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104.35 KB
- 文档页数:5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
医学检查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用于评估一个人的健康状况并帮助医生
诊断疾病。
医学检查可以涉及多种指标,包括血液检查、尿液检查、影像
学检查等。
以下是一些常见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
1.血液检查指标解读: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反映了体内携氧能力,正常范围为女性
120-160g/L,男性130-175g/L。
低于正常范围可能表示贫血。
- 血糖测定(FBG):血糖测定可以用于评估糖尿病的程度和控制情况。
正常范围为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血糖应低于7.8mmol/L。
- 肝功能检查:包括转氨酶(ALT/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白蛋
白(ALB)等。
异常结果可能与肝脏疾病(如肝炎、肝硬化)相关,或是药
物/酒精滥用的结果。
2.尿液检查指标解读:
-尿常规:包括尿液颜色、酸碱度、尿比重、尿蛋白、尿糖等参数。
异常结果可能反映泌尿系统疾病、肾脏问题、糖尿病等情况。
-尿常规显微镜检查:通过显微镜观察尿液沉渣中细胞、晶体、细菌等,可帮助发现肾脏疾病、泌尿系统感染等。
3.影像学检查指标解读:
-X射线:用于检测骨折、肺部状况、器官异常等。
医生会通过观察
影像来诊断疾病或评估治疗效果。
-超声检查:可用于检测器官如甲状腺、肝脏、心脏、肾脏等的结构
和功能。
医生通过观察超声图像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核磁共振成像(MRI):通过磁场和无害的无线电波来生成身体内部
器官的详细图像。
MRI常用于检测脑部、脊椎以及其他软组织的异常情况。
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医学检查指标是医生用来评估患者身体状况的重要工具,通过检查指标的变化,医生可以及时发现患者的健康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1. 血压:血压分为收缩压和舒张压,正常成人的收缩压一般在90-140毫米汞柱(mmHg)之间,舒张压在60-90 mmHg之间。
较高的血压可能表示高血压,而较低的血压可能表示低血压。
2. 血糖:正常人餐前空腹血糖水平应在3.9-6.1 mmol/L之间,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应在3.9-7.7 mmol/L之间。
较高的血糖可能表示糖尿病或胰岛素抵抗,而较低的血糖可能表示低血糖。
3.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指标。
正常的总胆固醇应在5.2 mmol/L以下,甘油三酯应在1.7 mmol/L以下,HDL应在1.0 mmol/L以上,而LDL应在2.6 mmol/L以下。
高血脂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4.血常规: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可以反映贫血的程度,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炎症或感染的存在,血小板计数可以反映出血倾向。
5.肝功能:包括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白蛋白等指标。
高的ALT和AST水平可能表示肝功能损害,高的TBIL和DBIL水平可能表示黄疸,低的白蛋白水平可能表示蛋白质营养不良。
6.肾功能: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尿蛋白和尿常规等指标。
高的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水平可能表示肾功能损害,高的尿蛋白水平可能表示肾脏疾病,异常的尿常规可以提示泌尿系统的异常。
7.甲状腺功能:包括甲状腺素(T3)、甲状腺素(T4)、甲状腺刺激素(TSH)等指标。
高的T3和T4水平可能表示甲状腺功能亢进,而高的TSH水平可能表示甲状腺功能减退。
8.骨密度:用于评估骨骼疏松和骨质疏松的程度,常用的指标是骨密度T值和Z值。
模块十二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和药品说明书的解读项目一、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一、血常规检查1. 血液概述(1)定义:流动在人全身各组织器官中的一种红色不透明的粘稠液体,具有输送营养、氧气、抗体、激素和排泄废物及调节水分、体温、渗透压、酸碱度等功能。
