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引号、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
- 格式:doc
- 大小:16.00 KB
- 文档页数:5
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引号、破折号和省略号是中文写作中常用的标点符号,它们有着不同的用法和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引号、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并通过举例说明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应用。
一、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引号是用来标示引用、直接引语、特定词语等的常见标点符号。
引号分为中文引号和西文引号两种形式,其中中文引号以「」或者『』表示,西文引号则分为单引号(’ )和双引号(“ ”)。
1. 引述他人观点或文字当我们在写作中要引用他人的观点、文字或者进行引文的时候,我们需要使用引号将引用内容括起来。
例如:据某篇报道指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冰川融化现象日益严重。
”根据他的观点,“高效的团队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和协作能力。
”2. 标示特殊词语或用语引号还可以用于标示特殊词语或用语,以示特别强调或者修饰。
例如:她一直与“理想”为伍,从未放弃过自己的梦想。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使用了很多“反转”的手法,使得故事更加出人意料。
二、破折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破折号是一种标点符号,类似于连字符,通常由连写的两个短线“——”组成,也可以用一条长线“—”表示。
破折号的使用在表达强调、并列、插入、对比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1. 强调语气破折号可以用来强调某个词语或句子,突出其重要性或特殊性。
例如:他是那个家庭中唯一的希望——大家都寄希望于他能够出人头地。
不论是成功还是失败,她都会坚持到底——她是个不服输的人。
2. 并列、罗列事物当我们需要并列或者罗列一系列事物或观点时,破折号可以发挥连接作用。
例如:她的兴趣爱好很广泛——阅读、旅行、摄影等等,几乎什么都喜欢。
这个问题有几个解决方式——找他帮助、去咨询专家、自己学习等等。
3. 插入语、解释说明破折号还可以用来插入语句、解释说明或者补充附加信息。
例如:我的同事——那个经验丰富的老师——给了我很多关于教学的建议。
这种现象——蚊子特别多——很可能是因为近期天气潮湿。
三、省略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省略号是由三个连续的点组成,用于表示省略、停顿或者连续性。
(一)引号1、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例如:①“哎呀,真是美极了!”皇帝说。
②我们要有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抱负。
2、表示突出强调或着重指出的对象例如:①从山脚向上望,之间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②散文要求的是“形散神聚”。
3、反语,表示否定和讽刺例如:①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4、表示特定称谓的例如:我被评为“三好学生”。
(二)破折号1、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马拉雅山。
2、表示话题的转变例如:“我在珠海的公司干的挺顺心。
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
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3、表示话语的中断(语言戛然而止)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4、表示声音的延长例如:“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小伙子的声音。
5、表示引出下文或总结上文例如: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6、表示插说例如:这种分配方法可以算--在我的经验中--天下第一了。
7、用在副标题的前面例如:语言与哲学--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8、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例如: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白居易(三)省略号1、用于引文的省略例如:指导员说:“不要管我,大家要沉着,不要慌张……”2、省略同类词句例如:我仰着头数起来:“一、二、三……”3、表示语言的中断(语言余音未尽)例如:穿长袍的问:“这位是……”“我的兄弟。
”戴礼帽的说。
4、表示语言断断续续例如:“上级……派我……到这儿……工作,我……没有……完成……任务。
”5、表示含糊其辞,欲言又止例如:我即刻胆怯起来,便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那是,……实在,……我说不清楚……。
其实,究竟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楚。
”。
标点符号的作用——破折号、省略号、双引号一、破折号的作用(一)、解释说明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是对前面的解释说明A——B:B是对A的解释1、引出对概念内涵的具体解释(1)、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2)、“雷锋精神”永远不会离开他的家乡——中国。
2、引出总括性的说明(1)她的坚强,她的意志的纯洁,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客观,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2)——凡此种种,都可以说某些歌剧中缺乏革命浪漫主义的具体表现。
注意:例(1)用“所有这一切”总括前面的词语,例(2)用“凡此种种”总括上文的几个自然段,然后加以说明。
3、引出对事情原因的解释(1)“你买这本吧——这本比那本好。
