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软件架构设计(20101105类图)
- 格式:doc
- 大小:421.50 KB
- 文档页数:3
1软件总体架构图软件结构如图1.1所示:大容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工业以太网网关路由程序CGIBOATCP/IP操作系统界面ucLinux 内核MicroBlaze Ip 设计图1.1 FPGA 数据采集软件架构图以上是系统的软件结构框图,我们下面将就具体每一个步骤的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2 MicroBlaze IP 核设计IP 字面意思是知识产权,在微电子领域,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模块成为IP Core 或IP 核。
IP 可以用来生成ASIC 和PLD 逻辑功能块,又称为虚拟器件VC 。
IP 核可以有很多种,比如UART 、CPU 、以太网控制器、PCI 接口等。
根据IP 核描述的所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层次,IP 可以分为硬IP 、软IP 、固IP 。
硬IP 的芯片中物理掩膜布局已经得到证明,所有的验证和仿真工作都已经完成,用它可以直接生产硅片,系统设计者不能再对它进行修改。
而软IP 是以行为级和RTL 级的Verilog 或VHDL 代码的形式存在,它要经过逻辑综合和版图综合才能最终实现在硅片上。
固IP 则介于两者之间。
Xilinx 公司的MicroBlaze32位软处理器核是支持CoreConnect 总线的标准外设集合。
MicroBlaze 处理器运行在150MHz 时钟下,可提供125 D-MIPS 的性能,非常适合设计针对网络、电信、数据通信和消费市场的复杂嵌入式系统。
1.MicroBlaze 的体系结构MicroBlaze 是基于Xilinx 公司FPGA 的微处理器IP 核,和其它外设IP 核一起,可以完成可编程系统芯片(SOPC)的设计。
MicroBlaze 处理器采用RISC 架构和哈佛结构的32位指令和数据总线, 可以全速执行存储在片上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中的程序, 并访问其中的数据, 如图4.1所示指令端总线接口程序指针(PC )运算器通用寄存器组32x32Bit指 令 缓冲指 令 译码数 据 端 总 线 接口DLMBDOP B图2.1 MicroBlaze 内核结构框图(1)内部结构MicroBlaze内部有32个32位通用寄存器和2个32位特殊寄存器—— PC 指针和MSR 状态标志寄存器。
1软件总体架构图软件结构如图1.1所示:图1.1 FPGA数据采集软件架构图以上是系统的软件结构框图,我们下面将就具体每一个步骤的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2 MicroBlaze IP核设计IP字面意思是知识产权,在微电子领域,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模块成为IP Core或IP核。
IP可以用来生成ASIC和PLD逻辑功能块,又称为虚拟器件VC。
IP核可以有很多种,比如UART 、CPU、以太网控制器、PCI接口等。
根据IP 核描述的所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层次,IP可以分为硬IP、软IP、固IP。
硬IP的芯片中物理掩膜布局已经得到证明,所有的验证和仿真工作都已经完成,用它可以直接生产硅片,系统设计者不能再对它进行修改。
而软IP是以行为级和RTL级的Verilog 或VHDL代码的形式存在,它要经过逻辑综合和版图综合才能最终实现在硅片上。
固IP则介于两者之间。
Xilinx 公司的MicroBlaze32位软处理器核是支持CoreConnect总线的标准外设集合。
MicroBlaze处理器运行在150MHz时钟下,可提供125 D-MIPS 的性能,非常适合设计针对网络、电信、数据通信和消费市场的复杂嵌入式系统。
1.MicroBlaze 的体系结构MicroBlaze是基于Xilinx公司FPGA的微处理器IP核,和其它外设IP核一起,可以完成可编程系统芯片(SOPC)的设计。
MicroBlaze处理器采用RISC架构和哈佛结构的32位指令和数据总线,可以全速执行存储在片上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中的程序,并访问其中的数据,如图4.1所示图2.1 MicroBlaze 内核结构框图(1)内部结构MicroBlaze 内部有32个32位通用寄存器和2个32位特殊寄存器—— PC指针和MSR状态标志寄存器。
为了提高性能,MicroBlaze还具有指令和数据缓存。
所有的指令字长都是32位,有3个操作数和2 种寻址模式。
指令按功能划分有逻辑运算、算术运算、分支、存储器读/写和特殊指令等。
1软件总体架构图软件结构如图1.1所示:大容量数据采集与处理程序工业以太网网关路由程序CGIBOATCP/IP操作系统界面ucLinux 内核MicroBlaze Ip 设计图1.1 FPGA 数据采集软件架构图以上是系统的软件结构框图,我们下面将就具体每一个步骤的设计进行一个简要的描述:2 MicroBlaze IP 核设计IP 字面意思是知识产权,在微电子领域,具有知识产权的功能模块成为IP Core 或IP 核。
IP 可以用来生成ASIC 和PLD 逻辑功能块,又称为虚拟器件VC 。
IP 核可以有很多种,比如UART 、CPU 、以太网控制器、PCI 接口等。
根据IP 核描述的所在集成电路的设计层次,IP 可以分为硬IP 、软IP 、固IP 。
