗且宽,能更好的体现其抓地力,适合越野,稳定性好,胎压较低,确保其在山地骑行时安全整体强度较大抗冲击能力强,相比普通自行车强力骑行时更不易损坏。
四、公路自行车:公路车又称为跑车,速度,帅气!主要特征:可减低风阻的下弯把手、一体式刹变把、较窄的高气压低阻力700C公路车胎、无避害震器、专用公路车变速系统,在公路上骑行时效率很高,而且公路车是最为优美的自行车。
五、小轮车(极限运动):专门用于极限运动的自行车,这类车为了更适合特技表演而作出了不少改造,更轻量化的车身,没有刹车,车把可以360°旋转。
六、死飞车:死飞车比较准确的说法是“固定齿轮自行车”,相对我们日常的“活动飞轮”而言,大家称其飞轮为“死飞”,起源于场地自行车,飞轮是固定的,向前踩车子向前,向后踩则车子向后,后有一些另类的自行车爱好者利用废弃的场地车作为工作交通工具,其在城市可以快速穿行,且价格低廉,同时需要一定的骑行技术,一般小偷无法偷走。
自行车基础知识2012年03月08日23:14:28自行车基础知识一自行车分类1.山地车(速降,越野,全山地。
)2.公路车(场地赛,铁人三项赛,公路赛,死飞。
)3.旅行车(用于长途骑行的自行车,有后货架,泥除,可载重。
)4.城市车(分男式和女式,一般单速或内变速,骑行舒适,适宜短距离通勤)5.小轮车(BMX,攀爬车。
)6.儿童车(12 14 16 18 20寸)7.休闲车(样式与传统自行车有所区别,新颖且时尚。
)二使用安全注意事项1.变速器的正确使用。
起步或爬坡的时候可以用齿数比较小的的档位,这样可以避免对膝关节及自行车的损害(齿数比的算法是牙盘齿数除以飞轮的齿数),变速器必须在链条传动时进行变速操作,如果静止时操作,可能在下次骑行的时候发生档位不准或者有异响。
在存放自行车时注意不要有异物碰到变速器,长时间不使用的时候要把变速器调到初始状态,避免弹簧卸力。
2.刹车的使用。
切记一定要先使用后刹车,再使用前刹车,反之在高速行驶的时候会使重心向前或前翻车的危险,定期检查易损的位置,例如刹车线,刹车皮等,避免潜在的危险。
3.各部位安全线及需要固定紧的零部件。
安全线是某个零件提高或降低的极限,所以千万要注意,最主要的是车把和座杆的安全线。
各部位要拧紧的零件(车把车轮脚踏坐垫刹车等)一定要检查过后才可以交给顾客。
4.载重问题。
不建议载人或托过重的物体,那样会影响重心,操作不稳,易发生危险,对车本身也是很严重的伤害。
三了解自行车构成的主要零部件有哪些1.车架2 。
坐垫3。
座杆4。
刹车5。
车圈。
6。
链条7。
牙盘8。
飞轮9。
变速器10。
轮胎11。
花鼓12。
脚踏13。
钢丝14。
前叉15。
车把16。
把立17。
中轴。
等。
四每个零部件的基本信息1.车架。
分为山地车架和公路车架,尺寸的算法也不同,山地车尺寸单位是英寸,公路车的尺寸单位是厘米或毫米,例如:山地车为17寸公路为48.5厘米。
车架的材质有:碳纤维钛合金镁合金钪合金铬钼钢高碳钢等。
自行车知识
自行车是一种人力驱动的交通工具,由车架、车轮、链条、踏板等部件组成。
以下是一些关于自行车的基本知识:
1. 车架:自行车的骨架,由金属材料(如钢铁、铝合金、碳纤维等)制成。
车架的形状和材料会影响自行车的稳定性、舒适度和重量。
2. 车轮:自行车通常有两个车轮,前轮用于转向,后轮用于驱动。
车轮由轮辐、轮缘和胎组成,轮胎通常是充气的橡胶制品,可以提供舒适的骑行体验。
3. 刹车系统:为了安全停车和减速,自行车通常装备了刹车系统。
常见的刹车系统有脚踏刹车、手刹和碟刹。
脚踏刹车通过踩踏后轮实现刹车,手刹通过拉动手柄使刹车片接触车轮实现刹车,碟刹则通过夹住车轮上的刹车碟实现刹车。
4. 变速系统:为了适应不同的骑行路况和速度需求,自行车通常装备了变速系统。
