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安石雕古往今来
- 格式:doc
- 大小:46.50 KB
- 文档页数:25
技艺传承作者简介:杨庆聪(1970—),男,汉族,福建惠安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工艺美术大师、福建省技能大师、福建省劳动模范、福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惠安石雕代表性传承人,福建轻工行业八闽工匠,福建惠安县洛阳庆达石雕艺术有限公司艺术总监,研究方向:惠安石雕。
[摘 要]惠安石雕历史悠久,芳名远播,其具有浓郁的地域性、艺术性、文化性等诸多特征,值得深入挖掘和探索,以便发扬光大。
另外,因时代的飞速发展,各种文化艺术百花齐放,使得石雕成为小众艺术;加上新一代年轻人缺乏使命感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使得惠安石雕面临迫在眉睫的传承问题。
对这两个问题进行浅论,以使惠安石雕重新焕发光彩。
[关键词]石雕;南禅北宗;文化内涵;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立足传统;主播[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30-0015-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杨庆聪.浅谈惠安石雕的文化内涵及传承问题[J].天工,2022(30):15-17.杨庆聪惠安襟江带海,钟灵毓秀,其石雕不仅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盛名九州大地,21世纪更有着“中国石雕之都”“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中国雕刻艺术传承基地”等美誉,在201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手工艺理事会”授予惠安“世界石雕之都”的称号,可谓实至名归。
那么,惠安石雕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享有诸多光芒四射的荣誉,其文化内涵究竟有哪些呢?一、惠安雕刻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因素从原料上看,据专家探测,惠安县的花岗岩储量在2亿吨以上,主要有崇武的峰白、螺阳的古山红、黄塘玉昌的湖青石等,它们质地坚硬、精细,且耐酸、耐碱,不易沾染、变色、风蚀,加上散热快,故易于加工,可用于雕刻、打制石板材。
因此,就地取材,并具有独特韵味,是惠安石雕发展的先天条件之一。
从地理位置上看,惠安县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拥有诸多天然良港,具备发展海上运输的优越条件,如崇武港码头、辋川港码头等,尤其是斗尾港码头,已成为进出湄洲湾的咽喉,其水深港阔,不冻不淤,是泉州六大码头之一。
游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
哎呀,说起这次去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耍,那真是巴适得板!一进门,那股子古色古香的气息就扑面而来,让人心头一暖,彷佛穿梭回了老四川的茶馆头,但又不失闽南的独特韵味。
馆里头,展品多得数不清,样样都是宝贝疙瘩。
看那惠安石雕,硬是被匠人刻得活灵活现,石头里头都透出一股子灵性,跟咱们四川的三星堆青铜器摆一起,那也是各有千秋,不分高下。
再往里走,木偶戏的表演简直让人拍案叫绝!那些小木偶在艺人手里头,跟真的一样,喜怒哀乐,样样都行。
我估摸着,这手艺要是传到咱们四川,那变脸、吐火跟它一结合,那还得了,怕是要火遍全国咯!
还有啊,那茶艺表演,茶艺师手法之细腻,茶汤色泽之清亮,看得我是目瞪口呆。
心想,要是能在茶馆里头来这么一出,喝茶的客人们怕是要多留几杯茶钱咯!
最让我开眼界的,还是那南音表演,那声音,温柔又不失力量,悠扬得能飘进人心坎儿里。
咱四川人爱听川剧高腔,但这南音一响,嘿,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嘛!