”(2)鲁大海,你现在没有资格跟我说话——矿上已经把你开除了。
4、引出补充说明的话(1)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乐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2)我这么一直坚持奋发读书,也想借此唤起弟妹们热爱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二)、表示意思的递进破折号后面的内容比前面表达的意思更深刻Eg: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三)、意思/话题/语气的转换、跳跃、转折破折号前后所说的事情涉及不同的方面⑴、“画得真好。
——你为什么这样勇敢,不怕他?”“我是好人!”⑵、“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四)、表示声音延长(1)、“卖——扇子啦!”(2)、“信——”是邮局投递员送信上门的喊声,(五)、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Eg:“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六)、标明副标题Eg:飞向太平洋——我国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七)、引文之文,交代作者、出处Eg: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范仲淹(八)、歇后语引出语底(1)别看他们闹得这么凶,可是他们是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二、省略号的作用含义省略号(……),又称删节号,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中间不能断开,不能用在一行之首。
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哎呀,你们这些年轻人啊,真是越来越不懂得怎么用了。
引号、破折号、省略号,这三个小小的符号,可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这三个符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让你们彻底明白它们的奥妙所在。
我们来说说引号。
引号就是用来表示某个词语或者句子是特殊意义的,或者是有特定的语气。
比如说,我们常常用双引号来表示引用别人的话,或者是用单引号来表示某个词语的特殊含义。
比如说,我们常说“我爱你”,这里的“爱”就是一个特殊的词语,所以要用单引号括起来。
还有,我们还常常用引号来表示一个词语的发音和字面意思不一样,比如说“沙发”这个词,其实发音是shā fā,但是我们用引号把它括起来,就是为了强调它的发音和字面意思不一样。
我们来说说破折号。
破折号可是一个大杀器啊!它的作用可多了,比如说用来表示停顿、转折、强调等等。
比如说,我们常说“我告诉你——”,这里的破折号就表示我要强调后面要说的话。
还有,我们还常常用破折号来表示时间的推移,比如说“昨天、今天、明天”,这里的破折号就表示这三个时间点是连续的。
还有,我们还常常用破折号来表示一个词语的特殊含义,比如说“狼吞虎咽”,这里的破折号就表示吃东西的方式很急促。
我们来说说省略号。
省略号可是一个小秘密哦!它的作用可多了,比如说用来表示省略、悬念、感叹等等。
比如说,我们常说“我告诉你——”,这里的省略号就表示我要告诉你一个重要的秘密。
还有,我们还常常用省略号来表示一个句子的不完整,比如说“他走了,留下了一片寂静”,这里的省略号就表示这句话还没有说完。
还有,我们还常常用省略号来表示感叹,比如说“哇,这个蛋糕好好看啊!”,这里的省略号就表示我对蛋糕的赞美之情。
今天我就给大家讲了这么多关于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
希望大家能够彻底明白这三个小小的符号的奥妙所在。
以后啊,你们在写作文的时候,可千万不要小看了这三个符号哦!它们可是能让你的作文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呢!。
一、省略号(……)的用法归纳:1、表示说话的断续。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2、表示列举的省略。
“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鲁迅《故乡》)3、表示说话的中断。
“我立刻胆怯起来,我想全翻过先前的话来。
那是……实在……我就不清,……其实有没有灵魂,我也说不清。
”(鲁迅《祝福》)4、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
“原来如此……”(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5、表示引文的省略。
例: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6、表示沉默语或代替没有听见、不便明说的话。
例:“你还没娶媳妇吧?”“……”他飞红了脸,更加忸怩起来,两只手不停地数摸着腰皮带上的扣眼,半晌他才低下了头,憨憨地笑了一下,摇了摇头。
(茹志鹃《百合花》)7、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1)几十分钟的时间内,我想得很多,很多……(江波《雾中过三峡》)8、表示关联的词语或语言格式(1)【不…不…】用在同类而意思相对的词或词素的前面,表示‘既不…也不…’。
(《现代汉语词典》)(2)表达“杜甫是唐代大诗人”这类判断,文言不用“……是……”的形式,而用“……者,……也”的形式。
(张志公主编《现代汉语》)二、破折号(——)的用法归纳:1、表示解释说明。
远远地望见了明如玻璃的带子——河2、表示意思的转折。
“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3、表示语意递进。
托德简直是个傻瓜——天生的傻瓜。
4、表示声音延长。
“要不——摔跤”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三、引号(“”、‘’)的用法归纳:1、表示引用的部分。
例:“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表示特定称谓。
例: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3、表示特殊含义。
例: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4、表示否定和讽刺。
例: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及作用引号的作用有四种:一、表示引用的部分。
