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 6KV1B 母线接地
- 格式:doc
- 大小:89.50 KB
- 文档页数:2
针对6千伏IB段母线停电注意事项:一、停2号除尘变1、联系脱硫除灰,将3号空压机、4号空压机停止倒其它空压机运行。
2、转移除尘2段负荷,停止2号除尘变运行,瞬停除尘PC2段母线。
拉开C542开关,将C542开关摇至检修位置,合除尘1段备用电源C501开关,拉开C562开关,将C562开关摇至检修位置。
3、如除尘2段不能空出空母线需要询问除尘有无异常,如有异常联系集控运行。
二、停1号化学变1、联系化学,转移化学PC2段负荷,停止1号化学变运行,瞬停化学PC1段母线。
拉开H541开关,将H541开关摇至检修位置,合化学1段备用电源H501开关,拉开H561开关,将H561开关摇至检修位置。
2、如化学1段不能空出空母线需要询问化学有无异常,如有异常联系集控运行。
三、停2号工作变1、停止1号机2号定子冷却水泵,启动1号机1号定子冷却水泵,停止2号工作变压器,瞬停工作PC2段母线,拉开2号工作变压器低压侧3132开关,将2号工作变压器低压侧3132开关摇至检修位置,合上厂用PC1段备用电源3230开关,拉开2号工作变压器高压侧3162开关,将3162开关摇至检修位置。
2、检查1号机保安PC1段电源联动正常,(拉开2号工作变压器低压侧3132后,保安段电源12DK、12ZK分闸,11DK合闸;合厂用PC1段备用电源3230开关后,应拉开12DK,防止环流),检查1号机ECMS、1号机盘车、1号机顶轴油泵、1号机空氢侧密封油泵、1号机DCS、1号机交流润滑油泵、1号机110、220直流充电装置运行正常;3、此时保安段少一路电源,如保安段失电,检查柴油机是否启动,如1号柴油机启动失败,断开10DK,合12LK,启动2号柴油机运行,用2号柴油机带保安PC1段运行,极端情况下,可以断开10ZK、20ZK合用10DK、12DK、保安联络开关12LK,用保安PC2段带保安PC1段。
3、检查1号机MCC段、1号炉MCC段、1号炉干渣机MCC段电源正常,所带转机运行正常。
6KV母线单相接地电力系统可分为大电流接地系统(包括直接接地、经电抗接地和低阻接地)、小电流接地系统(包括高阻接地,消弧线圈接地和不接地)。
我国3~66kV电力系统大多数采用中性点不接地或经消弧线圈接地的运行方式,即为小电流接地系统。
在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单相接地是一种常见故障。
6kV线路在实际运行中,经常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特别是在雨季、大风和雪等恶劣天气条件下,单相接地故障更是频繁发生。
发生单相接地后,故障相对地电压降低,非故障两相的相电压升高,但线电压却依然对称,因而不影响对用户的连续供电,系统可运行1~2 h,这也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的最大优点;但是,若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电网长时间运行,会严重影响变电设备和网的安全经济运行。
单相接地故障的危害和影响分析1. 对变电设备的危害6 kV线路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变电站6 kV母线上的电压互感器检测到零序电流,在开口三角形上产生零序电压,电压互感器铁芯饱和,励磁电流增加,如果长时间运行,将烧毁电压互感器。
在实际运行中,近几年来,已发生变电站电压互感器烧毁情况,造成设备损坏、大面积停电事故。
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也可能产生谐振过电压。
几倍于正常电压的谐振过电压,危及变电设备的绝缘,严重时使变电设备绝缘击穿,造成更大事故。
2 .对设备的危害单相接地故障发生后,可能发生间歇性弧光接地,造成谐振过电压,产生几倍于正常电压的过电压,将进一步使线路上的绝缘子击穿,造成严重的短路事故,同时可能烧毁部分变压器,使线路上的避雷器、熔断器绝缘击穿、烧毁,也可能发生电气火灾事故。
3 .对区域电网的危害严重的单相接地故障,可能破坏区域电网的稳定,造成更大事故。
4. 对人畜危害对于导线落地这一类单相接地故障,如果线路未停运,对于行人和线路巡视人员(特别是夜间),可能发生跨步电压引起的人身电击事故,也可能发生牲畜电击伤亡事故。
