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历的今天1940年5月10日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了英国首相 精品
- 格式:docx
- 大小:13.33 KB
- 文档页数:2
英国历任首相序.....姓名...任职日期80.特拉斯(2022.9.6--).79.约翰逊(2019).78、特雷莎2016.7月13日) .77、卡梅伦2010.5月11日 ..76、布朗(2007.6.27).75、布莱尔1997.5月2日).74、约翰·梅杰1990.11月28日.73、撒切尔Thatcher 1979.5月4日.72、詹姆斯·卡拉汉1976.4月5日.71、哈罗德·威尔逊1974.3月4日.70、爱德华·希思1970.6月19日.69、哈罗德·威尔逊1964.10月16日.68、亚历克·道格拉斯-霍姆1963.10月19日.67、哈罗德·麦克米伦1957.1月10日. 66、安东尼·艾登爵士1955.4月6日.65、温斯顿·丘吉尔爵士1951.10月26日. 64、克莱门特·艾德礼1945.7月26日. 63、温斯顿·丘吉尔 1945.5月23日.62、丘吉尔1940.5月10日.61、尼维尔·张伯伦5月28日1937..60、斯坦利·鲍德温6月7日1935..59、拉姆齐·麦克唐纳 18月24日 1931.. 58、拉姆齐·麦克唐纳6月5日1929..57、斯坦利·鲍德温11月4日1924..56、拉姆齐·麦克唐纳1月22日1924.. 55、斯坦利·鲍德温5月22日1923..54、安德鲁·伯纳尔·劳10月23日1922..53、戴维·劳合·乔治12月7日1916...52、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4月7日 1908.. 51、亨利·坎贝尔-班纳文爵士12月5日1905..50、亚瑟·贝尔福7月12日1902..49、索尔兹伯里侯爵6月25日1895...48、罗斯贝利伯爵3月5日1894...47、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8月15日1892..46、索尔兹伯里侯爵8月3日1886.45、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2月1日1886. 44、索尔兹伯里侯爵6月23日1885.43、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4月23日1880..42、本杰明·迪斯雷利2月20日1874.41、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12月3日1868. 40、本杰明·迪斯雷利2月27日1868..39、德比伯爵6月28日1866.38、约翰·罗素伯爵 10月29日 1865.37、帕尔姆斯顿子爵6月12日1859..36、德比伯爵2月20日1858..35、帕尔姆斯顿子爵2月6日1855.34、阿伯丁伯爵12月19日1852.33、德比伯爵2月23日1852..32、约翰·罗素勋爵6月30日1846..31、罗伯特·皮尔爵士8月30日1841..30、墨尔本子爵4月18日1835..29、罗伯特·皮尔爵士12月10日1834.. 28、威灵顿公爵(11月17日 1834.27、墨尔本子爵7月16日1834.26、格雷伯爵11月22日1830..25、亚瑟·韦尔斯利1月22日 1828..24、戈德里奇子爵8月31 1827..23、乔治·坎宁4月10日1827.22、利物浦伯爵6月9日1812..21、斯宾塞·珀西瓦尔10月4日1809. 20、波特兰公爵3月31日1807.19、格伦维尔勋爵2月11日1806.18、小皮特5月10日1804.17、亨利·阿丁顿3月17日1801.16、小皮特12月19日1783.15、波特兰公爵1783.4月2日.14、谢尔本伯爵1782.7月4日.13、罗金汉侯爵1782.3月27日.12、诺斯勋爵1770.1月28日.11、格拉夫顿公爵1768.10月14日日. 10、查塔姆伯爵(老皮特)1766.7月30日.9、罗金汉侯爵1765.7月13日.8、乔治·格伦维尔1763.4月16日.7、比特伯爵1762.5月26日.6、纽卡斯尔公爵1757.7月2日.5、德文郡公爵1756.11月16日.4、纽卡斯尔公爵1754.3月16日.3、亨利·佩尔汉姆1743.8月27日.2、威尔明顿伯爵1742.2月16日.1、罗伯特·沃波尔1721.4月4日.。
英国历史英雄丘吉尔的简介温斯顿;丘吉尔是著名的政治家,也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下面是为你收集整理的英国首相丘吉尔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丘吉尔是英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他一生两次登上时代周刊的年度风云人物,获得过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还得到过诺贝尔文学奖,一生经历堪称传奇,而且他还曾经两次担任英国首相,为了英国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深受世界人民的敬重。
