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日本(二) 第1课时 学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下)
- 格式:doc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4
日本教学设计
然后在图“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中用同样的方法找到日
本。
学生回答:北纬25
度
学生回答:北纬45
度北温带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
锻炼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
海岸线有什么特征?
山的相关图片,通过刚才看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
火山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
运用上学期学习的板块构造学说加以解释。
展开讨论,并积极回答通过比较同纬度的东京和济南得出结论: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
1、通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去自学
学生自学教材
进口原料和燃料
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
地理导·学案
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一节课题日本:
①日本和英国都是岛国,你能根据所学说出它们的海陆位置吗?
②两国的海岸线都比较曲折,多优良港湾,这对日本和英国有哪些方面有利的影响?
③日本属哪种气候类型,你能说出气候特点吗?对种植哪种(粮食作物)非常有利,所以日本主要粮食是什么?
④英国属哪种气候类型,你能说出气候特点吗?
利,所以英国的生产部门中,哪种产业占重要地位?英国人称牧草为
色金子”,他们的食品中常见有哪些?
(四)1、比较东京和北京一月、七月气温和降水量资料,结合亚洲气温大陆的降水分布图
表:东京和北京一月和七月气温和降水量
最冷月均温
东京 3.7
北京— 4.7
、日本人主要属于人种,民族。
、日本文化古代受文化的影响,具有传统色彩,近现代又受文化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现代气息。
、日本建筑大多有防震装置,原因是
阅读材料完成7、8小题
料一: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
西隔东海、。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复习课日本导学案一位置和范围1.位置①半球位置:位于东半球、北半球②纬度位置③海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④相对位置:与中国、韩国、朝鲜、俄罗斯隔海相望⑤领土组成:由北海道、四国、本州、九州岛及诸多小岛组成。
2.气候①类型及分布:北侧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②特点及影响:四面环海,海洋气候特征明显(海洋性从沿海向内陆减弱)。
夏秋季多台风。
3.地形①日本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②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板块运动活跃。
——多温泉火山,地震频发。
③日本著名的火山——富士山。
4.河流短促:流程短,流速大。
5.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达70%,森林资源丰富;四面环海,多优良渔场,渔业发达;矿产资源匮乏,依赖进口。
2.气候③类型及分布:北侧为温带季风性气候,南侧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④特点及影响:四面环海,海洋气候特征明显(海洋性从沿海向内陆减弱)。
夏秋季多台风。
3.地形④日本是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原面积狭小,且多分布在沿海地区。
⑤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板块运动活跃。
——多温泉火山,地震频发。
⑥日本著名的火山——富士山。
4.河流短促:流程短,流速大。
5.资源:水能资源丰富;植被覆盖率高达70%,森林资源丰富;四面环海,多优良渔场,渔业发达;矿产资源匮乏,依赖进口。
一、人文1.人口与城市①人口主要集中分布于沿海平原地区②主要服饰为和服,主体民族为大和民族③地狭人稠,人口老龄化严重。
造成的结果:人口负增长严重,社会养老负担重,社会劳动力短缺④首都:东京。
(可提及:大阪、神户、京都、横滨、丰田等主要城市)2.经济①日本的经济对外依赖严重,属于加工贸易型经济②主要投资建厂的对象:东亚、东南亚、美国、欧洲3.工业①分布:太平洋沿岸及濑户内海沿岸②原因:前提是进口原料、出口成品,原因是③工业区名称4.农业①种植业:水稻种植业(科技水平高、机械化水平高)②渔业:著名渔场-北海道渔场5.人文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东西方文化兼容【练习题】1.关于日本位置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北部B.日本国土全部位于北温带C.日本位于中国的南面D.日本位于南北半球的南半球2.关于日本自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山是富士山B.河流源远流长C.季风气候的大陆性特征明显D.樱花是日本的国花,秋季开放3.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A.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B.领土主要由岛屿组成C.境内山岭众多,平原狭小D.人口众多,工业发达,经济活动频繁4.日本工业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主要原因是A.当地资源丰富B.气候条件优越C.农业生产发达D.地理位置优越,海运条件好5.日本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A.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B.充足的劳动力资源,较高的科技水平C.岛国,海上运输方便D.地域狭小,资源匮乏6.玲玲在日记中写道:“行走在日本的大街上,可以看到人们都穿着西装,但在家中却穿着和服。
