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春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2017年春人教版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新课标导学

历 史

必修③ · 人教版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二十三课 美术的辉煌

1新课情境导入2学习目标诠解3课前自主学习4课堂探究研析5随堂达标验收6课 时 作 业

历史必修③ · 人

新课情境导入

历史必修③ ·

历史必修③ · 人

学习目标诠解

历史必修③ · 人

重难透视学法指导

19世纪以来的艺术

成就。

掌握19世纪以来不同美术流派的基本特征

及代表性的人物、作品。

历史必修③ · 人

课前自主学习

历史必修③ · 人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剧烈动荡;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__________精神的追求。

(2)特点

①题材:选择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

②表现形式:突出_______,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代表: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泉》。

英雄主义

理性

《拿破仑加冕》安格尔

历史必修③ · 人

2.浪漫主义美术…………①

(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

们对启蒙思想家推崇的“_________”深

感失望。

(2)特点:注重表现__________,

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和色彩的

作用。

(3)代表:法国德拉克洛瓦的

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辨析』 浪漫主义美术是

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

失望情绪的反映,和新古典主义美

术强调理性和颂扬英雄人物不同,

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

世界,注重感情表现,因而特别强

调色彩的作用,画面辉煌瑰丽。

理性王国

人的感情

《自由引导人民》

历史必修③ · 人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现实主义美术

(1)兴起:19世纪中期。

(2)特点:注重表现__________。

(3)代表:法国________的《播种者》《拾穗者》。俄国列宾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现实

米勒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历史必修③ · 人

2.印象画派…………②

(1)兴起

①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

__________的进步。

②特点: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

强调捕捉“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

__________。

③代表:法国画家莫奈的

________________。

②『点拨』 印象派绘画的艺术价

(1)把光和色彩视为认识对象的核心

因素,大胆使用色彩,真正体现出光与

色的无穷魅力。

(2)强调绘画的审美功能,主张追随

色彩效果,使绘画变得更丰富、自由。

(3)追求强烈的个人感受,根据自己

的观察和感受来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科学技术

色彩变化

《日出·印象》

历史必修③ · 人

(2)发展

①特点:强烈主张__________,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②代表:荷兰的凡高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代表作品是

______________;法国画家________被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个性抒发

《向日葵》塞尚

历史必修③ · 人

三、现代主义美术…………③

1.背景

(1)20世纪的______________,

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

(2)伴随__________而来的快节

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

(3)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

识世界的视野。

③『思考』 如图这幅名为《梦》

的名画被美国一位亿万富翁收藏。这一

作品属于哪一美术流派?这一流派的代

表画家是谁?

[答案] 流派:现代主义美术。代

表:西班牙画家毕加索。

两次世界大战

工业化

历史必修③ · 人

2.特征:反传统和反理性,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__________”。

3.代表:西班牙毕加索的______________。

4.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五花八门的表现形式,反映了当代欧

美各国知识分子的__________。

自我表现

《格尔尼卡》

精神困惑

历史必修③ · 人

课堂探究研析

历史必修③ · 人

1.区别

(1)从产生的背景看,现实主义美术的产生、发展是人们对社会现实不满的结果;现代主义美术是社会现实给人们带来巨大的精神危机的结果。

(2)从表现内容看,现实主义美术侧重于揭露和批判社会现实,反映劳动人民的苦难和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现代主义美术侧重于表现个人主义和虚无主义。

主题一 现实主义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的比较

历史必修③ · 人

(3)从表现手法看,现实主义美术继承传统,强调用写实手法表达一切,着重描绘普通人的生活,是一种接近人民的艺术;现代主义美术更多的是强调反传统,表现手法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现代主义美术是反传统的各种流派的统称。

2.联系

(1)二者都表现出对现实的不满。

(2)二者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由当时的社会现实决定的。

历史必修③ · 人

材料一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这幅美术作品展示的是:烈日酷暑下,漫长荒芜的沙滩上,一群衣衫褴褛的纤夫拖着货船,步履沉重地前进着。油画中塑造了11个纤夫,他们的年龄、身材、性格、体力、表情各不相同。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是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作,它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处境的同情和对