文章中的人物对话或者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或文章)用引号,为的是把他们和作者自己的话区别开来。
如:“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
对,要记住革命!(《草地夜行》)这里有两个“要记住革命”,第一个用了引号,是引用老红军说过的话;第二个没用引号,是表示“我”的决心。
二、表示特定的称谓和需要着重指出的部分。
文章中的某些词语具有特殊意义时,多用引号标明。
如:我们的“大蜻蜓”已经稳稳当当地飞上了天空。
(《放风筝》)句中的引号,表示它不是真的大蜻蜓,而是形状像蜻蜓的风筝。
又如:蚕儿要“上山”了。
(《春蚕》)这儿的“上山”用引号,表明它是有特定意义的词语,特指蚕爬上稻草杆子上,准备吐丝结茧。
三、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四、表示讽刺或否定的意思。
如: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革命烈士诗二首》)这里的引号,表示对所表述的内容加以否定,意思是,这不是真正的自由。
破折号是一个用途比较广的标号。
它的主要用法可以归纳如下。
1.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例如:“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括号也表示解释说明,但是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是较重要的信息,要读出来的。
而括号里的解释说明不是正文,只是注释,没有它不影响句子的完整性,读时也不必连着正文念出来。
2. 表示话题的转变。
例如“我在公司干得挺顺心。
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破折号前是讲述自己情况, 后面突然转而询问对方别的事。
3. 表示话语的中断。
例如:“‘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他很大了,——(顿)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
”前一例的破折号表示下面的话没说出来。
双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用法归类整理班级姓名学号双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引号的用法:(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1. 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例如:①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②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引用成语、俗语、术语、歇后语等,要标引号。
例如:①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
②用“闭月羞花”来形容她的美丽,真是恰如其分。
3.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①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
②“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③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音译外来词)(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1.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①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②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
③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解析:在这三个句子中,“合作”、“早”、“泥土”、“种子”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
有的老师认为第3句中的“泥土”、“种子”加上引号是表示引用,引用海伦学会的单词。
引用是直接引用他人的话,或者是格言、诗词、歌词等,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2.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
例如: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②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③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
解析: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小学教师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说明及习题引号的用法引号是用来引述别人的话或者文字的符号。
在小学教学中,引号主要有两种用法:1. 引用直接的语句:当我们要引用直接的语句时,可以使用引号来标记。
例如:- 她说:“我喜欢吃水果。
”- 老师对我们说:“请做好准备。
”2. 标题、作品或词语的引用:当我们要引用书名、报纸标题、诗歌、歌曲等作品的名称时,同样可以使用引号。
例如:- 我们正在研究《小王子》这本书。
- 这首歌的名字是“小幸运”。
破折号的用法破折号是用来表示语气的变化或者对前面内容的解释、补充或推动的符号。
在小学教学中,破折号的用法如下:1. 表示语气的变化:破折号可以用来表示语气的变化,常用于表达强烈的情感或突出某些内容。
例如:- 她是个好妈妈——真的很关心我们。
- 这个地方真美——我好想再次去参观。
2. 解释、补充或推动:破折号可以用来解释、补充或推动前面的句子内容。
例如:- 请将作业本交上来——别忘了写上你的名字。
- 他明天要去旅行——我们要为他送别会。
省略号的用法省略号是用来表示话语中的省略或暂停的符号。
在小学教学中,省略号的用法如下:1. 表示话语的省略:省略号可以用来表示话语中的省略或者未完的部分。
例如:- ”你想要哪种颜色的衣服?“ ”我想要红色的……“- ”你想要吃什么?“ ”我想要……“2. 表示语气的暂停:省略号可以用来表示语气的暂停或者不确定的感觉。
例如:- 他是个好学生……但有时候也挺调皮的。
- 这个问题真难……我需要更多的时间思考。
练题1. 用引号填空:- “你好!”她对我说道。