《日本》合作探究教案(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的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领土组成和首都,并描述基地理位置2.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教学重点】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2.结合日本自然环境的特点,分析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实例。
【教学难点】1.初步掌握学习国家地理的一般方法2.能够结合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分析该国季风气候具有海洋性的原因【教学模式】问题导学式【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探讨法【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转承过渡引入新课特点。
【播放日本代表性的图片,背景音乐(赏樱花音乐)】板书课题:日本当前正值樱花盛开,来自日本国内外的游客络绎不绝,今天也让我们一起走近日本、了解日本。
明确目标大屏幕展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目标对本节课学习的内容进行准确定位探究日本的地理位置特点和领土组成特点1.投影“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图,引导学生试着描述其位置特点2.展示亚洲部分国家分布图,指导学生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特点3.展示日本地形图,引导学生认识日本所跨纬度范围和读图探究:试着描述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一个岛国。
)读图分析,试着描述日本的海陆位置特点、隔海相望的国家,指出日本的首都。
(明确:日本东邻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西隔日本海与韩国、朝鲜和俄罗斯相望,东南隔东海与中国相望,是和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首都为东京)明确日本在世界中的位置和“岛国”的特点。
指导学生认识描述一国在世界中位置的方法指导学生认识描述一国海陆位置的方法国土组成特点。
读图分析,说出日本所跨纬度范围和国土组成(日本国土由四大岛屿和附近的诸多小岛组成。
第二课日本(二)[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一课我们了解了日本的一些自然情况,知道了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岛国。
日本的经济状况如何呢?接下来我们就来学习日本的经济特征。
[讲授新课]课件展示:·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3万多美元,是世界最高收入国家之一·世界上前30家大商业银行中,日本占18家·日本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提出问题:这些资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略师生小结:日本国土面积虽然很小,但是经济十分发达。
人均收入高居世界前列,金融业在国际金融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位。
这些都说明日本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世界经济强国。
板书:1.世界经济强国课件展示:日本专门为出口而生产的汽车引导活动:这是日本专门为出口而生产的汽车,其实日本出口到世界各国的产品很多。
大家把所见过的日本产品介绍给大家。
(学生交流:丰田、尼桑轿车,松下冰箱、洗衣机等电器,索尼牌录音机,化妆品等)读图9.5、9.6引导分析:该图反映了日本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日本的工业原料大部分需进口,而工业产品的出口量很大。
说明日本的经济发展对外依赖性强)提出问题:日本为什么要瞄准海外市场,大量进口原料,而又大量出口工业制成品呢?师生小结: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这与日本的国情密切相关。
①日本地域狭小,资源贫乏,经济的高速发展,要求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工业原料和燃料。
日本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原材料进口国。
②日本国内市场狭小,就要求工业制成品大量出口。
现在日本的工业产品已销往世界各地。
提出问题:日本发展经济有哪些有利条件?(科学技术先进,劳动力资源充足,多天然良港,航海业发达等)教师小结:日本根据本国国情,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发展了加工贸易型经济。
值得我国在发展经济中借鉴。
引导读图:图9.7提出问题:1.日本的石油主要从什么地方进口?(中东地区)2.铁主要来自哪些国家?(南非、印度、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美国等)3.日本主要产品主要输往哪里?(西欧、东南亚、美国等)承转过渡:日本工业发达,它的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呢?(不必回答)课件展示:用电脑展示出图9.8“日本的工业分布”。
第2课日本(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运用地图和数据分析出日本的国情以及根据其国情说出日本经济发展的策略。
2.能运用地图说出日本工业带的分布特点并能分析其分布原因。
3.能说出日本与其他国家在经济、贸易等方面的联系。
(二)过程与方法: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阅读文字和分析图表数据以及小组讨论、交流看法等学习活动,去学习知识、达成目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日本经济依赖性强的分析,懂得看待问题要一分为二的辨证思想。
2.初步树立发展经济要保护世界环境的人地观。
3.通过学习日本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的发展经济方式,对从化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有所理解并能学以致用。
教学重点: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一个国家的国情,并分析其经济发展特征。
