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工作记忆广度记忆测量
- 格式:ppt
- 大小:109.50 KB
- 文档页数:87
韦氏智力测试报告解读韦氏智力测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领域的智力评估工具,主要包括韦氏成人智力测试(WAIS)和韦氏儿童智力测试(WISC)等版本。
以下是对于韦氏智力测试报告的解读。
首先,韦氏智力测试报告通常包括多个方面的测试结果,如言语理解、知觉组织、工作记忆、认知速度等。
这些测试结果可以用于评估个体的智力水平以及认知功能的各个方面。
在解读报告时,需要先对各项测试结果进行总体把握,了解被测试者在各个方面的表现情况。
言语理解方面,韦氏智力测试通常包括词汇、类同、三词故事和图片词汇等测试。
被测试者在这些测试中的表现可以反映其语言表达能力、词汇量以及对于不同词汇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如果被测试者在言语理解方面表现较差,可能需要在教育、工作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和辅导。
知觉组织方面,韦氏智力测试通常包括图形拼凑、模式辨认、空间记忆和视觉组织等测试。
被测试者在这些测试中的表现可以反映其对于形状、颜色、空间关系的感知能力以及对于复杂模式的辨认和记忆能力。
如果被测试者在知觉组织方面存在困难,可能需要加强视觉训练,提高其空间感知和认知能力。
工作记忆方面,韦氏智力测试通常包括数字广度、故事记忆和图片记忆等测试。
被测试者在这些测试中的表现可以反映其短时记忆能力和工作记忆能力。
如果被测试者在工作记忆方面存在不足,可能需要通过训练来提高其记忆能力,例如进行数字、故事或图片的反复练习。
认知速度方面,韦氏智力测试通常包括数字符号和木块图等测试。
被测试者在这些测试中的表现可以反映其认知速度和处理能力。
如果被测试者在认知速度方面较慢,可能需要通过提高其反应速度和集中注意力的训练来改善其认知效率。
除了以上几个方面,韦氏智力测试报告中还包括其他指标,如全量表智商(FSIQ)和各个分测验的得分。
全量表智商是反映个体智力水平的综合指标,根据各个分测验的得分计算得出。
在解读报告时,需要了解被测者在全量表智商以及各个分测验的得分情况,以便针对其在不同方面的表现进行相应的辅导和训练。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apital N ormal University 2006年第1期(S ocial Sciences Edition )(总第168期) 心理学研究工作记忆的性质和工作机制刘惠军1 郭德俊2(1.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保定 071002;2.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北京 100089) 摘 要: 对工作记忆概念的理解存在三种观点:结构观、功能观和内容观。
持不同观点的研究者对工作记忆和工作机制有不同解释,资源-共享模式认为工作记忆的工作机制是认知空间分配;工作记忆容量的控制性注意观认为工作记忆是依赖于有限资源的注意控制过程;抑制观回避“容量”概念,强调工作记忆机制是克服干扰、排除任务无关信息的过程;任务转换假说认为工作记忆任务执行过程中存在记忆消退现象。
这些观点从不同角度揭示了工作记忆的工作机制,既有重叠又有分歧。
关键词: 工作记忆;资源-共享模式;控制性注意观;抑制观;任务转换假说中图分类号:B84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142(2006)01-0108-07收稿日期:2005207220国家攀登计划项目(95-专-09);河北大学博士基金资助作者简介:刘惠军(1965-),女,汉族,保定市人,教育学博士,河北大学教育学院应用心理学系教授;郭德俊(1939-),女,汉族,湖北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作记忆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认知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据美国心理学会的心理学文摘统计,关于工作记忆的文章,1967—1983年平均每年仅有2106篇,1984—1988年平均每年21篇,1989—1992年平均每年6015篇,1993—1995年平均每年119133篇,1996—2000年12月平均每年173186篇[1]。
这些不断上升的数字表明工作记忆日益成为认知心理学中的热门话题。
附件 2广州市纳入残疾人康复资助保障范围医疗康复项目目录( 2018 年版)序 项目名称项目内涵除外内容 计价单号位指使用压疮评估表确定压疮分级及危险因素,对存在 功能性敷1 压疮护理料、伤口 次的压疮隐患给予相应处理措施,不含换药换药处理对外科术后、四肢骨或脑外伤、脑卒中、脊柱脊髓损 2日常生活活动训 伤及心血管疾病等患者进行的临床早期康复训练,包练括助行器的使用和护理,协助衣、食、住、行及个人卫生方面。
指病人存在肠道功能障碍,或因手术卧床、病情等需 饮食指 3 肠道功能训练要进行排便训练。
包括排便操、腹部按摩、便意习惯 导、灌肠 训练、直肠直接刺激法。
