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编钟》8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23
统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综合复习(含答案)统编版八年级下册中考测试一、基础(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分)(2)气蒸云梦泽,____________ 。
欲济无舟楫,____________ 。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2分)(3)《卖炭翁》中揭露了宫市制度不合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______________,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1分)(5)补充完整常建的《题破山寺后禅院》。
(4分)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jiān mò。
____________ ()(2)当它为灿烂阳光所yíng rào,为音乐所振奋,或被嵌入圆柱式大厅时,会是怎样的情景。
()(3)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 shēng nìj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同时,它们也是那些即将在bào fēng zhòu yǔ中诞生的新文明必不可少的支柱。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A.他是个节俭的人,对于一些日用品,即使已经半旧不新,他也总是敝帚自珍,舍不得扔掉。
B.我能有机会来贵校参观学习,深感荣幸。
C.“学习强国”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荼,党员同志们积极学思想、读要闻、答试题。
D.对待学习,我们应该抱着严谨的态度,对任何细小的问题都要吹毛求疵。
4.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我国制陶工艺历史悠久,陶器由以实用为主的器皿演变为具有独特审美的艺术品,深受广大艺术爱好者青睐。
第一章《声现象》综合测试题一、选择题(其他为单选, 7~8为不定项选择)1、在电视机的遥控器上, 有以下几个按钮(图标), 如图1所示, 其中控制音量(响度)大小的是()A B 图1 C D2.晚上当你在家复习功课, 准备期中考试时, 邻居正在引吭高歌, 对你的学习产生干扰, 则下列措施中无效的是()A. 与邻居协商使其减小音量B. 打开窗户让空气加速流动C. 紧闭室内的门窗D. 用棉花塞住自己的耳朵3.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 用细棒轻轻敲击, 会听到不同频率的声音。
与此类似, 当医生在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 常会用手轻轻敲击患者腹部, 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 此为“叩诊”。
这主要是根据什么来判断腹部是否有积水的?()A. 声音的响度B. 声音的音调C. 声音的音色D. 声音是否悦耳动听4.在城市高架道路的某些路段可以看到两侧设有3m~4m高的透明板墙, 如图所示, 安装透明板墙是为了()A. 保护车辆安全行驶B. 阻止车辆排放的废气外泄C. 体现高架道路设计的美观D. 阻挡车辆产生的噪声, 减小噪声的污染5.剧院及音乐厅, 四周墙壁常挂呢绒帘幕, 同时墙壁会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 这是为了()A. 装饰、美观B. 易于反射声波, 增大声音C. 吸收声波, 减小嘈杂的回声D.提高声音的音调6.请你用物理学的准确用语来“翻译”生活用语, 有利于我们把握事物的本质, “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 这里的高与低指的是()A. 音色好坏B. 音调高低C. 响度大小D. 乐音三要素7、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宇宙飞船试验, 将多名宇航员带上太空遨游, 宇航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 但在飞船外作业时, 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 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 其中原因不正确的是( )A. 用通信设备对话是为了方便B.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 太空中噪声太大D. 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8、如图3所示, 天坛公园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下列关于回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的反射使原声增强B.回音传播速度大小没有变化C. 回音的音色发生变化D. 回音不是发声体的振动产生的9.关于声音的发生,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振动的物体都能够发出声音B. 我们听到的声音一定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 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 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D. 因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所以有的物体振动时能发声, 有的物体振动时不能发声10.在相同的温度下, 声音在下列物质中的传播速度由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A.空气、水、铜B.铜、空气、水C.水、铜、空气D.铜、水、空气11. 下列选项中声音不能在其中传播的是()A. 酒精B.空气C. 岩石D. 月球上空12.甲同学将耳朵贴在一根长铁管的一端, 乙同学在另一端用力敲一下铁管, 甲同学能听到()A. 1次敲击声B. 