(2)特点:A.占体重8-9%,5000-6000ml,pH7.35-7.45B.构成:血浆(无形成分)细胞(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一).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参考范围:正常成人(4.0~10.0)×l09L新生儿(15.0~20.0)×109/L6个月至2岁儿童(11.0~12.0)×109/L临床意义:1.白细胞增多(1)生理性:月经前、妊娠、哺乳期妇女,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新生儿及婴儿等(2)病理性:炎症、细菌感染、恶性肿瘤、药物中毒2.白细胞减少:(1)疾病:流行感冒、麻疹、白血病等(2)用药:磺胺药、解热镇痛药、抗肿瘤药等(3)特殊:感染伤寒、副伤寒,疟疾等(4)其他:放射线、化学品(苯及其衍生物)的影响(二). 白细胞分类计数(DC)➢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范围:❖胞浆内有颗粒中性粒细胞(50%~ 70%)嗜酸性粒细胞(1%~ 5%)嗜碱性粒细胞(0%~ 1%)❖胞浆内无颗粒淋巴细胞(20%~ 40%)单核细胞(3%~ 8%)1.中性粒细胞(1)吞噬细胞在急性感染中起重要作用(2)临床意义:与白细胞相同A.增多:a.急性、化脓性感染局部及全身感染b.中毒、出血及其他疾病B.减少:a.疾病伤寒、副伤寒、疟疾等b.中毒(重金属等)及用药2. 嗜酸性粒细胞(1)变形运动及吞噬功能(2)临床意义:A.增多:a.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等b.皮肤病与寄生虫病:牛皮癣、湿疹真菌性皮肤病、肺吸虫病、血吸虫病等c.血液病:嗜酸性细胞性白血病等d.用药:头孢菌素类抗生素B.减少:a.疾病或创伤伤寒或术后、严重烧伤b.用药肾上腺皮质激素等3.嗜碱性粒细胞(1)无吞噬功能,肝素、组胺、慢反应物质、血小板激活因子等,与变态反应有关(2)临床意义:A.增多:a.疾病:过敏性疾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增多达10%以上;淋巴网细胞瘤、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或转移癌等.b.创伤及中毒:脾切除及铅铋中毒以及注射疫苗后B.减少:a.疾病:速发性过敏反应如荨麻疹、过敏性休克等b.用药:促皮质素、激素应用过量及应激反应4单核细胞(1)具有活跃的变形运动和强大的吞噬功能。
项目内容红细胞计数男性:(4.0 ~ 5.5)×1012/L 女性:(3.5 ~ 5.0)×1012/L新生儿:(6.0 ~ 7.0)×1012/L白细胞计数成人:(4.0 ~ 10.0)×109/L 血小板计数(100~ 300)×109/L血红蛋白男:120 ~ 160g/L 女:110 ~ 150g/L新生儿:170 ~ 200g/L分类临床意义尿淀粉酶增高急性胰腺炎发作期、胰头癌、流行性腮腺炎等降低见于重症肝炎、肝硬化、糖尿病等尿胆红素①肝细胞性黄疸: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肝硬化、药物性肝损伤等;②阻塞性黄疸:如化脓性胆管炎、胆道肿瘤、胆囊结石等尿酮体糖尿病酮尿: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沉渣结晶①磷酸盐结晶;②尿酸盐结晶:常见于痛风 粪外观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粪外观临床意义稀糊状\水样便各种肠道腹泻,或急性胃肠炎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副霍乱等黏液便小肠\大肠炎症胨状便过敏性肠炎、慢性菌痢等脓血便细菌性\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直肠或结肠癌鲜血便痔疮、肛裂、息肉等下消化道出血等柏油便上消化道出血白陶土便阻塞性黄疸细条便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 肝功能检查检查分类参考值临床意义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成人:5~40U/L①肝胆疾病;②其他疾病:心肌炎、急性心梗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成人:8~40U/L ①急性心梗;②肝脏疾病血清γ-谷氨酰转移酶(GGT)①肝胆疾病;②胰腺疾病血清碱性磷酸(ALP)①肝胆疾病;②骨骼疾病;③他汀类药清蛋白和球蛋白比值(A/G)减少至小于1:肝硬化、慢性肝炎、肝实质性损害、肾病综合征等 其他检查分类内容血尿酸(UA)增高:诊断痛风的主要实验室依据淀粉酶35~135U/L增高:①诊断胰腺炎:急性胰腺炎是AMY增高的最常见原因;②胰腺癌早期空腹血糖(FBG) 