社会现实的批判。

历史必修③ · 人

材料二 现代派文学是帝国主义时代资产阶级社会的产物。从思想内容来说,它们几乎都是表现所谓“现代人的困惑”,即表现周围世界的荒诞、冷漠。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接连不断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他们一方面对腐朽、丑恶的资本主义制度越来越悲观失望,另一方面又和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格格不入,这就使得他们的精神世界深陷迷途。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2018版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3同步教师用书: 第8单元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pdf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学习目标: 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 术作品。 2.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 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1.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 派、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 2.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 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 间的关系。 教材整理1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 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1)背景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 ②资产阶级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 (2)特点 ①题材: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 ②表现形式: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代表: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和安格尔的《泉》。 2.浪漫主义美术 (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 ①注重表现人的感情。

②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 ③强调色彩的作用。 (3)代表:法国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深度点拨]浪漫主义美术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区别 浪漫主义美术是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性王国”失望情绪的反映,和新古典主义美术强调理性不同,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 教材整理2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现实主义美术 (1)兴起:19世纪中期。 (2)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 (3)代表 ①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等。 ②俄罗斯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印象画派 (1)背景:19世纪后半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兴起。 (2)特点 ①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 ②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强烈主张个性的抒发。 ③作品大多线条粗犷、形式夸张、色彩明快,富于装饰韵味。 (3)代表 ①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美术的辉煌学案导学

第23课美术的辉煌学案(学生用) 【课标要求】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浪漫主义美术: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库尔贝《石工》、《奥尔南的葬礼》,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绘画:莫奈《日出?印象》、凡高《向 日葵》;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思想者》;现代主义美术: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卡》;当代美术: 杰克逊?波洛克《3》、《第十号》,徐悲鸿《奔马》。理解19世纪以来各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2 )过程与方法: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对比各美术流派的特点;请同学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每个艺术家之所以留下传世之作,在于他们对艺术的执著追求。有的艺术家还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生活的热爱。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列表归纳不同时期的美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从而掌握本节知识;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比较各流派的基本 (2)通过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3)通过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4)通过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特点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这些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现实,对艺术执著追求,对生活无限的热爱,从而创造出不朽的传世之作。 (2)各类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个性。这些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现实,对艺术执著追求,对生活无限热爱,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之作; (3)通过对艺术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预习自测和合作探究 【学习课时】1课时。 【重点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思考感悟】回顾19世纪以来出现的文学流派及主张。指出美术作品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社会思潮的影响。 【知识梳理】 1、新古典主义 ⑴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特点①题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表现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特点 ⑶成就简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基础达标 1.(2014·浙江会考)下图所示纸币上印有法国艺术家德拉克洛瓦的头像及其浪漫主义绘画艺术代表作,该代表作是() A.《日出·印象》B.《格尔尼卡》 C.《自由引导人民》D.《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答案:C 2.《向日葵》是后期印象画派的代表作,其作者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该画家是() A.莫奈B.凡高 C.塞尚D.毕加索 答案:B 3.(2013·贵州学业水平测试)19世纪70年代,一批法国画家以创新姿态登上画坛。他们的作品强调捕捉“光”、“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出微妙的色彩变化。由此产生() A.现实主义画派B.浪漫主义画派 C.现代主义画派D.印象主义画派 答案:D

4.在艺术创作中将物象扭曲失真,甚至将物象肢解为各个不同的部分,且不按照其天然形态组合。这一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代主义 C.古典主义D.现实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根据信息“扭曲失真”可知此作品具有现代主义扭曲、变形等特点,故选B项。 答案:B 5.(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当每个人都能够用照相机创造出写实的风景或者肖像后,对于艺术家来说,用颜料和画笔吃力地做这些事就没有多大意义了。因此画家开始考虑绘画不是复制实体。绘画的目的不是反映现实而是创造现实。”据此可知因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开始被冷落的绘画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现代主义D.人文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解读和理解分析能力。结合所学可知摄影技术得益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故因摄影技术的发展而开始被冷落的绘画应早于19世纪末,排除C项,再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被冷落的绘画主张写实,故选B项。 答案:B 6.(2014·梅州第一次质检)下面绘画作品的主要特征是() A.追求对客观对象的准确描述 B.寻求日常生活中光和色的美 C.讴歌理性主义和英雄主义 D.着重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受 4本题考查图片解读能力。该作品在表现手法上采取夸张、扭曲、变形及抽象的形式,属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结合所学可知现代主义美术表达作者强烈的内心感受,故D项正确;A项属于现实主义特征,B项属于印象派特征,C项属于浪漫主义特征。 答案:D