2 次敲击声C. 3次敲击声D. 4次敲击声13. 人发声的频率范围大约为()A. 20 HZ~1100 HZB. 85 HZ~20000 HZC. 85 HZ~1100 HZD. 20 HZ~20000 HZ14. 发声体振动的快慢决定了()A. 声音的响度B.声音的音色C. 声音的音调D. 声音的大小15.月球上的宇航员相互交谈时使用无线电, 这是因为()A. 用无线电交谈比直接交谈清晰B. 宇航员距离远直接交谈听不见C. 月球上的岩石不传声D. 月球上没有空气16.声音在水中传播的过程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音的音调保持不变B. 声音的响度保持不变C. 声音的传播速度逐渐减小D. 以上说法都不对17.我们能分辨出隔壁房间里说话的人是谁, 这是因为()A. 每个人声音的响度不同B. 每个人的远近不同C. 每个人声音的音色不同D. 每个人声音的频率不同18. 关于打击乐器,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打击力量越大, 声音响度越大B. 鼓面越大声音越响亮C. 鼓面绷得越紧, 音调越高D. 鼓的大小不同, 音色不同19. 音乐会上男低音独唱时由女高音轻声伴唱,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男声”音调高, 响度大;“女声”音调低, 响度小B. “男声”音调低, 响度小;“女声”音调高, 响度大C. “男声”音调高, 响度小;“女声”音调低, 响度大D.“男声”音调低, 响度大;“女声”音调高, 响度小20. 要想使人们在剧场里听到立体声效果()A. 至少要安装一个扬声器B. 至少要安装两个扬声器C. 至少要安装三个扬声器D. 至少要安装四个扬声器21.下列几种减弱噪声的方法中, 不可行的是()A. 改造噪声大的机器B. 在产生噪声的厂房周围种树C. 将产生噪声的厂房门窗打开D. 戴上防噪声耳塞22. 关于声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只要物体在振动, 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它发出的声音B. 声源振动越强烈, 它发出的声音越大C.因为每个人的音调不同, 所以我们能分辨出熟人的声音D. 音乐声对我们来说有时侯也是噪声二、填空题1. 人说话时声带在______, 小溪流水哗哗的响水在_______, 拉胡琴时琴弦在_______ . 这些现象说明, 声音是由______而产生的.2. 当锣被敲响时, 用手按住锣面, 锣声消失了, 这是因为锣面停止了_________,这说明物体的_________停止了, 发声也就停止了.3. 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 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 可听到闹钟的铃声逐渐减弱, 到最后就听不到了. 重新向玻璃罩内注入空气又听到了闹钟的铃声. 这说明, 声音要靠_______传播, 日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______ 传来的, 实际上_______和______也能传声, _______不能传声.4. 声速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还跟介质的_________ 有关, 15 ℃时空气中的声速是_________ m/s.5.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1, 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是v2, 二者大小相比较v1_________v2.6. 回声传到人耳比原声晚0. 1 s以上, 人耳才能将回声和原声区分开, 要想听到回声, 障碍物跟发声体的最近距离应该为_________.7. 将耳朵堵住, 把振动的音叉的尾部先后抵在前额、耳后的骨头和牙齿上, 同样_________声音, 这种声音通过头骨、额骨也能传到_________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叫_________.8. 甲乙两名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 甲运动员的裁判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乙运动员的裁判听到发令枪响开始计时, 结果两运动员所用时间相同, 而实际上乙运动员比甲运动员跑得_________ .9. 发声物体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叫_________, 声源振动的_________决定了它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 声源振动的越快, 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高, 声源振动的越慢, 发出声音的_________越低.10. 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决定了发出声音的_________, 不同发声物体的材料、结构不同, 发出声音的_________也就不同.11. 人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_________, 它由_________和_________决定.12. 管乐器的音调变化由_________决定, _________产生低音, _________产生高音.13. 在音乐会上我们能分辨出唢呐和笙发出的声音, 是因为它们的_________不同.14. 钢琴中C调do的频率是261. 6 HZ, 钢琴中的发声体在5 s的时间里振动了____________ 次.15. 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_________.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 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声音, 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_________ .16. 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有一定的范围, 大多数人能够感受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_________到_________.17. 