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
- 格式:doc
- 大小:762.39 KB
- 文档页数:32
1.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分支科学,是关于测定物质的质和量的科学,是化学测量和表征的科学2.定性分析:确定物质是由哪些组分--元素,离子,基团或化合物所组成3.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4.化学分析: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5.仪器分析:以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的仪器分析方法6.仲裁分析:不同单位对同一产品的分析结果有争议时,要求某单位(如一定级别的药检所,法定检验单位等)用法定方法进行准确的分析,以判断原分析结果是否准确7.系统误差:是由测定过程中某些确定的因素造成的8.偶然误差:是由某些不确定的原因或某些难以控制得原因造成的9.方法误差:不适当的实验设计或分析方法本身所造成的误差10.操作误差:操作人员的主观原因或习惯在实验过程中所引起的误差11.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12.相对误差:绝对误差在真实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3.标准参考物质:必须要有公认的权威机构鉴定,并给与证书,具有良好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其含量测定的准确度至少高于实际测量的3倍14.偏差: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15.相对偏差:单次测量值的绝对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6.平均偏差:各测量值的绝对偏差的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值17.相对平均偏差:平均偏差在平均值中所占的百分率18.准确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19.精密度:在相同条件下,同一试样的重复测定值之间的符合程度20.有效数字:是指在分析工作中实际测量到的数字,除最后一位是可疑的外,其余的数字都是准确的21.有效数字的修约:计算前舍去多余数字的过程22.平均值的置信区间:表示在一定置信水平下,以单位测定值x为中心,包括总体平均值在内的可信范围23.空白实验:在不加试样的情况下,按照与试样测定相同的条件和步骤进行的实验24.对照实验:用已知含量的标准试样或纯溶液,在与试样相同的测定条件下进行分析测定,所得分析结果与已知含量比较,便可得出分析的误差,有时可对测定误差加以校正25.回收试验:用所建方法测定出试样中被测组分的含量后,在几份相同的试样(n>5)中加入一定量的被测组分的纯品,在相同的条件下用相同的方法测定,计算回收率26.滴定分析法(容量分析法):是将一种已知浓度的溶液--标准溶液滴加到被测物质的溶液中,使其与被测物质按化学计量关系定量反应,然后根据所加入标准溶液的浓度与体积,计算出被测物质的含量的方法27.标准溶液:是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滴定剂28.化学计量点:当加入的标准溶液的量与被测物质的量按照化学反应式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作用时,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29.滴定终点:由于指示剂颜色发生变化或电位电导电流等发生突变而停止滴定之点30.终点误差(滴定误差):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不符产生的误差31.非水滴定法:在以水以外溶剂中的滴定反应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32.基准物质:能用于直接配制标准溶液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33.物质的量浓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34.滴定度:①以每毫升标准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表示,以T B表示②每毫升标准溶液T能与被测组分B完全作用时消耗B的克数,以T T/B表示35.酸碱滴定法:是以质子转移为基础的滴定分析方法36.质子酸:能给出质子的物质37.质子碱:能接受质子的物质38.酸碱半反应:酸失去一个质子或碱得到一个质子转变成相互对应的碱或酸的反应39.共轭酸碱对:酸碱半反应中的酸与碱以质子联系而成共轭关系,相互依存又相互转换40.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只发生在溶剂分子之间的质子转移反应,称为溶剂的质子自递反应41.分析浓度:溶液中溶质的总浓度42.平衡浓度:平衡状态时溶质或溶质各型体的浓度43.酸度:溶液中氢离子的平衡浓度称为酸度44.质量平衡(MBE):平衡状态时,溶质的各型平衡浓度之和与溶质分析浓度为等衡关系45.电荷平衡(CBE):处于平衡状态的水溶液是电中性的,既溶液中荷正电质点电荷之和必等于荷负电荷点电荷之和46.质子平衡(PBE):酸碱反应达到平衡时,酸与碱之间得失质子的平衡关系称为质子平衡47.质子条件式:质子平衡的数学表达式48.滴定突跃:在化学计量点附近溶液pH的突变称为滴定突跃49.滴定突跃范围:突跃所在的pH范围称为滴定突跃范围50.分布系数:溶液中某酸碱组分的平衡浓度占其总浓度的分数51.质子溶剂:能接受质子或给出质子的溶剂52.耦合亲质子溶剂:分子中无可转移质子,但却有较弱的接受质子能力和形成氢键的能力53.惰性溶剂:几乎没有接受质子和形成氢键的能力的溶剂54.均化效应:这种将不同强度的酸均化到溶质和质子水平的效应55.区分效应:能区分酸碱强弱的效应称为区分效应1.质子溶剂:能接受质子或给出质子的溶剂2.两性溶剂:既易给出质子又易接受质子的溶剂或称为中性溶剂3.酸性溶剂:给出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4.碱性溶剂:接受质子能力较强的溶剂5.耦合亲质子溶剂:分子中无可转移质子,但却有较弱的接受质子能力和形成氢键能力6.惰性溶剂:几乎没有接受质子和形成氢键的能力的溶剂7.混合溶剂:为使样品易于溶解,增大滴定突跃,并使终点指示剂变色敏锐,还可以将质子性溶剂与惰性溶剂混合使用8.非质子溶剂:没有给出质子的能力的溶剂称为无质子性溶剂9.均化效应和均化性溶剂:均化效应是指当不同的酸或碱在同一溶剂中显示相同的酸碱强度水平。