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学设计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课程标准: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②理解:19世纪以来各类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②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③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各类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个性。这些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现实,对艺术执著追求,对生活无限热爱,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之作; ②通过对艺术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图片展示】:通过五幅不同版本的蒙娜丽莎(达芬奇的正版、讽刺达尔文的进化论版、达达派的《LHOOQ》版、英国喜剧明星“憨豆”版以及中国网络红人“小胖”版) 效果非常好,学生爆笑 提出问题:“不同的版本反映了哪些时代特征”? 学生回答后,我总结:“艺术创作是社会的反映,是建立在相应的经济、政治基础之上的”,由此开始本课的学习。 在明确本课目标要求后, 按照“合作探究,成果分享”的理念,全班分成五个小组开展学习。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 1、新古典主义美术 【考考你的鉴赏力】《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泉》提出问题:以上作品有何特点?属于何流派?作者是谁? 小组讨论:马拉、拿破仑,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英雄人物……;画面很细腻,完整;很和谐…… 很快,第一个小组总结: ①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②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 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9世纪以来各类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教学方法】 ①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②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③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1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由两幅图片导入(课件1、2) 【讲述新课】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课件5—9) 1.背景:

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术。 2.特点: (1)思想内容上,提倡重大庄严的题材,主张表现纯洁静穆的内容。 (2)艺术表现上,强调艺术形式的完整严谨,强调法则与理念,而不太强调感情与表现。 (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严格,注重以线造型,对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不甚重视 【名画欣赏】 大卫《拿破仑加冕》:《拿破仑加冕式》是大卫的另一幅代表作,画家用了两年时间(1805~1807年)才完成这幅画,它忠实记录了拿破仑加冕这一历史场景。该画现收藏于巴黎卢浮宫,它高610厘米,长约931厘米,全幅画中有一百五十多个人物。 这幅画描绘的是1804 年12 月2日,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为自己举行皇帝加冕式的宏大场面。为了巩固帝位,也是为了使自己的地位显得“合法”,他傲慢地让罗马教皇庇护七世来到巴黎为他加冕。在仪式进行过程中,发生了富有戏剧性的场面:当教皇举起皇冠要给拿破仑戴上的时候,拿破仑突然从教皇手中夺过来自己戴上,然后拿起小一点的王冠戴在皇后约瑟芬的头上。他的举动惊呆了在场的所有人。拿破仑的举动是想说明他的皇位不是上帝授予的,而是他自己挣来的。

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案

---------------------------------------------------------------最新资料推荐------------------------------------------------------ 第23课:美术的辉煌教案 第 23 课: 美术的辉煌教案第 23 课: 美术的辉煌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 19 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 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 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及其艺术价值。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 浪漫主义美术: 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美术: 库尔贝《石工》、《奥尔南的葬礼》,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绘画: 莫午奈《日出#8226;印罚象》、凡高《向日葵》;杰出的雕塑家罗丹《思想者》妲;现代主义美术: 毕加索《蚝亚威农的少女》、《格尔尼优卡》;当代美术: 杰克逊波洛克《3》嗓、《第十号》,徐悲鸿《奔蕈马》。 1 / 16

理解 19 世纪以来各⒍ 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仅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滏派之间的关系。 通过欣赏各プ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2、过程与籀方法: 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剜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对比各美术流派的特点;请同学泵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哚作品。 3、情感态度与价蝮值观: 各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创新,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每个革艺术家之所以留下传世之作,在于他们对艺术的执著追公求。 有的艺术家还表现出强刍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生活湎的热爱。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 19 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贪品。 难点: 主要美术流派鬓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捷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砑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教材中涉及世界文化史内T容偏少,由于传媒资讯的作用,对于大卫、梵高、毕加鳞索这些如雷贯耳的艺术大师猬也都有过启蒙教育的印象,琚但比较肤浅。 对于艺术精品劈的时代内涵及艺术特色的深聊层次把握无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后训练第二十三课:美术的辉煌

