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液晶屏背光结构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926.49 KB
- 文档页数:21
液晶背光模组结构介绍一、背光源结构液晶背光模组的背光源通常采用冷阴极荧光灯(CCFL)或者LED灯管。
冷阴极荧光灯由玻璃管、电极、荧光粉和汞蒸汽组成,其内部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透过玻璃管产生可见光。
LED灯管由若干个发光二极管(LED)组成,通过电流驱动LED发光,发出光线。
LED灯管比CCFL更节能、寿命更长,并且能够更准确地控制亮度。
二、光导板结构光导板通常由透明塑料或玻璃制成,其内部有特殊的纹理或反射层,用于引导背光源发出的光线,使光线均匀地照射到液晶面板上。
光导板还可以增强光线的亮度和均匀性,提高整个显示屏的显示效果。
三、扩散片结构扩散片位于光导板和液晶面板之间,扩散片的主要作用是将从光导板射出的光线分散,使其能够在整个液晶面板上均匀地照射。
扩散片通常由光学级塑料或玻璃制成,可以通过厚度、反射层和纳米级微结构等设计,调节和控制光线散射的效果。
四、液晶面板结构液晶面板是液晶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其内部由液晶材料、导电层和滤光器等组成。
液晶材料位于两片平行的玻璃基板之间,玻璃基板上覆盖着导电层和滤光器。
液晶材料的特殊性质使得其能够根据电压的变化改变光线的透射性质。
导电层用来施加电场,控制液晶的取向,从而控制光线的透过和阻挡。
滤光器用来调节透射光的颜色,使得显示器能够显示出不同的颜色。
五、背光模组电路液晶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模组电路,用于控制和调节背光源的亮度。
背光模组电路通常由控制芯片、电源模块和驱动电路组成,能够根据输入的信号调整背光源的亮度。
背光模组电路还可以通过PWM(脉冲宽度调制)技术调节背光的亮度和灰度,从而提高显示器的显示质量。
总结:液晶背光模组的结构包括背光源、光导板、扩散片、液晶面板和背光模组电路。
背光源提供背光照明,光导板用于引导和提高背光的亮度和均匀性,扩散片用于散射光线,使其均匀地照射到液晶面板上,液晶面板通过控制液晶的透光性和颜色,实现图像和文字的显示。
背光模组电路用于控制和调节背光源的亮度,提高显示器的显示效果。
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及应用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CD)中的光源装置,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均匀的背景光亮度,以使LCD显示更加清晰和易读。
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与应用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1. 光源: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是光源,常见的光源有冷阴极灯(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和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
CCFL是一种成熟的背光技术,其由外界电压激发汞蒸气发出紫外线,再经过荧光粉的转换,发出可见光。
而LED背光模组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直接电流驱动,使LED产生可见光。
LED背光模组在节能、环保、厚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逐渐取代了CCFL背光模组。
2. 光导板:背光模组的光源辐射出来的光线不是均匀的,为了达到均匀的背光效果,需要光导板来进行光线的引导和分布。
光导板一般由有机玻璃或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表面通常带有微结构(如棱镜、凹凸等),以增加光线的散射和扩散效果。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导板的引导和折射,均匀地分布到整个LCD显示区域。
3. 反射板:反射板位于光导板的底部,其主要作用是将光线从导光板底部反射回到导光板中,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反射板常使用高反射率的材料制成,如铝板或白色增白剂等。
4. 均光膜:均光膜一般位于反射板和液晶面板之间,用于进一步均匀光线。
均光膜通常由多层高透明度材料叠加而成,其表面也经过微结构处理,以增加光线的散射和扩散效果。
5. 目前,除了LED背光模组外,还有一种新型的背光模组技术,即直下式背光模组(BLU,Bottom Light Unit)。
直下式背光模组通过将光源直接放置在液晶显示器的底部,而不是侧面,以提供更加均匀的背光效果。
