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doc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doc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doc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doc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1原理

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2CH3COOK+2HI

2HI +NaClO→I + NaCl+ H O

2 2

I

2 +2NaS O →2NaI+NaS O

2 3 2 4 6

2仪器

250毫升碘量瓶

100毫升烧杯

3试剂

碘化钾 ( 分析纯 )

1% 淀粉溶液 :将1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刚煮沸的蒸馏水

至 100毫升,冷却后加入 0.1g 水杨酸或 0.4g 氯化锌保存 ( 三氯甲烷 5~6滴亦可 ) 。

36% 醋酸 ( 用分析纯冰醋酸配制 ) 。

硫代硫酸钠溶液 :将25g硫代硫酸钠(分析纯Na2S2O3·5H2O)和0.2g无水碳酸钠( 分析纯Na2CO3) 溶解于经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毫升贮存于棕色

瓶中防止分解。经过 2 ~ 3 天后,用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取分析纯重铬酸钾10g于120℃烘箱内干燥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出 4.9035 克,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毫升。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

a.用移液管吸取标准重铬酸钾溶液 25毫升于 300毫升带塞锥瓶中,加蒸馏水

60毫升、碘化钾 2g及1:2 盐酸 5毫升,密塞静置 5分钟后,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黄绿色。加入淀粉指示剂5毫升,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b.计算

×25

N=

V

式中 : N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

4步骤

吸取 2毫升 ( 或依含量定 ) 试样于碘量瓶中,加入 50毫升水及 1g碘化钾摇动溶解。

加入 5毫升 36% 醋酸,密塞摇匀,静置 5分钟。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至淡黄色时加入 5滴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

记录用量 V。

5计算

N× V×× 1000

次氯酸钠浓度=(g/L)

2

式中 : 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 ( 单位 mL)

次氯酸钠分子量

2000

GB/T 12156-89PNa 的测定(静态法)

1 方法摘要

本标准适用于天然水、锅炉给水、工业排水等水质分析, 测定范围为小于 PNa5

(Na +>230μ g/L) 的水样。

当钠离子选择电极—— PNa 电极与甘汞参比电极同时浸入溶液后,即组成测

量电池对。其中 PNa 电极的电位随溶液中的钠离子的活度而变化。用一台高阻抗

输入的毫伏计测量,即可获得与水样中钠离子活度相对应的电极电位,以

PNa 值

表示:

PNalg a Na ( 1)

PNa 电极的电位与溶液中钠离子活度的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

E E 0 2.3026

RT

lg a Na

(2)

nF

当测定溶液的 C

+

-3

mol/L ,被测溶液和定位液的温度为

20℃,式( 2)可

10

Na

简化为:

E (3)

PNa PNa

0.058

为减少温度的影响,定为溶液温度和水样温度相差不宜超过± 5℃。氢离子和钾离子对测定水样中钠离子浓度有干扰, 前者可以通过加入碱化剂, 使被测溶

液的 PH 值提高到以上来消除,后者须控制

+

+

C

∶C 至少为 10∶ 1。

Na

K

2 试剂

氯化钠标准溶液

2.1.1 PNa2 标准贮备液( 10-2 mol/L )

2.1.2 PNa4 标准溶液 ( 10-4 mol/L ) 2.1.3 PNa5 标准溶液 ( 10-5 mol/L ) 碱化剂

2.2.1 二异丙胺母液(≥ 98%)

3 仪器

离子计或性能相似的酸度计,精度应达到±,具有斜率矫正。

钠离子选择电极(钠功能玻璃电极)

PNa电极长时间不用,以干放为宜,但干放前应以Ⅰ级试剂水清洗干净。当

电极定位时间过长,测定时反应迟钝,线性变差都是电机衰老活变坏的表示,应更换电极。当使用无斜率校正功能的钠度计时,要求 PNa电极的实际斜率不低于理论斜率的 98%,新久置不用的 PNa电极,应用四氯化碳或乙醚的棉花擦净电极的头部,然后用水清洗,浸泡在 3%的盐酸溶液中 5~10min,用棉花擦净在用Ⅰ级试剂水洗干净。并将电极浸在碱化后的 PNa4标准溶液中 1h后使用。电极导线有机玻璃引出部分切勿受潮。

甘汞电极(氯化钾浓度为 L或L)

甘汞电极使用完后,应浸泡在与内充液浓度相同的氯化钾溶液中,不能长时间的

浸泡在纯水中。长时间不用时应干放保存,并套上专用的橡皮套,防止内部变干而损坏电极,重新使用前,先在与内充液浓度相同的氯化钾溶液中浸泡数小时。

测定中如发现读数不稳,可检查甘汞电极的接线是否牢固,有无接触不良现象,

陶瓷塞是否破裂或堵塞,由以上现象可更换电极。

试剂瓶(聚乙烯塑料制品)

所用试剂瓶以及取样瓶应用聚乙烯塑料制品,塑料容器用洗涤剂清洗后用

1∶1的热盐酸浸泡半天,然后用Ⅰ级试剂水冲洗干净后才能使用。各取样及定位用塑料容器都应专用,不宜更换不同浓度的定位溶液或互相混淆。

4测定

接通电源,仪器预热。按仪器说明书进行校正。使仪器处于备用状态。准备好PNa电极和甘汞电极。

4.2向分析中需使用的PNa4、 PNa5标准溶液,Ⅰ级试剂水和水样中添加二异丙

胺溶

液,进行碱化,调整 PH大于 10。

4.3以PNa4标准溶液定位,将碱化后的标准溶液摇匀。冲洗电极杯数次,将PNa

极和甘汞电极同时浸入该标准溶液进行定位。定位后重复校正 1~2次。直至重复定位误差不超过以 PNa4±,然后以碱化后的 PNa5标准溶液冲洗电极和电极杯数次,再将 Na电极和甘汞电极同时浸入PNa5标准溶液中,待仪器稳定后旋动斜率校

正按钮使仪器指示 PNa5±~,则说明仪器及电极均正常,可进行水样测定。

4.4水样的测定

用碱化后的Ⅰ级试剂水冲洗电极和电极杯数次,使PNa计的读数在以上。再以碱化后的被测水样冲洗电极和电极杯2次以上。最后重新取碱化后的被测水样。摇匀,将电极浸入被测水样中,摇匀,待仪器稳定后,记录读数。

若水样钠离子浓度大于 10-3 mol/L (Na+>23mg/L)则用Ⅰ级试剂水稀释后添

加二异丙胺使 PH大于 10然后进行测定。

经常使用的 PNa电极,在测定完毕后应将电极放在碱化后的PNa4标液中备用。

不用的 PNa电极以干放为宜,但在干放前应以Ⅰ级试剂水清洗干净。以防溶液浸蚀敏感薄膜。电极不宜放置过久。

L 甘汞电极在测试完后,应浸泡在L氯化钾溶液中,不能长时间

的浸泡在纯水中,以防盐桥微孔中氯化钾被稀释,对测定结果有影响。

GB/T硬度的测定高硬度

1方法摘要

本方法适用于天然水、冷却水水样硬度的测定。

测定范围:~ 5mmol/L硬度。硬度超过 5mmol/L时,可减少取样体积,稀释到100ml后测定。

在PH为±的水溶液中,用铬黑 T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 EDTA的体积,既可算出硬度值。

