缎面镍工艺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4
普通镀镍(暗镍)普通镀镍又称暗镍,是最基本的镀镍工艺。
在镀暗镍的基础上,先后开发了半光亮镍、光亮镍、双层镍、三层镍、黑镍、缎面镍,等等。
由于镍是铁族金属之一,所以其镀液在电镀过程中具有较大的阴极极化和阳极极化作用,在不加络合剂的镀液中,就能镀得结晶细小而致密的镀镍层。
根据镀液的性能和用途,普通镀镍液可以分为低浓度的预镀液、普通镀液、瓦特液和滚镀液等。
预镀液:经预镀后可保证镀层与铜铁基体和随后的镀铜层结合力良好。
普通液:该镀液的导电性好,可在较低温度下电镀、节省能源、使用比较方便。
瓦特液:具有较快的沉积速度,成分简单,操作控制比较方便。
滚镀液:满足小零件的电镀,但镀液必须要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覆盖能力。
一、工艺规范(见表3—4—3)表3—4—3 几种普通镀镍镀液的工艺规范各种因素对用瓦特镀镍液获得的镀镍层的力学性能的影响,列于表3—4—4。
表3—4—4 各种因素对瓦特镀镍层力学性能的影响二、镀液配制方法(以瓦特液为例)根据容积计算好所需要的化学药品,分别用热水溶解,混合在一个容器中,加蒸馏水稀释到所需体积,静置澄清,用虹吸法或过滤法把镀液引入镀槽,再加入已经溶解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或其他类型湿润剂,搅拌均匀,取样分析,经调整试镀合格后,即可生产。
三、镀液成分和工艺规范的影响1.镍盐硫酸镍和氯化镍是供给镍离子的盐。
虽然氯化镍溶液的导电性和覆盖能力较好,但因氯离子太多,镀层的内应力较大,成本也较高,因此当前普遍采用硫酸镍。
工业用的硫酸镍有六水与七水两种结晶水规格,前者含镍22.3%,后者含镍20.9%,在国内,大都是含七份结晶水的硫酸镍。
硫酸镍的含量范围较大,大致在100g/L~350g/L之间。
低浓度的镀液其覆盖能力较好,镀层的结晶较细致,容易抛光,但是阴极电流效率较低,允许的阴极电流密度范围的上限值较小。
含量在300g/L左右的高浓度的镀液,镀层色泽均匀,允许采用较高的电流密度,沉积速度快。
2.阳极活化剂为了使阳极正常溶解,不断补充电镀时所消耗的镍量,在镀镍溶液中必须加入阳极活化剂,常用的是氯化钠或氯化镍。
目录第一章电镀的定义 3 第二章电镀的基本知识 3 第一節电镀液 3 第二節电镀反应 4 第三節电极与反应原理 5 第四節金属的电沉积过程 5 第五節影响电镀质量的因素 6 第三章电镀工艺7 第一節镀前预处理7 第二節镀后处理7 第四章镀锌8 第一節锌酸盐镀锌9 第二節氰化镀锌9 第三節铵盐镀锌9 第四節氯化物镀锌9 第五節硫酸盐镀锌9 第六節镀锌常见故障及纠正方法10 第七節镀锌后除氢处理10 第八節锌镀层的钝化处理11 第五章镀镍11 第一節普通镀镍(暗镀) 11 第二節光亮镍12 第三節高硫镍12 第四節镍封12 第五節缎面镍12 第六節高应力镍13 第七節镀多层镍13 第八節氨基磺酸盐镀镍13 第九節柠檬酸盐镀镍14 第六章镀铬14 第一節镀铬层的种类14 第二節镀铬的阳极15 第三節镀铬工艺15 第七章其它电镀17 第八章镀层性能测试18 第一節电镀层外观检验18第二節结合力试验18 第三節电镀层厚度的测量19 第四節孔隙率的测定19 第五節镀层显微硬度的测定19 第六節镀层内应力的测试19 第七節电镀层脆性测试19 第八節氢脆性的测试20 第九節镀层焊接性能的测试20 第九章电镀层的选择及标记21 第一節对电镀层的要求21 第二節镀层使用条件的分类21 第三節电镀层的选择21 第四節金属镀层的表示方式(GB-1238-76) 25 第五節金属镀层的表示方式(JIS H 0404) 25 第十章参考文献29电镀第一章电镀的定义电镀是指在含有欲镀金属的盐类溶液中﹐以被镀基体金属为阴极﹐通过电解作用﹐使镀液中欲镀金属的阳离子在基体金属表面沉积出来﹐形成镀层的一种表面加工方法。
镀层性能不同于基体金属﹐具有新的特征。
根据镀层的功能分为防护性镀层﹐装饰性镀层及其它功能性镀层。
第二章电镀的基本知识第一節电镀液1.主盐主盐是指镀液中能在阴极上沉积出所要求镀层金属的盐﹐用于提供金属离子。
镀液中主盐浓度必须在一个适当的范围﹐主盐浓度增加或减少﹐在其它条件不变时﹐都会对电沉积过程及最后的镀层组织有影响。
钛合金镀化学镍工艺钛合金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金属材料,具有高强度、低密度、耐腐蚀等特点,因此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医疗器械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钛合金材料的表面容易受到氧化、腐蚀等问题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其耐腐蚀性能。
化学镍镀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耐腐蚀的化学镍层,从而提高钛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钛合金镀化学镍的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表面处理、镀液配制、镀镍工艺和后处理等步骤。
首先,对钛合金材料进行表面处理,主要是去除表面氧化层和其他杂质,常用的方法包括酸洗、机械抛光等。