丘吉尔第一次担任英国首相是在二战时期,当时英国已经处于一个相当不利的局面之中,丘吉尔临危受命被任命为英国首相,没多久丘吉尔就组成了自己的内阁,在三天后丘吉尔第一次以首相的身份出席会议,并且发表了重要讲话,丘吉尔当着下议院众多议员的面表达了自己对于取得胜利的渴望,并且表示现在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要么胜利要么毁灭,最后下议院以全票通过无一人反对的票数表达了对于丘吉尔的支持。
丘吉尔上任之后,法国已经被打得要投降了,所以丘吉尔紧急下令让还在法国境内的英军回撤,在全国上下的倾力合作之下,短短八天时间英军竟然撤出了33万人之多,之后丘吉尔发表了一次振奋人心的演说,他说:“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作战,我们决不会投降,哪怕英格兰岛沦陷,我们也会继续战斗到底,我们终将迎来胜利。
”在丘吉尔的鼓励之下最后英国获得了二战的胜利。
很可惜的是,在二战结束之后,丘吉尔这个大功臣就在接下来的选举之中落选,直到1951年,丘吉尔所在的保守党之后,丘吉尔才得以重新成为首相,在几年之后,丘吉尔因为身体的健康原因,辞去了首相的职位。
丘吉尔的为人如何出生于1874年11月30日的温斯顿;丘吉尔一生极具传奇色彩,经历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曾体验无限的风光与荣耀。
他在政治、绘画、演说等多个方面都表现出色。
对于温斯顿;丘吉尔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有人称他是一个全才。
他在教育领域、文学方面有着很多功绩,他的作品《不需要的战争》在195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曾两次担任英国首相,领导英国人民取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授课素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扩大
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说(节录)
1940年 5月10日,丘吉尔出任英国首相兼国防大臣,3天后,他在下院发表了这篇以“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著称的演说。
你们问:我们的政策是什么?我说:我们的政策就是用上帝所能给予我们的全部能力和全部力量在海上、陆地上和空中进行战争;同一个在邪恶悲惨的人类罪恶史上还从来没有见过的穷凶极恶的暴政进行战争。
这就是我们的政策。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去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和艰难,也要去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大家都要认识到:没有胜利就没有大英帝国的存在,就没有大英帝国所代表的一切,就没有促使人类朝着目标前进的那种时代要求和动力。
我满怀兴奋和希望,担负起我的工作。
我深信,人们不会让我们的事业遭到失败。
在这个时候,我觉得我有权利要求大家的支持,我说:“起来,让我们把力量联合起来,共同前进。
”
(录自丘吉尔。
《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第二卷第一分册,第37一38页。
)
清华同方教育技术研究院。
丘吉尔的简介丘吉尔:英国首相,政治家,战略家,著作家丘吉尔1874.11.30~1965.1.24 英国首相,政治家,战略家,著作家。
出身贵族。
1895年桑德赫斯特皇家陆军军官学校毕业后在骑兵部队任职。
其间,以记者身分随西班牙军队报道古巴独立战争。
1896~1898年随英军参加镇压印度西北部居民起义和苏丹马赫迪起义。
1899年辞去军职,作为《晨邮报》随军记者参加英布战争,曾被布尔人俘获,后越狱逃脱。
回国后投身政界,当选为保守党议员。
1904年转向自由党。
1906~1911年先后任殖民副大臣、商务大臣、内政大臣。
1911年出任海军大臣,领导组建海军参谋部。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伊始,命令海军提前进入战备状态。
1915年11月因达达尼尔海峡战役失利被迫辞职后,前往法国作战,任步兵营营长。
1916年退役回国,任议员。
1917年7月出任军需大臣,重视坦克的研制和生产,力主建立独立空军。