- 我们正在研究《西游记》这本书。
2. 用破折号填空:- 她真漂亮——大家都喜欢她。
- 明天我们要去北京——大家都很兴奋。
3. 用省略号填空:- ”你想要吃什么?“ ”我想要……“- 她是个好老师……但有时候也挺严厉的。
以上是关于小学教师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说明及习题。
需要注意,在使用这些符号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和要表达的意思进行合理运用。
六年级下册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第一篇:六年级下册引号破折号省略号的用法六年级引号的用法(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这是引号最基本的用法,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等。
例如:1.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卢沟桥烽火》)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2.“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卢沟桥烽火》)3.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天游峰的扫路人》)(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学会合作》)2.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海洋——21世纪的希望》)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卢沟桥烽火》)2.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
(《夜晚的实验》)3.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明天,我们毕业》)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
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1.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夜晚的实验》)2.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夜晚的实验》)说明:耳朵怎么能“穿透”黑夜?怎么能“听”到物体呢?在这里是说蝙蝠的耳朵没有“视线”,却能像视线那样“穿透”黑暗,去发现黑暗中的物体;耳朵只会听声音,在这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感受到前方的物体,所以“穿透……听”加上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引号(“”)的作用一、表示直接引用的话1.它一下就令人记起李白的诗:“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表示突出强调1.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
2.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
三、表示讽刺和否定1.然而,没有一个“聪明人”试图去破坏这样的秩序。
2.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场去收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这就是他们难得的佳肴。
四、表示特定称谓1.她给心爱的孩子取了一个名字,叫做“人”。
2.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上的一座环形山命名为“万户”。
3.这些基因是每种植物或动物的“大管家”。
五、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1.大禹还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
2.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3.我们常说的“乐极生悲”真是至理名言。
省略号(......)的作用一、引文的省略1.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二、列举的省略1.古老的钟嘶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始终不见丈夫回来。
(表示钟声还在继续响)3.在广州有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三、说话断断续续1.“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2.“他会说什么呢?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了?……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报过来啊?…….他会揍我的!”3. “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沉默了。
4. “糟糕,真糟糕!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表示渔夫说话中间的停顿)三、表示话未说完1.听鸟叫的人说:“如果我们出了什么事,你们可不要忘了小夜莺……. 破折号(——)的作用一、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1.鲧知道要治理洪水,只有偷出天帝的宝物——息壤。
2.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
3.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一九五二年十月十二日。
破折号省略号引号的作用
破折号:
破折号是一种标点符号,可用来表示转折、比较、扩展等多种意义,在文章中,破折号一般用来衔接所提及的内容或者指示句中的内容,这是最常用的用法。
破折号也可以表示强调,表示对前面的话加以强调,同时也可以表示停顿,生动形象地描写出句子中的语气。
省略号:
省略号是一种比较常用的标点符号,用于表示句子中的一些部分因为言外之意而省略;也可以用在一些特殊的句中,使语句变得更加简练,而且省略号常常用来表示语气,如愤怒、强烈、激动、讥讽等;此外,省略号也可以在句子中表达思考、表示悬念、暗示补充信息等各种用意。