表面处理能够清除钛合金表面的污染物和氧化物,为后续的镀镍工艺提供干净的表面。
接下来是镀液的配制,镀液是进行化学镍镀的关键,其成分需要根据钛合金材料的特性和要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镀液的主要成分包括镍盐、络合剂、缓冲剂等。
镀液的配制需要掌握一定的技术要求,确保镀液的浓度和配比达到标准。
在镀液配制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化学镍镀工艺了。
化学镍镀是通过电化学反应在钛合金表面沉积一层均匀的化学镍层。
镀液中的镍离子在外加电流的作用下被还原成镍金属,并在钛合金表面析出。
在镀液中添加的络合剂和缓冲剂可以调节镀液的pH值,控制反应速率和镀层的均匀性。
化学镍镀的过程中需要控制镀液的温度、电流密度和镀时间等参数,以确保所得到的化学镍层具有良好的结晶性、致密性和耐腐蚀性。
此外,化学镍镀还可以通过改变镀液中的添加剂来调节镀层的硬度、润滑性等性能。
最后是化学镍镀的后处理,主要是对镀层进行清洗和抛光。
清洗可以去除镀层表面的杂质和残留的镀液,抛光则可以提高镀层的光洁度和外观质量。
钛合金镀化学镍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可以在钛合金材料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耐腐蚀的化学镍层,从而提高钛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
该工艺过程包括表面处理、镀液配制、镀镍工艺和后处理等步骤,需要严格控制工艺参数和配比,以获得高质量的化学镍镀层。
缎面氧化、阳极氧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缎面氧化和阳极氧化是金属表面处理的两种常见方法。
它们在不同的场合下应用,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
缎面氧化是一种将金属表面形成氧化层的工艺,通过将金属置于含有氧化剂的溶液中进行处理,在氧化剂的作用下,金属表面会形成一层氧化膜,从而改变金属的表面性质。
缎面氧化的优势在于可以提高金属的耐腐蚀性能,增加金属的硬度和耐磨性,同时还能改善金属表面的装饰性和美观性。
缎面氧化常用于铝合金、浸锌钢等金属的表面处理,可以提高金属的使用寿命和外观质量。
缎面氧化与阳极氧化在工艺原理上有所不同,缎面氧化是一种化学处理方法,而阳极氧化则是一种电化学处理方法。
在处理效果上,缎面氧化更注重增加金属的装饰性和美观性,适合在家具、建筑材料等领域应用;而阳极氧化更注重提高金属的物理性能,适合在汽车、航空航天、电子等高端领域应用。
不同的金属材料和需求场合下,选择适合的表面处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
缎面氧化和阳极氧化都是常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它们各自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处理工艺。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金属材料的性质、使用环境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的表面处理方法,以达到提高金属性能、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第二篇示例:缎面氧化(Satin Anodizing)和阳极氧化(Anodizing)是两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它们在不同的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种工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范围。
缎面氧化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主要应用于铝材料。
在这一过程中,铝制件被浸泡在含有酸性物质的氧化液中,借助电解的方式使其表面发生氧化反应,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
这种氧化膜具有良好的耐蚀、耐磨和耐耐候性能,同时还能提高材料的表面硬度和美观度。
缎面氧化是一种无色、透明的处理工艺,能够使铝制件光洁平滑,呈现出类似于缎面的细腻触感,故得名为缎面氧化。
缎面氧化的主要特点是提高了铝制件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使其具有更好的耐腐蚀和耐候性能。
缎面氧化、阳极氧化
缎面氧化和阳极氧化都是金属表面处理的方法,它们在不同情
况下有着不同的应用和效果。
首先,我们来看缎面氧化。
缎面氧化是一种表面处理工艺,通
常应用于铝制品。
它通过对铝制品表面进行化学处理,形成一层具
有缎面质感的氧化膜,这种膜不仅能够提高铝制品的表面硬度和耐
磨性,还能增强其耐腐蚀性能。
缎面氧化后的铝制品表面呈现出类
似于绸缎般的光泽,美观大方,因此在家居装饰、电子产品外壳等
