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提供持续电压、电流的原因
- 格式:pps
- 大小:72.50 KB
- 文档页数:1
电压(基础)【要点梳理】要点一、电压的作用1.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3.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4.电压的单位: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 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微伏(μV)换算关系: 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5.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2V,家庭电路的电压220V。
要点诠释:1.说电压时,要说“用电器”两端的电压,或“某两点”间的电压。
2.电源的作用是使导体的两端产生电压,电压的作用是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时,使电源的正极聚集正电荷,负极聚集负电荷。
要点二、电压的测量——电压表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电压值。
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应该使标有“—”号的接线柱靠近电源的负极,另一个接线柱靠近电源的正极,也就是说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接线柱流出。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 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之间,可用15V的量程进行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
要点诠释: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项目电流表电压表异同异符号连接串联并联直接连接电源不能能量程0.6A,3A3V,15V每大格0.2A,1A1V,5V每小格0.02A,0.1A0.1V,0.5V内阻很小,几乎为零,相当于短路。
很大,相当于开路。
同调零;读数时看清量程和每大(小)格的数值;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不能超过最大测量值。
L 2L 1 有关电压表的电路连接专题一、电压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 ②电路是连通的。
注:说电压时,要说“xxx ”两端的电压,说电流时,要说通过“xxx ”的电流。
1、国际单位:V 常用单位:kV 、mV 、μ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 1.5V ; 一节蓄电池 2V ;家庭电压220V ; 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 二、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每大格、每小格的电压值3、使用规则:两要、一不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0~3V ;0~15V ),各量程的分度值依次是0.1V ,0.5V ;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格数乘以分度值;要求:先写出有几条电流路径(即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来,流过了哪些电路元件,回到电源负极的过程)。
注意:电压表看成断路1、根据左边的电路图,将右边的实物连接好。
电流路径①: 电流路径②: 电压表测 的电压L 2 L 12、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图甲所示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L 1、L 2串联,电压表测L 2两端的电压(估计在2V~3V 之间),并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电流路径①: 电流路径②: ● 电压表测 的电压3、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下图所示的电路元件连接起来,要求L 1、L 2串联,电压表V 1测L 1两端的电压(估计在2V~3V 之间),电压表V2测L 1、L 2两端的电压(估计在5V~6V 之间),并在右侧的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电流路径①: 电流路径②: ● 电压表测 的电压4、根据下图左边所示电路图,将下图右边的电路元件连成实物电路。
电压电阻知识点总结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电压电阻》知识点归纳一、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也就是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闭合的。
(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单位:V常用单位:kV、m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一节蓄电池2V家庭电压220V 安全电压不高于36V(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看清接线柱上标的量程,和分度值.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④电压表可以直接连在电源两端,此时电压表测得是电源电压危害:1.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2.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用开关试触,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4.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联电路电压的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初二物理电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电路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电路组成:由电源,导线,开关和用电器组成.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电路图:用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串联:把元件逐个顺序连接起来,叫串联.(任意处断开,电流都会消失)并联:把元件并列地连接起来,叫并联.(各个支路是互不影响的)二,电流国际单位:安培(A);常用:毫安(mA),微安(A),1安培=103毫安=106微安.测量电流的仪表是:电流表,它的使用规则是: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三,电压电压(U):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1千伏=103伏=106毫伏.测量电压的仪表是:电压表,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四,电阻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1千欧=103欧.