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sd伤口负压引流护理技术经验操作评分标准修订版
- 格式:docx
- 大小:14.28 KB
- 文档页数:4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VSD负压引流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的治疗方法,可用于各种外科手术后的伤口引流,以及疾病导致的积液排除。
本文将对VSD负压引流的护理进行详细介绍,包括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1. VSD负压引流的原理及使用方法VSD负压引流是通过负压泵系统,将引流管与伤口连接,通过负压的作用,帮助伤口排除积液,促进伤口康复。
使用VSD负压引流的方法如下:(1)选择合适的引流系统:根据患者伤口的特点,选择合适的VSD引流系统,包括引流管、负压泵等。
确保引流系统的质量可靠,以及能够满足患者需要。
(2)准备伤口:清洗伤口,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干净整洁。
在引流管插入伤口之前,应使用无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3)连接引流系统:将引流管与负压泵连接,确保连接处密封可靠,防止气体泄漏。
在连接时,注意避免扭曲或拉扯引流管。
(4)负压设定: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设置合适的负压值。
一般情况下,负压值应在-75mmHg至-125mmHg之间。
(5)固定引流系统:将引流管固定在患者身体上,避免引流管的移位或脱落。
可以使用透明敷料或专用固定带进行固定。
2. VSD负压引流的护理注意事项在进行VSD负压引流护理时,护士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密切观察患者:负压引流过程中,护士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伤口情况以及病情变化。
如发现出血、感染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2)定期更换引流系统:引流系统中的引流袋和滤器应定期更换,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
一般情况下,引流袋应每隔24小时更换一次。
(3)保持患者舒适:在使用负压引流时,患者可能会感到不适,如疼痛或紧迫感。
护士应及时给予患者舒适护理,如合理调整引流系统的负压值、维持患者的体位等。
(4)注意引流管的通畅:引流管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被血块、分泌物等堵塞,影响引流效果。
护士应定期检查引流管的通畅情况,如发现阻塞应及时处理。
3.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在VSD负压引流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1)负压泵故障:如负压泵出现异常声音、工作不正常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向医患协调员报告,维修或更换负压泵。
负压封闭引流-VSD外科引流外科引流定义引流是指将组织裂隙、体腔和有脏器官骨的液体引离原处和排出体外。
广义的引流还包括内 引流,如胃肠减压、留置导尿和胃肠之间的短路吻合等。
本节讨论的内容是指手术中放置引流物的引流方法。
外科引流的目的引流的 液体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感染性液体(指脓液)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缓解疼痛、减轻炎症、防止炎症扩散、有利于炎症消退的目的。
非感 染性液体包括血液、渗出液及组织分泌液等,通过引流后,可以达到减轻局部压力、减少液体对周围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合并感染的可能性、有利于伤口愈合等目 的。
外科引流的作用机制及分类包括①吸附作用:在伤口内放置纱布类引流物,伤口液体借助于纱布毛细管的吸引作用,而被引流出 体外。
②导流作用:在伤口内放置导管状引流物,伤口液体凭借其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通过导管腔被引流出体外。
③虹吸作用:体内位置较高的腔内液体通过引流 管流入位置较低的引流瓶中。
条件是体腔中压强与瓶中压强相等,内管口不能露出液面。
将引流管连接于减压器,借助负压作用吸出伤口内液体。
引流可分为开放式和闭合式两种类型。
上述吸附作用和导流作用的引流为开放式引流,其缺点是容易有外源性污染。
而闭合引流需缩小体表引流口,将引流管外端通向封闭的 容器,如上述虹吸作用引流和主动引流。
引流物类型纱布引流条:有干纱布引流条、盐水纱布引流条、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和浸有抗菌 素引流条。
