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大独山隧道穿越断层专项施工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24
目录一、编制依据与工程概况11.1编制依据11.2隧道概况1工程概况1地层岩性2地质构造与地震动参数3水文地质3隧道施工中的主要地质问题4二、出口反偏压进洞施工与洞顶截水处置42.1实施进洞施工方案4施作天沟4明洞开挖5暗洞段边仰坡顺层清方与防护5洞口DK951+440--+400段左侧砼条形地基加固6棚洞施作6大管棚施作6洞身开挖与支护6反压回填72.2自然水沟截、排水处置方案7回填土石7防排水设施8三、坍方、突水突泥预防与处理103.1坍方预防与处理10断层破碎带施工坍方预防措施10断层与破碎带坍方处理103.2突水突泥预防与处理13岩溶地段施工预防措施13洞穴充填物的处理20四、隧道突水突泥应急预案234.1总则23编制目的23编制依据23编制范围23基本原则234.2应急组织23事故类型和危害程度分析23应急救援组织机构与其职责244.3可能发生的紧急状况以与危害程度264.4应急救援物资264.5主要抢险料具27五、预警与预防275.1发生源控制275.2预警行动285.3应急处置285.4应急级别划分285.5应急响应295.6应急报告295.7接警与通知305.8应急启动305.9事故救援程序305.10抢险方案325.11应急恢复335.12应急结束335.13信息发布与公众教育345.14事故报告和处理34事故报告34处理流程345.15急训练与演习34培训34演练35背阴坡隧道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与工程概况1.1编制依据1、《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铁建设〔2007〕200号〕2、《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3、《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4、《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5、《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401.1-2003〕6、《铁路工程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标准》〔TB10503-2005〕7、铁建设[2010]120号文《关于进一步明确软弱围岩与不良地质铁路隧道设计施工有关技术规定的通知》8、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等资料;9、供借鉴的客运专线铁路特殊围岩隧道与反偏压隧道进洞施工科研成果10、沪昆客专〔##段〕CKJZTJ-12DK950+752背阴坡隧道施工图1.2隧道概况工程概况背阴坡隧道隧道位于云贵高原侵蚀低山丘陵区,最大埋深137m。
大独山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大独山隧道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独山县与长顺县之间,全长约13.16公里,是贵州省重要的交通项目之一、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施工难度较大,因此在大独山隧道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突水突泥专项施工。
下面是一份关于大独山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的建议。
一、施工目标通过突水突泥专项施工,确保大独山隧道的正常施工进度,保证工程质量,同时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二、突水突泥施工工艺1.地质勘察:通过对隧道工程所在区域进行地质勘察,了解地质条件和可能出现的地质问题,为突水突泥施工提供依据。
2.突水施工:(1)早期控制: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可能突水的位置,并采取早期控制措施,例如挖掘临时排水沟、设置临时水泵等。
(2)中期控制:随着隧道的深入施工,突水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中期控制。
中期控制措施包括深部冻结法、喷射混凝土衬砌法等。
(3)后期控制: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后期控制措施,如常规排水、设置长期排水设备等,确保隧道的排水稳定。
3.突泥施工:(1)早期控制: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确定可能突泥的位置,并采取早期控制措施,例如加强地表排水和加固隧道顶板等。
(2)中期控制:随着隧道的深入施工,突泥的位置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中期控制。
中期控制措施包括使用钻孔和注浆法、地表注浆法等。
(3)后期控制:根据隧道的地质条件及工程实际情况,采取合适的后期控制措施,如固结法、灌浆处理等,确保隧道的稳定。
三、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指示施工人员注意地质灾害风险。
2.施工人员必须穿戴符合安全标准的防护设备,并接受相关安全培训。
3.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安全操作流程。
4.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隐患。
5.突水突泥施工过程中,设置合适的排水设备和泵站,在保证施工进度的同时,及时排水。
6.在施工现场设置合适的通风设备,保证施工人员的工作环境及时而舒适。
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段xx标东起xx市xx县,向西经过凯里、贵阳、安顺、盘县等地进入云南,在贵州境内正线全长559.473公里,该专线是四川、重庆、贵州等西南省份通往华南沿海及华东、中南地区的主要通道之一,是西南地区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外运的主要通道,也是西南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生命线之一,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该标段所处地区主要位于云贵高原及边缘过渡地带,东起贵州省安顺市镇宁自治县丁旗镇养马寨村,经夜郎洞风景区、坡贡镇,跨越水黄高速公路,过关岭自治县顶云乡,穿越大独山,到达岗乌镇,全长63.745公里。
