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摘编自王文泉等《中国近代史(1840—1949)》
◆读史指导 (1)史料1列举了辫子、传统服饰的弊端,表明当时人们深受西方思想的 影响,主张剪辫易服。 (2)史料2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上形成一种主张接受西方社会生活习俗 的思想潮流,这实质说明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产生了深刻影响。
第19讲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纲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①近代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的表现及特
点;②新中国成立初期及改革开放后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①近代以来铁路、公路、水运与航空的发展
进步;②近代以来电报、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变迁及影响
3.大众传媒的发展:①近现代报刊业的繁荣进步;②电影、电视事业的发展 变迁及特点;③互联网的兴起及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
(4)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逐步建立,人们的生 活习俗也随之发生变化。
2.特点
(1)包容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
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 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2)开放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 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 实和丰富。 3.影响:客观上促进了近代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式由繁琐愚昧改为④ 简约文明
(5)农村社会生活:落后、封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知识拓展 社会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两方面。社会生活变迁不
仅是一场移风易俗的革命,而且与政治革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断发易服是 反对清王朝的表现,废止缠足和提倡婚姻自由是反对封建制度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