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语外来词研究[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8
《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语言间的交流与融合愈发频繁。
作为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之一,英语对于各种语言的影响不可忽视。
尤其是在俄语和汉语中,大量外来词来源于英语。
本文旨在通过对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异同及背后的文化、历史因素。
二、俄语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俄语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数量众多,涵盖了各个领域。
这些词主要是在历史、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中逐渐进入俄语的。
例如,“контролер”(controller,控制器)这一科技词汇,以及“вещей”(things,事物)等常见词汇,都是从英语中借用过来的。
这些外来词在俄语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并成为现代俄语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汉语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与俄语相似,汉语中也吸收了大量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这些词多与现代科技、时尚、商业等领域相关。
如“咖啡”、“沙发”、“摩登”等词汇,都是从英语中引入的。
此外,一些国际品牌、公司名称等也常被直接翻译为汉语词汇,如“苹果”、“谷歌”等。
这些外来词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促进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四、俄汉外来词的异同(一)异处1. 词汇构成:俄语和汉语在词汇构成上存在差异。
俄语中的外来词往往保持了原词的形态和发音特点,而汉语中的外来词则更多地被本土化,融入了汉语的发音和语法结构。
2. 历史背景:俄汉外来词的历史背景也存在差异。
俄罗斯在苏联时期与西方国家的交流更为密切,因此从英语中引入的外来词较多;而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与西方国家的交流逐渐增多,外来词也逐渐增多。
(二)同处1. 文化交流:无论是俄语还是汉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都反映了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
这些外来词不仅丰富了各自语言的词汇,还使人们更容易了解其他文化。
2. 词汇拓展:这些外来词的引入都为各自语言带来了新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促进了语言的不断发展与演变。
五、结论通过对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进行对比研究,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外来词在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融合、丰富各自语言的词汇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浅析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作者:钟睿杰来源:《赢未来》2018年第19期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各国间文化交流融合也日渐频繁。
语言借用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现象,各国间语言借用也逐渐被广泛接受。
外来词作为语言借用的结果与文化交融的产物,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使用,甚至列入本国词典以及参考书籍当中。
在“一带一路”政策的影响下,中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频繁深入。
文章从中俄交流入手,探析俄语中汉语外来词出现发展的原因以及范围,为读者提供另一个渠道,更好的了解中国、俄罗斯的变化发展。
关键词:俄语;汉语;外来词;交流;影响引言:来词是指语言使用者模仿另一种语言的某个词,将其发音和用法纳入自己的语言体系进而产生的词汇借用。
外来词的出现和发展是各国文化融合和交流的体现。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借鉴、吸纳其他国家的语言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俄语词汇在其发展过程中也融入和借鉴了其他国家的语言,包括英语、法语和汉语。
近年来,随着中俄间贸易交流日益频繁,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中俄语言间的关系,研究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以及其变化应用,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尤其是在“一带一路”大背景的影响下。
一、俄语中的汉语外来词成因1.地理人文因为俄罗斯和中国特殊的地理位置,两国间的交流与往来从古至今都比较密切,这一现象使得两国间语言的借用与融合成为必然,尤其是我国的东北地区和俄罗斯的远东地区。