袋。
指通过医师、护士、技师的指导、手法、仪器辅助, 留置尿提高膀胱储尿和抑制排尿的能力来改善畸形尿失禁患管、间歇 4 膀胱功能训练者的膀胱功能。
包括饮水计划、盆底肌肉训练、尿意导尿、清习惯训练、激发技术、 Valsalva 屏气法、 Crede 手法、洁导尿导尿技术训练等。
儿童语言发育评 用于评定儿童的语言发展水平。
由心理师 / 具备心理测5试资格证人员以一对一的方式对患者实施测验,并出定示测验报告,约需 30-40 分钟。
6家庭康复训练指 由康复医师及治疗师对患者家属进行包括各种康复训 导练的家庭指导训练 ,7 残余尿量测定包括导尿法和膀胱容量测定仪器法其中孤独 症谱系及相关发育由专业技术人员通过标准化评估工具对患者进行访 障碍儿童谈、测评,评估患者是否存在孤独症状, 并出具报告, 心理教育量表评估工具包括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 ( ABC )、儿童(C-PEP3孤独症评估量表 孤独症综合能力测评、儿童孤独行为检查量表、孤独 8评估表)、 组症谱系及相关发育障碍儿童心理教育量表 (C-PEP3评 孤独症诊估表)、孤独症诊断访谈量表( ADI )测评、孤独症筛 断访谈量表( ADI )查量表、自闭症诊断观察量表( ADOS )等,评估时间 测评测查 需要 0.5-4 小时。
工作记忆相关评估方法
工作记忆的评估方法有多种,包括行为测量和神经机制测量两种。
行为测量方法主要通过智力测验、任务成绩、反应时间等指标来反映工作记忆训练的效果。
例如,N-Back任务是一种常用的工作记忆训练任务,通过
衡量参与者在不同难度下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间来评估训练效果。
此外,数字广度任务(包括顺背数字及倒背数字,其中倒背得分更能代表工作记忆能力)和字母广度任务也是常用的心理测验。
神经机制测量方法主要通过脑电图、功能磁共振成像等技术来测量训练前后的脑活动变化。
研究表明,工作记忆训练可以增加脑区间的连接、改变脑区的激活模式、提高神经可塑性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需要,建议查阅关于工作记忆的文献资料或咨询相关专家。
用记忆广度法测定大学生的短时记忆的广度摘要短时记忆是指脑中的信息在一分钟之内加工编码的记忆。
本实验以四名女大学生为被试,通过采用记忆广度法测定了她们的短时记忆的广度。
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短时记忆的特点,和个体短时记忆容量的差异,并发现实验采用记忆材料的差异对记忆广度有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记忆广度法短时记忆短时记忆广度1引言短时记忆,亦称操作记忆、工作记忆或电话号码式记忆。
是指在刺激作用终止后,对信息保持十几秒直至一分钟左右的记忆。
当我们打电话时,从电话簿上查到所需要的电话号码后,能立即根据记忆在电话机上拨出这个号码,但事过之后,对这个号码就记不清了。
这种记忆现象即属于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具有意识性。
在短时记忆中言语材料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进行编码,动作和空间形象信息基本上以视觉形式进行编码。
短时记忆的内容如经复述、编码,就进入长时记忆。
短时记忆中信息保持的时间一般在0.5-18秒钟,不超过1分钟。
一般人的短时记忆的广度平均值为7±2个,近年的研究表明,记忆广度和记忆材料的性质有关。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无关联的数字、字母、单词或无意义音节,短时记忆广度7±2个,超过这一范围记忆就会发生错误。
如果呈现的材料是有意义、有联系的并为人所熟悉的材料,记忆广度则可增加。
可通过对信息的编码、再编码,以及适当扩大"块"的信息来增加记忆的广度。
虽然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但可以通过对材料的组织加以扩大。
假定有一个电话号码是“9034293311”,让一个人按顺序阅读一遍后把它记住是有困难的。
但若把这个电话号码分为903(地区代号)、429(电话分局代号)和3311(用户编号)三个部分来识记,就容易多了。
这因为把记忆单位由单个数字转化为数字组,使每个数字组成为一个记忆单位,这样就只有三个记忆单位,此数正居于短时忆广度的范围之内。
在记忆过程中,对材料的这种加工组合,即把分散的,孤立的材料组成一个大的单位,米勒称之为“组块”,并把组块作为记忆的单位。
实验2 工作记忆广度工作记忆多重成分模型源于早期的短时记忆概念。
短时记忆的模型以Atkinson和Shiffrin 提出的模型为代表, 该模型假定了一个单一的暂时存储系统。
短时记忆模型得到了许多实验的支持, 但也面临许多不能解决的问题: 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短时记忆存在严重缺陷但长时记忆却基本正常, 不能解释诸如学习、理解和推理等一系列同时进行的任务的效果。
进行学习、记忆、思维及问题解决等高级认知活动时, 人们需要一个暂时的信息加工与存储机制, 它能够保存被激活的信息表征, 以备进一步加工之用, 1974年Baddeley等称这种机制为工作记忆。
