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工艺的热安全
- 格式:pptx
- 大小:1.37 MB
- 文档页数:58
化工基础培训一化工生产中常见事故类型化工生产过程中使用、接触的化学危险物质种类繁多,生产工艺复杂多样,因此发生事故的原因也是千变万化的,很难进行清晰的分类概括。
在此仅就化工生产中发生过的一些常见事故简单进行概括说明,希望能给大家一些提示。
1.1 装置内产生新的易燃易爆物有些装置和储罐在正常情况下是安全的,但如果在反应和储存过程中混入了某些物质而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了新的易燃易爆物质,在一定的条件下就会发生事故。
如浓硫酸储存在碳素钢材料的罐中是安全的,但若混入水变成了稀硫酸,稀硫酸就会和碳钢发生反应放出氢气,氢气与储罐上部的空气混合,很容易发生爆炸事故。
1.2 易燃易爆物在系统内积聚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带入或反应生成的易燃易爆物积聚在工艺系统内,如果不能及时排除或处理,一旦条件具备(如遇明火或高温),就会发生火灾爆炸。
如乙醛氧化生产醋酸过程,乙醛氧化反应生成的中间产物过氧醋酸,过氧醋酸再分解为醋酸。
过氧醋酸是不稳定化合物,当其积累的一定量,温度的波动会导致其突发性爆炸,因此,生产中采用催化剂加快其分解速度,避免积累。
再比如氯碱生产过程中,电解食盐水中如果带入了氯化铵,氯化铵在电解时会生成三氯化氮夹杂在氯气中,三氯化氮也是不稳定化合物,一旦在热交换器中积聚到一定量,就会引起分解爆炸。
1.3 高温下物料气化分解化工生产中所遇到的气化温度较低的易燃液体(如乙醚等)在高温下气化产生高压,发生爆炸。
生产中的加热过程,如果管道发生阻塞,局部温度升高,可能造成某些热载体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如联苯醚在390℃下会分解出氢、氧和苯等)产生高压,引起爆炸。
再比如夏天液化气打火机、护发摩丝等发生爆炸,都是高温下气化分解造成的。
1.4 高热物料泄漏自然或物料泄漏遇高温表面或明火生产过程中有些反应物料的温度超过了自然点,一旦泄漏与空气接触就会引起燃烧。
如催化裂化过程、烃类热解过程等有机物原料高温反应的过程中,管道、设备接口或取样点、热电偶测温点等发生泄漏,都会引起火灾甚至爆炸事故。
化工厂安全风险辨识一、发生火灾的类型1、化工原料具备易燃、易爆的特性,且化工生产装置会因超温超压发生爆炸。
2、液体原料由于种种原因发生漏料、冒料、跑料,就可能引发流淌火灾,或火灾发生后容器破损形成流淌火灾。
特别是贮罐发生问题,极易形成流淌火灾。
3、立体火灾由于原料易泄、易淌、易流,设备又多为竖直筑架,管道纵横交错,孔洞缝隙互为贯通,有火灾发生时就易形成立体燃烧。
二、危险源1、化工生产严禁明火,明火的温度一般都在七八百摄氏度以上,而化学物品中一些物料只要有一二百度就可以发生化学反应或被引燃着火,引发火灾。
2、有时可能是轻微撞击产生的能量,也足以引发一些敏感度较高的化学物料的氧化反应。
3、摩擦既能产生静电,也会产生热量,这两点对很多化学物料来讲都是不可接受的。
4、因为化学物品对热的反应敏感,所以除明火外,传导热、聚焦热也能引起物料剧烈反应。
5、化工产品在生产、运输、贮存中都容易产生静电,而由于静电的电位差高,虽放电时间短瞬,但危害性仍然较大。
6、化学生产中有许多是反应过程,在高压下发生反应,或在高热下发生反应。
高热必然产生高压,压力过高,会导致物料的过激反应,甚至导致爆炸、燃尧。
三、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特点1、爆炸威胁大化工企业发生火灾时,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先爆炸后燃烧,或者先燃烧后爆炸。
爆炸瞬间造成建筑结构破坏、变形或者倒塌,破坏力超强。
2、燃烧速度快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原料和产品沸点低,挥发性强,且具备易燃易爆的特点,一旦起火,燃烧迅猛,蔓延极快,常以爆炸形式出现。
有些可燃液体具有流动性,起火后失控到处流散,致使火灾蔓延扩大。
3、毒害性较大大部分的化工原料和产品具有较强的腐蚀性和毒害性,且物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气体。
四、防火措施1、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要针对化工企业所具有的易燃易爆等危险特点,严格日常规范操作,要掌握突发事件处置程序。
化工企业要经常对员工进行消防安全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消防意识,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
