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与代谢综合征
- 格式:pdf
- 大小:150.72 KB
- 文档页数:3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研究引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数十年来,全球不断增加的肥胖率和代谢综合征患者数量引起了广泛关注。
认识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发展过程以及相关影响因素。
I. 肥胖的病理生理特点A. 脂肪组织增加:在肥胖个体中,脂肪组织量明显增加,主要表现为脂肪细胞数量和脂质储存量的增加。
B. 慢性低度炎症:大量的脂肪堆积也导致机体慢性低度炎症状态的形成,通过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如TNF-α、IL-6等)对产生一系列代谢异常有贡献。
C. 激素失衡:在肥胖个体中,内分泌激素的平衡被打破,如胰岛素抵抗和瘦素水平降低。
D. 脂肪酸代谢异常:肥胖者体内脂肪酸合成增加,同时脂肪酸氧化能力下降,导致脂质积累。
E. 胰岛β细胞功能异常:长期的高胰岛素水平刺激可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最终引发2型糖尿病。
II. 代谢综合征的病理生理特点A. 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患者出现对胰岛素的耐药性,机体需要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正常血糖水平。
B. 高血压:过量脂肪沉积导致血管壁变得僵硬和不灵活,增加了心脏泵血的负担,引起高血压。
C. 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高甘油三酯、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血脂异常。
D. 肥胖型脂肪分布:患者常表现为中心性肥胖,即腹部脂肪堆积较多。
E. 糖代谢紊乱:代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糖耐量减退、空腹血糖增高或2型糖尿病等。
III.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发展过程A. 初级阶段:体重增加、体脂沉积增加,但还未达到临床定义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标准。
B. 亚临床阶段:已经满足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但尚未出现明显临床症状。
C. 临床阶段:出现明显的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相关临床表现,如高血压、高血糖等。
IV. 影响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因素A. 遗传因素:家族史是患上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重要风险因素。
心脏病患者的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关系心脏病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范围内的主要死因之一。
而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是心脏病的两个重要危险因素。
本文将探讨心脏病患者的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并分析其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一、肥胖与心脏病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组织过多,体重超过正常范围的状态。
长期以来,已经有很多研究表明,肥胖与心脏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首先,肥胖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输出量,导致心脏增大和扩张。
其次,肥胖还会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增加了心脏病发生的风险。
此外,肥胖还与糖尿病密切相关,而糖尿病也是心脏病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
二、代谢综合征与心脏病代谢综合征是一种集中表现为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代谢紊乱状况。
这种紊乱状态会导致心脏病的风险显著增加。
首先,高血压会增加心脏负担,导致心脏肥厚、扩张,并增加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可能性。
其次,高血糖会损害血管内皮功能,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增加心脏病的患病风险。
高血脂则会引起血管异常变化,进一步增加心脏病的发病风险。
三、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首先,肥胖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重要诱因之一。
肥胖时脂肪细胞增多,导致脂肪组织釋放脂肪酸和细胞因子增加。
这些物质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从而引发代谢紊乱。
其次,代谢综合征与肥胖形成恶性循环,相互促进疾病的发展。
代谢综合征引起的炎症和慢性低度炎症状态进一步增加了脂肪细胞扩增和人体脂肪积累的风险,加重了肥胖症状。
四、对心脏健康的影响心脏病患者的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不仅影响了心脏健康,也增加了其它疾病的风险。
首先,心脏病患者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脏功能减退。
其次,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还与糖尿病、高血压等心脏病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心脏病风险。
此外,代谢综合征还会增加患者发生中风和冠心病的可能性,进一步危及心脏健康。
肥胖与代谢性疾病的关联性研究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肥胖问题成为了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挑战。
本文将探讨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并从遗传、环境和生活习惯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联性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肥胖则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研究表明,肥胖会导致血压升高、血脂异常以及胰岛素抵抗等情况,从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
此外,肥胖还会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进一步加重心血管负担。
二、肥胖与糖尿病的关联性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研究发现,肥胖是引发2型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肥胖会导致胰岛素抵抗,进而使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造成血糖无法正常调节。
此外,肥胖还会引发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异常分泌,使血糖水平进一步升高。
