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复习(引号的用法复习、省略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3
课时8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理解语意,掌握用法知识清单(二)标点符号标点符号是一套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言的有机组成部分。
标点符号有助于我们分清句子结构,辨明不同语气,准确理解词语的性质和文章的意义。
一、点号的基本用法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是针对句子内部结构层次的。
对于点号,要明确点号表示停顿的时间长短关系:顿号<逗号<分号<冒号<三个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
(一)顿号、逗号、分号顿号、逗号、分号表示句子内部大小、性质不同的由短到长的停顿。
1.顿号2.逗号3.分号分号主要表示具有并列关系的分句之间的停顿,起分清层次的作用。
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多重复句第一层的前后两部分之间、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可使用分号。
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使用注意事项(二)句号、问号、叹号、冒号1.句号、问号、叹号句号表示陈述语气,问号表示疑问语气,叹号表示感叹语气。
我们要特别关注问号使用的注意事项。
问号使用注意事项2.冒号(1)分项或从几个方面分述之后,冒号可以引出总括上文的话。
(2)没有提示的意思,没有较大的停顿,即使出现“想”“说”“认为”等词语,也不用冒号。
(3)“××说”之类放在引用语前头,用冒号;放在引用语中间,不用冒号。
“××说”前面的引号里面的内容的末尾一般不能用句号,可用逗号、问号、叹号、省略号、破折号。
(4)一个句子中不宜套用两个冒号。
(5)冒号后面提示的内容可以是一句话,也可以是几句话,但范围必须清楚,否则会造成误解。
二、标号的基本用法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
(一)引号1.基本用法2.使用“三注意”(1)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则要用双引号,依此类推。
(2)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标点符号专题之问号、冒号、引号、破折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用法一、问号的使用然有疑问词,但只充当整个句子的一个部分(通常是主语或宾语),句末不用问号。
走,坐哪趟车,我都打听清楚了。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无论有多少个选择项,都只能在句末使用一个问号,其他各句之间均用逗号。
来呢,还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轮船来呢?请尽快给我一个答复。
坐汽车来呢,还是坐飞机来。
个问句不是表示选择关系,而是各自发问,那么有多少问,就要用多少个问号。
由谁来解决呢?该怎么解决呢?末。
么一回事呢,同志们?”厂长问。
相同的情况。
如:你放着罢,祥林嫂!二、冒号的使用话后面,表示后面的要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
有四座城门:午门、神武门、东华门、西华门。
词(如说、想、证明、宣布、指出、决定、透露、发现、反映、例如、如下等)的后面,引出具体内容。
中发现:近年来中小学生的劳动观念越来越淡薄了。
性的词的后面,也可以直接使用逗号引出下文。
明,爱国主义教育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要经常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的句子前,表示总结上文。
(前面常常是几种并列的情况)内那些穿红马甲的人是经纪人,穿黄马甲的人则是管理和服务人员:这是全世界都统一的。
作用要发挥到句子的末尾,不能管到句中。
如果只管其中的一部分,就只用逗号、破折号或不用。
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入语后面不能用冒号。
的人数,据不完全统计,中文系已达1230人,历史系已达986人。
句首,用冒号;放在句中,用逗号;放在句末,用句号。
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你真个姓唐吗?” “真个姓唐,”我说。
“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
”表示提示性的词同时使用。
标点符号复习(引号的用法复习、省略号的作用、破折号的作用)[引号的用法复习引号的用法:引号的形式为双引号“”和单引号“‘’”。
它在标点符号中属于标号。
一般用法有下列几种:一、表示直接引用的话。
①为了经常提醒自己,鲁迅还在书签上写了一行字:“心到、口到、眼到,读书三到。
”(明确:这是在行文中的直接引用。
因此,值得注意的是所引用的内容结束后,句号应该在双引号的里面)②“满遭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明确:这也是直接引用的一种,不过,“‘满遭损,谦受益’”与“这句格言”共同做了“流传”的主语,所以,双引号里的内容结束后,不需要加上其他标点)③下山的路上,不知谁哼起《高山青》,“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但整个游程却没有看到。
(明确:这是一个陈述句,作者只引用《高山青》里的一句歌词作为行文的内容,所以,在所引用的话的引号外面加上逗号,与其他话语组成一个完整的陈述内容)二、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
