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香港特别行政区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
- 格式:docx
- 大小:18.45 KB
- 文档页数:3
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4篇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技巧1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题型笔试的题型分客观题和主观题。
客观题为四选一的选择题,主观题主要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等。
有哪些1、单项选择题内容方面:多是重要知识点或疑难问题;命题方式:表明因果关系的问题判断,回答是什么。
关于对一些基本问题、核心问题或根本问题进行判别解题技巧:回忆法(直接从记忆库中提取要填空的内容);填入法(把答案填入分析的方法);比较法(把答案两两比较,比出最佳答案);排除法(把明显不正确的选项先排除掉,逐渐缩小范围,集中思考)。
2、简答题简答题可能是阐述一种观点,也可能是对某种理论做出解释,还可能是提供系统证明。
回答要层次清楚、言简意赅,论点或根据不可遗漏。
对已有的科学事实和观点做出肯定,阐明其具体表现,只要说明是怎样即可。
要求突出实践过程,强调具体方法,回答应当怎样,则要注意操作的程序性。
要求阐明原因,回答为什么,关键在于把道理讲清楚,保证论据全面。
对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观点,要求界定,加以区别,则需语言简洁,直接点出差异所在。
如属于记忆性问题,则需要整体把握,覆盖要点。
3、辨析题辨析题一般是给出一个表述,让考生进行正误判断。
首先要判断正确与否,然后还要给出判断的'依据。
这两步中,第一步的判断非常关键,因为一旦判断错了,后面的判断依据答的再全面也不能得分。
所以考生在做辨析题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所学理论,先做出准确的判断。
4、论述题分值较大,难度相对也比较大。
考生在作答论述题时一定要注意与简答题区别开。
既要答出相应的要点,还要进行详细的阐述,只有要点而没有解释论述不可能拿到高分。
因此,要答出每一条相应的理论知识,然后要结合实际进行阐述,二者缺一不可。
5、材料分析题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某一特定案例的能力。
每个案例都突出一个鲜明的主题,常常与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实际教育活动、教育管理活动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和容易引起困惑的事件有关。
1、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2、教师不直接将学习内容提供给学生而是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探究和发现新知识和问题的方法是()A、讲授法B、发现法C、掌握学习法D、头脑风暴法3、布卢姆将认知目标由低到高分为那六个层次()A、知识、运用、领会、分析、综合、评价B、知识、领会、运用、综合、分析、评价C、知识、领会、分析、运用、综合、评价D、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4、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一般分为()A、互不相识、双方的表面接触、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B、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双方建立友谊、形成亲密朋友关系C、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建立友谊、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D、互不相识、注意到对方存在、双方的表面接触、形成亲密朋友关系、双方建立友谊5、奥斯本提出了()A、教学目标分类理论B、认知学习分类理论C、先行组织者的教学策略D、头脑风暴法6、生理自我在几岁左右基本成熟?()A、 1岁B、 3岁C、 5岁D、 7岁7、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8、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9、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10、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11、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12、强调学习是认知结构的变化的是哪位学者()A、桑代克B、巴甫洛夫C、奥苏贝尔D、金布尔13、一旦抚育者离开,儿童就会表现出类似哭闹行为,称为()A、“同步性交往(儿童与抚育者之间交互发生影响的•行为)B、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抚养者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C、陌生人焦虑(遇见陌生人,婴儿就会哭闹或者畏缩于母亲身上的现象)D、分离焦虑14、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15、短时记忆的容量为以下多少组块?()A、4 2B、5 2C、6 2D、7 216、针对某一方面的心理发展,通过在同一时段内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比较,又迅速找到差异所在的方法,称为()A、横向比较研究B、纵向跟踪研究C、连续发生研究D、跨文化研究17、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18、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
教师资格证的答题技巧总结教师资格证是评价和确保教师素质的一项重要考试。
