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矿床成因与时间关系
- 格式:doc
- 大小:3.65 MB
- 文档页数:14
黑龙江嫩江市铜山铜矿床成矿规律及找矿方向内容提要: 铜山斑岩铜矿床位于兴-蒙海西期造山带的东端。
该区早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蒙洋向东偏北消减于布列亚-佳木斯地块之下,火山弧呈近北西向;晚古生代的演化受制于兴-蒙洋向北西消减于克鲁伦-额尔古纳地块之下,构造线为北东走向。
铜山斑岩铜矿的成矿期是中海西期。
晚海西-印支期和燕山期的构造岩浆事件中有其它类型的铜(或铜多金属)矿床形成,并使铜山斑岩铜矿遭受改造。
铜山铜矿床通过近期的勘查成果,累计探明铜资源量达50余万吨,矿体向深部继续延伸,矿区东南部工程较少,通过物、化探资料,分析矿床成因,总结成矿规律,在矿区的东南(铜山-争光岩)及深部具有良好的找矿空间。
关键词:斑岩铜矿金属来源富集规律找矿方向1矿床地质概述铜山铜矿床位于中亚-兴蒙地槽褶皱带的东端,即西伯利亚板块南缘兴安地块与黑龙江板块松嫩地块(葛肖虹等,2009) 的碰撞带。
本区以加里东构造运动为主题,主要发育奥陶系海相沉积岩和海底中性火山岩、火山碎屑岩,华力西构造运动在矿区范围内不十分明显,在区域上早石炭世陆壳抬升,海槽封闭。
燕山期构造运动主要表现在断裂活动,在矿区形成东西向及南北向断裂构造,部分新d) 主要岩性为安山岩、安山质凝灰岩夹生代玄武岩沿此构造灌入。
多宝山组( O2凝灰质砂岩夹有大理岩透镜体。
其中安山岩的U-Pb 同位素年龄为457 Ma;奥l) 含角砾英安质凝灰岩凝灰质砂岩、粉砂岩夹有大理岩透镜陶系上统裸河组( O3体。
矿区主要构造为北西向构造,铜山倒转背斜沿北西向展布。
背斜轴部由铜山组地层组成,两翼依次为多宝山组和裸河组,背斜两翼倾向均为南西向,构成倒转背斜,基本反映了该区加里东期的地应力方向。
铜山矿床的矿体也为北西向分布,因此,北西向构造是铜山铜(钼)矿床的主要控矿构造。
矿区成矿后的断层为以东西方向横穿全矿区的铜山断层,断层倾向南,倾角50°~65°,该断层对矿体的空间分布影响极大,铜山铜(钼)矿床的Ⅰ、Ⅱ、Ⅲ、Ⅳ、Ⅴ号矿体均被该断层所切断。
简述安徽贵池铜山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徐峰摘要:本文针对安徽贵池铜山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研究,将从安徽贵池铜山铜矿矿床介绍入手,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分析,对成矿地质条件进行说明。
最后,本文对矿床成因及其成矿具体过程展开论述。
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我国成矿区域系统的一体化模式发展及矿床成因研究提供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安徽贵池;铜山铜矿;地质条件;矿床成因前言安徽贵池铜山铜矿的成矿地质,其最主要的赋矿层位,为石炭系中上统黄龙组。
其灰岩岩性是形成接触交代矿床的有利言行,与二叠系上统砂页构成薄弱面,有利于矿液和矿物质的运移和沉淀。
为了明确成矿物质来源、能量等要素,加强其铜山铜矿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一、贵池铜山铜矿矿床介绍贵池铜山铜矿,位于长江中下游铁铜金成矿带中的安庆-贵池矿化集中区,贵池构造位置处于背向斜西端,具有悠久的冶炼历史[1]。
近年来,许多矿床研究者在该区进行地球化学、成矿物质来源、成矿年龄、关键控矿因素等研究。
研究表明,铜山铜矿为燕山期形成的矽卡岩型铜矿床,控矿因素与成矿过程复杂,成矿物质呈现多源性。
然而,铜山铜矿资源却面临着资源枯竭的现状。
为了明确该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成因,必须从地层、构造等角度对其地质进行分析,建立铜山铜矿床的成矿模式,为找矿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二、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内地层分布包括两个部分。
其中,志留系与泥盆系以砂岩为主,石灰系与三叠系,以碳酸盐岩类为主。
石炭系和二叠系是主要空旷层位置。
褶皱位置以铜山向斜为主,轴向由东西方向,逐渐转为北东向[2]。