为提高终点指示的灵敏度,可在缓冲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 EDTA二钠镁盐。如果用酸性铬兰 K作指示剂,可不加 EDTA镁盐。

铁≥ 2mg/L、铝≥ 2mg/L、铜≥ L、锰≥ L对测定有干扰,可在加指示剂前用

2ml1%L-半胱胺盐酸盐溶液和 2ml三乙醇胺溶液( 1+4)进行联合掩蔽消除干扰。

2试剂

钙标准溶液( ml):标定 EDTA标准溶液

氨- 氯化铵缓冲溶液

%铬黑 T指示剂

标准 EDTA溶液( 1ml相当于 mmol硬度)

EDTA镁盐溶液

5%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溶液( 1+4)

三乙醇胺溶液( 1+4)

1%L- 半胱胺盐酸盐溶液

3测定:

取100ml水样,注入 250ml锥形瓶中。若水样浑浊,取样前应过滤。

注:水样酸性或碱性很高时,可加 5%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 1+4)中和后再

加缓冲溶液。

加5ml氨 - 氯化铵缓冲溶液,加 2~3滴铬黑 T指示剂。

注:碳酸盐硬度较高的水样,在加入缓冲溶液前应先稀释或先加入所需 EDTA标准溶液量的 80%~90%(记下滴定体积内),否则缓冲溶液加入后,碳酸钙析出,终点延长。

3.3在不断摇动下,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溶液

由酒

红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

3.4另取100mlⅡ级试剂水,按、操作步骤测定空白值。

4计算

水样硬度 X( mmol/L)按下式计算:

(a b)T

X 1000

V

式中: a——滴定水样所消耗 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b——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 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T —— EDTA标准溶液对钙硬度的滴定度, mmol/ml

V ——水样体积, ml

GB/T硬度的测定低硬度

1方法摘要

本方法适用于软化水、 H型阳离子交换器出水、锅炉给水、凝结水水样的测定。

测定范围: 1 ~100μmol/L 硬度。

在PH为±的水溶液中,用酸性铬兰K作指示剂,以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简称 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为终点。根据消耗 EDTA的体积,既可算出硬度值。

铁≥ 2mg/L、铝≥ 2mg/L、铜≥ L、锰≥ L对测定有干扰,可在加指示剂前用2ml1%L-半胱胺盐酸盐溶液和 2ml三乙醇胺溶液( 1+4)进行联合掩蔽消除干扰。

2试剂

钙标准溶液(μ molCa2+/ml ):标定 EDTA标准溶液

硼砂缓冲溶液

%酸性铬兰 K指示剂

标准 EDTA溶液( 1ml相当于μ mol硬度)

EDTA镁盐溶液

5%氢氧化钠溶液

盐酸溶液( 1+4)

3测定:

取100ml水样,注入 250ml锥形瓶中。

注:水样酸性或碱性很高时,可加5%氢氧化钠溶液或盐酸溶液(1+4)中和后再加缓冲溶液。

加1ml硼砂缓冲溶液,加 2~ 3滴 %酸性铬兰 K指示剂。

4.3在不断摇动下,用EDTA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接近终点时应缓慢滴定,溶液

由红

色转为蓝色即为终点。全过程应于5min内完成,温度不应低于 15℃。

4.4另取100mlⅡ级试剂水,按、操作步骤测定空白值。

水样硬度小于 25μmol/L 时应采用 5ml微量滴定管。

5计算

水样硬度 X(μ mol/L )按下式计算:

(a b)T

X1000

V

式中: a——滴定水样所消耗 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b——滴定空白溶液所消耗 EDTA标准溶液的体积, ml

T —— EDTA标准溶液对钙硬度的滴定度, mmol/ml

V ——水样体积, ml

氧的测定(靛蓝二磺酸钠比色法)

使用酸性靛蓝仪器进行测定

方法提要

在pH为左右时,氨型靛蓝二磺酸钠被锌汞齐还原成浅黄色

化合物,当其与水中溶解氧相遇时,被氧化成蓝色,其色泽

深浅和水中含氧量有关。

本法适用于测定溶解氧为 2~100ug/L 的除氧水、凝结水,灵

敏度为 2ug/L 。

试剂

试剂水: GB/T6903规定的Ⅰ级试剂水。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 [c (1/5 KMnO4 ) ]=L] :配制及标定方法见附录A。

硫酸溶液 (1+3) 。

酸性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称取~靛蓝二磺钠 (C16H8O8N2S2Na2, M= 于烧杯中,加 1mL试剂水,使其润湿后,加 7mL浓硫酸,在水浴上加热 30min,

并不断搅拌,加少量试剂水,使其全部溶解后移入 500mL容量瓶中,用试剂水稀释

至刻度,混匀 ( 若有不溶物需要进行过滤 ) 。标定后用试剂水按计算量稀释,使

T=40μgO2/mL( 此处 T应按 1 摩尔分子靛蓝二磺酸钠与 1摩尔原子氧作用来计

算 ) 。

氨- 氯化铵缓冲液:称取 20g 氯化铵溶于 200mL水中,加入 50mL浓氨水稀释至

1L。取 20mL缓冲溶液与 20mL酸性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溶液混合,测定其 pH。若 pH 大于可用硫酸溶液 (1+3) 调节 pH至。反之,若 pH 小于,可用 10%氨水调节 pH至。根据加酸或氨水的体积,向其余 980mL 缓冲溶液加入所需的酸或氨水,以保证

以后配制的氨性靛蓝二磺酸钠缓冲溶液的pH=。

氨性靛蓝二磺酸钠缓冲液:取T=40μ g /mL 的酸性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50mL

于 100mL容量瓶中,加入 50mL氨- 氯化铵缓冲液 ( 按 1:1 的比例混合 ) 混匀。

此溶液的 pH=。

还原型靛蓝二磺酸钠溶液:向已装好锌汞齐的还原滴定管中,注入少量氨性靛

蓝二磺酸钠缓冲液以洗涤锌汞齐,然后以氨性靛蓝二磺酸钠缓冲液注满还原滴定管( 勿使锌汞齐间有气泡 ) 。静置数分钟,待溶液由蓝色完全转成黄色后方可使用。

此溶液还原速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加快,但不得超过 40℃。

苦味酸溶液:称取已干燥过的苦味酸,溶于1L试剂水中。此溶液的黄色色度相当于 20μg/mL还原性靛蓝二磺酸钠浅黄色化合物的色度。

锌汞齐的制法:

第一法:预先用乙酸溶液(1+4) 洗涤粒径为 2mm~3mm的锌粒或锌片,使其表面呈金属光泽。将酸沥尽,用试剂水冲洗数次,然后浸入饱和的硝酸汞溶液中,并不断搅拌,使锌表面覆盖一层均匀汞齐,取出用试剂水冲洗至水呈中性为止。

第二法:锌粒处理同第一法。将处理好的锌粒置于200mL烧杯中,加乙酸溶

液 (2+98) 约 100mL 浸泡锌粒,用吸管滴加汞,并不断搅拌,使锌粒表面形成

汞齐。汞的加入量以锌粒表面形成汞齐为宜。然后用试剂水冲洗至中性。

试剂纯度应符合 GB/T6903 的要

求。仪器

锌汞齐滴定管:取50mL酸式滴定管一支,在其底部垫一层厚约1cm的玻璃棉,先在滴定管中注满试剂水,然后装入制备好的粒径为2~3mm的锌汞齐约30mL,在充填时应不时振动,使其间不存在气泡。