第二十三课:美术的辉煌 1.某画家总称自己为历史画家,他的确画了大量取材于重大历史事件的作品。他的作品强调理性与画面的严整。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画家风格一致的是( ) A.《马拉之死》B.《自由引导人民》 C.《播种者》 D.《格尔尼卡》 2.关于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之间不同点的正确表述是( ) ①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前者是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后者是资产阶级革命之后 ②前者强调理性,后者强调情感表现③前者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后者则不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 A.①③B.①② C.③ D.①②③ 3.为吸引读者,出版社想为小说《人间喜剧》配一些插图,插图的风格要与小说一致。以下最符合出版社心意的画家是( ) A.德拉克洛瓦B.米勒 C.塞尚D.毕加索 4.美国史家帕尔默说:“人们阅读的书籍没有标点符号,或者使用古怪的标点符号;听被称作无调性的音乐,还故意制造嘈杂和不谐和的效果;热衷于研究抽象的或者‘非写实的’绘画和雕塑,对它们艺术家本人往往不安上标题。”与上述艺术倾向最契合的作品是( ) A.《自由引导人民》 B.《日出·印象》 C.《约翰·克利斯朵夫》D.《格尔尼卡》 5.19世纪以来,一些西方画家认识到,如果眺望远方的原野,草不是绿色,而是青色;如果在晚霞照射下看草,就是红色或灰色。这些画家抛弃了几百年来画室作画的传统,提倡户外写生。能够体现这些画家主张的作品是( ) A.《梅杜萨之筏》B.《拾穗者》 C.《日出·印象》D.《亚威农少女》 6.某一美术流派的艺术家们“……认真观察沐浴在光线中的自然景色,寻求并把握色彩的冷暖变化和相互作用,以看似随意实则准确地抓住对象的迅捷手法,把

高中历史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练习 新人教版

第八单元 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1.关于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之间不同点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前者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后者产生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②前者突出理性,后者注意表现人的感情③前者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后者则不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 A.①②③均正确B.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C.①正确,②③不正确D.②正确,①③不正确 解析:新古典主义美术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浪漫主义美术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与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③错误,①②符合史实。 答案:B 2.下面两图反映的是19世纪早期法国浪漫主义在文学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A.人文主义对文学艺术的深远影响 B.人们对“理性王国”的愤懑与失望 C.经济危机导致资本主义矛盾激化 D.科技发展给人心带来的浮躁与迷惘 解析:《巴黎圣母院》和《自由引导人民》是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品。18世纪后半期到19世纪中期,欧洲各国革命或改革相继成功,但并没有出现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好景象。这种状况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表现在文学艺术领域就是浪漫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答案:B 3.“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在作品中着力表现自然景色中闪动着的色彩和光线。”“他们”属于( ) A.新古典主义B.现实主义 C.印象画派D.现代主义 解析:从材料中“他们重视光、色和大气的表现,把光看作是‘绘画的主人’”,可知这属于

印象派绘画。故选C项。 答案:C 4.采用夸张、变形和抽象的表现方法,是如图的一个典型特征,这幅画属于( ) A.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 B.浪漫主义美术作品 C.现实主义美术作品 D.现代主义美术作品 解析:从该画作采用反视觉传统的手法看,属于现代主义美术作品,故选D项。 答案:D 5.“我不会画天使,因为我从来没有见过他们”是法国画家库尔贝(1819—1877)的名言,他的画风属于( )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D.立体画派 解析:从库尔贝的名言看,其坚持眼见为实,意即其画作注重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这属于现实主义的画风。 答案:B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现代主义的美术在对待社会、人、自然与自我的关系上失去了平衡,关系是扭曲的。这样,现代主义的美术家似乎是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人,他们不直接描写社会和人生(少数艺术家例外),但他们的作品影射着社会和人生,采用的语言是荒诞的、寓意的或抽象的。在他们的作品中,可以感觉到这些艺术家表现了现代人们(包括艺术家们自己)的精神创伤和变态心理,感觉到他们对现实生活的消极、悲观和失望的情绪,感觉到他们思想上强烈的虚无主义。正是现代主义美术作品的这些特征,使它们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历史的和审美的价值。因为它们正是西方现代社会和现代精神生活重要方面的写照。 材料二现代主义名画:《表》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学案必修三第22、23课学案.doc