3.9~6.1mmol/L血清肌酸激酶(CK)活性①CK为早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灵敏指标之一;②其他:如急性脑血管疾病血清CK同工酶活性①CK-MB是早期诊断AMI的重要指标之一;②CK-MM增高:骨骼肌损伤的特异指标;③CK-BB增高:神经系统疾病;恶性肿瘤肌钙蛋白(cTn)是诊断心肌坏死最特异和敏感的首选标志物三酰甘油(TG)是导致脂肪肝的主要原因和动脉粥样硬化(AS)的独立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之一(HDL)低密度脂蛋白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基本因素(LDL)“大三阳”HBsAg(+)、HBeAg(+)(表示HBV在复制,传染性强)、抗-HBc(+)“小三阳”HBsAg(+)、抗-HBe(+)、抗-HBc(+)HBV-DNA是诊断乙型肝炎的直接证据 【最佳选择题】 成年男性正常的血红蛋白范围应是 A.90~110g/L B.110~150g/L C.120~160g/L D.140~180g/L E.170~200g/L『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血红蛋白范围:男:120 ~ 160g/L;女:110 ~ 150g/L。
2019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试题: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2019执业药师药学综合知识试题: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最佳选择题血清白蛋白(A)与球蛋白(G)比值在正常参考区间的是A.1B.1.5:1C.1.5:1~2.5:1D.2.5:1E.2.0:1『正确答案』C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进行肝功能检查时,其结果可能会显示A.AST上升B.ALT上升C.AST/ALT比值1D.AST/ALT比值1E.AST、ALT同时上升『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在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血清AST升高幅度不如ALT,AST/ALT比值﹤1。
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时,肝功能检查显示的是A.AST上升幅度大B.ALT上升幅度大C.AST、ALT同时上升D.ALT上升幅度高于ASTE.AST上升幅度高于ALT『正确答案』E依据“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可以诊断的是A.高血压B.肾病综合征C.消化系统溃痛D.高脂血症E.急性胰腺炎『正确答案』E可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检查项目是A.血淀粉酶B.肌酸激酶增高C.淀粉酶增高D.尿淀粉酶E.碱性磷酸酶增高『正确答案』B可判断肾功能受损的指标A.胆红素B.血清尿素氮与血清肌酐升高C.碱性磷酸酶D.血清尿素氮E.血清淀粉酶『正确答案』B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正常值A.4%~6%B.48%~60%C.3.8%~4.0%D.4.8%~6.0%E.2.8%~64.0%『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糖化血红蛋白:高效液相法:4.8%~6.0%。
判别“大三阳”区别于“小三阳”的主要检查项目是A.抗-HBs(+)B.抗-HBc(+)C.抗-HBe(+)D.HBsAg(+)E.HBeAg(+)『正确答案』E“两对半”检测项目大三阳小三阳表面抗原(HBsAg)++表面抗体(HBsAb)e-抗原(HBeAg)+e-抗体(HBeAb)+核心抗体(HBcAb)++一新生儿确诊感染乙型肝炎,可提示其生母妊娠期间血清学检查结果为A.HBsAg为阳性B.HBeAg为阳性C.HBsAg,HBeAb均为阳性D.HBsAb,HBeAg均为阳性E.HBsAg,HBeAg均为阳性『正确答案』E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应该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A.2.0B.2.0-3.0C.0.8-2.0D.3.0E.2.0-2.5『正确答案』B粪隐血可见于A.消化道溃疡B.痛风C.膜腺炎D.骨折E.脂肪或酪蛋白食物消化不良『正确答案』A配伍选择题A.淋巴细胞增多B.嗜碱性粒细胞增多C.中性粒细胞增多D.嗜酸性粒细胞增多E.单核细胞增多1.结核病、水痘、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呈现『正确答案』A2.过敏性疾病、皮肤病与寄生虫病呈现『正确答案』D3.血液病、创伤及铅、铋中毒呈现『正确答案』B4.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呈现『正确答案』E5.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感染时呈现『正确答案』CA.尿葡萄糖B.尿蛋白C.尿液隐血D.尿胆红素E.尿液的酸碱度改变1.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正确答案』A2.多黏菌素可能会引起『正确答案』B3.黄疸、肝癌、肝硬化可产生『正确答案』DA.