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急腹症
- 格式:ppt
- 大小:139.50 KB
- 文档页数:37
内科急腹症的概念内科急腹症是指腹部出现急性疼痛,并伴随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一类紧急内科疾病。
这些症状和体征可能包括腹胀、呕吐、恶心、腹部肌肉紧张、发热、心跳加快等。
急性腹痛是内科急症中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如消化道疾病、肝胆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等。
内科急腹症的病因很多,常见的包括胃肠道疾病如急性胃炎、急性肠炎、消化道梗阻等;泌尿系统疾病如急性肾盂肾炎、尿路结石;肝胆胰疾病如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等。
除了这些器官的急性疾病,内科急腹症的原因还包括血液系统疾病如盆腔炎、颈动脉炎;内分泌系统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性疾病如急性阑尾炎、肠套叠等。
急性腹痛的病因多种多样,医生需要仔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以及影像学等综合手段进行诊断。
内科急腹症的诊断关键在于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
医生需要询问病人的病史,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加重或缓解的因素等。
体格检查时医生会仔细观察病人的表情,检查腹部有无压痛、肌肉紧张,触诊腹部是否有包块,听诊腹部是否有肠鸣音等。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医生可能会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诊断。
急性腹痛的处理要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一般情况下,抗炎、止痛、抗感染等药物可以缓解症状和控制炎症。
对于胃肠道疾病,可以采取快速节食、口服和静脉补液,使肠道得到休息和恢复。
对于急性胆囊炎或胃肠道梗阻等需要手术干预的疾病,要尽快进行手术治疗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对于心血管系统疾病,如心肌梗死或主动脉夹层,要尽快进行介入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
总之,内科急腹症是一类紧急的内科疾病,需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对于病人来说,如果出现腹痛等症状,应尽快就医并告知医生详细的病史,以便医生能够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规律、避免过度疲劳、积极预防感染等,能够减少内科急腹症的发生。
内科急腹症与外科急腹症的鉴别要点好嘞,今天咱们聊聊一个让很多人都挺头疼的话题——急腹症。
简单说,急腹症就是肚子疼得快不行了,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
问题是,急腹症的原因有好多,咱得搞清楚到底是内科的原因,还是外科的原因,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别弄错了把病拖得更重。
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唠一唠,内科急腹症和外科急腹症的区别。
咱就不摆什么医学术语,轻松点,大家听得明白就行。
先说说内科急腹症,顾名思义,就是肚子疼但不一定需要动刀子。
内科的急腹症多半是一些内脏的病变,比如说肠胃的问题,或者是一些内脏器官发炎。
这种情况你会发现病人肚子痛得死去活来,可是摸摸肚皮也不见啥大问题,像肠胃炎、胰腺炎啥的,肚子是疼,但摸上去不会有太多硬块。
说白了,内科急腹症一般是让你折腾一会儿,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可又看不出明显的外伤或者器官肿块。
这种情况的肚子痛啊,一般还伴着恶心、呕吐、发烧啥的。
你可得注意,这种疼痛也不是那种一开始就猛烈的痛,而是慢慢加重,有点拖延性。
还记得我朋友那次得了胃穿孔吗?开始觉得有点不舒服,结果疼了好几天才开始发作,最终还是拖进了医院。
内科急腹症的痛,常常带着一些隐匿性,特别难捉摸,得靠医生的细致检查才能区分。
说到外科急腹症,那可就跟内科完全不一样了,像是个暴脾气的“火爆脾气”病。
外科急腹症一般是指器官破裂、外伤或者是急性病变,简直就是个直接爆发的痛。
比如阑尾炎,简直是急性剧痛,撕心裂肺那种,疼得让你怀疑人生,躺在那里一动也不敢动。
这个时候你摸肚子,往往能摸到一个特别明显的硬块,肚皮也紧绷绷的,简直可以切肉划开,给你做个小刀。
你要是碰一下,病人会马上“哎呦”一声,脸都白了。
而且外科急腹症的痛,来得快,走得也快,持续时间不长,一般几小时内就会达到最剧烈的高峰。
所以你得小心,疼痛这种东西,一旦发作,不给你留余地。
它直接决定了你是否需要立刻手术治疗。
别说是阑尾了,有时候肠梗阻、肠穿孔或者是胃出血,也是急得让你只能往外科跑。
急腹症的名词解释急腹症是指突然发生的腹部疼痛,常常伴随着呕吐、腹泻、便秘、发热等症状,属于一种紧急情况,需要立即就医诊治的疾病。