化工工艺中的风险识别及评价
化工工艺过程中存在着多种潜在的安全和环境风险,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识别和评价,以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下面将介绍化工工艺中常见的风险,并提供相应的评价方
法。
1.化学品风险:化工工艺中使用的化学品可能具有毒性、易燃性、腐蚀性等特性,可
能对人员和环境造成危害。
评价方法包括了解化学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安全数据表,确定
其安全操作要求,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火灾和爆炸风险:化工工艺中可能涉及到可燃物质的储存和处理,存在火灾和爆炸
的风险。
评价方法包括火灾和爆炸危险性评估,确定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安全措施,如火灾
报警系统、防爆设备等。
3.高温高压风险:一些化工工艺要求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可能存在设备突发故障
导致的事故风险。
评估方法包括设备的压力容器和热力学计算,确保设备的承压能力和安
全性。
4.环境污染风险:化工工艺中的废水、废气、废物等可能对环境产生污染。
评估方法
包括对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和监测,制定适当的处理方法和控制措施,以保护环境。
5.人员暴露风险:化工工艺中操作人员可能接触到有害物质,对健康产生潜在危害。
评估方法包括对工作场所的环境监测和人员暴露的评估,制定适当的个人防护措施和操作
规程。
6.事故风险:化工工艺中可能发生事故,如设备故障、化学反应失控等,对人员和设
备造成损害。
评估方法包括将工艺分析为单个操作步骤,确定每个步骤的事故潜在性,并
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
化工安全经验大家一定还记得近年来全国各地化工企业一次又一次的“爆炸泄漏事故”,爆炸后满地的伤员,不知道有多少人在事故中离开了这个世界,逝者的离去带给我们无尽的悲伤,活着的我们在这一刻才发现,人的生命是多么的脆弱。
这对一个企业是重大的撞击,对一个家庭是一场无法弥补的灾难。
从调查结果上看,都是违归作业和各方面的疏忽所造成,包括设备程旧,平时检测不到位。
虽然人们都把事故原因归于此,但背后何尝不是侥幸心里,思想麻痹,“三违”现象……认为几年、甚至几十年都这样过来了,事故不一定降落在我的头上。
有了这样思想,经常在生产现场出现这样的现象:有人就随便把安全帽摘下;有人在高空作业时不系安全带,有人随意脱一下岗位……千里之堤,必然溃于蚁穴。
严是爱,松是害,出了事故坑三代,安全的链条突然间断开,生命的花朵霎那间枯萎,那种撕裂心肺的疼痛,又如何得以缓解? 生命诚可贵,安全价更高,只有安全做保障,才能生产出优质的产品。
只有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才能从本质上保证安全,才能“安全一个人,幸福全家人!”珍惜生命、杜绝违章!! 哪一个人不愿笑语长在,哪一个家庭不愿幸福美满,哪一个企业不愿兴旺发达,哪一个国家不愿繁荣昌盛。
每个人若能时时刻刻提醒自己,从细微处做起,形成一种习惯,一种风气,安全的屏障就会不断加强,家人的幸福就会不断延伸。
安全就如一根七彩的丝线把我们这一个个美好的愿望连接起来,构成一个稳定、祥和、五彩缤纷的美好世界。
有了安全,我们才能以休闲的心情漫步在夕阳西下的田野上、小河边,低声吟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了安全,我们才能以坚定的意志去攀登人生的阶梯,放声高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有了安全,我们的企业才能象三春的桃李红红火火;有了安全,我们的国家才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大道上稳步前进。
安全就如一颗光芒四射的太阳,照亮我们整个人生,安全就如一根长长的纽带,联系着我们的生死存亡。
安全,它蕴涵在恋人脉脉含情的话语中,妻子温柔的笑脸上,儿女依依的期待中,母亲虔诚的祈祷里,它是一种希望,一种寄托,一种期盼,它是来自生命最本能,最真切的呼唤! 安全,对于职工意味着机器设备的正常运转,更意味着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安康,安全工作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概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提高这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特别是化工,石油化工的迅速崛起,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