分析化学的认识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涉及到对物质成分、结构和性质的研究和分析。
通过对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获得关于物质组成、性质以及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信息。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科学研究中,分析化学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物质的性质和结构,进而推导出其可能的应用和潜在的危害。
在工业生产中,分析化学则有助于优化生产过程、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例如,通过化学分析可以控制产品的成分和纯度,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和保护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对环境中的各种物质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来源,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供依据。
同时,分析化学还可以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的检测和分析,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
分析化学在医学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对生物体中的各种化学成分进行检测和分析,我们可以了解人体的生理状态和疾病情况。
例如,通过血液分析和尿液分析可以了解人体的代谢状况和肾功能状况,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分析化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不仅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在医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分析化学也将不断进步和完善,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分析化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涉及物质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在分析化学中,分离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们有助于将待测物从复杂的样品中分离出来,以便进行更加准确和灵敏的测定。
本文将介绍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技术,包括样品处理、溶液制备、分离技术本身以及监测方法。
样品处理是分析化学中的首要步骤,主要包括采样、前处理和消解等步骤。
采样主要涉及从整体中取出一部分样品进行分析,前处理则包括样品的粉碎、混合、过滤等步骤,消解则涉及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溶解过程。
样品处理技术的优缺点主要在于其能够减小样品的不均匀性,提高分析的准确性,但同时也可能造成样品的损失和污染。
分析化学原理1. 引言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是化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本文将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常见的分析方法和仪器设备,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2. 基本原理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样品的制备与处理、化学反应、测定方法等。
样品的制备与处理是分析化学的第一步,它包括样品的采集、清洗、分解、萃取等步骤,以获得可分析的物质。
化学反应是分析化学的核心内容,它通过与样品中的分析对象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来实现定量或定性分析。
测定方法是分析化学的手段和工具,包括重量法、容量法、电位法、光谱法等,可以对样品中的成分进行精确测定。
3. 分析方法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是确定样品中存在的化学组分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酸碱中和反应、沉淀法、络合反应等。
定量分析是确定样品中成分含量的过程,常用的方法有滴定法、比色法、光度法、电化学分析等。
不同的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样品和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对于准确分析结果的获得非常重要。
4. 仪器设备分析化学依赖于仪器设备的支持,现代分析化学中常用的仪器设备包括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电化学分析仪等。
光谱仪可以通过测量样品吸收、发射或散射的光来分析样品的成分和浓度;色谱仪可以通过将混合物分离后,再通过检测器进行分析;质谱仪可以通过样品中的分子离子的质荷比来确定样品的成分。
这些仪器设备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分析化学的分析速度和准确度。
5. 应用意义分析化学在各个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在环境监测中,分析化学可以对污染物进行检测和分析,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食品安全中,分析化学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
