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电压:形成的原因
- 格式:ppt
- 大小:1.61 MB
- 文档页数:26
三相电压逆相序
摘要:
1.三相电压逆相序的概念
2.三相电压逆相序的原因
3.三相电压逆相序的影响
4.三相电压逆相序的解决方法
正文:
一、三相电压逆相序的概念
三相电压逆相序是指在三相交流电系统中,电压波形的顺序与正常顺序相反。
在正常情况下,三相电压的波形顺序按照U-V-W 的顺序依次出现。
当出现逆相序时,电压波形的顺序变为U-W-V 或者其他非正常顺序。
二、三相电压逆相序的原因
三相电压逆相序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系统故障:例如输电线路出现断路、短路等故障,可能导致电压逆相序。
2.设备故障:例如变压器、开关等设备出现故障,可能导致电压逆相序。
3.误操作:例如在操作过程中,误将电源接线顺序接错,可能导致电压逆相序。
三、三相电压逆相序的影响
三相电压逆相序对电气设备和系统运行可能会产生以下影响:
1.电机运行异常:三相电压逆相序会导致电机转向错误,甚至损坏电机。
2.设备过热:逆相序会导致设备运行不平衡,可能导致设备过热,影响设备寿命。
3.电力系统稳定性下降:严重时可能导致电力系统失稳,影响供电质量。
四、三相电压逆相序的解决方法
针对三相电压逆相序,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法:
1.及时排查故障:发现电压逆相序后,应立即检查输电线路、设备等,找出故障原因并及时修复。
2.调整电源接线:对于误操作导致的电压逆相序,可以调整电源接线顺序,使电压恢复正常顺序。
3.使用保护装置:在重要设备和系统中,可以安装逆相序保护装置,一旦检测到电压逆相序,及时切断电源,保护设备安全。
IBM T40 VCC3SW电压产生的条件
1,当用电池盒待机的时候,是不需要支持网络唤醒的,是不需要电池充电的,这时就不需要ICH4,H8S工作。
当接入电池或是适配器的时候,产生的第一个电压应该是用来满足PMH4正常工作的电压,就是VCC3SW。
PMH4的电源端,有PIN7,PIN3,PIN59,PIN80,PIN98。
这个电压由TB62501的PIN59控制(产生)。
TB62501要产生VCC3SW,首先PIN57有 VREGIN16有16V供电。
TB62501 PIN54(电压检测引脚)电压要高于2.9V,并且在运行的时候要维持在2.5V以上。
VCC3SW的负载不能过大
VCC3SW 滤波电容C611一定要有。
在运行过程中,TB62501的PIN54不能低于2.5V,如果低于2.5V,就会强行拉低VCC3SW,造成整机掉电。
2,当AC待机的时候TB62501,ICH4,PMH4,H8S都要工作。
AC接入检测,TB62501的PIN2为低电平,则表示外部有AC接入。
温度检测,TB62501的PIN55接了四个温敏电阻,当温度升高或温敏电阻损坏时,流经此脚的电流会升高,使PIN55的电压上升
当此脚的电压大于0.5V时,TB62501内部线性稳压电路继续工作,但不往外输出任何电压,也不会有VCC3SW。
如果以上条件都满足的话TB62501的PIN59就输出VCC3SW。
初三物理“电压电阻”中考易错知识点总结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臵。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基本)单位:V常用单位:kV 、mV 、μ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3.电池组串联:U=U1+U2+U3;电池组并联:U=U1=U2=U3;2节干电池串联是 3 V,2节干电池并联是 1.5 V。
(三)电压测量1.仪器:电压表2.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分度值,最后读数。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②电压表介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量程范围内,电压表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⑤在预先不能预测被侧电压值时,应先进行试触。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进行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五)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或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九年级物理第十六章电压和电阻一、电压(一)电压效应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源的电压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灯泡就越亮.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1)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2)二是电路是闭合的(或电路是通路);(二)电压符号和单位1,电压的符号是“u”2.常用电压值:(1)干电池的电压值为1.5V。
(2)电池的电压是2V。
(3)人体的安全电压值不得高于36V。
(4)家庭电路的电压值为220V。
(3)电压测量:1。
仪器:电压表2,符号:4。
使用规则:(1)电压表要并联在被测电路(用电器或电源)的两端(2)电流必须从电压表的“+”端子流入,并从电压表的“-”端子流出(3)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
(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无法测量电压值,而且电压表的指针也会弯曲甚至烧坏。
)(4)电压表可以直接连接到电源的两端。
此时,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
(5)电压表的读数等于指针偏转的网格数乘以除法值;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电路每个部分两端的电压之和。
U=U1+U2(两分钟串联电压)(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等于总电压(电源电压)。
U=U1=U2(所有地方的平行压力等)(三)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实验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1)连接电路时,应断开开关。
(2)电压表应在电路中并联连接。