急腹症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并且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及时就医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急腹症的名词解释进行详细探讨,以增加读者对该病的了解。
急腹症的首要特征是突发的腹痛,其强度和部位与引起它的病因有关。
常见的急腹症病因包括阑尾炎、胆囊炎、肾结石、消化道溃疡出血、纵隔炎等。
值得注意的是,急腹症也可能是某些内科疾病的表现,如心肌梗死、肺梗死等,因此在对急腹症患者进行诊断时需综合考虑病史、体征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
急腹症的病因复杂多样,因此在诊断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常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凝血功能、炎症指标等。
此外,超声、CT扫描、MRI等影像学检查也对确诊急腹症起到了重要作用。
通过这些检查手段,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对于急腹症患者来说,及时就医是至关重要的。
一旦发现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应该立即就医,以尽早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由于急腹症通常是一种危急情况,治疗往往需要迅速而准确的判断。
对具体的急腹症病因,需要进行个体化的治疗,如抗生素治疗、手术等。
在治疗过程中,还需要合理的饮食安排和休息,以加速康复进程。
急腹症的预防也是十分重要的。
首先,避免暴饮暴食,过量的饮食可能会引起胃肠道不适;其次,保持良好的日常饮食习惯,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有助于预防便秘和胃肠疾病;此外,避免穿着过紧的衣物,以减少腹部受压;还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感染性疾病,维持免疫力的正常水平。
总结起来,急腹症是一种临床表现为腹部突然发生的疼痛,常伴有其他症状的疾病。
它可能由多种疾病引起,包括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妇科疾病等。
对于急腹症患者来说,寻求医生的帮助并及时进行诊治是至关重要的。
急腹症的鉴别要点
(一)外科急腹症
1一般先有腹痛,然后出现伴随症状。
2.腹痛定位明确,性质明显,特点是出现固定性压痛、反跳痛和肌紧张。
(二)内科腹痛
1.一般先出现发热、头痛、胸痛、气促,然后出现腹痛。
2.腹痛定位不明确,一般无反跳痛和肌紧张。
(S)妇科腹痛
1腹痛以下中腹为主,并向会阴部放射。
2.有白带增多、阴道出血、内出血。
3•腹痛与月经史、生产史有关。
(四)鉴别哪一类急腹症
1炎性病变缓慢,腹痛由轻转重,呈持续性。
有明显的腹膜刺激征。
伴全身中毒症状,白细胞数增加,高热。
2•梗阻性病变突然发病,阵发性腹痛。
恶心、呕吐早期为反射性,后期为逆流性,初期无腹膜刺激征。
3,穿孔性病变突然腹痛,迅速出现腹膜刺激征。
有气腹表现。
4.出血性病变呕血、尿血、便血。
出现进行性贫血,心率增快,血压下降,失血性休克。
腹膜穿刺不凝血,大于500m1可有移动性浊音。
5.绞窄性病变病情发展迅速,持续腹痛,阵发性加重。
易出现腹膜刺激征。
恶心、呕吐明显,出现脱水和酸中毒,晚期出现休克。
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25例临床分析目的:总结临床少见内科急腹症的误诊误治原因,提高对少见内科急腹症的正确诊断率和治疗成功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12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25例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治愈18例,好转6例,死亡1例。
结论:加强业务学习,拓宽视野,开阔思路,详细的询问病史及仔细的查体,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可以大大减少内科急腹症的误诊误治率,提高成功率。
急腹症是一种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是由于腹腔内、盆腔和腹膜后组织和脏器发生急剧的病理变化,从而产生以腹部的症状和体征为主,同时伴有全身反应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是急性腹痛。
现将笔者所在医院2002年6月-2012年4月住院治疗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了解其发病原因,为临床对急腹症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有益的借鉴。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6月-2012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诊治的2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18例,女7例,年龄12~70岁。
急性上腹痛19例(其中剑突下疼痛8例,右侧上腹部疼痛9例,左侧上腹部疼痛2例),右下腹痛2例,左下腹疼痛4例,伴恶心、呕吐19例,腹部压痛者10例,血压下降2例。
