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表格式全册)
- 格式:doc
- 大小:789.50 KB
- 文档页数:80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学案第一课导学目标1. 了解并掌握研究这本教材的基本要求和方法2. 熟悉教材结构和内容,了解每个单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3.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表达能力第一单元喜欢运动第一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篮球、足球和乒乓球的相关知识2. 研究表演篮球、足球和乒乓球的基本姿势和动作3. 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运动技能第二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运用日常交流中的礼貌用语和问候语2. 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本课中的对话内容3. 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第三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运用一些汉字的部首和偏旁部首2. 研究认读一些简单的汉字,并能正确书写3. 培养学生的汉字识读和书写能力第二单元会说故事第一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够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教育意义2. 研究表演和讲述寓言故事,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故事思维能力第二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故事的基本要素和结构2. 研究编写简单的故事大纲,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第三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运用一些常用的修辞手法和修辞语言2. 研究欣赏和分析优美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3.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第三单元神奇的科学第一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物体的相对位置和运动方向2. 研究使用一些与位置和方向有关的词语和描述方法3. 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和实验能力第二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光的传播和反射原理2. 研究观察和描述光的反射现象,并能正确解答相关问题3. 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和探索能力第三课导学目标1. 通过研究本课,了解并能正确理解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原理2. 研究观察和描述声音的特点和变化,并能正确解答相关问题3. 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以上是《最新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学案》的概要内容,具体的详细内容请根据教材进行阅读和学习。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一、我会完成以下题目。
1.我会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用“√”画出。
沉重(chén chéng )涌到(tōng yōn g )..
尊重(zūn .zhūn )输液(sū shū )..
2、我能读准下面的多音字。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导学案。
⼈教版四年级语⽂下册导学案(1-16)⼈教版四年级下册导学案1、《古诗词三⾸》学习⽬标:1、认识2个⽣字,会写5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三⾸古诗词。
3、学习通过看注解、边度边想象画⾯等⽅法,感知诗词⼤意,⽤⾃⼰话说说诗句意思。
重难点:重点:品位诗句、指导背诵、积累语⾔。
难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的情感。
教法与学法:教法:讲授法学法:质疑探究法、体验法教学准备:⽣字卡⽚、教学挂图、⼩⿊板。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独⾃⼀⼈坐在敬亭⼭上,以⼭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A. 李⽩B、.杜甫)2、夜,经过洞庭湖,看见优美的洞庭湖夜⾊,即赋诗⼀⾸。
(A、夏刘禹锡B、秋刘禹锡)预习检查:1、选择正确的读⾳风景旧曾谙(yīn ān )潭⾯⽆风镜未磨(m?m?)众鸟⾼飞尽(jìn jìng )⽩银盘⾥⼀青螺(l?u lu?)2、加偏旁组新字再组词累()()廷()()⾳()()覃()()3、恰当解释我会选厌:①憎恶②满⾜③因过多⽽不喜欢⑴、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
()⑵、这个游戏我们早玩厌了。
()⑶、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不该厌弃在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
()合作学习:1、(鸟飞⾛了,云飘远了。
)诗⼈只有静静地凝视着敬亭⼭,⽽敬亭⼭似乎也⼀动不动地看着诗⼈。
2、填写修辞⽅法我来试①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
()②遥望洞庭⼭⽔翠,⽩银盘⾥⼀青螺。
()③⽩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④能不忆江南?()迁移训练:1、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曾:谙:2、“”⼀句是对江南风景总的赞美。
与“”⼀句相呼应。
表达出作者对江南景⾊的与之情。
拓展探究:宋代诗⼈苏轼曾写过⼀⾸赞美杭州西湖风景的诗,请写出苏轼的这⾸诗。
2、《桂林⼭⽔》学习⽬标:1、认识8个⽣字,会写11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背诵全⽂。
3、感受桂林⼭⽔的美好,培养热爱祖国⼤好河⼭、热爱⼤⾃然的感情。
课前预习:1、读准字⾳,通读课⽂。
2、学习⽣字11个,积累四字词语10个。
资料搜集1. 《 清平乐·村居》中出现的人物有哪些?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阅读质疑预习字词预学 内 容3. 根据语境,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s ù xi ù xi ǔ昨天,同学们在宿.( ) 舍里讨论了关于星宿.( ) 的问题内容感知1. 这三首古诗词描写的都是 ( ) 的景象。
A. 农村B .城市2. 《四时田园杂兴 (其二十五 ) 》一诗中用黄、白、 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
肥、1. 《 宿新市徐公店》的作者是代诗人 2. 《 清平乐·村居》的作者是代词人2020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预习试题卡1 古诗词三首 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 古诗词三首 时间建议 熟读课文 默读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词。
1. 借助工具书给加点字补全音节,再把词语正确地读两遍。
l ū á wài .篱 笆稀疏. 杂.草 老 翁. 亡 赖. 2.根据书写提示,正确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
10~15 分钟资料搜集 搜集关于本文作者陈醉云的资料。
1. 本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阅读质疑2 乡下人家学生预学案设计课题 乡下人家 时间建议10~ 15 分钟1. 课文共有 ( ) 个自然段。
2. 默读一遍,朗读两遍,读通、读顺课文1. 把词语中的加点字的音节补全。
p hi é fǎng .朴素绘.成 和谐. 附.近 倘.若3. 借助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并选词填空。
照例 装饰 时令天高地阔 上面的词语中,有“按照惯例,按照常情”的意思的词语是,有“季节”的意思的词语是乡下人家》这篇课文给我们描绘了七幅图,分别是:内容感知预习字词预 学 内 容2. 根据书写提示,工整地描一描下面的生字资料搜集茅盾,字1. 文 中为什么两次提到“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2. 读了课文,我还要在上课时努力弄懂下面的问题:阅读质疑3天窗学生预学案设计1.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
1、古诗词三首学习目标:1、学会诗词中出现的生字,能结合注释理解词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前两首。
3、通过看注释,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4、在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