主要工程包括:隧道19座,桥梁31座,站场1座,标段内设黄果树梁场1处,Ⅱ型轨道板预制场1处。
我第三工程队施工范围从岩口隧道出口(DK865+647)至岗乌隧道进口段(DK871+228暂定),全长7129m。
其中包括路基、桥梁4座、隧道3座、涵洞工程3座。
一、创优目标满足全线创优规划要求,确保部优、争创国家级优质工程。
二、创优指标1、工程质量合格率100%。
2、安全:无重大责任伤亡事故、机破事故和火灾事故;3、机械修理返修率低于2%;4、工期:满足合同工期要求。
三、主要措施1、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全面领导,制定创优规划(1)成立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第三工程队创优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组员:(2)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1)制定规划、组织实施、加强对质检员、施工员的专业培训,督促检查和处理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2)加强质量教育,树立精品工程意识,增强创优观念。
建立检查、分析、评定制度,做到有检查、有分析、有质量评比、有总结、有奖罚、有记录台帐。
党政工团齐抓共管,使创优工作落实到每道工序,真正把沪昆客专建设成为“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的一流铁路。
3)确定目标、制定措施、精心组织、强化管理、科学施工、建立健全各级质量保证体系,将创优工作和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大独山隧道突水突泥专项施工方案1 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5)《大独山隧道设计图第二册共四册》;(6)《大独山隧道设计图第三册共四册》;(7)《时速350公里双线隧道辅助施工措施及施工方法》;2编制范围根据设计图纸:大独山隧道预测隧道正常涌水量为91200m3/d,最大涌水量为177000m3/d.其中D1K855+300~D1K858+918段内的断层带内,岩芯破碎,且地表岩溶形态和地下岩溶管道发育,有发生岩溶涌水突泥的危险。
在D1K856+650~D1K856+700段内可能揭示张家寨暗河,该暗河雨季流量约为1.5m3/s,隧道涌水量将会成倍、甚至十倍的增加。
根据断层分析有可能出现突水、突泥的段落:D1K854+510~+610、D1K855+200~+320、D1K855+580~+680、D1K856+110~+160、D1K856+615~D1K857+075、D1K857+225~+325、D1K857+645~+860、D1K858+020~+160、D1K859+300~+450、D1K859+800~+950、D1K862+375~+475段穿越破碎带、断层、岩溶接触带及地表村庄等,施工过程中极易发生突水、突泥现象且可能造成地表失水。
根据现场施工揭示或超前地质预报结果:有发生突水、突泥可能的变更地段。
3工程概况3.1 设计概况大独山隧道位于关岭~普安区间,起讫里程为D1K852+772~D1K864+654,全长11882m。
全隧共设置2座横洞1座贯通平导,均采用无轨单车道。
在D1K856+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043m的一号横洞,在D1K861+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361m的二号横洞,贯通平导长11829m,起讫里程为PD1K852+768~PD1K864+597,平行设置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左线线路中线的距离为35m。
大独山隧道出口4S便道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一)、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段)CKGZTJ—9标段招标文件、线路平面图等。
(二)、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公司筹备组下发的沪昆筹工管[2010]13号文:关于印发《沪昆客专贵州段大临便道建设标准》的通知. (三)、铁道部现行的铁路工程建设施工规范、施工技术指南、验收标准、安全规程等.(四)、国家及贵州省相关的法律、法规及条例等.(五)、现场踏勘收集到的地形、地质、气象和其它地区性条件资料. (六)、集团公司近年来铁路、高速公路等类似施工经验、施工工法、科技成果。
(七)、集团公司通过天津长城认证中心认证按照ISO9001:2000质量管理标准、ISO14001:2004环境管理标准及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编制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八)、集团公司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拟投入的施工管理、专业技术人员及机械设备等资源。
二、编制范围新建沪昆铁路客运专线(贵州段)CKGZTJ-9标段D1K858+654~D1K864+654段便道施工。
三、工程概况大独山隧道出口位于关岭县老鹰岩村,施工便道一条,共1.7公里。
从沪昆高速公路k+2013处桥底至洞口处,高差100m左右,山体中间含有大冲沟,坡度较陡。
四、具体施工工艺及方案施工便道为一项大型临建工程,要有合理的施工工序及过硬的技术才能保证便道有序施工,具体施工工序入下:具体施工方法:1。
根据现场调研,山体坡度较陡,高差大,地形复杂,我们根据具体段落具体处理:1.1根据地形原因便道线路定为多S型,以减缓便道坡度,由测量人员具体线路进行放线,首先要明确所放线路土地已经经过征收。
然后用红线拉出建设范围,经过现场技术员同意后,进行钻眼爆破施工。
1。
2对于大冲沟地段应在做好排水的前提下进行填充,在填充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路基的填充标准进行施工,填充密实。
1.3易塌方地段处理便道必须保障行车安全可靠,须设置必要的路肩浆砌挡墙,挡墙宽度不小于50cm;在易坍方地段需设路堑浆砌挡护,挡护宽度不小于50cm,勾缝采用平缝压槽法。
