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与嘉祥石雕比较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山东嘉祥石雕的艺术特色
作为一名建筑学专家,我对山东嘉祥石雕的艺术特色深有体会。
石雕是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而山东嘉祥石雕是其中的佼佼者。
它不仅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而且制作过程严谨、工艺精湛、品质优良,为中国古典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一、艺术特色
山东嘉祥石雕的艺术特色显著。
其造型逼真、细节处理精细、使用的素材大都为当地出产的青石或草石,充分展现了大地的雕琢与生命的灵性。
在艺术表达上,山东嘉祥石雕以深厚的中国文化传承为背景,注重人物造型和细节的描绘,在传承中获得创新,方形刀砍斧磨,利用“压手泌墨”等工具手法表现出大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生动形态,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二、制作流程
山东嘉祥石雕的制作流程极为严谨,其中人工砍磨工艺是关键步骤之一。
在选取适合雕刻的原石后,首先进行基础雕刻,将原石打磨成符合设计要求的基本形态。
接着是刻画,根据要求进行更加精细的雕刻。
精细雕刻涉及到雕刻师的个人技巧以及对艺术的理解,如何在铁齿钳和芝麻油的帮助下将青石打磨成真正的艺术品是雕刻师极为注重和强调的细节之一。
完成雕刻之后,再涂上保护剂和特殊染色剂,使雕作具有耐久性和艺术性,从而使它变成值得骄傲和收藏的艺术品。
三、总结
山东嘉祥石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
从制作过程上来看,山东嘉祥石雕的工艺严谨、品质优良,是其艺术价值的基础。
从艺术特色上来看,山东嘉祥石雕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和高超的雕刻技艺,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它以雕琢大地与物的灵性为目的,为古代文化的传承,以及中国传统的工艺美术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简析惠安石雕的发展及基本特征惠安石雕是中国特有的传统工艺技艺之一,起源于公元618年至907年的唐朝晚期。
惠安石雕工艺是在当地的自然气候、地理位置和文化背景的熏陶下,在数百年间逐渐发展起来的。
惠安县以石雕著闻,木雕,梅竹编亦为全国有名,素有“文化之乡”的美誉。
惠安石雕起源于唐朝晚期,经历了宋、元、明、清等历史时期,并在现代工业化条件下仍然持续发展。
在唐代中期,惠安县就成为了石雕的重要基地。
在唐代晚期和宋元明清等时期,惠安的石雕工艺进一步的发展,开始出现了高等级的石雕作品,石雕艺人也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制作工艺和技术流程。
惠安石雕的基本特征是以高度的艺术性为特点,注重创新和发展。
惠安石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工艺技术创作,在继承传统石雕的技艺和精神的同时,又能在内容、形式和观念等方面不断创新和发展,使石雕艺术具有更加鲜明的特色和时代感。
惠安石雕的技术特点是其工艺复杂,雕刻与雕突(凸)并用。
大量的刀工痕迹与凹凸的表情使雕刻形成坚实有力,铺垫有序的层次感,从而构成丰富的空间、韵律和意境。
惠安石雕的艺术特点是多样性和多样化。
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文化、历史、民俗、宗教、审美的需要,采用不同的创作形式和表现方法,从而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
惠安石雕的文化特征是富有地方特色。
惠安县位于福建省的东南沿海地带,地处“海上丝绸之路”的发源地,具有丰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沉淀。
惠安石雕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不仅吸收了浓厚的福建民间文化,而且吸收了外来文化的影响,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风格和艺术风貌。
在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惠安石雕既得以继承和弘扬传统的文化遗产,也需要结合时代的要求不断创新和发展。
惠安县政府高度重视惠安石雕的传承和发展,积极拓展市场,扶持制作企业和技术人才,推出高水平的石雕作品,助力惠安石雕业在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中取得更大的成就。
略谈惠安石雕艺术惠安石雕艺术是指中国福建省惠安县所产出的石雕艺术作品。
惠安县地处东南沿海,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福建石雕的发源地之一。
惠安石雕艺术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
惠安石雕始于唐代,兴盛于明清时期。
在唐代,惠安石雕主要以佛像为主题,艺术风格继承了福建地区的传统石雕风格,注重表现人物形态和神态的细腻和生动。