2.历史建国初期,中国与俄罗斯的关系处在特殊阶段,当时双方的密切关系使得俄罗斯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非常浓厚,汉语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也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这也是俄语中出现汉语外来词的重要原因之一。
3.政治经济经过苏联解体,俄罗斯逐渐发展为资本主义国家,同时中国改革开放高速发展,两国对外发展的需求促进了国家间的语言融合。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推出“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俄罗斯作为该战略的支持者和关键合作伙伴,参与了很多相关的政治经济活动,积极主动地加强两国发展与交流,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两国间语言文化交流与融合。
俄语外来词研究俄语外来词研究从俄语外来词引入的历史、现状、引入原因,其存在的问题及我们应该把握的尺度进行探讨。
外来词的引入在扩大知识方面的确功不可没,但是滥用外来词对民族语言也是一种侵害,作为语言学习者与使用者,我们要做的只是面对语言现实本身。
外来词历史及现状原因问题及把握尺度外来词指以原有书写、语音、语法形式及意义使用于俄语中的来自外国及其其他民族语言的词语。
俄语外来词有着漫长的历史,各个时期在与各国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交流中吸收了各种外来词。
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外来词甚至出现了泛滥的趋势,引起了语言学家,甚至政要的重视,但是外来词涌入的势头并没有减弱。
文章就从俄语外来词引入的历史、现状、引入原因,其存在的问题及我们应该把握的尺度进行探讨。
一、外来词借用历史及现状1.历史上外来词的借用俄语外来词具有漫长的历史,各个时期在与各国的交流中吸收了众多的外来词,而每次大规模吸收外来文化的热潮都带来一种文化的兴盛与文明的进步。
17至18世纪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时期,实行西方化政策,大量西欧各国的词开始进入俄罗斯,形成历史上第一次外来词借用高潮,但是这个阶段的外来词主要限于科技、艺术和贵族层面。
19世纪,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国家政权体制的建立,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世界强国地位,这时英语才开始进入俄语,随着英语强势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英语词开始进入俄语。
十月革命后,新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随时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危险,为了保护自己,它采取了封闭政策,断绝了和西方社会的各种联系。
二战后,随着意识形态斗争的加剧,苏维埃政权更加封闭,俄语中的外来词暂时沉寂下来。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英语为主导的外来科技词汇渐渐进入俄语,学习外语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2.外来词借用现状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加强了与西方的交往,大量西方的事物和概念涌入俄罗斯,于是相应的词语也就引进来了。
《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交流的多元化时代,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日益显著。
外来词作为不同语言间文化交流的桥梁,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也反映了语言间的历史渊源和相互影响。
本文旨在探讨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通过比较分析其来源、传播、演变过程及文化内涵,以揭示俄汉语言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二、外来词的定义及来源外来词是指一种语言从其他语言借用的词汇。
在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主要来自于国际贸易、科技发展、文化交流等领域的词汇。
这些词汇因其实用性、形象性或新奇性等特点,被引入到各自的词汇系统中。
三、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比较(一)来源比较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其来源具有相似性。
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东西方贸易的不断发展,以及科技、文化的交流,许多英语词汇被引入到俄汉两种语言中。
此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其影响力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英语词汇被借用到俄汉两种语言中。
(二)传播与演变过程比较在传播与演变过程中,俄汉两种语言对外来词的吸收和改造有所不同。
俄罗斯语言学家认为,俄语中的外来词往往保留了原词的音韵特点,但在意义和用法上可能有所改变。