常见的变速系统有内置于后轮的内置齿轮变速和装在车链上的外置齿轮变速。
变速系统可以帮助骑手更轻松地调整阻力和速度。
5. 踏板与链条:踏板使骑手能够产生驱动力来前进,骑手通过不断踩踏踏板推动链条驱动后轮。
链条将齿盘(固定在踏板轴上)与飞轮(固定在后轮轴上)连接起来,使能量传递到轮胎上。
6. 前叉:前叉连接车架和前轮,通过旋转实现转向。
前叉通常由钢铁、铝合金或碳纤维制成,可以提供稳定的转向和减震功能。
7. 座椅、把手和脚踏板:座椅用于骑手坐在上面,可以调整高度和角度以提供舒适的骑行姿态。
把手用于骑手握住以保持平衡和转向。
脚踏板可供骑手踩踏以产生驱动力。
以上是自行车的一些基本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自行车骑行知识汇总自行车在现代社会已成为一种非常流行的出行方式和健身方式。
但是,自行车骑行也有一些需要掌握的知识,下面将对自行车骑行的知识进行汇总。
一、骑行前的准备1. 调试自行车在骑行前,应检查自行车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需要检查的部位包括车胎气压、制动系统、齿轮转动,以及其他零部件的紧固度等。
2. 穿戴合适的装备骑行前应穿戴合适的装备,包括头盔、手套、骑行鞋、骑行服等。
头盔是骑行中最重要的保护装备,应选择尺寸合适、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头盔。
3. 准备饮水和食物骑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水分和能量,应准备足够的饮水和食物。
二、安全骑行技巧1. 路线规划骑行前应规划好骑行路线,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体力的路线。
在骑行中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车辆与行人,不要闯红灯、乱穿马路等。
2. 注意车速初学者在骑行中应掌握合适的车速,避免速度太快或太慢造成危险。
在降坡或者弯道时应减速。
3. 保持安全距离骑行中应保持安全距离,避免与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
在超车时一定要先确认安全,再进行超车。
4. 夜间骑行要注意安全夜间骑行要特别注意安全,应穿戴反光衣服和灯具,不要在没有路灯的地方骑行。
三、常见问题与注意事项1. 骑行姿势骑行时应保持合适的姿势,不要弯腰驼背,这会导致身体疲劳和伤害。
同时,手部应松驰,避免手部疲劳。
2. 维护自行车要定期维护自行车,保持自行车处于最佳状态。
如果发现自行车有异常,应及时处理。
3. 及时修复轮胎骑行中轮胎磨损或者破损会对骑行造成威胁,应及时修复或更换。
4. 不要超越车速在骑行中不要超越自己能够承受的车速,这会造成骑行艰难和体力消耗过度。
以上就是自行车骑行知识的汇总,希望大家能够在自行车骑行中注意以上要点,享受更好的骑行体验。
自行车知识点六年级自行车是人们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工具之一。
它简单方便,环保健康,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
作为一名六年级的学生,了解一些关于自行车的知识对我们来说很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六年级自行车知识点吧。