逛了一圈下来,我是打心眼儿里佩服这些传承人们,能把老祖宗的手艺保留得这么好,还不断创新发展。
这趟泉州非遗之旅,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收获满满!。
\1、武夷山水双世遗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武夷山水奇特自然风光。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家乡的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武夷山是一张赠给世界各国朋友的“名片”。
这张“名片”记录着武夷山奇特自然风光的美誉,还记录着武夷山获得的世界级荣誉。
国际友人有了这张“名片”,将对武夷山更回充满向往之情,武夷山的知名度也将随之提高。
2、阅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1)武夷山的地理位置。
(2)武夷山水有哪些奇特自然风光。
(3)武夷山地名的由来。
3、请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
4、说一说,你的家乡有什么风景名胜?5、总结课题,课后延伸请收集有关资料,为家乡的一处风景名胜制作一张名片。
2、石鼓名山多史迹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石鼓名山有哪些景点。
2、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古迹。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石鼓名山的图片,资料。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1、出示资料。
鼓山,耸立于福州东郊,闽江北岸,离市区仅17公里。
据传山上有巨石如鼓,每当风雨大作,便簸荡有声。
鼓山海拔969米,它既是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也是福州主要风景区。
鼓山胜迹以涌泉寺为中心,分东西南北四路,计一百六十多景。
鼓山有历代名人摩崖题刻约四百段,集中在灵源洞深处,真、草、隶、篆皆备,宛如一座书法宝库。
涌泉寺在鼓山半山腰的白云峰麓。
因寺中有一泉水涌出,故名。
该寺已具有近千年的历史了。
现寺门上的匾额“涌泉寺”三字为清康熙皇帝所书。
涌泉寺掩映在层峦叠嶂,苍松翠柏之中,游客来此有“进山不见寺,入寺不见山”之感。
主体为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以及藏经阁、钟楼、鼓楼、明月楼、白云堂、香积厨、圣箭堂等25个殿堂,构成完整的建筑组群,布局精巧,规模宏伟,有“闽刹之冠”的美称。
2、阅读课文,思考问题:3、学生默读课文完成课后的填一填。
4、说一说:在鼓山涌泉寺的石墙上,“知恩报恩”四个字。
你知道其间的意思是什么吗?结合学习和生活的经历,说一说你对这四个字的理解。
姓名准考证号岳阳市2024届高三教学质量监测(三)地理(答案在最后)时量:75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福建省惠安县有着1600多年的石雕历史,主要是就地取材。
惠安石雕主要销往全国各地。
当地石雕从业人口11.8万人,拥有1800多家石雕企业,年产值上百亿元。
惠安石雕历史上名家辈出,主要靠父子相继、师徒相传、口传心授的模式传承与发展,技术娴熟的石雕匠人多已进入中老年,且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仅有2人。
图1为惠安县及其周边区域图,据此完成1-3题。
1.关于惠安发展石雕地理背景的推测,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当地石材丰富B.石雕发展历史悠久C.国际市场广阔D.耕地面积狭小,地狭人稠2.惠安石雕现在主要从南欧、西亚和南亚等地区购买石材,主要原因是①惠安本地石材资源面临枯竭②采购海外石材无贸易壁垒③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大④进口石材价格与运输成本较低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为了促进惠安石雕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A.完善产业链,向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B.采用原有的手工模式,传承技艺C.加大营销力度,积极拓展非洲市场D.创新和研发提升产品附加值2023年12月18日23时59分甘肃省积石山县(震中35.70°N,102.79°E)发生6.2级逆冲型地震,震源深度10KM,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可能为拉脊山北缘东段,为挤压逆冲型断层(为上盘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主要由水平挤压与重力作用而成)。