为了顺利通过教师资格证考试,掌握答题技巧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总结几种常见的教师资格证答题技巧,帮助考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认真审题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准确理解题目是解答问题的基础。
考生应该认真审题,仔细阅读每个题目,理解题目要求和考点。
在阅读题目时,可以使用一根笔或者手指指向每一句话,帮助集中注意力。
同时,可以在试卷上划出关键词,以便更好地理解题目。
二、分析题目类型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题目类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论述题等。
对于不同类型的题目,答题方法也有所不同。
考生需要根据题目类型来选择合适的解题策略。
例如,在选择题中,要注意排除干扰选项,找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在填空题中,要确定填写的单词或者短语的语法和语义要求;在论述题中,要明确论述的结构和逻辑。
三、掌握知识点教师资格证考试覆盖的知识点广泛而丰富。
考生需要在备考阶段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教学理论。
在考试中,需要根据题目的要求,找出与所学知识点相关的内容,并结合实际教学经验进行答题。
同时,在答题过程中,可以运用所学的教学方法和教育心理学知识,以便更好地回答问题。
四、时间管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时间一般比较紧张,因此考生需要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在答题前,可以预估每个题目需要花费的时间,并根据时间分配制定答题计划。
对于比较简单的题目,可以迅速完成,为难度较大的题目留出更多的时间。
同时,要控制好答题的速度,不要过于急躁或者过于拖延,保持良好的工作节奏。
五、重视实际教学经验教师资格证考试不仅考察考生的理论知识,还考察他们的实际教学能力。
因此,在答题过程中,考生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或者实例,给出有力的论证和解释。
通过运用自己的实际经验,能够使答案更加具体、切合实际,提高得分的可能性。
总之,教师资格证考试对于教师的能力有着严格的要求。
教师资格证答题技巧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众多想要投身教育事业的人必须面对的重要关卡。
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能够帮助考生在考试中更加游刃有余,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实用的答题技巧。
一、选择题答题技巧1、认真审题在做选择题时,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题干的含义和要求。
注意关键词、限定词和否定词等,避免因为粗心大意而选错答案。
2、运用排除法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或者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运用排除法。
将明显错误的选项排除掉,缩小选择范围,从而提高答对的概率。
3、知识迁移将所学的知识进行灵活迁移和运用。
有时候题目可能会以新的情境或形式出现,但考查的知识点是相同的。
通过将已有的知识与题目相结合,能够更好地做出选择。
4、比较选项在多个选项之间进行比较和分析。
注意选项之间的细微差别,选择最符合题意、最全面和最准确的答案。
5、相信第一感觉如果在答题过程中没有十足的把握,不要轻易更改最初的答案。
通常第一感觉往往是比较准确的。
二、简答题答题技巧1、分点作答简答题要注意条理清晰,分点作答。
按照题目要求,将答案分为几个要点进行阐述,这样既能使答案更有条理,也便于阅卷老师批改。
2、抓住关键词在回答问题时,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围绕关键词展开论述。
这样能够确保回答不偏离主题,并且突出重点。
3、简洁明了简答题的回答要简洁明了,不要冗长繁琐。
用简洁的语言准确地表达出核心观点和要点。
4、适当举例如果能够结合具体的例子来阐述观点,会使答案更加生动和具有说服力。
但要注意例子的简洁性和相关性。
三、论述题答题技巧1、确立论点在回答论述题时,首先要明确自己的论点。
论点要清晰、明确,能够准确回答题目所提出的问题。
2、展开论述围绕论点进行详细的论述。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方面进行分析,运用相关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经验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逻辑严密论述过程要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可以采用总分总、总分等结构,使论述具有条理性和连贯性。
4、结合实际论述过程中要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样能够使答案更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教师资格证中的答题技巧与解题思路教师资格证是对教师专业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一种考核,其考试内容涵盖了多个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教学技术等。
在备考过程中,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各类题型,提高答题正确率。
本文将分享一些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用的答题技巧和解题思路,以期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有所收获。
一、选择题解题技巧1. 仔细阅读题干选择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常见的题型,正确解答选择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题干,并将选项与题干进行对比。
在阅读题目时,要注意关注关键词、形容词、限制性条件等,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题意。