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其次,我们来看阳极氧化。
阳极氧化是一种通过电解氧化将金
属表面形成氧化膜的方法,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铝、镁和钛等。
阳
极氧化后的金属表面会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和
耐腐蚀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绝缘性能。
这使得阳极氧化后的金属
制品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建筑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
要求耐腐蚀和耐磨损的场合中表现突出。
总的来说,缎面氧化和阳极氧化都是重要的金属表面处理方法,它们通过不同的工艺手段使金属表面形成氧化膜,提高了金属制品
的表面性能和使用寿命,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希望这样的回答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缎面镍镀层可以用三种方法制备。
(1)物理法物理法是采用一些物理或机械的方法去改变基体的表面状况,如用钢丝刷、铜丝刷或抛轮来刷洗黄铜件,或将基体进行喷砂或喷丸处理,使其微观瑚眺成贮凹凸表面,虽在电镀设备厂电镀后也不能得到全部整平。
用这种方法获取的缎面效果较差。
(2)复合电镀在镀镍溶液中加入非导电微粒,在强力搅拌下,微粒与镍层共2镶嵌在镀层中,该方法也叫复合电镀,让其失去光泽。
这种方法获取的镀层缎酸面效柔和度不够好。
(3)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一个特征:一般化学物品随着溶液的温度提高,它们的溶溶解度也会提高;但非离子表面活舌性剂相反,随着溶液温度的提高,其溶解度反而会降低。
电镀工作者就:是利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这一特征,来取缎面镍层的,而且得到的镀层外观洁白、光度柔和、手感光滑。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在溶液超过其浊点温度时,便从原来与水缔合的状态分离开来形成珠状微粒而析出,悬浮在溶液中,使Z本来清澈的溶液变成乳浊液。
溶液由清得乳浊的这一温度点称为浊点。
不同结构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着不同的浊点。
到达浊点后,乳液的微细颗粒弥散在镀液中,并在阴极上通过电化学吸附和脱附形无数个半圆形的凹坑。
在吸附的时候,形成一个屏蔽点,导致电流中断,镍层不能冗积在这一点上;在脫附时镍层能正常沉积。
在电场的作用下,吸附和脱附是交替进行的,因而在阴极表面上,这些半圆形凹坑的边界重叠,使表面布满洼坑,从而镀层便产生漫散光。
用这种方法形成的圆形坑穴,其平均直径在12f真m左右,穴深在O.14~0.2/真m之间。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有两个基团,一个是亲水基团,亲水基团也称作疏油基团;一’是亲油基团,亲油基团也叫作疏水基团。
可作为疏水基团的有脂肪醇、脂肪酸、月脂肪胺、烷基酚、聚丙二醇、蓖麻油和失水山梨醇等;其亲水基团多为环氧乙烷,少数也掺和一定数量的环氧丙烷。
由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与脂肪醇反应生成的产物叫作嵌段共聚物。
环氧乙烷与疏水基团加成形成的聚氧觅烯带醚键的化合物,其产品有数百种之多。
镀镍旳技术简介一. 镀镍旳定义:通过电解或化学措施在金属或某些非金属上镀上一层镍旳措施,称为镀镍。
镀镍分电镀镍和化学镀镍。
电镀镍是在由镍盐(称主盐)、导电盐、pH缓冲剂、润湿剂构成旳电解液中,阳极用金属镍,阴极为镀件,通以直流电,在阴极(镀件)上沉积上一层均匀、致密旳镍镀层。
从加有光亮剂旳镀液中获得旳是亮镍,而在没有加入光亮剂旳电解液中获得旳是暗镍。
化学镀镍是在加有金属盐和还原剂等旳溶液中,通过自催化反映在材料表面上获得镀镍层旳措施。
二. 电镀镍旳特点、性能、用途:1. 电镀镍层在空气中旳稳定性很高,由于金属镍具有很强旳钝化能力,在表面能迅速生成一层极薄旳钝化膜,能抵御大气、碱和某些酸旳腐蚀。
2. 电镀镍结晶极其细小,并且具有优良旳抛光性能。
经抛光旳镍镀层可得到镜面般旳光泽外表,同步在大气中可长期保持其光泽。
因此,电镀层常用于装饰。
3. 镍镀层旳硬度比较高,可以提高制品表面旳耐磨性,在印刷工业中常用镀镍层来提高铅表面旳硬度。
4. 由于金属镍具有较高旳化学稳定性,有些化工设备也常用较厚旳镇镀层,以避免被介质腐蚀。
镀镍层还广泛旳应用在功能性方面,如修复被磨损、被腐蚀旳零件,采用刷镀技术进行局部电镀。
采用电铸工艺,用来制造印刷行业旳电铸版、唱片模以及其他模具。
厚旳镀镍层具有良好旳耐磨性,可作为耐磨镀层。
特别是近几年来发展了复合电镀,可沉积出夹有耐磨微粒旳复合镍镀层,其硬度和耐磨性比镀镍层更高。
5. 自润滑性,可用作为润滑镀层。
黑镍镀层作为光学仪器旳镀覆或装饰镀覆层亦均有着广泛旳应用。
