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退避-自责,不成熟型
这类人在生活中常以自责、幻想、 退避等应对方式应对困难和挫折, 而较少使用 解决问题这类积极的应对方式, 表现出一种退避型的人格特点, 其情绪和行为均缺 乏稳定性。
二、行为层面: 积极应对的技巧
(三)合理化-幻想,混合型
合理化应对因子既与解决问题、 求助等成熟应对因子呈正相关, 也与退避、 幻 想等不成熟应对因子呈正相关。 这类人的应对行为集成熟与不成熟的应对方式 于一体, 在应对行为上表现出一种矛盾的心态和两面型的人格特点。
(1)坚持。坚持是指个体发现目标难以达到, 要求自己加倍努力, 并通过不断努力, 最 终使目标实现。 (2)认同。认同是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时, 将自己比拟为某一成功者, 借以减轻挫折造成的痛苦, 或者迎合能满足自己需要的人。
(3)补偿。 补偿是指当个体行为受挫时, 或因个人某方面的缺陷而使目标无法实现时, 以新的目标代替原有目标, 以其他方面的成功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与自信。
(二)压力的生理和心理反应
压力作用于个体之后, 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变化, 主要表现为: 心跳 加快加强, 血液循环加快, 血压升高; 内脏血管收缩, 骨骼肌血管舒张, 血流量重新分布; 呼吸加深加快, 肺通气量增加; 代谢活动加强, 为肌 肉活动提供充分的能量等。 这一系列变化均有利于机体动员各器 官的储备力, 尽力应对环境的变化。
二、挫折的相关概念
(三)挫折防御机制
挫折防御机制是指人在遇到挫折时, 有意无意地寻求摆脱由挫折 产生的心理压力、减轻精神痛苦、恢复正常情绪和心理平衡的自 我调节和自我保护的方式。 挫折防御机制一般可以分为两大类: 积极心理防御和消极心理防御。
二、挫折的相关概念
1 . 积极心理防御 积极心理防御方式是正视挫折, 承认挫折, 正确分析挫折产生的主、客观原因, 总结经验 教训, 采取积极的行为方式, 最后战胜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