5.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后,一方面要进行人工选线,对未发生单相接地故障的线路要进行停电,中断正常供电,影响供电可靠性;另一方面发生单相接地的线路将停运,在查找故障点和消除故障中,不能保障用户正常用电,特别是在庄稼生长期、大风、雨、雪等恶劣气候条件,和在山区、林区等复杂地区,以及夜间、不利于查找和消除故障,将造成长时间、大面积停电,对供电可靠性产生较大影响。
金川公司热电一车间6kV母线保护BP-2B 调试方案及三措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制:姚斌 2011年 10月 19 日金川公司热电一车间6kVBP-2B母线保护调试方案及三措一、工作概况:2011年10月14日9时17分热电一车间617线路末端C相接地,热电一车间6kV母差保护动作,造成6kV甲母失压,本着四不放过的原则,本次对热电一车间6kV母差保护动作进行全检调试。
本次全检调试的主要内容为:1、对热电一车间6kV甲母元件(以2011年10月14日9时运行于甲母元件为准);CT变比、二次回路进行检查。
(以装置内部参数为准)2、对热电一车间6kV甲母元件做带负荷试验。
3、对热电一车间6kV母差保护做全检试验。
二、组织措施为保证此次调试质量和施工进度,督促工作人员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特成立金川公司热电一车间6kV BP-2B母线保护调试工作领导小组统一领导指挥,并成立以下专业小组。
1、调试试验小组组长:徐兴梅组员:臧秀畅李大川贠振兴2、安全技术小组组长:江厚成(金川公司)组员:徐兴梅姚斌任务:主要负责工作现场的安全、技术工作。
做好监护指导工作,防止人员触电、设备损坏、火灾事故及人员责任事故的发生。
三、技术措施:1、施工前,要认真审核相关图纸,对审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与设计人员进行充分沟通,确保调试质量。
2、工作前,组织人员熟悉施工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标准、规范,并组织学习本调试方案。
3、金川公司热电一车间应提供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图纸。
4、加强与厂家、金川公司热电一车间、电修车间的联系,及时解决调试问题。
5、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有预见性,并事先采取应急措施,避免实施不利,确保调试工作保质保量按时竣工。
6、金川公司电修车间应提供经考试合格且熟悉本次调试工作的工作负责人,使用变电第二种工作票且填用、执行二次安全措施票。
7、变电第二种工作票工作班成员为金昌供电公司徐兴梅、臧秀畅、贠振兴、李大川。
6kV厂用电系统接地处理策略摘要:发电厂中,厂用电系统的作用非常关键。
它对机组运行和对外供电起着保障作用,当出现故障时很可能造成机组停运。
文章简要描述了6KV厂用电系统运行时存在的接地现象,对厂用电系统出现的真接地现象和假接地现象作出了分析,并提出了分辨真假接地的判断方法和处理策略,为厂用电系统的接地故障处理提供了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6KV;厂用电系统;接地处理发电厂的厂用电系统通常是小电流接地系统,线路分支较多,电压等级低,非常容易发生接地故障。
实际运行中,只能监视接地信号和三相对地电压,对厂用电系统的绝缘状况作出判断。
但是一些非绝缘损坏的状况能产生和绝缘损坏相似的现象,对故障处理带来干扰。
这里将绝缘损坏引起的故障称为真接地,非绝缘损坏引起的故障称为假接地,作为两种状况处理。
一、接地分析和判断(一)真接地真接地即是因为绝缘损坏引起的,分为金属性接地和非金属性接地,发生金属性接地时,三相对地电压有着非常显著的变化,比较容易判定。
过度电阻大时,非金属性接地时不明显[1]。
图(一)经电阻接地后电压相量图如图(一)所示,当W相经电阻后接地,U相以及V相电压会升高。
三相线电压中心向U反方向发生了平移。
三相线电压中心移到-U端点,但不干扰负荷的运行[2]。
这个时候,和相电压相比,W相电压较低,U相电压和V相电压较高,但是低于线电压。
二次侧电压U的电压范围在0-57.7V之间,二次侧电压U、U以及U的电压是线电压100V,母线电压表显示正常。
这个时候二次开口角电压随着U的大小变化而变动。
当U为0时,开口角电压也是0,当U和-U电压相等时,开口角电压的值为100V。
开口角电压的值在0到100V之间变化,当超过15V时会发出“6KV,系统接地”的光字牌。