6. 镀镍旳应用面很广,可作为防护装饰性镀层,在钢铁、锌压铸件、铝合金及铜合金表面上,保护基体材料不受腐蚀或起光亮装饰作用;也常作为其她镀层旳中间镀层,在其上再镀一薄层铬,或镀一层仿金层,其抗蚀性更好,外观更美。
在功能性应用方面,在特殊行业旳零件上镀镍约1~3mm厚,可达到修复目旳。
7. 在电镀中,由于电镀镍具有诸多优秀性能,其加工量仅次于电镀锌而居第二位,其消耗量占到镍总产量旳10%左右。
镍带锻打工艺简介镍带锻打工艺是指利用压力和力量将镍带材料进行加工和塑性变形,以达到改善材料性能和形状的目的。
镍带是一种常用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石化等领域。
本文将深入探讨镍带锻打工艺的原理、方法和应用。
原理镍带材料的锻打加工是通过对其施加力量,使其在受力的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
锻打过程中,镍带材料的晶体结构被破坏,并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结构,从而改变材料的性能和形状。
通过控制锻打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可以获得不同的材料特性。
方法1. 热锻热锻是指在高温环境下进行的镍带锻打工艺。
首先,镍带材料被加热至其热变形温度,通常在900°C以上。
然后,将加热后的镍带材料放入锻模中,并施加压力进行塑性变形。
热锻可以改善材料的塑性和韧性,提高其结构的致密性和均匀性。
2. 冷锻冷锻是指在室温或低温环境下进行的镍带锻打工艺。
冷锻适用于一些对材料性能和形状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景。
冷锻过程中,由于材料的变形能力有限,需要施加更大的力量以达到所需的变形程度。
此外,冷锻还可以改善材料的抗拉强度和硬度。
3. 模锻模锻是指利用模具对镍带进行锻打加工的工艺。
通过模锻,可以精确控制锻打过程中的形状和尺寸。
模锻一般应用于对产品质量和精度要求较高的领域,如航空发动机零件和精密仪器配件等。
模锻工艺的优势在于可以生产尺寸精度高、形状准确的产品。
4. 挤压挤压是将镍带材料放入模具中,通过施加压力将其挤压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
挤压适用于制造复杂形状的产品,如管材、异型材等。
挤压工艺可以提高镍带材料的密实度和强度,并且可以节约材料的使用量。
应用镍带锻打工艺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核能、石化等领域。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场景:1. 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中,镍带锻打工艺被用于制造高温合金及其零部件。
这些零部件需要具备出色的耐高温性能和强度,以承受极端环境下的高温和气压变化。
2. 核能核能领域对材料的质量和安全性要求极高。
镍带锻打工艺可以改善镍带材料的致密度和均匀性,提高其耐腐蚀性和耐辐射性能,使其适用于核能装备和反应堆部件。
镍的生产工艺流程
《镍的生产工艺流程》
镍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钢铁、电子、化工等领域。
镍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镍矿的选矿、冶炼、精炼等环节。
首先是镍矿的选矿过程。
镍矿一般含有镍的矿石主要是赤铁矿、绿泥石、辉石矿等,通过选矿设备进行浮选、磁选等分离工序,将镍矿和杂质进行分离。
接下来是镍矿的冶炼。
冶炼工艺根据镍矿的品位和物理性质,选择合适的冶炼方法,一般常用的有闪速炉法、转炉法等。
在冶炼过程中,通过高温熔炼将镍矿中的镍和其他金属分离开来,得到粗镍。
然后是镍的精炼。
粗镍经过精炼工艺,去除杂质,提高镍的纯度,包括盐酸浸出、氧化、还原等工序,得到高纯度的镍。
最后是镍的加工和成品制造。
经过精炼的镍可以进行加工成不同形态的镍产品,包括粉末冶金、真空热成型等工艺。
总的来说,镍的生产工艺流程包括选矿、冶炼、精炼和加工工艺等环节,通过这些工艺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镍材料,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缎面氧化、阳极氧化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缎面氧化和阳极氧化是两种常用的氧化工艺,它们在金属表面处理上起着重要的作用。
缎面氧化是一种在元素表面形成一种均匀、致密和细腻的氧化层的方法,主要应用于铝、铜、铁等金属材料上。
而阳极氧化则是一种利用电化学原理在金属表面形成一种氧化膜的方法,主要应用于铝、镁等金属材料上。
本文将详细介绍缎面氧化和阳极氧化的工艺原理、应用范围及特点。
缎面氧化是一种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均匀、致密和细腻的氧化层的方法,通常应用于铝、铜、铁等金属材料上。
在缎面氧化过程中,通过控制氧化液的组成和处理条件,使得金属表面生成一种具有特殊光泽和平滑感的氧化膜。
这种氧化膜不仅可以增加金属的表面硬度和耐磨性,还可以提高金属的抗腐蚀性能和美观度。