一、自行车的结构1. 车架:车架是自行车的骨架,它由主管、上管、前叉等部件组成。
车架的质量决定了自行车的稳定性和坚固程度。
2. 车轮:自行车通常有两个车轮,前轮和后轮。
车轮通常由轮毂、车辐和车圈组成。
轮毂是轮子的中心,车辐连接轮毂和车圈,车圈则是轮胎安装的部分。
3. 车把:车把是用于操纵自行车前轮转弯和控制方向的部件,它通常由把手和把杆组成。
4. 铃铛:自行车上的铃铛用于发出声音,提醒行人和其他车辆注意自己的存在。
5. 座椅:座椅用于供骑行者休息,通常可以调节高低和前后位置以适应不同的身高和骑行姿势。
二、自行车的使用技巧1. 上下车:骑自行车时,先将一脚放在地面上,然后用另一脚踩住踏板,将自己抬起来,同时将腿从一侧放到另一侧,轻轻坐到座椅上。
2. 平衡:骑自行车时要保持身体平衡,重心向前,双手握紧车把,脚用力踩踏,保持稳定。
3. 刹车:掌握好刹车的使用时机和力度,提前减速,缓慢按下刹车手柄或踩下脚刹,刹车时身体向后倾斜,保持稳定。
4. 转弯:转弯时要提前减速,松开一个踏板,用力侧倾身体,用车把控制转向,注意保持平衡。
5. 低头骑行:骑自行车时不要低头看手机或其他物品,保持眼睛前方视线,以免发生危险。
三、自行车的安全1. 戴头盔:骑自行车时戴上头盔,这样可以保护头部免受伤害。
2. 使用前后灯:在夜间或能见度低的情况下骑车时,使用前后灯可以提高被其他人注意到的几率,增加骑行安全性。
3. 注意交通规则:骑车时要遵守交通规则,按照道路标识和信号灯行驶,避免闯红灯和逆行。
4. 防止碰撞:骑车时要保持安全的距离,避免与其他车辆或行人发生碰撞。
5. 熟悉路况:骑车前要了解道路的情况,注意坑洼和凸起的地方,避免摔倒或受伤。
骑车锻炼入门知识点总结1. 自行车的选择选择一辆适合自己的自行车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初学者来说,一辆舒适、稳定的自行车是最好的选择。
可以选择山地车或者公路车,取决于自己的喜好和骑行用途。
另外,自行车的大小和座位的调整也要合适,以确保在骑行过程中不会出现不适。
2. 着装在骑行过程中,合适的着装可以提高骑行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穿上合适的运动T恤、运动裤和运动鞋是必要的。
另外,可以配备一些防风、透气的骑行服装,以适应不同的天气条件。
头盔也是必不可少的安全装备,可以保护头部在骑行中发生意外时受到伤害。
3. 基本动作在骑行前,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基本的骑行动作,例如起步、刹车、转弯等。
这些动作可以通过练习和模仿他人的技巧来提高。
另外,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坐姿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轻对身体的压力,提高骑行的舒适度。
4. 骑行时间对于初学者来说,建议从轻松的骑行开始,逐渐增加骑行时间和强度。
可以选择在早晨或者傍晚等气温较为适宜的时间进行骑行,避免在太热或者太冷的天气中进行骑行。
另外,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空闲来安排骑行计划,达到锻炼的效果。
5. 骑行路线选择合适的骑行路线也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选择在周围的公园、郊外或者自行车道进行骑行,避免在车流量大的道路上进行骑行。
另外,可以参考一些骑行爱好者的经验,选择一些适合初学者的路线和景点骑行。
