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
- 格式:pdf
- 大小:141.34 KB
- 文档页数:8
2011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真题及详解[视频讲解]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 .《大教学论》B .《学记》C .《普通教育学》D .《教育论》【答案】A【解析】1632年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发表了《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夸美纽斯强调教育的自然性,主要观点有:①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②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和方法;③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A .能动性B .阶段性C .个别差异性D .不平衡性【答案】C【解析】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必须尊重和理解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发现并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好“因材施教”和“长善救失”,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并得到最大的发展。
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
A .苏格拉底B .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答案】A【解析】苏格拉底重视知识与美德的教学。
在教学中,他并不把真知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对话、诘问、辩论的方式,让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后引导学生经过思考去获得真知。
由于苏格拉底把教师比喻为“知识的产婆”,因此,“苏格拉底方法”也被人们称为“产婆术”,它是西方最早的启发式教育。
2011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初、高中)真题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动力。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A、关爱学生2.()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
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3.(B、基础教育C、应试教育D、课程教育)是教育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释:罔:迷惑、糊涂。
殆:疑惑、危险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5.句中划线词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A、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就那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
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D、徐悲鸿在画室花了一副自书的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以表示他坚决的反抗。
6.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马上制止,让徐刚站到讲台边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A.关爱学生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2.()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B.基础教育C.应试教育D.课程教育3.()是教育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迷惑、糊涂。
殆:疑惑、危险。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5.句中划线词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A.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就那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D.徐悲鸿在画室花了一副自书的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以表示他坚决的反抗6.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徐刚站到讲台边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011下半年四川教师资格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A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情境教育学由三个维度组成,下列选择项中不属于其要素的是【】A.情境线索B.从实践到理论的线索C.理论线索D.技术操作线索2.学校的出现,是在【】A.远古(原始社会)教育阶段B.古代教育阶段C.现代教育阶段D.当代教育阶段3.社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社会个体的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是【】A.教育本质B.教育功能C.教育目的D.教育价值4.教师角色中表现最为突出的是【】A.教员角色B.领导者角色C.人类灵魂工程师角色D.心理医生角色5.“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此话表明教师的劳动具有【】A.复杂性B.创造性C.示范性D.长期性6.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A.控制教学过程B.控制学生C.塑造学生D.发挥学生的主动性7.在我国,最早实施分科教学的著名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庄子B.教学过程是一个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发展主要是指【】A.身心发展B.知识积累C.身体素质提高D.情感意志品质的发展9.知识学习的第一个阶段是【】A.领会B.选择C.保持D.应用10.基础教育的核心问题是【】A.审美教育B.文化教育C.道德教育D.素质教育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共1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从成分上进行分析包含有【】A.教育目的B:教育内容C.教育制度D.教育方法E.教育媒体1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规律,包括【】A.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顺序性B.要适应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C.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D.要适应人的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E.要适应教育环境的特点13.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A.教育预见能力B.教育传导能力C.教育过程控制的能力D.监管学生的能力E.自我教育的能力14.师生关系主要表现为.【】A.工作关系B.人际关系C.组织关系D.心理关系E.非正式关系15.我国中小学课程包含【】A.劳动经验要素B.认知经验要素C.审美经验要素D.健身经验要素E.道德经验要素16.人格教育的方法包括【】A.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B.确定人格教育的导向C.明确道德规范教育的基本内容D.训导E.表扬17.道德修养所包括的内容主要有A.学习B.练习C.座右铭D.立志E.慎独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8.隐性课程19.个体社会化20.校风21.教学大纲22.学习诊断式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3.情境化了的教育学对课堂教学产生的影响。
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斯多德D.昆体良4、某教师引导学生依据个人的奋斗目标,选出有针对性的格言作为自己的座右铭,用以自律自励,不断自我提高。
该教师的行为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修养B.锻炼C.陶冶D.制度5、一名调皮的学生屡次扰乱课堂,教师请其站到教室后面,教师运用了()。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消退6、一位初中语文教师教学生用列课文结构提纲、画网络图的方法促进学习,这里所教的学习策略是A.观察法B.实验法C.个案研究法D.调查法12、1958年我国曾提出过“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