骑自行车需要多种类型信息同时处理。
有些信息是感觉信息(前面是个大坑吗?后面是卡车吗? ), 有些是认知性或运动性的信息(我要在这里转弯吗? 我应骑快点冲上前面的小山吗?)。
这些不同性质的信息不可能由单个的短时记忆系统来处理, 而需要多个感觉和运动皮层区在很短的时间里保存这些信息并进行计算。
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区别在于, 工作记忆包括心理计算和对计算结果进行贮存, 信息在多个短时记忆存储器中存储;而短时记忆只强调对最近信息的存贮能力, 在单个短时记忆存储器中存储。
我们也能回忆早先储存的、当前又需要的信息(比如回家的路线), 这些信息短暂地变换成随时能被获取的形式。
因此, 保存在工作记忆中的信息可以是新近获取的信息, 也可以是原先就已经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
工作记忆包括中央执行系统、视觉空间存储器和语音环路等。
中央执行系统负责工作记忆中的注意控制, 其功能类似于能量有限的注意系统, 负责指挥各种次级系统的活动。
视觉空间存储器对视觉图象信息进行操作。
语音环路贮存与复述言语信息。
视觉空间存储器与语音环路是两个平行的子系统, 也许中枢执行系统还可分离出其他的附属系统, 但目前所了解的只有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存储器。
总的说来, 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系统, 它为复杂的认知任务(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 即工作记忆可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 而且这个系统的心理能源是有限的。
智商与数学的关系这种计算技能存在着缺陷的现象被称为数学障碍,而心理学上称之为发展性计算障碍。
发展性计算障碍是一种特殊的数学学习障碍。
随着研究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发展性计算障碍的成因可能与一般认知能力缺陷有关。
对此,西南大学心理学部的学者李强在汉斯出版社《心理学进展》期刊上展开了具体的阐述。
无论对于儿童还是对于成年人来说,像工作记忆,执行功能,语义记忆以及加工速度这些认知功能对数学成就都是非常重要的。
认知领域中研究最多的就是工作记忆。
心理学界普遍把工作记忆定义为在处理复杂认知新颖的、熟悉的或已经形成技能的任务中对与任务相关的信息的控制、规划和主动保持,它涉及多重表征编码和不同的子系统。
众多研究发现工作记忆与数学能力具有相关关系。
一些纵向研究同样表明工作记忆对数学成就具有很强的预测作用。
Baddeley等学者还提出了工作记忆系统的三成分结构模型,并把工作记忆看成是“一种具有独特过程的记忆系统”,将其分成中央执行系统、语音环和视觉–空间模板三个组成成分。
国内外的学者从这三个部分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多数研究者认为视空间工作记忆缺陷是发展性计算障碍的原因之一,并且给出了实证性的研究支持。
研究者采用视觉矩阵广度、与众不同任务等任务来测量视空间工作记忆容量,发现数学障碍组以及数学、阅读双障碍组的工作记忆容量要比正常发展组的小;数学障碍儿童在这些任务上表现要差于正常儿童。
关于发展性计算障碍的言语工作记忆方面,研究者分别使用多种不同任务测量言语工作记忆广度,进而比较数学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之间的差异。
研究者以数学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为研究对象,使用听句子广度任务测量言语工作记忆广度。
结果表明:数学障碍儿童的工作记忆容量要低于正常儿童。
有研究者采用数点数广度任务研究一、三、五年级的数学障碍儿童和正常儿童言语工作记忆的差异,结果发现三个年级的数学障碍儿童言语工作记忆都要差于正常儿童。
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的核心、一个容量有限的控制系统。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简介韦氏成人智力量表(Wechsler Adult Intelligence Scale,WAIS)是一种用于评估成年人智力水平的常用工具。
它由心理学家David Wechsler于1955年首次推出,经过多次修订和更新,至今仍广泛使用。
韦氏成人智力量表通过一系列具有逐渐增加难度的任务和测验,来测量被试在不同智力领域的表现,包括言语理解、推理能力、注意力和工作记忆等。
测试内容韦氏成人智力量表包含两个主要部分:语言能力测试和非语言能力测试。
语言能力测试语言能力测试在评估被试的词汇能力、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和工作记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其中包括以下子测试:1.词汇测试:要求被试说出听到的单词的含义。
2.类比测试:被试需要找出一对事物之间的关系,然后从多个选项中找出与之类似的关系。