必修三第22、23课学案一高考大纲及考点分布 高考大纲考点分布 文学的主要成就①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征和成就②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征和成就③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特征和成就④苏联社会主义文学和亚非拉文学的成就 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①19世纪以来具有代表性的美术各流派产生的背景 ②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 二复习指导 1、从时间(19世纪以来)、空间(欧美、苏联、亚非拉)、重要流派、代表作家等方面梳理世界近现代文学的发展 脉络。要重点结合时代背景理解不同文学流派的特征,结合主要代表作品的内容认识其文学价值和影响。 2、围绕流派——画家——作品这一主要线索,梳理基础知识,并结合各美术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各流派 的特点,并注意与同时期的文学流派加以比较。关注具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其艺术价值:注意对比各种流派的不同艺术表现手法及其艺术价值和与社会现实的关系等。 3、运用比较法、归纳法、图表法等方法,对19世纪上半叶、19世纪中叶、19世纪末20世纪初、20世纪四个历史时期的文学、美术、音乐出现的历史背景、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进行概括和归纳,从整体上把握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的发展历程。 三重难点解析 1、17世纪到20世纪初的文学和艺术(美术、音乐)发展的三个阶段 ①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 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 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 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 ②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 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 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③19世纪下半期至20世纪初,工业革命完成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和弊病逐渐暴露,真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开始取代浪漫主义,成为资本主义社会文化的主流。 2、新古典主义美术和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时代背景有什么不同?它们的表现方式有什么重要差异? 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法国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产生了新古典主义美 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这种社会情绪反 映在美术创作的领域,就是浪漫主义美术的出现。 ②新古典主义美术主张绘画要选择严峻的重大题材,在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中寻找创作题材;在表现形式上,强调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和谐。浪漫主义画家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 和统一,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使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四典题解析 例1、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理性主义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和关键信息“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可以判断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A项。注意B项应为19世纪中期。 例2、“提倡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性和自我表现……抒发对理想世界的追求,以瑰丽的想象,夸张的手法塑造形象,表现激烈奔放的感情。总之,他们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下列与这一美术风格相近的文学作品是( ) A.《老人与海》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大卫·科波菲尔》 解析:根据“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的描述分析,是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的特点。 B项是法国作家雨果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作品,它将美与丑融为一体,抨击阴险与邪恶,歌颂美好心灵。 五课堂检测 班级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 组别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详细教案

美术的辉煌 [导入新课] 这位向我们招手的帅哥是谁?你们认识他吗?刚刚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他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你们认识这幅画吗?不认识。这幅19世纪时期的美术作品曾经让奥巴马感动得热泪盈眶。这幅画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是这幅画让他立志竞选美国总统。实际上19世纪以来,还有许多许多曾经甚至至今仍感动着我们的作品。今天,就让我们举行一场色彩交响的巡礼,走进艺术的殿堂,共同去追寻19世纪以来美术的辉煌历史。 [新课探究] 第一篇色彩交响的巡礼—欣赏19世纪以来的美术作品巡礼前的准备 当然,巡礼前咱们得准备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谈一谈,说一说19世纪以来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在这些美术大师中,哪一个国家的最多?法国。好,那么我们巡礼的第一站就在法国。 英雄和女神 这是法国画家大卫画的《马拉之死》,马拉是谁?他是怎样死的?请大家看教材的导言框。马拉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他的革命活动遭反动势力的痛恨,被反动派暗杀,作为他的好友,大卫在他被暗杀后2个小时赶到现场,画了这幅画。请大家看一下马拉的表情,他的表情是怎样的?(生答:非常宁静淡定),这说明画家并没有过分地去渲染他对好友马拉之死的悲伤的情感,保持更多的理性,注重理性。那么透过马拉安详的表情,画家想向人们传达什么呢?他想向人们传达的是马拉作为法国革命的活动家,他为自己所追求的革命事业而献身,他

