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虚拟变量1577775632
- 格式:pptx
- 大小:462.00 KB
- 文档页数:59
计量经济学:第⼋章虚拟变量回归第⼋章虚拟变量回归第⼀节虚拟变量的概念⼀、问题的提出计量经济学模型对变量的要求——可观测、可计量。
但在现实经济问题中,存在定性影响因素,⽐如1、属性(品质)因素的表达。
在经济活动中,有的经济变量的变动要受到属性因素(或品质因素)的影响。
如收⼊在形成过程中,不同的性别所得到的收⼊是不⼀样的;在城乡、不同地区等收⼊存在差距;再⽐如,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平对于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表现。
2、异常值现象。
当经济运⾏过程中,可能会受到突发事件的影响,那么,其值有可能出现异常,偏离正常轨迹很远,对这类现象需要加以修正。
3、季节因素的影响。
有的经济现象存在明显的季节特征,如啤酒的消费。
那么,在建模过程中,季节变动这⼀因素怎样考虑?4、离散选择现象的描述。
如公共交通与私⼈交通的选择、商品购买与否的决策、求职者对职业的选择等。
第1、2、3种情况属于解释变量为定性变量,第4情况为被解释变量属于定性变量。
称前⼀种情况为虚拟解释变量,后⼀种为虚拟被解释变量。
本章主要介绍虚拟解释变量的内容。
⼆、虚拟变量的定义1、定义。
设变量D 表⽰某种属性,该属性有两种类型,即当属性存在时D 取值为1;当属性不存在时D 取值为0。
记为=不具有该属性具有某种属性01D2、虚拟变量引⼊的规则。
(1)在模型⾥存在截距项的条件下,如果⼀个属性存在m 个相互排斥类型(⾮此即彼),则在模型⾥引⼊m-1个虚拟变量。
否则,会出现完全的多重共线性。
但要注意,在模型⽆截距项的情况下,如果⼀个属性存在m 个类型,即便引⼊m 个变量,不会出现多重共线性问题。
(请思考为什么?)(2)虚拟变量取值为0,意味着所对应的类型是基础类型。
⽽虚拟变量取值为1,代表与基础类型相⽐较的类型,称为⽐较类型。
例如“有学历”D 为1,“⽆学历”D 为0,则“⽆学历”就是基础类型,“有学历”为⽐较类型。
(3)当属性有m 个类型时,不能把虚拟变量的取值设成如下情况D=0,第⼀个类型;D=1,第⼆个类型;……D=m-1,第m 个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