(3)连接电路时应按一定的顺序进行,先串后并,即从电源正极(或负极)依电路图将逐个连接部件。
最后,在电路中并联电压表,使电流从电压表的“+”端子和“d”端子流出。
(4)在连接电路之前,选择电压表的大范围测试触点(按住开关并查看电压表的指针)。
如果发现针反偏,则应调整“+”“―”接线柱;若偏转角度过小,则改用小量程;若指针超过最大量程,则要换更大量程的电压表.(5)读数应客观准确,视线应垂直于刻度线。
初中物理丨电压电阻所有重难点电压(一)电压的作用1.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使电路中的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了电流。
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
2.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①电路中有电源(或电路两端有电压);②电路是连通的。
3.在理解电流、电压的概念时,通过观察水流、水压的模拟实验帮助我们认识问题,这里使用了科学研究方法“类比法”(二)电压的单位1.国际(基本)单位:V常用单位:kV 、mV 、μV换算关系:1Kv=1000V 1V=1000mV 1mV=1000μV2.记住一些电压值:一节干电池1.5V 一节蓄电池2V 家庭电压220V 对人体安全电压不高于36V3.电池组串联:U=U1+U2+U3;电池组并联:U=U1=U2=U3;2节干电池串联是3 V,2节干电池并联是1.5 V。
(三)电压测量仪器:电压表符号:2.读数时,应先看量程,再看分度值,最后读数。
3.使用规则:①电压表应与被测用电器并联。
②电压表介入电路时,应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从“负接线柱”流出。
否则指针会反偏。
③被测电压不要超过电压表的量程。
④量程范围内,电压表可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电源电压。
⑤在预先不能预测被侧电压值时,应先进行试触。
Ⅰ危害:被测电压超过电压表的最大量程时,不仅测不出电压值,电压表的指针还会被打弯甚至烧坏电压表。
Ⅱ选择量程:实验室用电压表有两个量程,0~3V和0~15V。
测量时,先选大量程,进行试触,若被测电压在3V~15V可测量,若被测电压小于3V则换用小的量程,若被测电压大于15V则换用更大量程的电压表。
(四)电流表、电压表的比较(五)利用电流表、电压表判断电路故障1.电流表示数正常而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主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2.电压表有示数而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电压表,“电流表无示数”说明没有或几乎没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则故障原因可能是:①电流表短路;②或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开路,此时电流表所在电路中串联了大电阻(电压表内阻)使电流太小,电流表无明显示数。
高三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三1.高三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三篇一气体的状态参量(1)温度:宏观上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微观上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两种温标的换算关系:T=(t+273)K。
绝对零度为-273.15℃,它是低温的极限,只能接近不能达到。
(2)气体的体积:气体的体积不是气体分子自身体积的总和,而是指大量气体分子所能达到的整个空间的体积。
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其体积等于容器的容积。
(3)气体的压强:气体作用在器壁单位面积上的压力。
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器壁单位面积上受到气体分子的总冲量。
①产生原因:大量气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碰撞器壁,形成对器壁各处均匀的持续的压力。
②决定因素:一定气体的压强大小,微观上决定于分子的运动速率和分子密度;宏观上决定于气体的温度和体积。
(4)对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PV/T=恒量2.高三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三篇二物体的内能(1)分子动能:做热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在热现象的研究中,单个分子的动能是无研究意义的,重要的是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
温度是物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的标志。
(2)分子势能:分子间具有由它们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势能,叫做分子势能。
分子势能随着物体的体积变化而变化。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增大。
分子间的作用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减小。
对实际气体来说,体积增大,分子势能增加;体积缩小,分子势能减小。
(3)物体的内能:物体里所有的分子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任何物体都有内能,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和体积有关。
(4)物体的内能和机械能有着本质的区别。
物体具有内能的同时可以具有机械能,也可以不具有机械能。
3.高三物理知识点笔记必修三篇三1、电路的组成: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
2、电路的三种状态:通路、断路、短路。
3、电流有分支的是并联,电流只有一条通路的是串联。
4、在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
