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高考3年模拟A版)浙江省2020年高考生物总复习专题18内环境与稳态教师用书
- 格式:pdf
- 大小:377.34 KB
- 文档页数:6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单项选择题(共8小题)1.人体内环境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是()A.膀胱内的尿液B.淋巴管中的淋巴液C.肺泡腔内的气体D.小肠腔内的消化液2.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血液、组织液和淋巴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内环境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C.当内环境的组成成分没有缺失时,内环境将维持稳态D.正常情况下抗体、激素、神经递质均会出现在内环境中3.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泡”。
“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泡”可自行消失。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泡”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水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B.“水泡”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C.“水泡“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D.“水泡”的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4.下列有关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是血浆,内含葡萄糖、血浆蛋白和激素等成分B.淋巴细胞生活的环境有①和③C.图中③与①最主要的区别是③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D.人体绝大多数细胞通过④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5.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HCO3−、HPO42−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不变的缓冲物质C.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血红蛋白等成分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6.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络,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B.这三个系统调节都离不开信号分子,这些信号分子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C.三个系统的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和受体直接接触,这种作用方式具有特异性D.受到病毒感染后机体出现发热的症状和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都有关系7.生活在低海拔地区的健康人到高海拔地区旅游时,容易出现血浆中乳酸浓度升高、肺水肿、脑水肿等症状,补救措施是针对性输液、吸氧和强心治疗。
1.分类突破多肽合成中的数量计算问题/72.有机物种类的辨析方法/83.分泌蛋白形成模型及相关膜面积的变化/254.不同类型细胞图像的识别/265.物质进出细胞方式的判断/396.物质运输模型分析与判断/407. 四看法 分析酶促反应曲线/548. 对照法 探究酶的本质与特性/559.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过程与种类的判断/6710.利用 等量关系 进行细胞呼吸的相关计算/6811. 模型法 分析光合作用中的物质量的变化/8212.细胞代谢的 三率 判断与计算/8313.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判断/10214. 模型法 分析有丝分裂中的染色体㊁核DNA等含量变化/10315. 三结合法 判断细胞的分裂时期和名称/12516.配子来源的判断及异常配子的产生/12617. 模型法 分析细胞分裂中染色体㊁核DNA等的变化规律/12718.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放射性同位素标记问题/14319.遗传信息传递与表达过程中的数量计算/14420.图解法突破DNA复制与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标记问题/14521.亲子代间基因型㊁表现型的推导与概率计算/16022. 公式法 分析杂合子Dd连续自交问题/16223. 归纳法 分析分离定律的异常分离比/16224.性状显㊁隐性的判断与纯合子㊁杂合子的判定/163第一单元㊀细胞的分子组成与结构专题1㊀细胞的分子组成1考点一㊀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考点二㊀组成细胞的有机物考点三㊀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检测专题2㊀细胞的结构与功能17考点一㊀多种多样的细胞与病毒考点二㊀细胞膜与细胞壁考点三㊀细胞质与细胞核第二单元㊀细胞的代谢专题3㊀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35考点一㊀细胞的吸水与失水考点二㊀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专题4㊀酶与ATP50考点一㊀酶考点二㊀ATP专题5㊀细胞呼吸63考点一㊀细胞呼吸的方式考点二㊀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专题6㊀光合作用75考点一㊀捕获光能的色素与结构考点二㊀光合作用的原理与应用考点三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第三单元㊀细胞的生命历程专题7㊀细胞的增殖98考点一㊀有丝分裂与无丝分裂考点二㊀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专题8㊀细胞的分化㊁衰老㊁凋亡和癌变111考点一㊀细胞的分化与全能性考点二㊀细胞的衰老㊁凋亡与癌变第四单元㊀遗传的细胞基础与分子基础专题9㊀遗传的细胞基础121考点一㊀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考点二㊀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专题10㊀遗传的分子基础135考点一㊀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历程考点二㊀DNA的结构与复制考点三㊀基因的表达第五单元㊀基因的传递规律专题11㊀基因的分离定律155考点一㊀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考点二㊀基因的分离定律及应用专题12㊀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