6. 注意安全在骑行过程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除了穿戴合适的安全装备外,还需要注意交通规则,遵守交通信号,保持车距,并注意路面和周围环境的情况。
另外,若是在夜间骑行,还需配备前后灯和反光背心等装备,提高骑行的安全性。
7. 补给和饮水在骑行过程中,需要及时补充能量和水分。
可以携带一些果干、能量棒或者饮料进行补给,以保持体力和精力。
另外,可以选择途中的一些休息站或补给点进行补给和休息,使骑行更加愉快和舒适。
总之,初学者在骑行之前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入门知识点,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经验。
自行车小知识
骑自行车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不仅有助于身体健康,还能够
帮助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但是,在我们享受这项运动带来的乐趣的同时,也需要了解一些关于自行车的小知识。
1. 车把的高度
正确调整车把的高度可以帮助减少对腰部和手臂的压力,使骑车过程
更加舒适。
一般情况下,车把的高度应该与座椅相等,使得骑车者的
身体可以保持一个平稳的姿势。
如果车把太低,将会使肩部和腰部产
生过度的压力;如果车把太高,就会使你的背部变得过于伸展,不但
不舒适,还可能伤害到肩膀和颈部。
2. 自行车胎压
保持适当的胎压是非常重要的,在不同的地面上甚至会影响到骑行的
速度和容易出事故的概率。
通常情况下,胎压不应该过高或过低。
对
于路面平坦的地区,30磅的胎压就足够了,如果是山地或者颠簸路面,胎压则应该增加到40-50磅。
骑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调整胎压。
3. 自行车链条的保护
自行车链条是连接链轮和踏板的重要部件,需要注意保护。
经常使用
润滑油能够使链条保持良好的状态。
骑车结束之后,应该使用温水和
洗涤剂清洗链条,然后涂上润滑油。
切勿使用汽油或其他有害物质来清洗链条,否则会损害链条的质量。
4. 整车检查
在每次骑车前都要检查自行车的各个部分,确保一切工作正常。
检查刹车装置和转向系统是否可靠,轮胎有没有异物卡在轮胎中,确保所有零部件是否牢固。
如果有任何问题,应该及时修理。
总之,正确的使用和保养对于自行车长久的使用非常重要。
掌握自行车小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享受骑车的快乐同时保持健康。
1自行车常识通则定义:靠人力行驶由后轮驱动前轮的之双轮车按类型,BMX ,MTB,CTB .F/B F/S ATB C/S跑车等按坐高分:成人车,童车坐高:两轮成一直线,且与地面垂直,由坐垫调至最高位置(安全线为准)时,坐垫面经坐管中心线垂直于地之距离.成人车:坐高超过635毫米的所有车型童车:坐高低于635毫米的所有车型行程:曲柄转一周,车行驶之距离.正常骑驶状态:乘者坐于车上,脚踏脚噔,双手握手握,坐管坐垫均调至乘者最舒适状态,如有刹车系统,双手应保持随时可操纵刹车状态.一台基本成车有以下零件:(变速车则加变速器)车架,前叉,车头碗,天心碗,大齿盘,链条,夹器,把手,车手,立管,手握,脚踏,坐管螺丝,坐垫,花古,钢丝,胎,圈,飞轮,一件不可少.零配件则有:停车架(辅助轮),链盖,铃,土除,货架,反光片,磨电灯,保护杆,水壶,保护套,伸缩套童车坐垫高635MM 时要加装辅助轮整车一般要求:尖锐边缘:正常骑行,搬运维修时,操作者手可触及之处均1不可有未修正之金属毛刺,锐边禁装凸起物区域:一〈上管上方,座垫起至其前方300MM间除直径小于6.4毫米之导线豆,厚度小于4.8之固定环,不可有任何突出物.螺丝长度:暴露之螺丝长度及锁紧后露出螺母之长度必须小于其外径,否则需加帽(CAP)保护.操纵线末端:操纵线未端均应加护盖或特殊处理,以防操纵线分散,且其护盖应确实夹紧,拉脱力须>1KG以上。