断裂带东侧的官亭盆地,位于距震中北方约10KM,黄河自西向东穿过,两岸发育河流阶地或新老洪积扇,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宜于发展农业生产。
论惠安石雕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摘要】石雕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体现,也是城市艺术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石雕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历史发展、以惠安石雕为代表的案例分析、石雕作为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石雕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作用与价值以及惠安石雕的特色与优势等方面展开探讨。
通过对惠安石雕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城市文化建设的启示进行分析,展望未来,在城市公共空间中推广惠安石雕等传统文化元素,不仅可以丰富城市的艺术氛围,更能够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城市的文化建设贡献力量。
【关键词】惠安石雕, 城市公共艺术, 文化遗产, 传承, 作用, 价值, 特色, 优势, 应用效果, 城市文化建设, 展望未来.1. 引言1.1 石雕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意义在现代社会,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公共空间的面积和重要性不断扩大。
而石雕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应用,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水平。
通过石雕艺术的展示,市民和游客可以感受到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增强了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1.2 背景介绍背景介绍中,我们了解到,石雕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已经有悠久的历史。
古代的城市中常常可以看到巍然屹立的石雕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当时的审美观念和工艺水平,更承载着城市的文化传统和历史积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石雕艺术也在不断创新与发展,成为了现代城市文化建设中重要的一环。
在这样的背景下,惠安石雕作为代表性的城市公共艺术形式,正在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使得惠安石雕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展现出别具一格的魅力。
通过对惠安石雕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探讨石雕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意义。
完。
2. 正文2.1 石雕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历史发展随着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石雕在城市公共艺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四大石雕之乡的特点On February 12, 2022, investing in oneself is the best way.中国四大之乡的特点山东省嘉祥--“中国石雕之乡”中国最早的石雕狮子在嘉祥------“武氏墓群石刻”;这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阎氏石狮--推陈出新,威风凛凛,威猛霸气,镇魔驱煞,祁佑生财;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威严自尊与宏伟大气;它象征着一种富贵吉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是每一个有创业进取精神的企业所首选的镇家之宝;经过阎心雨等无数能工巧匠的辛勤创造,石狮造型体现出当代艺人的卓越才能;自古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在加工传统工艺中发展起来的专业石雕厂.