大独山隧道危岩落石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2)《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5)《大独山隧道设计图第二册共四册》;(6)《大独山隧道设计图第三册共四册》;(7)《时速350公里双线隧道辅助施工措施及施工方法》;二、编制原则(1)坚持确保质量、安全和工期的原则;在保证安全、质量的同时,省时、省力、省成本。
(2)坚持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的原则;(3)坚持“改造自然、保护自然、建设铁路、环保同行”和以人为本的原则。
三、编制范围本危岩落石方案适用范围:大独山隧道出口上方地势较陡,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T2y)白云岩,岩层单斜,岩层产状N45°W/27°SW,偶有零星孤石分部在洞口上方,孤石最大约7m3,对隧道出口有一定的影响。
四、工程概况4.1、工程概述大独山隧道位于关岭~普安区间,起讫里程为D1K852+772~D1K864+654,全长11882m。
全隧共设置2座横洞1座贯通平导,均采用无轨单车道。
在D1K856+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043m的一号横洞,在D1K861+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361m的二号横洞,贯通平导长11829m,起讫里程为PD1K852+768~PD1K864+597,平行设置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左线线路中线的距离为35m。
4.2、工程地质大独山隧道出口上方地势较陡,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统杨柳井组(T2y)白云岩,岩层单斜,岩层产状N45°W/27°SW,偶有零星孤石分部在洞口上方,孤石最大约7m3,对隧道出口有一定的影响。
4.3、防护措施大独山出口洞口仰坡存在围岩落石,施工前先清理围岩落石,嵌补及支顶围岩落石,而后于天沟上方2~4m,隧道中线左侧15m,右侧50m 范围设一道钢轨栅栏,钢轨栅栏按“沪昆贰隧参0.3-19图(洞口边仰坡防护—钢轨栅栏设计图)”如下图所示:钢轨栅栏防护示意图1、拦截原因当山坡上的岩体节理裂隙发育,风化破碎,崩塌落石物质来源丰富,崩塌规模虽不小,但可能频繁发生者,则宜根据具体情况构筑侧面防护线路的拦截建筑物,防崩拦截建筑物主要作用是将崩落下来的岩体或岩块拦截在安全线之外,使其不能侵入限界。
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岗乌隧道进口洞内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编制: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中铁二十局集团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二0一一年三月岗乌隧道进口洞内反坡排水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新建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CKGZTJ-标段岗乌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2)施工设计咨询图《新建铁路长沙至昆明客运专线(玉屏至昆明段)岗乌隧道进出口设计施工咨询图;( 3)《客运专线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及局部修订条文铁建设〔2005〕160号、铁建设〔2009〕62号;( 4)《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TZ204-2008);( 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 (TB10005-2009);( 6)《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 (TZ331-2009);( 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 1 0304-2009 ) ;( 8)《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 ( TB 1 02 1 -2007) ;( 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 GB50086-2001);( 10)其他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二、适用范围新建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CKGZTJ-标段内岗乌隧道进口反坡排水施工。
三、工程概况岗乌隧道位于关岭〜普安区间,为单洞双线隧道,隧道纵坡设计为15%。
和25%。
构成的单面下坡,隧道进口里程D1K868+415明暗分界里程DK868+438本次施工范围起讫里程DK868+415- DK868+515进口段承担岗乌隧道正洞DK868+415- DK870+670.5里程段2255.5延米的施工任务,洞内施工排水为反坡排水。
本隧道按250km/h客运专线双线隧道设计。
洞内采用CRTS-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铺设60kg/m钢轨,内轨顶面至道床底面高度为515mm四、水文地质条件隧道所处地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