所谓“形散”,主要指散文的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①不速之客——陨石,真是自己送上门来的“天然史书”啊!②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明确:这里的“聪明人”加上引号,其实是反话正说,修辞手法称之为反语。
“聪明人”,既“愚笨者”)四、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例如,我可以理直气壮地回答:“朋友,人们不是说‘沉默胜于雄辩’吗?”(明确:“沉默胜于雄辩”是这句话直接引用之中的引用,为了表明层次,所以,要用单引号)省略号的作用省略号(……),又称删节号,用于省略原文的符号。
“引文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列举的省略,用省略号标明。
”“说话断断续续,可以用省略号标示。
”“用在表示节省原文或语句未完、意思未禁等。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五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的作用练习姓名学号一、引号1、引号的作用: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否定或者讽刺:④表示特定称谓: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2、练习1、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2、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3、“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4、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6、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7、鲸鱼的外形是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8、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9、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10、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11、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1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13、他在学下读书的时候,大家都称他为“辩论家”。
()14、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15、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16、荷兰获得了“欧洲花园”的美誉。
()二、省略号1、作用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2、练习(1)“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2)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响,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3)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我问候安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
()(4)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5)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
()(6)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语意未尽)(7)”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呼唤,马上飞了过来,把团团围住。
标点符号用法及作用一、号与点号号:号、逗号、句号、分号、冒号、号、号点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名号、侧重号、隔号、引号二、点号用法1、号 [ 、] 用于句子自内部并列之的停。
句子之的停不可以用号。
2、逗号 [ , ] 表示一句中的停,比逗号停稍。
3、分号 [ ;] 用于复句并列分句之的停。
停比逗号要。
4、句号 [ 。
] 表示一句完的停,用于述句。
5、冒号 [ : ]表示提示后的停或用来提起下文。
6、号 [ ? ]表示一句完此后的停,用于疑句、反句、句。
7、号 [ ! ] 用于表示感情烈的句子,用于感句和祈使句末端的停。
三、号的用法1、括号 [ ( ) ]表示文章中注部分。
2、省略号 [ ⋯⋯ ] 示引文的和重复的的省略;表示断断或不好心思直接出口的情形;表表示思没完或意深,余意未尽,人深醒。
3、侧重号 [ ? ] 用于惹起者注意,使用文下打点,直排在字的右。
4、书名号 [ 《》]用于书名、篇名、报刊名、电影名、歌曲名等。
5、间隔号 [ · ]用于某些非汉语人名内部或书目中。
6、破折号 [ —— ] 表示解说说明,意思的递进或转折,声音的中止和持续等7、引号 [ : ]表示文中引用部分,就形式而言,分单引号(‘’)和双引号(“”)两种。
一般说,独自使用引号使用双引号,而引用的话中还要引号时,外用双引号,内用单引号。
小学阶段要掌握的引号主法有三种:引用他人的话或表示直接说出来的话;需要标出谚语、成语、俗语或表示声响的词语,专用词语,拥有特别意义的词语;表示嘲讽的意味或反语。
双引号、省略号、破折号用法归类整理班级姓名学号双引号的用法及举例说明引号的用法:(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部分。