“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切磋琢磨精益求精”;近年作品石破天惊;灿若繁星----河南开封宋都御街30吨巨型保朝大象,散发出传统艺术的韵味;屹立在安徽的焦裕禄、雷锋雕像,映现出人民的时代追求;立于日本足利市泗水町的大型孔子行教像,是世界孔子像之最;美国旧金山博物馆收藏的“袖珍麒麟”,曾荣获中国首届本厂人员专业素质高,不仅有着深厚的造型艺术功底和能力,还有丰富的艺术涵养和执着的艺术追求;现与中央美院合作办厂,为中央美院的教学实践基地;与座落在北京朝阳区育慧里3号的中央美院雕塑艺术创作研究所常年合作;更新设计理念,提升文化内涵,打造艺术精品;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盛扬、钱绍武、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曾成钢、厦门大学教授李维祀等,都把自己心爱的作品交给我们再创作;中央美院嘉祥石雕厂的刘成林工艺师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文革期间,大名鼎鼎的刘氏主席像闻名遐迩,刘老先生曾多次受到郭沫若和江青的接见;“主席雕像红遍天,刘氏雕刻有其半”;近年刘氏雕刻的主席像新作品,受到全国各族人民的喜爱;例如:黄石日出东方广场的主席站像,高米148吨;河南郏县毛泽东知青纪念馆主席坐像;同济大学招手像;湖南毛家宗祠站像;商丘为人民服务站像;北戴河毛主席站像;另外雕刻的毛主席回故园,被公认为近年主席雕像的最佳作品;由刘成林精心再创作雕刻石雕孔子标准像产权已经我们买断;他再创作的石雕孔子雕像尊重历史、依据约定俗成的印象,准确体现其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及中国传统文化形象代表的身份,形神俱佳;在神态上,以唐代吴道子的孔子像为样本;在形象上,服饰、姿势以孔子行教图为依据,年龄掌握在60岁至70岁之间,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他还对对孔子研究专家、孔子像收藏专家骆承烈教授指导的孔子雕像进行了再创作雕刻;原创第一尊雕刻作品现在耸立在日本大阪;另外我们雕刻的大型孔子行教像现立于日本泗水町,是世界孔子像之最;图中显示的是我们为清华大学精心雕刻的孔子行教像,现在安放在清华园荷塘畔;会馆门前的石狮;香港亿万富翁曾宪梓博士门前的曾氏公馆门狮;2007年在沈阳召开的“世界园艺博览会”4个大门口的石狮子;中国电信门狮;还有太和殿大修后的仿铜狮等都是由他精心雕刻的;中国最早的石雕狮子在我们嘉祥------“武氏墓群石刻”;这是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联合国定为世界文化遗产;阎氏石狮--推陈出新,威风凛凛,威猛霸气,镇魔驱煞,祁佑生财;充分体现了中华的威严自尊与宏伟大气;它象征着一种富贵吉祥和神圣不可侵犯的气势;是每一个有创业进取精神的企业所首选的镇家之宝;经过阎心雨等无数能工巧匠的辛勤创造,石狮工艺造型体现出当代艺人的卓越才能;“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精美的石头会唱歌”;勤劳善良智慧的嘉祥人用巧手赋天青石以灵性,使美丽的传说在嘉祥变成活生生的现实;自古嘉祥“家家闻锤响,户户操钎忙”;在加工传统工艺中发展起来的专业石雕厂.“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切磋琢磨精益求精”;省惠安-“中国石雕之乡”惠安,地处福建东南沿海中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着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主要祖籍地之一,隶属泉州市,人口93惠安石雕万,面积668平方公里,名列全国经济百强县,被文化部授予“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中国石雕之都”;惠安雕艺源远流长,源于黄河流域的雕刻艺术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于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形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与建筑艺术交相辉映,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惠安石雕分为圆雕、浮雕、沉雕、影雕等几大类;沉雕主要用于建筑墙面的及碑塔、牌坊、摩崖石刻、匾额、宅居楹联等,以线的造型为主要特色,要求线条劲挺有力,柔顺畅达;代表作有南京雨花台纪念馆日月同辉的大型石雕;浮雕指图像浮突于石料表面,用于大型纪念性建筑物、高档府第、民宅的石质装饰,代表作有民国初年南京中山陵的华表、光华亭的金鱼池等;石雕批发小作坊位于"中国石雕之都"福建惠安批发各种精品石雕工艺品联系人;庄先生浙江省青田-“中国石雕之乡”青田石雕历史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殷商时期,这已被1989年冬江西新干县出土的商代文物"玉羽人"得以考证;自十九世纪青田石雕以来,青田石雕多次在国际博览会上得金奖、银奖,赢得极高的声誉,新中国成立后,又多次被