这种背光模组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
液晶显示器背光类型及优缺点(LCD、CCFL、LED)液晶背光显示原理液晶不同于等离子的最大区别就是液晶必须依靠被动光源,而等离子电视属于主动发光显示设备。
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液晶背光技术包括LED(发光二极管)和CCFL(冷阴极荧光灯)两类。
冷阴极荧光灯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传统的液晶显示器都是采用CCFL(冷阴极荧光灯管)背光。
CCFL的背光设计主要有两种:“侧入式”与“直落式”,不过侧入式因光导设计使得光折损率较高,进而让背光亮度受限,面板尺寸越大时亮度就越低,仅适合8英寸~15英寸的TFT LCD面板,也就是Laptop、Desktop等个人观赏之用,但在居家观赏的LCD TV 大尺寸上面时,侧入式的亮度将难以满足,取而代之的是直落式。
不过,越大尺寸的LCD,其背光模组所占的成本比重就越高,所指的是正是直落式CCFL背光模组,根据统计,同样是使用直落式CCFL背光模组,在15英寸时背光模组仅占整体成本的23%,但是到30英寸时就增至37%,且推估到57英寸时,背光模组所占的成本就会达到50%。
所以,直落式CCFL背光仅适合用在30英寸左右的中型尺寸LCD TV,不适合用在更大面积的设计上。
同时,CCFL是运用水银气体放电来产生照明,虽然目前欧盟订立的RoHS规范,只要对“水银”剂量在标准以下仍可接受,但无人能保证日后可能将标准提高至零含量(完全不准使用),届时CCFL将无法使用,或必须改行无汞式 CCFL。
即便无汞式CCFL在技术上可行,但CCFL依旧是密闭光管性的气体放电式电子照明,光管对外力的抗受性有限,较大的冲撞将使光管破裂,使照明失效,相对的其他固体式电子照明(如LED)则无此顾虑。
另外,由於直落式不需要用导光板,也较无光折损问题,所以也不需要增亮膜,特别是增亮膜属少数业者的专利技术,价格昂贵,直落式可以省去导光板与增亮膜,此有助於成本降低。
液晶屏背光板原理讲解和常见故障判断液晶屏背光板原理讲解和常见故障判断一、前序随着液晶TV销量的涿渐普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究液晶TV的维修,而目前液晶TV中背光板的维修量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由于背光板是显示屏供应商供屏时自带的,供应商出于对技术的保密性,现在我们还拿不到背光板的电路图和IC资料,这对我们溺爱光板的维修带来了很大的难处。
为了改善我们的背光板维修,我对背光板的通用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判断作一介绍,对网络维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的是通过我们的维修网络来提高大家的维修技能,但由于我对背光板的电路和维修了解得也不是太透彻,因此其中的一些观点可能有不准确或描述错误的地方,请维修联盟论谈的朋友指出来共同讨论,从而共同提高进步,谢谢!二、背光板在液晶TV中的作用背光板也称Inveeter板即逆变器板,它的作用是将一个直流电压转变为多个交流电压,作为液晶屏灯管的工作电压,它的输入,输出连接框图如下图。
背光板有三个输入信号,分别是供电电压、开机使能售号、亮度控制信号,其中供电电压由电源板提供,一般为直流24V(个别小屏幕为12V);开机使能信号ENA即开机控制电平由数字板提供,高电平3V时背光板工作,低电平0V时背光板不工作;亮度控制信号DIM由数字板提供,它是一个0-3V如丘而止模拟直流电压,改变这它可以改变背光板输出交流电压的高低,从而改变灯管亮度。
背光板有多个交流输出电压,一般为AC800V,每个交流电压供给一个灯管。
三、背光板工作原理方框图背光板电路由输入接口电路、PWM控制电路、MOS管导通与直流变换电路、LC振荡及高压输出回路、取样反馈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方框图如下:四、背光板各部分电路介绍1、输入接口电路输入接口电路中的供电输入电压一路直接加到MOS 管导通电路,作为MOS管的供电电压(24V或12V);另一路经晶体管稳压控制电路加到PWM控制IC,作为PWM控制IC的供电电压(一般为5V)2)开机使能信号ENA输入接口电路中的开机使能信号ENA经过相关的三极管、电阻、电容电路后加到PWM控制IC,作为PWM电路的控制开关。
液晶显示器背光工作原理阐述液晶显示器是现代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显示技术。
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液晶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定向排列来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而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则是为了提供光源,使得图像能够在暗环境中清晰可见。