缎面氧化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表面预处理、氧化处理、封孔处理和清洗处理等步骤,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处理条件和工艺参数,以确保氧化膜的质量和性能。
缎面氧化在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重要的表面处理工艺。
缎面氧化和阳极氧化在工业生产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提高金属制品的表面性能和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改善金属的外观和质感。
尽管它们有着相似的目的,但在工艺原理、应用范围和特点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差异。
缎面氧化主要适用于铝、铜、铁等金属材料,具有特殊的光泽和平滑感,而阳极氧化主要适用于铝、镁等金属材料,具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缎面氧化一般不需要外加电流,而阳极氧化需要外加电流才能进行。
综合比较而言,缎面氧化更适合要求表面光洁度和美观度的场合,而阳极氧化更适合要求表面硬度和耐蚀性的场合。
缎面氧化和阳极氧化是两种常用的表面处理工艺,它们在金属制品的生产和加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控制处理条件和工艺参数,可以获得质量优良的氧化膜,提高金属制品的表面性能和使用寿命。
在今后的工业生产中,缎面氧化和阳极氧化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为金属制品的生产和应用提供更好的保障。
电镀缎面镍工艺一、概述缎面镇又称缎状镍、沙镍。
镀层外观呈乳白色低光泽似绸缎面般状态, 没有镜面般耀眼的光亮, 给人一种柔和、舒适的感觉, 手感平滑, 似半朦胧的消光状态。
由于电镀过程中使用乳浊液滴吸附在阴极表面( 十几秒内遮断了电流), 接着乳浊液又从阴极表面上离开, 留下半圆形的凹坑, 形成无数麻坑的表面, 故缎面镍又称麻面镍。
因缎面效果犹如珍珠表面的瑰丽晶莹, 哑光色带珠光, 耐触摸能力极佳, 故缎面镍又雅称为珍珠镍, 又似水雾蒙在光亮镍表面上, 国外又有人称为水雾镍、沙雾镍。
总之对一镀镍品种人们赋予各种颇具想象力的美称不胜枚举。
二、工艺配方三、缎面镍溶液配制1. 在镀槽中加入镀液总体积1/2的去离子水或纯净水, 加热至70℃, 加入计算量的硫酸镍、氯化钠或氯化镍, 搅拌至完全溶解。
2. 在另外容器中按每千克硼酸用4L沸水将计算量的硼酸完全溶解, 然后加入到镀槽中。
3. 加活性炭2~4g/l, 搅拌1h, 静置8h后过滤, 补充纯水至接近应有体积。
4. 用电流密度0..2A/dm2进行电解处理, 阴极用瓦楞板, 阳极为镍板, 电解直至瓦楞板凹处银灰色为止, 一般需时24h以上。
5. 调整镀液pH值至4.5左右, 在搅拌下加入计算量的开缸剂、辅助剂。
6. 用纯净水稀释20倍计算量的缎面形成剂( 俗称起沙剂),然后在剧烈搅拌下加入镀液中,使其均匀分散。
7. 准备工作完成后20min, 开始试镀。
四、缎面镍溶液成分及工艺条件的影响1. 硫酸镍硫酸镍是镀液的主盐, 提供镍离子, 其浓度与缎面状关系密切。
硫酸镍浓度高, 如含量在400~500g/l, 镀层易产生缎面, 这是与其他镀镍不同之点。
相反, 其浓度过低, 不容易形成缎面。
因此合适地控制硫酸镍浓度是正常维护镀液的重要因素。
一般添加50kg硫酸镍,可同时添加1~2kg硼酸、0.5~1kg氯化镍。
硫酸镍浓度480g/l时, 半光亮镍的部分大大减少;硫酸镍浓度280g/l时, 高电区发亮;硫酸镍浓度过高, 镀层起沙粗糙。
珍珠镍工艺介绍1.前言珍珠镍又称缎面镍、沙丁镍、麻面镍,是一种外观华美,色泽细腻柔和的镀层,内应力低,防腐蚀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防护装饰性镀层。
珍珠镍电镀工艺最早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90年代以后发展很快。
珍珠镍可以直接作为防护装饰涂层,也可以在珍珠镍上再镀覆其他金属,如铬、金、银等,形成沙铬、沙金和沙银,其防护装饰效果更强。
目前,珍珠镍镀层已经在汽车装饰、电子产品、日用五金、文化用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早期的珍珠镍镀层是通过机械法制得的,这种方法获得的镀层表面粗糙,无光泽,而且劳动强度大,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珍珠镍电镀一般常用的有2种方法:复合电镀法和乳化剂法,前一种方法因为珍珠镍镀层光泽度不理想,镀液不易维护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后一种方法是在瓦特镍镀液中加入起沙乳化剂,形成乳浊液,利用液滴在阴极表面的吸附和脱附,得到珍珠镍镀层,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珍珠镍镀层表面有无数重叠的凹坑,在宏观上表现出柔和的珍珠效果,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这种镀液需要配备冷热循环装置,如无冷热循环装置沙型很快变粗3-4小时后出现乱沙,需停产加碳粉过滤,这样生产效益极低,同时浪费材料,生产成本较高。