岩浆岩均为中酸性小侵入体,主要是燕山期同源演化而来,由此形成高钾钙碱性花岗闪长斑岩。
地表呈岩脉状产出,主要侵入体为长斑岩岩体。
岩体周围分布大理岩化,岩体中后期有绿泥石化等。
铜山铜矿矿体产于有利围岩的接触及花岗闪长斑岩体中。
矿体产状倾斜角度变化大,形态上以透镜为主。
局部富集部位呈扁豆状,集中于铜山的前山与后山。
多宝山斑岩铜矿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成因
多宝山斑岩铜矿是中国的一个重要铜矿床,它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成因涉及以下方面:
地质年代学:
多宝山斑岩铜矿位于中国的云南省,属于古生代晚期至中生代早期的岩浆活动形成的矿床。
根据地质学研究,多宝山斑岩铜矿的形成可追溯到约4.5亿年前的奥陶纪晚期至志留纪早期,也就是约4.4-4.2亿年前的时间段。
地球化学成因:
多宝山斑岩铜矿的地球化学成因主要涉及岩浆活动和成矿流体的作用。
具体来说,它的成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岩浆来源:多宝山斑岩铜矿是由侵入到地壳中的花岗岩浆形成的。
这些岩浆往往是由地幔上升、部分熔融而形成的。
岩浆中含有富集了铜等金属元素。
成矿流体:岩浆的上升和侵位过程中,伴随着大量的热液流体活动。
这些热液流体包含了从地壳中溶解出来的金属元素,尤其是铜。
这些流体在形成矿床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岩浆作用:岩浆的上升和侵位导致了周围岩石的热液变质作用。
这种作用使得原始岩石中的一些元素被熔融和溶解,然后再重新沉积并富集成矿物。
成矿物质富集:多宝山斑岩铜矿中的铜主要以黄铜矿(黄铜矿是一种含铜的硫化物矿物)的形式存在。
这些矿物在成矿过程中由岩浆和热液流体中的溶解的铜沉积而来。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地质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成因会根据不同矿床的特点而有所差异。
以上所述仅为多宝山斑岩铜矿的一般特征。
详细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参考相关的地质学和矿床学文献。
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外文翻译
图1含金矽卡岩型铜矿床示意图
1-Murzinskoe;2-Sinyukhinskoe;3-Choiskoe;4-Maisko Lebedskoe;5-Fedorovskoe 6-Natal'evskoe;7-Tardanskoe;8-Kopto
根据金矿成矿作用的具体特点我们来分析一些特定的矿床:
图2 Tardanskoe 矿床的地质结构示意图
,下古生界沉积:1-安山质凝灰岩玢和粉砂岩和砂岩夹层;2-在上部安山玢和灰岩夹层的石英玢(Cm1tm2);3-灰岩和钙质页岩的Tapsa组(Cm1tp);4-中,下志留纪的砾岩和砂岩(S1-2);5-第四纪沉积物;6-辉长岩,闪长玢岩,斜长花岗岩的形成;
花岗斑岩,石英闪长岩;8-钙质和镁质矽卡岩;9-热液交代岩在矿化破碎带;
构造带;12-地质界线
Korobeinikov (1999) and Korobeinikov and Matsyushevskii (1976)等人的研究,磁铁矿形430-550℃,而含金硫化物矿物组合和接触交代岩(透闪石,阳起石,蛇纹石,滑石)成矿温度在250-320ºC[10]。
图3 Tardanskoe矿床中黄金成色的变化: (a)在矽卡岩型磁铁(b)矿化破碎带
矿化破碎带两侧,在低温绿泥石argillitized的高岭石,碳酸盐岩,水云母组成的岩石中常常存在金矿化,这些金矿是低纯度(不超过600)。
主要杂质是银(20-66%)和汞(5.47%)。
硫化物碲化组合交代岩和argillitized岩石中金成矿作用形成的温度都是在75-200℃。
Murzinskoe矿床在成矿早期构造运动下,如与花岗闪长岩的接触。
在外接触带,石榴石
5 Murzinskoe 矿床伴生金成色变化a 矽卡岩型磁铁矿型,b 矿化破碎区
从辰砂,硫化物和铋,硒,锑,重晶石,低成色的金为主,和低温围岩蚀变高岭石,水云母,冰长石的形成存在差异表明这些早期形成的矿石矿物符合矽卡岩型磁铁矿类型。
矽卡岩和矿石的形成过程之间的形成时间证明切断矽卡岩基性岩脉的存在,进而存在多期次的成矿,与此同时,金与辰砂共生和金矿在辰砂中赋存,汞矿物(辰砂,汞锌矿,saucovite
