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乡镇镇村布局规划文本编制格式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8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1.15•【字号】苏政复[2011]65号•【施行日期】2011.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南通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1〕65号)南通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上报南通市通州区如东县启东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通政请〔2011〕26号)、《关于上报南通市港闸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安县如皋市海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通政请〔2011〕58号)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南通市通州区、海安县、如东县、海门市、启东市、如皋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及南通市通州区所辖骑岸镇、五接镇、张芝山镇、四安镇、平潮镇、西亭镇、十总镇、金沙镇、刘桥镇、二甲镇、五甲镇、东社镇、石港镇、兴仁镇、先锋镇、兴东镇、三余镇、平东镇、川姜镇,南通市港闸区所辖唐闸镇街道、幸福街道、陈桥街道;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所辖南通农场;海安县所辖海安镇、城东镇、曲塘镇、李堡镇、老坝港镇、角斜镇、西场镇、大公镇、孙庄镇、雅周镇、胡集镇、白甸镇、南莫镇、墩头镇、海安农场;如东县所辖掘港镇、曹埠镇、新店镇、马塘镇、岔河镇、双甸镇、袁庄镇、河口镇、栟茶镇、洋口镇、丰利镇、苴镇、长沙镇、大豫镇;海门市所辖海门镇、三星镇、天补镇、三和镇、德胜镇、三厂镇、常乐镇、麒麟镇、悦来镇、万年镇、三阳镇、四甲镇、货隆镇、余东镇、正余镇、包场镇、刘浩镇、东灶港镇、临江镇、王浩镇、树勋镇、海永乡、国营江心沙农场;启东市所辖汇龙镇、吕四港镇、寅阳镇、北新镇、惠萍镇、海复镇、王鲍镇、近海镇、东海镇、合作镇、南阳镇、启隆乡;如皋市所辖如城镇、如皋市经济开发区、雪岸镇、东陈镇、丁堰镇、白蒲镇、林梓镇、下原镇、九华镇、郭园镇、石庄镇、长江镇、吴窑镇、江安镇、高明镇、常青镇、搬经镇、磨头镇、桃园镇、袁桥镇等共107个镇(乡、街道、开发区、农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南通市通州区优化镇村布
局规划》的批复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
•【公布日期】2016.12.12
•【字号】通政复〔2016〕72号
•【施行日期】2016.12.12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机关工作
正文
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同意
《南通市通州区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批复
通政复〔2016〕72号
通州区人民政府:
你区2016年8月25日《关于报批南通市通州区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请示》(通政综〔2016〕54 号)收悉。
经研究,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你区上报的《南通市通州区优化镇村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二、原则同意《规划》确定的村庄布局方案及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等内容,相关内容应适时纳入城镇总体规划。
三、在《规划》实施和管理过程中,你区要加强村庄规划设计引导,有序分类
推进规划发展村庄的规划编制及优化工作,切实保障镇村布局规划的实施。
南通市人民政府
2016年12月12日。
项目名称:xx市镇村布局规划-xx镇编制单位:xx市xx镇xxxx市建筑规划设计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现状综述第三章镇村布局规划第四章配套设施规划第五章实施措施建议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1.1编制目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农民集中居住、工业向镇以上工业片区集中,促进村庄适度集聚和土地等资源节约利用,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集约配置,促进整合农业生产和生态空间,促进城市化加快推进。
1.2 基本任务在xx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xx镇总体规划指导下,进一步确定xx镇村庄布点,统筹安排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及时清理多余的道路和弃用的老住宅、电力架线以及其它不再使用的基础设施,连片整理农业空间,保护和优化生态空间,继承和彰显历史文化。
1.3 规划依据(1)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29号】;(2)省建设厅关于印发《推进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和《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的通知【苏建村(2005)125号】;(3)《江苏省镇村布局规划技术要点》;(4)《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5) 《xx市城镇体系规划》(2002-2020);(6) 《xx市xx镇总体规划》(2000-2015);(7) 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4规划范围xx镇行政辖区,面积67.6平方公里。