171考点一㊀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考点二㊀自由组合定律及其应用专题13㊀伴性遗传和人类遗传病188考点一㊀伴性遗传考点二㊀人类遗传病第六单元㊀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14㊀生物的变异与育种206考点一㊀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考点二㊀染色体变异考点三㊀育种专题15㊀生物的进化225考点一㊀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考点二㊀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第七单元㊀生命活动的调节专题16㊀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235考点一㊀内环境的组成与理化性质考点二㊀内环境的稳态专题17㊀人和高等动物的神经调节245考点一㊀反射和人脑的高级功能考点二㊀兴奋的产生㊁传导与传递专题18㊀体液调节及与神经调节的关系258考点一㊀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考点二㊀血糖调节考点三㊀体温调节与水盐调节专题19㊀免疫调节277考点一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考点二㊀免疫功能异常与免疫学应用专题20㊀植物激素的调节291考点一㊀生长素的发现与作用考点二㊀其他植物激素25. 拆分法 求解自由组合定律问题/17526.妙用 合并同类项 巧解特殊分离比/17627.个体基因型的探究与遗传定律的验证/17728.遗传系谱图的分析与计算/19329. 基因定位 的遗传实验设计/19430.辨析基因突变㊁基因重组与染色体结构变异/21331.细胞中染色体组数及单倍体㊁多倍体的判断/21432.基因频率的计算/22933. 模型法 分析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转化/23934. 图示法 总结内环境的成分和生理过程/24035.电流表指针偏转问题/24936.兴奋传导方向与特点的判断/25037.人体生命活动的模型分析/26438.动物激素功能的实验探究/26539.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分析与判断/28140.免疫功能异常的快速判断/28241.植物向性运动的分析与判断/29642. 对照法 验证生长素的产生部位与运输特点/29743.种群数量增长的模型分析与应用/31144.生物种间关系的判断/31245.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分析与构建/33046.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模型/33147.实验设计与实验评价解题策略/3491.水与细胞代谢/22.无机盐生理功能的实验验证/23.蛋白质与核酸的关系/44.糖类与脂质的比较/45.种子成熟与萌发时物质变化不同/66.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187.突破显微镜考查的五大命题点/188.常考易错的病毒知识/199. 囊泡 的来源㊁去向及作用/2310.细胞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统一观/2311.渗透系统与渗透作用/3612.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3613.色素与叶片的不同颜色/7614.光反应与暗反应的联系/7815.细胞周期/9916.有丝分裂过程中相关结构的变化/10017.减数分裂中常考易错的概念辨析/12218.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的过程比较/12319.DNA分子结构解读/13920.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探究/13921.遗传学基本概念/15622.自交与自由交配不同/15923.验证基因的分离定律的方法/15924.性别决定的类型/18925.基因突变的类型/20726.对比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20727.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类型与实例/20928.单倍体㊁二倍体和多倍体的形成/20929.常用育种方法的选择/21130.激素分泌调节的常见类型/25931.五种植物激素的作用及应用比较/29532.突破植物激素认识的三个误区/29533.K值与K/2值的分析与应用/30634.目的基因的三种获取方法/38935.两点常考易错的基因工程的应用/39136.蛋白质工程与基因工程的比较/39137.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两次筛选分析/40638.植物体细胞杂交与动物细胞融合的 同 与 不同 /406第八单元㊀生物与环境专题21㊀种群与群落305考点一㊀种群考点二㊀群落专题22㊀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的保护322考点一㊀生态系统的结构考点二㊀生态系统的功能与稳定性考点三㊀生态环境的保护第九单元㊀实验与探究专题23㊀实验与探究344考点一㊀教材基本实验考点二㊀实验探究与设计第十单元㊀生物技术实践专题24㊀微生物的利用357考点一㊀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考点二㊀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专题25㊀酶的应用369考点一㊀酶的研究与应用考点二㊀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专题26㊀生物技术在食品加工及其他方面的应用376考点一㊀传统发酵技术考点二㊀特定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第十一单元㊀现代生物科技专题专题27㊀基因工程与DNA的粗提取387考点一㊀基因工程的原理与技术考点二㊀基因工程的应用与发展考点三㊀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专题28㊀细胞工程403考点一㊀植物细胞工程考点二㊀动物细胞工程专题29㊀胚胎工程与生态工程414考点一㊀胚胎工程考点二㊀生物技术的安全性㊁伦理问题与生态问题考点三㊀生态工程。
专题20 高等动物的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挖命题【考情探究】5年考情考点内容要求考题示例素养要素难度预测热度激素及内分泌的概念a ★★★☆☆体液调节的含义及特点a★★★☆☆下丘脑与垂体的关系及有关激素的作用a★★★★☆甲状腺激素的作用a 2017浙江11月选考,19,2分生命观念科学思维中★★★★☆一、激素的分泌与调节雄激素和雌激素的作用a 2018浙江4月选考,6,2分生命观念易★★★★☆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作用b ★★★★☆二、血糖平衡及调节活动:模拟尿糖的检测b★★★☆☆分析解读 本专题包括高等动物几种重要激素的作用以及血糖平衡调节等知识。
历次选考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了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生长激素的作用,预计今后还将重点考查这几种重要激素的分泌及其作用。