在明清时期,惠安石雕达到了巅峰,成为了宫廷和民间艺术的代表之一。
明代以后,惠安石雕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工艺门类,涵盖了佛像、供桌、墓碑、方尊、碗碟等多种器物和装饰品。
惠安石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惠安石雕注重刻画人物的真实性和生动性。
石雕作品中的人物形态栩栩如生,神态逼真,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惠安石雕注重匠心独运,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艺人们以石为材料,运用锤凿和刀刻等工艺,巧妙地表达出了石材的纹理和光泽,并将之和人物形象融为一体,使作品更加生动和细腻。
惠安石雕注重形式的创新和艺术的多样性。
在石雕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形式的佛像、神像、器物和装饰品,艺术风格多样,题材丰富。
惠安石雕艺术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当地工匠的辛勤努力和专业技艺。
惠安县设有石刻学校和雕刻工艺品公司,致力于石雕艺术的传承和推广。
惠安石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一部分,正努力将自身发展成为现代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通过技艺的创新和艺术的融合,使之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惠安石雕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之一。
它的发展离不开工匠们的努力和艺术的传承,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安石雕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收藏家,成为了中国文化艺术的一张名片。
简析惠安石雕的发展及基本特征惠安石雕艺术是中国福建省惠安县的传统工艺,具有悠久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程。
惠安石雕以其独特的技艺和精湛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下面将从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两个方面对惠安石雕作简析。
惠安石雕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代。
唐代是惠安石雕的生产与发展的黄金时期,其技艺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和发展。
宋代以后,惠安石雕更加兴盛,艺术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发扬。
明代至清代,惠安石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技艺特点。
特别是清代,惠安石雕技艺达到了巅峰,成为石雕艺术的代表之一。
首先是造型精美细腻。
惠安石雕作品注重精细与精确,能够利用石材本身的质感来展现雕刻的细腻之美。
无论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还是栩栩如生的动物、花鸟等形象,都展现出了工匠们高超的技艺和出色的艺术才能。
其次是注重传统文化表达。
惠安石雕在雕刻中融入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儒家思想、佛教信仰等,使作品更具教育意义和深远内涵。
这些文化元素体现了惠安石雕传统的人文精神和哲学思考。
再次是注重艺术观赏性。
惠安石雕注重雕刻技法的巧妙运用和艺术表达的魅力。
雕刻作品的线条流畅、结构严谨,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艺术上的惊艳。
惠安石雕还注重雕刻的造型感和雕工的笔调和风格,使作品更具艺术观赏性和收藏价值。
最后是环保节能。
惠安石雕的工艺过程中,强调使用自然材料,不添加任何化学物质,保持了石材原有的质感和颜色。
制作过程中注重节能和环保,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惠安石雕作为中国传统工艺之一,发展至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其独特的工艺特点和艺术表现形式使其在石雕艺术领域中独树一帜。
惠安石雕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独特的风格,赢得了艺术界和观众的广泛赞誉和喜爱。
惠安石雕还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和文化意蕴,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之一。
古建中国-开启建筑+互联网+文化的新纪元!中国四大石雕之乡——惠安石雕石雕是一种富有艺术价值的石质工艺品、且数百年的不断发展石雕形成了极为鲜明的地域特色,但凡对石雕有些了解的人,都能够轻松的辨别石雕的产地,但是工艺特色上就需要一定的造诣才能够精准的区分了。
惠安石雕亦是一个地域的石雕行业的代名词,因为其独到的工艺,已经成为了一个品牌。