而汉语则更多地是对外来词进行改造和再加工,使其更好地融入汉语词汇系统。
这一过程中,外来词的音韵、语义、用法等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
(三)文化内涵比较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在文化内涵上存在差异。
这些外来词在各自的语言文化中承载着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背景。
在俄罗斯文化中,外来词往往被视为西方文化的象征,反映了俄罗斯与西方的交流与融合。
而在中国文化中,外来词的引入更多地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其文化内涵相对更加丰富和多元。
四、结论通过对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的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两种语言在文化交流与融合过程中的共性与差异。
在全球化背景下,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外来词的引入不仅丰富了语言的词汇,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俄汉语外来词的比照研究语言是文化的一局部,随着社会的开展、改革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友好往来,每种语言都要向其他民族学习和借鉴,从而产生新的词汇,这些词被称作“外来语”、“借词”。
外来词是民族语言的一局部,是在民族交流中一种民族语言为了丰富表达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来的词语。
由于历史地理人文等各种原因,俄汉语外来词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俄语外来词的特点1、音译词所占比例较大作为表音文字、字母语言,俄语外来词采用音译的译借方式相比汉语具有很大的优势,并且俄罗斯人喜欢承受新鲜、刺激的新事物,他们从不认为直接借用其他国家语言会影响俄语在本国人心中的地位。
对于那些可以直接为他们效劳的新鲜词语,他们大都是直接、直观的进行音译。
2、俄语外来词吸收总数大、领域广、词性丰富俄罗斯在吸收外来词方面,首先具有良好的自然地理优势;其次,从古至今,俄罗斯人热情奔放、敢于大胆尝试,他们在对待“外来词”的态度十分开放积极;再次,俄语在外来词方面早就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吸收外来词的领域始终很广泛,有政治、经济、文化、教育、艺术、哲学等。
作为字母语言,俄语在吸收外来词时具有先天的便利性,在译借的过程中去掉了意译的繁琐。
所以反响在词性上看,俄语外来词除了吸收大量的名词,还吸收了大量形容词、副词、动词等其他词性的外来词语。
(2)汉语外来词的特点1、意译词所占比例较大汉语是表意文字,在吸收外来词语的'过程中,即使该词音义都借自外族语,语音、语法上也得服从汉民族语言特有的发音特点、结构规那么,如果是本族语言系统中是在没有的音,也会找一个和它发音差不多的音去替代它。
2、外来词引进数量逐年递增,领域逐年扩展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由于文化心理、政治外交等因素的阻碍与影响,对外来词的吸收引进的数量有限、范围狭窄。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开展、文化教育的创新,汉语词汇系统在引进外来词语方面有很大改善。
3、字母形外来词大量涌现新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字母词开始被大量引入,现在字母词已经被广泛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了。
当代俄语中外来词的借入分析与研究摘要:如同世界上其他语言一样,俄语也正遭受来自英语的巨大冲击。
这种现象固然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但社会文化因素和文化心理因素所产生的作用不容忽视。
本文通过该角度探究俄语中外来词的借入,从而正确把握当今俄语的状况和面貌,加深对其变化与发展规律的认识。
关键词:俄语外来词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心理因素一、前言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其创始人是基里尔和梅福季兄弟。
公元863年,兄弟俩应邀来到摩拉维亚(在今捷克境内)创办了斯拉夫教会,在翻译宗教经书的过程中创建了一份字母表,即后人所称的“基里尔字母”,这个字母表是今天斯拉夫各国文字的基础。
公元10世纪前后,基里尔字母从摩拉维亚经保加利亚传到俄罗斯,其形式与俄语复杂的发声系统颇为吻合,因此便迅速得以传播。
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书面语言被称为“旧斯拉夫语”,而民间的口头语言则称为“古俄语”,直到罗曼诺索夫对俄语的“分类”和普希金以其创作对俄语的“提炼”使其从“古俄语”发展为“现代俄语”。
[1]在欧洲诸语言中,俄语是相对后起的,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外来文化和外族语言的影响。
俄语在十几个世纪的发展历史中先后经过他族语言的大规模渗透。
在俄语形成初期,其绝大部分抽象名词都来自希腊语和拉丁语;17世纪之前,由于商贸和战争的缘故,荷兰语等北欧词汇被引入俄语;18世纪彼得大帝全盘欧化的改革,叶卡捷琳娜女皇对祖国德意志的眷念,使得法语和德语词汇一时竟在俄语中占据了半壁江山。
20世纪,俄语又面临了几次不同性质的冲击。