学习重点:1、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背诵古诗。
2、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感受江南山水的自然美,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法提示:本课分别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刘禹锡、白居易的诗词,可采用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他们的诗,按知诗人——读诗句——解诗意——入诗境——悟诗情的方法进行学习。
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
学习准备:收集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句。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我能正确地读诗词,完成下列各题。
1、瞧,本课的生字我都会写了!jìng tíng shān dòng tíng hútán miàn qīng luójiù céng ’ān( ) ( ) ( ) ( ) ( )2、我能辨别下列形近字,并组词。
谙()镜()孤()厌()暗()境()狐()压()3、我能正确地朗读这三首古诗词,并结合注释了解古诗词的主要内容,知道这三首古诗词分别是诗人___、____和____所写,他们都是__朝的著名诗人。
4、我会给多音字组词。
xiàng ()huó() 相xiāng (和hè()he ( )5、我有几点疑问想与同学交流。
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疑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探究。
阅读提示:反复地诵读古诗词,结合注释和句子,展开想象,边读边想,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体会诗句表达的感情。
跟我学阅读批注:(1)、读《独坐敬亭山》这首古诗把诗中描写的事物用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吧。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副本-医药卫生五里牌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二、课堂研习1、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1、2、3、4。
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①轮读诗词,相互正音,其余同学边听边想象画面;②相互说说对诗词的理解;③背诵自己喜欢的诗句。
4、交流展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之妙。
5、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词,感受江南的自然美。
三、当堂训练。
1、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反问D、对比a、能不忆江南?( ) ) )教师复备(学生生成)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c、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 2、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诗意: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诗意:3、我还积累了许多描写山水风光的古诗词。
, , 四、板书鸟飞云去→诗人寂寞独坐敬亭山怀才不遇→惜惜相怜湖月辉映望洞庭湖山水一体赞美江南忆江南江南美景再赞能不忆江南?色调淡雅风平浪静。
寄托山水景色迷人江南风景如画令人难以忘记五、课后反思:课标指出阅读是获得审美体验重要途径,应让学生在积极思维和情感体验中,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审美过程是一种见情、见性、见灵、见神韵活动,靠的是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特别对于这么一篇文质兼美的古诗,我更注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五里牌镇中心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二、课堂研习1、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2、检查导习2、3、4、5。
3、小组合作,探究新知①桂林山水是什么样子?你想用文中的哪一句话来概括?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②漓江的水有什么特点?读第二自然段,画出描写漓江水特点的词语。
4、汇报交流:静、清、绿。
教师出示重点句子,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感悟写法。
5、让生试着用先感叹再描述的句式,说说漓江水的其它特点。
6、总结学习方法:体会特点,感情朗读,感悟写法,想象仿写。
7、仿照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体会桂林的山的特点。
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导 学 过 程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4、范读后根据提示讨论分段。
说说 段意。
5 、这篇课文你有哪些地方不懂小组交流,找出学生普遍不懂的地方。
以待下节课解决。
拓展延伸古人以各种花寄托自己美好的情 怀,这样的诗词还有很多,你知道的有 哪些。
板书设计 2、第一朵杏花竺可桢 物候学家导学反思导 学 过 程巩固练习 ming m & ch ( !ng d uzheng zh eng( ) ()( )zh m k d g uj igu ll u ()()()x ing ch o ngcho ng q mg k e ji an()()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导学过程板书设计(2)圈一圈,哪几个部分合起来凑成了小燕子4、找出描写燕子飞行动作的词语,你从中看出了什么5、学习打比方的句子。
画出课文中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并说说把什么比成了什么。
巩固练习1、把喜欢的部分背下来2、在课外再摘抄一些描写春光的句子。
拓展延伸画一幅春天的画外形3燕子休息羽毛乌黑发亮翅膀俊俏轻快尾巴剪刀似的飞行快、轻音符、谱歌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3、看图、配乐辅助,指导学生读出 江南春日的美景,用自己的话描述感受 到的内容。
(二) 后两行——怀古1、 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 江南春天的吗2、 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 集体讨论4、 教师小结:5、 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 朗读这首诗。
6、 练习背诵古诗。
巩固练习1、 背诵课文。
2、 默写《江南春》。
拓展延伸依据《江南春》这首诗歌的内容, 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这首诗配一幅画。
板书设计导学过 程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温故互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 的“老师”是谁呢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 说明了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是人类的老 师的呢 设问导读过渡:为什么说自然界种种生物真是 人类的好老师呢(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交流(1) 第一大组重点研读课文第一、 二、六、七自然段(2) 第二、三、四大组重点研读课 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探究,教 师巡回点拨导 学 过 程水东教学区课堂导学案。
课后反思:本课教学是按照运用插图和老师的导语进入诗境—理解词句、想象画面
—吟诵诗词、体验诗情来进行。
学生通过对诗词的诵读和欣赏,感受,感受南方自然风光的美。
在学习《忆江南》这首词时,拓展了另两首,学生对这首词的了解更深入。
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在对话中巩固词义。
课后反思:本文以生动形象的笔触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
读完全文,学生
课后反思;启发学生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收获,在相互交流对话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课后反思:在学生交流后,问他们是否喜欢读这样的游记,并让学生在课外自由选择读些这方面的书,也可
以浏览互联网上的资料,鼓励学生多和老师、同学交流,这样,“足不出户,也可以游遍千山万水”。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
永安路小学语文教学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