三、肥胖与脂肪肝的关联性脂肪肝是肝脏脂肪堆积过多而引起的一种疾病。
肥胖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会使脂肪酸堆积在肝脏内,形成脂肪团,进而导致脂肪肝的发生。
肥胖引起的脂肪肝不仅仅是一种结构性改变,还与代谢功能异常有关,如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等,从而进一步增加脂肪肝的发生风险。
四、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联性代谢综合征是指由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及糖耐量异常构成的一组代谢紊乱症候群。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联性非常紧密。
肥胖是促进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而代谢综合征又进一步加剧了肥胖的程度和危险性。
研究表明,肥胖者容易伴随着高血脂、高血压等情况,从而增加了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肥胖与代谢性疾病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性。
肥胖不仅仅会影响个体外貌,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脂肪肝以及代谢综合征等疾病的发生风险。
因此,预防和管理肥胖问题对于预防和控制代谢性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合理饮食、定期运动以及保持适当的体重都是预防肥胖和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措施。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是两种常见的健康问题,它们常常一起出现。
肥胖是指身体脂肪过高,而代谢综合征是一组慢性代谢疾病的综合征,这些疾病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究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联系。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定义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肥胖是指人体体脂肪过多,体重过重,超过标准范围。
而代谢综合征是指一组由于代谢失调引起的生理和代谢异常的疾病综合征。
例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和心血管疾病等。
尽管两种疾病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
由于过多摄取热量和缺乏运动等原因,人们的体重和脂肪含量越来越高。
肥胖不仅会影响外表,还会影响身体健康。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严重心血管疾病等风险的概率。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症状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症状常常是相似的。
肥胖的主要症状是体脂肪过多、体重超重。
对健康的危害不言而喻,还容易引发嗜睡、焦虑、抑郁等心理压力。
由于过多的脂肪使胰岛β细胞减少,从而导致胰腺受到严重的损伤,从而导致肥胖的患者更容易患上糖尿病、高血压、胆固醇异常和其他代谢性疾病。
与此同时,代谢综合征的症状包括高血压、高胆固醇、高血糖、肥胖和脂代谢紊乱。
这些问题危及健康,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肾脏疾病、骨质疏松等等。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成因导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原因各不相同,但它们之间有密切联系。
肥胖是由于能量摄入过多、消耗过少,以及激素、甘油三酯(TG)、胆固醇等物质的异常分泌而产生的。
过度的能量摄入,超过代谢消耗的能量,引起体内的能量沉积,导致肥胖。
而代谢综合征是由于体内激素和胰岛素异常分泌所导致的代谢调节失调,引起多种慢性代谢疾病的综合症状。
例如,血糖不稳、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脂质异常等等。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共同点是体内脂肪堆积,这些脂肪激素的分泌也随之增加,导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症状逐渐增加。
如何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是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给个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威胁。
为了有效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合理饮食、定期锻炼、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这篇文章将介绍如何通过这些手段来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一、合理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控制饮食摄入的总热量。
每天的摄入热量应该根据个人的身高、体重和运动量来确定,避免过量摄入导致能量堆积。
其次,我们应该坚持三餐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肪和高盐食物的摄入,帮助稳定血糖和血脂水平。
此外,我们还需要合理搭配食物,在每一餐中包含适当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保证全面的营养摄入。
二、定期锻炼定期锻炼对于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有着明显的效果。
身体运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加速脂肪燃烧,控制体重。
同时,锻炼还可以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代谢,减少对食物的摄入需求。
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比如慢跑、游泳、骑行等,每周保持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三、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非常重要。
首先,保持充足的睡眠。
睡眠不足会导致代谢紊乱,增加食欲,容易导致摄入过量而引发肥胖。
建议每晚保持7-8小时的良好睡眠时间,有助于调节身体内分泌,促进新陈代谢。
其次,避免过度压力和精神紧张。
长期的压力会导致内分泌紊乱,增加食欲,容易形成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建议通过适当的休闲放松活动,比如音乐欣赏、读书、户外散步等来缓解压力,保持身心健康。
四、定期体检定期体检可以及早发现身体健康问题,包括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通过定期测量血糖、血脂和体重指数等指标,可以评估身体健康状况,并根据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
此外,定期体检还可以了解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趋势,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计划,保持健康的生活状态。