党和国家入选作国礼赠送外国元首;1992年国家邮电部专门发行了四枚石雕特种邮票,1995年、1996年青田分别被国务院有关部门命名为"中国石雕艺术之乡"和"中国石雕之乡";近年来,青田石雕更因其施艺精湛、精雕细镂、巧夺天工,而被喻为中华民族艺苑奇葩,日益成为名人雅士的收藏,在海内外深受欢迎;青田是着名的石雕之乡,浙江重点侨乡,也是名人之乡,文化之都;青田生态环境优越,名胜古迹众多,自然景色美不胜收;我们热忱欢迎大家前来旅游观光,共赏青田石雕文化;河北省曲阳-“中国雕刻之乡”河北省曲阳县4公里长的雕刻路上,两边或蹲或卧的石狮、鬃毛飘逸的石马、神态安逸的长颈鹿等数百万件和类动物石雕作品,件件栩栩如生,仿佛走进了“野生动物园”;漫步在雕刻展销广场上,近10万件石雕、玉雕、风景石、等雕刻产品琳琅满目,又仿佛置身于“玉林石海”中;曲阳石雕9月28日至10月8日,第二届中国曲阳国际雕刻展销会在曲阳县举行;记者连日来在这里采访了解到,曲阳县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上到九十九,下至刚会走,小锤叮当响,庭院出厂房,要说打雕刻,人人有一手;”石材知识坚实,耐风化,因而,在岭南建筑中,除了石塔、石桥、石坊、石亭、石墓,更广泛地应用于建筑构件和装饰上;大体分为三类:一是作为建筑构件的门框、栏板、抱鼓石、台阶、柱础、梁枋、井圈等;二是作为建筑物附属体的石碑、石狮、石华表以及石像生等;三是作为建筑物中的陈设,如石、石五供等等;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审美观点的不断改变,石雕制品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其数量庞大,类别繁多,是天然石材制品中种类最多的一种,也是异型石材制品中的一个大类;其加工的技艺要求和难度远高于其它类型的石材制品,它是艺术思维创作的完美结合和体现ssbbWw;目前,成批量加工的石雕就有百余种,既有须用起重设备安装的整体或组合式巨型雕刻件,也有可置于掌心、浮于水面、挂于脖子或戴在手腕的不巧欣赏品和装;对于众多种类的石雕,目前尚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也很难精确分类;根据近几年的发展,结合传统的习惯,可将石雕制品按以下四种方法分类;一、按用途不同分1、观赏、挂戴和收藏石制工艺饰品石雕;如种玉器饰物,各种观赏石及摆设件;这类石雕制品体积比较小;2、石窟和摩崖石雕;如敦煌石窟、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3、陵园石雕;如各种陵墓石像、石棺椁、墓葬祭品等;4、宫殿、宅第和园林石雕;如的故宫、颐和园、河北承德避署山庄内都装有非常精典的石雕制品;5、寺庙神殿、经幢祭坛石雕;如北京雍各宫、山东孔庙中的石柱、石栏和神龛都是石雕制品;6、石桥石雕;如河北赵州桥的人物石雕、北京芦沟桥上的石狮等;7、石阙和牌坊石雕;如孔庙石碑坊石雕;8、塔建筑石雕;如各种石塔;9、碑书石雕;如各种纪念碑、陵墓碑等;10、人物与动物石雕;如名人雕像、佛像、石狮等;11、生活工艺用品石雕;如桌、椅、凳、、灯具、墨砚等;12、现代城市园林与纪念石雕;如大型城市雕塑、园林雕塑和纪念雕塑等;二、按雕件形体不同分1、立体石雕;包括立体人像、动物雕像、壁炉、雕刻柱头等;2、平面石雕;包括浮雕、镜框、画框、透雕窗格、刻字牌匾、石刻画、影雕和线雕等;三、按所用加工工具不同分1、手工雕刻品;即用凿、锤、钎等手工工具雕凿的制品;2、半机械化加工雕刻品;即部分用手工、部分用化加工的石雕;3、全自动数控机械加工雕刻品;4、喷砂雕刻品;使用喷砂雕刻机进行雕刻;喷砂雕刻机是使用空气机气压5-6kg/平方米和金刚砂喷射在制品雕刻处进行雕刻;5、化学腐蚀雕刻品;即利用化学腐蚀液与石材之间进行的化学反应,达到雕刻石材;有凸雕浮雕和凹雕两种;四、按传统的雕件表面造型方式不同分1、浮雕;即在石料表面雕刻有立体感的图像,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因图像浮凸于石面而称浮雕;根据石面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分,又分为浅浮雕及高浮雕;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没有镂空透该;高浮雕是多层次造像,内容都较繁复,多采取透雕手法镂空,更能引人入胜;浮雕多用于建筑物的墙壁装饰,还有寺庙的龙柱、抱鼓等;北京故宫的御道就是浮雕;2、园雕;是单体存在的立体拟造型艺术品,石料每个面都要求进行,工艺以镂空技法和精细剁斧见长;此类雕件种类很多,多数以单一石块雕塑,也有由多块石料组合而成的,近年此类雕体发展了多促微型产品,有的小似果核,有的薄如蝉翼,更是巧夺天工,被称为"微雕";此类产品已完全脱离建筑实用而成为纯工艺品,由于小巧而更便于携带,为纪念性珍品,发展前景甚佳;3、沉雕;又称"线雕",即采用"水磨沉花"雕法的艺术品;此类雕法吸收中国画与意、重叠、线条造型散点透视等传统笔法,石料经平面加工抛光后,描摹图案文字,然后依图刻上线条,以线条粗细深浅程度,利用阴影体现立体感;此类产品多数用于建筑物的外壁表面装饰,有较强的艺术性;4、影雕;在早年的"针黑白"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工艺