死得其所,象这样的一个人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生答:英雄),对,英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强调理性,选择重大严肃题材,追求英雄主义,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 好,我们来观察《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从画中人物的表情、神态,我们看出这是一个群情激昂的斗争场面。你们看,画中的焦点人物是谁?(生答:自由女神)在德拉克洛瓦笔下她是自由女神,在硝烟中,自由女神一手高举法国三色旗,一手提枪,头向后,仿佛在呼喊着什么。冲啊!自由女神带领着人民群众朝着什么目标奋勇前进?自由。从这幅画我们可以感受到画家对自由渴求的强烈情感以及对巴黎人民追求自由精神的歌颂、赞美。 同时,从书上介绍来看这幅画取自与当时法国的一个真实的革命事件。但是画家却把革命的领导人这个具体的人物想象为自由女神,用夸张的手法向人们展示了一个高大圣洁的革命者形象。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和《马拉之死》比较,这幅画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在表现方式上采用夸张、想象的手法,这正式浪漫主义美术的特点。 一个温柔的海港 接下来让我们共同走进一个温柔的海港,去领略莫奈的《日出·印象》。 仔细观察这幅画,这幅画给你们的感觉是什么?很美。淡紫色的雾,冉冉升起的红日,朦胧的景色。…… 你觉得莫奈的《日出·印象》从直观感觉上与前面两幅画有什么不同?(生答:风景画) 我们大家一起来仔细观察这幅画,在这个温柔的海港,平静的海水的颜色是单一的吗?不是,我们可以发现海水的颜色是多种多样的,有淡紫色、白色、黑色、暗红色……等等。为什么同一地方的海水会出现不同的颜色,是莫奈自己的想象吗?那是光起到的作用。(如果学生答不出,进行引导:你们看,画面上一一轮初升的太阳照在海面上,给你一个什么样的感觉?光照在海面上的角度不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 阳光照射到海面上反射出的光线的颜色是不同的。莫奈正是利用光学领域的新成就捕捉了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了微妙的色彩变化。这就是印象画派的特点。 莫奈的《日出·印象》给了很多人美的享受,让人们领略到大自然的魅力。其中有一位叫“暮雨精神”的博主看了莫奈的《日出·印象》后,她用诗一般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深切感受。 我想一位学生来读一读,你们班谁朗诵得最好呀,大家向我推荐一个。 (难道大家没有被他感动吗?)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教案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②理解:19世纪以来各类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②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③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各类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个性。这些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现实,对艺术执著追求,对生活无限热爱,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之作; ②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课程标准: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高考考纲: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观看教学视频《西方绘画中的女人》。 提问学生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为什么视频中不同时期的女人肖像会有那么大的区别。 18世纪末到20世纪西方绘画出现的主要五大流派是什么? 一、学生分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整合课本知识) (一)新古典主义

1.《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苏格拉底之死》赏析 2.提问:看到了这类画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为什么大多以英雄为题材? 答案(1)思想内容上,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2)表现形式上,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3)美术技巧上,强调素描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注重以线造型,色彩的作用及其气氛的创造不甚重视。 (4)大革命时期时期社会动荡,人们需要英雄主义鼓舞斗争勇气 (二)浪漫主义 1.《自由引导人民》赏析 2.提问:这幅画的作者是谁,看到这类画的什么特征,这类画为什要画成这样? 答案:(1)德拉克洛瓦(法国) (2)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和画面整体的完整,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 (2)拿破仑统治结束后,(波旁王朝复辟(1815—30年代))人们对启蒙思想宣传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开始寻找新的寄托。 (三)现实主义 1.《拾穗者》、《伏尔加河上的纤夫》赏析 2.两幅画的作者分别是谁,这个流派的作品有什么共同特征,为什么? 答案:(1)米勒法国《拾穗者》;列宾俄国《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注重表现社会现实;同情社会下层人民的疾苦;表达民族忧患意识。 (3)19世纪中期,资产阶级夺取政权后,资本主义社会的黑暗使得人民及先进的知识分子产生了不满和苦闷的情绪。因此他们要求真实的表现现实,并且对现实加以暴露和批判。(四)印象画派 1.《印象-日出》、《向日葵》、《梵高-自画像》、《静物》赏析 2.这种流派的画和现实主义从取材和视觉上有哪些不同,为什么? 答案:(1)取材上,更趋向于大自然;视觉上,一扫现实主义的沉闷,更加鲜亮、明快。(2)①社会经济的发展: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②科学技术的进步:光学领域出现新成就,即“颜色是物体反射出来的光线”。 ③一批青年画家以“不关心主题思想”为宗旨,反抗保守陈腐的主题思想。 (五)现代主义 1.西班牙毕加索《格尔尼卡》赏析 2.提问:能看懂这幅画吗,这种流派的画有什么特点,这幅画为什么会呈现这样的特点?答案:(1)反对传统和理性,重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和表现形式,艺术上更趋于极端化。(2)①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创伤; ②快节奏生活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使人们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 ③科学技术的发展拓展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他们开始用新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 神进行创作。 二、课堂练习 1.选择题部分 2.美术作品鉴赏能力练习。 小结: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三