第二章现状综述2.1基本状况2.1.1区域位置xx镇位于xx市西部,泰州市区和xx市区连线的中心,东与xx镇相连,西与泰州海陵区相接,北界红旗良种场,南毗张甸镇。
328国道横穿全境,新通扬运河流经中部腹地。
镇域总面积67.6km ²,其中耕地65704.27亩。
xx镇建镇较早,古镇始建于宋代,长期以来以xx庄而闻名。
民国时期和解放初期均为镇建制。
1958年成立xx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xx乡,1986年撤乡建xx镇,1999年12月经江苏省xx 批准,与其南部的大冯乡合并组建为现在的xx镇。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南通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12.27•【字号】通政办发[2010]241号•【施行日期】2010.12.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机构设置和编制管理正文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通政办发〔2010〕24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予印发。
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南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根据《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苏委〔2010〕19号)和《中共南通市委、南通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人民政府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通委〔2010〕19号),设立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为市政府工作部门,挂市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牌子。
一、职责调整(一)取消已由市政府公布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
(二)将信息化的职责划给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关管理职责分别划给市委农村工作办公室、市农业委员会、市海洋渔业局;将组织实施农产品(不含粮食、棉花)进出口计划职责划给市商务局。
(三)将原市经济贸易委员会有关能源规划职责划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增加应对气候变化工作的职责。
(五)加强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等重大问题研究,指导推进和综合协调全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化投资体制改革。
(六)加强经济、资源、环境统筹协调,负责全社会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以及发展循环经济工作,统筹协调全市节约型社会建设工作。
(七)加强经济形势的监测和分析,研究宏观经济运行、总量平衡、经济安全和总体产业安全等重要问题,提出宏观调控政策建议。
村镇工程规划方案模板范文第一章综述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所在区域基本情况1.1.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1.1.3 项目建设的总体目标和任务1.2 规划编制的依据和依据文件1.2.1 制定本规划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1.2.2 其他相关规划的基本内容和编制情况1.3 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1.3.1 制定规划的依据和原则1.3.2 规划的综合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1.3.3 规划的科学性、系统性和集约性第二章基础设施建设规划2.1 交通规划2.1.1 道路规划2.1.2 桥梁规划2.1.3 渡口规划2.1.4 公共交通规划2.2 水利规划2.2.1 水源规划2.2.2 抗旱规划2.2.3 防洪规划2.2.4 水利工程规划2.3 供电规划2.3.2 电力设施规划2.3.3 农村电网建设规划2.3.4 节能规划2.4 通信规划2.4.1 电信规划2.4.2 网络规划2.4.3 信息化建设规划2.4.4 互联网普及规划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规划3.1 教育规划3.1.1 学校规划3.1.2 幼儿园规划3.1.3 职业教育规划3.1.4 远程教育规划3.2 医疗规划3.2.1 卫生院规划3.2.2 诊所规划3.2.3 医疗设施规划3.2.4 医保规划3.3 文化规划3.3.1 文化中心规划3.3.2 图书馆规划3.3.3 文化设施规划3.3.4 文体活动规划3.4.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3.4.2 公共活动场所规划3.4.3 社区卫生服务规划3.4.4 养老服务规划第四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4.1 生态保护规划4.1.1 生态保护区规划4.1.2 森林保护规划4.1.3 草地保护规划4.1.4 湿地保护规划4.2 环境治理规划4.2.1 水污染治理规划4.2.2 大气治理规划4.2.3 垃圾处理规划4.2.4 土壤污染治理规划4.3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规划4.3.1 水资源利用规划4.3.2 土地利用规划4.3.3 矿产资源开发规划4.3.4 可再生资源利用规划第五章规划的实施和监测5.1 建设整体布局5.1.1 建设目标和任务分解5.1.2 建设规划实施排期5.1.3 各项规划的项目计划5.2 资金保障及投资计划5.2.1 资金来源5.2.2 投资计划5.2.3 资金使用保障措施5.3 组织实施及监测5.3.1 建设项目管理机构5.3.2 项目实施进度监测5.3.3 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监测5.4 规划修订5.4.1 规划监测结果分析5.4.2 相关规划的修订和完善第六章社会参与和宣传6.1 社会参与机制6.1.1 参与方式6.1.2 参与主体6.1.3 参与程序6.2 宣传工作6.2.1 宣传内容6.2.2 宣传媒介6.2.3 宣传方式6.3 监督评估6.3.1 监督参与机制6.3.2 规划实施效果评估附件附件一:项目选址图附件二:项目总平面布局图附件三:项目建设路线图附件四:项目投资计划表附件五:项目竣工验收报告以上内容为村镇工程规划方案模板的基本内容,供各地规划编制者参考和使用。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南通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方案的通知通政办发〔2014〕139号各县(市)、通州区人民政府,南通滨海园区管委会,市有关部门:《南通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