品;最早的作品是60年代未由惠安艺人创作的,因作品都以照片依据,故称"影雕";这种雕件以玉晶湖青石切锯成作为材料,先把表面磨光,利用其经琢凿能显示白点的特性,以尖细的工具琢出大小、深浅、疏密不同的微点,仅分黑白的不同层次,使图像显示出来,不但细腻逼真,而且独具神韵,是石雕向纯艺术化的发展,为石雕工艺生产开辟了新的道路;此外,古往今来的石雕艺匠还创作了一些圆、浮、沉各种手法兼具的雕件;这类雕件都表现出较复杂的内容,因此采取浮中有沉、沉中有浮、圆中有沉浮的综合手法;尽管石雕制品种类繁多,其分类方法很多,但其加工工序大致辞相同,一般石料选择制作坯料成型制品成型局部雕刻抛光、清洗制品组装验收和包装;而加工这些石雕制品,其传统的手工加工技法有以下四种:1、"捏";就是打坯样,也是创作设计过程;有的雕件打坯前先画草图,有的先捏泥坯或石膏模型;2、"镂";就是根据线条图形先挖掉内部无用的石料;3、"剔";又称"摘",就是按图形剔去外部多余的石料;4、"雕";就是最后进行仔细的琢剁,使雕件成型;近年来,我国相继开发出了许多新型的石雕加工机械,对推动我国石雕业的发展,改变传统手工作业,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出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尚无统一的石雕产品国家标准,建议完整统一的质量标准体系,为规范和推动雕业的发展再立新功;。
国内主要的石雕石刻产地介绍我国主要的石雕石刻产地介绍我国的石雕石刻产品自古响誉中外,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我国石材装饰应用的一颗明珠,其工艺之精湛连对细节追求及至的日本石材业者都推崇倍至。
我国石雕石刻行业发展比较好的的地区主要有:福建、河北、北京、山东、广东、浙江,同时四川、江苏、江西、山西、黑龙江、陕西、云南等地区也发展得还可以。
福建石雕福建的石材雕刻主要集中在惠安、南安、泉州、晋江、漳州等地,其中最为出名最具影响力的就是被喻为“中国石雕之乡”的惠安县。
福建可以说是我国最大的石雕生产基地,而且石材雕刻的种类丰富,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石灰石等雕刻都能大量生产供应,同时品种繁多含盖生活用品,建筑雕刻、装饰雕刻等等,工艺种类也非常的全,圆雕、浮雕、沉雕、影雕、镂雕等种雕刻都有生产。
福建的石雕石刻的产量非常的巨大,每年可生产数十万件石材雕刻制品,而且品质优良,像北京十大建筑、毛主席纪念堂、厦门集美解放纪念碑、南昌起义纪念碑、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海南三亚“鹿回头”等都是使用福建生产的石材雕刻。
福建不但立足国内市场,同时更是远销全球,福建每年的石雕产品主要都是出口到国外市场的,像日本、韩国、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等,特别是墓碑的出口量非常的惊人,基本垄断了日本和韩国的墓碑市场。
福建全省石雕石刻产品出口量和创汇额历年来都是位居首位的。
不过由于原料的限制,福建的石材雕刻主要以花岗岩为主,不过随着福建石材工业的发展,石材荒料供应的配套,全球各地的大理石都能很方便的买到,目前大理石雕刻制品的生产也是越来越多。
河北石雕和北京石雕河北、北京的石材雕刻是我国北方石雕的代表,其以大理石雕刻为主,特别是以北京房山汉白玉、河北曲阳汉白玉、四川蜀白玉等白色大理石为原料制作的石材雕刻品更是驰名中外。
河北和北京的石雕其雕刻手法多样,技艺精深,以人物动物类的雕刻见长。
河北石雕主要集中在曲阳,北京的石雕则是以房山为主。
惠安,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湄州湾和泉州湾之间,依山临海,与宝岛台湾隔海相望,是福建省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祖籍地,全国经济百强县,福建省经济十强县之一。
惠安于北宋太平兴国六年(公元981年)置县,现隶属泉州市,辖16个乡镇,295个行政村(居委会),人口92万,全县土地面积668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200平方公里。
境内长达141公里的海岸线上,港湾密布,岛屿众多,沙滩绮丽,礁石险峻;崇武港、秀涂港、斗尾港等自然条件优越的港口和人称“南方北戴河”、“八闽第一金滩”的崇武半月湾、青山湾竞秀争艳;福厦高速公路、国道324线、厦漳泉铁路线和泉州沿海大通道纵贯全境。
陆海空交通便利,自然风光优美、人文名胜荟萃、旅游资源丰富,素有“石雕之乡”、“建筑之乡”“渔业强县”之美称;以勤劳贤淑、服饰奇特扬名的“惠安女”和代表着南派雕刻艺术精华的惠安石雕,更是声名远播、享誉海内外。
惠安雕艺源远流长。
千百年来,惠安先民历千年之岁序、拓闽疆之洪荒,融中原文化、闽越文化、海洋文化为一体,汲晋唐遗风、宋元神韵、明清风范之精华,使源于黄河流域的北派雕刻艺术,逐渐蜕变成精雕细刻、纤巧灵动的南派艺术风格,并与建筑艺术相伴同在、生息共存,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朵奇葩。
惠安境内现存的石雕作品,年代最早的可追溯到1600多年前晋代闽林始祖林禄墓前的石雕,其文官武士人物造型凝重、端庄,马羊雕像线条刚直简洁,仍然保留着中原雕艺粗犷、古朴的遗风。