专用溶氧瓶:具有严密磨口塞的无色玻璃瓶,其容积为200mL~300mL。

取样桶:桶的高度至少比溶氧瓶高 150mm,若采用溢流法取样,可不备取样桶。

分析步骤

酸性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的标定:取酸性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注入 100mL锥形瓶中,加 10mL试剂水和 10mL硫酸溶液 (1+3) 用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

液恰变成黄色为止,记录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为 V。其滴定度按下式进行计算 :

T=*N*8*1000/v

式中 :a- 滴定时所消耗高锰酸钾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mL

N- 高锰酸钾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 v- 所取酸性靛蓝二磺酸

钠贮备液的体积

8- 氧的当量

把靛蓝二磺酸钠和高锰酸钾反应时的滴定度换算成和溶解氧反应时的滴定度的

系数。

标准色的配制:

本法测定范围为 2 μg/L -100 μg/L ,故标准色阶中最大标准色所相当的溶解氧含量 (c 最大 ) 为 100 μg/L 。为使测定时有过量还原性靛蓝二磺酸钠同氧反应,所以采用还原性靛蓝二磺酸钠的加入量为c最大的倍。据此,在配制标准色阶时,先配制酸性靛蓝二磺酸钠稀溶液(T=20μg /mL) ,体积为 VB1B,然后,按式

( 2)和式( 3)计算酸性靛蓝二磺酸钠溶液的加入体积V靛 (mL) 和苦味酸溶液

(T=20μg /mL) 的加入体积 V苦 (mL) 。

V靛=C*V1/1000*20 ------------------ (2)

V苦=V1(最大 -C) /1000*20-------

- (3)

C—标准色所相当的溶解氧含量,μg/L ;

V1—配成标准色溶液的体积,mL;

C最大—最大标准色所相当的溶解氧含量,100μ g/L 。

注 1:本方法中的 c最大,对凝结水来说,为 100μg/L ,对锅炉给水为 50μg/L 。表 1为按上式计算配制 500mL标准色,所需 T均为 20μ g /mL时,酸性靛蓝二磺酸钠和苦味酸溶液的需要量。

把配制好的标准色溶液注专用溶氧瓶中,注满后用蜡密封。此标准色使用期限为一周。

表1溶解氧标准色制

瓶号相当溶解氧含量配制标准色时所取体积, mL

μ g/L V靛V苦

100

2 5

310

415

520

630

740

850

960

1070

1180

1290

13100

测定水样时所需还原型靛蓝二磺酸钠溶液加入量D(mL) ,按下式计算D= 最大× V1/1000×20

式中 : C 最大 - 最大标准色所相当的溶解氧含量, 100 μg/L

V1-水样的体积

如取样瓶体积为 280mL,则

D= 130×280/(1000 ×20) ≈mL

水样的测定

取样桶和溶氧瓶应预先洗干净,然后将溶氧瓶放在取样桶内,将取样管 ( 厚壁胶管 ) 插入溶氧瓶底部,使水样充满溶氧瓶,并溢流不少于 3min 。水样流量约为 500 mL/min -600mL/min ,其温度不超过 35℃,最好能比环境温度低 1℃-3 ℃。

将锌汞齐滴定管慢慢插入溶解氧瓶内,轻轻抽出取样管,立即按上式计算量加入还原型靛蓝二磺酸钠溶液。

轻轻抽出滴定管并立即塞紧瓶塞,在水面下混匀,放置2min ,以保证反应完全。

从取样桶内取出溶氧瓶,立即在自然光或日光灯下,以白色为背景同标准色

进行比较。

取样也可以用溢流法进行,其它操作都相同。

注 1:溢流取样是指利用水样的较高流速,使溶氧瓶口上形成隔绝空气的水屏蔽层,当加入还原靛蓝二磺酸钠溶液时,应先把锌汞齐滴定管沿着瓶口边缘排掉易

被氧化的靛蓝二磺酸钠,然后在水屏蔽层保护下轻轻插入瓶内,拔出取样管,并

立即加入一定量的还原性靛蓝二磺酸钠溶液,采用此法时不需取样桶。

注 2:水样中的铜能使测定结果偏高,但当水样中的铜含量小于 10μg/L 时,对测定结果影响不大。

注 3:配制靛蓝二磺酸钠贮备液时,不可直接加热,否则溶液颜色不稳定。贮

存时间不宜过长,如发现有沉淀则要重新配制。

注 4:每次测定完毕后,应将锌汞齐滴定管内剩余的氨型靛蓝二磺酸钠溶液放

至液面稍高于锌汞齐层,待下次试验时注入新配制的溶液。

注 5:锌汞齐滴定管在使用过程中会放出氢气,应及时排除,以免影响还原效

率。若发现锌汞齐表面颜色变暗,应重新处理后使用。

注 6:氨性靛蓝二磺酸钠缓冲液放置时间不得超过 8h,否则应重新配制。

注 7:苦味酸是一种炸药,不能将固体苦味酸研磨、锤击或加热,以免引起爆炸。

为安全起见,一般苦味酸中加有 35%水分,使用时可以将湿苦味酸用滤纸吸

去大部分水分,然后移入氯化钙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并在干燥器内贮放。注

8:取样瓶与配标准色用的溶氧瓶规格必须一致,瓶塞要十分严密。取样瓶使用

一段时间后瓶壁会发黄,影响测定结果,应定期用酸清洗干净。

亚硫酸氢钠与次氯酸钠检测方法

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浓度测定 2011-03-02 09:47 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浓度测定 1.实验仪器:分析天平 恒温干燥箱 干燥器 2.试验试剂:重铬酸钾 硫代硫酸钠 碘 碘化钾 淀粉 盐酸 硫酸 无水碳酸钠 3.方法概要: 让亚硫酸氢钠与定量碘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再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碘,直接计算为亚硫酸氢钠的含量,求出浓度。 化学反应方程式:I2+NaHSO3+H2O=NaI+H2SO4+HI 4.试验方法: 称取7克亚硫酸氢钠水溶液样品(精确至0.0001g)移入250ml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取25.00ml,注入盛有50.00ml碘标准溶液的碘量瓶中,摇匀,放置5mim,加20%盐酸溶液2ml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10g/L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溶液蓝色消失。 同时做空白试验。 5.结果计算: NaHSO3(%)=(V1-V2)*C*0.5204/m 式中:V-------空白试验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数,单位:毫升。 V------加样时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数,单位:毫升。 C------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单位:摩尔每升。 m-----亚硫酸氢钠水溶液的重量,单位:克。

6.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⑴配制: 称取26g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加0.2g无水碳酸钠,溶于1000ml水中,缓缓煮沸10min,冷却。放置两周后过滤。 ⑵标定: 称取0.18g于120℃±2℃干燥至恒重的工作基准试剂重铬酸钾,置于碘量瓶中,溶于25ml水,加2g碘化钾及20ml硫酸溶液(20%),摇匀,于暗处放置10min。加150ml水(15℃-20℃),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近终点时加2ml淀粉指示液(10g/L),继续滴定至溶液由蓝色变为亮绿色。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C(Na2S2O3),数值以摩尔每升 (mol/L)表示:C(Na2S2O3)=m*1000/(V1-V2)M 式中:m---重铬酸钾的质量的精确值,单位:克。 V1---加样时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数,单位:毫升。 V2----空白时消耗硫代硫酸钠的体积数,单位:毫升。 M----重铬酸钾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g/mol) M(1/6K2Cr2O7)=49.031 7.碘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⑴配制: 称取13g碘及35g碘化钾,溶于100ml水中,稀释至1000ml,摇匀,储存于棕色瓶中。 ⑵标定:

次氯酸钠的正确使用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正确应用 次氯酸钠的制备和杀菌原理[1] 次氯酸钠(NaClO)是用发生器的钛阳极电解食盐水而得,反应如下:NaCl+H2O→NaClO + H2↑ 次氯酸钠在水中水解形成次氯酸和氢氧化钠,反应如下: NaClO+ H2O→HClO + NaOH 次氯酸钠消毒液用于消毒的有效成份是HClO,HClO在水中离解,反应如:HClO ?H++ClO- HClO由于受水中某些杂质或光线的影响,会产生解,反应如下:2HClO ?2HCl+ O2↑ 次氯酸钠(NaClO)消毒液俗称84消毒液[2] 1.84消毒液有一定的刺激性与腐蚀性,必须稀释以后才能使用。一般稀释浓度为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五,即1000毫升水里面放2到5毫升84消毒液。浸泡时间为10到30分钟。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太长。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使用方法: 原液:清水为1:100,有效氯含量为500mg\l; 原液:清水为1:50,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 原液:清水为1:20,有效氯含量为2500mg\l ①浸泡法。将待消毒的物品放入装有含氯消毒剂溶液的容器中,加盖。对细菌繁殖体污染的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500mg/L 的消毒液浸泡10min 以上;对经血传播病原体、分枝杆菌和细菌芽孢污染物品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 mg/L~5000mg/L 消毒液浸泡30min 以上。

次氯酸钠,氯含量的测定

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剂,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兰色消失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2H++OCl-+2I-=I2+Cl-+H2O I2+2S2O32-=S4O62-+2I- 试剂和溶液 盐酸1+1溶液;碘化钾100g/L;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淀粉溶液10g/L 吸取次氯酸钠溶液样品20mL,置于内装20mL水并已称量的100mL烧杯中,称量然后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分析步骤 吸取容量瓶中的试样10.0mL,置于内装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4mL盐酸溶液,迅速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盖紧瓶塞后加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后,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入2mL淀粉溶液继续滴定,至兰色消失即为终点。 分析结果的计算 有效氯含量(X)以质量百分含量表示, X=c·V·0.03545/(m·10.0/500)×100=177.25c·V/m 式中:c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实际浓度,mol/L; V一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用量,mL; m一一试样的质量,g; 法一、按比例稀释至浓度在0-3.5PPM内,同清冼液浓度检测。 方法二、原理: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2H+ + OCl- + 2I- = I2 + Cl-+ H2O

I2 + 2S2O32- = S4O62 -+ 2I- 1. 试剂: 1.1 碘化钾溶液(100g/L):称取100g碘化钾,溶于水中,稀释到1000mL,摇匀。 1.2 硫酸溶液(3+100):量取15mL硫酸,缓缓注入500mL水中,冷却,摇匀。 1.3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1.4 淀粉指示液(10g/L):称取1g淀粉,加5mL水使其成糊状,搅拌下将糊状物加到90mL沸腾的水中,煮沸1min~2min,冷却,稀释至100mL。 2. 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3. 检测步骤: 3.1 量取约20mL实验室样品,置于内装20mL水并已称量(精确到0.01g)的100mL 烧杯中,称量(精确到0.01g)。然后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3.2 量取试料10.00mL,置于内装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和10mL硫酸溶液,迅速盖紧瓶塞后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2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4. 结果计算: 有效氯以氯的质量分数X计,数值以%表示,按下式计算: X = (V/1000)c?M/ m×10/500×100 = V?c?M×5 /m 式中:V-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mol/L;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g; M-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g/mol(m=35.453)。 5. 允许误差: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2%,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置方法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配置方法 消毒剂有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 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1.V=( C'×V')/C; 2.X=V'-V; 式中:C 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V 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 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 例1, 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V=( C'×V')/C; =(1000mg/L×10000ml)/50000mg/L =200ml X=10000-200=9800ml=9.8升 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9.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2,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

加水多少升? 有效氯含量为0.5%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0.5g(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V = ( C'×V')/C; =(1000mg/L×10000ml)/5000mg/L = 2000ml X =10000-2000 = 8000 ml =8升 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3,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1PPm相当于1000000ml消毒剂中含有1g(1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1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1mg/L。 V = ( C'×V')/C; =(200mg/L×10000ml)/5000mg/L = 400ml X =10000-400 =9600 ml =9.6升 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400ml,加水9.6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浓度和配制方法: 1、具体浓度标准:(用的次氯酸钠原液的浓度每批也不一样,大约范围9~11%)

次氯酸钠浓度测定

次氯酸钠浓度测定 碘量法测定次氯酸钠浓度 一、所需仪器 1、25mL碱式滴定管。 2、250mL碘量瓶。 3、50mL量筒。 、1mL、5mL、10mL移液管。 4 5、加热装置。 二、试剂配制和标定 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1/6K2CrO7)=0.1000mol/L。称取105?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4.9030g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2、碘化钾晶体(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 。 3、盐酸溶液:1+1,用盐酸ρ=1.19g/mL配制。 4、1%(m/V)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100mL。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防腐。 5、硫代硫酸钠:称取24.5g固体五水合硫代硫酸钠(Na2S2O3?5H2O)和0.2g无水碳酸钠(Na2CO3),加水50mL溶解后,再以水稀至1000mL于棕色细口瓶内,混匀,于暗处静置3~5日。配制中所用的水最好是经煮沸10分钟后再冷却的蒸馏水,以驱除二氧化碳及细菌。 标定方法:于250mL碘量瓶内,加入1g碘化钾及50mL水,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5mL,加入盐酸溶液5mL,塞紧混匀,置暗处静置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

酸钠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标准溶液用量。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的计算公式如下: 15.00 C,,0.10000V1 式中: C0——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g/L; V1——滴定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的量,mL; 0.1000——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6、乙酸盐缓冲溶液(pH=4):称取146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入457mL乙酸,用水称释到1000mL。 三、测定步骤 取水样100mL(或取适量水样稀释至100mL)于250mL碘量瓶内,加入过量的碘化钾及50mL水,加入5mL乙酸盐缓冲溶液,密塞混匀,置暗处静置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标准溶液用量。 次氯酸钠浓度(mg/L)的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C,V,37.22101 C,,1000V C——次氯酸钠浓度,mg/L; C0——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 V1——滴定水样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V——水样的体积,mL; 37.221——1/2NaClO的摩尔质量,g/mol。 四、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自动投加方案