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4年12月16日南通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方案为抢抓江苏沿海开发、长三角一体化及陆海统筹改革试点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的优势,及时组织开展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科学研究确定基本稳定的城乡空间体系,对于推进我市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延伸到村庄的城乡规划体系,实现市域“一张图”管理的目标意义重大。
按照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4〕43号)和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的通知》(苏建规〔2014〕389号)要求,现就我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制定如下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以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导向,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发展的新形势,科学合理优化镇村资源配置,强化地方特色保护和乡土风貌塑造,积极引导乡村有序集聚和集约建设,加快形成布点合理、相对稳定的村庄格局,为构建陆海一体的城乡发展格局明确乡村空间载体。
二、组织方式结合全市工作实际,我市镇村布局规划优化采取市统一指导,县(市、区)各自负责,全市共同推进的工作方式。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是辖区范围内组织推进镇村布局规划优化工作的责任主体,应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强化舆论引导,落实专项经费,统筹协调推进各项工作。
***乡**村庄规划说明书2007—2020**乡人民政府**城乡规划管理局+++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二OO七年十二月目录(编制链接目录)。
第一章现状概况一、区位条件。
二、土地利用**乡位于**县中心城区东部。
**村整体地势东部、北部高。
西部、南部低。
起伏不大,最低处与高处高差6m。
种植业主要以大田作物为主,畜牧业以生猪为主。
**村全村土地面积1284.28hm2,其中耕地。
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林地101.5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居民点用地52.63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荒草地38.5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坑塘水面4.6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滩涂用地15.4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沼泽地5.02hm2,占土地总面积的。
%;未利用土地1.08hm2,全村总户数306户,总人口1006人。
(详见表1)表1 **村土地利用情况一览表(利用上面的信息制作下表)单位:。
三、道路交通**村对外交通主要是一条通向**乡道路,现状路面宽6m,长度为10km。
村内道路整体布局规整,但是道路围合成三角用地较多,不利于使用并且存在断头路,缺少环村路,局部地区道路需要打通,道路质量急待改善。
主干路路面质量良好,但仍是沙石路。
其余支路质量较差,需铺设沥青路面。
主干路红线宽8m,长度为1km,面积8000 m2,次干路红线宽6m,长度3km,面积18000 m2。
四、社会经济条件**村农业基础较好,大田作物面积11700亩,亩产300斤/亩,年总产值526.5万元/年,畜牧业生猪存栏数50头,年产值4万元/年。
近年第一产业总产值呈平稳发展趋势,从事农业生产人数占劳动力构成总人口的。
%。
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近年来也呈上升趋势,但比例仍然很少,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构成总人口的。
%。
第三产业呈现逐年上涨趋势,主要以交通运输邮电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为主,从业人员占总人口。
%。
2006年,人口劳动力合计。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5.04.13•【字号】苏政办发[2005]29号•【施行日期】2005.04.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05]29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根据省政府确定的2005年重点工作任务,今年要完成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充分认识做好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各地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努力加强村镇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村庄布局散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仍较突出,与经济社会发展和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要求不相适应。