1919年1月任陆军大臣和空军大臣,仇视俄国十月革命,煽动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
1921年2月任殖民大臣。
1922年大选失败后退出政界,从事绘画和写作。
1924年11月出任财政大臣。
1929~1939年工党执政期间,未担任任何公职。
30年代,丘吉尔在德国纳粹势力急剧膨胀、战争危机日益严重情况下,不断提醒政府和公众注意英国国防实力有被德国超过的危险,反对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谴责《慕尼黑协定》,主张加强军备,建立以英法联盟为核心包括苏联在内的反德同盟。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于1939年9月3日出任海军大臣。
1940年5月10日德军闪击西欧当日,出任英国战时内阁首相兼第一财政大臣、国防大臣和保守党下院领袖,迅即把国民经济转入战时轨道。
英军自敦刻尔克撤退和法国投降后,在英国孤军奋战的危难时刻,他以其坚强意志和必胜信心。
丘吉尔简介【丘吉尔简介】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爵士(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政治家、演说家及作家以及记者,195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于1940-1945年及1951-1955年期间两度任英国首相,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带领英国获得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
被公认为世界上掌握单词词汇量最多的人(5万多)。
丘吉尔1874年11月30日出生在英格兰牛津郡的一个贵族世家,1965年1月24日卒于伦敦。
1894年毕业于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
1939年以前的主要政治活动1895年从军,曾参加英国在印度、苏丹和南非的殖民战争。
1906年进入下院。
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关税政策。
后历任殖民部次官、商务大臣、内政大臣、海军大臣和军需大臣、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殖民大臣等要职。
在任海军大臣期间,大力加强海军实力,以回击德国对英国海上霸权的挑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5年,英军在黑海海峡的盖利博卢战役中失利,同年11月丘吉尔引咎辞职。
1919年1月丘吉尔出任陆军大臣兼空军大臣,积极参与策划武装干涉苏俄。
1922年,因不满自由党的政策而脱离该党。
1924年任S.鲍德温内阁的财政大臣。
1925年在英国恢复金本位制,企图恢复伦敦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
1931年1月,因对保守党领袖的政策不满退出鲍德温的影子内阁。
此后他被排斥在政府公职之外,专心从事写作。
在此期间,他同保守党右翼一起,反对向印度独立的要求作任何让步。
丘吉尔对来自德国的威胁不断发出警告,主张重整军备,反对A.N.张伯伦姑息德国侵略的绥靖政策,主张联合法国和苏联,依靠国际联盟来阻止德国的侵略。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活动1939年9月德国入侵波兰后,丘吉尔任张伯伦政府的海军大臣,积极组织援助挪威的战役。
1940年5月10日继张伯伦任首相,并兼国防大臣,立即把全国经济纳入战时轨道。
史上最著名的演讲之我们将战⽃到底史上最著名的演讲之我们将战⽃到底⽬录使⽤说明 (1)丘吉尔此次演讲背景 (2)中⽂:我们将战⽃到底 (3)英⽂:We Shall Fight on the Beaches (5)使⽤说明丘吉尔不仅仅是带领英国取得⼆战胜利的功勋⾸相,更是1953年的诺贝尔⽂学奖获得者。
丘吉尔对语⾔的分⼨拿捏,使得他成为⼆战英国抗击纳粹法西斯的最强⼒武器。
所以,丘吉尔的语⾔艺术,是我们这些英语爱好者辅之于学习的绝佳范本。
不仅如此,丘吉尔还是英国皇家美院的荣誉院⼠。
记的我以前曾看过⼀篇丘吉尔论述绘画的⽂章,他说道,“我⼀边散步,⼀边留⼼树叶的⾊泽和特征,⼭峦那迷梦般的紫⾊,冬天的枝⼲绝妙的边线,以及遥远地平线暗⽩⾊的剪影。
每当此时,我便本能地意识到,活了四⼗多岁,我居然之前从未留⼼过这⼀切。
如今的我常⾃得其乐:每当盯着⼀堵墙壁或平整的表⾯时,便⼒图辨别从中能看出怎样不同的⾊调,并且思索是⾃然本⾊,还是出于反光。
第⼀次这么试验时简直⼤吃⼀惊,甚⾄最平凡的景物都能看到如此多美妙的⾊彩。
”看那书时,我正在⼭顶。
⼣阳的余晖斜照过来,神性⽽⼜诗意,不禁慨叹,若不是丘吉尔,⾃⼰⼈⽣的⼀切⼜⼀切,可能就要⽩瞎了。