两种接地方式有一个相同的地方,即是非故障相电压升高,容易造成相间接地出现短路现象。
相比于金属性接地,非金属性接地引起的电弧危害更大,需要工作人员作出及时的处理。
山西漳泽电力蒲洲发电分公司1#、2#机组尖峰冷却系统改造施工方案名称:1#机组新装6kV开关柜与6kVⅠB段连接安装编制:审核:批准:陕西万方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蒲洲项目部二零一五年四月1 编制依据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接线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
1、2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母线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1-2012。
1、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质量检验及评定规程》DL/T 5161、1-2002。
1、4 《电力建设安全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第1部:火力发电厂DL5009-2002。
1、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11版2 作业项目概况及工作量2、1作业项目概况:我公司承担山西漳泽电力永济发电厂1、2号机组尖峰冷却节能项目工程, 本工程在尖峰冷却装置区域设计两段6kV母线,为设备提供6kV厂用电源,两段6kV母线电源分别由1号机组6kVⅠB段及2号机组6kVⅡB段馈线开关供电。
本方案适用于,将1号机组6kVⅠB段10BBB34GS100备用05柜拆除,在此位置处安装1面新的6kV开关馈线柜,为尖峰冷却6kV厂用A段母线提供6kV电源。
2、2工作量:10BBB34GS100备用05柜拆除,6kV开关柜安装1面(KYN28A–12中置式金属铠装高压开关柜,额定电流1250A,VD4-12型ABB真空断路器)。
3 作业必备条件(施工人员配备及资格要求;机具、工具、仪器、仪表配备;设备、材料、力能供应;施工场地,环境要求;上道工序确认要求等。
)3、1施工人员的配备:施工负责人1名,熟练安装工5人。
3、2对班组安装人员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必须熟悉安装图纸并了解安装内容与步骤。
3、3 施工工器具的配备:3、4 设备、材料的准备:4 作业方案及要求4、1 拆除1号机组6kVⅠB段10BBB34GS100备用05柜。
4、1、1 办理电气第一种作业工作票4、1、1、1 将1号机组6kVⅠB段10BBB03GS100 柜(6kVⅠB段工作电源)断路器开关分闸,确认断路器已分闸。
6kVⅠA段母线接地(机组跳闸,6kVⅠB段自投成功)一、事故现象:1、事故音响发出,6101开关跳闸、6102开关联动后又跳闸、5011、5012开关、1号机灭磁开关、6103开关跳闸、6014开关联动成功。
1号发电机定子电流、电压、转子电流、电压、有无功到零,6kV工作分支电流到零,1号主变500 kV电压到零,5011、5012开关三相电流到零。
2、1A汽机、锅炉变跳闸,汽机、锅炉PC段联络开关联动成功。
化水、输煤PCA段失压、水源地A、B段失压、除尘ⅠA段失压。
2、CRT上6kVⅠA段工作/备用分支零序保护t1保护动作信号发出,程跳逆功率信号发出,故障录波启动。
500 kV监控系统上5011、5012开关保护跳闸信号发出。
3、1号发变组和1号起备变A、B柜上6kV A分支零序保护t1动作信号发出。
1号发变组A、B柜上程跳逆功率信号发出。
网路继电器室5011、5012开关A、B、C三相跳闸翻牌二、事故判断:根据以上现象判断:6kVⅠA段母线接地。
三、事故处理:1、确认1号发变组各开关跳闸,6kVⅠA段母线失压。
保安、锅炉、汽机PC段电压正常,汇报值长,联系机炉。
2、检查CRT上和发变组保护动作信号,确定6kV ⅠA段工作/备用分支零序保护t1动作,通知维护人员确认保护后复归信号。
3、恢复化水、输煤PCA段、水源地A、B段、除尘ⅠA段母线为B段带。
4、对6kVⅠA段母线及1号发变组进行全面检查,发现6kVⅠA段母线有异常。
5、将6kV ⅠA段母线转检修,测母线一相对地绝缘为零,交检修处理。
6、检修处理好后测6kV ⅠA段母线绝缘合格,用备用电源开关6102对母线带电正常。
7、对1号发变组进行升压正常后并网。