3.行列测试:要求被试根据规律填写数列或矩阵的缺失部分。
4.掌握数字测试:被试需要按照一定规律快速复述一系列数字。
非语言能力测试非语言能力测试主要评估被试在推理、空间能力和处理复杂信息等方面的表现。
以下是一些非语言能力测试的示例:1.图形推理测试:被试需要从一系列图形中找出规律,并预测下一个图形是什么。
2.矩阵推理测试:被试需要从一系列矩阵中找出规律,并选择下一个符合该规律的矩阵。
3.排序测试:被试需要根据一定规则对一组物品进行排序。
4.图案分割测试:被试需要将一个图案分割成多个部分,并选择正确的选项来重建该图案。
分数解释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分数主要由两个维度组成:智力商(Intelligence Quotient,IQ)和指标分(Index Scores)。
智力商(IQ)智力商是根据被试在各项测试中所取得的分数计算得出的一个综合评估。
智力商的平均分数为100,标准差为15。
根据智力商的得分,可以将被试的智力水平分为以下几个等级:•70以下:智力低下•70-84:边缘智力低下•85-114:普通智力水平•115-129:高于平均智力水平•130以上:超常智力水平指标分(Index Scores)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还提供了四个指标分,用于评估被试在不同智力领域的表现。
儿童韦氏智力测验的11个模块算法儿童韦氏智力测验(Wechsler Intelligence Scale for Children,简称WISC)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智力水平的心理学测试工具。
它包括11个模块,涵盖了不同的认知领域,如言语理解、工作记忆、处理速度和视觉空间能力等。
这些模块的算法如下:1. 信息(Information):测量一般知识、词汇和文化背景。
2. 相似性(Similarities):测量逻辑思维和抽象概念的形成。
3. 数字广度(Digit Span):测量短期记忆和注意力。
4. 算术(Arithmetic):测量数学技能和逻辑推理。
5. 词汇(Vocabulary):测量词汇量、语言表达和概念形成。
6. 理解(Comprehension):测量对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常识的理解。
7. 长时记忆(Digit Span Backwards):测量注意力和工作记忆。
8. 符号搜索(Symbol Search):测量视觉扫描、处理速度和视觉运动协调。
9. 图码配对(Picture Completion):测量视觉感知、注意力和组织能力。
10. 积木设计(Block Design):测量空间想象、分析和综合能力。
11. 物体装配(Object Assembly):测量空间想象、分析和综合能力。
在进行WISC测试时,儿童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些模块的任务。
每个模块都有一个原始分数,这个分数是根据完成任务的正确率和所用时间计算得出的。
然后,原始分数会被转换为年龄校正后的标准化分数,以便与其他同龄儿童进行比较。
最后,将这些标准化分数相加,得到一个总智商得分,以表示儿童的智力水平。
记忆心理学实验设计专业:08级经济统计学号:I60814030姓名:王思瑶实验项目名称:不同学业成绩类型的工作记忆研究前言:工作记忆是执行功能的主要成分之一。
执行功能就是指在完成复杂的认知任务时,对各种认知过程进行协调,以保证认知系统以灵活、优化的方式实行特定目标的一般性控制机制;它的本质就是对其它认知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而它的根本目的就是产生协调有序的、具有目的性的行为[1]。
工作记忆是指个体存储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平台。
它是对信息暂时保持与操作的系统,它在表象、言语、创造、计划、学习、推理、思维、问题解决和决策等高级认知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
包括中央执行系统(central executive)、视觉空间存储器(visuouspatal sketch pad,VSSP)和语音环路(phonological loop)3个部分。
中央执行系统负责工作记忆中的注意控制,其功能类似于一个能量有限的注意系统,该系统负责指挥各种次级系统的活动。
视觉空间存储器对视觉图象信息进行操作。
语音环路贮存与复述言语信息,在获得语言词汇中其起重要作用。
这3个部分共同决定了工作记忆中信息的编码、表征、存储形式、提取以及容量等[3]。
目前国内外对学习有障碍的学生进行工作记忆研究的成果不少,尤其是对数学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工作记忆研究的成果更是层出不穷,所达成的共识是数学学习困难与工作记忆能力下降有密切关系[4]。