在医药工业中,分析化学可以对药物的纯度和成分进行测定,保证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中,分析化学可以对矿石中的有用成分进行分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总之,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广泛,对于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一,分析化学的定义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是人们获得物质化学组成和结构信息的科学.二,分析化学的任务1. 定性分析——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如元素,离子,原子团,化合物等,即"解决物质是什么的问题".2. 定量分析——测定物质中有关组分的含量,即"解决物质是多少的问题".3. 结构分析——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如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等.三、分析化学的作用分析化学的应用范围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国防建设,资源开发及人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可以说,当代科学领域的所谓"四大理论"(天体,地球,生命,人类的起源和演化)以及人类社会面临的"五大危机"(资源,能源,人囗,粮食,环境)问题的解决都与分析化学这一基础学科的研究密切相关.1.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大气,江河,海洋和土壤等环境污染正在破坏着正常的生态平衡,甚至危及人类的发展与生存,为追踪污染源,弄清污染物种类,数量,研究其转化规律及危害程度等方面,分析化学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材料的研究中,表征和测定痕量杂质在其中的含量,形态及空间分布等已成为发展高新技术和微电子工业的关键;在资源及能源科学中,分析化学是获取地质矿物组分,结构和性能信息及揭示地质环境变化过程的的主要手段,煤炭,石油,天然气及核材料资源的探测,开采与炼制,更是离不开分析检测工作;分析化学在研究生命过程化学,生物工程,生物医学中,对于揭示生命起源,生命过程,疾病及遗传奥秘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医学科学中,医药分析在药物成分含量,药物作用机制,药物代谢与分解,药物动力学,疾病诊断以及滥用药物等的研究中,是不可缺少的手段;在空间科学研究中,星际物质分析已成为了解和考察宇宙物质成分及其转化的最重要手段.2. 分析化学在工,农业生产及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产品质量检查,工艺流程控制和商品检验方面; 在农业生产方面,分析化学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在水,土成分调查,农药,化肥,残留物及农产品质量检验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以资源为基础的传统农业向以生物科学技术和生物工程为基础的"绿色革命"的转变中,分析化学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的研究中,也将发挥重要作用;在国防建设中,分析化学在化学战剂,武器结构材料,航天,航海材料,动力材料及环境气氛的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第三道作业化学分析一般过程包括五个主要步骤:样品的采集、试样的制备和分解、干扰组分的分离、含量的测定以及数据处理。
分析化学讲义1. 引言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组成和性质的科学,旨在探究样品中化学成分的种类、含量和结构等信息。
它是化学学科的一部分,被广泛应用于冶金、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
本讲义将介绍分析化学的基本原理、常用分析方法以及数据处理技术。
2. 基本原理2.1 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分析化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等各种物质样品。
其主要任务是确定样品中各种组分的种类和含量。
2.2 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分析化学将分析过程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是通过一系列试验,鉴定出待测样品中存在的化学成分。
定量分析则是准确测定样品中各种组分的含量。
3. 常用分析方法3.1 重量法重量法是一种基本的分析方法,通过称量待测样品和标准物质,计算它们的质量差来确定化学成分的含量。
重量法常用于固体样品的分析,如矿石中金属含量的测定等。
3.2 滴定法滴定法是基于化学反应进行的分析方法,通过向待测样品中滴加一种已知浓度的滴定液,直到反应终点出现可观察到的颜色变化,从而确定待测样品中化学物质的含量。
3.3 光谱法光谱法是利用物质对不同波长或频率的光的吸收、发射、散射等现象进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光谱法包括紫外-visible分光光度法(UV-Vis)、红外光谱法(IR)、原子吸收光谱法(AAS)等。
3.4 色谱法色谱法是利用物质在固体或液体载体上的不同吸附或分配行为进行分离和分析的方法。
常用的色谱法有气相色谱法(GC)、液相色谱法(LC)等。
4. 数据处理技术4.1 数理统计与误差分析数理统计是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出合理的结论。
同时,对于测量数据存在的误差,需要进行误差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正。
4.2 质量控制质量控制是保证分析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包括日常仪器校准、样品处理和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控制。