8、将6kV ⅠA、B母线切换为工作电源带。
9、将化水、输煤、水源地、除尘PC段母线倒换为正常方式。
#3、4机组6KV系统发生接地时的安全措施为防止6KV系统发生接地时间过长,造成电机烧坏的事件发生,特制定6KV系统发生接地时的安全措施。
1、6KV系统发生接地时,电气值班人员应立即通知机、炉监盘人员,加强对接地段上的运行电机的监视,同时应及时对接地点进行查找。
2、6KV系统发生接地时,应首先检查接地选线装置是否动作,是否显示接地动力编号,若正确显示可通知值班人员,倒换设备将接地设备停运。
3、若6KV系统发生接地时,接地选线装置未正确启动,应立即进行分段,确定接地点在哪段母线上,具体分段方法为:使用6KV快切装置将6KVⅢA(或6KVⅣA)段母线由工作电源供电该为备用电源供电,检查A段母线接地信号是否消失,若消失证明接地点在B段;若A段母线接地信号未消失,而B段母线接地信号消失,则证明接地点在A段。
4、确定接地点在那一段后,应询问其他专业该段母线上是否启动设备,若有动力启动时,应首先考虑该动力是否存在接地;若没有动力启动,应对该段母线上运行设备的电流进行检查,有无超过正常变化范围的,若有应首先考虑该设备是否接地。
5、发生接地时电气值班人员应到开关室,对接地段母线上的运行设备的保护情况进行检查,是否有保护报警,若有报警应首先考虑该设备是否接地。
6、对接地段运行设备的倒换顺序应按照:有缺陷或发生过问题的设备、低厂变、外围设备、大容量电机、小容量电机。
7、发生单相接地的运行电机,其电流较正常运行时的电流大,但大的不会太高(与电机缺相运行电流比较),所以,在发生单相接地时,值班人员应比较接地前和接地后的电流变化(在电机负荷不变的前提下),以便及时找出接地点。
8、各岗位运行值班人员在正常运行时,应加强对6KV电动机电流的监视,当发现电流在相同负荷的情况下有增大现象,及时汇报值长,并对电动机的声音、温度进行检查。
9、各岗位运行值班人员在正常运行时,应加强对6KV电动机的线圈和铁芯温度的监视,当发现电动机温度在相同负荷的情况下升高时,及时汇报值长,并通知检修查明电动机温度升高的原因。
嘉峪关西沟矿6KV输电线路防雷接地工程设计方案2019年7月1、总述1.1 雷电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其电压可高达数百万伏,瞬间电流更可高达数十万安培。
千百年来,雷电所造成的破坏可谓不计其数。
落雷后在雷击中心1.5-2Km半径的范围内都可能产生危险过电压损害线路上的设备。
雷电灾害如同暴雨、飓风一样都属于气象(自然)灾害,它与水、旱、刑事犯罪、交通事故统称为影响社会安全和经济发展的六大灾害。
1.2 一般而言,雷电灾害具有突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破坏性和选择性等特点。
随着现代化高新技术产品基础---电子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运用,雷电灾害跟踪而至,还呈现出新的特点:受灾面大大扩展,特别容易侵入与高新技术最密切的领域,损失和危害程度大大增加。
在雷电灾害防御方面,纵观人类防雷历史,已有两个多世纪,从建筑物防雷发展到供电防雷、电气和电子设备防雷,现在已进入第四个阶段即现代微电子设备防雷。
防雷技术和产品,也随着现代高新技术发展得到显著发展,除传统的避雷针引雷拦截技术外,已拥有消散消减、屏蔽隔离、抑制分流、疏导均衡等电位、优化接地泄放和雷电控测定位预警等技术,并相应研制出多种高科技的隔离装置、电涌保护器、高效防腐降阻剂等设备、器件和产品,出现了火箭与激光等人工影响雷电的装置和雷电探测预警系统设备,这都为有效防御治理雷电灾害奠定了技术和物质基础。
1.3 工业化和科技的进步使得各种高层建筑和特殊用途建筑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这也为雷电防护提出了大量新的问题。
“静电抵抗”、“电磁干扰”、“热岛效应”等等的问题都有待进一步去研究和结局。
近十多年来围绕这些问题人们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提出了许多新的防雷理论,研制出一大批新的防雷器件、设备和材料,开发出许多全新的雷电防护技术。
我国于1994年颁布了新的《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该规范参考了大量国际标准,对原有的规范做了大量的修改,无论从指导思想、技术要求还是技术措施上讲都处在国际领先地位,这也标志着我们国家对雷害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