20世纪前期俄语中泛滥的领袖语录、政治词汇和官方套话,降低了俄语的表现能力,甚至使它在某些领域换上了“失语症”;伴随着20世纪后半期科技革命的兴起,所谓的“科学风格”对语言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方面,科技词汇大量进入日常语言,使语言越来越难以为普通老百姓所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过于理性、过于实用的态度迅速剥离语言的非功利外表,语言变得越来越枯燥,越来越简单。
浅谈俄语中的外来词摘要:外来词是世界各民族语言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
它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各民族间不间断的文化交流的历史,同时印证了语言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有机体的论断。
本文对俄语中存在的一定数量的外来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分析,既包括从语言学角度深化对俄语言的词汇体系的研究,又结合文化学、社会学、理论学,探讨作为异族文化使者的外来词对俄语的形成、发展的影响。
本文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对外来词的来源,外来词的类别、影响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并给予了系统的概述。
通过对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认为外来词的进入对俄语言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丰富了俄语的词汇组成,增加了语言表达方式。
同时对民族文化也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从而告诫我们要正确规范使用外来词。
关键词:俄语;外来词一、外来词的定义和来源外来词是指“在词义源自外族语某词的前提下,语音形式上全部或部分借自相对应的外族语词,并在不同程度上汉语化了的汉语词(史有为《汉语外来词》)。
”刘叔新在《汉语描写词汇学》中指出,“外族语言某个词语被搬借了来,在语音形上改造成符合于本民族语音习惯的词,就成了外来词。
”1.汉语中外来词的定义对于汉语来说,作为语言学的术语的“外来词”本身就是一个外来词,是在日源外来词“外来语”的基础上产生的。
在以上的各术语中,loan word被作为通常意义上的外来词概念。
语言学家将其翻译成“借入语”、“借字”、“借语”、“借词”、“外来语”、“外来词”等形式。
目前较为常用的是“借词”(见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卷/民族卷)和“外来词”(见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
本文选择“外来词”这一翻译形式。
《辞海》(1999/2004)对外来词的解释为“是一种语言从别种语言里吸纳来的词语”。
这一定义只是指出了外来词的词源特征,可以看作是广义上的外来词定义。
而实际上汉语学界对外来词进行定义时,通常是将词源问题和词的形式(语音形式和书写形式)问题合二为一进行考虑。
1502013年第28卷 第7期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外语研究收稿日期:2013-06-22作者简介:胡佩沛(1984-),女,湖北武汉人,从事词汇学方向的研究。
N. V. Perfilieva(1967-),女,俄罗斯莫斯科人,从事词汇学、语言学方向的研究。
外来词作为语言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反映了语言的发展变化,同时也记录了社会发展的过程。
各国之间的政治、文化、贸易的交流给不同语言的交流提供了基础环境,吸收其他语言词汇,使之成为本族语言的一员是语言交流的必然结果,也是任何一门语言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根据本文作者统计,2009年第十一版《韦氏大学词典》内收录自1990年至2009年间出现的词汇共计251个。
需要指出的是,其中38个(15.14%)词汇来自其它非英语语言。
同样,英语作为目前全球范围内使用最广的语言,大量的英语词汇早已渗透到俄语、汉语中。
本文旨在比较研究英语新词在俄语、汉语中的引入方法,以及在进入上述两种语言系统后产生的影响。
一、俄语、汉语英语外来新词的吸收方法任何一个来自源语言的词一般是通过一个引入方式进入新的语言系统。
俄语和汉语分属印欧语系中的斯拉夫语族东斯拉夫语支和汉藏语系汉语族,在英语外来新词的吸收方式上既有共同点,也有符合各自语言的不同吸收方式。
下面先来看看这两种语言吸收英语外来词的相同方法。
1.音译法:音译法即是使用俄语的音素,尽可能地接近英语原词的发音。
可以说通过音译法进入俄语的英语词汇还保持其原有的发音。
例如:bussinessman – бизнесмен, crunk – кранк, deadline – дедлайн, mixtape – микстейп。
音译法也是汉语吸收英语外来词的主要方式之一。
如google – 谷歌,email – 伊妹儿,brandy – 白兰地。
2.意译法:意译法是英语新词进入俄语、汉语的一种常见吸收方法,即对外来词的意义进行直接翻译。
俄语中外来词的形态特征浅析王晓阳[摘 要]俄语中不同来源的外来词包含有典型的词缀、字母组合和重音等外在的形态特征。
识别上述特征,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克服识记单词的困难,理解语言背后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知识,并利于学生学习印欧语系的其他语言。
[关键词]外来词;俄语;形态特征;词源[中图分类号] H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16)01-69-06引 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俄语从外语中借入了大量的外来词。