5、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电路探秘知识点填空■考点一两种两荷►1.电荷:摩擦过的物体能够_______轻小的物体,就说该物体带上了电(电荷),这种现象叫摩擦起电,其实质是自由电子发生了_______,可以用_______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电荷的多少叫_______,其单位是_______。
2.电荷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自然界中的电荷有_______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规定为_______电荷,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的电荷规定为_______电荷,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异种电荷相互_______。
3.验电器:①原理:_______;②作用:检验物体_______;③使用:观察验电器箔片的_______,_______越大,验电器带的电荷_______。
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_______,其导电的原因是物质内有_______的自由电荷,金属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常见的导体有金属、大地、人体等。
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_______,常见的绝缘体有陶瓷、塑料等。
5.注意:(1)导体和绝缘体没有绝对的_______,在一定条件下,绝缘体可转化为导体,导体也可转化为绝缘体;(2)半导体二极管具有_______导电性。
■考点二电流和电路►6.电流:电荷的_______形成电流,电流是有方向的,把_______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规定为电流的方向。
金属导体中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_______。
7.电路组成及三种状态:电路由导线、开关、电源、用电器组成的电流路径;电路的三种状态: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源是提供_______的装置。
用电器是_______电能的装置,它是把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
开关是_______电路的装置。
8.电路图:用_______符号表示电路连接的图,叫电路图.画图要规范;元件分布均匀,图呈方形,比例适中、清晰美观、与实物对应等。
9.得到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电路中有_______,二是电路是_______的。
三态门电压
摘要:
1.三态门电压的概念和作用
2.三态门电压的原理
3.三态门电压的应用领域
4.三态门电压的发展趋势和挑战
正文:
三态门电压,是指在计算机电路中,三态门输入端所接收的电压。
作为一种基本的数字逻辑电路,三态门在计算机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将输入的电压信号转换为相应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计算机内部各种逻辑功能的运算和控制。
三态门电压的原理,主要基于PN结的电压控制特性。
当输入电压较高时,PN结处于正向偏置,三态门输出高电平;当输入电压较低时,PN结处于反向偏置,三态门输出低电平。
而在输入电压为阈值电压时,三态门可处于高阻态,此时输出信号不确定。
在计算机系统中,三态门电压广泛应用于各类寄存器、触发器、锁存器等数字逻辑电路。
此外,三态门电压还在通信、控制、显示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存储器电路中,三态门可以实现对存储器单元的读写操作;在时钟电路中,三态门可以用于控制时钟信号的输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三态门电压的应用领域还在不断扩大。
在未来发展趋势中,三态门电压将朝着更高的工作频率、更低的功耗和更小的尺寸方向发
展。
然而,这也给设计和制造三态门带来了诸多挑战,如提高电路的稳定性、降低噪声干扰等。
总之,三态门电压作为计算机电路中的基本元素,对整个计算机系统的运行起着关键作用。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电工电子学基础知识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知识点总结。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1、导体(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六、电流的形成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
某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
电流的方向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九、电流的大小:i=q/t十、电流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工作总结《电路知识点总结》。
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方法提示】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
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第一章电介质的电气强度1.1气体放电的基本物理过程1.高压电气设备中的绝缘介质有气体、液体、固体以及其他复合介质。
2.气体放电是对气体中流通电流的各种形式统称。
3.电离:指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形成自由电子和正离子的过程。
4.带电质点的方式可分热电离、光电离、碰撞电离、分级电离。
5.带电质点的能量来源可分正离子撞击阴极表面、光电子发射、强场发射、热电子发射。
6.带电质点的消失可分带电质点受电场力的作用流入电极、带电质点的扩散、带电质点的复合。
7.附着:电子与气体分子碰撞时,不但有可能引起碰撞电离而产生出正离子和新电子,也可能发生电子附着过程而形成负离子。
8.复合:当气体中带异号电荷的粒子相遇时,有可能发生电荷的传递与中和,这种现象称为复合。
(1)复合可能发生在电子和正离子之间,称为电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一个中性分子;(2)复合也可能发生在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称为离子复合,其结果是产生两个中性分子。