自来水厂次氯酸钠自动投加方案 一、概述 次氯酸钠溶液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广谱杀菌灭藻剂。其不仅具有很强的杀菌灭藻作用,而且其有较好的安全性和便于贮存的优点。次氯酸钠消毒法被现有的城市中心自来水厂作为液氯替代技术,如北京和上海中心城区内的水厂已改用次氯酸钠消毒,该方法是目前使用最安全、操作最简便的消毒方法。 次氯酸钠溶液在水中水解为次氯酸和次氯酸根,次氯酸有强氧化性,其分子吸附在病原微生物的表面,并紧进入细胞内破坏病原微生物的酶和遗传系统,从而达到消毒的效果。工业上一般采用氢氧化钠溶液内通入氯气制备而成。黄绿色透明液体,比重为1.16-1.18,有刺激性气味。PH值为12-14,有腐蚀性,人员接触时应佩戴护目镜和橡胶手套,若移液应使用化工泵或专用插桶泵。水处理消毒用次氯酸钠溶液应选用Aa级产品,质量分数一般在8%-12%之间,溶液为无色或淡黄绿色水溶液。 次氯酸钠不稳定,遇光易分解,需避光保存,它的分解速度与使用浓度、温度、酸碱度有关,浓度高分解快,温度高分解快,酸性分解快。所以次氯酸钠需要避光保存,避免与空气中酸性气体接触。 次氯酸钠光照受热后会自身分解: 2NaClO = 2NaCl + O2 同时,次氯酸钠水解产生的次氯酸也会发生分解: 2HClO = 2HCl +O2 分解产生的盐酸还会和次氯酸发生反应,产生氯气 HClO +HCl = H2O +Cl2

二、次氯酸钠投加方案简介 次氯酸钠投加方案设计到实现本着安全可靠节约的原则,综合在本人24年水厂消毒经验,解决了次氯酸钠投加系统排气、去垢的难题。控制系统具有手动和自动控制切换,手动控制时可以人工设定加氯量,自动控制时控制器可以接受4-20mA流量信号(用户提供)或4-20mA余氯信号(用户提供或选配余氯仪),次氯酸钠投加装置控制器可根据被处理水流量自动定比加氯,也可以根据加氯后水中余氯大小反馈控制氯投加量。 次氯酸钠产生的气体会与液体混合在一起进入消毒投加系统。当气体积聚到一定量以后,系统内的气体会直接对系统的工作性能、改变整个系统的控制结果,甚至可能影响水厂的出厂水质,计量泵入口管路产生气泡会造成计量泵故障损坏。次氯酸钠投加方案采用了多级排气技术,确保管道中产生气泡及时排除系统。 为增强次氯酸钠稳定性,次氯酸钠溶液产品厂家经常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碳酸钠或硅酸钠等稳定剂,这些物质与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反应生成不溶物,造成管道结垢。次氯酸钠投加方案采用了独有的防结垢技术,破坏了结垢物质形成环境,确保管道内不会结垢堵塞。 为避免次氯酸钠储罐液位高度产生压力对计量泵流量的影响,次氯酸钠投加方案在计量泵之前设立恒压罐,使药液进入泵之前压力保持恒定。 三、选型 工艺及设备选型:有效氯投加量1mg/l,每立方水每小时需有效氯1g,含有效氯10%的次氯酸钠溶液需10g. 1台氯酸钠投加器,标配计量泵2台(也可根据用户要求配3台),一用一备。次氯酸钠溶液见光遇热会分解, 储罐选用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1 原理 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 3COOH→2CH 3 COOK+2HI 2HI+NaClO→I 2+NaCl+H 2 O I 2+2Na 2 S 2 O 3 →2NaI+Na 2 S 4 O 6 2 仪器 2.1 250毫升碘量瓶 2.2 100毫升烧杯 3 试剂 3.1 碘化钾(分析纯) 3.2 1%淀粉溶液: 将1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刚煮沸的蒸馏水至100毫升,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三氯甲烷5~6滴亦可)。 3.3 36%醋酸(用分析纯冰醋酸配制)。 3.4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 将25g硫代硫酸钠(分析纯Na 2S 2 O 3 ·5H 2 O)和0.2g无 水碳酸钠 (分析纯Na 2CO 3 )溶解于经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毫升 贮存于棕色瓶中防止分解。经过 2~3 天后,用0.1000N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3.5 0.1000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取分析纯重铬酸钾10g于120℃烘箱内干燥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出 4.9035克,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毫升。 3.6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a.用移液管吸取标准0.1000N重铬酸钾溶液25毫升于300毫升带塞锥瓶中,加蒸馏水60毫升、碘化钾2g及1:2盐酸5毫升,密塞静置5分钟后,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黄绿色。加入淀粉指示剂5毫升,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b.计算 0.1000×25 N= V 式中 : 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

次氯酸根或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滴定法)(精)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1 原理 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2CH3COOK+2HI 2HI+NaClO→I2+NaCl+H2O I2+2Na2S2O3 →2NaI+Na2S4O6 2 仪器 2.1 250毫升碘量瓶 2.2 100毫升烧杯 3 试剂 3.1 碘化钾(分析纯 3.2 1%淀粉溶液: 将1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刚煮沸的蒸馏水至100毫升,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三氯甲烷5~6滴亦可。 3.3 36%醋酸(用分析纯冰醋酸配制。 3.4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 将25g硫代硫酸钠(分析纯Na2S2O3·5H2O和0.2g 无水碳酸钠 (分析纯Na2CO3溶解于经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毫升贮存于棕色瓶中防止分解。经过 2~3 天后,用0.1000N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3.5 0.1000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取分析纯重铬酸钾10g于120℃烘箱内干燥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出 4.9035克,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毫升。 3.6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a.用移液管吸取标准0.1000N重铬酸钾溶液25毫升于300毫升带塞锥瓶中,加蒸馏水60毫升、碘化钾2g及1:2盐酸5毫升,密塞静置5分钟后,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黄绿色。加入淀粉指示剂5毫升,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b.计算 0.1000×25 N= V 式中 : 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 4 步骤 4.1 吸取2毫升(或依含量定试样于碘量瓶中,加入50毫升水及1g碘化钾摇动溶解。 4.2 加入5毫升36% 醋酸,密塞摇匀,静置5分钟。 4.3 用0.100N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至淡黄色时加入5滴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记录用量V。 5 计算 N×V×0.03725×1000 次氯酸钠浓度= (g/L 2 式中 : N-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 (单位mL 次氯酸钠分子量 0.03725- 2000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1 原理 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 + 2CHCOO H2CHCOO K 2HI 2HI + NaCS12+ NaCI+ H2O I 2 + 2NQS2Q ~2NaI + N Q SQ 2 仪器 2.1 250毫升碘量瓶 2.2 100毫升烧杯 3 试剂 3.1 碘化钾(分析纯) 3.2 1%淀粉溶液:将1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刚煮沸的蒸馏水至100毫升,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氯化锌保存(三氯甲烷5?6滴亦可)。 3.3 36%醋酸(用分析纯冰醋酸配制)。 3.4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将25g硫代硫酸钠(分析纯NaSO ? 5HO)和0.2g无水碳酸钠(分析纯NaCO)溶解于经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毫升贮存于棕色瓶中防止分解。经过 2?3天后,用0.1000N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3.5 0.1000N重铬酸钾标准溶液:取分析纯重铬酸钾10g于120C烘箱内干燥2 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出 4.9035克,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毫

升。 3.6 0.100N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a. 用移液管吸取标准0.1000N重铬酸钾溶液25毫升于300毫升带塞锥瓶中,加蒸馏水60毫升、碘化钾2g及1:2盐酸5毫升,密塞静置5分钟后,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黄绿色。加入淀粉指示剂 5毫升,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b. 计算 0.1000 X 25 N = ------------------- V 式中:N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V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