将肥皂膜放在正在放音的音箱前边, 可看到肥皂膜在_________, 说明声音是一种波动, 并且_________能量. 有一种超声波牙刷, 能发射一种超声波, 这种超声波可以穿过牙齿周围的液体引起强烈的振动, 从而将牙齿上的污垢清除下来而不会损坏牙齿, 使用超声波是因为它产生的振动比可闻声_________.18. 经实验, 为了保证人们的工作和学习, 环境的声音不能超过_________dB.19. 助听器的基本原理是: 将外界的声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经放大后再将电信号转变成声信号, 然后传递给听觉神经, 使人感知声音. 使用助听器可以使________的人恢复听力.20. 声纳探伤就是人们向待查工件发射一种超声波, 经工件反射后接收, 经分析反射回来超声波的时间, 就可以判断出工件的伤痕在什么位置, 这是利用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_________的原理.21.次声波可以绕过较大的障碍物传播的很远, 地震时伴有_________产生, 地震观测站就是利用_________接收器来测定何时、何地、发生了几级地震的.三、实验题23.生活中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和经历: 当你吃饼干或者硬而脆的食物时, 如果用手捂紧自己的双耳, 自己会听到很大的咀嚼声, 这说明能够传声;但是你身旁的同学往往却听不到明显的声音, 这又是为什么呢?请从物理学的角度提出一个合理的猜想:。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节节过关第2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一、单选题1.“公众场合轻声细语”是一种文明行为,这里的“轻声”指的是声音的()A.频率B.音色C.音调D.响度2.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心脏跳动主要是为了()A.适当改变心脏跳动频率,使音调变高B.缩短和病人之间的距离,增大声音的响度C.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听到的响度D.可以增大心脏跳动振幅,使响度增大3.如图所示,“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敲击编钟时发出的声音是由编钟振动而产生的B.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C.敲击大小不同的钟能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D.人耳能区分编钟与其他乐器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音色不同4.《红楼梦》中关于王熙凤的出场有这样的描写:一语未完,只听后院中有笑语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屋子的人除了黛玉,闻其声就知来者是谁.这是通过声音辨人,利用了不同人的声音有不同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速度5.如图所示,用一张硬卡片分别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听到卡片声音发生变化。
这个实验用来探究()A.音调与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B.声音是靠物体振动产生的C.声音能否在固体中传播D.音调与振幅的关系6.如图,监测器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的甲、乙两种声音,它们的部分特性如下表所示。
则下A.甲的音调高B.乙的响度大C.发出甲声音时,声源的振幅较大D.发出乙声音时,声源振动得较慢7.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小声交流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小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速8.在欣赏音乐时,我们很容易分辨出笛子和二胡的声音,判断的依据是()A.音色B.响度C.音调D.频率9.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合唱比赛中,同学们用歌声表达了“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的远大志向.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A.音调B.音色C.响度D.振幅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里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如果能分别吹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的序号是A.甲乙丙丁B.丁丙乙甲C.丙乙甲丁D.丁甲乙丙11.CCTV3有一档节目叫《开门大吉》,规则是:参赛选手按响门铃,先听15 s音乐,后猜演奏的是哪一首歌曲,并说出歌曲名.参赛选手听音乐判断歌曲是根据播放音乐的()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声速不同12.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边缘,一端伸出约为尺长的一半,拨动钢尺,听它发出的声音,并观察它的振动情况,然后减小钢尺伸出长度约为尺长的1/2,再次实验,得到的结论是()A.声音变大B.频率变高C.振动变慢D.响度变小二、填空题13.某种昆虫靠翅膀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10s内振动了3500次,则它振动的频率是___Hz,人类___听到这种声音.(选填“能”或“不能”)14.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子的声音,这种方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______。
编钟演出使用乐器介绍我国古人将乐器按其制作材料分为八类,既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之八音。