在新的发展阶段,科学编制镇村布局规划,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两个率先”目标的迫切需要,是促进集聚发展、节约土地资源的关键措施,是引导农民将新建房屋建到规划点上、推进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整治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从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做好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组织实施,保质保量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二、明确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组织编制镇村布局规划,要按照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坚持适度集聚、节约土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科学安排镇村规划布局,引导镇村建设节约利用土地资源,配套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建设水平,改善环境面貌,推动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镇村布局规划以县(市、区)为单位统一组织编制。
对市、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确定保留的乡镇(含农场、林场),单独编制镇村布局规划;对已经撤并的乡镇,一律按撤并后的乡镇统一编制规划。
全省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在2005年底前要全面完成。
镇村庄规划方案范本在进行镇村庄规划方案编制前,需要对该镇村的地理、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
只有通过深入了解和把握镇村的实际情况,才能科学合理地制定规划方案。
下面是一个镇村庄规划方案的范本,供参考:第一部分:前言1. 编制目的:本规划旨在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利用镇村的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改善农民居住条件,提升镇村整体形象,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维护社会稳定。
2. 编制依据:本规划依据国家有关规划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文件,结合镇村实际情况,经全体代表会议审议通过。
第二部分:规划目标1. 经济目标: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现代化进程。
2. 城镇化目标:合理规划镇村土地使用,完善城镇基础设施,提高城镇化率,增强镇村吸纳能力。
3. 生态环境目标:保护好农田和水资源,推进农村环境整治,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建设美丽乡村。
第三部分:规划内容1. 城镇布局规划:根据现有道路、水源等条件,合理规划镇村空间布局,确定不同功能区域,包括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化区等。
2. 农村土地利用规划:明确农田、农村居民点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地的界线和规模,合理划定农村建设用地、耕地和其它用途用地。
3. 农业发展规划:根据土地资源和市场需求,制定农业发展方向,促进农产品优化升级,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
4. 城乡交通规划:完善交通网络,提高交通便利度,加强农村公路建设,打通农村交通瓶颈,改善农村运输条件。
5. 城镇环境规划:加强城镇绿化和环境整治,提升城镇形象和居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环境卫生,保护自然生态。
6. 建筑规划:规范农村建设,推广生态建筑和绿色建筑,加强农村安全文明建设,提高农村民居品质。
7. 社会事业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农村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事业,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第四部分:实施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村规划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保证规划的顺利实施。