5. 结束语分析化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学科,对于研究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分析化学1、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和技术的一门学科,是化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2、分析化学的作用:①对国民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②工农业生产的“眼睛”③科学研究同样离不开分析化学④医药卫生方面的尤其广泛3、按照分析对象不同,分析化学分为有机分析(对象是有机物,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还需结构分析)和无机分析(对象是无机物,对无机组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4、按照分析的任务和目的不同,分析化学分为定量分析、定量分析、结构分析①定性分析:是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用元素、离子、官能团或化合物表示②定量分析:是测定物质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用相对百分含量表示③结构分析:是研究物质的结构或存在形态。
用分子结构、晶体结构、空间分布或氧化钛、还原态、配位态表示5、按照分析原理不同,分析化学分为化学分析法、仪器分析法1)化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化学反应为基础的一类分析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优点:简单、操作方便、准确、应用范围广缺点:对微量杂质的分析不够灵敏,不能满足快速分析要求2)仪器分析法:优点:灵敏、快速,是当代分析化学研究的重点,发展很快缺点:仪器分析法中的试样分解、掩蔽、富集、分离及方法准确度的检验、仪器的校准6、色谱分析法分为液相色谱法和气相色谱法无机定性分析,用半微量分析;化学定量分析,用常量分析;仪器分析,用微量分析和朝微量分析7、定性分析(鉴定物质中所含组成)的方法分类1、化学分析法:①1)干法分析:反应在溶液中进行,只用于少量试剂和仪器,便于野外检测例:焰色反应、融珠反应②2)湿法分析:反映在固体之间进行例:常量法、半微量法、微量法、超微量法8、鉴定反应的外部特征:①溶液的颜色变化②沉淀的生成或溶解③特殊气体的生成④气体的排出9、定性反应的条件① 溶液的酸度② 溶液的温度③ 反应物的浓度④ 溶剂的影响⑤ 干扰物质的影响⑥ 反应的灵敏性10、检出限量:在一定条件下,某一定性反应能检出某物质的最小量,用m 表示,单位ug11、最低浓度:在一定条件下,某种反应能检出某物质的最小浓度,用1:G (G 是含有1g 被检物质的溶剂的克数)m=V ×106/G12、空白实验:溶剂,辅助试剂或器皿等可能引进外来离子,从而被当作试液中存在的离子而鉴定出来—过检13、对照实验:试剂失效或反应条件控制不当(鉴定反映不够明显或现象异常,特别是在怀疑所得的否定结果是否准确时)—检漏14、15、误差:实际测量值和真实值之差16、系统误差:由于某些经常性因素(确定因素)而引起的误差,对分析结果的影响恒定。
分析化学的重要性分析化学是化学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通过研究和应用一系列分析技术和方法,对物质的成分、结构和性质进行定性和定量的研究。
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分析化学的重要性。
其一,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在化学研究中,分析化学是探索新物质、研究物质性质和反应机理不可缺少的工具。
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确定化合物的成分、结构和性质,为化学反应和物质转化的研究提供依据。
例如,分析化学方法可以用于检测化合物的纯度、鉴定未知物质的结构和确定反应物与产物的定量关系等。
此外,分析化学在材料科学、药物研发、生物学以及环境科学等领域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二,分析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在工业生产中,分析化学在物质转化过程的监控和质量控制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对原材料的成分和质量进行检测,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保证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产品质量的可控性。
例如,石油化工、食品加工、制药等行业都需要依靠分析化学方法对原料和成品进行分析和检测,以确保产品符合质量标准。
其三,分析化学在环境监测中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对于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越来越重视,而分析化学则是环境监测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分析化学的方法,可以对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样品中的污染物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为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例如,分析化学可以检测大气中的空气污染物、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等,帮助我们了解环境污染的程度和来源,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
其四,分析化学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分析化学不仅应用于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也渗透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食品安全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分析化学可以检测食品中的添加剂、农药残留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保障食品的质量和安全。
此外,分析化学还应用于医学诊断、药物监测和酒精检测等领域,为人们的健康和生活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分析化学在科学研究、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和生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第二次作业1. ( 单选题 ) 对于某特定的酸碱体系而言,分布系数δ值()。