次氯酸钠活性氯的测定

5.6 5.6.1 比色法 5.6.1.1 仪器: SXZ-3型袖珍式比色器 5.6.1.2 操作步骤: 5.6.1.2.1 装比色盘入比色器中。 5.6.1.2.2 加水样入比色槽洗1-2次后,加样至刻度,作为空白水样,放入比色 箱中。 5.6.1.2.3 用水样清洗1-2次比色槽,加入0.5mL(8-10滴)配制好的邻联甲苯 胺溶液注入水样至刻度,插入比色箱中,静置10分钟后,即可进行 比色测定。如测定活性氯时,则在加试剂充分摇匀后立即测定。5.6.1.2.4 转动比色盘同时通过接目镜观察镜内颜色的变化,直至镜内二种颜 色相似为止,此时比色器左上角圆孔内所示数值即为被测水样的测 定值。如果比色盘的色片与显色水样之颜色不能求得完全一致时, 可根据上下二档的数值作出估计值。 5.6.1.2.5 测试完毕,取出比色槽倾尽样本液,洗洁后放好,待下次测试用。5.6.1.3 注意事项: 5.6.1.3.1 配制好的试剂溶液应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贮存温度不得低于0℃, 严禁与人体和其它物品接触。 5.6.1.3.2 色槽、接目镜及比色箱应经常保持清洁,不应与腐蚀性物品接触,用 后应立即清洗。 5.6.1.3.3 若样品浓度不在比色器测量范围内,则样品必须先用纯水稀释一定 倍数再检测。样品浓度即为稀释倍数乘以比色器读数。 5.6.1.3.4 比色盘应贮存于阴凉处,保持存放环境干燥,切忌受热、日晒与接 触各种化学药品,以防褪色影响测试结果。 5.6.1.3.5 比色片使用较长时间后应予以更换,一般比色盘的正常使用期限为一 年。 5.6.2 滴定法 5.6.2.1 操作步骤: 5.6.2.1.1 取适量样品(参考样品抽取量表)于250mL三角瓶中,并加水使总液 量为50mL。 5.6.2.1.2 样品抽取量表 预期有效氯浓度样品抽取量Na2S2O3浓度 低于200ppm50mL0.01N 200-500ppm20mL0.01N 500-1000ppm50mL0.1N 1000-5000ppm20mL0.1N 5000-10000ppm10mL0.1N 1%-5%2mL0.1N 5%-15%*0.1N * 取15mL样品以RO水定容至1L,再取50mL分析。

次氯酸钠中有效氯的测定方法

说明:转贴的国标。 GB/T 19106 -2003 5.1次氯酸钠溶液中有效氯含量的测定 5.1.1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2H+ + OCl- + 2I- = I2 + Cl-+ H2O I2 + 2S2O32- = S4O62 -+ 2I- 5.1.2试剂 5.1.2.1碘化钾溶液:100g/L 称取100g碘化钾,溶于水中,稀释到1000mL,摇匀。 5.1.2.2硫酸溶液:3+100 量取15mL硫酸,缓缓注入500mL水中,冷却,摇匀。 5.1.2.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5.1.2.4淀粉指示液:10g/L 5.1.3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5.1.4分析步骤 5.1.4.1试料 量取约20mL实验室样品,置于内装20mL水并已称量(精确到0.01g)的100mL 烧杯中,称量(精确到0.01g)。然后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5.1.4.2测定 量取试料(5.1.4.1)10.00mL,置于内装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mL 碘化钾溶液(5.1.2.1)和10mL硫酸溶液(5.1.2.2),迅速盖紧瓶塞后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5.1.2.3)滴定至浅黄色,加2mL淀粉指示液(5.1.2.4)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5.1.5结果计算 有效氯以氯的质量分数X1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V/1000)cM 5VcM X1=×100 = (1) m×10/500 m 式中: V-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 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3)。 5.1.6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2%。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次氯酸钠消毒方案一

次氯酸钠消毒方案一

次氯酸钠方案 目录 一、次氯酸钠消毒原理说明 二、方案(一)免楼顶水箱 -------供水系统消毒及控制方式 -------此供水方式的优点及缺点三、方案(二)增加楼顶水箱 -------供水系统消毒及控制方式 -------此供水方式的优点及缺点四、方案报价

一、次氯酸钠消毒原理说明: 消毒方式说明:根据甲方提供的现场情况以及用水质量要求,我公司结合现阶段的供水消毒方式进行对比,针对井水消毒分别介绍氯气投加系统和次氯酸钠投加系统的运行情况及其运行环境,比较这两套加药系统及其杀生剂氯气和次氯酸钠的优劣,得出了井水消毒的最佳消毒方式为次氯酸钠消毒。 天然的井水含有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细菌、真菌、藻类及各种小动物等等。它们的存在直接关系到饮水卫生,不仅对人体有害,对畜牧业也同样也有很大的危害性。 1、杀生原理及其特性 次氯酸具有很强的氧化性,在杀菌、杀病毒过程中,不仅可作用于细胞壁、病毒外壳,而且因次氯酸分子小,不带电荷,还可渗透入菌(病毒)体内,与菌(病毒)体蛋白、核酸、和酶等有机高分子发生氧化反应,从而杀死病原微生物。 R-NH-R + HClO → R 2NCl + H 2 O 同时,次氯酸产生出的氯离子还能显著改变细菌和病毒体的渗透压,使其细胞丧失活性而死亡。同时,HClO是一种不稳定的化学物,能进行分解; HClO=HCl+〔O〕K=3.2×10—8 〔O〕我们称之为新生态氧,具有很强的氧化性,能杀死微生物。 次氯酸钠在常温下为固体化合物,通常我们用来消毒的是次氯酸钠的水溶液。次氯酸钠的杀生原理与氯气的杀生原理基本相同,主要是靠与水反应产生的强氧化性的次氯酸。其反应方程如下: NaClO+H 2 O=HClO+NaOH 次氯酸再分解出新生态氧,它们共同起着杀生的作用。 2、对环境因素的影响 利用氯作为杀生剂,在运行中容易发生跑、滴、漏等现象,一旦氯气泄漏将对周围环境和人身健康产生严重危害;而使用次氯酸钠作为杀生剂基本上没有这些危险。氯可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产生卤代烃,卤代烃具有很强的致癌作

分析方法:碘量法测定次氯酸钠浓度

碘量法测定次氯酸钠浓度 一、所需仪器 1、25mL碱式滴定管。 2、250mL碘量瓶。 3、50mL 量筒。 4、1mL、5mL、10mL 移液管。 5、加热装置。 二、试剂配制和标定 试剂: 1、重铬酸钾标准溶液:C( I/6K2CQ7) =0.1000mol/L。称取105C 烘干2h的基准或优级纯重铬酸钾4.9030g溶于水中,稀释至1000mL。 2、碘化钾晶体(要求不含游离碘及碘酸钾)。 3、盐酸溶液:1 + 1,用盐酸p =1.19g/mL配制。 4、1% (mN)淀粉溶液:称取1g可溶性淀粉,用少量水调成糊状,再用刚煮沸的水稀释至100mL。冷却后,加入0.1g水杨酸或0.4g 氯化锌防腐。 5、硫代硫酸钠:称取24.5g固体五水合硫代硫酸钠 (Na2S2O3 ? 5H2O)和0.2g 无水碳酸钠 (Na z CO s),加水50mL 溶解后,再以水稀至1000mL于棕色细口瓶内,混匀,于暗处静置3~5日。 配制中所用的水最好是经煮沸10分钟后再冷却的蒸馏水,以驱除二氧化碳及细菌。 标定方法:于250mL碘量瓶内,加入1g碘化钾及50mL水,加入重铬酸钾标准溶液15mL,加入盐酸溶液5mL,密塞混匀,置暗处静置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标准溶液用量。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ol/L)的计算公式如下: = 15°U x 0 1000 C 式中:C。一一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mg/L; V1 -- 滴定重铬酸钾标准溶液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