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患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逐年升高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和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一、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代谢综合征是指多种代谢性异常的集合,包括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等。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患者需要同时满足以下标准才能被诊断为代谢综合征:1. 腹部肥胖:男性腰围≥90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2. 高血压:收缩压≥130mmHg和/或舒张压≥85mmHg;3. 高血糖:空腹血糖水平≥6.1mmol/L;4. 血脂异常:三酰甘油水平≥1.7mmol/L和/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0mmol/L(男性)或<1.3mmol/L(女性)。
二、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特征1. 肥胖:代谢综合征的核心特征之一是中心性肥胖,即腹部脂肪堆积。
这种肥胖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脂质代谢异常密切相关。
2. 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中高血压的发生率较高。
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并且增加糖尿病和血脂异常的风险。
3. 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之一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具有高血糖、多饮、多尿等症状。
4. 血脂异常:血脂异常指的是血浆中三酰甘油、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的异常。
代谢综合征患者往往伴有高三酰甘油血症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血症。
三、代谢综合征的治疗方法1. 生活方式改变:生活方式改变是代谢综合征治疗的首选方法。
包括合理饮食、增加运动量和减轻体重。
合理的饮食应该是低脂、低糖、高纤维的,避免过度摄入高热量和加工食品。
增加运动量有助于控制体重和改善胰岛素敏感性。
2. 药物治疗:如果生活方式改变不能有效控制代谢综合征的症状,医生可能会考虑采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的目标是调节血脂、降低血压和控制血糖水平。
常见的药物包括他汀类药物、降压药和降糖药物等。
3. 防治并发症:除了治疗代谢综合征本身,还需要积极预防和治疗其引发的并发症。
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预防和干预的重要性肥胖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尤其是儿童肥胖率的不断攀升引起了广泛关注。
与此同时,代谢综合征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也呈上升趋势。
两者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研究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并进行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对于保障儿童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儿童肥胖是指儿童体重超出正常范围,BMI(Body Mass Index,身体质量指数)大于95th百分位数。
肥胖不仅仅是一种外观问题,更重要的是它会增加儿童患上许多疾病的风险,如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等。
而代谢综合征则是指与肥胖相关的一系列代谢异常,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等。
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密切,一些研究表明,儿童肥胖往往是代谢综合征的先兆。
那么,为什么研究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以及预防和干预措施如此重要呢?首先,儿童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的状况会对未来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儿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往往开始于儿童期,如果不及时干预,这些问题可能会一直伴随至成年,给个体的健康带来持久的危害。
因此,通过研究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能够及早发现和干预,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的发生,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其次,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儿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涉及到遗传、环境、行为等多种因素,单一的干预手段往往效果有限。
通过对儿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详细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其发生机制,找出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儿童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性挑战,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亟需采取行动。
通过研究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可以更好地调动社会资源,加强现有的防控措施,制定全面的政策和规定,推动社会各界共同关注儿童肥胖问题,促进全球儿童健康。
最后,普及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对于预防和干预儿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也至关重要。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关系研究综述引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是现代社会面临的重要健康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本文将对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进行综述,并探讨可能的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策略。
一、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1. 肥胖的定义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超出正常范围,导致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30kg/m²。
肥胖通常由能量摄入超过消耗所致。