(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三)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一)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1. 在行文中直接引用他人的话。
例如:①人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②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2.引用成语、俗语、术语、歇后语等,要标引号。
例如:①俗话说“瑞雪兆丰年”。
这并不是迷信,而是有着充分的科学根据。
②用“闭月羞花”来形容她的美丽,真是恰如其分。
3.有一种情况比较特殊,那就是象声词和音译外来词加引号,也是表示直接引用。
例如:①傍晚,青蛙“呱呱”地叫起来,啄木鸟“笃笃”地啄着树干,甲虫“嗡嗡”地叫。
②“嗒嗒嗒……”密集的机关枪子弹倾泻在卢沟桥桥面上。
③科学家借用一名乡村歌手的名字,给这只克隆羊起名为“多利”。
(音译外来词)(二)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1.在行文时,有时为了强调、突出论述的对象,也需要加上引号。
例如:①我想跟大家谈一谈“合作”的话题。
②鲁迅在书桌上刻了一个小小的字:“早”。
③海伦学会了拼写“泥土”、“种子”等许多单词。
解析:在这三个句子中,“合作”、“早”、“泥土”、“种子”都是这些句子所着重论述的对象。
有的老师认为第3句中的“泥土”、“种子”加上引号是表示引用,引用海伦学会的单词。
引用是直接引用他人的话,或者是格言、诗词、歌词等,不会引用单个的词语。
2.这里也有一种特殊情况,表示节日、纪念日的数字部分和重大历史时间加引号,表示地名加引号,专用名词加引号。
例如:①“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了我国东北三省。
②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著名建筑,屋顶都采用了这种“薄壳结构”。
③现在看来这些都应该归结到“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这种用法中来。
解析:因为给这些词语加上引号就是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因而判断这种用法的标准就是看是否起强调、突出的作用。
标点符号复习专题(破折号、省略号、书名号、引号)【导语】标点符号看似很小,可它却是语文学习的基本功之一,在近几年高考题中也多次考察标点符号的应用,虽说该类题分值不高,难度不大,但也不可轻视。
只要我们掌握住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再辅以对句意、段意的理解,以及有效训练,拿下该题易如反掌。
一、破折号1.破折号的定义和形式标示语段中某些成分的注释、补充说明或语音、意义的变化。
破折号的形式是“——”。
2.破折号的基本用法(1)标示注释内容或补充说明(也可用括号)。
如:①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②我一直坚持读书,想借此唤起弟妹对生活的希望———无论环境多么困难。
(2)标示插入语(也可用逗号)。
如:这简直就是———说得不客气点———无耻的勾当!(3)标示总结上文或提示下文(也可用冒号)。
如:①坚强,纯洁,严于律己,客观公正———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②画家开始娓娓道来———数年前的一个寒冬,……(4)标示话题的转换、递进或跳跃。
如:①“好香的干菜,———听到风声了吗?”赵七爷低声说道。
②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③我把带着体温的银元放到他手里——他的手多瘦啊!(5)标示声音的延长。
如:“嘎———”传过来一声水禽被惊动的鸣叫。
(6)标示话语的中断或间隔。
如:①“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
②“亲爱的妈妈,你不知道我多爱您。
———还有你,我的孩子!”(7)标示引出对话。
如:———你长大后想成为科学家吗?———当然想了!(8)标示事项列举分承。
如: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环境物理学分为以下五个分支学科:———环境声学;———环境光学;———环境热学;———环境电磁学;———环境空气动力学。
(9)用于副标题之前。
如:飞向太平洋———我国新型号运载火箭发射目击记(10)用于引文、注文后,标示作者、出处或注释者。
如: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引号、省略号、破折号、分号常见用法及课文例句一、引号的用法1、表示直接引用。
例句:“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2、表示特定称谓。
特定称谓指具有某些特点的名称、简称、专用术语以及纪念日等。
为了起一个突出、强调的作用。
特定称谓与其表达的意思有相通之处;例句:科学家仔细研究了鲸,发现它的外形是一种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3、表示特殊含义。
特殊含义指引号中的词语在其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产生了新的意思。
该词语就不再表示它原来的意思,而是具有了新的含义; 特殊含义与其表达词语的本义完全不一样,所以称为“特殊”含义。
例:人民迫切需要的正是像你这样的“傻子”。
使用引用时,引文末尾标点的位置要注意:(1)凡是把引用的话独立来用,末尾标点符号放在引号里边。
(2)如果引用的内容是句子的一个组成部分,即引文没有独立性,引用部分末尾不用点号(问号、叹号可保留),整个句子该停顿处则停顿,该用什么标点符号则用什么标点符号。
例:“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六年级上册课文例句1、古人诗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直接引用)2、1975年,美国发射了两个名叫“海盗号”的探测器。
