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店乡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第六单元
- 格式:doc
- 大小:82.00 KB
- 文档页数:14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人教版]教学目标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会掌握以下知识点:–了解寓言故事的基本特点,理解事物的本质和内涵意义;–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以及故事背后所传达的智慧;–通过朗读和复述寓言故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通过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1.理解故事背后的寓意。
2.阅读理解和复述能力的提升。
3.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如何通过朗读故事,更好地理解寓言故事的深层含义;2.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分析寓言故事的内涵意义;3.如何通过团体合作,进一步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热情。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课1.教师向学生提问:你们听过什么是寓言故事吗?2.让学生举例,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想。
3.引导学生进入本单元的学习。
第二步:阅读故事1.分组朗读故事《鼠猫同眠》。
2.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理解故事中的含义。
3.引导学生发现故事的内在含义和警醒。
第三步:理解故事寓意1.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寓言故事的寓意。
2.学生就自己的理解发表自己的看法。
3.在班级中展开讨论,让学生的意见碰撞和交流。
第四步:讲故事1.学生分组进行故事复述。
2.评选出最佳的复述组合作表演。
3.激发学生参与、表现,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达能力。
第五步:拓展问题1.教师提出其他的寓言故事。
2.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发掘寓言故事中的智慧。
3.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教学评价本次教学采用了多种教学方式,充分运用了学生的多种智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提高对故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并且让学生在思考过程中形成自己的思考模式。
同时,通过团队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全方位地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思考能力。
本次教学实验效果良好,学生们都表现出了良好的学习热情和归纳总结能力。
【语文教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m21“农村家庭”研究指导案例指导老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学习目标1.我要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我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阅读课文,背诵最喜欢的段落,提取和积累好的单词和句子。
3.我要了解文的叙述顺序,学习作者的表达方式学习方法:情感阅读与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展示学习、意境想象结合插图★预习任务1.阅读正确的发音,能够书写单词,并努力理解单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文,读通读熟,弄清楚文了乡下人家的哪些生活场景。
3.画出你喜欢的地方,写下你的感受。
★预习收获:一、我会发音和构词。
(每组两个单词)棚()饰()冠()菊()瞧()率()二、我发现这些句子很好。
三.文内容我知道。
1.我在全世界都读过。
我读到的最好的东西是《自然》的第二部分。
我可以深情地读给我的同桌听。
2、我发现文共____个自然段。
第1d6自然段分别描述了这样几幅画面:① 瓜藤爬檐图;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
第7段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_四、预习文后乡下生活给我的感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我的问题问题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小组讨论归纳后生成的问题自我评价家长评价科主任评价教师评价★学习任务[任务1]你最喜欢乡村生活的哪一个场景?请动情地读出来,告诉我你为什么喜欢它。
(你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任务二】文最后一段为什么说“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任务3】阅读这篇文章,思考作者是如何描述乡村风景的?★个性修改补充自我评估科主任评估◆读后“链接”,写写自己的感受。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语文s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四年级语文科下册21课(单元、节)课时课题爬山课型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学习目标、学习生字新词,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理清课文思路,在文中画出父亲的语言。
重点难点、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
2、边读边划,将父亲的话找出来并做上记号。