尿沉渣白细胞B.尿沉渣尿酸盐C.尿沉渣结晶D.尿沉渣管型E.尿沉渣胆红素结晶1.泌尿系统感染可引起『正确答案』A2.应用多黏菌素、磺胺类、顺铂可产生『正确答案』D多项选择题长期服用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致A.A/G值低于1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C.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D.γ-谷氨酰转移酶升高E.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正确答案』BCE下列是属于肾功能检查项目与结果的临床意义有A.BUN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60%-70%已受损害B.BUN值对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诊断有特殊价值C.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D.血肌酐和尿素氮不能提示肾功能性能E.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30%-50%时,血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正确答案』ABCE。
西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让医学基础飞一会……第一节血常规检查注意■“临床意义”比“正常值”更重要!一、红细胞计数(RBC)【正常参考区间】新生儿:(6.0-7.0)×1012/L 婴儿:(5.2-7.0)×1012/L儿童:(4.2-5.2)×1012/L成人:男:(4.0-5.5)×1012/L女:(3.5-5.0)×1012/L二、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常被称为“血色素”,是组成红细胞的主要成分。
【正常参考区间】女性:110-150g/L男性:120-160g/L新生儿:170~200g/L三、红细胞/血红蛋白的“临床意义”1.红细胞/血红蛋白——与贫血的关系◎贫血——即RBC及Hb减少。
◎贫血的程度——主要取决于血红蛋白(Hb)。
◎贫血按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贫血,Hb量>90g/L且低于正常参考值下限;◆中度贫血,Hb量61~90g/L;◆重度贫血,Hb量31~60g/L;◆极重度贫血,Hb量<30g/L。
2.红细胞/血红蛋白——增多的意义①相对增多频繁呕吐、出汗过多,大面积烧伤等,由于大量失水使血浆减少,血液浓缩,血中各种有形成分包括红细胞相对增多,仅为一种暂时的现象。
②代偿性和继发性增多——长期缺氧,导致的红细胞增多常继发于:慢性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病和肿瘤患者,可引起红细胞代偿性增生。
③真性红细胞增多为原因不明的慢性骨髓功能亢进,红细胞计数可达(7.0-12.0)×1012/L。
3.红细胞/血红蛋白——减少的意义①急性、慢性红细胞丢失过多——常由各种原因的出血引起。
如:消化道溃疡、痔疮、十二指肠钩虫病等。
②生成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病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慢性病贫血;肾性贫血。
□血红蛋白生成减少:如:缺铁性贫血、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贫血、珠蛋白合成障碍性贫血。
③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内异常:如:膜结构缺陷,导致的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酶活性缺陷,导致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陷等;珠蛋白肽链量改变及分子结构变异导致的血红蛋白病等□红细胞外异常:如:血清中存在红细胞抗体导致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机械性、化学性、物理性及生物因素、脾亢等原因导致红细胞破坏过多。
常用的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重点是引起变化的药物和疾病本章考情分析2015年 4分 2016年 3分 2017年 5分 从历年的命题风格分析,医学检查指标异常后所代表的临床意义 更容易被考到虽分值少,但内容多,而且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亦是疾病治疗中需要监控的指标,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应该尽量理解掌握。
