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与角动量
- 格式:doc
- 大小:143.50 KB
- 文档页数:7
物理学概念知识:动量定理和动量角动量定理动量定理和动量角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非常基本的两个概念。
它们的内容涉及到我们对物体运动规律的认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知识,还可以应用于现实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下面,我们将分别介绍这两个概念及其应用。
一、动量定理动量定理是描述物体运动过程中动量变化的一个基本定理。
它指出:在总外力作用下,物体的动量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大小跟作用力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这个定理的表达方式为:Δp=Ft其中,Δp表示物体动量的变化量,F表示物体所受的总外力,t 表示外力作用的时间。
式子的意义是:在总外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等于总外力作用时间的乘积。
重物移动时,如果外力越大,或者作用时间越长,那么物体的动量就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从而可以更快地推动物体运动起来。
同样,如果要让运动中的物体停下来,也可以利用动量定理的知识。
通过对物体施加一个与它的运动方向相反的恒定力,也就是反向加速度,可以让物体的动量逐渐减小,直到物体停下来。
二、动量角动量定理动量角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另一个基本的概念。
它是通过描述物体绕某一点旋转的行为,来了解物体运动过程中动量变化的定理。
它指出:在物体绕某一点旋转时,物体的角动量就会发生变化,这种变化的大小跟作用力矩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这个定理的表达方式为:ΔL=Mt其中,ΔL表示物体角动量的变化量,M表示作用力矩,t表示外力作用的时间。
式子的意义是:在物体绕某一点旋转时,物体角动量的变化量等于力矩作用时间的乘积。
个陀螺时,如果外力越大,或者作用时间越长,那么陀螺的角动量也会发生更大的变化。
从而可以更快地让陀螺旋转。
同样,如果要让旋转中的陀螺停下来,也可以利用动量角动量定理的知识。
通过对陀螺施加一个与它的旋转方向相反的外力矩,也就是反向加速度矩,可以让陀螺的角动量逐渐减小,直到陀螺停下来。
总之,动量定理和动量角动量定理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概念。
它们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知识,也可以用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解决。
角动量和动量的转化关系一、引言角动量和动量是物理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在描述物体运动时起着关键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深入探讨角动量和动量之间的转化关系,以展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和相互关系。
二、角动量和动量的定义2.1 角动量的定义角动量是描述物体旋转运动的物理量。
它是由物体的质量、角速度和旋转轴决定的。
根据刚体的定义,刚体是指其内部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的物体。
对于一个刚体,其角动量的表达式可表示为:L=I⋅ω其中,L表示角动量,I表示物体的转动惯量,ω表示物体的角速度。
转动惯量是刚体质量分布的一种度量,其大小与物体的形状和质量分布有关。
2.2 动量的定义动量是描述物体线性运动的物理量。
它是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的。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物体的动量的表达式可表示为:p=m⋅v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动量是一个矢量,它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一致。
三、角动量和动量的转化关系3.1 转动惯量与质量之间的关系在刚体的转动运动中,转动惯量是描述物体抵抗转动的性质。
对于一个质点的转动惯量,其定义可表示为:I=m⋅r2其中,I表示转动惯量,m表示质点的质量,r表示质点到转轴的距离。
可以看出,质量对转动惯量的大小有直接影响。
3.2 角速度和线速度之间的关系在刚体的转动运动中,角速度和线速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对于一个刚体的线速度和角速度,其关系可以表示为:v=ω⋅r其中,v表示线速度,ω表示角速度,r表示质点到转轴的距离。
可以看出,角速度和线速度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
3.3 角动量和动量之间的转化关系在刚体的转动运动中,角动量和动量之间存在着转化关系。
根据定义可得到:L=I⋅ωp=m⋅v将角动量的定义式和动量的定义式相对比,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形式非常相似。
通过进一步分析可以得出:L=p⋅r也就是说,角动量等于动量乘以质点到转轴的距离。
这一关系表明,角动量和动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转化关系。