学法指导讨论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导学过程学案导案自主学习预习导学、同学们爬过山吗,能将自己爬山的经历与大家分享一下吗?2、自由读课文,将文中的生字新词用“——”做上记号并写下来。
3、默读课文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通过再读,你有什么新的感受?我的疑惑和补充边读课文边画(提示:将自己喜欢的词语收集起来,还要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了解它的意思哦!)问题解决、将自己再读课文的感受与同桌分享。
2、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达标测试、默读课文,完成下表。
次数什么地方什么情况说话内容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学生交流,汇报填表情况。
3、理解父亲第一次说的话。
读了父亲的话,我的理解是4、“征服”还可以换成……认真思考,独立完成教与学的反思自我评价四年级语文科下册21课(单元、节)2课时课题爬山课型授课教师授课时间授课班级学习目标、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体会父亲说话的含义。
2、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重点难点抓重点句子细细品读,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学法指导讨论法、合作交流法、练习法导学过程学案导案自主学习预习导学品读与父亲的第二次对话。
、自由读读5、6、7自然段;2、父亲的话强调了什么?3、“我”的说法对吗,为什么?4、句子感悟: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了头。
读句子,你体会到什么?能仿写一句吗?能说出一个你自己尽力(或没尽力)的一件事吗,你今后会怎样去做呢?我的疑惑和补充有感情朗读说一说画出书中语句,写体会合作探究问题解决品读与父亲的第三次对话。
21、爬山主备人:安文娟互审人:孙红霞【学习目标】:1、认识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掌握词语“煮熟、燃起、灯火辉煌、智慧”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3、体会父亲的话的深刻含义,学会做事要有信心,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
【学习重难点】:深入体会理解父亲讲话的内容。
【导学过程】:一、疑:根据课题及内容提出问题。
1、2、3、二、探究学习。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父亲说的话打记号。
说说父亲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情况下说这些话的。
分别理解父亲三次说的话。
并有感情的朗读。
2、想一想跟父亲爬山“我”学会了什么?三、展(学生展示以上合探的问题)四、练1、我能理解下列词语征服:慢条斯理:自以为是:似懂非懂:若隐若现:一五一十: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3、思考:课文先写()后写(),是按照()样的方式安排结构的。
五、自我评价:学完这篇课文谈谈自己最大的收获:。
22、语言的魅力主备人:安文娟互备人:孙红霞【学习目标】重点:了解诗人用魅力的语言帮助老人,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的品质。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明白语言运用得恰当会产生不凡的感染力,根据一定的目的尝试写一句打动人心的语言。
【学习流程】一、疑:根据课题及内容提出问题。
1、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人?2、诗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帮助老人的?3、在他的帮助下,老人的情况有了什么样的变化?4、?二、探(1、自探2、合探)探索(一)学生齐声读书,找出课文中描写盲老人外貌的自然段,把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用“”画出来,把重点词语用“=”画出来。
探索(二)默读课文,说说诗人是在什么情况下帮助盲老人的?并找出诗人帮助老人的办法,用“”画出来,读两遍。
重点词用“”画出来,体会这是一个怎样的诗人?探索(三)自由读课文,“晚上,让彼浩勒又经过这里……摸着胡子满意地笑了。
”把描写老人与诗人神态动作的句子用“”画出来,体会他们的神态变化过程。
三、展(学生展示以上自探的部分)四、练1、根据意思写词语①心里一点也没有触动。
【语文教案】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导学案习作6――话题讨论指导目标:围绕提供的一个话题组织讨论,个人发表自己的看法;或查阅有关资料,了解别人的看法,再有条理地把讨论的情况或查到的材料写下。
重点和难点的指导: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把内容写具体。
突破性措施:采用小组交流的方式学习。
课前准备:通过看电视、读报纸、听广播等,了解社会新闻,关注社会热点,做好记录或剪贴。
学习指导流程:第一课时查看预习学习计划小组交流:1.在这段时间里,你从看电视、看报纸和听广播中获得了什么?你关注什么?2.梳理出一、两个共同的话题。
学习指导案例一、讨论、积累资料1.你认为我们的担忧是什么?2.各抒己见,补充。
二、学习练习内容并体验写作方法1.读一读提供的话题,说一说自己的看法。
2.阅读练习。
3.互相发言,把别人的看法做记录。
4.讨论后如何写下具体内容?三、练习习作1.刚才,学生们说得很好,所以他们写下了前面讨论的内容,并按照练习的例子进行练习,以便更加详细和具体。
2.学生书面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B部分一、出示学生例,小组交流:一.一名学生阅读示例,另一名学生仔细听。
2.相互说说例中的优、缺点。
二、评估和分析一份中产阶级和劣等阶层的练习草案。
教师和学生从标点符号是否详细、内容是否具体、标点符号使用是否正确等方面进行评价和分析。
三、小组内根据要求修改习作。
四、抄写一个练习。
板书设计:练习6主题讨论有详有略内容具体标点符号使用正确。