新建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大独山隧道进口进正洞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沪昆客专贵州段工程指挥部2011年5月1日大独山隧道进口进正洞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新建沪昆客运专线贵州段CKGZTJ-9标段大独山隧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大独山隧道设计施工图;3、《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3-2010);4、《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5、《铁路隧道防排水技术规范》(TB10005-2009);6、《铁路隧道防排水施工技术指南》(TZ331-2009);7、《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 10304-2009)8、《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21-2007;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50086-2001;10、其他铁路工程技术规范及国家行业标准、规则、规程;二、工程概况大独山隧道全长11882m,里程为D1K852+772~D1K864+654。
全隧共设置2座横洞1座平行导坑,在D1K856+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043m的1#横洞,在D1K861+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240m的2#横洞,贯通平导长11829m,里程为:D1K852+768~D1K864+597采用无轨单车道,位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平导中线与左线线路中线的距离为35m,平导中线与正洞中线平行。
三、施工方案(一)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超前地质预报。
(二)洞口排水施工:根据地形、地质条件,在进洞前完善洞口的截、排水设施,并提前对洞顶沟、坑等凹处进行夯实填平,以防雨水造成进洞施工困难。
其中边仰坡采用M10桨砌片石铺砌,厚30cm,本隧洞内排水沟与洞外路基侧沟通过洞口设置的检查井实现水力连接,洞顶设置截水天沟,并以较短途径将洞顶地表水引排至自然稳定的沟谷中。
(三)洞口段开挖施工:⑴洞口土方采用机械施工,边、仰坡应预留约30cm的整修层,用人工刷坡并及时夯实整平成型,防止超挖,保证边、仰坡平顺,坡率符合设计要求。
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隧道工程编号:A、B组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单位:编制:审核:批准:2010年10月31日发布 2010年11月1日实施A、B组土填筑施工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沪昆客专贵州段CKGZTJ-9标段路基A、B组土填筑施工。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作业指导书编制后,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施工作业层中所涉及的各种各部技术数据收集。
修建生活房屋,配齐生活、办公设施,满足主要管理、技术人员进场生活、办公需要。
3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3.1施工程序每个施工单元为一个完整的作业区,包含四个区段:填铺区、整平区、碾压区、检测区。
施工程序为:施工准备→A、B组填料的强度和级配检测→验收下承层→测量放样→填料的运输→分层摊铺平整→封层洒水与碾压→分层检测→路堤边坡及路面修正→填写检查检测记录及试验报告→报验3.2工艺流程4施工要求 4.1施工准备(1)熟悉核对施工图分层填筑作业循环图3.2 A 、B 组填料施工工艺流程图接到施工图后应组织技术人员全面熟悉核对,充分了解设计标准,核对基床底层预埋管线的设置及路基与相邻结构物的关系,作好核对记录,需办理变更手续的应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
(2)土石方的调配方案取土场应根据施工图和施工地段总的土石方调配计划,并结合路基排水和当地土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得任意挖取。
(3)填料检验填筑前对取土场填料进行取样检验,填筑时应对运至现场的填料进行抽样检验。
填料的强度、颗粒、级配等相关项目按《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检验,确保基床底层填层的填料达到A、B组填料标准要求。
(4)试验段选择在A、B组土填筑大面积填筑前,根据工程土类性质和填料性质、压实机械条件,分别选择一定长度的试验区段进行路基填筑试验,以选定与路基填筑、压实、检测有关的工艺参数;确定不同压实机械、不同填料施工含水率的控制范围、适宜的松铺厚度和相应的碾压遍数、最佳的机械配套和施工组织。
目录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2.1高效、适用原则 (1)2.2安全原则 (1)2.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 (1)3、适用范围 (1)4、工程概况 (6)4.1隧道概况 (6)4.2 断层施工存在的风险 (6)5、穿越断层安全施工方案 (6)5.1严格施工流程 (6)5.2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 (7)5.3加强监控量测 (7)6、施工方案 (8)6.1 方案实施 (8)6.2 做好围岩量测,明确掌握围岩动态,指导施工。
(21)7、技术措施 (21)7.1 超前预报 (21)7.2 围岩固结、堵水 (21)7.3 初期支护 (21)7.4 仰拱 (21)7.5 衬砌施工 (21)8、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21)8.1坚持专人负责的原则 (21)8.2集思广益的原则 (22)8.3坚持施工程序的原则 (22)8.4执行设计的原则 (22)8.5预防为主的原则 (22)大独山隧道穿越断层专项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1《沪昆客专长昆贵州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1.2《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高速铁路隧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3《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J947-2009);1.4《铁路隧道超前地质预报技术指南》(铁建设【2008】105号);1.5《大独山隧道设计图第二册共四册》;2、编制原则2.1高效、适用原则本方案能高效运行,适合本工程,能正确指导施工;2.2安全原则本方案的操作实施要安全,并能指导安全施工;2.3符合本单位技术水平的原则本方案投入的设备、现场组织协调均符合本单位现有水平,能确保方案顺利实施。
