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 两种命运的决战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二
- 格式:docx
- 大小:834.85 KB
- 文档页数:9
八年级历史两种命运的决战同步试题
华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训练第16 两种命运的决战
参谋意见
抗战胜利后,在美国的支持下,蒋介石以假和平、真备战的反革命手法,阴谋发动内战,确立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全国的统治。
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展开争取和平、反对内战的斗争,为以后的解放战争奠定了胜利的初基;国共双方战争的性质,对于国民党反动派说,是反人民的不义之战;对于全国人民及其子弟兵说,是中共领导下的推翻国民党独裁统治的人民解放战争;党中央和毛泽东审时度势,创造性地采取得宜的战略战术,保证了人民解放军以灵活机动的运动战,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进攻,并胜利地转入了战略反攻。
自学流程
1抗战胜利后,中国人民对国家前途最大的心愿是什么?
2既然蒋介石无意和平,为什么他还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商国家大计”呢?
3想一想,假如中共不派代表去重庆,或者毛泽东本人不亲自去重庆会有什么社会反响?
4既然蒋介石是假和平真备战,谈判是放烟幕弹,为什么毛泽东还要去重庆谈判?
5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什么?
6党中央和毛泽东为何离开延安而不撤离陕北?从中反映出什么政治意义与军事意义?
7为什么经过一年作战后,解放军要转入战略进攻?
8解放军为什么把战略反攻的突破口指向大别?为什么说挺进大别是解放战争的一个转折点?
同步训练
一、单项选择
1抗战胜利后,积极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的国家是()。
2019-2020学年度华师大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巩固辅导第二十三篇第1题【单选题】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A、广州B、重庆C、西安D、北平【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要求:“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体现这一战略方针的军事行动是( )A、B、C、D、【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重大活动,周恩来参与了的有( )①参加重庆谈判②创办黄埔军校③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④出席万隆会议⑤率团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A、①③④B、①②③④C、②③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转战陕北B、辽沈战役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周恩来曾说过:“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世界上最大的战争。
”这里“最小的”和“最大的”分别指的是( )A、文家市、秋收起义B、遵义、红军长征C、延安、抗日战争D、延安、解放战争【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消息传到陕北,毛泽东欣喜地说:“我们总算熬出头了。
”这事因为( )A、解放战争打响了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C、大决战开始了D、人民解放军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1944年9月19日,中国民主同盟在重庆成立,被推举为主席的是( )A、卢作孚B、张澜C、郭沫若D、黄炎培【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对周恩来所参加的重大历史活动叙述正确的是( )①任职黄埔军校,培养军事政治人才②参加重庆谈判,争取国内和平③访问印度和缅甸,提出“求同存异”方针④出席万隆会议,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过不同的名称,它反映了特定的时代特征,具有不同的历史内涵。
2019年精选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华师大版课后练习-含答案解析第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
为争取国内和平,1945年8月毛泽东出席了( )A、西安事变谈判B、遵义会议C、重庆谈判D、中共七大【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是为了( )A、参加政治协商会议B、改组国民党C、签订停战协定D、争取国内和平【答案】:【解析】:下列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进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国民党军队进攻延安②孟良崮战役开始③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A、①③②B、①②③C、②③①D、③①②【答案】:【解析】:A、aB、bC、cD、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1945年10月,毛泽东在《忆重庆谈判》中感叹:“遍地哀鸿遍地血,无非一念救苍生。
” 这表明他赴重庆谈判是为了( )A、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B、争取国内民主、和平C、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D、商讨抗战胜利后中国走什么道路【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为了纪念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张老师向同学们推荐观看有关解放战争题材的电影如( )①七七事变②《挺进大别山》③《西安事变》④《辽沈战役》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如图,老照片是了解历史的一面镜子。
下列关于图中信息表述不正确的是( )A、这张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拍摄于1940年重庆B、当时抗战胜利,人民渴望和平民主C、蒋介石希望同毛泽东建立联合政府D、淡判结果达成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答案】:【解析】:第9题【问答题】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2)国共两党合作以推翻北洋军阀、统一全国为目标的历史事件是什么?(3)国共两党同仇敌忾,在哪一战争中取得了近代史上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4)20世纪40年代末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北平获得和平解放发生在哪一战役中?【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5)依据上面图文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民族之殇】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7)1949年4月23日,哪个地方的解放,国民党政权垮台并败逃台湾。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巩固辅导第四十五篇第1题【单选题】为了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甘宁解放区的进攻,人民解放军采取的作战方法是( )A、以运动战为主,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B、以阵地战为主,力保解放区的每一寸土地C、每一战役都要集中几倍于敌人的兵力,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D、采用“蘑菇”战术,牵着敌人的鼻子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1945年8月,《大公报》社评说:“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