凡士林纱布引流条常用于脓肿切排后堵塞伤口,其作用是压迫止血,防止因伤口壁与敷料的粘连或肉芽长入敷料导致换药时疼痛。
盐水纱布引流条和浸有 抗菌素引流条多用于较浅的感染伤口。
橡胶引流片:由橡胶手套、薄片橡胶裁剪而成。
烟卷引流管:由纱布引流条和橡胶引流片组成,即在纱布引流条外层 包裹一层橡胶片,形成类似香烟式的引流条。
由于外周柔软、光滑不易压伤周围组织。
使用时须将内置端的外周橡胶剪数个小孔,以增加吸附面积,并需先将其浸湿 无菌盐水后再置入伤口内。
VSD负压引流术护理VSD(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负压引流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室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
以下是关于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内容,包括术前准备、术中护理和术后护理。
一、术前准备:1.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解释手术的目的、过程和可能的风险。
2.完成入院手续,查明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及过敏史。
3.安排患者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电解质等。
4.必要时进行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确定VSD的位置和大小。
5.提供充足的床位、医疗器械和药品。
二、术中护理:1.患者的麻醉: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脉搏和呼吸,并保持患者通气畅通。
2.手术准备:为医生提供所需的手术器械和物品,确保手术室的严格无菌。
3.手术观察:护士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电图、脉搏、血压和呼吸频率,及时发现可能的异常。
4.输血管理:根据医生的指示,准备血液制品,并在手术过程中进行输血。
5.防止感染:保持手术器械和手术场地的无菌,并监测患者的体温和血常规指标,及时发现感染征象。
6.术中交流:与医生和其他手术室人员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传达患者的病情和手术的进展情况。
三、术后护理:1.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和体温等生命体征。
2.监测术后异常:特别关注患者术后出血、感染、呼吸困难和心律失常等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3.恢复室护理:将患者送入恢复室,并与恢复室护士进行交接,提供手术记录和术后护理需要的信息。
4.疼痛控制:提供及时的镇痛药物并观察患者的疼痛控制效果。
5.伤口护理:对手术切口进行处理和换药,并注意观察伤口是否有红肿、渗液或感染的迹象。
6.安慰和教育:及时提供患者和家属需要的信息,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鼓励患者配合康复训练。
以上就是VSD负压引流术的护理内容,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的康复。
护士在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中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与医生、患者及其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共同为患者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手术环境。
VSD引流护理操作评分项目内容分值扣分标准扣分准备质量标准20分1、核对医嘱核对治疗卡、病历查医嘱、床号、姓名了解操作目的(每项1) 4 1、操作者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口罩、洗手,符合无菌操作原则要求2、严格三查八对(重点)3、缺项扣分2、自身评估:着装整齐规范、戴口罩,洗手(每项0.5) 23、用物评估(1)用物齐全:负压表、负压管2根、无菌钳、负压瓶、手套,生理盐水、注射器、安尔碘、洗手消毒液等均符合要求。
(每项0.375)34、环境评估:清洁、安静、光线充足(前项得0.5 ) 25、患者评估(1)核对床头卡、腕带查看患者床号、姓名,告知患者需要进行VSD引流护理的目的(每项1)(2)评估患者神志、瞳孔、生命体征、VSD引流情况。
(每项1)(4)心理状态:有无焦虑、恐惧的心理,配合程度。
(每项1)9操作流程质量标准60分1、推治疗车至患者床旁,核对患者姓床头卡和腕带上姓名、床号,告知患者在实施过程中的配合要求(每项1)6 1、正确挤压引流管2、负压符合要求3、严格遵守无菌原则,不用手接触引流管接头,用无菌纱布包裹。