9.1、放电的电子崩阶段(1)非自持放电和自持放电的不同特点宇宙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的射线会使气体发生微弱的电离而产生少量带电质点;另一方面、负带电质点又在不断复合,使气体空间存在一定浓度的带电质点。
因此,在气隙的电极间施加电压时,可检测到微小的电流。
由图1-3可知:(1)在I-U 曲线的OA 段: 气隙电流随外施电压的提高而增大,这是因为带电质点向电极运动的速度加快导致复合率减小。
当电压接近 时,电流趋于饱和,因为此时由外电离因素产生的带电质点全部进入电极,所以电流值仅取决于外电离因素的强弱而与电压无关。
(2)在I-U 曲线的B 、C 点:电压升高至 时,电流又开始增大,这是由于电子碰撞电离引起的,因为此时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已积累起足以引起碰撞电离的动能。
电压继续升高至 时,电流急剧上升,说明放电过程又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此时气隙转入良好的导电状态,即气体发生了击穿。
(3)在I-U 曲线的BC 段:虽然电流增长很快,但电流值仍很小,一般在微安级,且此时气体中的电流仍要靠外电离因素来维持,一旦去除外电离因素,气隙电流将消失。
第一节电荷与电流一、摩擦起电1、摩擦能使物体带电。
物体带了电,能吸引轻小物体。
2、电荷: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说物体带了”电”或带了电荷。
3、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现象,就是摩擦起电现象。
4、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
正电荷:玻璃棒与丝绸摩擦后,玻璃棒上所带的电荷。
负电荷:橡胶棒与毛皮摩擦后,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
5、摩擦起电现象的实质:物体之间的摩擦会使一个物体上的电子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得到电子的那个物体就带负电了,另一个失去电子的物体就带等量的正电。
这种现象称为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电不流动,称为静电。
6、摩擦起电原因:不同种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弱不同造成的。
7、摩擦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而是电子发生了转移!物体带电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8、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带电体能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
9、用验电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验电器的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二、电荷与电流1、电流的形成: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的方向:科学上规定,正电荷定向运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
3、金属内存在着大量可自由移动的电子。
金属导体中的电流是由带负电的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的,因此,电子运动的方向与我们规定的电流方向恰好相反。
4、能提供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
①干电池:带有铜帽的碳棒是正极,锌筒是干电池的负极。
②蓄电池③发电厂通过电网远距离输送。
5、需消耗电能的电器,叫做用电器。
实验室常用的用电器是小灯泡。
6、开关的作用:控制电流的通或断。
7、导线的作用:输送电能。
8、电路的元件: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
9、连接电路的注意点:将导线露出的铜芯丝线顺时针绞成一股,顺时针弯成半圆形。
连接时开关一定要断开。
10、电路的三种状态:①通路(也叫做闭合电路):处处接通的电路(开关闭合时,电路中有电流),这样的电路叫做通路。
②开路(也叫做断路)开关断开,或电路中某一部分断开时,电路中不再有电流通过,这样的电路叫做开路。
- 电学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相连。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
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
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
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
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
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
1、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1)晶闸管阳极和阴极之间施加正向阳极电压(2)晶闸管门极和阴极之间必须施加适当的正向脉冲电压和电流2. 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维持晶闸管导通的条件是使晶闸管的电流大于能保持晶闸管导通的最小电流,即维持电流。
要使晶闸管由导通变为关断,可利用外加电压和外电路的作用使流过晶闸管的电流降到接近于零的某一数值以下,即降到维持电流以下,便可使导通的晶闸管关断。
3. 图1-43中阴影部分为晶闸管处于通态区间的电流波形,各波形的电流最大值均为I m ,试计算各波形的电流平均值I d1、I d2、I d3与电流有效值I 1、I 2、I 3。