(通透)部分的正常值要记住(有技巧的记忆)要树立牢固的观念:人体是一个非常精密的活体(时常调整自己)01.血常规检查02.尿常规检查03.粪常规检查04.肝功能检查05.肾功能检查06.其他常用血生化检查07.乙型肝炎血清免疫学检查CONTENT 三大常规两大功能其他血常规检查第一节1.红细胞计数2.血红蛋白3.白细胞计数4.白细胞分类计数5.血小板计数6.红细胞沉降率常用参数及其临床意义血液的组成成分血浆蛋白是血浆中多种蛋白质的总称酶激素等无机盐非蛋白含氮化合物血液的组成成分血液由血浆和各种血细胞组成血液的组成成分第一节血常规检查掌握 血细胞的不同功能红细胞 特点:•红色,两面凹的圆饼状•没有细胞核•比白细胞小•主要功能:运输氧气和部分二氧化碳氧气O 2部分二氧化碳CO 2第一节血常规检查理解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色素之间的关系运输氧气和运出二氧化碳。
更好地反映贫血的程度。
参考范围:男性:120~160g/L女性:110~150g/L新生儿:170~200g/L第一节血常规检查理解 血红蛋白、红细胞及血色素之间的关系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细胞结构血红蛋白珠蛋白血红素白细胞特点:•无色,能改变形状,呈圆球状•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功能:吞噬病菌和异物,产生抗体(防御+保护)血小板•最小,形态不规则•没有细胞核•数量较少功能:促进止血;加速血液凝固血小板日常的工作就是止血。
当血管壁因扎针或受伤而出血时,血小板就会在第一时间成群结队、奋不顾身地聚集到伤口处,产生一些复杂的变化后塞住伤口,然后再慢慢修补血管壁~1 血管壁受伤2 减少出血,血小板就位3 初步止血4 凝血第一节血常规检查血液成分猜猜猜我的肤色,淡黄色,本领大得了不得:养料废物靠我运;血球走动我带着:血液成分数我多,我是血液第一哥身材矮小又无核,模样长得不规则。
第6章药物治疗基础知识1.药物治疗方案的制定一般原则有效、安全、经济、规范2.识别和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给予非处方药物信息3.治疗药物选择的基本原则及方法治疗药物选择的原则是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也要考虑给药的方便性。
4.给药方案制定和调整的基本步骤(1)获取患者基本信息(体重、烟酒嗜好、肝肾疾病史)(2)按群体参数计算初始给药方案,并用次方案进行治疗(3)患者评估:药效学(疗效、不良反应)、药动学(血药浓度)(4)必要时,按个体数据重新计算给药方案制定药物治疗方案应考虑的问题1.为药物治疗创造条件2.确定治疗目标3.选择合适的用药时机4.选择合适的剂型和给药方案5.选择合理配伍用药6.确定合适的疗程7.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根据半衰期确定给药间隔1.小于30min----维持药物有效治疗浓度有较大困难,一般采取静脉给药2.30min-8h----主要考虑治疗指数和用药方便性,低的每半衰期1次,高的每1-3半衰期1次3.8-24h----每个半衰期给药一次4.大于24h----每天给药一次。
51.治疗药物评价的内容,一般不包括的项目是A.有效性B.安全性C.经济性D.依从性E.药品质量【正确答案】EA.药物治疗的安全性B.药物治疗的有效性C.药物治疗的规范性D.药物治疗的方便性E.药物治疗的经济性52.药物治疗的首要标准53.治疗药物选择的前提54.考虑药物的总成本是55.依据权威的专科诊疗指南答案:BAEC第7章常用医学检查指标及其临床意义一、白细胞计数(WBC)参考范围:成人末梢血:(4.0~10.0)×109/L成人静脉血:(3.5~10.0)× 109 /L新生儿:(15.0~20.0)× 109 /L6个月~2岁儿童:(11.0~12.0)× 109 /L(二)临床意义增多——主见于细菌性感染,也见于恶性肿瘤、急性创伤、急性溶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有机磷农药中毒、催眠药中毒等急性中毒等减少——主见于病毒性感染、脾功能亢进、也见于特殊细菌感染(伤寒、副伤寒、结合分枝杆菌、布氏杆菌)、寄生虫感染(疟疾);三抗药物(抗生素、抗炎、抗甲状腺)也可引起减少二、白细胞分类计数(DC)参考范围:中性粒细胞: 0.50~0.70(50%~70%)嗜酸性粒细胞:0.01~0.05(1%~5%)嗜碱性粒细胞:0~0.01 (0%~1%)淋巴细胞: 0.20~0.40(20%~40%)单核细胞: 0.03~0.08(3%~8%)临床意义1.中性:基本同WBC:重金属或有机物中毒可引起中性粒细胞减少,注意与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早期铅、汞中毒”区分2.嗜酸性多——皮肤、过敏、寄生虫少——伤寒、副伤寒、大创伤、长期用肾上腺皮质激素3.嗜碱性粒细胞:增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4.淋巴细胞增多——传染病/血液病/免疫排斥(传血排斥淋巴多)减少——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5.单核细胞:增多——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三、红细胞计数(RBC)参考范围女性(3.5~5.0)×1012/L男性(4.0~5.5)× 1012 /L儿童(4.0~5.2)× 1012 /L新生儿(6.0~7.0)× 1012 /L(二)临床意义1.