”该报道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三大战役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为了争取国内和平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地点在( )A、北平B、重庆C、上海D、南京【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车轮,使它走向颠覆的道路。
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
”毛泽东做出此判断,主要基于( )A、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B、东北已全境解放C、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D、国民党的主力已基本上被消灭【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影片,你认为他们最应该去哪个地方搜集历史素材( )A、延安B、大别山地区C、徐州D、沂蒙山地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如图,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的这次合影,曾使无数国人充满希望。
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希望( )A、外争国权,内除国贼B、打倒列强,铲除军阀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D、团结民主,和平建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事件能说明国共两党合作就有利于中国社会发展的是( )①五四运动②北伐战争③抗日战争④解放战争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毛泽东经历的历史事件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②飞往重庆与蒋介石谈判③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④指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A、②③①④B、①③④②C、③②①④D、①③②④【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看下图,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的根本目的是( )A、争取国内和平B、争取民主党派支持C、严惩侵华战犯D、驱逐美国在华势力【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我军第二年作战的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材料中“打到外线去”开辟大别山根据地的主力部队是( )A、东北解放军B、刘邓大军C、中原解放军D、华北解放军【答案】:【解析】:第11题【判断题】1946年6月,蒋介石围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
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华师大版习题精选第一篇第1题【单选题】全面内战爆发的大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 )A、陕甘宁边区B、中原解放区C、山东解放区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说:“(1945年)这一次我们去的好,挤破了国民党说共产党不要和平,不要团结的谣言。
”毛泽东谈论的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B、西安事变C、重庆谈判D、北平谈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毛泽东决定参加1945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 )A、尽可能争取国内和平B、争取舆论支持C、签订停战协定D、商议共建新中国【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假如你是1945年8月生活在重庆的一位市民;你所听到的大街小巷议论最多的话题是( )A、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了B、国民党和共产党又要打仗了C、日本投降了,国民党和共产党要和谈了,国内和平有希望了D、蒋介石又要把都城迁回南京了【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写道:“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年”是指( )A、1931年──1934年B、1937年──1940年C、1945年──1948年D、1946年──1949年【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下图是华君武先生作于1947年的一幅漫画,名为《磨好刀再杀》。
该漫画反映的相关历史事件是( )A、西安事变B、重庆谈判C、百团大战D、辛亥革命【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的国民党报刊中,一些民主人士对毛泽东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等。
他们主要称赞毛泽东( )A、领导了秋收起义B、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C、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D、转战陕北,粉碎了敌人的重点进攻【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大致是:在1945年10月10日,国民党被迫同共产党正式签署国共双方代表“会谈纪要”,也就是“双十协定”.这部电影的名字应该是( )A、《甲午风云》B、《西安事变》C、《鸦片战争》D、《重庆谈判》【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渡江战役B、百团大战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三大战役开始【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下图反映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这些事件有:刘邓大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国民党进攻陕甘宁解放区、辽沈战役、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进攻、南京解放、北平解放。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华师大版复习巩固第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阅读右图,此图是解放战争时期某次战役的形势示意图。
对于这一战役的意义的表述恰当的是( )A、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主力B、宣告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C、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D、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观察下面战争态势图,你认为这一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 )A、战略防御B、战略相持C、战略进攻D、战略决战【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46年,毛泽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们不但必须打败蒋介石,而且能够打败蒋介石。