那么惠安石雕凭借什么成为世界上颇具美誉的石雕品牌呢?惠安石雕简介惠安石雕是以硬质的青石料为主要原料的传统雕刻艺术,主要流传在福建省泉州地区的惠安县,成品多用于建筑装饰。
惠安石雕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和鲜明的时代性,作为南派石雕艺术的代表,较早地传播到海外,在东南亚等地备受推崇。
在国内,它与曲阳石雕齐名,"南有惠安,北有曲阳"之说在石雕界广为流行。
惠安素有"石雕之乡"的称誉,雕艺源远流长,享有盛誉,已形成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线雕和碑石等六大类上万个品种。
惠安石雕雕刻技法所谓的石雕技法,就是石雕创作当中创作者对于二维画面和三维空间的处理方法。
在石雕中一般是由“雕”与“刻”组成,既通过选材、设计、描绘、去荒等一系列相互衔接、环环相扣的工序,由外向内的塑造图像并演绎一定的故事情节的一种工艺手段。
这些工艺手段只有在岁月中不断积累和沉淀才能够真正达到理想的境界,用金庸武侠的说法臻于化境。
惠安石雕的雕刻技法多种多样,如平刀块面法(平面雕刻)。
圆刀雕琢法(立体雕刻)等;又可以进一步分为:浮雕、浅雕、阴雕、透雕、镂空雕、通雕等等。
惠安石雕发展历史惠安雕艺源于黄河流域,早在1600多年前的晋朝,石雕作为永久性的艺术已被应用,当时的闽南始祖林禄墓中,就有文武仲翁虎、羊的石圆雕等立于墓园以示壮观;唐朝名人王潮墓园中的人物雕像、宋朝的洛阳桥墩上的石将军等,都体现了惠安石雕的悠久历史。
进入明清时代,作为建筑装饰品和文化艺术,石雕工艺日臻完善,石雕工艺品以其独特的商品流通于市场。
简析惠安石雕的发展及基本特征惠安石雕是福建省惠安县的一种传统手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自唐代至今,惠安石雕一直是当地的重要产业,其工艺精湛、题材丰富、风格独特,成为了中国石雕艺术的重要代表之一。
本文将对惠安石雕的发展历程及其基本特征进行简析。
一、发展历程惠安石雕的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当时惠安的石材资源丰富,石工技艺也日臻成熟。
在宋代,惠安石雕工艺更是迅速发展,成为了中国南方石雕的重要代表之一。
明清时期,惠安石雕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题材更加丰富,工艺更加精湛,为当时南方石雕界的佼佼者。
在近现代,虽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惠安石雕仍然保持着其独特的风格和传统的工艺。
二、基本特征1. 题材丰富多样惠安石雕的题材非常丰富,除了传统的神话、历史、人物、花鸟等题材外,还涵盖了当地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如民间故事、民俗活动等,这为惠安石雕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2. 工艺精湛细腻惠安石雕的工艺非常精湛,石工们经过多年的钻研和实践,掌握了各种雕刻技法,能够以石雕为媒介,表现出各种细腻的表情和动态,使石雕作品栩栩如生,栩栩如生,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3. 风格独特鲜明惠安石雕的风格独特,其雕刻形式、线条运用、造型布局等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惠安石雕以其独特的审美观念和风格特点,在南方石雕中占有一席之地。
4. 文化内涵深厚惠安石雕的文化内涵非常深厚,其作品多以古代典籍、历史人物、神话传说等为题材,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三、影响与发展惠安石雕作为中国南方石雕的重要代表之一,对当地的文化传承和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惠安石雕的传统工艺技艺,为当地石雕行业的发展树立了典范,影响了周边地区的石雕工艺发展。
惠安石雕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为当地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惠安石雕的市场需求旺盛,在国内外市场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惠安石雕的发展前景浅议惠安石雕是福建省惠安县的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历史悠久,工艺精湛,享有“石雕之乡”的美誉。
惠安石雕以其独特的传统工艺和精湛的技艺,在艺术界和收藏界享有盛誉。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惠安石雕的发展前景也备受关注。
本文将从历史传承、现状分析和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浅议惠安石雕的发展前景。
一、历史传承惠安石雕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
宋代时,惠安县的石工们以其精湛的技艺,在建筑、装饰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明清时期,惠安石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了惠安文化的一大特色。
在当时,惠安石雕以其精美的雕刻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备受皇室贵族和书画家的青睐,成为了文人雅士们收藏的珍品。
