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小. **灌肠复位后复发率10%,无粘连性肠梗阻,手术后
复发率1%~4%,但有3%~6%的粘连性肠梗阻
34
6.急性阑尾炎 转移性右下腹痛、呕吐、发热 麦氏点固定压痛、后期有肌卫、反跳痛 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高,CRP升高 B超:阑尾增粗,壁水肿 治疗:保守疗法 手术 腹腔镜手术 鉴别诊断: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肠炎、肠系膜 淋巴结炎,
2
二、小儿急腹症的诊断方法
❖ 详细、正确地采集病史。如发病的正确时间,症 状的先后,性状,部位.应明确最早出现的症状
❖ 仔细、耐心体检:望触叩听,心肺,腹部,腹股沟 ❖X线检查:* 腹部透视—膈下游离气体、运动
受阻 * 腹部立位平片—肠梗阻、肠穿 孔,双泡征 * 空气灌肠:肠套叠 * 钡餐、钡灌肠:肠旋转不良、巨
7
急腹症急症手术的相对指征
1.肠梗阻:先天性病变(闭锁,瓣膜,巨结肠),粘连性 肠梗阻早期,术后肠套叠,肿瘤(淋巴瘤)
2.感染/寄生虫病:早期急性阑尾炎,脓肿破裂,肠炎 并发症或寄生虫性肠,胆管梗阻
3.外伤:胰腺损伤,膀胱破裂,胆道出血 4.不危及生命的出血:炎性肠病,肿瘤内出血 5.肿瘤:腹腔内病变(淋巴管瘤,淋巴瘤,畸胎瘤),
23
表现:腹泻(恶臭,爆破样,水样便)80%~100%,腹胀 30%~83%,腹痛20%~30%,发热,便血,嗜睡.肠 穿孔(2~5%)
治疗:1.体液疗法:维持酸碱平衡和纠正电解质紊 乱,TPN 2.肠减压:胃肠减压,灌肠(暴发性病例应避免) 3.抗生素应用:甲硝唑及(或)万古霉素 4.肠道益生菌的应用:酵母益生菌 5.其他药物:考来烯胺,色甘酸钠,布地奈德 6.饮食:少渣,无乳糖 7.手术治疗:内括约肌切开术,肠造瘘,再手术
后腹膜病变(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 6.其它:胆道结石引起的梗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