四、角动量和动量的实际应用角动量和动量的转化关系在物理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角动量和动量的转化关系角动量和动量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转化关系。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角动量和动量。
角动量是指物体围绕某一点旋转时所具有的动量,它可以用公式L=Iω来表示,其中L表示角动量,I表示物体的转动惯量,ω表示物体的角速度。
而动量则是指物体运动时所具有的能够产生作用力的属性,它可以用公式p=mv来表示,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物体的质量,v表示物体的速度。
接下来我们考虑角动量和动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在一个封闭系统中,当没有外力作用时,系统总角动量和总动量都是守恒的。
这意味着如果一个物体在某一方向获得了一定大小和方向的角动量,则系统中必然会出现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反向角动量以保持总角动量为零;同样地,在某一方向上获得了一定大小和方向的动量,则系统中必然会出现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反向动量以保持总动量为零。
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将角速度和线速度之间的关系代入角动量和动量的公式中,得到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例如,对于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角速度为ω的物体,它的角动量可以表示为L=mvr,而它的动量则可以表示为p=mv。
将ω代入L中可得L=mvr=mr²ω,而将v代入p中可得p=mv=m(rω),即p=L/r。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例子中,角动量和动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线性关系。
总结一下,角动量和动量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转化关系,在封闭系统中它们都是守恒的。
在具体计算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代入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来求解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
这些知识不仅在物理学研究中有着广泛应用,在工程技术领域和日常生活中也都有着重要作用。
力学动量与角动量在物理学中,力学动量和角动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它们描述了物体或系统的运动特性,并且在许多物理问题的分析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深入探讨力学动量和角动量的定义、性质以及在力学中的应用。
一、力学动量力学动量是描述物体线性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它由物体的质量和速度决定,可以用数学公式p = mv来表示,其中p表示动量,m表示质量,v表示速度。
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在国际单位制中被广泛采用。
动量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
首先,动量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其次,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一个物体的动量在不受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保持恒定。
第三,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学定律),物体所受外力等于动量的变化率,即F = dp/dt,其中F表示力,t表示时间。
力学动量在力学中具有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碰撞问题中,动量守恒定律指出,碰撞前后物体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这个定律帮助我们理解物体碰撞时的运动情况。
此外,在运动过程中,动量变化率可以帮助我们分析物体所受的力和物体的运动轨迹。
二、角动量角动量是描述物体旋转运动状态的物理量。
它由物体的质量、速度和距离旋转轴的距离决定,可以用公式L = Iω表示,其中L表示角动量,I表示质量关于旋转轴的转动惯量,ω表示角速度。
角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2/秒(kg·m^2/s^2)。
角动量也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
与动量类似,角动量也是矢量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在没有外力矩作用的情况下,角动量守恒,即角动量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
对于刚体的旋转运动,由于质量分布的不同,转动惯量会有所变化,从而影响角动量的大小。
角动量在力学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天体力学中,角动量守恒定律有助于我们研究行星和卫星的运动。
此外,在旋转体的稳定性分析、陀螺仪的原理以及核物理中的粒子自旋等问题中,角动量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力学动量与角动量的关系力学动量和角动量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