2. 代谢综合征的定义代谢综合征是一种临床诊断,包括中心性肥胖、高血压、高血脂和高血糖。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并共同促进心血管疾病和2型糖尿病的发展。
二、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1. 肥胖对代谢产生影响多项研究表明,肥胖可导致代谢紊乱,如胰岛素抵抗、脂肪沉积和慢性炎症。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导致脂质和葡萄糖代谢异常,进而引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2. 代谢综合征增加肥胖风险代谢综合征的存在可提高患者发展为肥胖的风险。
研究表明,中心性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相关度较高,而且代谢综合征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预测因素。
三、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可能机制1. 炎症反应肥胖可导致慢性低度炎症反应,促进组织内白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释放。
这些炎性物质可以干扰正常的能量平衡及葡萄糖和脂质代谢过程。
2. 脂肪激素脂肪组织不仅仅是能量储存器,还能分泌多种激素调节全身能量平衡及各种代谢过程。
在肥胖情况下,脂肪组织会分泌大量的瘦素、胰岛素抵抗因子等,从而加剧代谢异常。
3. 肠道微生物最近的研究发现,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可能存在着肠道菌群的变化。
失衡的肠道菌群可以影响能量摄取和栏龄消耗,并通过产生一系列活性物质来调节葡萄糖和脂质代谢。
四、预防和治疗策略1. 健康饮食选择均衡的饮食,避免高糖、高脂肪食物,增加纤维摄入量。
适量控制能量摄入可帮助减轻体重,并改善代谢异常。
2. 规律运动适度运动有助于促进能量消耗、改善体力活动水平及增加肌肉质量。
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的结合可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3. 药物治疗对于严重肥胖或存在其他危险因素的患者,药物治疗可能是必要的选择。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肥胖(obesity)是指体内脂肪组织过多的一种病理状态,它是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
而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则是一组与肥胖相关的代谢障碍的临床表现。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风险,并对人体健康造成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分子生物学机制对于预防和治疗这些相关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一、脂质代谢紊乱相关基因脂质代谢紊乱是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这方面,许多基因与之相关联,逐渐成为目前该领域研究的焦点。
其中一个典型例子就是脂联素(adiponectin)基因。
1. 脂联素基因(ADPN)脂联素作为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在能量平衡和胰岛素敏感性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ADPN基因的多态性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2. 瘦素受体(LEPR)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它通过结合瘦素受体来实现对能量平衡、食欲和能量消耗的调节。
LEPR基因突变与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发生发展相关。
二、炎症与肥胖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慢性低度炎症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炎症反应被认为是导致肥胖引起其他代谢紊乱的基本机制之一。
1. 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NF-α是一种充血且持久存在于脂肪组织中的促炎物质,在肥胖个体中其表达水平升高。
高水平TNF-α可抑制胰岛素信号传导,并增加慢性低度炎症风险。
2. 白介素6(IL-6)IL-6是另一个促炎物质,它参与脂肪组织炎症反应的调节。
肥胖个体中,脂肪细胞分泌的IL-6增加,导致体内炎症水平升高。
三、脂肪组织分化与能量代谢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中,脂肪组织的异常分化和紊乱的能量代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1. PPARγ基因PPARγ是一种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脂肪细胞分化和功能。
其基因突变可影响脂肪组织的形成和分布,并进一步影响整体能量代谢。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老年人的体重管理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老年人的体重管理在当今社会,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健康问题。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体重管理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提供一些有益于体重管理的建议。
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和影响肥胖是指体内脂肪积累过多,超过正常水平的情况。
而代谢综合征则是指一系列代谢问题的集合,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和脂肪在腹部的积累等。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与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其他慢性疾病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老年人中,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影响更加突出。
由于老年人新陈代谢减慢,身体活动水平下降,加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会增加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发病的风险,加剧相关疾病的症状和并发症。
二、老年人体重管理的重要性老年人体重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良好的体重管理可以减轻关节负担,降低高血压和高血糖的风险,预防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发生。
此外,合理的体重管理还可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增强其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
三、老年人体重管理的方法和建议1.健康饮食:老年人应该遵循均衡饮食原则,摄入适量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
应减少糖分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的比例。
定期进食并适量控制饮食的摄入量,规律进餐可以帮助老年人维持一个健康的体重。