2. 排除法当遇到选择题不能确定答案时,可以利用排除法缩小选项范围。
首先,将明显错误或无关选项排除,然后在剩余选项中进行比较。
通过分析选项间的差异,进行逐一排除,最终确定正确答案。
3. 多选题的解答方式多选题相对于单选题而言更具考验性。
在回答多选题时,可以采取以下策略:先选必选项,再选择可能正确的选项。
对于含有“全部都是”、“只有”之类词语的选项,需特别注意。
二、解答题解题思路1.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较为常见的题型,考查考生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和主题,把握文章结构和逻辑。
(2)标注文章的关键信息、主题句和关联词,帮助理清文章主题和论述逻辑。
(3)根据问题定位到文章中的相关信息,比照选项进行对比,选取最佳答案。
2. 计算题计算题主要考察考生的基本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解答计算题时,应遵循以下步骤:(1)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和要求。
(2)分析问题,确定解题思路和方法。
(3)进行计算,注意细节和运算精度。
(4)检查答案,核对计算过程和结果。
3. 填空题填空题是对考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考查。
在解答填空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先大后小,先填写长篇幅的答案,再填写短篇幅的答案。
教师资格证的答题技巧有哪些教师资格证考试是众多想要从事教育行业的人必须要面对的重要关卡。
掌握有效的答题技巧对于提高考试成绩、顺利通过考试至关重要。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些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答题技巧。
首先,我们来谈谈选择题的答题技巧。
选择题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
对于这类题目,一定要认真审题,理解题干的意思。
有时候,题目中的关键词能够帮助我们迅速排除错误选项。
同时,要善于运用排除法。
将明显错误的选项先排除掉,缩小选择范围,从而提高答题的准确率。
另外,对于一些概念性的选择题,如果对知识点不太确定,不妨从选项入手,通过对选项的分析和比较,找到其中的逻辑关系或者矛盾点,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
在做选择题时,不要在某一道题上花费过多的时间,如果遇到难题或者不确定的题目,可以先标记下来,等做完其他题目后再回过头来思考。
接下来是简答题的答题技巧。
简答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在回答简答题时,要注意条理清晰,分点作答。
可以先对题目进行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范围,然后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回答。
比如,对于教育教学方面的简答题,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回答;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简答题,可以从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等方面展开。
回答时,语言要简洁明了,不要过于冗长和啰嗦。
尽量使用教材中的专业术语和表述,这样能够体现出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同时,要注意答题的完整性。
即使对某个知识点不是特别熟悉,也要尽量多写一些相关的内容,也许能够踩到得分点。
论述题是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比较重要的一部分。
论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阐述。
在回答论述题时,首先要明确论点,也就是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然后,围绕论点展开论述,可以结合教育教学实践中的案例来进行分析,这样能够使论述更加生动和有说服力。
在论述过程中,要注意逻辑严密,层次分明。
可以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提出论点,然后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和升华。
教师资格证中的答题技巧教师资格证考试作为评估教师能力与素质的重要标准,对于教师人才的选拔和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时,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可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本文将从题目分析、备考技巧以及答题技巧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题目分析题目分析是解答题目的第一步,只有准确理解题目要求,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和答题。
在分析题目时,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1. 题目类型:教师资格证考试的题目类型多样,包括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简答题等。
在分析题目时,要明确题目的类型,结合不同类型的解题方法进行分析和答题。
2. 题目要求: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目要求,明确所要求的答案形式。
有些题目可能需要填写具体的数值,有些题目可能需要写出详细的解题过程,因此要充分理解题目的要求,避免漏答或答非所问。
3. 关键词:在题目中,可能会包含一些关键词或关键短语,这些关键词往往能够给出一些提示和线索,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问题和答题。
因此,在分析题目时,要注意抓住关键词,理解其含义和作用。