引号:
引号是用来做标记引用外来文字内容的标点符号,其作用是用来将一部分语言与其他语言分开。
一种情况是当句子中有一段文字内容要标注出来,这样就必须使用双引号或者单引号进行标注,以此来区分句子内容中的原文与新文。
另一种情况是在一些论文中,学者通常要求引述一些数据或者论证文字,也会使用引号。
有时候,引号也可以表示对前文的强调,表明强调段话。
总的来说,破折号、省略号和引号都是重要的标点符号,作用是不同的。
省略号破折号双引号作用省略号、双引号、破折号的作用一、文中省略号的主要作用有:1.表明心理活动的时断时续;2.表示省略递增的次数;3.表示语意的跳跃;4.表示说话结巴,欲言又止。
5.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
6.表示列举的省略。
7.表示话没说完。
8.表示语意未尽。
例如: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2 )2.“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
……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3 )3.“我?”桑娜脸色发白,说,“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4 )4.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 ……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 1 )5.我看见测气候者忙于观察气象,工程师忙于建筑设计……( 6 )6.像一曲无字的歌谣,神奇地从四面八方飘然而起,逐渐清晰起来,响亮起来,由远而近,由远而近……( 5 )7.它去年没有来,今年也没有来……海鸥是吉祥鸟、幸福鸟!(7 )8.你看它们那小模样!啧啧……(7 )9.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我们把老人最后一次喂海鸥的照片放大,带到了翠湖边。
(8 )10.照片上的老人默默地注视着周围盘旋翻飞的海鸥们,注视着与他相伴了多少个冬天的“儿女”们……过了一会儿,海鸥纷纷落地,竟在老人遗像前后站成了两行。
(8 )11.两个自然段之间,省略号单列一段。
(8 )二、双引号的作用⒈表示直接引用;⒉表示特定称谓;⒊表示讽刺和否定;⒋表示特殊含义;⒌表示突出强调,引起注意。
这学期在语文园地七了解了引号表示的几种意义,希望从下面的例子中更得到巩固。
写出下面双引号表示的意义。
1、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表示特定称谓)2、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表示强调,特殊含义)3、他在学校念书的时候,同学们就称他为“辩论家”。
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用法及练习姓名:一、省略号的主要作用:①表示列举的省略②语意未尽③话未说完④表示语音的断断续续或延长⑤表示话题转换或语意转折练习:1、古老的钟发哑地敲了十下,十一下……()2、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 ( )3、“谢谢上帝,总算活着回来啦.……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4、“我嘛……缝缝补补……风吼得这么凶,真叫人害怕。
我可替你担心呢!”( )5、“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二排,不错……” ()6、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7、最后,我会想像作者是什么样的,他会有怎样的生活经历……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8、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9、母亲大声问:“你来干什么?”“我……"()10、有事快说,别耽误妈干活!”“我……要钱……” ()11、“巴迪写了一首诗,精彩极了……"母亲上前说道。
()12、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 13、“要说喝茶的好处,确实不少嘛,喝了它浑身有精神,还能让人多吃饭……” ()二、破折号的作用①表示解释说明②表示意思的转折及转换③表示意思的递进④表示声音的延长、中断或停顿练习:1.一天晚上,我又听到酒瓶滚动的声音-—酒瓶是我放在它旁边做记号用的.( )2。
连树与树之间也不缺乏色彩:在松影下开着各种的花,召来各色的小蝴蝶—-它们很亲热地落在客人身上.()3。
“呜-—”汽笛一声长鸣,火车开动了。
( )4。
它们有十几个吧,散聚在两棵大树下面——这是两簇野灌丛,紫红的小果实,已经让阳光烘烤得熟透了.( )5.近处,凝聚在树叶上的雨珠还往下滴着,滴答在路旁的小水洼中,发出异常清脆的音响——丁—-冬——丁——冬…… ( )6。
六年级语文下册引号、破折号和省略号的用法六年级语文下册中,引号的用法是一个重点,还记得两年前教六年级,我们六个班的语文老师常常聚在一起讨论课文中出现引号的用法,并上网查阅,可网上各说各的,各执一词,没有统一的正确答案。
我们老师之间也是各抒己见,有时甚至争得面红耳赤,也没得出个恰当的答案。
今年又教六年级,又遇到了这个问题,我想想有必要把这本书中引号的用法弄清楚。
一、引号用法的界定
我先是查找了《新华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因为这两本字词典,是小学生必备的比较有权威性的工具书。
在《新华字典》的第页上明显标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明确指出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主要用法有四种:①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②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③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④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二、引号用法例谈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这是引号最基本的用法,即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包括格言、诗词、歌词等。
例如:
1.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天,中国共产党就通电全国,大声疾呼:“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卢沟桥烽火》