”毛泽东的这种自信心从根本上说来自( )A、毛泽东对自己军事才能的高度自信B、毛泽东对蒋介石才干的正确分析C、解放军打仗勇敢,纪律严明D、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实现中央突破,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主要部队是( )A、中原解放军B、东北解放军C、西北解放军D、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A、AB、BC、CD、D【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某剧组要拍摄一部反映解放战争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的影片,你认为他们最应该去哪个地方搜集历史素材( )A、延安B、大别山地区C、徐州D、沂蒙山地区【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图是反映我国1946年的一幅时事漫画,画中人物的语言是:“请借给我军费吧,你(英美)的要求我全都听见了,下列说法符合漫画主旨的是( )A、袁世凯为了称帝出卖主权B、为建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卖国C、蒋介石不惜卖国发动内战D、日本帝国主义者深陷战争泥潭【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A、转战陕北B、辽沈战役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渡江战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彭德怀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
精选2019-2020年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华师大版复习特训[含答案解析]第二篇第1题【单选题】揭开人民解放战争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挺进大别山B、辽沈战役C、淮海战役D、平津战役【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如下图,毛泽东等赴重庆谈判的根本目的是( )A、争取国内和平B、争取民主党派支持C、严惩侵华战犯D、驱逐美国在华势力【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解放战争时期,标志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的是( )A、台儿庄战役B、百团大战C、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D、百万雄师过大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就定了,还要三次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原因是( )A、因为蒋介石改变了主意,不准备打内战了B、因为共产党的势力比国民党的势力大C、因为美国不希望中国打内战D、因为内战准备还不充分,也为了欺骗人民【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
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
”这段话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A、重庆谈判开始B、《双十协定》签订C、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D、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胡蛮胡蛮不中用,咸榆公路打不通。
丢了蟠龙丢绥德,一趟游行两头空。
六千官兵当俘虏,九个半旅像狗熊。
”这是一首嘲讽胡宗南的打油诗,它反映出的国共作战情况发生在哪个解放区( )A、陕甘宁解放区B、山东解放区C、东北解放区D、华北解放区【答案】:【解析】:第7题【填空题】在中共的争取下,北平国民党守军总司令______ 率军队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
【答案】:【解析】:第8题【问答题】1947年,人民解放军经过一年多的作战,歼敌100多万人,使敌我力量发生了显著变化,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两种命运的决战》拓展练习1、抗日战争胜利后,积极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是()A.美国B.日本C.苏联D.英国2、以下人物中,既领导了南昌起义、又参加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和重庆谈判是()A.毛泽东B.王若飞C.叶剑英D.周恩来3、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商讨国家大计”的主要目的是()A.争取时间,以部署内战B.屈从美国停止内战的外来压力C.顺应人民意愿,争取和平民主D.企图借机诱捕中国共产党领导人4、1945年8月,毛泽东亲赴重庆是为了()A.参加政治协商会议B.签订停战协定C.改组国民党D.为了争取国内和平5、2005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这是时隔60年后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首次握手。
那么,60年前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握手后所取得的重大成果是()A.赢得了抗战的最后胜利B.建立了国共两党联合政府C.签订了《双十协定》D.确认了解放区民主政权的合法地位6、识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的人物是________。
这是他在_______年的摄影。
(2)这张照片反映了他应_______的邀请,离开_______飞赴_________时的情景。
他此行的目的是___________。
7、材料题: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周恩来等由延安抵达重庆,震动了整个山城,重庆工人、学生、市民等各界人士称颂毛泽东的大智大勇。
请回答:(1)上述史料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2)国共两党举行这一历史事件的目的分别是什么?(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8、阅读下列材料: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
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
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想用软的一套手法,把共产党吃掉,谈何容易!可是,国内有厌战情绪,国际形势也不允许中国打内战,一打起来,我们更被动,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
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
”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之内一连发了三次电报邀请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学习提纲11、15一、重庆谈判:1、历史背景A、抗战胜利后,中国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斗争。
B、中共代表全国人民的意愿,希望通过和平道路,建立一个民主、独立、富强的新中国;C、国民党反动派在美国支持下,坚持独裁内战的方针,要消灭革命力量,阴谋发动内战。
2、国共两党举行重庆谈判的不同出发点(目的或意图):A、国民党方面:第一:争取时间部署内战;第二、掩盖假和平真备战的阴谋。
B、共产党方面:第一、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第二、揭露国民党反动派假和平阴谋。
3、时间:年8月28日,共产党代表:、。
国民党代表:。
美国代表:。
(看图)4、结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代表签署《》即《》。
内容:(学生看课本P106第3段)5、1946年1月,会议在重庆召开。
会议通过了纲领;根据民主原则改组,整编全国军队,制定等内容。
6、《双十协定》和政协会议决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这种行径激起全国人民的愤慨。
1946年6月,上海人民推举等到南京请愿,在下关车站遭到国民党特务的殴打,发生惨案;7月,国民党特务在昆明暗杀著名爱国人士和;1947年,国民党强行解散等民主党派团体。
二、内战爆发:1、1946年6月30日,国民党军队悍然进攻,标志着内战全面爆发。
2、内战爆发后,国民党依仗其优势兵力和精良装备向解放区先是发动进攻,从年6月到年2月;失败后,又发动进攻,从1947年3月到5月,重点进攻边区和山东解放区。
3、内战爆发后,为了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鉴于双方力量悬殊,人民解放军采取以为主的作战方针,不计较的得失,集中,各个的战略战术。
8个月后,到1947年2月,歼灭敌人多万。
粉碎了全面进攻。