002π2π2ππππ4π4π25π4a)b)c)图1-430图1-43 晶闸管导电波形解:a) I d1=π21⎰ππωω4)(sin t td I m =π2m I (122+)≈0.2717 I m I 1=⎰ππωωπ42)()sin (21t d t I m =2m I π2143+≈0.4767 I m b) I d2 =π1⎰ππωω4)(sin t td I m =πm I (122+)≈0.5434 I m I 2 =⎰ππωωπ42)()sin (1t d t I m =22m I π2143+≈0.6741I m c) I d3=π21⎰20)(πωt d I m =41 I m I 3 =⎰202)(21πωπt d I m =21 I m 4. GTO 和普通晶闸管同为PNPN 结构,为什么GTO 能够自关断,而普通晶闸管不能?答:GTO 和普通晶闸管同为PNPN 结构,由P 1N 1P 2和N 1P 2N 2构成两个晶体管V 1、V 2,分别具有共基极电流增益1α和2α,由普通晶闸管的分析可得,1α+2α=1是器件临界导通的条件。
1α+2α>1,两个等效晶体管过饱和而导通;1α+2α<1,不能维持饱和导通而关断。
发电机机端零序电压3UO越限原因分析故障录波器中发电机机端零序电压3UO 越限的原因判断分析及处理夏际先马鞍⼭当涂发电有限公司,安徽马鞍⼭ 243102;摘要:故障录波器中发电机机端零序电压作为监视发电机三相电压的有效⼿段,⼀旦越限,及时发现和处理尤为重要,可避免发电机定⼦接地保护的动作。
关键词:故障录波器发电机机端零序电压越限原因分析及处理引⾔:2010年8⽉24⽇09时53分,某电⼚#1机组故障录波器启动,显⽰为“#1发电机机端零序电压3U0”越限,运⾏⼈员现场复归不掉,联系继电保护⼈员到现场实测机端PT 开⼝三⾓形3U0⼤约为20.61V 左右,远远超过发电机正常运⾏时的不平衡电压,但检查发电机机端三相电压UA 、UB 、UC 基本平衡、中性点零序电压也正常,约为0.28V 。
由此排除⼀次设备故障的可能性,初步判断为接⼊故障录波器的PT 开⼝三⾓形电压回路有问题。
该发电机为哈尔滨汽轮发电机有限公司QFSN —660—2型汽轮发电机,额定功率660MW ,额定电压20KV ,双星形接线,发电机中性点经消弧线圈⾼阻接地。
发电机经升压变压器接于500KV 系统。
机端PT 变⽐: 31.031.0320中性点PT 变⽐: 23.020⼀、发电机机端TV2(接⼊故障录波器的PT )⼆次回路接线情况该电⼚故障录波器取⽤发电机机端TV2开⼝三⾓形作为机端零序电压,⽽⾮⾃产零序电压,所以通过图1可以看出:尽管发电机三相电压UA 、UB 、UC 基本平衡,由于开⼝三⾓形电压回路出现故障也会造成3U0异常。
图1:#1发电机机端TV2在故障录波器回路上的接线图⼆、故障分析、排查根据发现的问题,继电保护专业⼈员初步确定排查的⽅法,由于可排除⼀次系统存在故障,且不动其他回路上的接线,故⽆需将相关保护退出。
具体做法如下:1、发电机机端3U0回路的电缆⾛向为:由机端PT根部→车头PT端⼦箱→发电机CT、PT端⼦箱→保护⼩室机组故障录波器柜、保护屏。
240v3相电两根火线之间的电压240V的3相电中,火线之间的电压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火线之间的电压是240V?这个问题涉及到电力系统中的三相电供电原理、电压等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三相电供电原理。
在电力系统中,主要有两种供电方式:单相供电和三相供电。
相对于单相供电,三相供电具有更高的效率和稳定性。
三相供电是指将电力系统分为三相,分别为A相、B相和C相。
每个相位之间的电压相位相差120度。
这三个相位分别连接到负载上,可以实现比单相供电更加均匀和稳定的电力输入。
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为什么火线之间的电压是240V。
在三相供电系统中,火线之间的电压是相电压。
相电压是指任意两个相线之间的电压差。
在一个三相供电系统中,相电压的有效值可以是低压、中压、高压等,具体数值取决于供电系统的设计和用途。
在我们所生活的家庭电力系统中,常见的相电压是240V。
这是因为家庭用电通常属于低压范围,同时也是为了保证安全和方便使用的考虑。
相电压为240V意味着每个相线之间的电压差为240V。
那么,为什么火线之间的电压是240V呢?这涉及到三相供电系统的设计和电压分配。
在一个三相供电系统中,通常会有一根中性线和三根火线。
中性线通常是通过高效电源来提供的,并且在电力系统中连接到地线上。
三根火线分别连接到三个相线上,带电负载会在这三个相线上均匀分布。
而火线之间的电压差是由于相线之间的相位差导致的。
在一个完美的三相电力系统中,电压相位差为120度,因此每个相线上的电压是相等的。
所以,火线之间的电压差也是相等的,即相电压。
在一个标准的低压三相电力系统中,电压之间的差异是分布在三个相线上的。
通常情况下,火线之间的电压差是电压的标称值的平方根的2倍。
对于240V的标称值,火线之间的电压差为240 * 2 = 480V。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火线之间的电压差是标称值,并不是绝对值。
在实际使用中,电压可能因为电网负载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而有所波动。
因此,在家庭电力系统中,火线之间的实际电压可能会稍有不同,但一般会维持在约为240V的范围内。
化成工步第三步电压下限原因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是对整篇文章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介绍。
以下是一个示例概述部分的内容:概述在工业生产中,化成工步是一种常见的工艺步骤,用于将原材料转化为所需的成品。
这个过程通常包含多个步骤,其中第三步化成工步是一个关键的环节。
在第三步中,电压下限被视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本文将重点探讨电压下限的原因及其重要性。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第三步化成工步的概述,以帮助读者了解整个工艺过程。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电压下限的重要性,包括其对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的影响。
在结论部分,我们将进行电压下限的原因分析,并总结其对化成工步的影响。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第三步化成工步中电压下限的重要性,并为相关领域的工程师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在实际应用中,准确理解和控制电压下限将对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深入了解电压下限的原因对于优化化成工步的流程和提高整体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按照以下方式编写: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正文部分将从化成工步第三步的概述开始,然后重点探讨电压下限的重要性。