丘吉尔此次演讲背景1940年5⽉,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相。
上任后他⾸先访问法国,惊讶地得知法国即将投降,但是他向法国领导⼈表明,即使法国被打败,英国仍将继续战⽃。
5⽉26⽇,丘吉尔下令撤出在法的英军,代号为“发电机计划”的敦刻尔克⼤撤退开始。
在短短8天中,被围困在敦刻尔克周围⼀⼩块地区的盟军奇迹般地撤出33万多⼈。
1940年6⽉4⽇丘吉尔在下院通报了敦刻尔克撤退成功,之后就发表了⼆战中最⿎舞⼈⼼的⼀段讲话《我们将战⽃到底》。
中⽂:我们将战⽃到底这次战役尽管我们失利,但我们决不投降,决不屈服,我们将战⽃到底。
我们必须⾮常慎重,不要把这次援救说成是胜利。
战争不是靠撤退赢得的。
但是,在这次援救中却蕴藏着胜利,这⼀点应当注意到。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温斯顿·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出生于英国贵族家庭,毕业于英国皇家军事学院。
1895年在第4轻骑兵团股役。
他在军队中既是军人又是记者,为伦敦报刊撰写报道。
1899年辞去军职,应伦敦《晨邮报》之约去非洲采访南非战争新闻。
1900年参加保守党竞选获胜,进入国会,开始他的政治生涯。
丘吉尔主张自由贸易,反对保护主义的关税政策,1904年他脱离保守党,成为自由党议员。
1906年参加自由党竞选获大胜,担任自由党政府殖民副大臣,1908年任阿斯奎政府的商务大臣。
丘吉尔在商务部进行了许多社会改革:他完成了矿工每日8小时工作制的立法;他提出成立劳资协商会,设立政府办的劳动交易所解决失业问题等;他还致力于建立失业保险制度。
1911年改任内政大臣,同年10月又转任海军大臣。
他主张海军要随时准备好应战,创立了海军参谋部,使英国海军超过逐步增长的德国海军力量。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4年8月2日他命令海军动员,保证准备好对德国作战。
1915年主张派兵攻打达达尼尔海峡,结果战事失利,损失惨重,因此被迫辞职。
1916年他以无党派议员身份回到议会。
1917年出任军需部长。
重视坦克研制和生产,在战争后期发挥巨大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出任国防大臣,积极参与协约国干涉苏联。
1921年改任殖民大臣,1922年土耳其起义军即将强占英军驻防的达达尼尔中立地带,他极力主张以他们采取坚定立场。
内阁对这一事件的处理遭到公众舆论的反对,结果内阁垮台,他也离职。
1924年11月他再次选入议会,出任保守党的鲍德温内阁的财政大臣。
他提出恢复金本位货币制度,结果形成通货紧缩,失业增加,引起1926年总罢工。
1929年保守党政府下台。
1930年他和鲍德温完全闹翻。
1929年至1939年他没有在内阁担任任何职务,也未参加党派政治,专心从事写作。
但是他一直对希特勒德国的威胁十分焦虑,曾一再大声疾呼加强国防,但未能引起政府的重视。
丘吉尔:我拼死抗战,就是为了保护人民罢免我的权利1939年9月,张伯伦回到伦敦下飞机时,拿着建立在牺牲弱小国家利益基础上,而签订的《慕尼黑协定》,自豪的向他的国民宣布,他带回来“一代人的和平“,他又对英国人说:“这是我们时代的和平,我建议你们安心的睡去吧!”。
可希特勒似乎并不打算让英国人安安心心的睡觉,1939年闪击波兰的行动让张伯伦费尽心思带来的《慕尼黑协定》沦为一张废纸,曾经深受人民爱戴的张伯伦首相也只好在四面楚歌中下台。
1940年5月13日,临危受命的丘吉尔首次以首相身份出席下议院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讲话:“我没有别的,只有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献给大家。
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答复: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在当时,整个欧洲大陆都笼罩在纳粹德国的阴影之下,而丘吉尔的这番演讲自然也得到了议院与人民的坚定支持。
象征丘吉尔必胜决心的手势 1940年7月6日,希特勒向纳粹德国空军司令戈林签发”海狮计划“,而在其后的一年多来在,德国空军共出动飞机4.6万多架次,向英国投下了7万多吨炸弹,损失飞机约1500余架。
英国空军损失飞机915架,被炸死炸伤居民约8.6万余人,100多万栋建筑物遭到破坏,许多城市被摧毁,英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英国首相丘吉尔在赞扬英国军民所表现出来的高昂士气和大无畏精神时,曾动情地说:“他们是以自己的劳苦、眼泪和血汗,粉碎了希特勒妄图迫使英国退出战争的狂妄企图。
德国空军这把钥匙始终也没有打开英国防御的大门。
”1942年2月13日,希特勒终于同意完全搁置“海狮计划”,“海狮计划”最终破产。