2.KMD珍珠镍添加剂的特点传统的珍珠镍添加剂生产极不稳定,科美德公司推出的珍珠镍添加剂,采用一种全新的无乳滴浊点的珠光剂,避免了以住采用乳滴浊点起沙的原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由此所引起镀液不稳定的问题,本公司采用电化学离子吸附脱附的原理所得的工艺及镀层具有如下特点:(1)达到珠光效果时间短,镀层柔软性特好,适宜各种工件。
(2)镀层洁白柔和,适宜进一步镀覆其它装饰性镀种。
(3)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油污,利于镀液的维护。
(4)镀液稳定,大处理周期长。
(5)添加剂组分少,好操作,不易添加失调。
3.基本成分对镀层的影响硫酸镍为珍珠镍镀液的主盐,在工艺范围380-420g/L内,均能得到好的珍珠镍镀层;随硫酸镍浓度的增加,镀层的珍珠效果更好,珠光出现速度更快,但浓度高于450g/L,镀液带出损失大,低于工艺范围,达到珍珠镍效果的时间长,其镀层的沙粒不均匀,且需额外加入添加剂,使珠光剂的消耗增大;镀液中氯化镍主要提供氯离子,活化阳极,促使阳极正常溶解,含量过高,易使镀层产生脆性,同时引起阳极溶解过快,导致镀液中氯离子浓度升高,增大带出损失。
电镀镍有多种类型,以下为您介绍几种主要的类型:
1. 光亮镍镀:光亮镀镍有很多优点,不仅可以省去繁重的抛光工序,改善操作条件,节约电镀和抛光材料,还能提高电镀层的硬度,便于实现自动化生产。
2. 高硫镍镀:高硫镀镍比铜、暗镍、光亮镍、半光亮镍、铬等都高的电化学活性。
高硫镍镀层主要用于钢,锌合金基体的防保-装饰性组合镀层的中间层。
3. 缎面镍镀:缎面镀镍又叫缎状镀镍。
缎面镀镍具有绸缎状的外观,不会像光亮镀镍电镀层那样有闪光,因而人眼注视后不会觉得疲劳,可以作为避免光线反射的防眩电镀层。
这类电镀层在汽车反光镜,车辆内部注视零件,医疗手术器械,机床零件,眼镜镜框等表面已得到广泛应用。
4. 高应力镍镀:在特定的电镀镍液中加入适量的添加剂,能获得应力较大的容易龟裂成微裂纹的电镀镍层,这种电镀镍层叫做高应力镀镍。
5. 半光亮镍镀:以瓦特镍为基础加入添加剂,整平性好,含硫量低于0.005%。
6. 硬镍镀:镀液含铵,镀层硬度可达HV500,强度、内应力均高,韧性差。
除了以上几种类型外,还有普通镀镍、全硫酸盐镀液、全氯化物镀液、高氯化物镀液、氨基磺酸盐镀液、氟硼酸盐镀液、焦磷酸盐镀液等多种类型。
如需了解更多关于电镀方
面的信息,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获取解答。
珍珠镍工艺介绍1.前言珍珠镍又称缎面镍、沙丁镍、麻面镍,是一种外观华美,色泽细腻柔和的镀层,内应力低,防腐蚀性好,是一种优良的防护装饰性镀层。
珍珠镍电镀工艺最早出现于20 世纪50 年代末,90 年代以后发展很快。
珍珠镍可以直接作为防护装饰涂层,也可以在珍珠镍上再镀覆其他金属,如铬、金、银等,形成沙铬、沙金和沙银,其防护装饰效果更强。
目前,珍珠镍镀层已经在汽车装饰、电子产品、日用五金、文化用品等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早期的珍珠镍镀层是通过机械法制得的,这种方法获得的镀层表面粗糙,无光泽,而且劳动强度大,已逐渐被淘汰。
目前珍珠镍电镀一般常用的有 2 种方法:复合电镀法和乳化剂法,前一种方法因为珍珠镍镀层光泽度不理想,镀液不易维护而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后一种方法是在瓦特镍镀液中加入起沙乳化剂,形成乳浊液,利用液滴在阴极表面的吸附和脱附,得到珍珠镍镀层,采用这种方法制得的珍珠镍镀层表面有无数重叠的凹坑,在宏观上表现出柔和的珍珠效果,但在工业生产过程中这种镀液需要配备冷热循环装置,如无冷热循环装置沙型很快变粗3-4 小时后出现乱沙,需停产加碳粉过滤,这样生产效益极低,同时浪费材料,生产成本较高。
2.KMD 珍珠镍添加剂的特点传统的珍珠镍添加剂生产极不稳定,科美德公司推出的珍珠镍添加剂,采用一种全新的无乳滴浊点的珠光剂,避免了以住采用乳滴浊点起沙的原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由此所引起镀液不稳定的问题,本公司采用电化学离子吸附脱附的原理所得的工艺及镀层具有如下特点:(1)达到珠光效果时间短,镀层柔软性特好,适宜各种工件。
(2)镀层洁白柔和,适宜进一步镀覆其它装饰性镀种。
(3)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油污,利于镀液的维护。
(4)镀液稳定,大处理周期长。
(5)添加剂组分少,好操作,不易添加失调。
3.基本成分对镀层的影响硫酸镍为珍珠镍镀液的主盐,在工艺范围380-420g/L 内,均能得到好的珍珠镍镀层;随硫酸镍浓度的增加,镀层的珍珠效果更好,珠光出现速度更快,但浓度高于450g/L,镀液带出损失大,低于工艺范围,达到珍珠镍效果的时间长,其镀层的沙粒不均匀,且需额外加入添加剂,使珠光剂的消耗增大;镀液中氯化镍主要提供氯离子,活化阳极,促使阳极正常溶解,含量过高,易使镀层产生脆性,同时引起阳极溶解过快,导致镀液中氯离子浓度升高,增大带出损失。
