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知识要点梳理(新版)沪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145.00 KB
- 文档页数:3
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第1节走进微观知识点微观世界1.自然的尺度(1)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物质,有些是有生命的,有些是无生命的.(2)从无垠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3)目前人类观测到的范围:l026~10-15m.2.物质的组成(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命名的.3.微观粒子(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按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2)原子的核式结构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b.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c.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d.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e.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不同轨道上运动.f.原子的核式结构类似于太阳系中太阳与地球的关系.第2节看不见的运动知识点分子的运动1.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构成的.(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3)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减小)(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物体不易被压缩和拉伸)2.物质中的分子状态(1)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没有流动性.(2)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3)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3.分子在永不停息运动着.分子的运动是分子的固有特性,两种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分子常会运动到对方的分子空隙中.4.分子热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5.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约是10-10米时,分子间的引力大小等于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这个数值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距离大于这个数值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6.物质的三态与分子结构的关系第3节探索宇宙知识点探索宇宙1.探索的历程(1)最初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理来认识宇宙.(2)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3)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4)1609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探索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6)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7)1961年,人类乘飞船进入太空.(8)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9)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10)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官一号”成功对接.(11)2013年,我国的“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着陆.2.浩瀚的星空(1)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星系,包括几大行星、66颗卫星、2 000多颗有正式命名或编号的小行星,以及数量可观的彗星和流星.(2)银河系中有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群体.(3)银河系是宇宙中众多星系中的一个.。
新课标沪科版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小粒子与大宇宙中考复习专题一:知识点梳理一、微观世界:、自然的尺度: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市由物质组成的,从无垠的宇宙到微笑的根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目前人类观测到的范围: 1026m——10—15m、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分子是报纸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伽德罗命名的。
、微观粒子: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按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二、分子的运动:、分子动理论: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底做无规那么运动。
〔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3〕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减小的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间隙。
4〕物体不一被压缩和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物质中的分子状态:1〕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拟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
〔2〕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
〔3〕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因此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
三、探索宇宙:(、探索的历程(1〕最初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想与推理来认识宇宙。
(2〕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13〕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4〕1632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
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探索宇宙奠定了理论根底。
6〕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1961年,人类乘飞船进入太空。
8〕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9〕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初二物理小粒子和大宇宙上海科技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小粒子和大宇宙基本要求:1. 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
2. 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
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并认识到这种探索将不断深入。
3. 大致了解人类探索太阳系及宇宙结构的历程,并认识到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将不断深入。
4. 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5. 能从生活、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热现象推测分子的热运动。
初步认识宏观热现象和分子热运动的联系。
6. 能举例说明自然界存在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
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
二. 重点、难点重点内容: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组成的;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的大致数量级概念;人类对微观世界和宇宙的探索将永无止境。
难点内容:对微观世界概念的建立,人类探索微观和探索宇宙过程中的科学方法和科学态度的形成,以及从中感受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操的过程。
重点内容讲解:我们可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一切,我们生活的自然界是由什么组成的呢?同学们会说是各种各样的东西,这些东西我们称其为物质,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人们呼吸的空气、喝的水、盖房的木料、织布的棉花、制造汽车的钢铁、农田施用的化肥等都是物质。
从无垠的宇宙到微小的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一)自然的尺度浩瀚的星空,群星闪烁,距我们最近的恒星也有4.21光年。
宇宙到底有多大呢?人们还在探索着。
在我们的周围,有潺潺的流水,美丽的鲜花,飞翔的小鸟,嬉闹的人群。
这便是人们所熟悉的世界。
在人们不能直接看到的世界里,同样奥秘无穷,那里有细胞、病毒、分子、原子……,目前科学家的研究已进入到了这样的微观领域。
下图就是另人类感到措手不及的SARS病毒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二)物质的组成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呢?从古到今,人们一直在探索着这个问题的答案。
1. 四元素说四元素说是古希腊关于世界的物质组成的学说。
这四种元素是土、气、水、火。
这种观点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影响着人类科学的发展。
第11章小粒子与大宇宙
第1节走进微观
知识点微观世界
1.自然的尺度
(1)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物质,有些是有生命的,有些是无生命的.
(2)从无垠的宇宙到微小的基本粒子,物质以各种各样的形态展现着.
(3)目前人类观测到的范围:l026~10-15m.
2.物质的组成
(1)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变的最小微粒,是由意大利物理学家阿伏加德罗命名的.3.微观粒子
(1)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按分子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分为单原子分子和多原子分子.
(2)原子的核式结构
a.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
b.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其中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c.质子和中子是由夸克组成的.
d.原子核的体积很小、密度很大,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
e.电子在原子核外的不同轨道上运动.
f.原子的核式结构类似于太阳系中太阳与地球的关系.
第2节看不见的运动
知识点分子的运动
1.分子动理论
(1)物质是由大量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2)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
(3)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水与酒精混合时,总体积减小)
(4)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物体不易被压缩和拉伸)
2.物质中的分子状态
(1)在固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比较强,因而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没有流动性.
(2)在液体中,分子力的作用较弱,分子在一定的限度内可以运动,因而液体没有确定
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在气体中,分子力的作用更弱,气体分子可以自由地沿各个方向运动,因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也没有确定的体积,具有流动性.
3.分子在永不停息运动着.分子的运动是分子的固有特性,两种不同的物质接触时,分子常会运动到对方的分子空隙中.
4.分子热运动与机械运动的区别
5.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
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大约是10-10米时,分子间的引力大小等于斥力;当分子间距离小于这个数值时,分子间表现为斥力;当分子距离大于这个数值时,分子间表现为引力.
6.物质的三态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第3节探索宇宙
知识点探索宇宙
1.探索的历程
(1)最初人们主要依靠肉眼观察,简单猜测与推理来认识宇宙.
(2)托勒密的“地心说”:认为地球居于中心,太阳和其他行星围绕地球转动.
(3)1543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
(4)1609年,伽利略利用望远镜探索宇宙.
(5)1687年,牛顿发表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探索宇宙奠定了理论基础.
(6)1957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成功.
(7)1961年,人类乘飞船进入太空.
(8)1969年,人类首次踏上月球.
(9)2003年,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
(10)2011年,“神舟”八号与“天官一号”成功对接.
(11)2013年,我国的“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着陆.
2.浩瀚的星空
(1)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的星系,包括几大行星、66颗卫星、2 000多颗有正式命名或编号的小行星,以及数量可观的彗星和流星.
(2)银河系中有许多像太阳系一样的群体.
(3)银河系是宇宙中众多星系中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