.(本题5.0分)A、只取决于该体系的[H+]或pH值B、只取决于该体系的总浓度сC、既要考虑体系的[H+],又要考虑该体系的cD、只取决于该体系的离解常数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52. ( 单选题 ) 为使反应 A 2+ + B 4+ = A 3+ + B 3+完全度达到99.9%,两电对的条件电位之差至少大于()。
(本题5.0分)A、 0.1 VB、 0.12 VC、 0.35 VD、 0.18 V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53. ( 单选题 ) CaF 2在pH=3.0时,比在pH=4.0时的溶解度大。
其原因是()。
(本题5.0分)A、盐效应B、配位效应C、酸效应D、同离子效应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54. ( 单选题 ) 高压氢气瓶的瓶外表颜色为()。
(本题5.0分)A、天蓝B、黑色C、白色D、深绿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05. ( 单选题 ) 分析测定中的偶然误差,就统计规律来讲,以下不正确的是()。
(本题5.0分)A、多次平行测量数据符合正态分布B、数值随机可变C、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小,小误差出现的概率大D、数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概率均等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6. ( 单选题 ) 测定水中钙硬度时,消除Mg 2+的干扰可用()。
(本题5.0分)A、控制酸度法B、配位掩蔽法C、氧化还原掩蔽法D、沉淀掩蔽法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07. ( 单选题 ) 标定NaOH溶液的常用的基准物质除了邻苯二甲酸氢钾,还有()。
(本题5.0分)A、基准Na2CO3B、草酸C、硼砂D、盐酸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08. ( 单选题 ) 不利于减少碘量法中误差的操作是()。
(本题5.0分)A、温度勿高B、充分振摇C、避免光照D、控制酸度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09. ( 单选题 ) 下列()指示剂属于氧化还原指示剂。
(本题5.0分)A、甲基橙B、铬黑TC、二苯胺磺酸钠D、铁铵矾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510. ( 单选题 ) 关于酸碱指示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本题5.0分)A、实际变色范围可能会与理论变色范围有差异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越窄,指示变色越敏锐C、对于单色指示剂,随着指示剂用量的增加,其变色范围向pH增大的方向发生移动D、指示剂在滴定终点颜色的改变尽量是无色→有色、浅色→有色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511. ( 单选题 ) 在某温度下,在纯水中加入一点酸,则溶液中()。
(本题5.0分)A、 [H+][OH-]的乘积增大B、 [H+][OH-]的乘积减小C、 [H+][OH-]的乘积不变D、水的质子自递常数增加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012. ( 单选题 ) 关于配位滴定中对EDTA溶液的描述,有误的是()。
(本题5.0分)A、常用浓度为0.1~0.5mol/LB、通常储存在塑料瓶中C、它不是基准试剂,常用ZnO、Zn、CaCO3等基准物质来标定D、可以存放在硬质玻璃试剂瓶中学生答案:A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513. ( 单选题 ) 当用福尔哈德法返滴定测I–时,指示剂必须在加入过量的AgNO 3溶液后才能加入,这是因为()。
(本题5.0分)A、 AgI 对指示剂的吸附性强B、 AgI 对I–的吸附强C、 Fe3+氧化I–D、终点提前出现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514. ( 单选题 ) 体积比为1:1的甲醇—水混合液采取以下那种分离方法?()(本题5.0分)A、分馏B、常压蒸馏C、间歇式萃取法D、连续式萃取法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15. ( 单选题 ) 下列关于水蒸气蒸馏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本题5.0分)A、克氏烧瓶内所装试样量应大于瓶容积的1/2B、旋开三通管螺旋夹,加热水蒸气发生器至沸腾,可加适量助沸剂C、当三通管向外喷气,关冷凝水,开螺旋夹,不向克氏烧瓶试液中通气D、当蒸馏完毕时,应先开螺旋夹,再停止加热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516. ( 单选题 ) 下列()措施可减少分析测量中的随机误差。
(本题5.0分)A、对照实验B、用两组测量数据对照C、增加平行测量次数D、进行仪器校准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017. ( 单选题 ) 可以用直接法配制标准溶液的物质是()。
(本题5.0分)A、盐酸B、硼砂C、氢氧化钠D、 EDTA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018. ( 单选题 ) 从天然水到纯水的制备工序中,要彻底除去细菌和杂质不可采用的方法是()。
(本题5.0分)A、紫外光照射B、超滤C、通CI2气D、皆不可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519. ( 单选题 ) 下列()误差属于随机误差。
(本题5.0分)A、天平左、右臂不等长造成的称量误差B、滴定管在制作时实际内径比要求的小造成的误差C、所用试剂潮解造成的误差D、操作者对指示剂变色辨认的不确定性造成的误差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020. ( 单选题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本题5.0分)A、一个测定结果的精密度高,其准确度不一定高B、偶然误差影响准确度和精密度,系统误差只影响准确度C、精密度和准确度都与真值有关D、在消除了系统误差的前提下,高的精密度意味着高的准确度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01. ( 单选题 ) 关于配位滴定副反应的描述,不一定正确的是()。
