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6.26 KB
- 文档页数:3
新生儿Apagar评分标准
评分标准
体征
皮肤颜色心率(次/分)
弹足底或插鼻管反应
肌张力
呼吸
0 1 2 1分钟.5分
钟
青紫或苍
白
无
无反应
松弛
无
身体红,四
肢青紫
<100
有些动作,
如皱眉,四
肢略屈曲
慢,不规则
全身红
>100
哭,喷嚏
四肢活动
正常,哭声
响
新生儿窒息的初步复苏步骤
1.保暖
2.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减少散热
3.摆好体位,肩部用布卷垫高2-3cm,使颈部轻伸
4.婴儿娩出后立即吸出口鼻,咽部粘液
5.触觉刺激
早产儿
又称未成熟儿,指出胎龄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常与母亲孕早期疾病、外伤、生殖器畸形,过度劳累有关,多胎,胎儿畸形以
及胎盘异常也是引起早产儿的原因。
生理性黄疸
由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征,约50-60%的足月儿和>80%的早产儿,出生后2-5天出现黄疸,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
新生儿窒息复苏技巧考核评分表
介绍
本文档是一份针对新生儿窒息复苏技巧的考核评分表。
该评分表旨在评估医护人员在处理新生儿窒息复苏时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通过使用本评分表,可以准确评估医护人员的表现,并为进一步的培训和提高提供反馈和指导。
考核评分表
技巧评分
知识评分
综合评分
结论
通过使用本文档提供的新生儿窒息复苏技巧考核评分表,可以全面评估医护人员在处理该急救情况时的技能和知识水平。
评分表的结果可帮助指导培训和提高,并确保医护人员具备良好的应对能力和正确的操作方法。
2018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
准
2018年新生儿窒息复苏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职称科室总分
项目准备操作程序标准分扣分原因
1.物品准备:吸引器、吸痰管、远红外辐射台、氧源、气
囊面罩、新生儿喉镜及镜片、气管导管、胎粪吸引管、注射器、听诊器、生理盐水、盐酸肾上腺素等。
2.接产者应洗手、穿手术衣、戴手套。
3.提问:足月吗?羊水清吗?呼吸或哭声好吗?肌张力好吗?
工作 10分
4.复苏整个过程评估内容包括呼吸、心率、肤色。
操作实施 80分
质量评价 10分
最初步骤包括保持体温、摆正体位(鼻吸气位)、清理呼吸道(先吸口再吸15鼻)、擦干全身移去湿巾、必要时刺激呼吸等。
如果有中心性紫绀,常压给氧或(每线3分)CPAP,有条件,监测血氧饱和度。
气囊面罩正压人工呼吸20(1)指征:呼吸暂停或抽泣样呼吸;心率100次/分、肤色转红);应用无改善,改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15(1)指征:正压人工呼吸后心率60次/分;按压30秒后心率<60次/分需给盐酸肾上腺素。
气管插管15(1)指征:羊水粪染无活力,用气囊面罩后心率<60次/分,胸外按压时需第1、2、3、要,需气管内给药,极度早产儿,早产儿需给肺表面活性物质或有畸形4观测点分
数时;(2)方法:掌握正确气管导管选择、气管插管方法、插管深度、插管分别为4、6、位置正确判断;(3)须在常压给氧下,20秒内完成;(4)羊水粪染无活力时,2、3喉镜直视下吸气管内胎粪,口腔有胎粪也吸净;病情许可,可重复吸,要在3~5秒内完成;吸净后作正压人工呼吸,必要时插管。
新生儿窒息复苏评分标准考生:总得分:项目内容标准分得分复苏前5-6秒内判断是否需要复苏。
2 戴手套。
1 物品准备:听诊器、吸球、负压吸引器、一次性吸痰管、人工呼吸气囊、温热毛巾、气管导管、喉镜、弯盘、纱布、棉签、注射器、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
2初步复苏保暖:置于预热的开放式抢救台上腹壁温度36.5℃;或用预热好的干毛巾将新生儿裹住。
室温27-31℃,台温32-33℃。
2 体位:肩部垫高2~3cm颈部轻微伸仰,外耳道与肩上部同一水平。
2 清理呼吸道:头部转向一侧,先口咽,后鼻腔,吸净黏液(<10秒)。
2 擦干:用温热干毛巾揩干头部及全身,拿开潮湿的毛巾。
擦干前后保证新生儿的头部保持“吸气”体位。
2 刺激:用中等力度拍打或手指弹患儿足底或摩擦背部2次。
2 重新摆好体位。
2 如仍有紫绀,用氧气导管或面罩常压给氧,流量大于5L/分。
使氧气面罩或氧气管尽量接近新生儿鼻腔。
2 评估:呼吸未改善,心率<100次/分,进入下一步。
2 包括评估在30秒内完成。
2建立呼吸复苏气囊带储氧袋并接氧气。
2 测试气囊是否正常工作。
2 进行人工呼吸的人需站在新生儿的头位。
2 面罩覆盖嘴、鼻子和小部分下颌,不覆盖眼,不可将面罩用力压在面部,手指不可置于眼部,不要压迫喉、气管。
3 频率40~60次/分。
2 挤压放松比例为1:1.5-2。
2 通气有效时见到胸廓起伏,呈现“浅呼吸”状态。
3 评估:心率<60次/分或心率在60~80次/分不再增加同时进行胸外心脏按压。
2 包括评估在30秒内完成。
2维持正常循环行胸外按压的人须站在能接触新生儿胸部并能正确摆放手的位置。
2 用双拇指按压,双手环绕胸廓,其余指头支撑其脊柱。
2 胸骨体下1/3处或乳头连线与剑突之间。
2 每3次胸外按压,正压呼吸1次,4个动作1个周期,耗时2秒。
3 深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
2 下压时间稍短于放松时间,放松时手指不能离开胸骨的按压区。
新生儿窒息急救操作考核评分表
背景信息
该评分表适用于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窒息急救操作的考核。
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的一种常见急症,其急救操作的正确性对新生
儿的生命安全至关重要。
急救操作考核内容
1. 通气操作:评估应急人员的通气操作技巧,包括正常通气步骤、面罩使用的正确性和效果。
2. 胸外按压:评估应急人员的胸外按压的正确频率和力度,以
恢复新生儿的心跳。
3. 心肺复苏操作:评估应急人员对心肺复苏操作的熟练程度,
包括按压与通气频率的配合、正确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
操作评分标准
根据急救操作的正确性和效果,对应急人员的操作进行评分,
评分标准如下:
总分计算
考核总分为10分,总分可用百分制表示。
结论
该评分表可用于对医护人员进行新生儿窒息急救操作的考核,以确保他们掌握正确的急救技能,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保障新生儿的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