宋代以来,惠安石雕艺人辈出,先辈们将雕刻艺术与建筑艺术紧密相连、完美结合,泉州开元寺的东西塔和洛阳宋桥历经千年沧桑至今雄风依旧,其精湛的石结构艺术、优美的石雕造型,记载着惠安雕刻和建筑艺术的辉煌历史。
洛阳桥这座我国第一座梁式跨海大石桥,是惠安历史上规模最大的石雕建筑工程。
从雕刻艺术上说,桥上的四介士、月光菩萨及北宋泉州知府蔡襄为洛阳桥题写的“万安桥记”,出神入化,雕工卓绝,其碑文、书法及雕刻技术世称“三绝”;在建筑艺术上,洛阳万安桥以造势宏大、技艺高超和独特的浮运架梁、筏形基础、种蛎固基的造桥技术被誉为“海内第一桥”、“天下第一桥”,与赵州桥等并列中国四大古桥。
明朝后期到清朝,是惠安石雕发展成熟的时期,也是以惠安为代表的南派艺术形成自己鲜明独特艺术风格的时期。
相传,清代惠安石雕大师李周把绘画技术运用于石雕工艺,并一改北派狮子正面蹲坐,形式凶猛的传统形象,创造性地雕出摇头摆尾、口中含珠、昂首站立的南派石狮,使石雕工艺风格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此后的惠安狮子可谓技艺超群、品种繁多:有绣球狮、挠腮狮、扒耳狮、古钱狮、犬狮、非洲狮、北京狮、母子狮等,神态各异、玲珑剔透、迎吉纳福、呈祥化喜,尽显南派纤巧、灵动风格。
从清代的李氏蟠龙到号称“石雕之冠”的镂花石鼓椅及圆桌,从民国时期参加中山陵建设到重建台北龙山寺雕刻出的南派龙柱—“翻天覆地龙”,惠安石雕佳作纷呈,精品迭出。
新中国成立后,惠安石雕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惠安工匠在祖国和家乡的建设中大显身手,50年代兴建的爱国华侨陈嘉庚集美鳌园,是惠安现代石雕工艺水平的集中体现,园内的650件青石雕,内容集古代历史题材、中国革命史与新中国建设史于一身,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的奇迹,被视为中国石雕艺术的大观园。
此外,惠安雕匠在国内外不少革命圣地、名胜古迹和旅游风景区参建、兴建了一大批富有历史纪念意义的代表作和标志性工程。
首都人民大会堂的柱础、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北京海关总署、中国人民银行、亚运村五洲大酒店、中华世纪坛、井冈山会师纪念碑、卢沟桥抗战胜利50周年纪念馆、南昌起义纪念碑、西安兵马俑陈列馆、黄帝陵、青川藏公路纪念碑、淮安周恩来纪念馆、韶山毛泽东诗词碑林、江苏盐城新四军纪念馆、海南三亚鹿回头雕像、金门蒋经国纪念馆、澳门妈祖文化村、日本鉴真和尚园、马来西亚马六甲海峡三宝山的郑和雕像、湄州妈祖、厦门鼓浪屿郑成功雕像、福州西禅寺全国最高的石塔――报恩塔等都留下了惠安工匠的光荣与骄傲,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丰碑,惠安的石雕艺术也因此步入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
堪与石雕媲美的是惠安木雕。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后,以王益顺为代表的惠安木雕大师就以擅长全木结构藻井蜚声闽台,这种绝技俗称“蜘蛛结网”,适用于各种寺庙建筑。
1920年应用于重建台湾八大景之一的龙山寺,工程总建筑师王益顺因此被誉为“八闽首席木雕大师”,并推广至厦门南普陀、泉州开元寺等闽南一带名刹。
八十年代海峡两岸加强经贸往来后,富有闽南传统建筑风格的惠安木雕业受到台湾及东南亚宗教界的垂青和钟爱,浙江、福州、厦门等地凡经销台湾的金木雕企业都争相聘请惠安木雕艺人。
于是以神像和寺庙建筑为主导产品的惠安木雕业迅猛发展。
产品除了传统的寺庙古建筑雕刻构件,家具雕刻和神佛雕像外,工艺品雕刻更是应运而生,市场空间有了很大的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中外合资、外商独资、联营、个体等形式的雕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在惠安大地上迅速发展。
石雕石材业成为惠安县五大支柱产业中产值最大最有特色的产业,也是最主要的出口产业,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技能娴熟、工艺精湛的雕刻队伍。
随着科技的发展,惠安雕刻工具有了重大的变革,许多具有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切锯、磨、钻、刨等机械运用在生产一线中,自动化、机械化程度之高居全国雕刻业同行之前列。
大至几十吨重的巨石,小至可掌中把玩的顽石,在工匠的手下都游刃有余,雕刻自如,从而生产出成千上百种产品。
目前,全县有石雕石材及配套雕刻企业1400多家,其中上规模的有200多家,从业人员10万人,有三千多种石材、几十种木材原料来自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产品畅销日本、欧美、东南亚等几十个国家及港澳台等地区。
2003年全县石雕业产值80.23亿,产品80%以上出口,约占全县出口总额的80%,税收2.2亿元,其产值总量、规模和出口量均名列全国同行业前茅。