(重点)4、每日更换引流管或遵医嘱。
5、隔离消毒原则,络合碘消毒引流袋接头处,先内后外。
6、缺项扣分2、实施(1)检查引流管,判断是否通畅,观察引流液的色、性状、量,检查负压膜有无渗漏,清理床头(每项2)8(2)取体位、暴露引流管,戴手套(3分),用血管钳在接口近端5CM夹闭引流管并关闭负压装置(4分);7(3)、消毒接口处上下5CM,(2)从冲洗管冲洗并分离负压管及负压瓶(2分); 4(4)、取引流瓶放于治疗车下层(2分); 2(5)、正确消毒引流管接口端的内壁、横断面、外壁(每项2); 6(6 )正确摆放已消毒的引流管管端(2分) 2(7)、取出已消毒负压瓶及负压管,正确连接(2分); 2(8)、.正确摆放引流(2.5分)正确调节负压(2.5分); 5(9)、松开血管钳,观察引流是否通畅(每项2分) 4(10)、脱手套,手消,整理患者衣物及床单位(每项1);记录引流情况于护理记录单上(2分);按规定处置用物(1分)8(11)健康教育指导患者按要求卧位保持引流的通畅;不能随意翻动;保持伤口敷料清洁,不可绕抓伤口。
VSD负压引流护理概述VSD(Vacuum-assisted closure)负压引流是一种通过负压作用来帮助伤口愈合的方法。
它通过创建负压环境,促进创面愈合和提高血液循环,从而延迟伤口愈合时间并减少感染的风险。
本文将介绍VSD负压引流护理的基本原理、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负压引流装置的工作原理VSD负压引流装置由三部分组成:伤口覆盖材料、负压源和负压管道。
它通过以下步骤工作:1.将伤口覆盖材料贴附于创面上,并用密封胶带固定。
该材料应具有透气性,以便负压能够作用于伤口。
2.将负压源连接到负压管道,形成负压环境。
3.负压源通过一定的吸引力将伤口周围的组织逐渐拉紧,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4.负压引流装置还可以收集创面上的渗出液,减少伤口感染的风险。
VSD负压引流护理的操作步骤1.准备工作:–检查负压引流装置的可用性和完整性。
–准备清洁的手术虑,以及消毒液、消毒棉球等消毒工具。
–准备医用胶带、无菌敷料和无菌手套。
2.术前准备:–向患者解释负压引流的目的和过程,并获得其同意。
–对伤口及周围皮肤进行消毒处理,确保清洁无菌。
–戴上无菌手套,确保操作的无菌性。
3.操作步骤:–根据伤口大小和形状,选择合适大小和形状的伤口覆盖材料,并用医用胶带固定在伤口上。
–将负压源连接到负压管道,并确保连接牢固。
–设置适当的负压水平,通常根据患者的情况和医生的建议来确定。
–确保负压引流装置的密封性,检查是否有漏气现象。
–观察伤口周围的组织是否被逐渐拉紧,并注意是否有异常情况发生。
–定期更换伤口覆盖材料,清洁创面,并确保伤口周围的皮肤保持清洁和干燥。
4.操作后注意事项:–记录负压引流的时间、负压水平以及更换伤口覆盖材料的情况。
–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情况发生及时报告医生。
–对负压引流装置进行定期维护和消毒,确保其可靠性和安全性。
注意事项•在操作VSD负压引流装置时,应遵循医疗器械操作规范,并严格执行医院制定的操作流程。
•在更换伤口覆盖材料时,应注意避免引起伤口的二次感染。
VSD负压引流技术
一、评估与观察要点
1、评估患者病情、意识及配合程度。
2、观察患者VSD局部敷料及负压引流是否通畅及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二、操作流程要点:
三、指导要点
1、告知患者及家属不要私自调节负压及倾倒引流液。
2、指导患者活动时不要牵拉、扭曲引流管,保持通畅。
3、指导鼓励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防止肌肉萎缩。
四、注意事项
1、遵循查对制度,符合无菌技术,标准预防原则。
2、负压瓶的位置要低于创面,有利于引流。
3、进行翻身操作时必须先妥善安置引流管,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堵塞。
4、如发现VSD引流不畅或贴膜内伤口颜色有改变,有坏死组织或渗液残留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五、常见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
(一)感染
1、预防:①遵循无菌原则;②保持引流有效性;③观察生命体征变化;④及时处理坏死组织。
2、处理:①发现生命体征异常及时处理;②发现VSD引流不畅或贴膜内伤口颜色有改变,有坏死组织或渗液残留等异常情况及时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二)肌肉萎缩
1、预防:①要戒烟限酒,注意劳逸结合;②严格预防感冒、胃肠炎,以免引起肌力下降,加重病情;③鼓励和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避免过度。
2、处理:发现肌肉萎缩时,及时通知医生进行相应的处理。
六、操作考核评价标准
VSD负压引流管护理技术(100分)
监考老师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