红细胞增多肾癌、肾上腺瘤2.红细胞减少继发性贫血、慢性炎症四、血红蛋白(Hb)参考范围:女性:110~150g/L男性:120~160g/L新生儿:170~200g/L(二)临床意义增多:病理性缺氧、身体失水减少:血红蛋白量减少程度比红细胞严重——缺铁性贫血;红细胞计数减少程度比血红蛋白量减少程度严重——巨幼细胞性贫血五、血小板计数(PLT)参考范围:儿童、新生儿、男性(100~300)×109/L临床意义减少:骨髓疾病/再障、巨幼、恶性贫血自身免疫或自身抗体病/脾亢/体外循环(磺胺药——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创伤六、红细胞沉降率(血沉,ESR)凡体内有感染、炎症或坏死组织的情况,血沉就可加快,提示有病变的存在参考范围:Westergren 法男性0~15mm/h女性0~20mm/h临床意义增快:炎症、组织损伤及坏死/恶性肿瘤/高胆固醇减慢:(DIC)晚期血沉是否增快是鉴别恶性和良性肿瘤的重要指标之一第二节尿液检查一、尿液酸碱度(pH)参考区间:晨尿pH 5.5—6.5随机尿pH 4.5~8.0临床意义:升高:草酸盐和磷酸盐结石症、肾小管性酸中毒降低:尿酸盐和胱氨酸结石二、尿比重(SG)在4℃时尿液与同体积纯水的重量之比参考区间:成人晨尿1. 015~1.025成人随机尿1. 003~1.030(一般为1.010~1.025)新生儿1. 002~1.004临床意义:增高:滤过功能差——急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降低:肾小管对尿液浓缩功能差——慢性肾炎、肾病三、尿蛋白(PRO)人体肾脏的肾小球通透能力亢进或血浆中低分子蛋白质过多临床意义:1.药物引起:多粘灰黄氯丙嗪、甲氨蝶啶蛋白尿2。
西药综合知识与技能--常用医学检查指标的解读(2~3分)
放着我来---打小抄!
〖文件夹一“核心考点收纳”〗
〖题---分!〗
>> 练题讲题:熟能生巧
一、最佳选择题
糖皮质激素对血液成分产生的影响
A.血红蛋白含量降低
B.血小板减少
C.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D.中性粒细胞减少
E.淋巴细胞减少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糖尿病患者一旦出现尿酮体阳性,可以提示患者
A.病情尚未控制
B.胰岛素分泌过度
C.伴甲状腺功能亢进
D.生长激素分泌过度
E.伴活动性肢端肥大症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糖尿病尚未控制或未曾治疗,持续出现酮尿提示有酮症酸中毒,尿液中排出大量酮体,常早于血液中酮体的升高。
糖化血红蛋白检查结果正常值
A.4%~6%
B.48%~60%
C.3.8%~4.0%
D.4.8%~6.0%
E.2.8%~64.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糖化血红蛋白>6.5%,提示测定前3个月,血糖升高。
以下血液生化检查结果中,能提示动脉硬化与高脂血症的是
A.血清TC升高、TG升高、LDL-ch升高或HDL-ch降低
B.血清TC升高、TG降低、LDL-ch降低或LDL-ch升高
C.血清TC升高、TG升高或CK升高
D.血清TC升高、TG升高或CK降低
E.血清TC升高、TG降低或HDL-ch升高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注意掌握。
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变程度相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的是
A.血清总胆固醇
B.三酰甘油酯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D.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E.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LDL-C(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以及病变程度相关,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致病因子。
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进行肝功能检查时,其结果可能会显示
A.AST上升
B.ALT上升
C.AST/ALT比值>1
D.AST/ALT比值<1
E.AST、ALT同时上升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在急性或轻型肝炎时,血清AST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ALT,AST/ALT比值<1。
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时,肝功能检查显示的是
A.AST上升幅度大
B.ALT上升幅度大
C.AST、ALT同时上升
D.ALT上升幅度高于AST