沙镍电镀的一些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法1 前言沙镍也称珍珠镍、锻面镍与麻面镍,该工艺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
由于,该工艺电镀出来的产品无反光,强光直射时产生慢反射,不眩目,手感润滑舒适,又无指纹,深得用户欢迎。
根据所用沙剂的不同,镀出的产品,沙细的象珍珠一般有柔和光泽,沙粗的具喷沙状效果,肉眼观测有均匀细致、平滑密集的沙粒状。
在沙镍上可以镀上各种色泽的金属,常见的有铬、金、银、枪色、仿金等镀种,使其装饰效果更强。
在上述金属上再涂以电泳漆漠,得到直视外观平滑光亮,透过漆膜又有细腻的沙状,效果更佳。
目前,该镀种已经广泛用于汽车装饰、电子产品外观件、日用五金、文化用品等行业中。
获得沙镍或沙珍珠镍,以前是采用固体非导电微粒,在镀液强力搅拌下,微粒与镍层共沉积镶嵌在镀层中。
用这种方法获得的沙镍,可以根据微粒的粗细,电镀时间的长短,得到粗细不同的沙面效果。
但有时沙面不均匀,特别是几何形状复杂的产品,并且生产工艺繁,对镀槽周边设备要求也高。
另一方法是在基体上进行喷沙处理后再进行电镀。
该方法也可根据喷砂时所喷砂粒的粗细得到各种沙面效果。
如果不用金刚砂而采用玻璃丸进行喷射,则电镀出来的产品光泽相当柔和,装饰效果较好,缺点是只能对较软的基材施工,如黄铜、锌合金等;对硬度较高的工件,如钢铁件效果则较差。
喷砂的另一缺点是劳动强度大,速度慢,再有喷砂后的产品不能有轻微磨擦、碰撞,否则镀出来的工件亦有痕迹。
喷沙件在电镀镍中的添加剂最好采用不带有强整平性的中间体。
目前的沙镍是采用瓦特镍为基础液,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形成乳液。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主要特征就是具有反常的溶解度,即在水溶液中随着温度升高其溶解度反而降低,使原来澄清的溶液呈乳状[1]。
利用乳化剂的这一特点,将镀液温度控制在浊点以上,原来澄清的镀液成为浑浊状态,乳化剂形成均匀分散的乳滴,表面吸附了许多阳离子和表面活性剂,形成了正离子的包围圈,使整个乳化微粒成为略带正电荷的球体[2],当镍沉积时,乳滴吸附于镀件表面,导致电流中断,乳滴表面处没有沉积,待乳滴脱附后,就在原表面留下了半圆型的凹坑;脱附后,镀层照常进行,在电场力的作用下,阴极上吸附与脱附反复交替不断地进行,使沉积的镍层成了均匀分布、凹凸不平的坡峰与坡谷,获得了我们需要得到的沙镍镀层。
缎面铬镀层的应用1.缎面铬(Satin surface Chrom,简写为st)是导电,由于在镀镍溶液内的不导电微粒比镍封微粒大,敖粒能悬;般粒径在0. 02-31cm范围内,或表面活性剂生成的这是pl’乳浊点使阴极上的镍镀层形成了缎面镍(Satin Nick- 池力的竹近叮此形成的镀似麻碱丝绒般的外观洼剂,以4面层f定的促进剂,以佐光泽,并随着光泽的高低才’’具有良好的耐蚀性。
缎面铬的电化学腐蚀机理见第物、与镍封法的微孔铬相同,由于 (2)缎面铬电镀应用得很广泛,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产品外观的审美观有了改变,认为光亮产观产生的反射光会影响视力广乃谢备的文章和20世纪60年代机、录音机、照相机的惫用的衣用到生产回垛坡真上家用电器上的应用等。
2.产生缎状表面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机械法对基体材料(或在基体材料上已)址一.镀上一层镀层)进行喷砂吾后,镀宮数来规定,例如游标卡尺。
为了可达500 N 600目三,也有采用200—300目,可按[量。
为1嚏缎面外观来确定再镀上所需机械法可以加工出较满意白;衫艺效率低;喷至今仍被(2)电镀法由于用上述方法加工金属表面后—一还需镀上镀层,才能得到满意的色泽和帆蚀旺,上机械法存在上述两个缺点,因此,为了省去前逼机械加工工艺,人们研究出了从电镀工艺中直接广生缎面镀层的方法,这样,既省时,又省工,而且减少了粉尘污染。
3.电镀缎状(麻面)镍镀层的方法有以下两种:(1)微粒复合型镀液其原理与镍封相似(1)微粒复合型跋敞共腺挫勺璨到伯似,强烈的空气搅拌下进行电镀,因为这些固体微粒不导电,其直径在0. 02-3 p.m范围内,因此这些固体微粒能悬浮在镀液中,并均匀分散沉积在镍层之中。
这是因为在电镀过程中,由于受到机械、电场及其他力的作用,使得固体微粒在阴极与镍离子共沉积。
如此形成的镀层在微观上是凹凸不平的,宏观上则呈缎面状(麻面)外观。
当然,镀液还需有适当促进剂,以促进固体微粒与金属离子的共沉积。
缎面镍工艺
现代电镀网讯:
1、缎面镍工艺简述
缎面镍电镀首先是作为消光和低反射镀层而有电子产品的外装饰上有广泛应用,是取代传统机械喷砂后再电镀工艺的新工艺。
随着缎面镍电镀技术的进步,所获得的镀层在装饰上也显示出优越性,使其应用范围有所扩大。
在装饰工艺品、日用五金、家电产品、首饰配件、眼镜、打火机等产品上都已经大量采用缎面镍电镀做装饰性表面处理。
包括在缎面镍在再进行枪色、金色、银色电镀或进行双色、印花、多色的缎面镍电镀。
在装饰性电镀中可以说是独树一帜,其应用领域和工艺技术都还在发展中。
2、缎面镍工艺参数
硫酸镍380,460g/L
氯化镍30,50g/L
硼酸35,45g/L
A剂0.5,1.5ml/L
B剂4,8ml/L
C剂2,4ml/L
PH值4.1,4.8
温度52,58?