3、适用范围根据设计图纸:洞身依次穿越大兴寨断层、龙门地断层、垮岩断层、大湾断层、营盘坡断层、杨家冲断层、永宁镇断层等7个断层,8个推测破碎带,4个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
如下表示:大独山隧道共有7个断层、8个推测破碎带与4个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其施工的工艺参数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规范施工。
其支护参数如下: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D1K853+170~D1K853+240 段长度为70m。
采用Ⅳc型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42×3.5mm的小导管,每环40根,每根长度为4.0m,纵向每2.4m一环,全环Ⅰ18型钢拱架,间距0.8m。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D1K858+290~D1K858+330段长度为60m。
采用Ⅳb型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横撑,拱部设置Φ42×3.5mm的小导管,每环40根,每根长度为4.5m,纵向每3.0m一环,全环Ⅰ18型钢拱架,间距1.0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帷幕注浆。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D1K860+235~D1K860+285 段长度为50m。
采用Ⅳc型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42×3.5mm的小导管,每环40根,每根长度为4.0m,纵向每2.4m一环,全环Ⅰ18型钢拱架,间距0.8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超前周边注浆。
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D1K860+770~D1K860+820 段长度为50m。
采用Ⅴc型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42×3.5mm的小导管,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4.0m,纵向每2.4m一环,全环Ⅰ22a型钢拱架,间距0.6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超前周边注浆。
大兴寨断层:D1K855+200~D1K855+320段长度为120m。
采用Ⅴ级抗水压1.0Mpa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76×6mm的中管棚,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8.0m,纵向每6m一环,全环Ⅰ20b型钢拱架,间距0.6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超前周边注浆。
龙门地断层:D1K856+110~D1K856+160段长度为50m。
采用Ⅴ级抗水压0.5Mpa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76×6mm的中管棚,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8.0m,纵向每6m一环,全环Ⅰ20b型钢拱架,间距0.6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超前周边注浆。
垮岩断层:D1K856+615~D1K856+750段长度为135m。
采用Ⅴ级抗水压1.0Mpa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76×6mm的中管棚,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8.0m,纵向每6m一环,全环Ⅰ20b型钢拱架,间距0.6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帷幕注浆。
大湾冲断层:D1K857+250~D1K857+300 段长度为50m。
采用Ⅴ级抗水压0.5Mpa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76×6mm的中管棚,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8.0m,纵向每6m一环,全环Ⅰ20b型钢拱架,间距0.6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超前周边注浆。
营盘坡断层:D1K857+695~D1K857+770 段长度为75m。
采用Ⅴ级抗水压1.0Mpa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76×6mm的中管棚,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8.0m,纵向每6m一环,全环Ⅰ20b型钢拱架,间距0.6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帷幕注浆。
杨家冲断层:D1K859+350~D1K859+400 段长度为50m。
采用Ⅴ级抗水压1.0Mpa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76×6mm的中管棚,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8.0m,纵向每6m一环,全环Ⅰ20b型钢拱架,间距0.6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帷幕注浆。
永宁镇断层:D1K859+800~D1K859+950 段长度为150 m。