地面间隙:脚踏置于水平位置,且使曲柄与地面垂直,让车左或右倾斜,除外胎与脚踏外,任何零件不得与地面接触,且此时与地面的夹角必须大于25度. 趾隙:未装定趾器之自行车,当前轮转至任何位置时,其任一脚踏轴中心至前车胎或前泥除外缘转动孤间最短距离至少应在89MM。
童车大于76MM如装定趾器之自行车,当前轮转至任何位置时,车胎与前叉或其它车架构件间之间隙须大于1.6MM以上。
避震前叉时下管的水壶需离得远些,否则急刹车,前叉会触及水壶.车架停立角度:支起停车架,车架倾斜与地面垂直线之夹角应8-12度之间.车架标记:车架上须有一个除非使用破坏方式否则无法除去的永久标记或号码,并易辨别厂商,日期.警告标志:夹把式刹车器必须在明确的位置标示,警告消费者注意使用在潮湿路面时刹车效果会减低。
自行车基本知识自行车专题知识第一节自行车分类一.山地车特点:为征服各种地形设计,车架结实;车圈一般为2 6英寸;轮胎较粗;一般会配置平把或燕把。
二.公路车特点:为追求速度而设计,车圈为700C规格;轮胎细,配置羊角车把。
三.BMX攀爬车特点:为表现技巧而设计,车架稳、轮胎宽而无牙,车把可360度旋转,轮径小、操作性极强。
适合年轻人玩不作详述。
第二节轮胎一.山地胎特点:轮胎粗大,稳定性好,胎压较低,一般有1.5、1. 95和2.1几种规格,因不同用途分为烂泥、沙土路胎,特点是胎宽大有深齿;两用车胎,特点是在公路骑行时仅小部分轮胎接触地面因而阻力小,而在土路上骑行时,胎两侧的牙齿可以稳定车辆;光头胎,特点是阻力小,适合公路骑行。
二.公路胎轮胎细,胎压高;一般有25C、23C、20C、18C等规格,其中25C和23C适合训练,不容易爆胎,20C和18C 阻力小适合比赛。
第三节车把一.山地车山地车一般配平把或燕把,优点是双手握把时张得较宽,有利于操控;其中燕把可以抬高上身,使重心后移,更适合下山车。
缺点是兜风,阻力大。
二.公路车公路车一般配羊角把,有44CM和42CM等宽度规格,适合自己的宽度是与肩同宽,其特点是可以减小风阻,同时适合长时间骑行。
第四节减震系统分为前避震与后避震,可以使骑行更舒适,尤其是下山车为必不可少的组件;但对于上山与平路的骑行就有“泻力”的不良影响,如果避震系统带锁死功能的话将使车的适应性更强。
对于深圳的路况建议只配前避震。
第五节变速系统变速系统的作用是利用牙盘和飞轮之间不同的齿轮比,产生不同的驱动扭矩,以适应不同的路况和骑行者的身体状况。
一.山地车一般牙盘为三片齿轮,分别有44(42)、34(32)、28(2 4)个牙齿;后飞为7-10片齿轮,分别有11——28(34)个牙齿。
二.公路车一般牙盘为两片齿轮,分别有52(54)、42(39)个牙齿;后飞为8-10片齿轮,分别有11-25个牙齿。
第六节刹车系统公路车一般都为钳制,山地车分为吊制、V制和碟制三种,目前最常用的是V制和碟制。
V制的优点是价格便宜、重量轻、刹车效果好、结构简单、维修容易;缺点是在下雨天和烂泥路上效果差;碟制的优点是刹车效果奇好,适合下山车和骑行烂泥路,缺点是重量大,价格贵,结构复杂、维修困难、容易抱死车轮。
第七节车架材料一.高拉力钢:重、强度高;二.铬钼钢:重、强度高、寿命不长;三.铝合金:轻、不生锈、强度低、寿命不长(5-6年);四.钛合金:轻、寿命长、软;五.碳纤维:分全碳、半碳(和其它零件接触部位是金属)两种,对纵向力耐受性好,但怕横向受力和扭曲。