“两个必须”是指()。
A.教育必须为当前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教育必须为阶级斗争服务,必须与社会活动相结合C.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D.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工农相结合13、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体现的是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B.教育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原则14、人在心理活动和行为中表现出的稳定的动力特点是()。
A.人格B.性格C.能力D.气质15、我们常用“孟母三迁”的故事来说明哪种因素的教育意义?()A.遗传B.环境C.教育D.主观能动性16、衡量道德品质的重要标志是()。
教师资格认定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2011年下半年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60.00)1.______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A.关爱学生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解析: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终身学习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2.______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工艺性事业。
A.义务教育√B.基础教育C.应试教育D.课程教育解析:3.______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解析: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论语·为政》)【注释】①罔:迷惑、糊涂。
②殆:疑惑、危险。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_____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解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意思是: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茫,只思考却不学习就会疑惑。
5.句中划线词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______A.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D.徐悲鸿在画室里挂了一幅自书的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以表示他坚决的反抗解析:6.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
2011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学真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被称为“教育学之父”的教育家是( D )。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布卢姆D、夸美纽斯2、教学过程诸环节的中心环节是( B )。
A、备课B、上课C、辅导D、检查3、教育目的观上,“个人本位论”的代表是( D )。
A、柏拉图B、梁启超C、孔子D、卢梭4、我国古代奴隶制时期的教育内容主要为( A )。
A、“六艺”B、“七艺”C、“四书”“五经”D、文雅教育5、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 B )。
A、教学与交往B、活动与交往C、教学与活动D、修养与交往6、下列观点中,哪一个不属于孔子的教育思想( D )。
A、“有教无类”B、启发式教育C、主张因材施教D、提倡自然教育7、通过人工控制因子,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自变量的变化和结果的研究方法是( A )。
A、实验法B、观察法C、调查法D、比较法8、对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D )。
A、政治制约着教育的领导权和教育的享受权B、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改革的方向C、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D、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具有决定作用9、沈从文小时候特别喜欢逃学,且长时间对老师的批评、斥责非常抵触,但是他的一位姓毛的小学老师利用校园里的一棵楠树激发了他的进取心,最终成为杰出的作家。
这个故事主要告诉我们学生具有发展的( C )。
A、普遍性B、现实性C、可塑性D、差异性10、教师随意私拆、学生的信件、日记属于侵犯学生( C )的行为。
A、人身自由权B、身心健康权C、隐私权D、受教育权11、以下对师生关系的表述不准确的是( C )。
A、教学上是授受关系B、人格上是平等关系C、本质上是朋友关系D、道德是促进关系12、当前我国学校课程的基本形式是( D )。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广域课程D、学科课程13、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概念、原理性知识,常常会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中的相关情境或者设置模拟情境,这主要体现的是教学过程中( C )的特点。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教育心理起源论认为教育起源于【】。
A.生产劳动B.模仿C.语言D.动物本能2.被毛泽东称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的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的是【】。
A.陶行知B.蔡元培C.杨贤江D.徐特立3.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A.格塞尔B.杜威C.华生D.霍尔4.最早倡导教育实验并提出“实验教育法”这个名称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B.裴斯泰洛齐C.梅依曼D.洛克5.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6.教学从本质上讲是一种【】。
A.认识活动B.智育活动C.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活动D.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活动7.“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A.陶冶教育B.榜样示范C.实际锻炼D.品德评价8.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9.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是【】。
A.全面发展的教育理论B.认知结构理论C.教学与发展理论D.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10.教师职业开始出现始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初期C.封建社会初期D.资本主义社会初期11.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的心理特征决定了教师的劳动具有【】。
A.示范性B.复杂性C.主体性D.长期性12.普通中小学经常组织诸如生物、物理、航模等兴趣小组,主要是为了【】。
A.深化课堂教学B.培养竞赛人才C.因材施教,发展青少年个性特长D.充分发掘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学习潜力13.用来解决做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的知识称为【】。
A.感性知识B.理性知识C.程序性知识D.陈述性知识14.奥苏伯尔提出的三个主要影响迁移的认知结构变量是【】。
2011年下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一、单选题1,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出版了()。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答案A,《大教学论》B,《学记》C,《普通教育学》D,《教育论》考点教育制度概述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A文字解析1632年,捷克的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写出了《大教学论》。
这是近代最早的一部教育学著作。