心绞痛及心肌梗死14例,带状疱疹2例,肺炎、胸膜炎3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1例,癫痫1例,白血病1例,过敏性紫癜1例,风湿热1例,铅中毒1例。
误诊情况:被误诊为胃十二指肠溃疡6例,肠痉挛4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11例,急性阑尾炎2例,急性胰腺炎2例。
1.2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内科急腹症误诊误治患者的临床资料。
2结果治愈18例,好转6例,死亡1例。
3讨论3.1误诊原因(1)临床症状不典型,常缺乏原发病的临床表现,仅表现为急腹症的各种症状,具有较强的迷惑性。
(2)询问病史及查体不仔细,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不够透彻。
(3)分科过细,医师由于本身的专业限制,在鉴别诊断上思路狭窄,以局部症状先入为主,被腹部症状所迷惑,因而,只注重消化系统检查,忽略了全身各系统的检查。
内科急腹症的常见误诊原因及应对措施摘要】内科急腹症严重危害患者的生命,但临床表现是复杂多样,容易误诊,探讨内科急腹症误诊原因和应对措施是为了提高诊断水平,有助于提高内科急腹症的治疗和预后判定,最大的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内科急腹症误诊原因应对措施内科急腹症是指由于多种非外科疾病所引起的,以突发剧烈腹痛为主要症状,并需要急诊处理的一组疾病的泛称,其病因可涉及全身各个系统。
内、外科急腹症二者无绝对的界线;只是由于某种疾病,病变的时间、程度、发展阶段的不同,故二者可以相互转化,在临床上极易误诊,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并结合有关文献,总结分析如下:1 腹痛的类型1.1 内脏痛内脏本身对痛觉不敏感,对牵拉、张力、痉挛较敏感(腹膜牵拉、空腔脏器的扩张及痉挛)。
伴有炎症时则刺激神经末梢,可使痛阈降低;同时,有些组织激素(前列腺素、5-羟色胺、徐缓素、组织胺等)有增强痛觉的作用。
内脏缺血引起的疼痛是由组织内的代谢产物浓度增加及血管牵拉所致。
其疼痛特点是:部位含糊,接近腹中线;疼痛感觉模糊,多为痉挛、不适、钝痛、灼热;常伴有恶心、呕吐、出汗等其它自主神经兴奋症状。
1.2 躯体痛是来自腹壁壁层的痛觉信号,经体神经传入脊神经根,反映到相应脊髓节段支配的皮肤。
特点是:定位准确,可在腹部一侧;疼痛剧烈而持续;可有局部腹肌强直;疼痛可因体位、咳嗽变化而加重。
此种腹痛多见于外科,很少见于内科疾病。
1.3 牵涉痛是腹腔脏器引起的疼痛,刺激经内脏神经传入,影响相应脊髓节段而定位于体表,是远离患病部位的疼痛,且定位明确。
皮肤过敏或痛觉敏感均属于牵涉痛(肝、胆疾病引起右上腹、右肩胛部疼痛;胃疾病可引起上腹部疼痛;肾与输尿管疾病可引起腰部与腹股沟部疼痛等)。
2 引起急腹症的常见内科疾病2.1过敏性紫癜过敏性紫癜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因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血液外渗,产生皮肤紫癜、黏膜及某些器官出血,其中消化道黏膜及腹膜脏层毛细血管常受累。
急腹症(acufe abdomen)急腹症是急性腹痛(acufe abdomind pain)为主要症状的腹部疾病,绝大多数需急诊手术治疗的急性炎症、出血、梗阻及血运障碍性疾病的总称。
一、诊疗提示1、病因:(1)急性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急性胰腺炎等。
(2)急性穿孔:胃十二直肠溃疡穿孔,胆囊穿孔、伤寒或外伤肠穿孔,膀胱破裂等。
(3)急性出血:宫外孕破裂,肝脾破裂、腹腔A破裂,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肠炎。
(4)血运障碍:急性肠系膜A栓塞肠扭转,卵巢囊肿蒂扭转、嵌顿疝等。
2、诊断要点(1)病史:详细询问腹痛的发生、部位、性质、程度、放射痛及伴随症状。
(2)腹痛部位:基本上与病变器官的解剖位相适应。
如:中上腹部:见于胆道疾病,肝脾破裂,胃穿孔等。
或上腹部:见于脾破裂、结肠脾曲梗阻(结肠癌)。
脐周:见于小肠疾病及肠系膜淋巴结炎。
右下腹:见于急性阑尾炎,右输尿管下段结石、肠套叠、右嵌顿性腹股沟疝、右宫外孕破裂。
耻骨上区:见于膀胱疾病。
(3)腹痛的性质:陈发性绞痛(平滑肌痉挛):见于空腔脏器梗阻、或胆道、输尿管梗阻。
持续性钝痛:见于炎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腹膜炎或梗阻并发症。
针刺样疼痛:见检炎性腹膜摩擦,如肝脾周围炎。
刀割样疼痛:见检见于空腔脏器穿孔、消化液溢出所致的化学性腹膜炎。
3、伴随症状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多为反应性呕吐,呕吐物为胆汁样物,为胆胰疾病或高位肠梗阻、呕血为溃疡病出血或门脉高压症、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破裂。
呕吐物为粪水样为低位肠梗阻。
4、体格检查(1)面容:痛苦面容,hippocvaies面容(2)腹部望诊:腹胀、胃肠型或蠕动型。
(3)触诊:腹肌紧、板状腹、包块、压痛、反跳痛。
(4)叩诊:移动性浊音。
(5)听诊:肠鸣音。
(6)Murphys singn,charcot sign5、辅助检查(1)BR:Wbc个N个程度与炎症相适应,RBC降低示出血。
(2)SR:果酱样大便,如肠套叠。
(3)X线检查:膈下游离气体,肠管扩张、液气面,阶梯状液气面。