mL; 0.1000――重铬酸钾标准溶液的浓度,mol/L。 6、乙酸盐缓冲溶液(pH=4):称取146g无水乙酸钠溶于水中,加入457mL乙酸,用水称释到1000mL。 三、测定步骤 取水样100mL (或取适量水样稀释至100mL)于250mL碘量瓶内,加入过量的碘化钾及50mL水,加入5mL乙酸盐缓冲溶液,密塞混匀,置暗处静置5min,用待标定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到溶液呈淡黄色时,加入1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蓝色刚好消失,记录标准溶液用量。 次氯酸钠浓度(mg/L)的计算公式如下: Z I X 37.221 C =———j------- X 100C 式中:C——次氯酸钠浓度,mg/L ; C0――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浓度; V i――滴定水样时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用量,mL ; V --- 水样的体积,mL ; 37.221——1/2NaCIO 的摩尔质量,g/mol。 四、注意事项 1、水样加mL乙酸盐缓冲溶液后,pH应为3.5—4.2。如大于些pH 值,应继续调pH至4,然后再进行滴定。 2、滴定必须在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进行。 3、加入的KI必须过量,一般KI过量2倍~3倍。 4、光线能催化I —被空气氧化,增加Na2S2O3溶液中细菌的活性。因此,析出I2的反应,一般放置在暗处进行约5min,之后立即用 Na2S2O3进行滴定。 5、滴定时不要剧烈摇动溶液,滴定速度宜适当地快些,减少I2 的挥发和I —的被02氧化

次氯酸钠检验操作规程

宿迁远大海藻有限公司次氯酸钠检验操作规程 SJ—061113 宿迁远大海藻有限公司

1.主要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次氯酸钠溶液的技术要求、检测及取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次氯酸钠溶液。 2.引用标准 GB601-88《化学试剂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603-88《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19106-2003 《次氯酸钠溶液》 3.技术要求 3.1检验项目:外观、有效氯(以Cl计)、游离碱。 3.2技术标准见WI-10-704-01《原辅材料质量指标标准》 4. 取样方法 每冲好一池为一检验批,取样用100ml试管取样,每次取样量不少于80ml。 5试验方法 5.1次氯酸钠液有效氯含量的测试 5.1.1原理 次氯酸钠溶液氧化能力的强弱用有效氯浓度定量表示。表示每升溶液所具有的氧化能力,相当于若干克质量的氯气在水中所具有的氧化能力。单位g/L。有效氯浓度等于溶液中呈正价态氯元素浓度的2倍。溶液中每含有1g次氯酸钠则含有效氯0.953g。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与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反应式如下:2H++ClO-+2I-=I2+Cl-+H2O I2+2S2O32-=S4O62-+2I- 5.1.2试剂 5.1.2.1碘化钾溶液:100g/L 称取100g碘化钾,溶于水中,稀释到1000ml,摇匀。 5.1.2.2硫酸溶液:3+100 量取15ml硫酸,缓缓注入500ml水中,冷却,摇匀。 5.1.2.3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0.1mol/L。 5.1.2.4淀粉指示液:10g/L 5.1.3仪器:一般实验室仪器。

次氯酸钠溶液检测方法

次氯酸钠溶液检测方法 1 原理 在酸性介质中,次氯酸根和碘化钾反应,析出碘,以淀粉为指示液,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蓝色消失为终点。反应式如下: 2H-+ClO-+2I-=I2+Cl-+H2O I2+2S2O32-=S4O62-+2I- 2 试剂 碘化钾溶液:100g/L。 称取100g碘化钾,溶于水中,稀释到1000mL,摇匀。 硫酸溶液:3+100。 量取15mL硫酸,缓缓注入500mL水中,冷却,摇匀。 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c(Na2S2O3)=0.1mol/L。 淀粉指示液:10g/L。 3 仪器 一般实验室仪器。 4 分析步骤 (1)试料 量取约20mL实验室样品,置于内装约20mL并已称量(精确到0.01g)的100mL 烧杯中,称量(精确到0.01g),然后全部移入500m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2) 测定 量取试料10.00mL,置于内装50mL水的250mL碘量瓶中,加入10mL碘化钾溶液和10mL硫酸溶液,迅速盖紧瓶塞后水封,于暗处静置5min。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浅黄色,加2mL淀粉指示液,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即为终点。 (3)结果计算 有效氯以氯的质量分数w1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计算: X1=c?V?0.03545/(m?10.0/500)×100=177.25c?V/m 式中: V——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数值,单位为毫升(ml); C——硫代硫酸钠标准滴定溶液浓度的准确的数值,单位为摩尔每升(mol/L);m——试料的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M——氯的摩尔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每摩尔(g/mol)(M=35.453)。 (4)允许差 平行测定结果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2%。 取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报告结果。 5安全 次氯酸钠溶液为强腐蚀性产品,接触人员应带防护眼镜、橡胶手套等防护用品。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doc

次氯酸钠含量测定法 1原理 次氯酸钠在酸性溶液中与碘化钾反应,释放出一定量的碘,再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2KI+2CH3COOH→2CH3COOK+2HI 2HI +NaClO→I + NaCl+ H O 2 2 I 2 +2NaS O →2NaI+NaS O 2 3 2 4 6 2仪器 250毫升碘量瓶 100毫升烧杯 3试剂 碘化钾 ( 分析纯 ) 1% 淀粉溶液 :将1克可溶性淀粉用少量蒸馏水调成糊状,再加刚煮沸的蒸馏水 至 100毫升,冷却后加入 0.1g 水杨酸或 0.4g 氯化锌保存 ( 三氯甲烷 5~6滴亦可 ) 。 36% 醋酸 ( 用分析纯冰醋酸配制 ) 。 硫代硫酸钠溶液 :将25g硫代硫酸钠(分析纯Na2S2O3·5H2O)和0.2g无水碳酸钠( 分析纯Na2CO3) 溶解于经煮沸放冷的蒸馏水中,然后稀释至1000毫升贮存于棕色 瓶中防止分解。经过 2 ~ 3 天后,用重铬酸钾溶液标定。 重铬酸钾标准溶液 :取分析纯重铬酸钾10g于120℃烘箱内干燥2小时,取出置于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准确称出 4.9035 克,溶于蒸馏水中,稀释至1000毫升。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标定 : a.用移液管吸取标准重铬酸钾溶液 25毫升于 300毫升带塞锥瓶中,加蒸馏水 60毫升、碘化钾 2g及1:2 盐酸 5毫升,密塞静置 5分钟后,用配制好的硫代硫酸钠滴定至黄绿色。加入淀粉指示剂5毫升,继续滴至蓝色消失为终点。 b.计算

×25 N= V 式中 : N -硫代硫酸钠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溶液的毫升数 4步骤 吸取 2毫升 ( 或依含量定 ) 试样于碘量瓶中,加入 50毫升水及 1g碘化钾摇动溶解。 加入 5毫升 36% 醋酸,密塞摇匀,静置 5分钟。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液滴至淡黄色时加入 5滴淀粉溶液继续滴至蓝色刚好消失, 记录用量 V。 5计算 N× V×× 1000 次氯酸钠浓度=(g/L) 2 式中 : 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V-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用量 ( 单位 mL) 次氯酸钠分子量 - 2000 GB/T 12156-89PNa 的测定(静态法)