2.适度运动:老年人应该根据自身身体情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
推荐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等)和力量训练,以提高心肺功能和肌肉力量。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和两次以上的力量训练可以有效防止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3.合理药物使用:对于有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老年人,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开具一些药物来帮助控制体重和改善代谢状况。
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遵循医嘱,不可自行增减用药剂量。
4.定期体检:老年人应该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关注体重、血压、血糖和血脂等指标的变化。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肥胖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代谢异常和慢性炎症状态。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本文将从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发病机制以及研究进展三个方面来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
首先,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
肥胖通常用身体质量指数(BMI)来衡量,BMI≥28kg/m²为肥胖。
代谢综合征是指在一个人体内同时出现一系列与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相关的代谢异常,如腹型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和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成因之一,多数代谢综合征患者都存在明显的肥胖问题。
其次,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肥胖引起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非常复杂。
一方面,肥胖导致脂肪细胞的过度扩张,增加了脂肪组织对外周组织的释放,导致一系列炎症因子和脂肪酸的持续释放,从而引起全身低度慢性炎症状态。
另一方面,肥胖还引起胰岛素抵抗,使得胰岛素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导致血糖升高。
胰岛素抵抗也刺激肝脏合成三酰甘油,增加甘油酯在肝脏内的堆积,进一步导致高三酰甘油血症。
这些异常代谢过程最终导致了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最后,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相关研究进展。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
研究发现,肥胖患者中代谢综合征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肥胖人群。
此外,肥胖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呈正相关。
一项针对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也证实了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相关性。
这些研究为了解肥胖和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综上所述,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肥胖患者发生代谢综合征的风险较高。
肥胖引起的脂肪细胞扩张和胰岛素抵抗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机制。
未来,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探讨肥胖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以便提出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
代谢综合征的特点代谢综合征的特点什么是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通常与肥胖、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等多个疾病密切相关。
代谢综合征的特点主要包括:1.肥胖:–体重超标或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点之一。
–腹部肥胖尤其常见,即腹部脂肪积聚过多。
2.血糖异常:–代谢综合征患者常见高血糖情况,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血糖不能被机体充分利用,容易导致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减退。
3.血脂异常:–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水平异常,常见的有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水平。
–高胆固醇和高甘油三酯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
4.高血压:–代谢综合征患者常出现血压升高的情况,血管紧张度增加,影响血流正常循环。
–高血压容易导致心脏负荷加重,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5.炎症反应:–代谢综合征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常常升高,体内炎症水平升高可能与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有关。
6.血小板聚集性增加:–代谢综合征患者血小板聚集性明显增加,易导致血栓形成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7.肝功能异常:–代谢综合征患者常伴有脂肪肝和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肝炎和肝硬化等疾病。
总结:代谢综合征是一种综合性的疾病,主要特点包括肥胖、血糖异常、血脂异常、高血压、炎症反应、血小板聚集性增加和肝功能异常等。
及时识别代谢综合征的特点,对其进行有效的防治,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等并发症的发生。
代谢综合征的相关风险因素除了上述提到的特点外,代谢综合征还与以下风险因素相关:1.遗传因素:–遗传基因对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有一定的影响。
–有家族史的人更容易患上代谢综合征。
2.饮食因素:–摄入高糖、高脂、高盐食物容易导致代谢紊乱,增加代谢综合征的发生风险。
–过度饮食、暴饮暴食也容易造成肥胖和其他代谢异常。
3.缺乏运动:–缺乏体育锻炼和运动习惯是代谢综合征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运动容易导致能量不平衡,进而导致体重增加和代谢紊乱。
4.生活习惯:–长期吸烟和大量饮酒易导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
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在当今社会中,儿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全球性健康问题。