动量和角动量的名词解释在物理学中,动量和角动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用来描述物体运动的性质和规律。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解释自然界中的种种现象。
本文将详细解释动量和角动量的含义和相关概念,探讨它们在物理学中的应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动量的概念和性质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从数学上可以定义为物体质量与物体速度的乘积。
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动量 = 质量 ×速度。
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在国际单位制中常用此单位表示。
动量的性质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 动量是矢量量,具有方向性。
矢量量表示物理量有大小和方向。
动量的方向与物体速度的方向一致。
2. 动量是守恒的。
在不受外力作用的系统中,总动量守恒。
也就是说,不论系统中个别物体之间如何互相碰撞,总动量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3.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表明,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动量会发生变化。
外力作用时间越长,物体所受动量变化越大。
4. 动量和冲量的联系。
动量变化的大小与作用力及作用时间有关,通常用冲量来描述。
冲量是力对物体作用的效果,它的大小等于力乘以时间,与动量的变化量相等。
二、角动量的概念和性质角动量是描述旋转物体运动的物理量,从数学上可以定义为物体质量的转动惯量与物体角速度的乘积。
角动量的数学表达式为:角动量 = 转动惯量 ×角速度。
角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²/秒(kg·m²/s),在国际单位制中常用此单位表示。
角动量的性质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1. 角动量也是矢量量,具有方向性。
它的方向与物体旋转轴的方向一致。
2. 角动量同样是守恒的。
在没有外力矩作用的封闭系统中,总角动量守恒。
也就是说,不论系统中个别物体的旋转如何变化,总角动量的大小和方向都保持不变。
3. 角动量定理。
角动量定理表明,当一个物体受到外力矩作用时,其角动量会发生变化。
动量、角动量
一.选择题:
1.动能为E k 的A物体与静止的B物体碰撞,设A物体的质量为B物体的二倍,m B A m 2=。
若碰撞为完全非弹性的,则碰撞后两物体总动能为
(A)E k (B)k E 21
(C)k E 31
(D)k E 32
[ ]
2.质量为m 的小球在向心力作用下,在水平面内作半径为R、速率为v 的
匀速圆周运动,如图所示。
小球自A点逆时针运动到B点的半周内,动量的增量应为:
(A)2m v (B)-2m v
(C)i mv 2 (D) i mv
2- [ ]
3.A、B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且A B m m 2=,两者用一轻弹簧连
接后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如图所示。
若用外力将两木块压近使弹簧被压缩,然后将外力撤去,则此后两木块动能之比E
kA
/E
kB
为
(A)21
(B)2
(C)2 (D)22 [ ]
4.质量分别为m 和m 4的两个质点分别以动能E 和4E 沿一直线相向运动,
它们的总动量大小为
(A)2mE 2 (B) 3mE 2
(C) 5mE 2 (D) (2mE 2)12- [ ]
5.力i t F
12=(SI)作用在质量kg m 2=的物体上,使物体由原点从静止开始运动,则它在3秒末的动量应为:
(A )s m kg i /54⋅- (B) s m kg i /54⋅
(C) s m kg i /27⋅- (D) s m kg i /27⋅
[ ]
B v
6.粒子B的质量是粒子A的质量的4倍。
开始时粒子A的速度为(34+),
B 粒子的速度为(2j i 7-),由于两者的相互作用,粒子A 的速度变为(7j i 4-),此时粒子B 的速度等于
(A )j i 5- (B ) j i 72-
(C )0 (D )j i 35- [ ]
7.一质点作匀速率圆周运动时,
(A )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变。
(B ) 它的动量不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断改变。
(C )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不变。
(D ) 它的动量不断改变,对圆心的角动量也不断改变。
[ ]
8.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作椭圆轨道运动,卫星轨道近地点和远地点分别为A
和B 。
用L 和E k 分别表示卫星对地心的角动量及其动能的瞬时值,则应有
(A)L B A L >,E
kB kA
E > (B )L kB kA B A E E L <=,
(C )L kA B A E L ,=>E
kB
(D )L
kB kA B A
E E L <<, [ ]
9.已知地球的质量为m ,太阳的质量为M ,地心与日心的距离为R ,引力常
数为G ,则地球绕太阳作圆周运动的轨道角动量为
(A )m GMR (B )
R GMm (C )Mm R G (D )R GMm
2 [ ] 10.体重相同的甲乙两人,分别用双手握住跨过无摩擦轻滑轮的绳子两端。
当他们向上爬时,在某同一高度,相对于绳子,甲的速率是乙的两倍,则到达顶点的情况是
(A )甲先到达。
(B )乙先到达。
(C )同时到达。
(D )谁先到达不能确定。
[ ] 11.一力学系统由两个质点组成,它们之间只有引力作用。
若两质点所受外
力的矢量和为零,则此系统