对普通学生的学习认知加工活动和工作记忆关系的大量研究发现,学生的学业表现与工作记忆存在密切的关系。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对学习不良儿童工作记忆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学习不良的性质、特点和成因,而且对于我们帮助学习不良儿童克服学习困难,制订有效的预防和干预措施也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到目前为止,研究者对学习不良儿童工作记忆的特点,以及这种特点的性质做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5]。
有研究发现,工作记忆对于学习、思维、语言理解等复杂认知任务的完成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确保各种认知加工活动的顺利进行。
系别:心理学系 班级:03级 姓名:范妍 本组成员:廖卉、范妍、杨扬子、吴俊玮 实验日期:2004年11月9日教师评定:工作记忆广度摘要 该实验以中文句子为材料,用Daneman 和Carpenter 的阅读理解测验的范式测量被试的工作记忆广度,结果表明:被试的工作记忆广度近似呈现一个均值为3.0,标准差为1.098的正态分布;男性和女性在工作记忆广度方面没有显著差别。
关键词 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 工作记忆容量 阅读理解测验 性别差异1、 导言1974年,Baddeley 和Hitch [1]在早期短时记忆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工作记忆概念[1],用工作记忆模型代替了原来单一系统的短时存储的概念。
总的来说,工作记忆指的是一种系统,它为复杂的认知任务比如言语理解、学习和推理等提供临时的储存空间和加工时所必需的信息。
其特点有二,一是能够同时储存和加工信息[1],即记忆与其他高级认知功能,如言语理解、思考、计划等同时进行,这是工作记忆与只强调存贮信息的短时记忆的一大区别。
二是其容量是有限的。
工作记忆由三个子系统构成。
由注意控制的中枢执行系统,与集中注意、计划和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它与两个服务系统协同工作:一个是保持和处理视觉的和空间的映象的视觉空间初步加工系统,另一个是语音回路,它存储和复述以言语为基础的信息,对于新知识的获得比如母语和新语言词汇的学习是必需的。
有许多的实验证据表明了这三个系统的存在。
图1是简化了的三个系统的图示:图1 Baddeley 和Hitch (1974)简化了的工作记忆模型工作记忆广度即工作记忆的容量。
Daneman 和Carpenter 1980年创造出的测量工作记忆容量的方法[2],要求被试阅读一系列句子,随后回忆每个句子最后一个单词,工作记忆阅读广度用被试能够正确阅读并记住尾词的句子的个数来测量。
与单纯的数字记忆广度、单词记忆广度测验不同,工作记忆测试要求被试能够正确理解句子并且记住单词,即要同时完成理解与记忆两种工作,这符合工作记忆的理论概念。
认知老化研究进展人均寿命的延长和出生率的降低导致了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加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也使得认知老化成为研究的热点。
除此之外,近几年老年痴呆症现象渐渐普遍,和老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开展,也进一步推动了认知老化的研究。
国外对此方面的研究报告很多,进展很快,国内有关研究尚未形成一定的系统,本文将对其作一系统的介绍。
一、认知老化的概念认知老化是指脑老化引起的认知衰退,是指与年龄相关的认知能力的轻微损害改变。
这里的认知主要是指:信息处理,初级加工和次级加工,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一般认为,晶体智力( 如词汇、知识经验等) 在成年后仍会随年龄增长,直到70 岁以后才出现显著的减退; 流体智力( 如记忆、注意、推理能力等) 则在成年早期达到高峰后即开始缓慢地下降,进入老年阶段后衰退进程加快。
总体而言,它表现为认知速度的减慢,工作记忆下降,抑制无关刺激影响的能力减弱以及现场依赖性增强。
二、认知老化的生理机制(一)大脑结构完整性老化伴随着大脑体积下降,可能与某些认知领域功能下降密切相关。
老化对脑白质完整性亦造成影响,尤其前额叶脑白质表现最为敏感,脑白质完整性下降可导致失连接状态,表现为执行功能和信息加工速度等认知领域的功能下降。
(二)大脑活动水平和模式静息态FMRI发现老年人的大脑特别是前额叶血流量和代谢降低。
大规模的神经系统协调功能损害。
(三)任务态功能影像学研究发现老年人局部脑区的过度“激活”现象。
老年人大脑半球非对称性减弱模型和老化中由后向前转移模型。
老年人大脑半球非对称性减弱模型是指年轻人在完成一些认知任务时,大脑激活呈现出明显的单侧化优势( 即非对称性) ,而老年人在完成这些任务时,常过度激活对侧半球的相应脑区,呈现明显的双侧化( 即非对称性减弱) 趋势。
老化中由后向前转移模型是由Grady 提出的,他在一项研究人脸感知和位置的研究中首次发现,在两种任务条件下,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在枕颞区的激活减弱,而在前部脑区包括前额叶皮质的激活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