本文通过对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调查,探讨其发病原因、流行趋势以及对儿童健康的影响。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情况,并收集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多个学校的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指标的测量,以及饮食习惯、运动情况等信息的获取。
此外,还将收集家庭环境、遗传因素等相关数据。
二、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定义儿童肥胖指的是儿童体重超过同龄人的平均水平,BMI指数大于95百分位数。
代谢综合征是指在一个人体内同时存在多种因素导致心脏病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增加的情况,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中心性肥胖等。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经过对调查问卷的收集和数据整理,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与分析:1. 儿童肥胖率的增加:调查结果显示,儿童肥胖率逐年增加。
根据我们的数据分析,2010年至2020年间,儿童肥胖率从10%增加到20%。
这个趋势十分令人担忧。
2. 与家庭环境及遗传因素的关系:调查数据显示,家庭环境和遗传因素在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家庭中是否有肥胖成员、饮食结构、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都与儿童肥胖相关。
此外,调查还发现,拥有肥胖家庭成员的儿童患代谢综合征的风险更高。
3. 饮食与运动习惯对儿童肥胖的影响:调查发现,儿童的饮食结构以及缺乏运动是导致肥胖的重要原因。
高热量的饮食、过量的零食、缺乏水果和蔬菜的摄入,以及长时间的久坐,都会增加儿童患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风险。
4. 儿童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健康影响:调查结果表明,儿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对儿童的健康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
除了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外,肥胖儿童还易患关节炎、呼吸系统疾病等其他健康问题。
五、预防与干预措施为了减少儿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发生,以下是我们提出的预防与干预措施:1. 营养均衡饮食:儿童饮食应以蔬菜、水果、全谷物等为主,减少高热量、高糖分、高脂肪的食物摄入,控制零食的食用频率。
肥胖与代谢综合征的有效防治方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导致了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普遍存在。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对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并成为许多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为了有效预防和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我们应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
一、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饮食结构是导致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了控制体重和改善身体健康,我们需要科学合理地调整饮食结构。
首先,我们应该控制总热量的摄入量,保持适量的热量供给。
其次,应该增加蔬果、全谷物和豆类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的摄入,减少高糖、高脂和高盐的食物的摄入。
此外,饮食应该多样化,摄入各种不同种类的食物,确保摄入营养均衡。
二、规律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是预防和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之一。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代谢率,促进脂肪的燃烧,减少脂肪堆积。
此外,体育锻炼还可以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降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建议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并结合力量训练,增强肌肉力量。
三、科学的药物治疗一些人通过生活方式改变无法有效地减轻体重或控制代谢综合征的症状,此时可以考虑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按照专业的建议使用。
目前有一些药物可以减轻饥饿感、抑制食欲、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代谢等方面发挥作用,但是药物治疗并不适合所有的人群,因此在使用药物前应咨询医生。
四、合理的心理调节心理调节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防治中也十分重要。
长期的压力和负面情绪可能导致饮食紊乱和体重的增加。
因此,合理的心理调节对于控制体重和预防代谢综合征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参加社交活动、学习放松技巧、寻求心理咨询等方法来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心态。
总结起来,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有效防治方法主要包括科学合理的饮食结构、规律的体育锻炼、科学的药物治疗和合理的心理调节。
通过改善个人的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结构和积极的心态,可以预防和治疗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提高整体健康水平。
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及其预防措施肥胖和代谢综合征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两大健康问题,它们之间存在紧密的关联。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而代谢综合征则是由多种代谢异常构成的疾病群。
本文将探讨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以及针对其的预防措施。
一、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关系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而代谢综合征的出现也会进一步加剧肥胖的程度。
1. 肥胖与代谢异常肥胖与代谢异常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脂肪组织对脂质的代谢异常。
肥胖者往往伴随着脂肪组织细胞的异常增殖和脂肪合成的增加,这导致了血液中脂质水平的升高。