复习中重点关注人体常见激素的作用及特点,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血糖调节中的重要作用。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一 激素的分泌与调节【考点集训】考向1 下丘脑与垂体分泌的激素及作用1.(2019届浙江稽阳8月联考,4,2分)能分泌促激素支配其他内分泌腺活动的内分泌腺是( )A.垂体B.下丘脑C.甲状腺D.性腺答案 A2.(2016浙江1月选考,21,2分)侏儒症患者身材特别矮小,但智力发育正常,其原因是幼年时缺少( )A.生长激素B.雌激素C.雄激素D.甲状腺激素答案 A考向2 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与调节1.(2019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7,2分)婴儿出生后到一岁左右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保证该时期大脑正常发育的激素是( )A.生长激素B.性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答案 C2.(2019届浙江超级全能生8月联考,16,2分)如图表示甲状腺与垂体之间的一种调控关系。
据图判断选项中叙述错误的是( )A.激素A表示甲状腺激素,垂体细胞靠受体接受其刺激B.激素A一定能促进垂体细胞代谢,使激素B合成增加C.激素B可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其靶器官就是甲状腺D.垂体是人和脊椎动物的主要内分泌腺,能支配多种内分泌腺的活动答案 B考向3 性激素的作用 (2019届浙江宁波十校9月联考,10,2分)研究表明某些雌鸡打鸣,是某些化学物质使雌鸡出现雄鸡的行为倾向。
2020届浙江省泰顺中学高三生物三模试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
据图可知()A. 某同学大量饮水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B. 寒冷状态下,机体体温调节通过图中①①①①①和①①①来实现C. 内环境中抗利尿激素增加会导致血浆渗透压增高D. 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共同调节的结果2. 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B.甲的含义是汗液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C.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涉及的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D.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3. 下面关于细胞结构或代谢叙述中,正确的是()A.蓝藻、细菌等原核生物,都是营腐生或寄生的异养生物B.核膜上有许多核孔,有利于核质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C.线粒体通过嵴增大膜面积,有利于催化葡萄糖分解的酶附着D.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由蛋白质和DNA组成4. 科学家通过“重新编程”小鼠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和δ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使其能够持续产生胰岛素,并将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体内,从而实现血糖的正常调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降低B.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C. 编程前的小鼠α细胞内不含有胰岛素基因D. δ细胞分泌胰岛素会受到血糖浓度的调节5. 直接参与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气体交换的系统是()A.循环系统和消化系统B.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C.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D.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6. 下丘脑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
下图是其调节生理活动的示意图,①~①代表相关激素。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在饥饿状态下,下丘脑的某一区域会产生兴奋,此时兴奋的传导方向与神经细胞膜内的电流方向________________,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依靠的结构是突触,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末梢作用于胰岛细胞,分泌________________,从而使血糖升高。
第26讲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 人类与环境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1.(2016·浙江10月选考)某海湾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大型鱼类种类减少,将导致( )A.生物群落发生演替B.食物网复杂程度降低C.食物链环节增多D.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解析 由于水体污染生物种类减少,会使某些食物链营养级减少,食物网复杂程度降低,生态系统稳定性下降,B 正确,C 、D 错误;生物群落在未达到顶极群落前,演替总在进行,不是由环境污染导致的。
答案 B2.(2016·浙江4月选考节选)某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请回答:若狐侵入该生态系统一段时间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仍保持相对稳定,则表明生态系统具有________能力。
解析当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后,其结构和功能仍保持相对稳定,这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能消除干扰因素。
答案自我调节3.(2017·浙江4月选考节选)某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________,但对划蝽的影响并不大,这是由于该食物网较复杂,生态系统的________功能较强。
解析若蚊子幼虫被大量杀灭,在对划蝽影响不大的情况下,则划蝽对水蚤的捕食会增加,所以短期内水蚤的数量会下降。
而对划蝽的数量影响并不大,这是因为该食物网较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
答案下降自我调节本题组对应必修三P116、117,生态系统的稳态及其调节1.生态系统的稳态(1)含义:生态系统内部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保持稳定。