本文将详细阐述液晶显示器背光的工作原理。
1. 背光的作用与种类背光是液晶显示器中的一种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光源,使得图像能够在背景较暗的环境中显示。
背光的种类主要有冷光源和LED背光。
冷光源是一种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光的光源,而LED背光则是利用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光来提供背光。
2. 冷光源背光工作原理冷光源背光是一种传统的背光技术,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流激发荧光粉发光。
具体来说,冷光源背光由一个冷阴极灯管和一个反射板组成。
冷阴极灯管内部充满了低压的气体,当施加高压电场时,气体中的电子会受到电场的加速,与气体原子碰撞产生电离,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
而反射板的作用是将发出的光反射回液晶面板,以提高显示效果。
3. LED背光工作原理LED背光是现代液晶显示器中广泛使用的背光技术,其工作原理是利用发光二极管(LED)发出的光来提供背光。
与冷光源背光相比,LED背光具有更高的亮度、更广的色域和更低的功耗。
LED背光主要有直下式和边缘式两种类型。
- 直下式LED背光:直下式LED背光是将发光二极管(LED)均匀地布置在液晶面板的背后。
当LED发光时,光会经过液晶面板的各个像素点,通过液晶分子的调节,控制光的透过与阻挡,从而显示出图像。
直下式LED背光具有较高的亮度和色彩还原度,适用于高端液晶显示器。
- 边缘式LED背光:边缘式LED背光是将发光二极管(LED)布置在液晶面板的边缘,通过光导板将光均匀地传输到整个屏幕。
边缘式LED背光具有较薄的设计和较低的成本,适用于大多数普通液晶显示器。
4. 背光的调节与控制液晶显示器的背光可以通过调节亮度来控制显示效果。
一般来说,液晶显示器的背光亮度可以通过改变背光的电压或电流来实现。
背光组成结构一、背光的定义与作用背光是指在液晶显示屏幕内部用来提供显示亮度的光源。
在日光或环境光照不足的情况下,通过背光可以提供背景亮度,使得屏幕上的内容能够清晰可见。
背光通常由光源、反射板、导光板和光学膜组成。
背光技术的稳定性、均匀性和能耗等方面的要求决定了背光设计的重要性。
二、背光组成结构1.光源:背光的光源可以采用冷阴极灯(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或者白光二极管(LED)。
CCFL背光具有长寿命、高亮度、高鲜艳度等特点,但能耗高且体积大。
而LED背光具有低能耗、小体积、亮度可调等特点,逐渐取代CCFL成为主流光源。
2.反射板:背光中的反射板主要用于增加光的利用率,避免光能的浪费。
反射板通常采用高反射率的材料制成,如PET(聚酯薄膜)或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并在其表面加工特殊的凹凸纹理以增加反射效果。
3.导光板:导光板用来均匀分布光源发出的光线,使得整个显示屏幕具有均匀的亮度。
导光板一般采用透明的有机玻璃材料,如PMMA,其表面通过微结构或光学技术设计来改变光线的入射角度和传输路径,以实现均匀的亮度分布。
4.光学膜:光学膜主要用于调节和增强背光的光路,以提高屏幕的对比度和视觉效果。
常用的光学膜包括偏振片和透镜层。
偏振片用于控制光的传播方向,透镜层则用于调节光线的聚焦和散射,以达到更好的显示效果。
三、背光组成结构的作用和优化1.提供显示亮度:背光是液晶显示屏幕的光源,能够在光照不足的环境下提供背景亮度,保证屏幕上的内容清晰可见。
2.均匀亮度分布:导光板的设计能够使背光光线在整个显示屏幕上均匀分布,避免出现亮度不均的情况,提升视觉体验。
3.提高对比度:通过使用光学膜来调节和增强背光的光路,可以提高显示屏的对比度,使得图像更加清晰、饱满。
4.节能降耗:LED背光相比CCFL背光,具有更低的能耗和更长的寿命。
合理设计背光组成结构可以进一步降低能耗,延长显示屏的使用寿命。
液晶屏背光板原理讲解和常见故障判断液晶屏背光板原理讲解和常见故障判断一、前序随着液晶TV销量的涿渐普及,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来研究液晶TV的维修,而目前液晶TV中背光板的维修量占有较大的比例,同时由于背光板是显示屏供应商供屏时自带的,供应商出于对技术的保密性,现在我们还拿不到背光板的电路图和IC资料,这对我们溺爱光板的维修带来了很大的难处。
为了改善我们的背光板维修,我对背光板的通用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判断作一介绍,对网络维修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目的是通过我们的维修网络来提高大家的维修技能,但由于我对背光板的电路和维修了解得也不是太透彻,因此其中的一些观点可能有不准确或描述错误的地方,请维修联盟论谈的朋友指出来共同讨论,从而共同提高进步,谢谢!二、背光板在液晶TV中的作用背光板也称Inveeter板即逆变器板,它的作用是将一个直流电压转变为多个交流电压,作为液晶屏灯管的工作电压,它的输入,输出连接框图如下图。