第八节如何配置适合自己的车从几个高度和长度的参数来选购和调整自己的车子,车的价钱不是最重要的,适合自己的身材才是最重要的。
一.安全高度跨车上管站立在地面时,上管距裆部要有4-5CM的安全距离,以防下车时伤害裆部。
二.公路车坐包和车把、上管的相对高度公路车坐包距上管至少要10CM以上,15-20CM为好,同时坐包比把立高10CM左右。
三.车架的高度根据不同的身高选择车架的高度。
四.车架的长度在正常握把时,眼睛、把立前端和前轮花鼓三点一线则说明车架长度正好,否则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把立来调整长度。
五.坐包的高度当正坐于坐包之上,用脚跟把脚蹬踩到最低时,膝关节刚好伸直为高度正好,这样用前脚掌发力时刚好有几CM的余量。
六.坐包的前后调整把脚蹬放平,正坐于坐包之上,如前脚发力点和膝盖的连线垂直于地面为位置正好。
如经常上山可把坐包稍向前调一点。
七.坐包的水平面建议将坐包调成水平或略微上翘以提高对车的控制,不主张向下倾斜,但还是以个人的感觉为准。
第九节骑行技术一.善用变速变速器要多用,找到适合的档位骑行可以节省体力,一般骑行中,前半小时用低档高频率热身,中间用高档发力高速踩,后半小时低档恢复疲劳。
二.过弯技巧过弯时,向哪个方向拐弯就把哪个方向的脚蹬收到上方,一方面可以避免脚蹬刮碰地面,一方面可以把重心调整到过弯的状态。
三.下坡技巧下坡时要重心靠后,身体放松。
四.团队骑行团队跟车骑行可以节省后面队员30%的体力,一般配合默契的团队均采用这种骑行方式。
一般一人领骑几百米到一公里,然后让出头位跟到队尾,如此往复。
此外根据不同的风向,采用偏左或偏右的跟车位置,可以最大限度的利用头车的破风作用。
但头车一定要用手势提示跟车的队员前方路面情况,以免出现危险。
五.体力分配要多研究骑行路线和队员体力状况,合理分配体力,争取最佳的锻炼效果。
第十节安全要购买头盔、手套、骑行裤、车灯等安全装备,尽量减少来自于自身和外界的危险。
购买意外险、做好防晒措施。
加强安全意识,遵守交通法规,城市道路走非机动车道,无非机动车道的公路,路边沿起1.5米为单车合法车道。
能用钱减轻的痛苦尽量用钱解决。
俺们中国人几乎100%的都会骑车,但会骑赛车的人不多,水平最高的莫过于自行车专业运动员。
普通的自行车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掌握好平衡就能蹬车上班、上学、买菜去也。
赛车则是一种专业器材,不光在一系列的装备上有别于普通自行车,在安全意识上也完全不一样。
普通自行车只需要在城市里遵守交通规则即可,而赛车在郊外,在山道上骑行,四面八方的车辆来往会对骑行者构成极大的威胁,所以需要有更高的安全意识。
谨记着,会骑车不等于会骑赛车。
针对入门级的爱好者,先简单谈谈不可缺少的装备。
1、头盔:头盔干嘛用的?跟建筑工地的民工一样是为了保护脑袋。
尤其是我们在高速骑行的时候起保护作用。
佩戴头盔需注意大小尺寸要合适,带子要不松不紧,佩戴时注意不要把前额露出来,应该象特务戴帽子似的把帽檐稍微压低点。
但头盔不是帽子,跟建筑、攀岩用的头盔也不一样。
骑行头盔的顶部开了很多窟窿,越多越好,散热透气。
要注意头盔的质量,虽然都是泡沫,但有些摔一次就报废了,有些寿命可以延长。
切记即使装备再贵,头盔的钱不能省,因为生命只有一次!2、眼镜:作用在于挡风、挡尘土、滤净太阳光,也有专门用于阴天、下雪等天气的镜片。
高速骑行一定要佩戴眼镜,事故总发生在眨眼功夫。
建议选用那种摔破了也不至于伤着眼睛的树脂眼镜。