人教版高中历史目录必修3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三、道家和法家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从“无为”到“有为” 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提出 三、儒学成为正统 第3课宋明理学 一、三教合一 二、程朱理学 三、陆王心学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一、李贽的离经叛道 二、黄宗羲对君主专制的抨击 三、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 四、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二、“美德即知识”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第6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 二、文艺复兴 三、宗教改革 第7课启蒙运动 一、理性时代的到来 二、法国的启蒙思想家 三、启蒙运动的扩展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二、《九章算术》和珠算 三、《石氏星表》和浑仪 四、《授时历》和四大农书 五、《伤寒杂病论》和《本草纲目》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二、宋词和元曲 三、明清小说 第10课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三、京剧的出现 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 第11课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经典力学 二、相对论的创立 三、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第12课探索生命起源之谜 一、教会的禁锢 二、拉马克和早期生物进化思想 三、达尔文与进化论 第13课从蒸汽机到互联网 一、“蒸汽时代”的到来 二、电气革命的出现 三、信息技术的发展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一、“开眼看世界” 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三、维新变法思想 第15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青年》的诞生 二、新文化运动 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二、三民主义的实践 三、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一、革命道路的探索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三、毛泽东思想的发展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一、伟大的转折 二、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 美术的辉煌优质教案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课程标准: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要求: ①知道并欣赏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主义、现代主义等美术作品。 ②了解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③知道这些美术作品的作者,体验作品的美。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②理解:19世纪以来各类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各流派的基本特点以及各流派之间的关系。 ③通过欣赏各流派名画,提高美术鉴赏能力,陶冶情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各类美术流派形成的原因; ②情景再现:分组讨论并请学生介绍各流派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③历史比较:对比各类美术流派的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各类美术流派既有对原有艺术的继承,又有个性。这些艺术家立足于社会现实,对艺术执著追求,对生活无限热爱,从而创作出不朽的传世之作; ②通过对艺术家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教材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19世纪以来,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形成各派崛起、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资料丰富并容易找到,因此建议教师在教学中布置学生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对教学中难点内容如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教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3课美术的辉煌优质教案

第23课美术的辉煌 课程要求 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了解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教学要求 1、知道并欣赏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派主义、现 代主义等美术作品。 2、了解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3、知道这些美术作品的作者,体验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讨论法、分析总结、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引导同学回顾19世纪以来出现的文学流派及主张。指出美术作品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也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入新课。 一、“新古典主义美术” 为了帮助同学理解和认识新古典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建议教师采用谈话法引导同学回顾: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社会的大动荡,提出以下问题:1.18世纪末法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大事?2.在社会动荡形势下,资产阶级追求什么样的精神?3.在这样的动荡形势下,美术家们的绘画题材是什么?在同学回答教师总结的基础上,请同学介绍和欣赏《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式》《泉》等名画的作者、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等。

二、“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美术” 建议教师提出问题:拿破仑帝国灭亡后,法国的政局是怎样的?此时法国出现了怎样的社会情绪?在同学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同学归纳浪漫主义美术产生的社会背景。建议教师请同学介绍《自由引导人民》和《枪杀马德里市民》等名画,总结浪漫主义绘画的艺术特点。 在学习现实主义美术时,建议教师引导同学回顾19世纪中期法国历史上发生的大事,如二月革命和六月起义、第二帝国的建立、普法战争、巴黎公社等,指出在资产阶级统治下,人民和先进的知识分子的不满和苦闷在美术中反映出来,归纳现实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在欣赏《播种者》《拾穗者》和《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名作时,注意引导指出米勒等画家的出身也直接影响了画家的艺术风格,从而得出画家的艺术风格是由多方面因素促成的。 三、“印象画派” 这一目教学中,教师指出印象画派的产生除受当时的社会影响外,还受到了科学技术的推动,教师提出问题:1.印象画派与现实主义绘画的题材有什么不同?2.后期印象画派的艺术风格有了什么新的变化?请同学带着问题欣赏《日出?印象》《向日葵》《樱桃和桃子》《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等作品。教师引导同学总结归纳以上两个问题。 四、“现代主义美术” 建议教师首先指出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时间和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然后提出问题:1.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些大事?2.