背光板有三个输入信号,分别是供电电压、开机使能售号、亮度控制信号,其中供电电压由电源板提供,一般为直流24V(个别小屏幕为12V);开机使能信号ENA即开机控制电平由数字板提供,高电平3V时背光板工作,低电平0V时背光板不工作;亮度控制信号DIM由数字板提供,它是一个0-3V如丘而止模拟直流电压,改变这它可以改变背光板输出交流电压的高低,从而改变灯管亮度。
背光板有多个交流输出电压,一般为AC800V,每个交流电压供给一个灯管。
三、背光板工作原理方框图背光板电路由输入接口电路、PWM控制电路、MOS管导通与直流变换电路、LC振荡及高压输出回路、取样反馈电路等几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方框图如下:四、背光板各部分电路介绍1、输入接口电路输入接口电路中的供电输入电压一路直接加到MOS 管导通电路,作为MOS管的供电电压(24V或12V);另一路经晶体管稳压控制电路加到PWM控制IC,作为PWM控制IC的供电电压(一般为5V)2)开机使能信号ENA输入接口电路中的开机使能信号ENA经过相关的三极管、电阻、电容电路后加到PWM控制IC,作为PWM电路的控制开关。
电视背光原理
电视背光原理是指在液晶显示屏或OLED显示屏后面安装一
组灯光模块,通过光源的发光来提供显示屏的照明。
这些灯光模块的光源常见的有冷阴极管(CCFL)和LED灯。
背光模块通常由几个光源组成,在液晶显示屏的背面均匀分布。
在传统的液晶显示屏中,使用的是冷阴极管作为光源。
冷阴极管通过电线连接到显示屏背后,并通过电流通过高压来激发出紫外线,紫外线与荧光粉反应,使之发光。
这种背光模式被称为CCFL背光。
而现在主流的液晶显示屏和OLED显示屏背光则使用了LED
灯作为光源。
LED是一种半导体器件,具有高亮度和长寿命
的特点。
在背光模块里,灯珠将电能直接转换为可见光,然后通过反射板或导光板将光线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显示屏上。
CCFL背光与LED背光相比,LED背光具有省电、亮度更高、颜色更准确、反应速度更快等优势。
此外,LED背光还可以
实现局部背光控制,即在不同的区域调节背光强度,提高对比度和画质。
总结来说,电视背光原理是利用灯光模块作为光源,通过发光来提供显示屏的照明。
从CCFL背光到LED背光的发展,使
得电视画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电视机背光显示工作原理电视机背光显示是如何实现的?在理解其工作原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背光显示以及背光源的作用。
背光显示是一种常见的液晶显示技术,它通过在背面加上一个背光源来照亮整个屏幕,从而实现显示效果。
一、背光源的种类背光源主要有两种类型:冷阴极荧光灯(CCFL)和LED(Light Emitting Diode)。
CCFL是一种常见的传统背光源,它使用液体汞来激发荧光粉发出可见光。
而LED背光源则是最新的技术,它使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
相比之下,LED背光源更加高效、环保,并且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表现。
二、背光源分布方式在电视机中,背光源的分布方式主要有两种:全阵列和边缘型。
全阵列背光源是将整个背后区域均匀分布的背光源,使整个屏幕的亮度均匀一致。
而边缘型背光源则是将LED排列在屏幕的边缘,通过导光板将光线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屏幕上。
边缘型背光源相对更薄,能够实现更薄型的电视机设计。
三、背光源驱动方式背光源的驱动方式分为直流(DC)驱动和交流(AC)驱动。
直流驱动是通过电流的稳定输出来控制LED的亮度,它可以提供更好的画质表现。
而交流驱动则是在短时间内迅速切换LED的亮暗程度,通过频闪的效果来控制亮度。
尽管交流驱动不太适合在静态图像下观看,但它在动态画面下可以节约能源。
四、背光源调光技术为了达到更好的画质和省电效果,背光源调光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调光技术主要有两种类型:全局调光和局部调光。
全局调光是指整个屏幕的亮度被同时调节,这种方式能够满足基本的需求,但在对比度和黑色细节上存在限制。
局部调光则是根据不同区域的亮度需求,分别调整不同区域的背光源亮度。
这种技术可以提供更好的对比度和黑色细节表现。
通过以上四个方面的介绍,我们对电视机背光显示的工作原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背光源作为液晶显示技术的关键部分,对电视机的画质和亮度表现有重要影响。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背光源将继续改进,为用户提供更高质量的观看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