惠安石雕的传统工艺一直延续至今,并在现代工艺技术的推动下不断创新,融合了现代设计元素,使得惠安石雕在保留传统的也具有了时尚的气息。
二、现状分析惠安石雕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传统的手工雕刻技艺需要长时间的学习和磨练,而且受限于人才储备,传统手工艺人的数量逐渐减少,这对传统工艺的传承和发展构成了一定的阻碍。
现代化生产工艺的引入,使得市场上大量采用机器雕刻的石雕产品,这对于传统手工艺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也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市场上存在着一些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了惠安石雕的声誉,这也为惠安石雕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发展趋势针对目前惠安石雕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点发展趋势。
加强对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要加强对传统手工艺人的培训和技能传承,鼓励年轻人学习并继承这一技艺。
也要以现代技术手段为传统工艺注入新的元素,创新出更多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作品。
提升产品品质和创意设计。
要加强对产品质量的把控,严把质量关,同时也要注重对设计创意的引入,使传统的惠安石雕产品展现出更丰富的内涵和更具时代感的外观。
开拓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
可以通过参与文化艺术展览、开展文化交流活动、加大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等方式,提升惠安石雕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开拓更多的销售渠道。
惠安石雕发展总结一、引言石雕是一种古老而精湛的艺术形式,通过雕刻石材展现出雕塑的美感和立体感。
惠安县作为中国石雕之乡,拥有悠久的石雕历史和丰富的石雕文化底蕴。
本文旨在对惠安石雕的发展进行总结和分析,以期为石雕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借鉴。
二、历史渊源惠安石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的惠安县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石雕工艺体系。
随着时间的推移,石雕技艺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
在明清时期,惠安石雕进一步得到发展,不仅技艺更加高超,而且题材也更加丰富多样。
三、发展现状目前,惠安县的石雕工艺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各类石雕作品层出不穷。
惠安的石雕作品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华丽的造型吸引了大批游客和收藏家。
同时,惠安石雕的品牌知名度也在不断提高,逐渐成为国内外石雕市场的重要一员。
四、取得的成就惠安石雕在发展过程中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就。
首先,惠安石雕的创作水平不断提高,不仅在技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而且在艺术表现力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
其次,惠安的石雕作品在国内外展览和比赛中屡获殊荣。
再次,通过合作交流,惠安石雕的市场规模和知名度逐步扩大。
五、存在的问题在惠安石雕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首先,传统的石雕技术仍未能完全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导致生产效率不高。
其次,设计创新能力还有待提高,有些作品缺乏新颖的理念和独特的创意。
另外,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大,需要进一步提升品牌竞争力。
六、发展方向和建议为了进一步推动惠安石雕的发展,以下是几点建议:1.技术创新:加强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推动传统石雕技术与现代科技的结合,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
2.设计创新:鼓励石雕艺术家进行创新设计,注重理念和创意的融入,打造更具吸引力和独特性的作品。
3.市场拓展: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
4.人才培养:加强对石雕技艺传承人才的培养,注重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
5.文化保护:注重石雕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加强与文化机构的合作,推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的作品。