次氯酸钠溶液国家标准

次氯酸钠溶液国家标准 次氯酸钠溶液国家标准 前言 本标准表 1中的 A 指标、第 7章、第 8章为强制性 ,其余为推荐性。 生产单位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按本标准组织生产 ,经销单位自 2003 年 6 月 15 日起实施。 本标准是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及国内生产和使用实际需要而制定。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 ,化学工业标准 HG/T 2498 -1993《次氯酸钠溶液》同时废止。 本标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 CSBTS/TC63/SC6 )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锦西化工研究院、中化化工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沛云、胡立明、魏静、李富荣。 本标准解释权归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氯碱分会( CSBTS/TC63/SC6 )。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次氯酸钠溶液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 存、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氢氧化钠经氯化而制得的次氯酸钠溶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 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 用于本标准。 GB 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 滴定分析(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杂质滴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 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610.1 化学试剂 砷测定通用方法(砷斑法) GB/T 1250 极限数值的表示方法和判定方法 GB/T 667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451 食品添加剂中重金属限量试验法 3 要求 3.1 外观 :浅黄色液体。 3.2 次氯酸钠溶液应符合表 1 给出的要求。 4 采样 4.1 产品按批检验。生产企业以成品槽、一天或一个班次生产的次氯酸钠溶液为一批。用 户以每次收到的次氯酸钠溶液为一批。 4.2 次氯酸钠溶液用槽车、贮槽装运时 ,建议用 GB/T 6680 中规定的适宜的取样器 ,从深度 不同的上、中、下三处采取等量的有代表性的样品。 4.3 次氯酸钠溶液用塑料桶 (瓶)包装时 ,应按 GB/T 6678 中规定的采样单元数随机抽取样 品。 4.4 将抽取的样品混匀 ,分装于两个清洁、干燥的带磨口塞的棕色广口瓶中 ,密封。每瓶样 品量不得少于 200mL 。一瓶用于检验 ,一瓶用于备检。 样品瓶上应贴上标签 ,并注明 :生产企业 名 称、产品名称、型号规格、批号或生产日期、采样量、采样日期及取样人姓名等。 5 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说明 ,在分析中仅使用分析纯试剂和 GB/T 6682 中规定的三级水或相应纯度的水。 GB/T 601 化学试剂 GB/T 602 化学试剂

次氯酸钠的方法

6.1.2 次氯酸钠溶液有效氯浓度的化验方法 6.1.2 .1 化验原理 : 在含在碘化钾的酸性溶液中 , 次氯酸钠与碘化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 并释放出等当量的碘 , 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 , 根据硫代硫酸钠溶液的用量 , 计算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浓度。 6.1.2 .2 试剂 a. 碘化钾溶液 :1N, 分析纯 (GB 1272) ; b. 冰乙酸: 36% ,分析纯( GB 676 ); c. 淀粉指示剂:见 GB 5750 中 15.14.10 ; d.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 :0.05N, 其配制和标定方法见 GB 5750 中 15.1.4 .3 条。 6.1.2 .3 测试步骤 a. 用移液管吸取 5ml 摇匀的待测次氯酸钠溶液 , 放入 250ml 碘量瓶中; b. 向碘量瓶中加入蒸馏水 50ml ;

c. 迅速向碘量瓶中加入 5mL36% 冰乙酸溶液 , 加盖水封摇匀; d. 再迅速响彻云霄碘量瓶中加入 1N 碘化钾溶液 10ml, 加盖水封摇匀; e. 在暗处静置 5min ; f. 用 0.05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试样; g. 滴定时当试样由棕黄色变成浅黄色时 , 加入淀粉指示剂 1ml ; h. 继续以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至蓝色刚好消失为止; i. 记录滴定液消耗毫升数。 6.1.2 .4 测试后按式( 6 )计算次氯酸钠溶液的有效氯浓度,单位为 g/L ; C=N×V×35.45/5………………………………………( 6) 式中:35.45―― 氯原子量; C―― 有效氯浓度;

N―― 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N ; V―― 滴定时消耗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体 积 ,ml 。 6.1.3 次氯酸钠溶液重金属离子含量的化验。 卫生消毒类设备应按本标准 5.2.8 .2 条要求进行重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化验方法按 GB 5750 中规定的有关方法及步骤进行。 6.2 质量等级优质品的次氯酸钠发生器的电器元件应达到本标准 5.1.3 条的规定 , 但在低压电器元件生产厂家提供有关此项技术要求的合格证明时可不进行此项试验。生产厂家提供的试验结果应按 JB 1045 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试验。其中化学气体采用氯气,氯气浓度 1mg/L ,试验应按规定进行 10 个周期。

次氯酸钠配制使用方法

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 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方法 消毒剂有效成份含量的计算公式如下: 1.V=( C'×V')/C; 2.X=V'-V; 式中:C 为使用说明书中标识的消毒剂原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 为所需消毒剂原液的体积。 C'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有效成份含量(浓度)。 V'为欲配制消毒剂溶液的体积。 X 为所需自来水的体积。 为便于大家尽快掌握消毒剂浓度的换算和使用液的配制,特举例如下: 例1, 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50000mg/L,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V=( C'×V')/C; =(1000mg/L×10000ml)/50000mg/L =200ml X=10000-200=9800ml=9.8升 故应取消毒剂原液200ml,加水9.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 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2,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有效氯含量为0.5%相当于100ml消毒剂中含有0.5g(5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5000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5000mg/L。 V = ( C'×V')/C; =(1000mg/L×10000ml)/5000mg/L = 2000ml

X =10000-2000 = 8000 ml =8升 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2000ml,加水8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10升。 例3,某含氯消毒剂的有效氯含量为0.5%,需要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10000ml),应取消毒剂原液多少毫升?加水多少升? 1PPm相当于1000000ml消毒剂中含有1g(1000mg)有效氯,每升(1000ml)中含有1mg有效氯,即有效氯含量为1mg/L。 V = ( C'×V')/C; =(200mg/L×10000ml)/5000mg/L = 400ml X =10000-400 =9600 ml =9.6升 故应取有效氯含量为0.5%消毒剂原液400ml,加水9.6升,即可配制有效氯含量为200PPm的消毒剂溶液10升。 次氯酸钠消毒液的使用注意事项 次氯酸钠消毒液浓度和配制方法: 1、具体浓度标准:(用的次氯酸钠原液的浓度每批也不一样,大约范围9~11%)1.1 手部消毒液:50-100ppm或用75%的酒精 1.2 鞋靴消毒液:200-300ppm 1.3工器具、设备的消毒液:100~200ppm 1.4 车间地面消毒液:200ppm 2、配制方法: 2.1 确定次氯酸钠原液的浓度和消毒液的需要量,计算次氯酸钠原液的用量;2.2 称取定量的次氯酸钠,加入到准备好的清水中; 2.3 用塑料棒搅拌均匀。 3、注意事项: 3.1 要用专用工具取次氯酸钠,禁止用手接触次氯酸钠; 3.2 禁止用手搅拌; 3.3 禁止用手接触配好的消毒液;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