据统计,外来词在俄语中的比重约10%-35%,随着世界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外来词在俄语中的比例以及使用频率逐渐增加。
目前国内对俄语外来词的研究,侧重于外来词的主要功能以及同化过程、外来词借入的原因、俄语的生态问题、外来词的语义特征与俄罗斯人的世界图景、现代英语对俄语的影响以及汉语中的俄语外来词等。
词汇具有表达层面和内容层面。
目前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外来词的内容层面,即外来词的意义。
但是,人们首先接触到的是词汇的书写或者语音形式。
如果仅仅根据词汇的表达形式就可以判断出一个词是否属于外来词,甚至进而能够判断出该词的词源,那么这将有效地减轻研究与学习俄语过程中的困难。
不过目前国内外俄语界对外来词的形态结构特征研究较少。
一些外来词的同化程度较深,在形式上和俄语固有词并无明显区别,甚至被认为是俄语固有词。
但是一部分外来词的词缀、语音组合和重音等比较特殊,具有较高的辨识度。
本文尝试从形态特征角度对俄语外来词的进行归纳研究,通过识别上述显性特征来区分外来词与俄语固有词,并结合源语言特征判断一些外来词的词源。
一、俄语外来词的同化在不同系统的语言中,语音、语法以及语义现象等并不具有完全的同构性,外来词进入俄语的过程中经历了改造,逐渐适应了俄语的规范和标准。
外来词在语音、书写和语义等方面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同化。
(一)语音同化在借入到俄语的过程中,与俄语不相匹配的语音,通常被替换为其他的、俄语的语音系统中所固有的语音,或者消失。
《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交流中,外来词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
由于历史、文化、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许多语言都会从其他语言中借用词汇。
本文旨在探讨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的比较研究。
我们将分析这些外来词的来源、演变及其在俄汉两语中的差异与共性,从而揭示语言交流中的多元文化特征。
二、英语外来词在俄语和汉语中的来源1. 俄语中的英语外来词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在历史上一度保持紧密的联系,这导致了大量英语词汇进入俄语。
这些英语外来词主要来源于19世纪至20世纪的英国文学、科技、经济等领域的交流。
例如,“telegram”(电报)、“mobile”(移动的)等词汇都来自于英语。
2. 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英语词汇被引入汉语。
这些词汇主要来源于科技、商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
如“internet”(互联网)、“fashion”(时尚)等都是典型的英语外来词。
三、俄汉英语外来词的演变及其差异1. 词汇的演变在俄语和汉语中,英语外来词的演变主要表现在语音、词义和语法结构等方面。
在俄语中,许多英语词汇的发音发生了变化,与原始英语形式相比有所差异。
而在汉语中,尽管一些外来词的发音基本保持原样,但在用法和含义上已与原词有所差异。
2. 差异分析(1)语音:俄语中的英语外来词发音较容易保持原始英语的特点,而汉语则相对复杂。
例如,“Iphone”在俄语和汉语中的发音有较大差异。
(2)词义:在词义上,俄汉两语中的英语外来词也存在差异。
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同一词汇在两语中的含义可能有所不同。
例如,“fashion”在汉语中通常指“时尚”,而在俄语中则可能包含更多关于社会风尚的内涵。
(3)语法结构:在语法结构上,俄语和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方式有所不同。
俄语通常通过直接借用英语词汇并加以改造,而汉语则可能通过音译、意译等方式来引进外来词。
四、共性分析尽管俄汉两语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存在差异,但也有一些共性特征值得关注。
《俄汉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比较研究》篇一一、引言在语言交流的多元化时代,各种语言的互相渗透与影响变得尤为显著。
尤其在现代全球化的趋势下,外来词的使用在各国语言中呈现出增长的态势。
其中,俄罗斯和中国的语言中都有许多源于英语的外来词。
本文将通过深入分析俄汉两种语言中源于英语的外来词,比较其来源、发展、应用及文化影响等方面的异同。
二、俄语中的英语外来词1. 来源与分类俄语中的英语外来词主要来源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的西方文化与科技交流。
这些外来词在俄语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词汇系统,主要分为专业术语、日常用语、以及网络用语等类别。
2. 传播与应用随着俄罗斯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这些英语外来词逐渐在俄语中得到广泛传播与应用。
如计算机科技、互联网、金融经济等专业领域的术语大多源自英语。
此外,许多日常生活用品、时尚产品等相关的词汇也引入了大量的英语外来词。
三、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1. 来源与分类相较于俄语,汉语中的英语外来词来源更为广泛,包括文化交流、科技引进、商业活动等多个方面。
这些外来词在汉语中主要分为专业术语、地名、品牌名等类别。
2. 传播与影响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英语外来词被引入到汉语中。