硬IP 的芯片中物理掩膜布局已经得到证明,所有的验证和仿真工作都已经完成,用它可以直接生产硅片,系统设计者不能再对它进行修改。
而软IP 是以行为级和RTL 级的Verilog 或VHDL 代码的形式存在,它要经过逻辑综合和版图综合才能最终实现在硅片上。
固IP 则介于两者之间。
Xilinx 公司的MicroBlaze32位软处理器核是支持CoreConnect 总线的标准外设集合。
MicroBlaze 处理器运行在150MHz 时钟下,可提供125 D-MIPS 的性能,非常适合设计针对网络、电信、数据通信和消费市场的复杂嵌入式系统。
1.MicroBlaze 的体系结构MicroBlaze 是基于Xilinx 公司FPGA 的微处理器IP 核,和其它外设IP 核一起,可以完成可编程系统芯片(SOPC)的设计。
MicroBlaze 处理器采用RISC 架构和哈佛结构的32位指令和数据总线, 可以全速执行存储在片上存储器和外部存储器中的程序, 并访问其中的数据, 如图4.1所示指令端总线接口程序指针(PC )运算器通用寄存器组32x32Bit指 令 缓冲指 令 译码数 据 端 总 线 接口DLMBDOP B图2.1 MicroBlaze 内核结构框图(1)内部结构MicroBlaze内部有32个32位通用寄存器和2个32位特殊寄存器—— PC 指针和MSR 状态标志寄存器。
软件开发中的常用架构图目录一、背景 (3)二、软件架构图的作用 (3)三、不同流程中适合运用的图 (4)四、实际架构图的运用 (14)五、结语 (15)一、背景大家在从事软件开发领域工作时间有一段时间之后,就开始有画图的意识,不管是懵懂的学别人还是想更好的让其它人理解自己的一个观点。
所谓“一图胜千言”,我们身处于软件开发这个水很深且要求精确的复杂领域里,要想把事情做好,最基本的是要把事情想明白,其次还要让相关的人能够明白你要说的东西,进行协作。
特别对于一位架构师来说,能否画得一手好图尤其重要,因为相关的干系人数较多,要让不同领域的人能够达成一个统一的认识,是一件不太容易但也是必须要做好的事情。
二、软件架构图的作用软件开发涉及的流程是:需求--> 开发--> 测试--> 发布上线。
作图本身是个设计的工作,是个前期工作。
那么从软件开发的整个生命周期来说,用到的图的地方是在前期的需求、开发阶段较多。
在软件开发这个非常抽象的领域,只要涉及到多人协作,那么通过文字来进行交流叙述是非常晦涩难懂的,需要沟通好几遍才能理解达成一致也是比较常见的情况。
那么我们画图,就是为了把不适合用言语表述的内容通过作图的方式呈现出来,让相关协作者有一个共同的具象的参照物。
这个参照物可以有它的额外价值,是对软件长期价值的延伸,一份一致、清晰的设计图,可以给后续的软件迭代提供非常有帮助的决策依据。
当然保证设计图与系统的一致本身也是件费精力的事情。
三、不同流程中适合运用的图1. 用例图用例图是UML交互图中的一种,是指由参与者(Actor)、用例(Use Case),边界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用于描述系统功能的视图。
用例图(User Case)是外部用户(被称为参与者,一般为软件的面向用户)所能观察到的系统功能的模型图。
适用场景:当新做一个产品或者功能的时候,首先需要明确核心方向,用例图就是整理这个核心方向的工具。
软件系统架构图-参考案例本文介绍了共享平台的逻辑架构设计、技术架构设计和系统整体架构设计。
逻辑架构图突出了子系统/模块间的业务关系,重点包括应用系统建设、应用资源采集、数据分析与展现以及数据的应用。
技术架构图主要突出子系统/模块自身使用的技术和模块接口关联方式,包括相关体系架构的搭建、应用功能完善可开发、应用资源全面共享与管理。
系统整体架构设计则对整个项目的架构图进行了归纳。
通过这些设计,共享平台能够实现资源的有效管理与展现,提升整体应用服务质量。
应用管理层是整体应用系统的管理保障,包括系统的运维管理、安全保障、标准与规范体系等方面。
在本次项目中,我们将建立完善的运维管理体系,包括系统监控、故障排除、性能优化等方面,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同时,我们将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包括数据安全、网络安全、应用安全等方面,保障系统的安全性。
此外,我们还将建立完善的标准与规范体系,确保系统的开发、维护、升级等方面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
应用展示层应用展示层是整体应用系统的用户界面,包括PC端、移动端等多种形式。
在本次项目中,我们将采用响应式设计的方式,确保系统在不同设备上的良好展示效果。
同时,我们将注重用户体验的设计,提高系统的易用性和用户满意度。
综上所述,整体应用系统架构图主要包括物理硬件、数据库、后台底层、业务逻辑、UI描述、系统用户分类、项目实施与运维管理、标准与规范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等方面。
通过有效的层级结构划分和详细的设计规划,我们将为本次项目的顺利实施和今后区劳动局信息化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设计3.3.3图时,应用管理层有效地继承了我局原有的应用系统分类标准,将实际应用系统分成了八个应用体系。
在实际应用系统的建设中,我们将在全面传承原有应用分类标准规范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多维应用资源分类方法。
整体应用系统也可以通过多维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关操作管理。
例如,可以按照业务将应用系统进行划分,包括劳动管理和保险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