六单元单元导读课教案一、明确单元主题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师:上课前让我们先来欣赏一组图片,(课件播放,配乐《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师:如果让你给这组图片配个标题,你会配什么标题呀?(根据学生回答,让板书田园和乡村两个词)2、阅读单元导语,明确单元主题师:我们就这样走在在乡间的小路上(引入单元导读)生:你会闻到瓜果的芳香师:在夜晚的池塘边生:你会听到青蛙的歌唱师:在辽阔的草原上生:你会看到成群的牛羊师:这节课呀,就让我们踏上乡间的小路,哼着乡间的小曲,到乡下走走看看,进行一次乡间之旅吧这是第六单元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课题生:《乡下人家》《牧场之国》《古诗词三首》《麦哨》师:从题目来看,这一单元的主题是什么?生:是描写乡下的风光生:描写田园的风景师:是的,这一单元我们的主题就是----走进田园、热爱乡村(师板书走进热爱)板书课题二、学习字词、扫清障碍师:哎?孩子们,进行旅行之前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准备得怎么样,打开昨晚下发的自学预习单,看着“词语我会认”部分,组内检查预习情况。
(1)小组汇报认读情况老师检查屋檐装饰捣衣和谐镶嵌骏马公爵牲畜蚕桑昼夜耘田箬笠蓑衣湖畔兜肚包裹嚼碎撩起鸡冠花西塞山麦穗儿催眠曲膘肥体壮辽阔无垠直沁肺腑分小组汇报班级展示师:我听到这个组把“麦穗儿”这个词的音读的很准,这是一个儿化音,我们再来读一遍师:“牲畜”,“畜”这个字是多音字,另外,鸡冠花的冠,西塞山的塞也是多音字,我们一起来看。
出示多音字,学生读2、练写本单元生字(1)利用课前预习单,学生自学生字师:词语我们已经认识了,这是本单元要求会写的字,先让我们来读一遍师:瞧,老师这里有一幅图,其实他是一个字,就藏在这画里面,你能猜出来吗?“巢”“率”师:我们再来看“率”这个字,是不是大家都觉得很难写?我们来学习一下: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范写师:对照黑板,检查一下预习单上写的字有没有错,改正,然后把这几个难写的字,再写两遍。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六导学案《语文园地六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能正确拼写、书写和默写词语“耕种”、“果实”、“含笑”、“葉子”。
2.能正确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内容。
3.能正确说出秋天的特点,并能通过画画的形式表达。
4.能仿写课文中的话。
二、学习重点:1.正确拼写和书写词语。
2.正确理解和朗读课文的内容。
三、学习难点:1.掌握课文中的句子的意思。
2.运用画画的形式表达秋天的特点。
四、教学准备:1.黑板、粉笔。
2.学生课本。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忆上节课所学“忆课文内容,你们还记得课文中有哪些词语吗?”并请学生将已学词语读出来,并列在黑板上。
2.学习新课(25分钟)(1)教师出示新词语“耕种、果实、含笑、葉子”给学生阅读,并提问:“请大家读一读这些词语,它们都是哪一段的词语呢?”学生回答:“这些词语都是第几段的词语。
”教师:“那我们现在就来学一学这些新词语的意思吧。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向学生解释这些词的意思。
(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课文,学生读后请描述课文的内容:“课文讲了一张什么样的画?”教师请学生回答。
教师:“非常好,那我们现在就来看看这张画。
”教师出示画了秋天的树叶和果实的图片:“请你们来猜猜,这是岁月秋天的画还是季节换了?”学生回答。
教师:“非常好,这是一张描绘秋天的画。
画中的果实有哪些特点呢?”学生回答。
“果实由小变大,有黄色的果实,树叶也是黄色的。
”教师:“非常好,果实在成熟过程中由小变大,而且会变成黄色。
那么秋天的树叶又是什么样的呢?”学生回答:“它是黄色的。
”教师:“非常好,秋天的树叶也是让我们洋溢着快乐的黄色。
”(3)教师请学生回忆课文中的话:“你们听得还仔细吗?请大家回忆一下课文中的话。
”学生随机回答。
教师:“很好,我向你们再放一遍,请同学们跟读。
”教师放音,学生跟读。
3.拓展学习(15分钟)(1)教师:“你们觉得课文中的话怎么样?”学生回答。
语文园地六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经过词语训练,提升形象地运用语言的能力。
2.经过综合性学习,激发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兴趣,培育学生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学习难点:认识拟人的句子。
学习过程:我的发现与日俱增一、复习词语1.认读词语清点中的词语。
2.听写词语。
3.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组课文后,你们一‘定有好多新的发现,试着说—?说。
二、我的发现今日,我们一同来读几个句子,看你有什么发现。
( 屏幕显示三个句子)1.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
2.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 ?( 把物看作人来写 )3.组内沟通。
4. 换一换,将加点部分换成意思同样或邻近的词语,再读——读,你又会发现什么?( 如:第一句中“舞蹈”换成“摆动” )5.试——试,说一个或几个这样的句子。
三、与日俱增1.自由朗诵,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领会诗意。
3.背诵诗句。
回想全诗,试试背诵。
4.拓展延长,收集整理。
(将你认识的描绘光景的其余诗句背给大家听)学后小结( 1 分钟)当堂检测( 5 分钟)★给以下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察觉( ji ào jué)困难( nán n àn)焦急( zhu ózh áo)连累( l ěi lèi )★辨字组词。
缸()徽()挚()茍()缺()微()垫()苞()第二课时口语社交习作显现台口头沟通显现1.小组沟通,互说互评。
边说边显现自己课外学习的成就,如:收集的图片、文字或自己的感觉、相关乡村生活的人、事或故事等等。
2.代表沟通,师生共评。
评一评谁的收获大,感觉深。
习作1.出色回放:a .读一读:上节课整理的好词佳句。
b .想想:作者是如何运用这些词句的。
c 、写一写:你感觉最深的内容。
d .用一用:本组课文作者抓住生活中最平庸的事物、最一般的场面来显现乡村生活的表达方法。
第三课时学生习作:学习难点:内容写详细。
a.教师启迪思路。
( 将自己知道的相关乡村的故事讲给大家听;把自己乡村家的情景和生活描述下来)b.教师个别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