四大石雕之乡的特点On February 12, 2022, investing in oneself is the best way.中国四大之乡的特点山东省嘉祥--“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最早的石雕狮子在嘉祥------“武氏墓群石刻”;这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阎氏石狮--推陈出新,威风凛凛,威猛霸气,镇魔驱煞,祁佑生财;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威严自尊与宏伟大气;它象征着一种富贵吉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是每一个有创业进取精神的企业所首选的镇家之宝;经过阎心雨等无数能工巧匠的辛勤创造,石狮造型体现出当代艺人的卓越才能;自古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在加工传统工艺中发展起来的专业石雕厂.“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近年作品石破天惊;灿若繁星----河南开封宋都御街30吨巨型保朝大象,散发出传统艺术的韵味;屹立在安徽的焦裕禄、雷锋雕像,映现出人民的时代追求;立于日本足利市泗水町的大型孔子行教像,是世界孔子像之最;美国旧金山博物馆收藏的“袖珍麒麟”,曾荣获中国首届本厂人员专业素质高,不仅有着深厚的造型艺术功底和能力,还有丰富的艺术涵养和执着的艺术追求;现与中央美院合作办厂,为中央美院的教学实践基地;与座落在北京朝阳区育慧里3号的中央美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常年合作;更新设计理念,提升文化内涵,打造艺术精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盛扬、钱绍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成钢、厦门大学教授李维祀等,都把自己心爱的作品交给我们再创作;中央美院嘉祥石雕厂的刘成林工艺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文革期间,大名鼎鼎的刘氏主席像闻名遐迩,刘老先生曾多次受到郭沫若和江青的接见;“主席雕像红遍天,刘氏雕刻有其半”;近年刘氏雕刻的主席像新作品,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例如:黄石日出东方广场的主席站像,高米148吨;河南郏县毛泽东知青纪念馆主席坐像;同济大学招手像;湖南毛家宗祠站像;商丘为人民服务站像;北戴河毛主席站像;另外雕刻的毛主席回故园,被公认为近年主席雕像的最佳作品;由刘成林精心再创作雕刻石雕孔子标准像产权已经我们买断;他再创作的石雕孔子雕像尊重历史、依据约定俗成的印象,准确体现其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及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代表的身份,形神俱佳;在神态上,以唐代吴道子的孔子像为样本;在形象上,服饰、姿势以孔子行教图为依据,年龄掌握在60岁至70岁之间,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他还对对孔子研究专家、孔子像收藏专家骆承烈教授指导的孔子雕像进行了再创作雕刻;原创第一尊雕刻作品现在耸立在日本大阪;另外我们雕刻的大型孔子行教像现立于日本泗水町,是世界孔子像之最;图中显示的是我们为清华大学精心雕刻的孔子行教像,现在安放在清华园荷塘畔;会馆门前的石狮;香港亿万富翁曾宪梓博士门前的曾氏公馆门狮;2007年在沈阳召开的“世界园艺博览会”4个大门口的石狮子;中国电信门狮;还有太和殿大修后的仿铜狮等都是由他精心雕刻的;中国最早的石雕狮子在我们嘉祥------“武氏墓群石刻”;这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阎氏石狮--推陈出新,威风凛凛,威猛霸气,镇魔驱煞,祁佑生财;充分体现了中华的威严自尊与宏伟大气;它象征着一种富贵吉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是每一个有创业进取精神的企业所首选的镇家之宝;经过阎心雨等无数能工巧匠的辛勤创造,石狮工艺造型体现出当代艺人的卓越才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勤劳善良智慧的嘉祥人用巧手赋天青石以灵性,使美丽的传说在嘉祥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自古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在加工传统工艺中发展起来的专业石雕厂.