E.AST上升幅度高于ALT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在慢性肝炎尤其是肝硬化时,AST上升的幅度高于ALT,故AST/ALT比值测定有助于肝病的鉴别诊断。
依据“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可以诊断的是
A.高血压
B.肾病综合征
C.消化系统溃痛
D.高脂血症
E.急性胰腺炎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血淀粉酶超过正常值”可以诊断的是急性胰腺炎,注意掌握。
可用于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医学检查项目是
A.血淀粉酶
B.肌酸激酶增高
C.淀粉酶增高
D.尿淀粉酶
E.碱性磷酸酶增高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检测肌酸激酶总活性及分析其同功酶的类型,对判断是否存在心肌梗死和溶栓后冠状动
脉再通的判断有一定意义。
可判断肾功能受损的指标
A.胆红素
B.血清尿素氮与血清肌酐升高
C.碱性磷酸酶
D.血清尿素氮
E.血清淀粉酶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血肌酐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
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清尿素氮浓度增加,因此通过测定尿素氮,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判别“大三阳”区别于“小三阳”的主要阳性检查项目是
A.抗-HBs(+)
B.抗-HBc(+)
C.抗-HBe(+)
D.HBsAg(+)
E.HBeAg(+)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
[“两对半”]
应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时,应该控制国际标准化比值
A.<2.0
B.2.0~3.0
C.0.8~2.0
D.>3.0
E.2.0~2.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国人用华法林进行抗凝治疗时,INR的安全有效范围通常为2.0~3.0。
粪隐血可见于
A.消化道溃疡
B.痛风
C.膜腺炎
D.骨折
E.脂肪或酪蛋白食物消化不良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的隐血阳性率可达55%~77%,可呈间歇性阳性,虽出血量大但非持续性。
二、配伍选择题
A.尿葡萄糖
B.尿蛋白
C.尿液隐血
D.尿胆红素
E.尿液的酸碱度改变
1.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能会引起
2.多黏菌素可能会引起
3.黄疸、肝癌、肝硬化可产生
『正确答案』A、B、D
『答案解析』
应用药物(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蛋白同化激素)也可引起尿糖阳性。
应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多肽类抗生素(多黏菌素)、抗肿瘤药(甲氨蝶呤)、抗真菌药(灰黄霉素)、抗精神病药(氯丙嗪)等药物,可引发肾毒性蛋白尿。
黄疸、肝癌、肝硬化可引起尿胆红素。
A.尿沉渣白细胞
B.尿沉渣尿酸盐
C.尿葡萄糖
D.尿沉渣管型
E.尿沉渣胆红素结晶
1.泌尿系统感染可引起
2.应用多黏菌素、磺胺类、顺铂可产生
『正确答案』A、D
『答案解析』尿沉渣白细胞增多见于泌尿系统感染、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前列腺炎,女性白带混入尿液时,也可发现较多的白细胞。
另由药品所致的过敏反应,尿中会出现多量嗜酸性粒细胞。
尿沉渣管型异常尚可见于应用多粘菌素、磺胺嘧啶、磺胺甲噁唑、顺铂等药物所致。
三、多项选择题
下列是属于肾功能检查项目与结果的临床意义有
A.BUN值高于正常时,说明有效肾单位60%-70%已受损害
B.BUN值对肾衰竭,尤其是氮质血症诊断有特殊价值
C.血肌酐和尿素氮同时增高提示肾功能已受到严重的损害
D.血肌酐和尿素氮不能提示肾功能性能
E.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到30%-50%时,血肌酐数值才明显上升
『正确答案』ABCE
『答案解析』血肌酐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准确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
当肾实质受损害时,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致使血清尿素氮浓度增加,因此通过测定尿素氮,可了解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所以D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