【第51页】三、转战陕北——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1、1947年3月蒋介石调集重兵,发动了对中共中央所在地边区的重点进攻。
目的是攻击解放区的核心地带和中共中央首脑机关。
2、因敌我力量悬殊,毛泽东、周恩来等及中央领导机关和解放军总部撤离,但仍留在陕北。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复习巩固第四篇第1题【单选题】中国人民赢得了抗战的胜利,这一事实充分证明了( )A、要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必须战胜国内反动统治B、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团结是战胜侵略者的根本保障C、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结束D、中国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要依靠国际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校计划赴陕西开展“寻访抗日足迹”的活动。
你向他们推荐的参观地方不应包括( )A、西安事变旧址B、中共七大会址C、平型关大捷旧址D、中共中央所在地旧址【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1940年,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组织指挥八路军在华北两千多千米战线上对日军主动出击的八路军高级将领是( )A、彭德怀B、左权C、朱德【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日本投降后,重庆有一个灯谜,谜面是“日本无条件宣告投降的原因”,打一中国古代历史人物。
当时谜底有两个①是屈原(原子弹);②是苏(苏联)武。
对此,正确的认识应当是( )A、以上两个谜底不正确B、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它准确反映中国抗战胜利的根本原因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作用D、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华民族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巨大代价和所起的作用【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每当学校星期一升旗,唱起这首催人奋进的歌曲时,我们都会联想到一位著名的音乐家。
他是( )A、冼星海B、聂耳C、欧仁·鲍狄埃D、贝多芬【解析】:第6题【单选题】日军屠杀中国军民30万,制造惨无人道的大惨案是在( )A、北平B、南京C、上海D、重庆【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中共七大确定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A、马列主义B、毛泽东思想C、理论联系实际D、邓小平理论【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有四位同学对“抗日战争”进行探究性学习,得出以下四点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A、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B、台儿庄战役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C、美国向日本投放两枚原子弹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D、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1945年10月,被日本统治50年之久,终于回到祖国怀抱的是( )A、东北三省B、辽东半岛C、内蒙古D、台湾【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我国当代学者余秋雨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了历史。
2019年精选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拔高训练[含答案解析]第八十四篇第1题【单选题】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
下列歌词与抗日有关的是(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B、“学习雷锋好榜样”C、“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D、“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对下面新民主主义革命大事简图理解最准确的是( )A、中国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过程B、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过程C、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过程D、人民解放战争的过程【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查屠杀最惨厉之时间,厥为26年12月12日至同月21日,亦即在谷寿夫部队驻京之期间内。
”材料反映的事件是( )A、旅顺大屠杀B、卢沟桥事变C、南京大屠杀D、平津战役【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在2008年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表现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民族意识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汶川地震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又一次得到了升华。
在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民族灾难,也曾一再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
下列哪一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的作用最大( )A、八国联军大举侵略中国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D、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抗日战争时期,在徐州会战保卫滕县的战斗中,壮烈殉国的川军将领是( )A、王铭章B、佟麟阁C、赵登禹D、李宗仁【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教育部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 概念的函》,要求在教材中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
对这一要求的正确理解有( )①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开始了②客观反映了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③有利于客观反映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有利于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
精选2019-2020年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6课同仇敌忾,抗战到底华师大版课后练习二十第1题【单选题】(2015·湖南常德)“给力”是近年来出现的网络流行语之一,意即特别有力支持、有利于促进事物朝着充满希望的方向发展等。