教学难点:学生自己读图分析日本的经济特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日本的位置、地形、气候有哪些突出特点?二、导入新课教师归纳特点。
这些特点对日本经济发展有什么影响呢?我们现在就来分析这一问题。
三、教授新课日本从历史上就重视吸收外来文化。
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
从古代中国水稻、铁器的传入,到近代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这一切对日本经济的发展都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日本的文化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
四、文化特点指导学生阅读读课文“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一段思考:日本文化有什么特点?表现在哪些方面?(兼有东西方文化特点,又有本民族文化的传统。
表现可从古代、近代、文化艺术、饮食等几个方面归纳。
)大家知道日本是世界经济大国,其实力仅次于美国,而且有很多工业部门已超过美国,很多工业品占据了国际市场。
从我们身边你可以看到很多日本的产品。
你能说出几种代表性的产品吗?(电器、食品、汽车等方面。
)五、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板书)观看幻灯:日本的汽车制造闻名遐迩,我们所见到过的丰田、尼桑等小汽车都是很著名的。
除此之外,其它工业还包括电子工业、钢铁、造船、纺织、化学等工业。
日本依靠什么使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发展成为经济大国的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日本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日本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课标解读』【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重点)2、能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难点)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能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重点)【教材分析】日本是课程标准中“认识国家”的开篇,包括“多山的岛国”“经济贸易大国”“深受东西方影响的文化”3个子目。
本节主要学习“多山的岛国”,侧重于日本自然环境的概述,教材从“岛国”“多山”和“评价”三个角度说明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及优势条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认识一个地区地理位置的方法,学会了如何分析某地区的自然环境,在此基础上学习日本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比较容易。
而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模式】自主学习-精彩展示-当堂达标【教学方法】提纲导学、问题导学、小组合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指图讲述: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而日本却一直想将其据为己有。
在二战中日本曾侵略过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亚洲国家,犯下了累累罪行,而他们却拒不承认,为什么日本具有如此强烈的侵略性,今天他仍在不断挑战中国,挑战亚洲乃至全世界人民的底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日本,从地理的视角来认识这个国家。
事热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爱国情感。
展示目标把握重点【课件】展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重点)2、能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难点)3、运用图文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能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了解抗震自救的方法。
(重点)学生学习目标,把握学习的重点有助于学生掌握学习目标,把握学习的重点自主学习明确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及学习时间,指导学生依目标自学。
《日本》学案一、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和领土组成。
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4.运用资料说明日本是一个经济贸易大国。
5.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工业发展和分布特点。
6.通过图文资料了解日本东西兼容的文化。
二、重点难点1.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的特点。
2.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日本工业发展和分布特点。
3.运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
三、导学问题1.读课本P54图8-1-2,结合课文,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找出日本的四大岛屿以及太平洋、日本海、关东平原和富士山。
(2)日本是洲东部,洋西北部的一个岛国,领土由、、、四大岛及附近小岛组成。
(3)日本地形以和为主,狭小,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
是日本最大的平原,是日本的第一高峰,也是一座著名的。
(4)日本海岸线,多优良,为发展和提供了便利的航运条件。
2.读课本P55图8-1-3,完成下列要求。
(1)日本位于板块和板块交界处。
(2)你认为日本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3.阅读课本P56第二自然段,填空:(1)日本地处季风气候区,其北部为气候,南部为气候,但与同纬度的其他国家相比,日本冬季较,夏季较,气候具有特点。