“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省惠安-“中国石雕之乡”惠安,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着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隶属泉州市,人口93惠安石雕万,面积668平方公里,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惠安石雕分为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几大类;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墙面的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额、宅居楹联等,以线的造型为主要特色,要求线条劲挺有力,柔顺畅达;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日月同辉的大型石雕;浮雕指图像浮突于石料表面,用于大型纪念性建筑物、高档府第、民宅的石质装饰,代表作有民国初年南京中山陵的华表、光华亭的金鱼池等;石雕批发小作坊位于"中国石雕之都"福建惠安批发各种精品石雕工艺品联系人;庄先生浙江省青田-“中国石雕之乡”青田石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证;自十九世纪青田石雕以来,青田石雕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银奖,赢得极高的声誉,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被党和国家入选作国礼赠送外国元首;1992年国家邮电部专门发行了四枚石雕特种邮票,1995年、1996年青田分别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石雕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近年来,青田石雕更因其施艺精湛、精雕细镂、巧夺天工,而被喻为中华民族艺苑奇葩,日益成为名人雅士的收藏,在海内外深受欢迎;青田是着名的石雕之乡,浙江重点侨乡,也是名人之乡,文化之都;青田生态环境优越,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色美不胜收;我们热忱欢迎大家前来旅游观光,共赏青田石雕文化;河北省曲阳-“中国雕刻之乡”河北省曲阳县4公里长的雕刻路上,两边或蹲或卧的石狮、鬃毛飘逸的石马、神态安逸的长颈鹿等数百万件和类动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进了“野生动物园”;漫步在雕刻展销广场上,近10万件石雕、玉雕、风景石、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又仿佛置身于“玉林石海”中;曲阳石雕9月28日至10月8日,第二届中国曲阳国际雕刻展销会在曲阳县举行;记者连日来在这里采访了解到,曲阳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上到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小锤叮当响,庭院出厂房,要说打雕刻,人人有一手;”石材知识坚实,耐风化,因而,在岭南建筑中,除了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以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石五供等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观点的不断改变,石雕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数量庞大,类别繁多,是天然石材制品中种类最多的一种,也是异型石材制品中的一个大类;其加工的技艺要求和难度远高于其它类型的石材制品,它是艺术思维创作的完美结合和体现ssbbWw;目前,成批量加工的石雕就有百余种,既有须用起重设备安装的整体或组合式巨型雕刻件,也有可置于掌心、浮于水面、挂于脖子或戴在手腕的不巧欣赏品和装;对于众多种类的石雕,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也很难精确分类;根据近几年的发展,结合传统的习惯,可将石雕制品按以下四种方法分类;一、按用途不同分1、观赏、挂戴和收藏石制工艺饰品石雕;如种玉器饰物,各种观赏石及摆设件;这类石雕制品体积比较小;2、石窟和摩崖石雕;如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3、陵园石雕;如各种陵墓石像、石棺椁、墓葬祭品等;4、宫殿、宅第和园林石雕;如的故宫、颐和园、河北承德避署山庄内都装有非常精典的石雕制品;5、寺庙神殿、经幢祭坛石雕;如北京雍各宫、山东孔庙中的石柱、石栏和神龛都是石雕制品;6、石桥石雕;如河北赵州桥的人物石雕、北京芦沟桥上的石狮等;7、石阙和牌坊石雕;如孔庙石碑坊石雕;8、塔建筑石雕;如各种石塔;9、碑书石雕;如各种纪念碑、陵墓碑等;10、人物与动物石雕;如名人雕像、佛像、石狮等;11、生活工艺用品石雕;如桌、椅、凳、、灯具、墨砚等;12、现代城市园林与纪念石雕;如大型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和纪念雕塑等;二、按雕件形体不同分1、立体石雕;包括立体人像、动物雕像、壁炉、雕刻柱头等;2、平面石雕;包括浮雕、镜框、画框、透雕窗格、刻字牌匾、石刻画、影雕和线雕等;三、按所用加工工具不同分1、手工雕刻品;即用凿、锤、钎等手工工具雕凿的制品;2、半机械化加工雕刻品;即部分用手工、部分用化加工的石雕;3、全自动数控机械加工雕刻品;4、喷砂雕刻品;使用喷砂雕刻机进行雕刻;喷砂雕刻机是使用空气机气压5-6kg/平方米和金刚砂喷射在制品雕刻处进行雕刻;5、化学腐蚀雕刻品;即利用化学腐蚀液与石材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达到雕刻石材;有凸雕浮雕和凹雕两种;四、按传统的雕件表面造型方式不同分1、