同时,脂肪细胞还会分泌一些激素和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瘦素样激素等,这些物质参与了脂肪组织的慢性炎症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的发生,进而引起代谢紊乱。
2. 代谢综合征促进肥胖形成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等,这些病理变化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体内脂肪合成和脂肪堆积的增加,从而促进了肥胖的形成。
例如,高血糖状态会导致胰岛素分泌增加,从而促进葡萄糖的摄入和利用,其中一部分转化为脂肪储存。
二、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预防措施肥胖和代谢综合征对人体健康产生了严重影响,为了减少患病风险,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控制饮食合理控制饮食是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首要措施。
限制高糖、高脂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食,有助于减少能量过剩和脂肪堆积。
2. 增加体力活动适当的体力活动可以帮助消耗多余的热量,促进脂肪燃烧,减少肥胖的发生。
每天进行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走、跑步、游泳等,可以有效改善体内脂肪代谢,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发生。
3. 合理控制体重保持适宜的体重是预防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的关键。
通过定期测量体重、腰围和体脂肪含量等指标,及时调整饮食和运动量,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肥胖有关的名词解释肥胖是一个日益普遍的健康问题,尤其在发达国家尤为突出。
不论是影响个体还是社会层面,肥胖都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不同的角度解释肥胖相关的名词,并深入探讨肥胖的原因、健康影响以及应对策略。
一、体重指数(BMI)体重指数,简称BMI(Body Mass Index),是计算个体体重与身高之间关系的一种常用方法。
公式为体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通过BMI,我们可以初步评估个体是否超重或肥胖。
一般来说,BMI在18.5以下被视为体重过低,18.5-24.9为正常体重,25-29.9为超重,30及以上则表示肥胖。
二、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是一组疾病风险因素的聚集体,包括腹部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
这些因素一起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诱因之一,特别是腹部肥胖。
减轻体重、改善饮食和运动习惯是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措施。
三、内脏脂肪内脏脂肪是指位于腹腔内围绕主要脏器,如肝脏、胃、肠和肾脏等周围的脂肪。
与皮下脂肪相比,内脏脂肪更具危险性,因为它可以产生更多的有害物质,并与许多健康问题,如心脏病和糖尿病的风险增加,存在密切关联。
肥胖者往往携带较多的内脏脂肪,因此减少内脏脂肪含量对于改善健康至关重要。
四、肥胖基因肥胖基因是指影响个体体重调节和脂肪代谢的遗传因素。
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肥胖的发生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然而,环境和生活方式因素同样也对肥胖的产生起到重要作用。
尽管携带肥胖基因可能会增加患肥胖的风险,但通过采取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肥胖基因并不是不可战胜的因素。
五、脂肪酸代谢紊乱脂肪酸代谢紊乱是肥胖所引起的一个常见问题。
肥胖者体内脂肪过多,导致脂肪细胞释放过多的脂肪酸进入血液循环。
这些脂肪酸在机体内堆积,导致细胞对胰岛素的耐受性下降,进而引发糖尿病。
此外,脂肪酸代谢紊乱还与慢性炎症等病理过程紧密相关。
・专题辅导・肥胖诊治的现代概念肥胖与代谢综合征顾维正1,官莉莉2(1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杭州310003;21绍兴市人民医院,浙江绍兴312000)中图分类号:R589.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0764(2004)08A-0001-03 肥胖是指机体内脂肪的过度蓄积,脂肪组织绝对量增多或其比例增高。
根据病因可分成原发性(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两大类,以前者多见、常见,占肥胖的绝大多数。
世界卫生组织(WH O)认为肥胖是一种慢性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应称为肥胖症。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近年来我国肥胖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倾向,患病率已达514%,且呈年轻化趋势,全国肥胖者已超过7000万,肥胖者中将有50%会发展为糖尿病, 17%会患高血压,某些肿瘤、胆道疾病、胰腺疾病等患病危险性也显著增加,肥胖已成为21世纪严重的社会问题。
1 肥胖是现代生活方式综合征现代生活方式综合征是在近代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基础上产生的一种概念,是指由于摄食含过多热量(卡路里)的食物,而又没有消耗足够热卡的能量,加之食物组成不当,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高糖、食盐、酒精,以及不良生活习惯、精神过度紧张、生活长期不规则等导致的一系列临床情况或多种疾病表现,其包括体重超重、肥胖、高血糖(糖耐量低下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癌瘤、骨质疏松症、忧郁症、性功能低下等现今严重危害人群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
2 肥胖的病因肥胖是由遗传因素、生理状况、心理状态和社会、自然环境等多方面条件相互影响,协同作用所诱发的。
211 节俭基因说 在生存竞争和食物馈乏的百万年自然选择条件下,能从食物吸收、储存和利用更多热卡的人类机体得到优先保存和发展,这类遗传基因统称“节俭基因”,但当社会发展到现代,食物丰富,这种与生俱来的“优势”反而带来了健康问题,久食甘饴必肥。
212 基因突变说 人类遗传基因是稳定的,但存在1%左右的变异,这是生存适应的表现。
致病的突变可产生许多遗传性疾病,有些遗传性疾病如肥胖生殖无能症可同时伴有肥胖,这类患者在肥胖人群中只占极少数。
研究已发现许多肥胖相关基因,但肥胖是多基因遗传,单基因变异对肥胖的影响常不能肯定其表形和影响量级大小,尚待更多研究和知识积累。
213 生命系统论 人体是一大开放系统,系统论认为为了维护机体系统的稳定,其必须和外界不断交换信息和能量,体内各子系统自组织协同工作,方可出现新陈代谢、繁殖和遗传变异等生命特征。
机体某一子系统的衰竭,可引起整个系统的崩溃,产生生命活动的终止而出现死亡。
急性进食过多可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消化不良,甚至急性胃扩张而致死。
慢性摄食过多,营养过剩,不仅引起消化子系统负担过重,进而也影响其他子系统,影响机体稳定性和有序性,影响机体与外环境的和谐,也影响内环境的恒常调节和稳定。
这是一个发展中的观点,内环境恒常调节已在分子水平和基因水平积累了丰富资料和知识。
总之,肥胖病因尚在不断阐明中,现今普遍接受的观点是食物总热卡过高,消耗太少,食物构成不合理,如高脂肪、高蛋白质、低食物纤维的“垃圾食品”;含糖饮料等高糖指数食品摄取量过多;糖、糖浆等含糖食物摄入量超过摄入热卡的10%;食盐摄入过多,吸烟与被动吸烟,酗酒,体力活动过少等均是肥胖的致病因素。