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滑动变阻器: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五,欧姆定律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公式的理解:①公式中的I,U和R必须是在同一段电路中;②I,U和R中已知任意的两个量就可求另一个量;③计算时单位要统一.欧姆定律的应用:①同一电阻的阻值不变,与电流和电压无关,其电流随电压增大而增大.(R=U/I)②当电压不变时,电阻越大,则通过的电流就越小.(I=U/R)③当电流一定时,电阻越大,则电阻两端的电压就越大.(U=IR)电阻的串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串联,串得越多,电阻越大)①电流:I=I1=I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②电压:U=U1+U2(总电压等于各处电压之和)③电阻:R=R1+R2(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串联,则有R总=nR④分压作用:=;计算U1,U2,可用:;⑤比例关系:电流:I1:I2=1:1(Q是热量)电阻的并联有以下几个特点:(指R1,R2并联,并得越多,电阻越小)①电流:I=I1+I2(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②电压:U=U1=U2(干路电压等于各支路电压)③电阻:(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的倒数和)如果n个等值电阻并联,则有R总=R⑤比例关系:电压:U1:U2=1:1,(Q是热量)六,电功和电功率1.电功(W):电能转化成其他形式能的多少叫电功,2.功的国际单位:焦耳.常用:度(千瓦时),1度=1千瓦时=3.6×106焦耳.3.测量电功的工具:电能表4.电功公式:W=Pt=UIt(式中单位W→焦(J);U→伏(V);I→安(A);t→秒).利用W=UIt计算时注意:①式中的W.U.I和t是在同一段电路;②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③已知任意的三个量都可以求出第四个量.还有公式:=I2Rt电功率(P):表示电流做功的快慢.国际单位:瓦特(W);常用:千瓦公式:式中单位P→瓦(w);W→焦;t→秒;U→伏(V),I→安(A)利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①如果W用焦,t用秒,则P的单位是瓦;②如果W用千瓦时,t用小时,则P的单位是千瓦.10.计算电功率还可用右公式:P=I2R和P=U2/R11.额定电压(U0):用电器正常工作的电压.另有:额定电流12.额定功率(P0):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13.实际电压(U):实际加在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另有:实际电流14.实际功率(P):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当UU0时,则PP0;灯很亮,易烧坏.当U=U0时,则P=P0;正常发光.15.同一个电阻,接在不同的电压下使用,则有;如:当实际电压是额定电压的一半时,则实际功率就是额定功率的1/4.例"220V100W"如果接在110伏的电路中,则实际功率是25瓦.)16.热功率:导体的热功率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17.P热公式:P=I2Rt,(式中单位P→瓦(W);I→安(A);R→欧(Ω);t→秒.)18.当电流通过导体做的功(电功)全部用来产生热量(电热),则有:热功率=电功率,可用电功率公式来计算热功率.(如电热器,电阻就是这样的.)七,生活用电家庭电路由:进户线(火线和零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盒→用电器.所有家用电器和插座都是并联的.而用电器要与它的开关串联接火线.保险丝:是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铅锑合金制成.它的作用是当电路中有过大的电流时,它升温达到熔点而熔断,自动切断电路,起到保险的作用.引起电路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一是电路发生短路;二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安全用电的原则是:①不接触低压带电体;②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八,电和磁磁性:物体吸引铁,镍,钴等物质的性质.磁体:具有磁性的物体叫磁体.它有指向性:指南北.磁极: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磁极.任何磁体都有两个磁极,一个是北极(N极);另一个是南极(S极)磁极间的作用: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带上磁性的过程.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就是通过磁场发生的.磁场的基本性质:对入其中的磁体产生磁力的作用.磁场的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描述磁场的强弱,方向的假想曲线.不存在且不相交,北出南进.磁场中某点的磁场方向,磁感线方向,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指的方向相同.10.地磁的北极在地理位置的南极附近;而地磁的南极则在地理的北极附近.但并不重合,它们的交角称磁偏角,我国学者沈括最早记述这一现象.11.奥斯特实验证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12.安培定则:用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中电流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线管的北极(N极).13.通电螺线管的性质:①通过电流越大,磁性越强;②线圈匝数越多,磁性越强;③插入软铁芯,磁性大大增强;④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可用电流方向来改变.14.电磁铁:内部带有铁芯的螺线管就构成电磁铁.15.电磁铁的特点:①磁性的有无可由电流的通断来控制;②磁性的强弱可由改变电流大小和线圈的匝数来调节;③磁极可由电流方向来改变.16.电磁继电器:实质上是一个利用电磁铁来控制的开关.它的作用可实现远距离操作,利用低电压,弱电流来控制高电压,强电流.还可实现自动控制.17.电话基本原理:振动→强弱变化电流→振动.18.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产生的电流叫感应电流.应用:发电机感应电流的条件:①电路必须闭合;②只是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③这部分导体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感应电流的方向:跟导体运动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发电机的原理:电磁感应现象.结构:定子和转子.它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磁场对电流的作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磁力的作用.是由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应用:电动机.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方向:跟电流方向和磁感线方向有关. 电动机原理:是利用通电线圈在磁场里受力转动的原理制成的.换向器:实现交流电和直流电之间的互换.交流电:周期性改变电流方向的电流.直流电:电流方向不改变的电流.实验一.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电路图如右图)注意:实验之前应把滑动变阻器调至阻值最大处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是改变被测电阻两端的电压.二.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原理:P=U电路知识点梳理(一)断路开路通路短路:1、电流从一点流到另一点,可以走导线又可以走用电器的时候,它一定走导线而不走用电器,这时这两点间的用电器被短路2、不通的电路叫断路3、正常工作的电路叫通路4、开路就是断路断路与开路是同种意思,就是在正确的电路中,开关断开时电路的状态,电流是不流通的;通路是指电路中开关是闭合的,电流是可以流通的;以上两种是电路的正常状态。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和电阻一、电压(一)电压效应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2)二是电路是闭合的(或电路是通路);(二)电压符号和单位1,电压的符号是“u”2.常用电压值:(1)干电池的电压值为1.5V。