(本题5.0分)A、副反应的发生会影响主反应发生的程度B、副反应的发生程度以副反应系数加以描述C、副反应的发生不利于配位滴定反应进行地更完全D、副反应的发生往往很难避免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52. ( 单选题 ) 用0.1000 mol/L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HAc (pK a=4.74)的实验中,滴定的突跃范围为7.7~9.7;若用0.1000mol/L的NaOH 标准溶液去滴定某弱酸(HB)时(pK a=2.74),此时的滴定突跃范围将是()。
(本题5.0分)A、 8.7~10.7B、 6.7~9.7C、 6.7~10.7D、 5.7~9.7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D解析:得分:03. ( 单选题 ) 下面有关配制、标定KMnO 4标准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本题5.0分)A、溶液标定前需加热煮沸一定时间或放置数天B、溶液必须用滤纸过滤除去MnO2C、必须保存在棕色瓶中D、滴定时KMnO4溶液必须装在酸式滴定管中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54. ( 单选题 ) 用0.1000mol/L NaOH滴定0.1000 mol/L HCl时,pH 突跃范围为4.30 ~9.70,若用1.000 mol/L NaOH滴定1.000 mol/L HCl时,pH突跃范围为()。
(本题5.0分)A、 3.30~10.70B、 5.30~8.70C、 3.30~7.00D、 4.30~7.00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5. ( 单选题 ) 下列有关沉淀溶解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本题5.0分)A、一般来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增高而增加B、同一个沉淀物,其小颗粒的溶解度小于大颗粒C、同一沉淀物,其表面积愈大溶解度愈大D、沉淀反应中的陈化作用,对一样大小的沉淀颗粒不起作用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06. ( 单选题 ) 关于常压过滤、热过滤和减压过滤描述正确的是()。
(本题5.0分)A、热过滤与常压过滤法的操作基本不相同B、减压过滤采用普通玻璃漏斗C、热过滤漏斗采用长颈漏斗D、减压抽滤装置包括过滤器、抽滤瓶、缓冲瓶和抽气泵学生答案:C解析:得分:07. ( 单选题 ) 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本题5.0分)A、游离指示剂的颜色B、 EDTA-M络合物的颜色C、指示剂-M络合物的颜色D、上述A+B的混合色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8. ( 单选题 ) 以下标准溶液可用直接法配制的是()。
(本题5.0分)A、 KMnO4B、 NaOHC、 K2Cr2O7D、 FeSO4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59. ( 单选题 ) 法扬司法采用的指示剂是()。
(本题5.0分)A、铬酸钾B、铁铵矾C、吸附指示剂D、自身指示剂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510. ( 单选题 ) 测定CaCO 3的含量时,加入一定量过量的HCl标准溶液与其完全反应,过量部分HCl用NaOH溶液滴定,此滴定方式属()。
(本题5.0分)A、直接滴定方式B、返滴定方式C、置换滴定方式D、间接滴定方式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011. ( 单选题 ) 在有机溶液中,加入下列哪种试剂可以除去杂质羧酸?()(本题5.0分)A、 NaOH水溶液B、氯仿C、苯酚D、乙醇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12. ( 单选题 ) H 3PO 4的pK a1=2.12,pK a2=7.2,pK a3=12.36。
当pH=10时,磷酸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
(本题5.0分)A、 H3PO4B、 H2PO4-C、 HPO42-D、 PO43-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513. ( 单选题 ) 由于测量过程中某些经常性的原因所引起的误差是()。
(本题5.0分)A、偶然误差B、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过失误差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014. ( 单选题 ) 有关基准物质的叙述不一定正确的是()。
(本题5.0分)A、物质的组成应与化学式完全相符B、超纯物质一定满足基准试剂对纯度的要求C、试剂在一般情况下应该很稳定D、试剂最好有比较大的摩尔质量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015. ( 单选题 ) 用蒸馏法制取二次水是将普通去离子水重新蒸馏、收集中段的水称为二次水。
制取时必须弃去()。
(本题5.0分)A、头、尾各1/3容积的水B、头、尾各1/5容积的水C、开头制备的1/4容积的水D、头、尾各1/4容积的水学生答案:C标准答案:C解析:得分:516. ( 单选题 ) 当置信度为 95%时,对某项分析结果计算后,写出的分析结果表达式合理的为()。
(本题5.0分)A、 (25.48 ± 0.1) %B、 (25.48 ± 0.13) %C、 (25.48 ± 0.135) %D、 (25.48 ± 0.1348) %学生答案:D标准答案:B解析:得分:017. ( 单选题 ) 对配位反应中的条件稳定常数,正确的叙述是()。
(本题5.0分)A、条件稳定常数是实验条件下的实际稳定常数B、酸效应系数并不总是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C、所有的副反应均使条件稳定常数减小D、条件稳定常数与配位滴定突跃无关学生答案:B标准答案:A解析:得分:018. ( 单选题 ) 在滴定分析中,对其化学反应的主要要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