但是,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开发和利用,潜在的危险因素随之增加,尤其是化工生产由于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腐蚀性强等特点,危险性较之其他行业要大,发生事故的后果也往往比较严重。
本文从火灾,爆炸,静电,电磁辐射,职业中毒等方面论述化工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预防措施。
一火灾爆炸及其预防措施(一)火灾1 燃烧:燃烧是可燃物质(气体,液体,固体)与氧或氧化剂发生并伴有放热和发光的一种激烈的化学反应。
2 燃烧的条件:燃烧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有可燃物质存在,(2)有助燃物质存在(3)有导致燃烧的能源,即点火源。
3 燃烧的过程:可燃物的燃烧都有一个过程,这种过程随着可燃物的状态不同而不同。
气体最容易燃烧,只要达到本身氧化分解所需要的能量,便能迅速燃烧;液体则必须有一个蒸发过程,然后蒸气氧化分解进行燃烧;固体的燃烧与其组成有关,如果是化合物或复杂物质,受热时先分解成气态和液态产物,然后气态物质燃烧或液态物质蒸发再燃烧;如果是单体物质如硫,磷等受热时首先熔化,然后蒸发再燃烧。
4 燃烧的类型(1)闪燃:各种可燃液体的表面空间由于温度的影响,都有一定的蒸气存在,这些蒸气与空气混合后,一旦遇到点火源就会出现瞬间火苗或闪光。
从消防角度来看,闪燃往往是要起火的先兆。
可燃液体的闪点越低,越易起火,火灾危险性越大。
(2)自燃:可燃物质被加热或由于缓慢氧化分解等自行发热至一定温度时,即使不遇到明火也能自行燃烧。
在化工生产中,可燃物接触到高温表面,加热,烘烤,冲击,摩擦或自行氧化分解,聚合物发酵等都会导致自然。
(3)着火:足够的可燃物质在有足够的助燃物质存在下,遇到明火而引起持续的燃烧。
(二)爆炸1爆炸:爆炸是物系自一种状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对外做机械功的形式放出大量能量的现象。
2爆炸的特点:(1)爆炸过程进行的很快;(2)爆炸点附近瞬间压力急剧上升;(3)发出声响;(4)周围建筑物或装置发生震动或遭到破坏。
精细化工安全物料热稳定性分析方法及常见问题解析精细化工反应安全风险评估方法、流程和标准均基于对工艺本身风险的测试和分析,因此,通过测试设备和数据分析手段精准还原生产过程中的工艺实际风险成为整个评估的关键。
评估方法主要有物料热稳定性风险评估、目标反应安全风险发生可能性和导致的严重程度评估、目标反应工艺危险度评估3种。
这3种方法主要涉及到目标反应量热,以及反应原料、中间体、反应后料液热稳定性分析。
物料热稳定性分析物料热稳定性风险评估需获取的主要数据包括:物料热分解起始分解温度、分解热和TD24。
通常采取筛选与绝热表征结合的方式进行,以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
通常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快速筛选量热仪、C80等量热工具对所需评估的物料进行热风险初步筛查。
此类筛选工具通常所用样品量不多,一般在毫克、克级别。
DSC是一款快捷方便且功能强大的筛选工具,如图1所示为DSC系列。
图1:DSC 3系列DSC一般采用理想热流原理,即产热完全散失到环境中,如公式1所示。
测试过程中需配备参比样,对于物料热稳定性筛选一般采用动态线性扫描模式。
测试过程中炉腔、参比、样品的温度变化曲线如图2。
图2:DSC动态升温过程中三个温度变化(Tc为DSC炉腔温度,Tr为参比温度,Ts为样品温度)。
精细化工企业选用DSC初衷是研究晶型、测比热容等物性数据。
采用DSC进行热稳定性筛选会遇到哪些问题?常见问题答疑1、热稳定性筛选测试可选用开口型坩埚(如:铝坩埚)吗?热稳定性筛选应选用耐压密闭坩埚。
因为物料高温分解会产生小分子,造成体系气相压力显著上升,因而必须选用密闭耐高压坩埚。
这类坩埚有以下优点:•避免由于挥发物挥发或形成气体而导致吸热效应,这类假象可能掩盖同温度段的放热行为,从而导致错误判断(图3);•避免物料测试过程中损失,以保证完整辨识物料热行为(测试温度区间内);•避免因压力效应导致坩埚破裂飞溅,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受伤。
图3:同一样品选用开口铝坩埚和闭口高压坩埚DSC测试图谱2、DSC测试可选择哪些材质密闭坩埚?DSC一般采用体积为25ul或40ul坩埚,装样量在1-10mg 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