这些词汇不仅丰富了汉语的词汇系统,还反映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互动。
如“NBA”、“iPhone”等品牌或文化活动名称已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四、俄汉中英语外来词的异同点比较1. 异同点概述尽管俄汉中英语外来词的来源和发展有许多相似之处,但在应用和传播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汉语中引入的英语外来词更多以专业术语和日常用语为主,而俄语中则更多地融入了科技和文化交流方面的词汇。
此外,在词汇选择上,汉语更倾向于保留原有读音的“洋泾浜”风格,而俄语则采用了较为传统的俄语音调结构来调整英语发音的规律性特点。
2. 深层次原因分析这些异同点源于两种语言的特性和不同的历史发展路径。
俄罗斯的东欧历史背景以及西化发展的道路使得其更倾向于吸收和借鉴西方文化和技术方面的词汇;而中国则经历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历史过程,因此对西方文化和技术方面的词汇更为敏感和接纳。
俄语外来词的发展历史和使用问题研究-俄语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自古以来,世界上不同地区不同国家就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相互往来,不同国家使用的不同语言就会相互交互,而一个国家语言借用其他国家语言并融入自己语言体系中就会形成外来词。
俄语外来词就是俄罗斯与其他国家往来的过程中产生的。
俄罗斯Yandex上记载截止2014年底俄语有将近20000个外来词词汇,外来词数量在俄语词汇中的占比超过10%.俄语中的外来词主要由英语、德语、法语、拉丁语、希腊语、突厥语、意大利语、荷兰语、汉语等多国语言借用而来,比如лидер、чемпион、спорт、вокзал源于英语,шахта、веер、маляр、офицер、лагерь源于德语,мебель、азарт、пижон、рояль、костюм、десант、фанера源于法语,республика、студент源于拉丁语,система、музей、ангел源于希腊语,карман、лощадь、станция源于突厥语,опера、альт源于意大利语,флот、гавань、балласт源于荷兰语,чумиза、чай源于汉语等,这些外来词的产生极大的丰富了俄语,对于俄语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历史发展与现状、使用中存在问题两个角度对俄语外来词进行研究。
一、俄语外来词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俄语借用其他民族语言的历史已久,从公元10世纪就已经开始出现外来词。
最早的语外来词源自古斯拉夫语,当时被引进的大多为教会使用语言。
至今还有很多来自古斯拉夫语的外来词被广泛应用于现代俄罗斯人的日常交流中,比如казнь代表惩罚、истина代表真理、代表十字架、власть代表权利等。
有些最早来自古斯拉夫语的外来词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词义发生了改变,比如страна代表国家、свеча代表蜡烛等。
俄语外来词的本土化及其深层解读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语言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成为一种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俄语外来词的本土化现象引起了广泛。
本文将探讨俄语外来词如何逐渐本土化,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影响。
在俄语中,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引入的词汇。
随着历史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俄语外来词逐渐融入俄语词汇体系,成为俄罗斯文化的一部分。
然而,这些外来词在本土化的过程中,受到诸多文化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文化的差异是俄语外来词本土化的重要因素。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
因此,在俄语中引入外来词时,需要考虑到这些文化差异,以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社会因素也对俄语外来词的本土化产生影响。
随着俄罗斯社会的发展和变迁,人们对语言的认识和使用习惯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俄语外来词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以符合人们的表达需求。
俄语外来词本土化的深层原因和影响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解读。
文化认同是俄语外来词本土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使用外来词,俄罗斯人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接受其他文化,从而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国家发展也是俄语外来词本土化的重要原因。
在俄罗斯历史上的不同时期,外来词的引入往往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例如,在苏联时期,大量科技词汇被引入俄语,推动了俄罗斯的科技进步。