按“黑箱”理论可只探讨输入(如食・1・医师进修杂志(内科版)2004年8月第27卷第8期物)和输出(如肥胖)间关系的群体流行病学研究,但只有阐明了内在关系方更有利于肥胖的防治和有效药物的开发。
3 肥胖的病理生理现今研究较多、较明确地认为,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生理功能低下)是肥胖发病的病理生理基础,但不是惟一基础,因有些肥胖者,现今临床手段不能证实其存在高胰岛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
311 脂肪组织是代谢器官 脂肪组织是机体糖、蛋白质、脂肪三大代谢的方面军,人的生存、生长发育、生殖、新陈代谢离不开三大代谢。
脂肪组织是机体能量和信息的存储器,生命活动中能源供给不足或障碍会产生问题,能量过剩(摄食过多),储存过多(肥胖),可引发调节网络的紊乱和信息转导系统上多处障碍,已被在体和离体动物实验、临床研究一再证实。
在引用动物实验探讨人类时,应注意人体和其社会、心理等特殊性。
312 脂肪组织是内分泌器官 脂肪组织可分为白色脂肪组织和棕色脂肪组织两类,后者分布于内脏和网膜,周转代谢较快,前者分布于躯体,周转代谢较慢,它们均可分泌许多激素和细胞因子,通过体液分泌、旁分泌、自分泌等作用,参与机体内环境的恒常网络调节,肥胖将引起其调节紊乱,现今研究报道较多的有瘦素、脂联素、抵抗素、肿瘤坏死因子-α(T NF-α)、过氧化物酶受体激动抑制因子(PPARs)、凝血酶原激活抑制因子(PAI-1)等,现有知识已证实肥胖引起这些因素紊乱,并参与了糖耐量异常或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展,其概况请参阅本专题辅导“肥胖与糖尿病”。
313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 长期的临床医学实践发现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等许多严重危害人群健康和预期寿命的慢性非传染性流行性疾病常有聚集现象,历史上曾存在许多假说和不同命名,1998年WH O统一称为代谢综合征,胰岛素抵抗是其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现今认为代谢综合征包括:肥胖、高胰岛素血症、糖耐量异常Π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高血凝状态、多囊卵巢等,并有进一步扩大趋势[1]。
肥胖是代谢综合征始动或驱动危险因素。
其实体重超重时,这些危险因素即有聚集,且越肥胖综合危险越高。
4 高胰岛素血症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是机体能量代谢和生长发育的关键调节因素。
胰岛素可分成基础分泌和进餐后波峰分泌两类。
慢性营养过剩、进食过多,将引起胰岛β细胞负担过重,分泌增加,诱发高胰岛素血症,高胰岛素血症引起的饥饿又促进过食而产生肥胖。
过高的胰岛素将诱发胰岛素受体的下降调节,产生胰岛素生理作用低下,引发代谢综合征的发生和发展,可以认为存在高胰岛素血症即存在胰岛素抵抗,存在胰岛素抵抗即存在代谢综合征,高胰岛素血症是肥胖发生发展的关键。
当增高的胰岛素水平还不足以使代谢平衡,肥胖将向糖耐量异常和糖尿病发展,这时将出现胰岛素分泌量的相对或绝对不足,分泌时相障碍,分泌组成(胰岛素原Π胰岛素)改变,持续增高的血糖将不能再刺激胰岛素分泌,产生“糖中毒”,并产生糖尿病慢性微血管病变[2]。
但在2型糖尿病自然发展史的研究中发现,在临床糖尿病发现前10年即可存在胰岛素抵抗和大血管病变。
5 高游离脂肪酸(FFA)血症FFA是指和血清蛋白结合而未和丙三醇酯化的脂肪酸,肥胖患者血FFA水平升高,其不能被进食或同时存在的高胰岛素血症所抑制。
肥胖患者有胰岛素抵抗,但50%左右将来可发展成糖尿病,胰岛素抵抗产生的高血糖“糖毒性”加上高FFA血症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的“脂毒性”,是肥胖向糖尿病发展的葡萄糖-脂肪酸循环基础。
高FFA血症、高血糖、胰岛素抵抗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始发因素[3]。
6 肥胖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上成人肥胖一般以体重指数[BMI=体重(kg)Π身高(m)2]和Π或腰围诊断,但存在种族差异,我国BMI1815~2310kgΠm2为正常,≥23kgΠm2为超重,≥25kgΠm2为肥胖,>30kgΠm2为重度肥胖。
腰围:女>80cm,男>85cm为腹型肥胖。
但应结合临床其他表现,在条件许可下,应行血压、血脂、血糖、胰岛素以及肝脏B超等检查,以鉴别肥胖是否已合并有糖耐量异常Π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Π脂肪肝等代谢综合征其他表现,并利于与少见或罕见的继发性或遗传性肥胖相鉴别。
611 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的检测 这是临床诊断代谢综合征的客观依据,也是研究和观察肥胖的重要指标。
判断胰岛素抵抗的金标准是胰岛素钳夹试验,但方法繁琐,采血频率和次数多,只适于少数研究单位有限人群的应用。
临床研究一般应用微小模型法或H OM A公式,也可应用口服葡萄糖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联合检测作简易判断或计算相关指数判断,但尚未形成公认和统一的方法,一般主张真胰岛素测定以排除胰岛素原和前胰岛素的干扰[4]。
612 肝脏B超检测 肥胖并发脂肪肝是脂代谢紊乱的客观证据,临床上许多肥胖患者并无血脂异常,・2・Journal of P ostgraduates of M edicine(M edicine Edition),August2004,V ol.27,N o.8但可先有脂肪肝,脂肪肝发展到一定阶段可出现肝酶升高等肝损害,严重时可纤维化而产生肝硬化。
7 肥胖的防治现代生活方式综合征或代谢综合征应开展三级防治,积极的预防干预可获得最大投入和产出效益比,但要改变千百万人的生活习惯是非常艰难的,戒烟就是一个例证,这要全社会的长期奋斗和医学卫生知识的反复宣教。
已发病的早发现、早治疗是中策,当肥胖已伴有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等大血管和微血管病变,及时正规治疗可防止病情进一步的发展和恶化,以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延长预期寿命也是必须的,但这时个人、家庭、社会负担均加重,效益比最不理想。
总之,预防肥胖是预防代谢综合征及相关后果最直接的途径,治疗肥胖也是治疗代谢综合征和预防2型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最直接的途径[5]。
开展肥胖教育,更新观点;综合均衡营养,控制总热卡;增加体力活动,持之以恒;定期健康保健监测;治疗个体化、科学地合理选用药物及手术。
这是临床处理肥胖的五大环节,缺一均达不到预期效果。
参考文献:[1] 张 建,华 琦.代谢综合征[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 SHEETZ M J,K ING GL.高血糖对糖尿病并发症副作用的分子学认识[J].JAM A(中文版),2004,23(1):10-16.[3] BECK M AN J A,CRE AGER M A,LI BBY P.糖尿病与动脉粥样硬化———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和治疗[J].JAM A(中文版),2003,22(6):297-306.[4] 顾维正.胰岛素分泌不足与胰岛素抵抗的临床诊断[J].医师进修杂志,2002,25(11):3-5.[5] MEIG SJ B.代谢综合征———可能成为预防2型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路标或捷径[J].BM J(中文版),2004,7(1):13-14.作者简介:顾维正(1937-),男,江苏南通人,教授,主任医师。
收稿日期:2004-03-02肥胖症的分类、诊断和鉴别诊断刘春燕(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天津300000)中图分类号:R589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2-0764(2004)08A-0003-03 肥胖就是机体脂肪绝对增多或其比例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