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分,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镂空透该;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能引人入胜;浮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墙壁装饰,还有寺庙的龙柱、抱鼓等;北京故宫的御道就是浮雕;2、园雕;是单体存在的立体拟造型艺术品,石料每个面都要求进行,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细剁斧见长;此类雕件种类很多,多数以单一石块雕塑,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近年此类雕体发展了多促微型产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蝉翼,更是巧夺天工,被称为"微雕";此类产品已完全脱离建筑实用而成为纯工艺品,由于小巧而更便于携带,为纪念性珍品,发展前景甚佳;3、沉雕;又称"线雕",即采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艺术品;此类雕法吸收中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石料经平面加工抛光后,描摹图案文字,然后依图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此类产品多数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装饰,有较强的艺术性;4、影雕;在早年的"针黑白"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品;最早的作品是60年代未由惠安艺人创作的,因作品都以照片依据,故称"影雕";这种雕件以玉晶湖青石切锯成作为材料,先把表面磨光,利用其经琢凿能显示白点的特性,以尖细的工具琢出大小、深浅、疏密不同的微点,仅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使图像显示出来,不但细腻逼真,而且独具神韵,是石雕向纯艺术化的发展,为石雕工艺生产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外,古往今来的石雕艺匠还创作了一些圆、浮、沉各种手法兼具的雕件;这类雕件都表现出较复杂的内容,因此采取浮中有沉、沉中有浮、圆中有沉浮的综合手法;尽管石雕制品种类繁多,其分类方法很多,但其加工工序大致辞相同,一般石料选择制作坯料成型制品成型局部雕刻抛光、清洗制品组装验收和包装;而加工这些石雕制品,其传统的手工加工技法有以下四种:1、"捏";就是打坯样,也是创作设计过程;有的雕件打坯前先画草图,有的先捏泥坯或石膏模型;2、"镂";就是根据线条图形先挖掉内部无用的石料;3、"剔";又称"摘",就是按图形剔去外部多余的石料;4、"雕";就是最后进行仔细的琢剁,使雕件成型;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发出了许多新型的石雕加工机械,对推动我国石雕业的发展,改变传统手工作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出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无统一的石雕产品国家标准,建议完整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为规范和推动雕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国内主要的石雕石刻产地介绍我国主要的石雕石刻产地介绍我国的石雕石刻产品自古响誉中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石材装饰应用的一颗明珠,其工艺之精湛连对细节追求及至的日本石材业者都推崇倍至。
我国石雕石刻行业发展比较好的的地区主要有:福建、河北、北京、山东、广东、浙江,同时四川、江苏、江西、山西、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区也发展得还可以。
福建石雕福建的石材雕刻主要集中在惠安、南安、泉州、晋江、漳州等地,其中最为出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被喻为“中国石雕之乡”的惠安县。
福建可以说是我国最大的石雕生产基地,而且石材雕刻的种类丰富,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石灰石等雕刻都能大量生产供应,同时品种繁多含盖生活用品,建筑雕刻、装饰雕刻等等,工艺种类也非常的全,圆雕、浮雕、沉雕、影雕、镂雕等种雕刻都有生产。
福建的石雕石刻的产量非常的巨大,每年可生产数十万件石材雕刻制品,而且品质优良,像北京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厦门集美解放纪念碑、南昌起义纪念碑、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海南三亚“鹿回头”等都是使用福建生产的石材雕刻。
福建不但立足国内市场,同时更是远销全球,福建每年的石雕产品主要都是出口到国外市场的,像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等,特别是墓碑的出口量非常的惊人,基本垄断了日本和韩国的墓碑市场。