国际潮流也对俄语外来词的本土化产生影响。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对各国语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俄语也不例外,许多国际流行词汇被直接引入俄语中,丰富了俄语词汇。
品牌名称的本土化:例如,著名国际品牌“Coca-Cola”在俄语中被称为“Кок-Кола”,这一译名充分考虑了俄罗斯人的发音习惯和品牌特点,使其在俄罗斯市场深入人心。
技术词汇的本土化:例如,来自英语的外来词“computer”在俄语中被称为“компьютер”,这一译名充分考虑了俄罗斯人的语言习惯和文化背景,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俄语词汇体系。
艺术词汇的本土化:例如,来自法语的外来词“cinema”在俄语中被称为“кино”,这一译名充分考虑了俄罗斯的艺术传统和表达习惯,使其在俄罗斯艺术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俄语外来词研究从俄语外来词引入的历史、现状、引入原因,其存在的问题及我们应该把握的尺度进行探讨。
外来词的引入在扩大知识方面的确功不可没,但是滥用外来词对民族语言也是一种侵害,作为语言学习者与使用者,我们要做的只是面对语言现实本身。
外来词历史及现状原因问题及把握尺度外来词指以原有书写、语音、语法形式及意义使用于俄语中的来自外国及其其他民族语言的词语。
俄语外来词有着漫长的历史,各个时期在与各国经济、政治、科技、文化交流中吸收了各种外来词。
近年来,俄罗斯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外来词甚至出现了泛滥的趋势,引起了语言学家,甚至政要的重视,但是外来词涌入的势头并没有减弱。
文章就从俄语外来词引入的历史、现状、引入原因,其存在的问题及我们应该把握的尺度进行探讨。
一、外来词借用历史及现状1.历史上外来词的借用俄语外来词具有漫长的历史,各个时期在与各国的交流中吸收了众多的外来词,而每次大规模吸收外来文化的热潮都带来一种文化的兴盛与文明的进步。
17至18世纪彼得大帝与叶卡捷琳娜时期,实行西方化政策,大量西欧各国的词开始进入俄罗斯,形成历史上第一次外来词(主要是法语词)借用高潮,但是这个阶段的外来词主要限于科技、艺术和贵族层面。
19世纪,随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国家政权体制的建立,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世界强国地位,这时英语才开始进入俄语,随着英语强势地位的确立,越来越多的英语词开始进入俄语。
十月革命后,新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从一开始就面临着随时被扼杀在摇篮里的危险,为了保护自己,它采取了封闭政策,断绝了和西方社会的各种联系。
二战后,随着意识形态斗争的加剧,苏维埃政权更加封闭,俄语中的外来词暂时沉寂下来。
自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英语为主导的外来科技词汇渐渐进入俄语,学习外语已经成为一股强大的社会思潮。
2.外来词借用现状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加强了与西方的交往,大量西方的事物和概念涌入俄罗斯,于是相应的词语也就引进来了。
打开报刊杂志,新的外语词俯拾皆是,在数量和使用范围上都呈扩大趋势,可以说,90年代出现了外来词热,主要是英语词热。
许多俄罗斯青年人对西方,尤其是对美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十分崇尚和迷恋,说英语已经成为一种时髦,于是,许多英语词不经同化、吸收和改造过程,便直接被生吞活剥地音译过来,混杂在俄语中使用,走进俄罗斯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如政治,市场经济,文化,日常生活,科技和计算机网络等等,且呈不同特点。
如政治领域。
рейтинг(英语rating),这个词已成为常用词之一,意为:某人或某现象与其他相比,其声望,知名度的量评估,它的意思是популярность知名度,престиж声望都不能表达的,并由此派生出形容词рейтинговый,还衍生出“排行榜”这一新意;саммит(峰会)也代替了俄语中原有的встречанавысшихуровнях.市场经济领域:маркетинг(marketing市场营销),брокер(broker经纪人), лизинг(leasing技术设备租赁), фьючер(future期货),холдинг(holding控股)等等。
文化领域:диджей(disk-jokey或dj), 对俄罗斯人来说也是一个全新的职业,还有另外一个词имидж(image),这是近年在媒体上出现频率很高的一个词,它通常指演艺界人士,政界人士,节目主持人等精心打造后出现在公众面前的形象,不同于俄语中本身有的облик(外在形象),образ(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借着имидж,还出现了имиджмейкер, 意为为某人设计形象的人。
日常生活领域:随着西方生活方式的进入,出现了越来越多与人们生活相关的词:хот-дог(hot-dog 热狗),пицца(pizza比萨),кока-кола(coca-cola 可口可乐), блейзер(blazer运动上衣), вокмэн(walkman 随身听), дискмэн(diskman cd机), такс-фришоппинг(tax-free shoping 免税购物), чартер(charter 包机)等等。
科技领域和计算机领域:клон(克隆), компьютер(电脑), ноутбук(notebook 笔记本电脑), интернет(internet英特网)等等。
在分析俄语外来词现状的时候,我们注意到,这一时期外来词热潮不同于18世纪外来词,现代外来词来源更加广泛,影响范围更广,深入人民的生活、科技、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也是前所未有的。