《乐记》中曾记载为:“土曰埙,竹曰管,革曰鼓、匏曰笙,丝曰弦,石曰磬、金曰钟、木曰柷。
”由于种种原因,这些乐器大部分已经失传。
直到1978年,在地下沉埋了2400余年的国宝编钟及编磬及其他失传的乐器,随着曾侯乙墓的发现、发掘而重放异彩。
人们才有机会见到这些几千年来只有文献不见实物的精美的宫廷乐器,重新聆听他们的声音。
下面介绍的是演出中您将欣赏到的古老的八音乐器,届时他们有些将作为独奏的乐器,有些将隐在乐队里面作为合奏。
金——编钟“钟”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打击乐器。
用青铜铸成,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八音之中称之为“金”。
编钟,又叫歌钟,是把钟依大小,有次序地挂在木制钟架上。
历代的编钟形制不一,枚数也有异。
古代用于宫廷雅乐,每逢征战、宴享、朝聘和祭祀都要演奏编钟。
它可以用于独奏、合奏或为歌唱、舞蹈伴奏。
也许是过于复杂的缘故,汉代以后编钟的制造技艺就失传了。
曾侯乙墓编钟是迄今发现的最大最完整的一套编钟,曾侯乙墓编钟铸造于两千五百年前的战国时代,它气势恢宏,总重量达到两千五百多公斤,加上横梁、立柱等构件,用铜量达五吨之多,这在世界乐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更神奇的是,曾侯乙编钟在一个钟上能敲出两个准确的音乐,是世界上已知的最早具有十二个半音的乐器。
石——编磬“磬”是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
用磬石制成,八音之中被称知为“石”。
早期被用于先民的祭祀活动中;后被历代帝王用在宗庙祭祀、宫殿宴享、朝聘礼仪活动中。
磬的声音清远而剔透,音色优美穿透力很强,古代时笼罩着一层神秘的色彩,其声被寓意为着凤凰的叫声,传说聆听磬声者会吉祥如意。
《广异记》记载“磬声一振,鬼神必闻”。
磬是象征身份、地位的礼器。
古代击磬者,必先沐浴、焚香、朝拜,然后才得击磬。
湖北随州曾候乙墓出土的全套编磬由磬石制成,分上下两层悬挂。
这套编磬与同时出土的编钟密切配合,可在同一调高上进行合奏或同时转调演奏。
曾侯乙编钟简短节目单1.曾侯乙编钟节目单曾侯乙编钟是我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曾侯乙编钟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
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
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
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
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
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出土经过1977年9月,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后,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
这是中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
那一天,随州城郊擂鼓墩驻军扩建营房过程中,偶然发现了曾侯乙墓。
这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
当勘测小组赶到现场时,部队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顶层仅差80厘米,只要再放一炮,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会永远不复存在。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座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惊呆了: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
编钟出土后,文化部的音乐家黄翔鹏、王湘等人赶到现场,对全套编钟逐个测音。
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
音乐特色钟架为铜木结构,呈曲尺形。
横梁木质,绘饰以漆,横梁两端有雕饰龙纹的青铜套。
中下层横梁各有三个佩剑铜人,以头、手托顶梁架,中部还有铜柱加固。
铜人着长袍,腰束带,神情肃穆,是青铜人像中难得的佳作。
以之作为钟座,使编钟更显华贵。
曾侯乙编钟的音色优美,音质纯正,基调与现代的C大调相同。
它音域宽广,有五个八度,比现代钢琴只少一个八度。
中声部约占三个八度,由于有音列结构大致相同的编钟,形成了三个重叠的声部,几乎能奏出完整的十二个半音,可以奏出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音乐作品。
人音版八年级下册音乐教材活页答案1、合唱是指由()个或()个以上的声部,各自按本声部的曲调,同时演唱一首歌曲。
它是一种集体歌唱艺术。
[单选题] *A.1 1B.2 2(正确答案)C.3 3D.4 42、古筝与乐队《汨罗江幻想曲》的曲作者是()。
[单选题] *A.屈原B.王原平C.牧野D.李焕之(正确答案)3、《摇篮曲》的作曲者是奥地利的()[单选题] *A 舒伯特(正确答案)B 约翰.施特劳斯C 圣桑D 格里格4、管弦乐曲《火车》是带再现及尾声的()曲式结构。
[单选题] *A.二部B.复二部C.三部D.复三部(正确答案)5、《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体裁是()。
[单选题] *A.钢琴协奏曲B.单簧管协奏曲C.小提琴协奏曲(正确答案)D.古筝协奏曲6、《包楞调》是()民歌。
[单选题] *A.甘肃B.山西C.河南D.山东(正确答案)7、力度记号mp表示()。
[单选题] *A.弱B.强C.中弱(正确答案)D.中强8、《七子之歌》词出自于()的组诗。
[单选题] *A.闻一多(正确答案)B.鲁迅C.徐志摩D.李白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是()[单选题] *A.田汉B.聂耳(正确答案)C.冼星海D.光未然10、由贺敬之作词,马克作曲的歌曲《南泥湾》,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此曲由“人民艺术家”()演唱。
[单选题] *A.李谷一B.郭淑珍C.郭兰英(正确答案)D.宋祖英11、《东方之珠》的词曲作者是()。