2003年,惠安县先后获国家文化部授予的“中国民间艺术(雕刻)之乡”、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授予的“中国石雕之都”称号,奠定了惠安县雕刻产业的技艺水平和产业规模在全国居于一流的地位。
惠安有石雕、木雕、砖雕、泥雕、瓷雕,尤以石、木雕品种繁多。
石材按种类分有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玉石等,木材有红木、樟木、杉木、榉木、桧木、椴木、龙眼木、黄扬木、红豆杉、黑檀、紫檀、绿檀、檀香、沉香等等;雕艺产品按其用途可分为碑石、城市园林雕刻、建材建筑构件、宗教雕刻、石木家私器具,工艺品等几大类。
墓碑等碑石类产品经过现代机械与规模加工制作,可提供花色繁多、形式多样、光洁照人的日式、欧式、中式墓碑及配套精品。
城市园林雕刻是惠安传统雕刻与现代城雕相结合的“新生儿”,由惠安工匠制作的花坛、水榭、喷水池、石塔、石桌、石凳、灯笼、人物、动物、宗教雕刻以及各种城市雕塑和园林雕刻品已遍布世界各地。
建筑建材构件主要用于建筑的墙石、门楹、窗框、梁拱、柱础、壁堵、石鼓、台阶、铺地石、飞石、沓石、盲人石、异形板材等房屋构件和寺庙、亭塔、牌坊以及拱桥、栏杆等纪念性建筑物,历来这类产品数量最多,许多既是实用建筑材料,又是具有艺术观赏价值的工艺品。
石木器具,一般有石臼、磨、碾、杯、盏、碗、盘、花瓶、壁炉、椅桌、家具、洗浴洁具,种类多,实用性最强。
石木雕工艺品是充分运用材料的形质进行工艺美术设计和雕刻的工艺制品,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雕镂精细,艺术价值最高,是惠安石木雕之精华。
惠安传统雕刻从工艺上主要可分为沉雕、浮雕、圆雕、影雕、线雕、微雕六大类,有成千上万个品种。
一、沉雕沉雕,是一种将石料打平或磨光加工后,在石面上描摩图案,依图案刻上线条,以线条的粗细深浅程度来表现各种美术图案、文字等的石雕工艺。
因线条下凹,如沉入状,立体感强,故称沉雕。
大多用于建筑物墙面装饰的雕刻和碑塔、牌坊、墓葬、摩崖石刻、宅居楹联、匾额以及工艺品等的题刻。
其中摩崖石刻、碑牌、楹联题刻为最多,沉雕工艺要求线条柔顺、鲜明,字刻保持雄浑、苍劲的原韵。
沉雕以碑记、墓葬等的石刻历史最为悠久。
如惠安境内现存的以宋代洛阳桥上蔡襄撰书的《万安桥记》碑刻及城关科山、紫山笔架山和涂岭虎岩山题刻,黄塘岩峰山经文镌刻等多处楷书字体的摩崖石刻为最早。
此外还有本县平山寺元塔上梵文及建造时间的阴刻。
明清时期,还有大量记事记游、题名诗词、楹联对句等草、楷、行、隶、篆各类字体的摩崖石刻,更有许多寺庙、水利、桥梁等修建纪事碑刻,墓葬钦赐坊牌、龟驮神道碑、阿拉伯《古兰经》文的摹刻。
还有文笔山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地震记载镂刻和明代至今的《刘望海祠颂德碑》等6块重要碑记镌刻,以及崇武城南门外海边明代黄吾野“海门深处”、紫山一片瓦明代戴一峰“呼吸帝座”题刻等等。
自明代以来,住宅的门楹、匾额的雕刻层出不穷。
进入近现代,众多纪念性建筑物、碑塔、陵园、园林、风景区,乃至公路路牌路标,都有沉雕字刻。
还有些工艺品也雕上题刻,如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展览有四季花纹和文字、图文并茂的青石“四季小屏”等阴刻。
这些石刻,无论是笔力和神韵,都保留着原有遒劲精湛的书法艺术魅力和清晰图像。
至近现代,图案沉雕技艺在惠安工匠手里得到发扬光大, 70年代福州西湖宾馆大厅墙壁上的《松竹图》大型沉雕和出口新加坡的《敦煌飞天》大型沉雕(数十幅1.5×1.5米)等等。
这些作品,雕工刀法凌峻,盘曲有力,深浅适中,再现惠安工匠的超凡技艺,实为难得的艺术珍宝。
改革开放后的80-90年代,闽南一带百姓新居大门几乎都有阴刻楹联,沉雕产品已经数不胜数,其技艺更是炉火纯青、技高一筹。
二、浮雕浮雕,是半立体型的雕刻品,图像造型突于石料表面(与沉雕正好相反),故称浮雕。
浮雕所表现的题材和雕刻技艺与圆雕基本相同,根据脱石面的程度不同,又分浅浮雕和高浮雕。
浅浮雕是单层次雕像,内容比较单一;高浮雕则是多层次造像,内容较为繁复。
浮雕的雕刻技艺和表现体裁与圆雕基本相同。
古今很多大型纪念性建筑物和高档府第、民宅大都附有此类装饰,其主要作品有壁堵、花窗、龙柱及柱础等。
浮雕工艺历史悠久,惠安境内残存的最早浮雕作品首推唐五代王潮墓室穹顶的莲花浮雕石砖和宋代洛阳侨上的月光菩萨以及黄塘岩峰寺前后殿壁上石龛的弥勒佛、观世音立像浮雕。
这些作品虽然脱石面较浅,雕工比较粗糙,但修长秀美,线条柔顺,有较高技艺水平。
南宋时期,惠安工匠参加建造的泉州东西两塔,其上的佛像、金刚、人物和鸟兽等浮雕,传神逼真,精彩纷呈,刀笔之下充满艺术感染力,生灵活泼超然于石体之外。
此后惠安元代建平山寺石塔的32尊佛像及浮山5座石塔的佛像、花纹等雕饰,以及明初伊斯兰教墓的云月图、几何图形、古兰经文的雕刻,其造型、雕工亦颇佳。
明代,惠安已有石雕作坊,技艺大有提高,镂雕脱石技术由浅入深。
嘉靖年间(1522~1567年),重新修建的惠安孔庙大成殿和戟门前各一对线条简洁流畅、造型质朴生动的白石龙柱,数个四周雕有花鸟、神态逼真、清雅秀丽的青石柱础,以及戟门前一对形象古朴、意境高远的麒麟凤凰白石壁堵等浮雕作品,已有由浅浮雕向高浮雕发展的趋势,据测定,柱上的龙身浮出柱面,高达10余厘米,龙首凸出柱面最高处达10多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