3、服装:骑普通车只需要穿着普通衣服即可,淑女们的长发、丝巾、裙子还能满大街地迎风飘扬。
骑赛车则需要从头到脚的专业武装。
骑行服的上衣基本要求是宽松合体,但不要太肥以免风阻太大。
兜风的衣服不要穿,尤其是天冷穿风衣骑车,要穿那种收口处是系绳子的而不是松紧带的,松紧带收口的风衣,一来是骑起来感觉象拖着一只大气球,还忽左忽右的乱飘;二来是弓腰蹬车的时候,衣服会向上缩呀缩,很不自在。
再有就是要求透气和排汗。
骑行裤则一般要求带垫档,如果春秋两季,可以先在里面穿一条紧身的健美裤,再加套一条带垫档的短裤,又或者是短裤加一副长腿套。
再有,假如穿时间长了建议在洗完裤子后,在裤档上打一点凡士林油,以防垫档太硬难受。
此外,按理说还应该有女士专用的骑行裤,可惜俺们国家的自行车运动爱好者中女士少之又少,除了专业队以外,这种裤在市场中是很少有卖的,只能凑和男女平等了。
4、手套:分长指和短指。
目的都是为了防止打滑,保护手,减少震动等作用。
因为在高速骑行中如果出现摔车,手与地面必有一个很大的摩擦力,没有手套的话手就会被擦伤。
手套最好挑那种“手背”方便擦汗的那种。
5、鞋:初学者一般都穿普通运动鞋,在快速的激烈冲刺中起不了作用。
如何选好专业鞋,大小一定要适中,否则影响蹬踏。
运动鞋一般是海棉底,踩踏时间长了脚掌会酸胀;而专业鞋是硬底,不光疼痛减少而且能使脚的蹬踏力全都使在脚踏上。
专业自锁鞋中又分山地锁鞋和公路锁鞋。
如果没有强烈的公路车竞技需求,建议使用山地锁鞋。
因为山地锁鞋方便走路,公路锁鞋只能上趟厕所都要骑车过去,无法正常走路的,但公路的锁片大有利于蹬踏,适用于单纯竞技比赛。
初学者不清楚自己的实力如何,也不知道自己爱好的发展方向,所以对车辆的选定一般比较茫然。
那么再谈谈车辆定位,赛车的车把和车座如何定位,车座该怎么调?最好是水平的位置,车头不要太低也不要太高。
上肢操纵车把支撑身体,车座起到把上半身平托着的作用,具体的位置是车座管中间。
另外,车架子大小要合适,建议用铝架,可以通过调节车座管作调整。
建议扶着墙把脚踏在最低点的地方,膝盖能稍微弯曲即可,注意啊,车架过高的话对腰间盘的损伤特别大。
此外,每个人的身高决定把立的长度。
再说维修。
车子难免有万一坏掉的时候,因此骑行爱好者需要掌握必要简单地修车技术,不然远郊野外,车子坏掉了呼天不应叫地不灵的只有哭鼻子的份了。
因此也建议不会修车的人不要单独远行。
我就喜欢结伴而行,因为我不会修车,哈。
一般来讲,自行车除了特大的交通事故,否则不会有很大的毛病,最常见的是轮胎漏气的问题。
比如强烈冲击障碍物,车轮在上面形成很大的冲击力,车轮被障碍物挤扁或磕漏了。
另一问题出现的比较少,是车圈上的辐条帽子的孔漏气。
这个原因是因为车圈编完轮子后没有把辐条的孔密封好,气压自己冲破橡胶。
所以应该把辐条帽的垫带把辐条帽的孔堵住,把所有的孔封死,这样扎破的机率很小。
还有最简单但也不太好弄的补胎,提醒注意内胎往里装的时候,先把内胎充一会儿气再往外胎里塞,以免内胎在里头打一个卷儿或者弄一个褶子,所谓的爆胎就是这种现象造成的。
另外,建议野外骑行多带条备用胎或者多带几块胶片。
特别提醒骑行者在野外换胎打气时要注意交通意识,不要在路边扎堆。
飙车是很爽的事情,但强调安全意识。
有事情一定要先提前减速,然后靠边停车。
盘山道下山切弯时不要刹车,应在进弯前减速,过弯后再加速。
下山时不要超越路中间的黄线,一是怕迎面车辆,二是怕轮胎压着黄漆打滑,雨后更甚。
切弯的时候要惯性抬脚以免脚蹬碰触地面造成摔车事故。
冬天更要留意冰面,巴掌大的冰面就摔得人忘了自己姓啥了。
此外,一旦进村子后,要减速骑行,不然嗖地不知从哪儿窜出一只鸡或一条狗,冷不丁的一捏闸就有可能躺沟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