目录第一章总则.............................................................................................................................. - 2 -一、规划背景 (2)二、规划依据 (3)三、规划原则 (3)四、规划总体目标和基本任务 (4)五、规划期限 (4)第二章基本情况........................................................................................................................ - 5 -一、地理位置 (5)二、自然条件 (5)三、交通条件 (5)四、社会经济条件 (6)五、存在的问题 (6)第三章村域总体规划 ............................................................................................................... - 6 -一、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6)二、村域空间管制区划 (8)三、村域基础设施规划 (9)第四章村庄建设规划 ............................................................................................................... - 9 - 一、村庄现状分析和存在问题 (9)二、规划目标和指导思想 (10)三、村庄性质与规模 (10)四、村庄规划布局 (11)五、市政设施规划 (12)六、专项规划 (14)第五章村庄近期建设整治规划............................................................................................ - 15 -一、规划原则 (15)二、近期建设任务 (16)第六章规划实施对策建议.................................................................................................... - 16 - 附表一、村庄建设用地平衡表................................................................................................ - 17 - 附表二、技术经济一览表........................................................................................................ - 18 - 附表三、近期建设整治行动计划表 ....................................................................................... - 19 - 附表四、村庄绿地规划一览表................................................................................................ - 19 -第一章总则一、规划背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党中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党的十七大再次明确“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
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试行版)江苏省建设厅6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PAGEREF _Toc \h 1第二章村庄布局... PAGEREF _Toc \h 4第三章公共服务设施... PAGEREF _Toc \h 7第四章住宅... PAGEREF _Toc \h 9第五章基础设施... PAGEREF _Toc \h 11第六章绿化景观... PAGEREF _Toc \h 15第七章投资估算及主要技术指标... PAGEREF _Toc \h 18第八章附则... PAGEREF _Toc \h 19附件: 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基础资料收集及规划成果要求...第一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了加强对我省村庄建设规划的指导, 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特制定《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以下简称《导则》) 。
1.2 适用范围及编制深度1.2.1本《导则》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 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外、镇村布局规划定点的村庄建设规划的编制和规划管理; 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建设规划参照《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 ) 的有关要求进行。
1.2.2 根据建设和预控用地等不同需求, 由县级村镇规划管理部门与规划编制单位商定规划编制深度。
1.3 基本任务在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下, 具体确定村庄规模、范围和界限, 综合部署村庄各项建设, 为村庄居民提供切合当地特点、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1.4 规划依据1.4.1乡镇总体规划、镇村布局规划;1.4.2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4.3乡镇经济社会发展规划;1.4.4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5 村庄建设规划原则1.5.1 城乡统筹的原则。
村庄建设与城镇发展相协调, 优先促进长期稳定从事二三产业的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合理促进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 形成特色分明的城镇与乡村的空间格局, 促进城乡和谐发展。
乡镇总体规划文本模板Chapter 1 General nsArticle 1: In order to XXX the development goal of XX town as an industrial and strong town。
fully tap the role of XX town as a rural economic and cultural center。
accelerate the pace of town n。
improve the urban living environment。
XXX。
