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优秀教学中的运用探究
- 格式:doc
- 大小:184.00 KB
- 文档页数:5
论多元智能理论在综合英语教学中的运用作者:任桂婷来源:《价值工程》2011年第25期摘要:综合英语课作为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基础课,历来备受重视。
但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综合英语教学主要以培养学生基本语言技能为目标,忽略了学生除语言智能之外的其他智能的开发,延缓了培养复合型人才的进度。
多元智能型英语教学是将MI理论应用于英语教学实践的一种新模式,旨在通过多元英语教学形式将英语认知目标和智能发展目标有机融合。
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以综合英语教材中的一篇文章为例来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探讨将多元智能理论运用于综合英语教学的新模式,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Abstract: As the basic course of English major of higher school, comprehensive English lesson has always been valued. But influenced by traditional teaching concept, the main goal of comprehensive English teaching is to train students' basic language skills,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else intelligent other than language intelligent is ignored, which delays progress of cultivating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 Multiple intelligences-based English teaching is a kind of new mode that takes MI theory to apply in English teaching practice so as to make organic integration of the goal of English cognition and intelligent development through multiple forms of English teaching.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taking an article in teaching materials of comprehensive English to design classroom teaching activities, the new mode that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is apply to comprehensive English teaching is explored, and then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综合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复合型人才Key words: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comprehensive English;design of classroom activities;inter-disciplinary talent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25-0238-021 多元智能理论研究现状多元智能理论(The Theory Multiple Intelligences,以下简称MI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Howard Gardner于1983年首次所提出的一种智能理论,后分别于1997年和1999年得到补充与完善[1]。
现代商贸工业模因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佘艳(湖北工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68)摘要:模因论是一种新理论,它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6这一理论被引入语言学界,为 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提供了一种新视角,很多英语教师开始关注模因论的研究,尝试从模因论的角度解释语言现象,指导学生更好的学习运用语言,提高大学英语教学效果9关键词:模因论;大学英语教学;模仿;复制与传播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 19311/j,cnki. 1672-3198. 2016. 21. 1051模因论和模因模厲论(memetics)是一种新理论,是基于达尔文的进化论来解释文化进化规律的理论。
这个理论是在1976年由英国牛津大学著名生物学家Dawkins Richard在《自私 的模因 》一 书中首次提出 。
模因 (meme)是 模因论的关键术语,正如基因是人类生存繁衍进化的基本单位,人类也需要一个表示文化传播进化的单位6 Dawkins Richard根据希腊词根mimeme(被模仿的东 西)和英文单词g en e的发音创造了一个新词meme。
Dawkins Richard 的学生 Blackmore于 1999 年在|模因 机器I中提到,新出现的思想或者信息模式在没有被复 制,传播前并不是模因,只有当其得以进行传播,复制 的时候,它才具有模因性。
我国著名语言学家何自然教授将m em e翻译成“模因”正体现了模因是一种与基因相似的现象,通过模仿而被复制传播9在《语言中的 模因I中何教授提出:“语言学习本身其实就是模因的复制,传播过程,学习中的各种语言表达手段要靠模仿,复制与别人交流,最终实现传播的目的”。
从模因 论的角度而言,无论是语言本身,还是语言所传达的文 化,只要可以通过模仿被复制被传播,就是语言模因《2模因的模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Blackmore在I模因机器I中提到,人类的认知过程 都以某种方式建立在模仿的基础之上。
神州教育合作学习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刘芳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摘要:大学英语是高校诸多课程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独立学院中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已经成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性内容。
本文即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的现状出发,综合分析其薄弱之处,探讨将合作学习理论与日常的英语教学相互融合渗透的科学性,找到最为合理、科学的合作学习理论的实施模式,从而使独立学院的英语教学效果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关键词:合作学习理论;大学英语教学;独立学院由于独立学院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英语学习、实践能力较差,再加上独立学院的教学水平低、教学资源不足等等自身就存在而且难以解决的问题,要想使学生们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学习,得到一定成效就成了一大难题。
语言是与他人沟通交流、表达自我的方式,是一种社交工具。
为了提高语言能力、沟通能力,目前世界上普遍的采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它不同于传统教学模式,而是一种新型的、具有较强时效教学体系。
它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成绩,还能有效改善学生们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品质,提高英语应用技能。