二、备考技巧备考是答题的基础,只有充分准备,才能有信心并且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类型的考题。
以下是一些备考技巧供参考:1. 查找资料:教师资格证的题库和参考书籍是备考的重要资料。
可以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参加培训班或教师资格证相关的课程进行系统学习和备考。
2. 制定复习计划: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个人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复习计划。
合理分配时间,将复习内容分成小模块,每天有重点有计划地进行复习。
3. 做题练习: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练习,可以从历年真题、模拟题或教师资格证在线题库中选择。
通过不断做题练习,熟悉题目的出题形式和答题技巧,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速度。
三、答题技巧在答题过程中,掌握一些答题技巧可以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答题技巧:1. 阅读题目与选项:在做选择题时,要先仔细阅读题目和选项。
理解题目的意思后,再比较选项之间的差异,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然后再进行选择。
1、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2、观察学习的提出者是()A、荣格B、华生C、斯金纳D、班杜拉3、品德态度的形成包括以下阶段()A、顺从阶段、认同阶段、内化阶段B、醒悟阶段、转变阶段、自新阶段C、前道德阶段、因循阶段、原则阶段D、自我中心阶段、权威阶段、可逆性阶段、公正阶段4、未知概念是已知概念的上位概念,则对未知概念的学习属于()A、类属学习B、总结学习C、并列结合学习D、命题学习5、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A、认知能力B、操作能力C、社交能力D、模仿能力6、根据研究,以下哪一年级是品德发展的关键期?()A、初一B、初二C、初三D、高一7、在儿童早期,以下哪种内驱力的作用最为突出?()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自我提高内驱力来源:考试大D、欲望内驱力8、不能遵守公认的正常儿童行为规范和道德标准,不能正常与人交往和参与学习的行为,叫做:()A、差生行为B、问题行为C、逆反行为D、心理障碍行为9、将人格分为内向型和外向型的是()A、荣格B、谢尔顿C、威特金D、霍兰德10、学生害怕在社会交场合讲话,担心自己会因发抖、脸红、声音发颤、口吃而暴露自己的焦虑,觉得自己说话不自然,因而不敢抬头,不敢正视对方眼睛。
这种心理症状是一种:()A、抑郁症B、恐怖症C、焦虑症D、强迫症11、人们对人或事物所持有的一套比较笼统、概括、固定的看法,并以这种看法作为评价人或事物的依据()A、首因效应B、近因效应C、晕轮效应D、刻板印象效应12、根据学习材料的性质与学习者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把学习分成()A、言语信息学习、智力技能学习、认知策略学习B、接受性学习、发现式学习C、意义性学习、机械性学习D、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心智学习、习惯学习13、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到强化而如同自己也受到强化一样,这称为()A、外部强化B、自我强化C、直接强化D、替代强化14、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B、形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15、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活动的本质与规律,探讨学生学习与一般成人学习的不同之处的学习是()A、人和动物的学习B、人类的学习C、学生的学习D、知识和技能的学习16、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17、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声望的需要是()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C、欲望内驱力D、自我提高内驱力18、以下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A、观察力B、记忆力C、意志力D、思维力19、对多方面的事物或活动具有的兴趣是()A、直接兴趣B、间接兴趣C、中心兴趣D、广阔兴趣20、以下能够测定12种人格特质的问卷是()A、艾森克人格问卷B、Y-G人格测验C、主题统觉测验D、卡特尔人格因素问卷21、在影响人际吸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属于以下那种因素的作用()A、熟悉性临近性B、形似性与互补性C、外貌D、对等性或互惠性。
教师资格证考试的答题技巧1.永远不要空洞的问题教师资格证考试答题时,任何一个问题,不管你会不会,都不能是空的。
尤其是遇到自己不会的题,尽量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平时练习的相关内容来填写题干内容。
只要你回答了就可以打分,哪怕是一两个硬分,但是你不回答,教师资格证考官也不能给你硬分。
仔细检查问题教师资格证考题一定要认真审题。
看完题,你要选择答案。
记住不要看起来很熟悉的问题。
你甚至以前做过,一上来就要选答案。
然而,这种回答通常容易出错。
保持谦虚的态度,认真看题才对得起出题的老师,不是吗?教师笔试单项选择题答题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它可以很快,但质量必须跟上!3.简答程序教师资格证笔试简答题我真的满足不了。
学会翻译问题。
比如“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在答题时翻译成“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是教育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也是可以得分的。
