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六章第一节细胞增殖
- 格式:ppt
- 大小:3.00 MB
- 文档页数:54
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生物教材必修一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一、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一生物教材必修一第6章第1节《细胞的增殖》中的实验课题。
教材运用了含酚酞的琼脂块模型浸入NaOH溶液中,用扩散体积/琼脂块的体积比值模拟细胞进行物质运输效率。
二、实验器材(一)实验一:琼脂、酚酞、质量分数为0.1%的NaOH溶液、吸水纸、毫米尺、防护手套、烧杯、塑料勺、小刀(二)实验二:琼脂、碘液、吸水纸、毫米尺、烧杯、塑料勺、小刀(三)实验三:土豆、萝卜、碘液、吸水纸、毫米尺、烧杯、塑料勺、小刀(四)实验四:记忆海绵、水、烧杯、量筒、塑料薄板、漏斗三、实验创新要点/改进要点创新要点:实验原理、实验材料和试剂的改进。
教学上过程,布置学生自己先去查阅资料,准备实验材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进行指导点拨。
实验探究过程符合中学生探究的基本思路,本次实验我们分成了4个小组,对课本实验进行质疑、提出建议、逐步完善而展开的探索与拓展。
改进要点:实验探究可以多次重复平行实验以减小误差、浸泡时间、琼脂块的配制比例、NaOH溶液的浓度、碘液浓度等课下可以进行进一步探索。
四、实验原理/实验设计思路本节课共分成了四组学生实验:(一)第一组进行了初步改进的课本原实验,不同大小含酚酞琼脂块置于NaOH溶液中,测量扩散深度,计算扩散体积与琼脂块体积比值来模拟细胞物质运输效率。
(含酚酞琼脂块实验完丢弃造成浪费、NaOH溶液是强碱有腐蚀性)(二)第二组用琼脂块和碘液,不同大小琼脂块置于碘液中,测量扩散深度,计算扩散体积与琼脂块体积比值来模拟细胞物质运输效率。
(碘液可以在实验结束后加热蒸发掉,琼脂重复使用,但碘液的味道刺鼻;碘液在琼脂块中的扩散不太均匀,可能是琼脂块制备时并不均匀)(三)第三组就尝试不用琼脂块,改用土豆块、萝卜块置于碘液中,但无论生、熟的土豆或萝卜,扩散效果均不够理想。
(可能是浸泡时间不够)(四)第四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用不同大小的记忆海绵模拟细胞,在等时间内的吸水量与记忆海绵体积的比值模拟物质运输效率。
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归纳高一生物,必修一,记忆的内容很多;必修二重点就在减数分裂;必修三讲稳态,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高一生物必修一第六章知识点(一)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一、限制细胞长大的原因: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中的DNA不会随着细胞体积扩大而增加。
二、细胞增殖1.细胞增殖的意义: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2.真核细胞分裂的方式: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是真核生物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
(一)细胞周期(1)概念: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
(2)两个阶段:分裂间期:从细胞在一次分裂结束之后到下一次分裂之前分裂期:分为前期、中期、后期、末期(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主要特点:1.分裂间期特点:分裂间期所占时间长。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结果:每个染色体都形成两个姐妹染色单体,呈染色质形态间期又分为G1期、S期、G2期,G1期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DNA聚合酶、解旋酶)的合成,为S期DNA的复制做准备;S期合成DNA;G2期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微观蛋白(纺锤丝)2.前期特点:①出现染色体、出现纺锤体②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特点:1、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细胞中心附近。
2、每个染色体都有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口诀:膜仁消失现两体3.中期特点:①所有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②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最清晰染色体特点:染色体的形态比较固定,数目比较清晰。
故中期是进行染色体观察及计数的最佳时机。
口诀:形定数晰赤道齐4.后期特点:①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向两极移动。
②纺锤丝牵引着子染色体分别向细胞的两极移动。
这时细胞核内的全部染色体就平均分配到了细胞两极染色体特点: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数目加倍。
第六章细胞的生命历程第1节细胞的增殖学习目标1.说出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阐述细胞周期的概念。
(重点)3.描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重点、难点)核心概念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一、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1.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模拟实验)2.细胞不能无限长大原因二、细胞增殖三、有丝分裂1.细胞周期2.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时期分裂图像和变化特征时期图像变化特征3.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点(1)间期:动物细胞有中心体的复制,植物细胞没有。
(2)前期:纺锤体的形成方式不同,植物细胞由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由两组中心粒之间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3)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中央赤道板位置出现细胞板,扩展为细胞壁,分割细胞;动物细胞细胞膜由中部向内凹陷,缢裂细胞。
4.有丝分裂的特征和意义(1)特征:将经过复制的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2)意义:在细胞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四、无丝分裂?思考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是否也能均等分配?提示:不是均等分配,而是随机地、不均等地分配到两个子细胞。
2.菠菜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能进行复制的成分或结构有哪些?动物细胞呢?提示:DNA分子和线粒体;动物细胞中除上述两者外还有中心体在间期复制。
3.无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DNA复制吗?提示:发生DNA复制。
H 活学巧练uo xue qiao lian 判断题1.在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的持续时间通常比分裂期的短。
(×)2.在“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例,能比较细胞周期各时期的时间长短。
(√)3.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
(×)4.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高尔基体参与细胞壁的形成。
(√)5.分裂期的细胞不进行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
(×)6.无丝分裂过程中核膜不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