the "XX Town Overall Plan (2000-2010)" shall be revised based on the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The n of this overall plan is from 2010 to 2020.with the short-term plan being from 2010 to 2012.Article 2: The scope of the XX Town Overall Plan includes the town's administrative n (including 45 administrative villages in the town area)。
with a total area of 54.7 square kilometers and a total n of 34,074.The planned area of the town is 115.15 hectares.Article 3: Planning Basis1."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Law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08)2."XXX n Method" Jiancun [2000] No。
某乡某村详细规划第一篇:某乡某村详细规划第一章基本概况一、自然和地理位置概况前锋村位于县城西部,东邻洪川镇英勇村,西邻中山乡沈坝村,南邻洪川镇朱坝村,北与双桥镇硝坝村交界。
村域南北约=公里,东西宽约=公里,幅员面积=平方公里,地貌特征为丘林,海拔高度约===—===m。
二、社会经济条件前锋村辖=个村民小组,===户,人口====人(其中:农业人口====人,非农业人口=人)。
人口结构:==岁以下===人,占总人口的==;==—==岁===人,占==;==岁以上===人,占==。
====年全村社会总产值===万元,人均收入====元,全村劳务输出===人,养殖业以生猪、长毛兔、奶牛为主,茶地====亩,年产茶=====斤,现在耕地===亩。
三、居住现状前锋村多年来养成了群居的生活方式,现有聚居户===户,其中楼房===幢,占==,平房===幢,占==,建筑面积=.=万平方米,人均==平方米。
四、交通状况前锋村位于洪中水泥路中间,距洪雅县城约=公里,离中山乡集镇=公里,交通便利、顺畅。
第二章规划依据、期限和范围一、规划设计依据=、《村镇规划编制办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镇规划标准》;=、《某省省村镇规划编制与审批办法及补充规定》;=、《洪雅县小城镇体系规划》;=、《洪雅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山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前锋村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资料。
二、规划期限=、近期规划====-====年=、远期规划====-====年三、规划范围前锋村南北约=公里,东西约=公里。
第三章规划目标、原则、重点一、规划目标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之一,结合前锋村的实际,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字方针,新农村建设“政府引导,产业支撑,项目依托,群众投入为主体”的工作思路,以户办工程“六个一”、村办工程“六个联”、乡村办清洁示范工程“两池六改”等项目为主,达到“五个新”。
镇(乡)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2012年5月24日)11 总则1.0.1为加强指导和规范自治区镇(乡)总体规划的编制及审批工作,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战略要求,促进镇(乡)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县政府驻地之外的镇和乡的总体规划编制及审批。
县政府驻地镇的镇域规划可以参照本规程。
已经纳入城市规划区的镇和乡,经所在规划区的人民政府同意,可以参照本规程编制镇(乡)总体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经批准设立的边境口岸和工矿农林牧场区等的总体规划编制和审批可以参照本规程。
1.0.3镇(乡)总体规划包括镇(乡)域规划和镇区规划,镇(乡)域规划应覆盖镇(乡)行政辖区全部范围,镇区范围应在镇(乡)域规划中划定。
1.0.4 镇(乡)总体规划的编制期限原则上为远期10~20年,近期3~5年。
1.0.5镇(乡)总体规划除应符合本规程,还应符合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以及所在市、县的上位规划要求,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等相关规划衔接,贯彻落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2011-2020)》等政策文件的精神和要求。
22 术语2.0.1 镇(乡)由省级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我国现行基层行政辖区单位。
2.0.2重点镇国家、自治区和地州级人民政府确定的,经济较为发达且承担着加快城镇化进程和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发展任务的镇。
2.0.3镇(乡)域镇(乡)的全部管辖地域范围。
2.0.4镇区镇(乡)人民政府驻地的建成区和规划建设发展区。
2.0.5镇(乡)规划区镇(乡)的镇区建成区以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而必须实行城乡规划控制的区域。
镇(乡)规划区的范围由镇(乡)人民政府在组织编制的镇(乡)总体规划中划定。
2.0.5行政村我国现行基层行政辖区内实施村民自治并设置村民委员会的村庄聚落,通常由一个或者多个村庄组成。
2.0.6中心村镇(乡)域规划中确定的,具有一定人口规模和较为齐全公共设施的农村社区(行政村),是城乡居民点最基层完整的规划单元。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4.06.03•【字号】苏政办发[2014]43号•【施行日期】2014.06.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4〕43号)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为贯彻落实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引导城乡空间结构优化,提高镇村规划建设水平,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提出如下意见。