在的矿石,砷,锑,钛含量高(许多金,汞的典型元素矿床)允许被称为矿化热液金
图6 Sinyukhinskoe矿床地质结构示意图
第四纪松散沉积;2–6, rocks of the Choya (O1cs), Elanda (C2-3el), Ust’-Sema (C
vy) Formations: 2 conglomerates, 3 siltstones, 4 sandstones, 5 limestones, 6 andesite- basaltic porphyrites;7-9-岩石的Yugala(Sinyukha)复合体:7-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的早期阶后期(D2-3),9-辉绿岩和辉长岩,辉绿岩脉花岗岩;10-斜长的复杂
矽卡岩;12-金矿矿点(1 Pervyi Rudnyi(矿),2 Zapadnyi(西区)
5 Ynyrga,
6 Nizhnii(下),
7 Tushkenek,
8 戈尔布诺夫);13-
金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硅灰石,石榴子石,硅灰石,辉石,矽卡岩之间。
与硫化物矿物组合密切相关。
后者则主要由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和黄铁矿,组成矿带,这类型岩石以
图7 Sinyukhinskoe矿床金成色变化
矿床位于距东北20公里的Sinyukha矿床处,在接触带上上寒武统陆相碳酸盐沉
Choya花岗岩岩体称为下泥盆统Yugala辉长岩,闪长岩,
花岗岩岩体面积小(1.5km),由西向东延伸,沿Choya断层侵入。
该矿床富于玢辉绿岩,闪长岩,花岗斑岩脉和煌斑岩系列。
在接触带上Choya岩体和灰岩和陆相碳酸盐岩的花岗岩,矽卡岩组成,形成线性区,沿东北方向延伸,其他的岩石,大多数块体厚度大约在
图8 Choiskoe矿床的地质结构示意图
1-5-岩石的Ishpa(O1is)和Tandosha(C2-3td)组:1砾岩,2粉砂岩,3砂岩,
酸性凝灰岩;6-7-花岗岩,Yugala岩体:6早期阶段的花岗岩和花岗闪长岩(D
阶段的淡色花岗岩(D2-3);8-花岗斑岩,闪长岩,煌斑岩岩脉(D2-3);9-矽卡岩;
1矽卡岩型矿床,2 Pikhtovyi,3 Smorodinovyi);11-断层
矿床的矿物成分几乎是相同的金硫化物和金的碲化共生。
其中Choya已发现一些罕见的碲化物矿床矿石:tetradymite(BiTe2S),ingodite(Bi2TeS),joseite(Bi4TeS2),hedleyite tellurobismuthite(Bi2Te3),铋(Bi2S3),和原生铋(表1)。
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铜
卡岩矿床的典型矿物,是极为稀缺。
硫化物总含量不超过百分之几。
他们主要发生细微的矿
图9 Choiskoe矿床金成色的变化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金矿成矿作用与岩浆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形成的顺序和时间,在所矽卡岩型矿床的金矿成矿中有一个复杂的多阶段形成的历史。
但在相同阶段不同的矿床与不同强度条件下。
例如Sinyukhinskoe矿床,主要是早期的高温矿物组合十分普遍,Choiskoe矿床,温度低的Tardanskoe和Murzinskoe矿床存在早期和晚期的矿物质。
金成矿的特殊性,建立不同类型的金矿成矿类型和岩浆活动之间的相关性,评估矿石形成的Tardanskoe演化和Murzinskoe的矿床中我们所测得的Ar-Ar和U-Pb 据调查表明,形成的Tardanskoe矿床金矿成矿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
矽卡岩型矿化形成的闪长岩与碳酸盐岩接触作为入侵的Kopto Baisyut地层的产物。
用同位素Ar-Ar
龄为(见表2)。
在最后阶段的过程中,在破碎带形成了绿泥石,高岭石,碳酸盐
10 来自不同复合物的含矿岩浆岩的组成
1-Sinyukha;2-Ust'别拉亚;3-唐努乌梁海奥拉
所有这些火成岩复合物的一个具体特征是增加了岩石的总碱度,形成的成矿系统与花岗岩岩浆活动密切相关。
在火成岩岩浆形成的特殊时期成矿。
这项工作是由俄罗斯基础研究基金会(09-05-00295)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