如果教师资格证考试是某个理论或者某个教育工作者的核心思想,你没有记住所有的知识点,那么你也可以记住理论和思想中的一两点,根据这两点开始写作,努力写。
4.分析判断问题教师资格证笔试试题真的不能分析,要先答好对错。
第一步,太绝对的,不符合生活经验的,一般都是错的,所以是常识性问题。
直接写这个说法是不科学的。
第二步,如果正确,再抄一遍题目,然后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案例进行讨论。
如果错了,倒着重复问题,然后结合现实生活分析。
5.案例组合教师笔试案例的分析题一定要结合案例回答,以免跑题,越走越远!“物质”这三个字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实在无法回答,从案例中能看出哪些理论,能看出多少,回答这些理论的所有相关知识。
你一定要注意结合案例来回答,不要文不对题。
教师资格证考试需要注意的地方1.考前整理考点,准备好考试设备。
学生在提前准备进入教师资格证考场之前,可以在脑海中过一遍该科目的常规考点、必考点和易混淆点,清楚地了解教师资格证的知识结构;也可以参考自己整理的错题集,整理自己的常见错误和易混淆点。
1、现代理论认为,学生在过程中处于( )地位。
A.从属
B.被动
C.主体
D.主要
2、1989年6月获得“小罗克韦尔奖章”、“世界级科技与工程名人”和“国际理工研究所名誉成员”称号。
1991年lo月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是( )。
A.钱学森
B.袁隆平
C.李四光
D.高铭暄
3、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4、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教育特点
C.教学规律
D.教学特点
5、现代理论认为,学生在过程中处于( )地位。
A.从属
B.被动
C.主体
D.主要
6、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
7、“而立之年”指的是( )岁。
A.20
B.30
C.40
D.50
8、古人云:“君子处其实,不处其华;治其内,不治其外。
”这句话提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 )。
A.学生的行为培养
B.学生的能力培养
C.学生的人格养成
D.学生的情感体验
9、教育教学工作应当符合教育规律和( ),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A.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B.教育特点
C.教学规律
D.教学特点
10、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人类所取得的经验和科学认识的课程种类是( )。
A.学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活动课程
D.隐性课程
11、下列教师在师生沟通中的体态语不恰当的是( )。
A.保持善意的目光接触
B.不时点头
C.时有微笑
D.手指指指戳戳
12、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 =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3、某学校组织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张老师给予小红同学的评语是:你的设计方案很棒,并且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你能够保持实力,在活动实施方面设计的很新颖,值得表扬,但在结束环节过于潦草,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于张老师的评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比赛成绩
B.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C.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D.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14、实施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校长由( )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A.乡(镇)
B.县级
C.当地
D.市(地)级
15、唐代诗人李商隐曾在诗中写道:”镂金作制传荆俗,剪绿为人起晋风。
”这句诗描绘的是中国哪一种民间艺术形式?()
A.春联
B.年画
C.窗花
D.皮影
16、某学校组织活动方案设计比赛,张老师给予小红同学的评语是:你的设计方案很棒,并且在如此激烈的比赛中,你能够保持实力,在活动实施方面设计的很新颖,值得表扬,但在结束环节过于潦草,望再接再厉,取得更好的成绩。
关于张老师的评语,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是( )。
A.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比赛成绩
B.张老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C.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D.张老师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
17、我国《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的机会”。
这体现了素质的( )。
A.全体性
B.基础性
C.发展性
D.全面性
18、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某教师把分12个馒头的计算板书出来:12÷3=4(人),12÷2 =6(人),12÷0.5=24(人),这一做法体现了( )。
A.巩固性原则
B.直观性原则
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19、建立系统论的科学家是( )。
A.贝塔朗菲
B.维纳
C.申农
D.普里戈金
20、创造性思维大体都经历四个阶段,其中( )也被称为灵感期。
A.准备期
B.酝酿期
C.验证期
D.豁朗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