(2)电池的电压是2V。
(3)人体的安全电压值不得高于36V。
(4)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220V。
(3)电压测量:1。
仪器:电压表2,符号:4。
使用规则:(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用电器或电源)的两端(2)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端子流入,并从电压表的“-”端子流出(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无法测量电压值,而且电压表的指针也会弯曲甚至烧坏。
)(4)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端。
此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5)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网格数乘以除法值;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电路每个部分两端的电压之和。
U=U1+U2(两分钟串联电压)(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
U=U1=U2(所有地方的平行压力等)(三)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
(2)电压表应在电路中并联连接。
(3)连接电路时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先串后并,即从电源正极(或负极)依电路图将逐个连接部件。
最后,在电路中并联电压表,使电流从电压表的“+”端子和“d”端子流出。
(4)在连接电路之前,选择电压表的大范围测试触点(按住开关并查看电压表的指针)。
如果发现针反偏,则应调整“+”“―”接线柱;若偏转角度过小,则改用小量程;若指针超过最大量程,则要换更大量程的电压表.(5)读数应客观准确,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线。
电学基础知识总结一1、电路: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
2、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路:断开的电路;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3、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任何电荷的定向移动都会形成电流)4、电流的方向:从电源正极流向负极.5、电源:能提供持续电流(或电压)的装置.6、电源是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如干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发电机则由机械能转化为电能.7、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8、有持续电流的条件:必须有电源和电路闭合.9、导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如:金属,人体,大地,盐水溶液等.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10、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如:玻璃,陶瓷,塑料,油,纯水等. 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11、电流表的使用规则:①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实验室中常用的电流表有两个量程:①0~0.6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02安;②0~3安,每小格表示的电流值是0.1安.12、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国际单位:伏特(V);常用:千伏(KV),毫伏(mV). 1千伏=1000伏=1000000毫伏.13、电压表的使用规则:①电压表要并联在电路中;②电流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实验室常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①0~3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1伏; ②0~15伏,每小格表示的电压值是0.5伏.14、熟记的电压值:①1节干电池的电压1.5伏;②1节铅蓄电池电压是2伏;③家庭照明电压为220伏;④安全电压是:不高于36伏;⑤工业电压380伏.15、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00千欧; 1千欧=1000欧.16、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17、滑动变阻器:A.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B.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C.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闭合开关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18、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U/R. 公式中单位:I→安(A);U→伏(V);R→欧(Ω).19、电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符号J;日常生活中常用千瓦时为电功的单位,俗称“度”符号kw.h 1度=1kw.h=1000w×3600s=3.6×106J 20.电能表是测量一段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多少的仪器。
电路中的电源是什么作用电路中的电源是指能够提供电能给电路中元件供电的装置或设备。
电源对于电路来说非常重要,它扮演着提供电能和稳定电压的角色。
在电路中,电源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将就电路中的电源的作用进行详细论述。
1. 为电路供电电源作为电路的能量来源,其首要作用是为电路中的元件提供电能。
电源产生的电能通过导线传输到电路中,为电路中的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提供所需的电能。
只有在电源的作用下,电路中的元件才能正常工作。
2. 提供稳定的电压电源还起到提供稳定电压的作用。
在电路中,不同的元件对电压的要求可能不同,有些元件对电压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