最后,结论部分将对电压下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
引言部分: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本文的主题进行概述。
我们将介绍化成工步的第三步以及电压下限的概念。
此外,我们还将介绍本文的结构和目的,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本文的内容。
正文部分:正文部分将详细探讨化成工步的第三步及其概述。
我们将介绍该步骤在化成工程中的作用和目的。
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电压下限的重要性。
我们将阐述在化成工步中,电压下限对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并讨论其在电子设备制造中的重要性。
结论部分:在结论部分,我们将对电压下限的原因进行分析。
我们将探讨导致电压下限变化的可能原因,包括电源供应问题、电路故障等。
《认识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电池电动势的概念,知道其物理意义和单位。
2、掌握电池内阻的概念,了解内阻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3、学会通过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4、能够运用电池电动势和内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知识回顾在学习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电路的一些基本概念:1、电流: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其大小用 I 表示,单位是安培(A)。
2、电压: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用 U 表示,单位是伏特(V)。
3、电阻: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用R 表示,单位是欧姆(Ω)。
三、新知识讲解(一)电池电动势1、定义:电池在没有接入电路时,两极间的电压称为电动势,用E 表示。
例如,我们常见的干电池,标有“15V”,这个“15V”就是电池的电动势。
2、物理意义:电动势表示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大小。
电动势越大,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强。
3、单位:伏特(V)(二)电池内阻1、定义:电池内部存在电阻,称为内阻,用 r 表示。
2、影响:内阻会消耗电能,导致电池输出的电能减少,同时也会影响电池的输出电压和电流。
(三)电池的工作原理以常见的化学电池为例,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在这个过程中,电动势是由化学反应的性质决定的,而内阻则与电池的材料、结构等因素有关。
(四)实验测量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1、实验原理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 = U + Ir其中,E 为电动势,U 为路端电压,I 为电流,r 为内阻。
2、实验器材电池、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等。
3、实验步骤(1)连接电路,注意电表的量程选择和正负接线柱的连接。
(2)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记录多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根据记录的数据,画出 U I 图像。
(4)图像的纵截距表示电动势 E,斜率的绝对值表示内阻 r。
4、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导致测量的电流偏小,从而使内阻测量值偏小。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对Clark 变换与Park 变换的理解设三相交流系统各相电压为:cos cos(120)cos(120)a m b m c m u V t u V t u V t ωω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u b u c u 是指ABC 三相电压的瞬时值,m V 是指相电压基波幅值。
cos cos(120)cos120sin1201322cos(120)cos120sin1201322a mb mc m u V tV u V t V V V V u V t V V V V ααβαβαβαβωωω===-=+=-+=+=-=--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01/23/21/23/2a b c u V u V u αβ⎛⎫⎛⎫ ⎪⎛⎫ ⎪=- ⎪ ⎪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0a b c u u u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现在要求的是如何找到一个矩阵P 使a b c u V P u V u αβ⎛⎫⎛⎫ ⎪= ⎪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书上有两种表达式11/21/211/21/2223303/23/203/23/2P P ----⎛⎫⎛⎫== ⎪ ⎪--⎝⎭⎝⎭与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WHY??为什么非得是这种表达形式?由Clark 变换推出Park 变换cos sin sin cos d q d q u u u u u u αβαααα+=⎧⎨-=⎩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cos sin sin cos d q u u u u αβαααα⎛⎫⎛⎫⎛⎫= ⎪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由式(1.7)可以得:22cos sin cos cos sin sin cos sin d q d q u u u u u u αβαααααααα⎧+=⎪⎨-=⎪⎩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两式相加有:cos sin d u u u αβαα=+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