(2)日本有丰富的资源、水力资源和资源,附近海域是世界四大著名的渔场之一。
资源十分贫乏。
3.读课本P57图8-1-5,8-1-6,结合课文,填空:(1)是日本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工业和汽车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2)在日本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工业生产中的和需要进口,大量销往国外。
(3)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新的经济增长点是什么?结合课本分析原因?4.读课本P59图8-1-7,完成下列要求。
(1)找出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和北九州等主要工业城市,以及以这些城市为中心形成的工业区、工业区、工业区、工业区和工业区。
优质资料---欢迎下载第一节《日本》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在地图上指出日本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2、根据地图和资料说出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运用板块学说解释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的主要原因。
3、运用地图资料,说明日本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分布,特点4、运用图表和其他资料,联系日本自然条件特点,分析因地制宜发展经济措施;读图掌握日本的工业区分布5、知道日本文化深受东西方的影响。
【教学重点】日本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日本工业的布局特点;日本经济贸易的发展条件。
【学习过程】新课引入:同学分享对日本的认识。
一、自然特征——多山的岛国(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54--56页内容,完成《智慧学习》37页智慧启航部分1——7内容,(同学间交流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同学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落实与掌握。
小结: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的岛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东临太平洋,西临日本海。
领土组成是由四大岛屿和周边众多岛屿组成。
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探究活动)日本为什么多火山地震?日本的气候与农业日本的气候深受海洋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海洋性特征,日本农业由于人多地狭,农业生产精耕细作。
渔业发达,北海道渔场是著名渔场。
(第二课时)二、贸易工业大国——亚洲唯一的经济发达国家(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本56--59页内容,完成《智慧学习》39页智慧启航部分1——6内容,(同学间交流作业完成情况)教师展示课件,引导学生熟悉掌握有关经济发展内容1、日本工业发展的条件(优、劣)分析2、日本工业分布特点和原因分析(合作探究活动)课本58页活动;日本加速扩大海外投资,建设海外生产基地场与销售市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师生总结:节省运费和劳动工资支出;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国内环境污染。
二、东西方兼具的日本文化引导学生交流的日本文化的了解。
(课堂总结)引导学生完成《智慧学习》41页智慧平台(课堂检测)完成《智慧学习》——智慧训练(课后反思)。
第2课日本﹙二﹚﹙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日本人多地狭,资源贫乏的国情。
2.知道日本经济发展和贸易情况。
【重点、难点】
1.日本人多地狭,资源贫乏的国情。
2.日本经济发展和贸易情况。
【导学过程】
自主学习课本P67—69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日本国土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
2.日本为了缓和人多地少的矛盾,采取了哪些措施?
3.日本的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居什么地位?其它方面居什么地位?
4.日本经济发展的不利条件是什么?日本经济以什么为主?
5.日本进口、出口的商品有什么不同?
6.日本的铁矿石、石油、煤炭主要来自哪些国家?日本的主要工业
品主要输往哪些国家?
【要点归纳】
【拓展训练】
1.下列部门,在日本经济中占重要地位的是
A.加工工业
B.畜牧业
C.林业
D.种植业
2.日本经济得到高速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①矿产资源丰富②人力资源丰富③海上航运便利④科技水平较高
A.①②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日本把眼光瞄准海外市场的主要原因是
A.本国地域狭小,资源贫乏
B.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C.工业发达
D.国内消耗少
4.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关于其原因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沿海平原集中,有利于厂房的建设
B.沿海地区火山和地震少
C.城市和人口集中,是国内最大的消费地
D.港口条件优越,巨型产品船舶可以停靠
5.日本的大型海港里,远洋船舶进出繁忙,请你猜猜,这里船舶进港和出港所运的货物最有可能的是
A.进港为矿产品,出港为农产品
B. 进港为矿产品,出港为工业制成品
C.进港为工业制成品,出港为农产品
D. 进港为农产品,出港为矿产品
6.读下边的日本图,完成下列问题:
⑴日本的西部是海。
东部是洋。
⑵日本与、、、隔海相望。
⑶日本是一个岛国,图中的四大岛A ,B ,
C ,
D 。
⑷海港G , F 。
首都E 位于平原
上。
⑸日本的气候是,。
气候具有明显的性。
日本最高峰是。
国土的3/4的地形是、。
⑹日本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
【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