细究合作学习理论,可知其同样以目标设定为先导,首先确定学习方向,再以合作互动的方式来增强学生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通过班级授课讲授重点难点,划分活动小组。
当然,合作学习理论模式确定的目标与方向是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宗旨的,而且更加注重独立学院自身实际的英语教学现状,并以此为基础来制定合作学习的策略方法,使其更益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水平。
一、合作学习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定位独立学院是中国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不断向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方向转型。
要使独立学院的大学英语教学水平有质的提升,要从学生与教师两方面入手。
学生的学习状态直接影响到其英语学习的质量与效率,直接关系到教师所设置的教学任务能否完成,教学目标能否达到;而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科学性与否也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水平。
多元智能理论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问题建设论文多元智能理论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的问题建设论文【摘要】多元智能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念,给英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思路。
本文从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和意义出发,结合独立学院英语教学实践,重点探讨了该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强调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应用对学生英语综合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多元智能理论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一、引言近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由传统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已经初见成效。
但是,独立学院英语教学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教学手段单一,忽视了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它可以弥补目前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的不足,对英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从英语教学角度出发,对多元智能理论在独立学院英语教学中运用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二、多元智能理论的概念和意义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得·加德纳教授经过多年的研究,提出多元智能理论。
该理论指出,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每个人的智能通过适当地教育和训练都能够发展到更高的`水平。
这些智能共包括八项智能,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肢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省智能和自然观察智能。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智能都不是相同的,但是他们彼此之间可以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以合作的形式发挥各自的优势。
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对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开发他们的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该理论指导下的独立学院英语教学,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每个学生各自的优势智能,积极调动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合作学习意识,最终实现学生智能的开发能够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
三、各种智能的运用1.语言智能的运用。
语言智能是指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思考语言意义的能力。
在英语语言当中,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体现为有效的听说读写能力。
·教育理论研究·多元智能理论(MI)与大学英语教学重庆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 熊 伟摘 要:英语的教学不再单单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而更加注重培养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不能采取 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而是实施多元化教学策略,注重开发学习者的多元智能。
我国的英语教学模式在多 元智能理论指导下日臻完善。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能够从多元化的途径中接触和学习英语,实现英语 学习的实用性,实践性与实效性。
关键词:多元智能 大学英语教学 多元化教学策略 英语应用能力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4-0057一、MI理论MI理论即多元智能理论(Multiple Intelligence Theory)是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于1983年在《智力的结构:多元智能理论》一书中正式提出的,到今天已有30多年历史,目前在世界各国教育界对多元智能理论还存在很大的兴趣。
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认为,人类的智能至少具有8项:语言文字智能(Verbal Intelligence)、音乐智能(Musical Intelligence)、数学逻辑智能(Logical Intelligence)、空间智能(Visual Intelligence)、肢体运作智能(Bodily-kinesthetic Intelligence)、人际交往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自我认识智能(Intrapersonal Intelligence)和探索智能。
通过MI理论得到启示,每个人具有的8项智能,且各项智能相对独立。
在不同个体上表现不同的智力差异,在某项智能上表现高的才能,而在别的智能上却表现不发达。
在MI理论启示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根据教学实际,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智能的个体差异性,实施个性化教学,因材施教,分类指导,使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得以满足,从而促使他们很好的发挥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
MI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中的运用探究-英语论文
MI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中的运用探究
魏春霞