电流密度2,8A/dm2
搅拌阴极移动
过滤间歇性棉芯和定期活性炭
电镀时间1,5min(或根据所需砂面效果决定电镀时间)。
3、获得缎面镍的方法
目前获得缎面镍的方法主要有如下两种。
(1)不溶性固体微粒法
这种工艺是在镀镍基础工艺配方中,加入直径小于1μm的固体微粒,如氧化物、碳化物等不溶或难溶于水的微粒,在强烈的空气搅拌下,使微粒分散在镀液中,在适当的促进剂作用下,均匀地共镍共沉积,达到一定的厚度时,就可获得表面色泽柔和的镀层,也可以通过调整电镀时间来控制镀层的厚度。
这种工艺原理与复合电镀基本相似,现在已经不大使用了。
(2)可溶性有机微粒法
这种工艺是在镀镍基础工艺配方中,加入特定的有机化合物,在一定的温度下,能形成均匀的微粒乳浊液分散在镀液中。
在电镀过程中,这些微粒会在阴极表面吸附,随着阴极极化作用吸附、胶附过程的不断发生,在一定时间内,使镀层形成微观粗糙度,达到缎面效果。
此方法的优点是镀层不易沾污指痕,耐蚀性高,是目前缎面镍工艺中比较普遍采用的方法。
所用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是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3、缎面镍添加剂
(1)缎面镍添加剂的原理
缎面镍添加剂分为缎面剂、光亮剂和辅助光亮剂三类。
其中起缎面作用的缎面剂是主要添加剂,缎面效果就是由这类添加剂起作用而形成的。
用作缎面剂的添加物主要是具有合适浊点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当镀液处于所添加的缎面剂浊点的工作状态时,这些分散在镀液中的大分子微粒就会在镀层生长面上吸附和脱附,从而使镀层表面出现密集的圆形小坑,在宏观上就表面为缎面的效果。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出现浊点的原因是这类表面活性剂以其醚键中的氧原子与水中的氢原子以氢键形式结合而溶于水。
氢键结合力较弱,随着温度升高而逐渐断
裂,因而使表面活性剂在水中的溶解度逐步降低,达一定温度时转为不溶而析出成浑浊液。
浊点与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质量有一定关系。
同时也与溶液中盐类的浓度有关,因此,缎面镍镀液的主盐的浓度往往都是很高的,有时硫酸镍的含量高达460g/L。
选择不同浊点和不同添加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调节缎面镍的表面效果,从而使缎面镍镀层可以分别表现为沙面镍、珍珠镍、缎面镍等不同效果的外观。
(2)缎面镍添加剂的选用
缎面镍添加剂根据所添加的缎面剂的性质和工艺操作条件而会表现为不同的效果。
因此选用缎面镍添加剂首先要搞清楚产品的需要,是需要细腻的光面的缎子效果,还是需要较粗糙的消光的沙面效果。
供应商也会根据添加剂的效果分别将产品称为缎面剂或沙面剂,有时也叫珍珠镍等。
而从使用和管理的角度,在选用缎面镍添加剂时,要认真了角缎面剂的使用寿命,即添加和维护周期。
有些较低水平的缎面剂,寿命较短,工作不到一天就要倒掉重加,这就对生产造成很大的不方便。
还有对镀液管理的配合问题,对循环过滤的要求等。
由于缎面镍添加剂是组合复配添加剂,还与所有镀镍中间体有关,由于影响的因素较多,在选择时要选用工艺参数宽泛的添加剂。
(3)缎面镍添加剂的维护
缎面镍效果的获得主要是靠缎面剂的作用,这种添加剂的消耗除了工作中的有效消耗外,还有自然消耗,也就是说,在不工作的状态下,也会有一部分要消耗掉,并且随时间延长缎面的粒度会变粗,所以在下班后每天要以棉芯过滤,第二天上班时再按开缸量补入缎面剂。
如果是连续生产,则每天要以棉芯过滤两次以上,以使每批产品维持相同的表面状态。
这是指的通常情况下的管理方法。
对于要求比较高的表面效果,比如更细的缎面,则就每天四小时过滤一次,以维持相同的表面状态。
为了增强光亮剂的效果,还要用到辅助光亮剂,除了增加亮度,还有调节镀层的白亮度的作用,但是注意不可以加多,否则会使镀层亮度增加太多而影响缎面效果。
为了保证镀液有良好的缎面面效果,需要定期用活性炭进行过滤。
每次在用活性炭过滤后,光亮剂和辅助光亮剂要根据已经工作的安培小时数或以开缸量的
1/3,1/2的量加入,也可以用霍尔槽试验来确定添加量。
镀液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还依赖现场的经验积累,因此注意总结工作中的有关经验对于提高对缎面镍工艺的管理也是很重要的。
因为影响表面效果的因素不仅仅是添加剂,还包括主盐浓度、PH值、温度、阳极面积、挂具设计、产品形状等。
不同的客户和产品对沙面效果的要求是不同的,也就是所谓的珍珠镍、缎面镍和沙面镍。
有些工艺是以不同的光亮剂来获得不同的沙面效果,那样要准备几个镀镍槽,成本升高。
如果采用过滤更换,也很麻烦。
实际上只要改变工艺参数,同一组添加剂也可以获得不同的沙面效果。
当镀液成分处于最佳状态时,大的电流密度和短的电镀时间可以获得缎面效果,适当调低电流可以获得珠光表面效果,当延长电镀时间,可以获得沙面表面效果。
其中维持珍珠镍
和缎面镍要求对镀液的管理要严格,甚至于每小时都要用棉芯过滤一次,至少在4小时过滤一次,一般每天都要过滤。
当只维持较粗的沙面时,不用每天过滤,可以直接往槽中补入缎面剂,但也要两三天过滤一次。
不过对于有循环泵的厂家来说,只在入水口加一个包有脱脂棉的布包就很容易实现棉芯过滤。
一般而言,随时间的延长,沙面会变粗。
如果在正常电镀时间也就是较短时间内沙面变粗,可以采用补加缎面剂加以调整。
如果补加以后仍然很粗,镀液就需要过滤处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