(2)表现:系统内部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保持稳定,达到最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3)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4)调节方式:反馈调节。
2.生态系统反馈调节的类型(1)负反馈调节①实例②模式图解③结果分析: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保持稳定。
(2)正反馈调节①实例②模式图解③结果分析: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远离稳态,也使系统发生变化。
专题23 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1.(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列关于人体组织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中的葡萄糖可以通过组织液进入骨骼肌细胞B.肝细胞呼吸代谢产生的CO2可以进入组织液中C.组织液中的O2可以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组织细胞中D.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2.(2020·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
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
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水疱的化学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液体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3.(2019·全国·高二单元测试)下图为人体体液物质交换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递质可以存在于②中B.①、②、③依次为淋巴、血浆、组织液C.①、②、④相比,②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D.①的渗透压的大小由蛋白质含量决定4.(2022·山东·滨州市沾化区实验高级中学高二阶段练习)新冠肺炎诊疗方案指出患者常规治疗时需要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内环境稳态,并定时监测肝酶、血氧饱和度等指标。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组织液与血浆中的蛋白质、电解质的含量基本相同B.肺炎患者细胞内液和血浆蛋白外渗导致出现肺水肿现象C.肝酶含量高于正常值说明肝细胞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D.血氧饱和度正常的生理意义是保证细胞正常氧化分解有机物5.(2022·福建·三明一中高二阶段练习)下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
下面罗列的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c周围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③淋巴管阻塞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6.(2021·河北省盐山中学高二阶段练习)下列有关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履虫细胞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B.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CO2进入到血液中会参与体液调节C.机体组织水肿时,血浆和组织液中的水分仍可以相互交换D.血糖浓度、尿液浓度、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相对稳定都属于内环境的稳态7.(2022·河北·辛集市育才中学高二期中)内环境稳态对机体进行正常的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专题24 人类与环境挖命题【考情探究】5年考情考点内容要求考题示例素养要素难度预测热度生物圈的概念和功能a2015浙江10月选考,6,2分生命观念易★★★☆☆人口增长的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a 2017浙江4月选考,8,2分社会责任易★★★☆☆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影响b 2018浙江4月选考,2,2分社会责任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和意义a★★★☆☆人类与生物圈活动:调查社区、村镇或学校附近一个淡水区域的水质b ★★★☆☆分析解读 本专题以生态知识为基础,重点探讨人类与生物圈的相互关系。
选考多次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了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及其防治,预计今后仍将以选择题形式加以考查。
复习时注意仔细阅读教材内容,总结当今存在的一些主要环境问题及应对策略。
【真题典例】破考点考点 人类与生物圈【考点集训】考向 人类与生物圈1.(2019届浙江七彩阳光9月联考,3,2分)下列现象不是由全球变暖引起的是( )A.海平面下降B.我国农业生产力下降C.我国北方干燥地区含水量下降D.我国永冻土数量下降答案 A2.(2019届浙江稽阳8月联考,1,2分)下列关于水体污染治理的措施,错误的是( )A.工业用水封闭化B.生活污水直接排入江河C.清理河道淤泥D.建立污水处理厂答案 B3.(2019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1,2分)臭氧减少对地球上生物的影响是( )A.人类皮肤癌患者数量增加B.农作物的产量增加C.水产品的产量不会受到影响D.人体免疫功能明显增强答案 A炼技法方法 外来物种入侵辨别【方法集训】 某种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生性喜光、善于攀援、生长迅速,后来引入我国某地,导致入侵地许多植物被其覆盖后因缺少阳光而死亡。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植物与被其覆盖的植物间一定是竞争关系B.引入外来生物一定是对当地生物有害的C.引入一个生性喜阴植物可以恢复入侵地原有的生态系统D.导致该植物在入侵地疯长的原因一定是其基因发生了突变答案 A过专题【五年高考】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考点 人类与生物圈1.(2018浙江4月选考,2,2分)下列属于防止大气圈臭氧减少的措施是( )A.减少氟利昂的使用B.增加化肥的使用C.增加污染物的排放D.增加汽车尾气的排放答案 A2.(2017浙江11月选考,4,2分)下列不属于水体污染防治措施的是( )A.对河道开展清淤保洁工作B.建立污水处理厂C.禁止工业废水超标排放D.给汽车安装排气净化装置答案 D3.(2017浙江4月选考,8,2分)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酸雨会破坏水体的生态平衡B.