福建全省石雕石刻产品出口量和创汇额历年来都是位居首位的。
不过由于原料的限制,福建的石材雕刻主要以花岗岩为主,不过随着福建石材工业的发展,石材荒料供应的配套,全球各地的大理石都能很方便的买到,目前大理石雕刻制品的生产也是越来越多。
河北石雕和北京石雕河北、北京的石材雕刻是我国北方石雕的代表,其以大理石雕刻为主,特别是以北京房山汉白玉、河北曲阳汉白玉、四川蜀白玉等白色大理石为原料制作的石材雕刻品更是驰名中外。
河北和北京的石雕其雕刻手法多样,技艺精深,以人物动物类的雕刻见长。
河北石雕主要集中在曲阳,北京的石雕则是以房山为主。
福建惠安山东嘉祥
发展历史
从1600多年前的晋朝时期发展至今,是历代
官府向朝廷进献之贡品。
从1828年前的东汉末年时期发展至今,是历代
官府向朝廷进献之贡品。
国家荣誉 2003年9月,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雕艺之
乡”的称号。
2006年,惠安石雕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
化遗产名录
2011年4月“惠安石雕”被国家工商总局核
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2012年惠安作为主要起草单位,参与制定《石
雕石刻制品》福建省地方标准和《石雕石刻制品国
家行业标准》。
1996年嘉祥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石雕之乡”。
2008年6月,嘉祥石雕登上了国家文化部公布
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10年成功申请注册了“嘉祥石雕”地理证明
商标,嘉祥把知识产权保护纳入日程。
2011年10月制定了《嘉祥天青石雕刻产品技术
规范》山东省地方标准。
面临问题 1、雕艺生产手段落后,雕艺企业规模小,分
布凌乱,科技应用水平不高,产品附加值低;
2、雕艺行业面临人才断层,雕刻技艺传承难
以为继。
1、一些造诣精深的石雕艺人年龄偏大,不再从
事石雕艺术,致使一些传统雕刻技艺失传;
2、现代雕刻工具的大量使用,使传统工具和工
艺正在逐渐退出,面临消亡;
3、受现代文明的影响,城市园林建设中使用的
现代雕塑作品越来越多,年轻一代的石雕艺人更多的
倾向于创作现代艺术风格的石雕作品,传统的石雕艺
术受到了强烈的冲击,渐趋萎缩。
发展现状
到2012为止,惠安石雕石材及配套雕刻产业企
业1300家左右,雕艺企业843家,雕艺技师数以万
计,从业人员10万多人。
到2012为止,全县石雕企业1000多家,有石雕
从业人员8万余人,产品畅销欧美、日韩、东南亚等
60多个国家和地区。
石雕年产值 2012年实现石雕石材业总产值159.1亿元,出
口交货50亿元。
不详
艺术交流
从2000年开始,惠安县在连续举办了六届“中
国(惠安)雕刻艺术节”。
2012年11月,惠安县举办首届中国(惠安)
国际雕刻艺术品博览会。
从 2004年开始,每年一度的“中国·嘉祥石雕
艺术节”已经连续举办了四届。
规划时间与规划规模 2011年6月,惠安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
高标准规划建设“惠安雕艺文化园”,调整优化产
业布局,全力引导企业依靠科技进步和文化创意来
提升雕艺水平和雕艺产品附加值,大力拓展雕艺市
场空间。
惠安县成立石雕石材行业转型提升工作指
挥部,开始在全县范围内规划建设雕艺文化园。
根
据规划,惠安雕艺文化园的范围将覆盖全县,并以
崇武、山霞两镇为核心区域,规划建设5000亩雕
艺文化创意产业园。
2000年政府开始投资建设了嘉祥石雕文化产业
园,最初园区占地350余亩,入园石雕企业88家,
从业人员1.6万人,年产值1.6亿元,利税3000万
元。
到2012年为止,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发展格局
为“一园两区”,“一园”指城区石雕文化产业园,“两
区”指马集石雕加工区、纸坊石雕加工区,总占地面
积扩建到760余亩,共有石雕经营企业374家,从业
人员2万余人,年产值达6亿元。
学术支持无
嘉祥县与中国雕塑学会联合,建立中国雕塑学会嘉祥艺术创作中心,聘请著名雕塑家为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发展顾问,建立山东艺术学院和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教学实践基地,引进青年雕塑家和大学毕业生在嘉祥建立创作工作室,以提高嘉祥石雕艺术的研发水平。
政策扶持无
设立石雕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县财政每年安排100万元,采取贴息贷款或资助、奖励等方式,支持石雕文化产业发展。
产业园被授予的荣誉 2012年8月29日,惠安雕艺文化创意产业园
被评为“福建省十大重点文化产业园区”,成为泉
州唯一入选的文化创意产业园。
嘉祥石雕文化产业园先后被授予:
“济宁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山东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中国雕塑学会石雕艺术创作基地”
“济宁市服务业重点园区”
“山东省石雕工艺产业基地”
“中国传媒大学教学科研基地”
“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产业园年产值无2011年园区年产值达4亿元。
2012年园区年产值达6亿元。
2013年园区预计年产值达1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