而这也是自德国发动战争以来遭遇的第一个重大失败,这也极大鼓舞了反法西斯国家的斗志。
其后,英国坚定地站在抗击法西斯的第一线,浴血奋战,并赢得了最终的胜利。
图为“波茨坦公告”签订现场战争结束后,战时内阁也必须解散。
54年今天,英国首相丘吉尔去世,他总结了人生成功的三句话1965年1月24日,英国首相丘吉尔逝世】撰文:赵立波英国首相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带领英国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与罗斯福、斯大林并列,是雅尔塔会议的“三巨头”之一。
在他的身上充满叛逆、独特、高情商,并在枯燥的政治人物符号外,多了一层文艺范的色彩,还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一生是怎样的?在关键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丘吉尔如何发挥了重大作用,从而扭转战局。
少年丘吉尔(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丘吉尔的叛逆性格决定了人生走向。
丘吉尔,1874年出生于英国牛津市布伦海姆宫。
是二战时英国首相,他集政治家、画家、演说家、作家多重身份于一身。
丘吉尔一生,纵横捭阖,跌宕起伏,深深地影响了英伦三岛的命运。
围绕丘吉尔的一生,从他进入英国议会时算起,在英国政治舞台活跃了多年,担任过许多部的大臣,并两度出任首相,他是如何两次登上最高权力巅峰的?他的作为深深地刻在了英国的政治走向。
为何能在百忙中他抽身又开始了大量的艺术创作,并最终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青年丘吉尔丘吉尔家世显赫,他的先祖战功赫赫,受封为马尔巴罗公爵,是当时英国政界权倾一时的风云人物,他的父亲曾任英国财政大臣,是地位仅次于首相的位置。
丘吉尔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完全印证了中国的一句俗话“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
这种纯粹的贵族政治家庭,让他从小就了解英国的高层政治生活。
丘吉尔是个早产儿,由于家族热衷政治,母亲又热衷上流社会的各种贵族交际,使得他只能成长在保姆的怀抱。
这种环境让从小的丘吉尔非常叛逆,极具个性。
顽劣让他终日喜欢做各种危险性游戏,七岁那年,小丘吉尔开始了学习生涯。
直到18岁之前,在丘吉尔身上还看不到他如何学业突出,相反因为性格和身体瘦弱原因,不得不多次转学。
意气风发的丘吉尔成人后丘吉尔开始表现出对军事的热爱,为此他考进了哈罗公学军事学校,仿佛一夜之间,这个青年人迅速长大,他开始疯狂恶补过去的学习短板,军校学习结束时,丘吉尔的成绩名列前茅,正当他华丽转身之际,他的家庭却突遭变故。
历的今天:1940年5月10日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了英国首相
我能奉献给国民的没有其它,丘吉尔说只有热血,眼泪和汗水。
丘吉尔是在张伯伦辞职之后,3天前应英王乔治六世要求,组建一届新政府的。
张伯伦是在工党和他本党保守党的日益增长的压力之下被迫辞职的。
温斯顿·丘吉尔1874—1965,英国政治家。
出身于贵族世家。
1894年毕业于皇家军事学院,1895年从军,曾参加英国在印度、苏丹和南非的战争。
1906年作为自由党议员进入下院,历任各届政府大臣。
1919年1月出任陆军大臣,积极参与武装干涉苏俄。
1922年退出自由党,后加入保守党。
30年代反对绥靖政策,主张增加军备开支,反对签订《慕尼黑协定》。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出任张伯伦政府的海军大臣。
德国进攻法国后,张伯伦被迫下台。
1940年5月10日,丘吉尔出任联合政府的首相兼国防部长,组成战时内阁。
丘吉尔决心把反对希特勒德国的战争进行到底。
战争初期,英国遭受一系列失败。
法国投降后,希特勒企图诱使英国和谈,遭丘吉尔拒绝。
于是德军对英伦三岛狂轰滥炸,但未能迫使英国屈服。
丘吉尔在国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应付战争。
1940年5月22日通过了紧急权力法案,增加了政府在战时对全国的经济生活和人力物力的控制。
1940年5月建立国民自卫队,增强英国防卫力量。
1941年苏联和美国卷入战争后,英国立即与各反法西斯国家携手合作。
1941年7月12日英苏在莫斯科签订对德作战联合行动协定。
1941年8月14日,丘吉尔和罗斯福发表了《大西洋宪章》。
丘吉尔还与罗斯福、斯大林在战争后期进行了一系列会晤,召开了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和雅尔塔会议,讨论对德、日作战的问题,同时针对战后世界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