电源可以根据电路的需求,提供相应的电压并保持其稳定性,确保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能够正常工作。
3. 调整电流除了提供稳定的电压外,电源还可以调整电流的大小。
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导线的数量,电源可以根据电路中元件的具体需求,提供适当的电流值。
通过调整电流的大小,电源能够满足电路元件对电流的需求,确保元件可以正常工作。
4. 保护电路电源还具有保护电路的作用。
在电流过大或电压波动等情况下,电源可以通过内部的保护机制来防止电路中的元件受到损害。
例如,当电流超过电源的额定输出电流时,电源可以自动切断电流,以保护电路中的元件不受损害。
5. 提供可靠的电能电源作为电路中的能量供应者,其稳定性和可靠性对于电路的正常运行是至关重要的。
电源需要提供高品质、可靠的电能,以确保电路中的元件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
只有在电源的作用下,电路才能正常工作。
总结起来,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主要包括为电路供电、提供稳定的电压、调整电流、保护电路以及提供可靠的电能。
电源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电路的运行状况,因此在设计和选择电源时需要考虑电路的实际需求,并选用合适的电源。
只有合理使用并正确选择电源,才能确保电路中的各个元件能够正常工作,实现电路设计的目标。
教案:教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 4.2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一、教学内容1. 电压的定义:电压是电势差的量化表示,单位是伏特(V)。
2. 电源的作用:电源提供电压,使电路中产生电流。
3.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在电路中,电压是使电流流动的推动力,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路的电阻成反比。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压的概念,知道电压的单位。
2. 明白电源的作用,能解释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3. 能够运用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电压的概念和单位。
2. 电源的作用。
3.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电阻器、导线等。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算器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电源、电压表、电流表等教具,进行一次简单的电路实验。
让学生观察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读数,引导他们思考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
2. 讲解电压的概念:通过示例和讲解,向学生介绍电压的定义和单位,使他们理解电压是电势差的量化表示,单位是伏特(V)。
3. 解释电源的作用:通过示例和讲解,向学生说明电源提供电压,使电路中产生电流的作用。
4. 讲解电压和电流的关系:通过示例和讲解,向学生介绍电压是使电流流动的推动力,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路的电阻成反比的关系。
5.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电压和电流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电压:电流产生的原因1. 电压的定义:电压是电势差的量化表示,单位是伏特(V)。
2. 电源的作用:电源提供电压,使电路中产生电流。
3. 电压和电流的关系:电压是使电流流动的推动力,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路的电阻成反比。
七、作业设计1. 请解释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答案:电压是电势差的量化表示,单位是伏特(V)。
2. 请说明电源的作用。
答案:电源提供电压,使电路中产生电流。
3. 请描述电压和电流的关系。
答案:电压是使电流流动的推动力,电流的大小与电压成正比,与电路的电阻成反比。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1、电源和电流一电源和电流的性质1.电源:(1)电源的定义:电源是不断把负电荷从正极搬运到负极从而维持正、负极之间存在一定电势差的装置。
(2)电源的作用:从电荷移动的角度看,电源的作用就是移送电荷,能把电子从电源正极搬运到电源负极,保持电源正、负极间有一定的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的电流。
2.电流的形成:(1)形成原因:电荷的定向移动。
(2)形成条件:导体两端有电压。
(3)电路中产生持续电流的条件: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
【思考·讨论】水为什么能从水池A流到水池B?(科学思维)提示:因为水池A比水池B高【典例示范】关于电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将导体置于电场中,导体内就有持续电流B.电源的作用可以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C.导体内没有电流时,就说明导体内部的电荷没有移动D.只要将电源连接到物体两端,物体中就会有电流【解析】选B。
导体置于电场中,达到静电平衡后没有电流,故A项错误;导体两端存在持续的电压,导体中才有持续的电流,电源能提供持续的电压,可以使电路中有持续电流,故B项正确;导体中没有电流时,电荷在做无规则的热运动,没有定向移动,故C项错误;将电源连接到绝缘物体两端,物体中不会有电流,故D项错误。
【素养训练】1.下列关于电源和电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电流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B.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C.电源是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的装置D.电源能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运到负极【解析】选D。
电流有方向,但电流的计算不能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进行计算,故电流是标量,故A项错误;根据电流的定义式I=可知,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大,导体中的电流不一定大,还要看时间长短,故B项错误;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成电能,故C项错误;电源能把自由电子从正极搬运到负极,从而形成两极间的电势差,故D项正确。
2.下列关于电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习惯上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B.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C.电流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所以电流是矢量D.由I=可知,电流越大,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就越多【解析】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