这句话中引号的用法就是引用他人说的话。
但引号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不过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卢沟桥烽火》
2.一片静寂中,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颇有节奏地从岭下的竹丛中传来。
(《天游峰的扫路人》
3. 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说明:是日本人民说的。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
1.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学会合作》
2. 世界上许多地方都在闹“能源危机”。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在这些句子中,“合作”、“能源危机”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
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以前的说法引号都是表示特定称谓。
例如:
1.“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卢沟桥烽火》
2. 原来,蝙蝠靠喉咙发出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
(《夜晚的实验》
3. 是您,和我们一起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
(《明天,我们毕业》
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
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在行文时,有的词语加上引号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例如:
1.那几只蝙蝠眼睛全被他蒙上了,都是“瞎子”呀。
(《夜晚的实验》
说明:“瞎子”本来的意思是指双目失明的人,在这里是指被蒙上眼睛的蝙蝠。
2. 蝙蝠的耳朵又怎么能“穿透”黑夜,“听”到没有声音的物体呢?(《夜晚的实验》
说明:耳朵怎么能“穿透”黑夜?怎么能“听”到物体呢?在这里是说蝙蝠的耳朵没有“视线”,却能像视线那样“穿透”黑暗,去发现黑暗中的物体;耳朵只会听声音,在这里蝙蝠却能像“听”声音一样,感受到前方的物体,所以“穿透”“听”加上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3. 有的人见到了颗粒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
(《最大的麦穗》
说明:这里的麦穗不再是田里长出来的麦穗,而是指出现在眼前的机遇。
4. 他的风筝各式各样:有最简单的“瓦片儿”,也有长达丈余的蜈蚣。
(《理想的风筝》说明:“瓦片儿”原来是指一片片的瓦或瓦的碎片,在这里则是指形状像瓦片的风筝。
5. 中午15分钟的写字,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
(《明天,我们毕业》
说明:“必修课”原来是指按照规定必须学习的课程,跟“选修课”相区别。
在这里是指我们每天都要上的15分钟的写字课。
所以说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是看它是否具有了不同于原来意思的新的含义。
此外,课本中有几个例子特别容易引起混淆、争议,因此单独列出来作一个详细的说明。
1.在喜怒无常的海洋面前,人们只能“望洋兴叹”。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说明:“望洋兴叹”出自《庄子·秋水》,本义是指在伟大事物面前感叹自己的渺小,后来多指因力量、条件不够而达不到目的,感叹无可奈何。
“望洋”是表示抬头仰望的样子。
在这里我觉得“望洋而叹”用的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指望着海洋,因为海洋的喜怒无常而发出感叹。
所以加引号是表示特殊的含义。
2. 地球是茫茫宇宙中一颗美丽的蓝色“水球”。
(《海洋——21世纪的希望》
说明:“水球”在这里并不是指真的水球,也是表示比喻,把地球比作一个蓝色水球,形象地写出了地球上海洋面积之大。
“——”,破折号:
是小学课文中常见的标点符号,它一般有以下几种用法:
1、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
(1最后,他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内。
(2天游峰——武夷山第一险峰。
(3我得到一个启示——对于外界的压力……
2、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
(1“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
(2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3、表示语音的延长
(1我隐约听见“哗——哗——”的声音
(2“那——怎样才能使功夫到家呢?”
(3我们在天安门前深情的呼唤:周——总——理——
省略号
4.11.1 省略号的形式为“……”,六个小圆点,占两个字的位置。
如果是整段文章或诗行的省略,可以使用十二个小圆点来表示。
4.11.2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例如:
(1信中说:“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敌……我八路军……奋斗到底……”
(2“……女娲氏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
”4.11.3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例如:
(1渔家驾船出海了,货轮起锚远航了……
(2“嗒嗒嗒……”
(3一起训练,共同保卫我们的祖国……
(4就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反复地弹……
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他好像善施教化……
4.11.4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例如: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