(直接引用)3、两股“红流”分头向东城、西城街道流去,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特殊含义)4、“屏风”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特殊含义)5、太阳辐射和云层造成的“温室效应”,使得金星表面温度极高,不可能有生命存在。
(特殊含义)6、这些照片表明,意大利天文学家观察到的所谓“运河”,原来是一连串的暗环形山和间的斑点。
(特殊含义)7、那“斗士”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
(特殊含义)8、晶莹的球体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特殊含义)8、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合称“后三宫”。
(特定称谓)9、午门俗称“五凤楼”,是紫禁城的正门。
(特定称谓)10、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六马并行。
五年级语文标点符号的作用练习
姓名学号
一、引号
1、引号的作用:
①表示直接引用:②表示突出强调:③表示否定或者讽刺:④表示特定称谓:
⑤用来引用俗语、谚语、歇后语、古语等:
2、练习
1、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
2、这是我们组办的“热爱大自然”的手抄报。
()
3、“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
4、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
5、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6、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
7、鲸鱼的外形是极为理想的“流线型”。
()
8、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
9、爸爸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
10、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
()
11、罪恶的子弹还要挟着“和平之花”。
()
12、像这样一条多灾多难的祸河,怎么能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13、他在学下读书的时候,大家都称他为“辩论家”。
()
14、说他“特别”,因为他爱鱼到了忘我的境界。
()
15、大家采集起“茅茅针”来。
()
16、荷兰获得了“欧洲花园”的美誉。
()
二、省略号
1、作用
①表引文或引述的话有所省略;②表重复词语的省略;
③表列举同类事物和序数词语的省略;④表静默或思考;
⑤表说话断断续续;⑥表语言的中断;
⑦表话未说完,语意未尽。
2、练习
(1)“我再也受不住了!……我给您跪下了,我会永远为您祷告上帝。
带我离开这儿吧,要不,我就要死了!……”()(2)短短的一段新闻还没看完,就听见啪,啪……几声尖锐的枪响,接着就是一阵纷乱的喊叫。
()
(3)我的生活没有指望了,连狗都不如……我问候安辽娜,问候独眼的艾果尔,问候马车夫。
()
(4)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5)观众们屏住气,目不转睛地盯着他头上的碗……眼看身体已经转过来。
()
(6)听到这个消息,我们仿佛又看见老人和海鸥在翠湖边相依相随......(语意未尽)
(7)”你看他们那小模样!啧啧......”海鸥听见老人呼唤,马上飞了过来,把团团围住。
( )
(8)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
啊……”()
(9)辞典可以告诉我们许多词语,包括人名、地名、制度、成语、典故……的含义。
( )
(10)“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 (11)“生活?生活当然……”猩猩犹豫着,“不过,乐在其中,那个'乐'字总有点刺眼。
”()
三、破折号
1、作用
(1)用以表示对上文的解释说明或补充。
(2)表示话题的转变。
(3)表示话语的中断。
(4)表示声音的延长。
(5)表示引出下文。
2、练习
A、表示声音延续B、表示解释说明C、表示意思转折
(1)我一直想买一本长篇小说──《青年近卫军》。
()
(2)“妈──”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
(3)他等了十分钟──他已经觉得时间太长了。
()
(4)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
(5)你买这本书吧——这本书比那本好。
()
(6)于是我渐渐对报纸有了戒心,一拿起来就觉得提心吊胆——很像一个人想睡觉是去揭开毛毯,可是脑子里却担心那底下会有一条响尾蛇似的。
()
(7)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
(8)筷子头一扎进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 )
(9)其实,更值得一提的是声乐部分----就是北京街头各种商贩的叫卖( )
(10)"馄饨喂——开锅"( )
(11)贵客,张五爷这儿总共三位——里面请!( )
(12)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 )
(13)托尔斯泰面部的其他部件——胡子.眉毛.头发,都不过是用以包装.保护这对闪光的珠宝的甲壳而已( )
(14)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写"water"——"水"字.( )
(15)"啊,原来如此!——现在你把功课温熟了吗?"老师问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