在这本著作中,他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主张建立适应学生年龄特征的学校教育制度,论证了班级授课制度,规定了广泛的教学内容,论述了教学原则,高度地评价了教师的职业,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2,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
答案A,能动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平衡性考点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及任务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C文字解析有的人观察能力强,有的人动手能力强,有的人善于口头演讲,有的人善于书面写作。
这说明人的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尽管正常人的发展要经历一些共同的基本阶段,但个别差异仍然非常明显,每个人的发展优势(方向)、发展速度、高度(达到的水平)往往是千差万别的。
3,提出“产婆术”的教育家是()。
答案A,苏格拉底B,柏拉图C,亚里士多德D,昆体良考点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分值 2 分正确答案 A文字解析苏格拉底的教学过程思想,公元前5世纪时,古希腊出现了第一批职业教师,他们是以传授知识为职业的智者派,开始了对教学的探索。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苏格拉底,他重视知识与美德的教学。
在教学中,他并不把真知直接教给学生,而是通过对话、诘问,让学生陷入矛盾的困境,然后引导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去获得真知。
这种帮助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被称之为“产婆术”,亦称苏格拉底法。
2011下半年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二、简答题21.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22.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有哪些?23.小学生品德培养的常用方法有哪些?三、材料分析题24.请阅读下列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小学新教师杨洋在谈教育感受时,有些无奈地说:“刚走上教育岗位时,我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一直对学生充满着爱心,希望用自己的爱来感化学生,带好班级,促使他们成长。
但很快就发现,在管理班级时一定要严格要求,有时用简单命令的方式反而更加奏效,这使我对这一教育信念产生了困惑……”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谈谈你对“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解。
的房子,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各种各样的工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中。
不管怎样,河坡上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都还不错。
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几,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了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
可是,那个小村庄,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1)简要分析该文本的写作特点。
(2)如指导中年段小学生学习本文,试拟定教学目标。
(3)依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
27.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l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优路网校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请问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一支冠军队?解法l:按照比赛进程,第一轮l6支球队进行8场比赛,淘汰8支球队;第二轮,晋级的8支球队进行4场比赛,淘汰4支球队;第三轮,再次晋级的4支球队进行2场比赛,淘汰2支球队;第四轮,2支球队进行决赛,产生l支冠军队。
所以,一共要进行15(8+4+2+1)场比赛,才能产生l支冠军队。
解法2:匈牙利数学家路莎·佩特曾说:“数学家往往不是对问题进行正面的攻击,而是不断地将它变形,甚至把它转化为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
2011年下半年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动力,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A.关爱学生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2. ()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B.基础教育C.应试教育D.课程教育3. ()是教育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4.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注释:罔:迷惑、糊涂。
殆:疑惑、危险。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5. 句中划线词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A.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就那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的飞翔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D.徐悲鸿在画室花了一副自书的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以表示他坚决的反抗6. 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
A.马上制止,让徐刚站到讲台边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幽默化解,缓和课堂气氛7.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全国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2011年下半年(总分:35.00,做题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30,分数:30.00)1.()是教师专业发展不竭的动力。
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师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A.关爱学生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终身学习√解析:2.()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A.义务教育√B.基础教育C.应试教育D.课程教育解析:3.()是教师职业的本质要求。
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没有感情就做不好教育工作。
教师要始终牢记自己的神圣职责,志存高远,把个人的成长进步同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并在深刻的社会变革和丰富的教育实践中履行自己的光荣职责。
A.爱国守法B.爱岗敬业√C.教书育人D.关心集体解析: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子日:“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论语·为政》)【注释】①罔:迷惑、糊涂。
②殆:疑惑、危险。
下列对孔子这段话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孔子看来,学和思二者不能偏废,主张学与思相结合B.孔子指出了学而不思的局限,也道出了思而不学的弊端C.光学习不思考会越学越危险,光思考不学习会越来越糊涂√D.孔子学与思相结合的思想,在今天仍有其值得肯定的价值解析:5.句中划线词语含贬义色彩的一项是()。
A.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B.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C.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D.徐悲鸿在画室里挂了一幅自书的对联:“独持偏见,一意孤行”,以表示他坚决的反抗解析:6.徐刚在课堂上突然大叫,有的同学也跟着起哄。
下列处理方式,最恰当的一项是()A.马上制止,让徐刚站到讲台边B.不予理睬,继续课堂教学C.稍作停顿,批评训斥学生D.幽默化解,缓解课堂气氛√解析:7.《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的战略主题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