[单选题] *A.周杰伦B.罗大佑(正确答案)C.林俊杰D.李荣浩12、选出属于歌曲《东方之珠》的曲式结构。
()[单选题] *A.一段体B.回旋曲C.单二部(正确答案)D.变奏曲13、歌曲《岭南春早》是一首具有典型岭南风格的歌曲,歌曲的前奏吸取了()音乐素材的音乐主题。
[单选题] *A.潮州大锣鼓《画眉跳架》(正确答案)B.粤剧C.京剧D.广东童谣14、《客家之歌》是()《土楼回响》的第五乐章。
2024年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在这金秋送爽的季节,我们再次迎来了充满希望与梦想的新学期。
面对新时代教育教学的崭新形势,教育工作者们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本人特此制定新学期工作计划,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一、强化师德师风建设随着教师职业地位的不断提升,社会各界对教师寄予了更高的期望与要求。
因此,本人将致力于:保持思想纯洁,积极进取,勤勉工作,不倦教诲;追求高尚师德,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引领者与倡导者。
二、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也是教师个人魅力与专业素养的集中体现。
新学期,本人将努力:1. 深入探索新课程改革路径,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并将其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实践,优化课堂结构,提升教学效率。
2. 树立新型教学理念,摒弃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注重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 加强学法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学生的语文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4. 在作文教学方面,充分利用民生班的学习资源,加强辅导与训练,同时系统开展课外阅读训练,切实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5. 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针对优秀生进行提优辅导,确保英语成绩不影响总分;同时,利用补差课对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强化辅导,确保班级平均分达到预定目标。
三、加强思想教育与班级管理作为班主任,本人将承担起优秀班集体的组织者与建设者的重任,致力于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新学期,本人将把“____”(此处需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具体教育内容)教育放在首位,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理想主义教育。
同时,紧密配合学校开展“争创环境优美学校”活动,努力创建优秀班集体。
新学期个人目标:秉持爱岗敬业、勤奋工作、踏实做人的原则,努力成为一名让学生、家长、领导和社会都满意的优秀教师。
2024年学期教学工作计划(二)爱因斯坦亦曾言:“兴趣乃最佳之师。
”在教育的广阔天地中,如何有效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实为一项精妙之技艺。
综合素质评价八年级阅读测评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振动产生的B.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是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C.“震耳欲聋”说明声音音调高D.利用超声波振动可除去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2. 编钟是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乐器,显示了中国古代音乐文化的先进水平。
敲击大小不同的钟,发出的声音( )A.音调不同,响度一定相同 B.音调相同,响度一定相同C.音调不同,响度可能相同 D.音调相同,响度可能相同3. 为了让同学们听得更清楚,老师常用“小蜜蜂”扩音器。
扩音器的作用是( )A.让声音传播得更快 B.增大声音的响度C.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改变声音的音色4. 在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海右中学的全体师生高唱国歌。
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 )A.响度大 B.音调高 C.音色美 D.节奏快5.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音调和响度都相同的两种声音是( )A.丙、丁 B.乙、丁 C.甲、丙 D.甲、乙6. 同学们利用业余时间排练节目,准备庆祝六一儿童节文艺汇演。
小强同学在练功房外就能分辨出小刚同学的独特嗓音。
小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A.小刚的音色 B.小刚歌声的频率C.小刚歌声的响度 D.小刚歌声的音调7. 观看电视节目时,调节电视音量,改变了声音的(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频率8. 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