(A)动量、机械能以及对一轴的角动量都守恒。
(B)动量、机械能守恒,但角动量是否守恒不能断定。
(C)动量守恒,但机械能和角动量守恒与否不能断定。
(D )动量和角动量守恒,但机械能是否守恒不能断定。
[ ]
二.填空题:
1.设作用在质量为1kg 的物体上的力36+=t F (SI).如果物体在这一力的作
用下,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在0到2.0S 的时间间隔内,这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的冲量大小I=______________。
2.质量为M 的平板车,以速度v 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滑行,一质量为m 的物体从高处竖直落到车子里。
两者一起运动时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子弹以水平速度0v 射入 静止的木块并陷入木块内,设子弹入射过程中木块
M 不反弹,则墙壁对木块的冲量I =______________。
4.一颗子弹在枪筒里前进时所受的合力大小为F = 400 - t 31045
⨯(SI )
,子
弹从枪口射出时的速率为300m/s.假设子弹离开枪口时合力刚好为零,则
(1)子弹走完枪筒全长所用的时间t= _____________, (2)子弹在枪筒中所受的冲量I = ________________, (3)子弹的质量m = ________。
5.两块并排的木块A 和B ,质量分别为m 1和m 2,静止地放置在光滑的水平面
上,一子弹水平地穿过两木块,设子弹穿过两木块所用的时间分别为1t ∆和2t ∆,木块对子弹的阻力恒为F ,则子弹穿出后, 木块A 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__, 木块B 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____。
6.两球质量分别为m 1=2.0g,m 2分别为。
s cm j i v s cm i v /)0.50.3(,/1021
+==.若碰撞后两球合为一体,则碰撞后
两球速度v 的大小v = _________,v 与X 轴的夹角α= ____________ 。
7.粒子B 的质量是粒子A 的质量的4倍,开始时粒子A 的速度j i v AO
43+= ,粒子B 的速度i v BO 72-=
;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两者发生碰撞,碰后粒子A
的速度变为i v A 47-=
,则此时粒子B 的速度B v =________________。
8.有一质量为M (含炮弹)的大炮,
在一倾斜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下滑,当 它滑到某处速率为o v 时,从炮内沿水平 方向射出一质量为m 的炮弹。
欲使炮车 在发射炮弹后 的瞬时停止滑动,则炮 弹出口速率v = ———。
9.质量为m 的质点以速度V 沿一直线运动,则它对直线上任一点的角动量为
________。
10.质量为m 的质点以速度V 沿一直线运动,则它对直线外垂直距离为d 的
一点的角动量大小是__________。
11.一质量为m 的质点沿着一条空间曲线运动,该曲线在直角坐标系下的定
义式为j t b i t a r ωωsin cos +=,其中a ﹑b ﹑ω皆为常数,则此质点所受的力对原点的力矩=___________;该质点对原点的角动量=_____________。
三.计算题:
1.如图所示,有两个长方形的物体A 和B 紧靠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已知M A =2kg ,M B =3kg,有一质量m=100g 的子弹以速率V 。
=800m/s 水平射入长方体经0.01S,又射入长方体B ,最后停留在长方体B 内未射出。
设子弹射入A 时所受的摩擦力为33
10⨯N ,求:
(1)子弹在射入A 的过程中,B 受到A 的作用力的大小。
(2)当子弹留在B 中时,A 和B 的速度的大小。
2.静水中停着两个质量均为M 的小船,当第一只船中的一个质量为m 的人以
水平速度v
(相对于地面)跳上第二只船后,两只船运动的速度各多大?(忽略水对船的阻力)
3.一质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
已知质点的质量为20g ,在A ﹑B 二位置处
的速率都为20m/s,A v 与X 轴成45度角,B v 垂直于y 轴,求质点由A 点到B 点这段时间内,作用在质点上外力的总冲量。
4.三个物体A ﹑B ﹑C 每个质量都是M ,B ﹑C 靠在一起,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两者间连有一段长为0.4m 的细绳,原先放松着。
B 的另一侧用一跨过桌边的定滑轮的细绳与A 相连(如图)。
滑轮和绳子的质量及轮轴上的摩擦不计,绳子不可伸长。
问:
(1).A ﹑B 启动后,经多长时间C 也开始运动?
(2).C 开始运动时速度的大小是多少? (取g=10m/s 2
)
v A
5.有一水平运动的皮带将砂子从一处运到另一处,砂子经一垂直的静止漏斗落到皮带上,皮带以恒定的速率
v 水平地运动。
忽略机件各部位的摩擦及皮带另一端的其它影响,试问:
(1)若每秒有质量为M ∆=dM/dt 的砂子落到皮带上,要维持皮带以恒定速
率v 运动,需要多大的功率?
(2)若M ∆=20 kg/s,v =1.5m/s,水平牵引力多大?所需功率多大?
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正沿着光滑水平地面向右滑动。
一质量为m 的小球
水平向右飞行,以速度1v (对地)与滑块斜面相碰,碰后竖直向上弹起,速度为
2v
(对地)。
若碰撞时间为t ∆,试计算此过程中滑块对地的平均作用力和滑块速度增量的大小。
7.一炮弹发射后在其运行轨道上的最高点h = 19.6m处炸裂成质量相等的两块。
其中一块在爆炸后1秒钟落到爆炸点正下方的地面上。
设此处与发射点的距离S1=1000m,问另一块落地点与发射地点间的距离是多少?(空气阻力不计,g=9.8m/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