(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外语系,湖北荆州434000)
摘要:本文介绍了MI理论,即多元智能理论,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中的具体运用,以期利用基于多元智能开发的丰富活动形式来改进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形式,激发学生自信及重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学习效果。
关键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多元智能理论;语言智能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103-02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因为学生特点存在着特殊性,但目前沿用常规方式授课存在着一些不可忽略的问题,如:教案形式单调,缺乏开放、弹性的学习活动,注重知识传授而忽视能力培养等,因此,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英语水平不仅不能显著提高反而停滞不前。
而多元智能理论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习过程,注重通过丰富的教案活动深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弥补目前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的不足。
因此,本文介绍了多元智能理论,探讨了多元智能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中的具体运用,从而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
一、多元智能理论
MI理论即多元智力理论或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加德纳博士在对人类潜能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
他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的,包含了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
能、肢体动觉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生存智能九大智能。
加德纳认为:每个人身上都存在多种智能,学生之间不存在智力高低的差别,只存在智力类型的差别。
二、独立学院英语教案现状
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程是公共必修课,其教案对象是全校各系的一、二年级学生,选用教材为普通高校选用的英语教材:外语教案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或《新视界大学英语》。
英语课程分为大学英语读写与大学英语听说,大学英语读写采取大班上课,大学英语听力则在语音室实行小班上课,与普通高校大学英语授课方式基本相同。
但独立学院学生基础知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相对薄弱,缺乏学习热情与主动性,学生普遍英语基础较差,学习方法不尽合理,学习兴趣不浓厚,因此课外用于英语拓展学习的时间较少。
以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尽管教师在教案过程中尽量地丰富教案手段,但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如果教师不能深层次地激发学生潜能,不能深入了解学生特点,独立学院学生仍可能延续以前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学习方法,英语学习很难有进步的空间,因此,多元智能理论在独立学院学生英语课堂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
如果多元智能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合理整合,不但可以大大改进英语教案的活动方式,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三、多元智力理论在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1.多元智能理论与学生分组。
学生分组对于大班、合班上课十分必要,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形成班级良好的互动氛围,又能帮助教师开展学生课外学习拓展。
但大多数的学生分组由学生干部安排或教师按学生名单随机进行指派,也有教师分组时考虑到组员英语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男女比例等因素,但在实际课堂活动中,起初学生会因为新奇而积极参与,但之后组员因成绩差异、
兴趣差异、个性差异而逐渐失去信心,最终导致学习小组形同虚设。
加德纳博士的多元智力测试量表可对测试者的九种智能进行打分,让受试者了解自己不同智能的分布情况。
建议教师在教案前运用多元智力测试量表测试学生的多元智能发展情况及英语水平,并保存记录,然后教师可综合学生测试结果,根据不同特点进行分组,以便在今后的小组活动中可针对不同智能分配不同的任务,详见表1:
分组后,教师可根据教材内容布置不同任务,如在《新视界大学英语读写教程》中,第一单元主题为A NewStart,文章具体讲述一名已毕业大学生对学弟学妹们的忠告,教师可让人际智能组及自我认识智能组的同学进行大学生活名言警句搜集和编排反映大学生活的舞台剧,并在课堂上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不仅能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的实质,树立正确的生活观,更能激发学生对英语课的兴趣,体现出高中英语课堂与大学英语课堂的区别。
第五单元主题为Shopping Around,课文讲述了精明商家如何进行商场布置以吸引顾客消费的,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教师可让视觉空间智能组同学根据句子描述画出商场布置图。
当然,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教案的有机整合,绝不能一蹴而就,也不是一堂课、两堂课的事情。
教师需系统设计整个教案活动,并需对不同智能组学生的提高进行精心设计:注意关注度的平均分配、注意任务的相关性、注意学生反应,建议教师以
单元或学期进行计划安排。
2.多元智能理论与英语能力。
在加德纳博士提出的九种智能中,语言智能是与英语教案最为相关的智能。
教师在慢慢培养其他智能组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后,也需关注他们语言智能的进一步提高。
为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教师可在课前设计能充分运用语言智能的活动,与传统的教案活动相比,与多元智能理论结合的教案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MI理论与独立学院大学英语教案的结合是一项庞大而系统的工程,教师需结合学生特点、教材、教案形式等来精心设计课堂及课外活动,并根据小组及个人发展制定详细计划。
学期开始前对学生的多智力和英语水平进行测试,单元或学期结束后,再对其进行测试,对比分析,绘出学生智能成长与英语水平提高的曲线,以此为基础进行阶段性经验成果小结,为下一阶段的教案提供参考与改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秦小惠.多元智力理论与大学英语教案[J].井冈山医专学报,2006,5(3).
[2]杨群艳.基于MI理论和元认知理论的外语教案策略[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10,11(6).
基金工程:本文为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多模态视角下的独立学院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教案探究”(工程编号:JY201226)。
作者简介:魏春霞(1980-),女,湖北公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大学英语,英美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