一、高度重视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工作自然村庄是农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场所和乡土文化、乡村风貌的空间载体,科学合理的镇村布局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
我省在全国较早完成首轮镇村布局规划编制,为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引导农民建房和规范规划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城乡发展一体化深入推进,城乡关系和乡村发展环境发生较大变化,迫切需要在首轮镇村布局规划基础上加以优化,进一步明确规划发展村庄,充分发挥规划引导调控作用。
2014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适应农村人口转移和村庄变化的新形势,优化镇村布局规划,合理规划村庄布点。
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推进城乡空间优化和土地综合整治,保护基本农田,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有利于推进乡村集约建设,科学引导村民建房,避免过程性浪费;有利于引导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财政投向,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利于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加快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重要性,将其作为促进乡村科学建设、有序发展的大事抓紧抓实抓好。
二、准确把握优化镇村布局规划的基本原则(一)统筹城乡,尊重规律。
南通市高新区界北特色村庄规划设计一、定位与发展理念:1.定位:将该特色村庄定位为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的示范村庄,以传统文化为核心,充分发挥区域特色和资源优势。
2.发展理念:坚持可持续发展理念,注重文化传承与保护,提高居民生活品质,促进旅游业发展,实现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规划布局设计:1.村庄布局:以“田”字型布局为主,将传统农业文化与现代发展相结合,划分出居住区、农田区、文化展示区等功能区域。
2.建筑风格:保留传统建筑风格的同时,采用木结构、青砖、灰瓦等材料建设,以保持传统与现代的和谐统一3.绿化设计:在村庄布局中增加休闲公园,人工湖等绿化景观,增加空气质量和居民生活品质,同时打造绿色形象。
三、功能区设计:1.居住区:建设以传统建筑为主的居民区,提供舒适的住宅和公共设施,满足居民的日常需要。
2.农田区:将周边的农田设计为农业生产基地,引入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业产量和品质。
3.文化展示区:在村庄中心设置文化广场,建设传统文化展览馆、书画院等文化设施,举办文化活动和展览,提高居民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传承。
四、配套设施设计:1.交通设施:规划合理的道路网络,提供便捷的交通系统,包括人行道、自行车道和停车场等,方便居民出行。
2.公共设施:设置健身公园、社区中心、医疗中心等公共设施,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和社会服务水平。
3.旅游设施:规划建设传统文化体验中心、客栈等旅游设施,吸引游客,推动村庄旅游业发展。
五、文化保护与发展:1.传统文化保护: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建设文物修复中心、传统工艺学校等设施,传承和保护传统手工艺技术和文化遗产。
2.传统文化发展:举办传统文化节、民俗活动等,提升村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六、投资与运营:。
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村镇规划的任务与内容,掌握村镇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村镇规划的技术路线。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村镇规划的任务与内容(一)村镇规划的任务了解村镇规划的发展历史,理解在不同时期村镇规划的任务。
(二)村镇规划的内容了解村镇规划的主要内容与各板块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村镇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一)村镇规划的基本原理理解村镇规划的基本原理,熟悉其应用的范围和条件。
(二)村镇规划的方法掌握村镇规划工作中常用到的几种方法。
第三节村镇规划的技术路线熟悉村镇规划的基本技术路线,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村镇规划的技术路线。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一)教学重点村镇规划的任务与内容,村镇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村镇规划的技术路线。
(二)教学难点村镇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村镇规划的技术路线。
(三)教学手段及教学环节教授法,对比法,案例分析法;课程设计,课堂讲授。
四、思考与练习第二章村镇总体规划一、学习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村镇总体规划的组成,通过不同村镇的总体规划文本和说明书对比研究,掌握村镇性质、规模与村镇总体规划布局。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总体规划的组成理解总体规划文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和编写次序。