采用Ⅴ级抗水压1.0Mpa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76×6mm的中管棚,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8.0m,纵向每6m一环,全环Ⅰ20b型钢拱架,间距0.6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帷幕注浆。
F1推测破碎带:D1K853+365~D1K853+415段长度为50m。
采用Ⅴc 型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42×3.5mm的小导管,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4.0m,纵向每2.4m一环,全环Ⅰ22a型钢拱架,间距0.6m。
F2推测破碎带:D1K853+700~D1K853+800段长度为100 m。
采用Ⅴc型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42×3.5mm的小导管,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4.0m,纵向每2.4m一环,全环Ⅰ22a型钢拱架,间距0.6m。
F3推测破碎带:D1K854+510~D1K854+610段长度为100m。
采用Ⅴ级抗水压0.5Mpa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76×6mm的中管棚,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8.0m,纵向每6m一环,全环Ⅰ20b型钢拱架,间距0.6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超前周边注浆。
F4推测破碎带:D1K855+025~D1K855+125段长度为100m。
采用Ⅴc 型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42×3.5mm的小导管,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4.0m,纵向每2.4m一环,全环Ⅰ22a型钢拱架,间距0.6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径向注浆。
F5推测破碎带:D1K855+580~D1K855+680段长度为100m。
采用Ⅲ级抗水压0.5Mpa复合式衬砌,台阶法,全环Ⅰ16型钢拱架,间距1.0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帷幕注浆。
F6推测破碎带:D1K856+210~D1K856+335段长度为125m。
采用Ⅳc型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42×3.5mm的小导管,每环40根,每根长度为4.0m,纵向每2.4m一环,全环Ⅰ18型钢拱架,间距0.8m。
根据超前预报实施径向注浆。
F10推测破碎带:D1K858+070~D1K858+110段长度为40m。
采用Ⅳ级抗水压1.0Mpa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横撑,拱部设置Φ76×6mm的中管棚,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8.0m,纵向每6m一环,全环Ⅰ18型钢拱架,间距0.6m。
F12推测破碎带:D1K860+285~D1K860+510段长度为225m。
采用Ⅴc型复合式衬砌,台阶法临时仰拱,拱部设置Φ42×3.5mm的小导管,每环50根,每根长度为4.0m,纵向每2.4m一环,全环Ⅰ22a型钢拱架,间距0.6m。
4、工程概况4.1隧道概况(1)大独山隧道位于关岭~普安区间,起讫里程为D1K852+772~D1K864+654,全长11882m。
全隧共设置2座横洞1座贯通平导,均采用无轨单车道。
在D1K856+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043m的一号横洞,在D1K861+500线路左侧设置长约1361m的二号横洞,贯通平导长11829m,起讫里程为PD1K852+768~PD1K864+597,平行设置于线路前进方向右侧,与左线线路中线的距离为35m。
(2)地质构造隧道洞身主要穿越白云岩、灰岩、泥岩、泥灰岩、泥岩夹砂岩等地层,其中可溶岩段长8753m。
4.2 断层施工存在的风险在穿越断层时,存在坍塌冒顶等风险。
5、穿越断层安全施工方案断层是本隧道施工主要的地质隐患之一,如果施工组织不当或管理过程不规范,容易造成坍塌冒顶等地质灾害,影响工期目标的实现。
因此,在穿越断层时,要加强过程控制,充分利用超前地质预报、监控量测等手段辅助指导施工,对施工过程实行动态、全过程监控。
5.1严格施工流程隧道穿越断层时严格按隧道穿越断层施工流程图组织施工。
5.2 加强超前地质预报详见大独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方案。
5.3加强监控量测详见大独山隧道监控量测专项方案。
6、施工方案6.1 方案实施对于断层破碎带的处理,本着“超前探、预注浆、强支护、弱爆破”稳扎稳打,稳中求快的原则,结合施工经验,对具体类型施工地段,采取如下具体施工手段:6.1.1 做好、做准超前地质预报超前地质预报是保证正确选用合适的施工方案方法的重要依据,我单位拟采用的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先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仪预报前方围岩的结构特性,基本掌握断层或软岩大变形地段的大致位置,待开挖至预测的断层结构面15~20米时,再采用超前水平地质钻机(C6钻机)进行超前钻孔,准确判断断层位置及断层内充填物的性质、富水情况及水压,判断涌水的可能性,制定相应的、可行的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并严格按方案进行施工,在超前处理措施实施后进行隧道施工,地质专业工程师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和断面地质素描,通过三者有机结合,准确判断前方未开挖地段的围岩情况及超前处理措施的效果。
超前地质预报实施方案见“大独山隧道超前地质预报专项施工方案”。
6.1.2超前预支护(1)超前小导管施工1)小导管设计参数:导管规格:Ф42×3.5mm热轧无缝钢花管 ,节长5.0m,孔间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尾部留不钻孔的止浆段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