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科室讲课)一.定义1、急腹症: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腹部脏器的急性疾病和表现以急性腹部症状为特征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急腹症(Acute abdomen)是一类以急性腹痛为突出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处理的腹部疾病。
其特点为发病急、进展快、变化多、病情重,一旦诊断延误,治疗方针不当,将会给病人带来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外科学》第六版急腹症是临床上最常见综合征之一, 病因众多, 预后各异, 所需治疗大不相同, 偶有疏忽, 可铸成大错。
因此, 做好及时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是各级医师处理好急腹症的前提。
----黄延庭《中国实用外科杂志》19982、特点它是以急性腹痛为特征,常伴有胃肠功能紊乱、急性全身症状。
具有起病急、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病因复杂短时间内常难于做出诊断的特点。
二、急腹症的分类1、按学科分类(四类):内科急腹症如急性腹膜炎,急性胃肠炎等外科急腹症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妇科急腹症如急性盆腔炎,异位妊娠等儿科急腹症如腹型紫癜,肠套叠等2、按病变性质分为六类:⏹感染性或炎症性:如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穿孔性:如溃疡病穿孔⏹梗阻性:如肠梗阻、肠扭转、嵌顿疝⏹出血性:如消化道内出血、消化道外的腹腔内出血(如癌肿溃破出血)⏹损伤性急腹症: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腹症,如肝、脾外伤破裂⏹非真性急腹症(腹腔以外脏器的急性疾病所引起的急性腹部症状)三、腹痛的分类与临床特点1、对腹痛机制的认识腹痛:是一种主观感受。
腹部神经受到局部或全身理化因素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系列保护性防御反应的警戒信号。
腹内病变引起腹痛的五类刺激:⏹肠道扩张或收缩⏹脏器牵引、压迫、扭转⏹脏器受牵拉⏹化学物质刺激(如炎症介质)⏹脏器缺血⏹2、腹痛的分类与临床特点1).按神经支配、传导途径不同分类:躯体性腹痛(又称体干性腹痛、体性痛):躯体、壁层腹膜支配神经为中枢神经(脊神经),对触摸、按压、冷热、炎症等引起的腹痛刺激感觉敏锐,常能指出确切部位。
小儿内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分析急腹症是小儿内科常见的一种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严重时可影响孩子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小儿内科急腹症的诊断及治疗分析。
一、急性胃肠炎急性胃肠炎是小儿发生急腹症的常见原因之一。
病因主要是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的感染。
临床表现为腹泻、呕吐、发热等。
诊断主要根据患儿病史、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治疗主要是补液、胃肠道抗炎药物和支持疗法。
二、急性阑尾炎急性阑尾炎是非常常见的小儿急腹症,主要由于阑尾内的细菌感染导致。
主要症状为腹痛、发热、呕吐等。
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检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切除,预后较好。
三、急性肠套叠急性肠套叠是婴幼儿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主要是在肠道内存在异常肠段,导致肠内部分肠道向肠道内腔移位,形成肠套叠。
对于患有肠套叠的小儿,要进行早期的手术治疗,预后良好。
四、急性胃扩张急性胃扩张是婴幼儿时期比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患儿主要症状是腹胀、呕吐等。
这种疾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可能是因为喂养不当、胃排空障碍等原因导致的。
治疗主要是在减轻症状的基础上调整喂养方式,预防复发。
五、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小儿肠胃疾病,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便秘等症状。
目前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比较复杂,需要通过多种方法综合治疗,例如改变生活方式、饮食调整、心理治疗等。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内科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对于孩子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都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诊断时要全面综合考虑患儿病史和症状等因素,对于不同的类型的急腹症要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