大气中CO2浓度的增加会使全球气候变暖C.人口的过度增长会增加对地球资源的消耗D.平流层中臭氧含量变化与紫外线对地球表面的辐射量无关答案 D4.(2016浙江4月选考,2,2分)下列人类活动不会加剧温室效应的是( )A.多开汽车B.火力发电C.植树造林D.燃煤取暖答案 C5.(2016浙江1月选考,10,2分)某地环境监测中心在公布城市空气质量时,公布的项目无需··是( )A.O2含量B.SO2含量C.总悬浮颗粒D.氮氧化物含量答案 A6.(2015浙江10月选考,2,2分)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是( )A.泥石流频发B.臭氧减少C.酸雨普降D.大气中CO2浓度增加答案 D7.(2015浙江10月选考,6,2分)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 )A.一片草地B.生物圈C.一个池塘D.一片森林答案 B教师用书专用(8—11)8.(2015浙江1月学考,1,2分)引起大气层臭氧量减少的主要物质是( )A.水蒸气B.二氧化碳C.氮气D.氟利昂答案 D9.(2015浙江1月学考,23,2分)人类的下列活动中,不会引起水体污染的是( )A.生活污水大量流入河道B.化工废水大量排入湖泊C.原油大量泄漏进入海洋D.植树造林、退耕还湖答案 D10.(2014浙江6月学考,12,2分)人口剧增可导致的后果是( )A.人均土地资源不断下降B.淡水资源日益丰富C.人均粮食资源日益丰富D.能源需求量不断下降答案 A11.(2014浙江1月学考,23,2分)下列物质中,与酸雨的形成密切相关的是( )A.氮气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臭氧答案 B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 人类与生物圈1.(2017江苏单科,9,2分)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
第33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课标内容(1)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
(2)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3)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
(4)举例说明机体不同器官、系统协调统一地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5)实验:比较自来水、缓冲液和肝匀浆在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
考点一细胞生活的环境1.体液及内环境的组成(1)内环境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
(2)体液各组分间的相互转化关系(3)内环境是机体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连线)①血浆≠血液。
血浆蛋白≠血红蛋白。
四者关系可用下图表示:②内环境的概念是对绝大多数多细胞动物而言的,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简单的多细胞动物(如水螅)和植物没有内环境。
2.内环境的成分和理化性质(1)血浆的主要成分(2)内环境的理化性质3.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1)细胞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2)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需要体内各个系统的参与。
(1)人体细胞能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液等细胞外液获取O2。
(2023·浙江1月选考,21节选改编)(√)(2)缺氧时,机体内产生的乳酸与血液中的H2CO3发生反应,以维持血液pH的稳定。
(2023·海南卷,9D)(×)提示乳酸与血液中的NaHCO3发生反应。
(3)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血浆。
(2021·重庆卷,13B)(×)提示毛细淋巴管内流动的是淋巴液,分布到组织间隙,所处内环境是淋巴液和组织液。
(4)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2018·浙江4月选考,11A)(×) 提示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5)运动时,丙酮酸转化成乳酸的过程发生在组织液中。
专题18 内环境与稳态
挖命题
【考情探究】
5年考情
考点内容要求
考题示例素养要素难度
预测热度单细胞动物与多
细胞动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区别a
2017浙江11月选
考,16,2分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中★★★★☆
内环境的含义及
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的意义b
2015浙江10月选考,8,2
分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易★★★★☆
内环境组成与稳态
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b
2018浙江11月选考,6,2
分
生命观念
科学思维
中★★★★☆
分析解读 本专题包括内环境以及稳态的相关知识。
选考多次以选择题形式考查了内环境成分、作用及稳态,预计今后的考查形式还是以选择题为主,综合考查人体内环境的成分及稳态的调节等。
复习时注意辨别内环境的成分,理解内环境在人体与周围环境间进行物质交换的重要作用及稳态的调节。
【真题典例】
破考点
考点 内环境组成与稳态
【考点集训】
考向1 内环境的组成
1.(2019届浙江嘉兴9月联考,3,2分)多细胞动物体内细胞直接接触的环境是( )
A.细胞外液
B.细胞液
C.组织液
D.血液
答案 A
2.(2019届浙江丽衢湖9月联考,14,2分)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抗体
B.RNA聚合酶
C.葡萄糖
D.Na+
答案 B
考向2 内环境的稳态及其调节
1.(2019届浙江温州9月联考,11,2分)下列疾病中,不属于内环境稳态被破坏而导致的是( )
A.中暑
B.糖尿病
C.低血钾症
D.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答案 D
2.(2017浙江温州模拟,13,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剧烈运动时血浆pH明显降低
B.内环境的稳定对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中不含抗体和生长激素
D.内环境包括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答案 B
炼技法
方法 内环境成分的相互关系
【方法集训】
(2019届浙江超级全能生8月联考,17)如图为人体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A、C、D参与人体内环境的组成
B.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内
C.乙酰胆碱和激素可存在于C中
D.D可以运输养料、二氧化碳、尿素和糖元等物质