二、外来词借用的原因、存在的问题及我们应该把握的尺度1.外来词借用的原因正如19世纪伟大的俄国批评家别林斯基所说:“俄语中引入了大量外来词,因为许多概念、思想、事物进入了俄罗斯生活”。
可以说,外来词的引入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它产生的原因不仅仅局限于语言内部,而且与国家民族的文化、历史、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
通过上面对俄语外来词发展的历史及其现状的分析,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1)内部原因及根本原因在于语言本身的开放性允许接受各种外来词,而外来词不断进入俄语并且被不断同化、改造,最终融入俄语民族语言正是因为语言本身巨大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外来词首先在特定范围或人群中使用,在与固有词的竞争中,有些外来词被淘汰出局,而有些经约定俗成的认可后进入人民语言,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有些词则完全变成俄语词,看不出其外来痕迹,而且衍生出许多派生词。
这种根据语言实践的自然选择而“优胜劣汰”,符合语言发展的基本规律。
(2)社会的变革,进步与发展,民族间的交流与文化的传播也是外来词进入的巨大推动力。
社会的变革必然会引起语言的巨大变革,而语言的变革很大一部分就是外来词的进入,而这又是社会变革的表现之一,并且进一步推动了社会变革发展。
况且,任何民族都不可能置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以外而独立存在与发展,民族的交往是互相学习,互通有无和取长补短的过程,随着民族的交往与接触,作为民族文化载体和媒介的语言必然会随着民族文化的传播而扩张,强势民族语言必然会对其他弱势语言施加影响和渗透。
(3)人们的社会心理也是外来词大量使用的重要原因。
首先,人们的崇外心理,而今许多年轻人盲目崇洋和追求时尚,即在俄语里已有相应词的情况下,却倾向于使用外来词,如不用магазин,обувь,而用шоп,шузы,实在是没有必要之举。
其次,随着经济全球化,计算机科技的普及,世界已经变成了“地球村”,学习外语已经变成一种社会潮流,这也是外来词进入交际的一个重要原因。
2.外来词存在的问题及我们应该把握的尺度使用外来词有很多优点,它便于交流,能丰富思想,传播文化,还能提高语言表现力。
语言应该保持交流,互相吸收有用的东西。
语言的相互渗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滥用外来词,许多还是没必要的引进。
当代外来词引进并广泛使用的一个重要社会心理就是媚外,他们视外来词为时尚,以此来炫耀自己更了解世界,了解西方而忽略语言的美学标准,滥用外来词,甚至用很拗口的词。
例如,тинэйджер(teen-ager),俄语中本来有подросток这一准确的词,但是它还是被引进来,虽然没几个人能懂,但是还用到了招生广告上。
除了年轻人之外,大众媒体,商家广告等传播手段上也充斥着许多外来词,甚至有些记者将其与俗语,俚语混用,常常写出一些怪诞费解的东西。
近年来,学者、专家,甚至政要,总统都在关注这一问题。
著名语言学家в. г. костомаров,作家солжениицин就对此强烈不满。
早在1996年,莫斯科市长就明确指示:外来名称的广告不应放在正面而且高度不能超过10公分。
前总统叶利钦在出席普希金诞辰198周年活动时也强烈呼吁民众使用伟大的俄罗斯母语。
普京甚至宣布于2001年夏制定有关净化俄语的法律。
我认为,对待外来词要一分为二的看问题,既要吸收其益处,还要摒弃其缺点。
首先,应该克服媚外心理,调整好心态,合理地吸收已成为国际统一的术语化成分,使民族语能在更大范围内交流。
其次,应加深对外来词的理解,正确地把握其含义和使用特点,合理地使用外来词。
我们必须考虑到交际者的情况,有针对地、合理地选用符合交际心理的词汇,才能使交际达到沟通的目的。
最后,在引进与使用外来词的同时,不要损害民族文化的载体——本民族语言。
这就是我们引进外来词的最主要原则。
总之,任何语言都有自己的封闭性,对外来成分都有顽强的抵抗力,这就决定了外来词只有经过语言考验,经过一定的磨合和改造才能被认同进入俄语,这在客观上保证了语言的纯洁性。
此外,语言也具有开放性,更吸收外来有用的东西,保持自己的活力,这也是人为无法阻挡的。
只要我们把握好尺度,客观冷静地对待外来词,就能使我们的语言保持活力与进步。
三、结束语长期以来,外来词在俄语中生根,结果。
它们丰富了俄语词汇的表现力,使俄语成为世界上具有空前庞大词汇量的语言。
其实这些外来词不仅是丰富语言的手段之一,又是社会发展中不同时期文化交流的纪录,它们一方面引导了异域文化的进入,使俄语本身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另一方面反映了俄罗斯人民历史及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记录着文化交流形形色色的内容。
但是今天,人们仍在争论某一外来词的合理性,支持与反对之声不绝于耳。
但是即使是制定法律也不能制止外来词的涌入,其势头仍然不可抵挡。
我认为,语言学家,政府官员有责任制定合理的语言政策,指导大众使用更文明,更合理的语言。
但是经得住时间和实践的考验,大众的自然选择才是外来语流向的真正归宿。
作为语言学习者,我们要做的就是要直面语言现实本身,规范自己的语言,科学地判断某一外来词的是非曲直。
参考文献:[1]田宝新.外来词借入俄语的过程研究.外语学刊,1997,(4):32-36.[2]田宝新.当代俄语中外来词的现状与问题.中国俄语教学,1998,(1):23-28.[3]褚敏.俄语外来词借用原因之探究.中国俄语教学,2002,(2):10-14.[4]孙汉军.俄语外来词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1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