第二节村镇的性质(一)村镇性质的类型掌握村镇性质的分类标准与类型。
(二)确定村镇性质的方法和依据通过对村镇基础资料的对比分析,掌握确定村镇性质的方法和依据。
第三节确定村镇的规模(一)村镇的人口规模理解并掌握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的方法;根据村镇规划文本和说明书,理解实践中确定村镇人口规模的方法的运用。
(二)村镇的用地规模理解并掌握确定村镇用地规模的指标体系和方法;根据村镇规划文本和说明书,理解实践中确定村镇用地规模的方法的运用。
第四节村镇总体规划布局(一)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的原则和方法理解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的意义,掌握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的原则和方法。
(二)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的实例分析根据对不同区域的村镇总体规划布局实例,理解并掌握不同条件和发展基础下的村镇总体规划布局特点。
各县(市)建设局、各规划设计单位:
根据省厅领导和专家对我市试点乡镇镇村布局规划编制工作提出的意见和要求,现拟定了乡镇镇村布局规划文本编制格式,供你们在下一步编制工作中参考。
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南通市规划局村镇处
二○○五年六月二日
《××县(市)××乡镇镇村布局规划》
文本(格式)
××乡(镇)人民政府
××设计单位(全称)
××年××月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可参照省技术要点)
1.2 基本任务
在县(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和乡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进一步确定村庄布点,统筹安排各类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对现有多余的各类设施进行清理,对农业生产空间进行整理,对生态文化进行保护。
1.3 规划依据
1、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苏政发(2005)29号文件
2、江苏省建设厅苏建村(2005)125号文件
3、江苏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4、××县(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5、××县(市)城镇体系规划
6、××县(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7、××乡镇总体规划
8、有关法律、法规、政策、技术规范与标准等
1.4 规划范围(××乡镇四址范围,其中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纳入城镇总体规划统一考虑)
第二章××乡(镇)现状综述
2.1 基本状况(简述)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等,矿
产、农业、林业、水利、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交通情况等
2、经济状况以及农村劳动生产率水平
3、土地利用、耕地、基本农田等
4、文化特色
5、行政村、村民小组与人口(包括总人口、农业人口、劳动力等)
2.2 村庄分布与建设用地(与现状行政村、组相应的自然村落分布情况及建设用地、宅基地等)
2.4 配套设施(公共设施、基础设施等)
2.5 现状综合分析(现状特色、特点与存在问题)
第三章××乡镇镇村布局规划
3-1 规划原则与目标(可参照省技术规定,综合乡镇的具体情况,突出区域性、可持续性、适居性、特色性、长期性)
3-2 农村人口估算与用地规模控制
1、农村人口预测(城市化率、人口转移趋势。
规划人口
估算到百位数,户数估算到十位)
2、城镇人口与用地规模(参照乡镇总体规划)
3-3 村庄功能和布局规划
1、村庄功能(以一产为主的农户的集居点)
2、村庄布局(分别明确保留、保护、整理、新布村庄的
有关内容,划分村庄建设区、控制区、撤并区)
3、村庄规模(分别表述各级村庄的人口与用地规模)
4、文化特色的保护与利用
5、居住方式(明确各居住点的居住方式,确定公寓式、联排式住宅控制要求及相关指标。
鼓励建设多层住宅,控制独立式住宅,倡导节约型居住建筑)
3.4 乡镇域工业规划(参照省技术要点,但应结合乡镇情况表达)
3.5 乡镇域开敞空间规划
1、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包括复垦等)
2、保护农村弱质生态空间(包括水系、湿地、林业和其它生态敏感区等)
第四章配套设施规划
4.1 公共设施布局规划(包括布点和规模,参照省技术要求,同时应明确对现有设施的利用的要求等)
4.2 基础设施布局规划(包括布点和规模,参照省技术要求,同时应明确对现有设施利用的要求,明确不能利用或多余的基础设施的复垦、整理要求)
4.3 综合防灾(消防、防洪、排涝、抗震等)
第五章实施措施与管理(简述)
第六章附则
6.1 ××乡(镇)镇村布局规划由规划文本、规划图件(电子文件)和信息管理系统组成。
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具有同等效力。
信息管理系统是日常规划管理的辅助。
6-2 本规划经××乡镇人大审议通过,由××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由××局负责解释。
6-3 需对本规划进行调整和修编的,必须按上述规定程序进行。
附表:(见后)
附图:一、现状图(以1/1万地形图为基础)
1、准确表示镇区现状建设用地范围
2、准确表示行政村界、村委会所在位置及现状村庄用地范围
3、准确表示各类配套设施包括公共设施与基础设施
4、准确表示各级水系
5、准确表示具有历史文化遗存、特色的村庄等内容
二、镇村布局规划图与基础设施规划图
1、准确表示镇区规划建设用地范围
2、确定规划村庄布点的位置、范围及具有历史文化遗存、特色的村庄
3、表示各类配套设施名称、位置、走向、等级
(布局图与设施图在表达内容上应有所侧重)
县市乡镇镇村布局规划成果汇总表
说明:凡需作解释的事项可在本说明中详细叙述。
现状数据以2004年为准。
自然村落按现村民小组内居住线(点)统计。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