纵观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下列最令中华民族“给力”的时间是( )A、1911年10月10日B、1937年7月7日C、1945年8月15日D、1949年4月23日【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这是党的哪一次会议的政治路线( )A、中共“一大”B、遵义会议C、中共“七大”D、万隆会议【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努力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不断奋斗,下列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转折点的历史事件是( )A、长征的胜利B、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C、抗日战争的胜利D、百团大战的胜利【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哪一国侵略者制造了南京大屠杀,杀害中国人民30万以上( )A、美国B、英国C、日本D、俄国【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假期里,阳阳同学观看了以下四部影视剧,按照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鸦片战争》②《井冈山》③《甲午风云》④《血战台儿庄》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①③②④D、③④①②【解析】:第6题【单选题】在反映西安事变的影视作品中,周恩来与蒋介石互称“蒋校长”和“周主任”,源于他们都曾共事于( )A、北京大学B、黄埔军校C、京师大学堂D、京师同文馆【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临沂市某校初二(1)班同学准备举行“1919~1949年历史图片展”。
小军找到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它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A、国民革命洪流奔涌B、十年对峙烽火绵延C、八年抗战同仇敌忾D、解放战争革命胜利【答案】:第8题【单选题】2014年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在南京隆重举行。
2019年精选初中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6课两种命运的决战华师大版习题精选二第1题【单选题】
“从中央突破,像一把尖刀,插入敌人胸膛”,与此描述相符合的战略部署是( )
A、百团大战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三大战役
D、淮海战役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王红同学在作文《我的爷爷》中写到:“爷爷出生于1915年,①五四运动爆发后他积极参加学生运动.②16岁参加了工农红军.③抗战时期参加了淮海战役.④解放战争后期,随人民解放据渡江作战,解放南京。
”作文中关于“我的爷爷”经历的描述可能真实发生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1947年,揭开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的事件是( )
A、转战陕北
B、淮海战役
C、辽沈战役
D、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历史影片能艺术地再现历史。
下列四部影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南京!南京!》②《甲午风云》
③《开国大典》④《挺进中原》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西安事变与重庆谈判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两者的相似点有( )
①张学良将军都直接参与其中②中国共产党都作出了积极的努力③国共都达成了反对内战的意向④都预示着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1947年6月30日,在黄河中下游河南与山东交界处,一声炮响之后,晋冀鲁豫解放军10余万人马开始由北向南强渡黄河。
指挥这次军事行动的是( )
A、刘伯承、邓小平
B、谭震林、贺龙
C、林彪、罗荣桓
D、陈毅、粟裕
【答案】:
【解析】:
第7题【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之间从合到分,然后再合,再分。
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是( )
A、社会主要矛盾
B、国共两党的阶级属性
C、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帝国主义国家的干涉
【答案】:
【解析】:
第8题【单选题】
1947 年7月﹣9月,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第9题【单选题】
毛泽东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碑文中写道:“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三年”是指( )
A、1931年──1934年
B、1937年──1940年
C、1945年──1948年
D、1946年──1949年
【答案】:
【解析】:
第10题【单选题】
“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期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
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
……蒋中正,1945年8月14日”。
连续接到三次此类电报后,经慎重研究,中共中央决定( )
A、毛泽东在周恩来等陪同下前往重庆谈判
B、派遣周恩来等到西安参加谈判,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C、派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
D、在北平举行和平谈判,达成《国内和平协定》
【答案】:
【解析】:
第11题【单选题】
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开始全国性战略进攻的标志是( )
A、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B、晋冀鲁豫野战军跃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答案】:
【解析】:
第12题【单选题】
人民解放军开始转入战略进攻是指( )
A、三大战役
B、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C、渡江战役
D、百团大战
【答案】:
【解析】:
第13题【辨析题】
1947年,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太行山,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答案】:
【解析】:
第14题【材料分析题】
国共合作:2009年4月26日,在两岸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具有丰碑意义的大日子,因为这一天开始两岸全面实现直接“三通”,即直接通邮、直接通航、直接通商。
材料一:改组同盟会为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材料二: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
材料三:1945年8月,蒋介石给毛泽东三封电报电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谈判……
材料四:
材料一的事件意味着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任务是?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国共两党进行了第二次合作,这次合作的主要任务是?
材料三的重庆谈判却并没有给中国带来真正的和平,此后爆发了决定中国人民命运同时也决定国共两党命运的战争,这场内战的名称是什么?
国共之间如果有第三次合作,那么你认为这次合作最重大的主题应该是什么?
【答案】:
【解析】:
第1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张学良将军的苦闷:1936年1月张学良对青年人说:“青年人何以无出路,还不是由于你的国家太弱了吗?整个国家的苦闷与无出路,是高于你个人问题的几千万倍……只有解决国家问题,才有个人的出路。
”——《张学良文集》第Ⅰ集材料二:下面为一封写于1946年,又尘封了五十多年的密信:《张学良致周恩来》:别来十年,时为想念,(兄)当有同感。
现日寇已经驱出,实(为)最快心之事。
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弟良四月十九日
分析当时张学良将军有什么“苦闷”?
材料中的“国家问题”当时主要是指什么?
张学良所指“别来十年”中,十年前发生了什么大事?当时张学良和周恩来进行过合作,结果如何?
张学良在信中所说的“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指的是什么事?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