答案 D
过专题
【五年高考】
A组 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
考点 内环境组成与稳态
1.(2018浙江4月选考,11,2分)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低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B.血管中的药物需经组织液进入肌细胞
C.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会引起组织肿胀
D.内环境的成分中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
答案 A
2.(2017浙江11月选考,21,2分)人体皮肤破损会引起局部炎症反应。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受损部位毛细血管收缩,皮肤变红
B.组织液离子浓度降低,引起局部肿胀
C.某些细胞释放一种多肽类物质刺激神经系统,产生痛觉
D.巨噬细胞分化成大量的单核细胞,吞噬病原体的能力增强
答案 C
3.(2017浙江11月选考,16,2分)下列关于人体细胞与周围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消化道中的营养素经内环境进入细胞
B.尿素在排泄系统中被重新吸收进入血液
C.肝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
D.经呼吸系统进入血液的氧气与血浆蛋白结合并运输
答案 A
4.(2015浙江10月选考,8,2分)下列不属于人体细胞外液成分的是( )
A.水
B.红细胞
C.钠离子
D.氧气
答案 B
B组 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
考点 内环境组成与稳态
1.(2015课标全国Ⅰ,3,6分)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 A
2.(2014课标全国Ⅰ,3,6分)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 D
3.(2017课标全国Ⅰ,31,8分)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 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 ,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 。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
境,② 。
答案 (1)血浆
(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师用书专用(4—5)
4.(2016课标全国Ⅲ,3,6分)下列有关动物水盐平衡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渗透压的改变可影响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
B.肾小管通过主动运输吸收水的过程受抗利尿激素的调节
C.摄盐过多后饮水量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D.饮水增加导致尿生成增加有利于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相对恒定
答案 B
5.(2014课标全国Ⅱ,3,6分)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答案 A
【三年模拟】
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2019届浙江超级全能生9月联考,18)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内液与外液共同构成机体的内环境
B.胰腺合成并分泌的物质均进入内环境
C.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引起的组织水肿现象发生在内环境中
D.内环境的变化不一定会引起机体的自动调节活动
答案 C
2.(2019届浙江七彩阳光联考,1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环境包括三种液体,即血液、淋巴和组织液
B.人体所有细胞都需要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C.骨骼肌细胞通过细胞膜直接从血液中吸收葡萄糖
D.内环境的任何变化,都会引起机体产生一些反应来减少内环境的变化
答案 D
3.(2019届浙江嘉兴9月联考,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主要通过排泄系统将液体废物排出体外
B.人体内的细胞都需从组织液中获取营养物质
C.人体内的ATP合成与水解均发生在内环境中
D.机体的外部环境经常变化,但内环境保持不变
答案 A
4.(2019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14)下列关于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相对稳定是变形虫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B.人患感冒发烧,会导致稳态的失调
C.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不变,是人体内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D.内环境中葡萄糖氧化分解为各种细胞提供能量
答案 B
5.(2019届浙江五校10月联考,6)如图为人体内环境甲、乙、丙三大成分之间的转化模式图。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是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淋巴细胞都在乙中发育成熟
C.丙中可能存在一些白细胞
D.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在甲处含量一定高于丙处
答案 C
6.(2019届浙江绍兴9月联考,11)下列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抗体
B.乙酰胆碱
C.RNA聚合酶
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答案 C
7.(2019届浙江金丽衢十二校9月联考,4)下列能在内环境中进行的生理过程有( )
A.磷脂的合成
B.受精作用
C.HIV的增殖
D.血浆蛋白对病原体的破坏
答案 D
8.(2019届浙江五校9月联考,3)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包括组织液、血液和淋巴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C.内环境随外界变化而变化
D.内环境的稳态是细胞正常生存的必要条件
答案 D
9.(2017浙江新高考联盟二次联考,3)下列物质中,在正常情况下不应该出现在人体内环境中的是( )
A.抗体
B.糖元
C.胆固醇
D.白细胞介素-2
答案 B
10.(2017浙江“9+1”联盟高三期中,18)下列现象中,属于进入人体内环境的是( )
A.氧气进入线粒体
B.肝脏释放葡萄糖进入血浆
C.牛奶进入胃中
D.HIV进入脑细胞
答案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