高考历史一轮考试第23课美术的辉煌练习

高考:第23课美术的辉煌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感情高于理智,信仰高于理性。”持这种观点应该属于哪一传统美术流派的主张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 B.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 C.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 D.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 3.西班牙画家哥雅是浪漫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他最有代表性的绘画是 A.《枪杀马德里市民》 B.《西奥岛的屠杀》 C.《自由引导人民》 D.《播种者》 4.在艺术上重个性、重想象、重激情、重色彩,其作品具有强烈的英雄主义精神的浪漫主义大师是 A.马奈 B.莫奈 C.德拉克洛瓦 D.塞尚 5.印象画派得名于 A.《拾穗者》 B.《向日葵》 C.《日出·印象》 D.《自由引导人民》 6.如果按类型分组,下列人物应该与梵高、塞尚、高更分在一组的是 A.米勒 B.列宾 C.马奈 D.大卫 7.在中国画里,与印象画派相仿的画派 A.写意画派 B.山水画派 C.花鸟画派 D.现代主义流派 8.《伏尔加纤夫》是列宾在19世纪80年代初 创作的油画中的杰作。这是画家亲眼目睹的 情景,成为挥之不去的记忆,列宾决定把 这一苦役般的劳动景象画出来,狭长的画幅 展现了这群纤夫的队伍,阳光酷烈,沙滩荒 芜,穿着破烂衣衫的纤夫拉着货船,步履沉 重地向前行进。此画属 A.新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 C.浪漫主义 D.现代主义 9.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 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的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的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因为A.艺术创作是时代的产物 B.艺术创作不允许主观虚构 C.艺术创作都是内容和形式上的统一 D.艺术创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10.下列美术作品与所对应的美术流派错误的是 A.《马拉之死》──新古典主义美术 B.《自由引导人民》──浪漫主义美术 C.《播种者》──现实主义美术 D.《格尔尼卡》──印象画派 11.毕加索名画《格尔尼卡》控诉了西班牙内战期间的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课时演练·促提升 一、选择题 1.某兴趣小组在欣赏以下名画时,提出了以下几种观点,其中正确的是() A.均以英雄人物为刻画对象,体现了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征 B.都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和对新的精神寄托的追求 C.都深刻表达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D.均注重捕捉瞬间印象,反映了印象主义的浑厚色彩 解析:题目提供的两幅画都是法国画家大卫的作品,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作。 答案:A 2.在法国波旁王朝复辟年代(1815—1830年),一些进步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内心十分苦闷,他们不安于现状,但又看不到出路,往往把希望与理想寄托于未来或遥远的异国。此时兴盛的绘画风格是() A.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 解析:根据“1815—1830年”“把希望与理想寄托于未来或遥远的异国”,可知当时的绘画风格是浪漫主义,故选B项。 答案:B

3.19世纪初期,世界文学艺术作品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以美好的理想和憧憬从侧面揭示和抨击了当时的社会,充分体现了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浪漫情怀。下列美术作品最能体现这一时代特征的是() A.法国画家安格尔的《泉》 B.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C.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D.荷兰画家凡高的《向日葵》 解析:体现工业革命时代人们的浪漫情怀的是浪漫主义,在题目给定的四个选项中,B项是浪漫主义美术的代表作。 答案:B 4.右图是法国某著名画家的代表作,该画家曾说:“我是一个农民,我愿意到死也是一个农民。我要描绘我所感受到的东西。”这位画家应是() 《晚钟》 A.大卫 B.安格尔 C.德拉克洛瓦 D.米勒 解析:米勒的作品主要反映农民的生活和情感,图中的作品描绘了一对农民夫妇随着教堂的钟声,在傍晚的微风中,放下手中的活计,虔诚地祈祷。由此可判断D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答案:D 5.德国画家门采尔的《轧钢工厂》真实地反映了统一后德国无产阶级的劳动与生活,被誉为“欧洲艺术中最早描绘无产阶级劳动的画幅之一”。其画作的风格属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