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蓬头稚子”是根据响度辨别“路人”是陌生人B.“遥招手”——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C.“怕得鱼惊不应人”——说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D.“借问”——是“路人”的声带振动产生的声音9.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B.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旁植树等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只能利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D.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1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礼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B.动画片的配音常用慢录快放的方式,把成年人的声音变成小孩的声音,这样能够使声音音调变高C.超声波能将一般情况下不能混合的液体混合在一起,而次声波人耳听不到,能量很小,破坏力不大D.广播里播放“考生开始答题”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同学们耳朵的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1. 在某校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上,主持人极富感染力的声音是由声带产生的。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优秀8篇)八年级上册历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夏朝和商朝的历法、战国的24节气;知道扁鹊的成就;了解屈原和编钟。
2、过程与能力:通过分析史料和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资料的能力,培养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在古代就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通过详细了解古代科技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通过学习诗人屈原,对学生进行道德情操教育。
[重点与难点]本课重点是甲骨文、商朝历法和诗人屈原。
本课难点是甲骨文的字型结构、古代历法和《离骚》的艺术成就。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故事法)我们同学每天都在读书、写字,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文字帮助我们记事、传达信息、获取信息,文字对我们来说太重要了。
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的祖先在文字没产生之前是如何记事、传达信息的呢?(学生能说出结绳记事、刻符号等等)一、文字的演变1、先展示各种文字—--陶器刻符、甲骨文、金文、竹简、帛书(让学生有一个感性认识)2、关于这些文字,你想知道些什么呢?你对哪种文字最感兴趣呢?(让学生选择学习内容)3、甲骨文:商朝的文字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称为甲骨文。
今天的汉字就是从甲骨文发展来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金文4、小结:随着书写工具的变化,字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展示(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书法条幅,学生感受书法艺术美,陶冶了情操,同时对文字字体演变有了简要的了解)。
可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字字体在进行不断的演变,向着简明、快捷的方向发展。
汉字形声表意,历经千年而不衰,成为维持和联结我们中华民族的根。
希望同学们热爱我们的汉字,并写好汉字好吗?(这种形象直观的教学能发挥多种教育功能,既可以使学生清晰掌握我国汉字的早期演化过程,也可以通过了解造字方法增强学生准确运用汉字的本领,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能够培养学生观察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楚公编钟及有关问题高西省(洛阳博物馆研究员)西周楚公编钟,据现有资料看,仅发现楚公逆、楚公两位楚国国君铸造的编钟。
楚公逆钟在宋代就有发现,著录于《钟鼎款识》,原书虽称为镈,但学者们已指出其为一件甬钟[1]。
另一次重要发现为1993年山西北赵晋侯墓地晋穆侯墓(M64)出土的一套楚公逆编钟[2]。
楚公钟目前仅见5件,其中3件收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1件下落不明,1件收藏于宝鸡市周原博物馆。
楚公编钟虽然发现数量不多,但组合及纹样极富特色。
由于宋代著录的楚公逆钟未见图像,现又不知身在何处,故本文就晋穆侯墓出土的楚公逆编钟、现藏的楚公编钟及有关问题进行研究,不当之处,请同仁指教。
一楚公编钟的形制、纹样及组合特征楚公钟目前可见的资料共5件,其中4件出土地点不明,现有3件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1件下落不明[3];另外1件为1998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召陈村,现藏于宝鸡市周原博物馆[4]。
除一件形体不明外,现藏这四件甬钟的形体、造型均属于典型的周式风格。
体呈合瓦形,干旋齐备,平舞,两铣尖侈,于微弧,三十六二层台枚,体腔内有调音槽,钲、篆间均以粗凸棱线为界。
各钟铭文大意相同,但字数不同。
明显的区别在于局部纹样的不同,据其纹样差异可分为3式。
Ⅰ式2件。
均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
其特点为:小环形干,旋上饰细阳线纹,舞部饰四组阴线卷云纹,篆间饰阴线云纹,正鼓部饰两组相对规整的阴线云纹,右鼓部饰有昂首翘尾的小鸟纹。
钲部均铸有完全相同的铭文“楚公自作宝大林钟孙孙子子其永宝”16字。
一件通高53.2厘米,重25.6千克;另一件通高36.7厘米,重10千克(图一、二)。
这两件甬钟与西周晚期同类甬钟风格几乎完全相同,唯其旋上的细阳线纹几乎不见于关中地区西周晚期甬钟,右鼓部昂首翘尾的小鸟纹与关中地区的小鸟纹也明显不同。
Ⅱ式1件。
现藏于日本泉屋博古馆。
与Ⅰ式明显不同的是,其篆间饰斜角回首龙纹,右鼓部饰大象纹。
这种特有的纹样在关中地区西周编钟中是前所未见的,显示了自己独有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