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人体感知特性
- 格式:docx
- 大小:23.05 KB
- 文档页数:4
人体工程学复习资料一、填空题第一章概论1、人体工程学就是研究人-机-环境系统中“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之间的关系,为解决该系统中人的效能、健康问题提供理论与方法的科学。
2、人体工程学的英文名称为Ergonomics 。
1、一般办公室用门拉手的高度为100 cm,一般家庭用80~90 cm 比较合适,幼儿园还要低一些。
2、根据Banes的研究,手的通常作业域在以半径为390 mm而划出的范围内,手的最大作业域就是以肩峰点为轴,上肢完全伸直做回转运动所包括的范围。
水平作业面的最大作业域在590 mm范围内。
3、人在工作时,经常使用的操作器具,如写字板、键盘等配置在通常作业区域内,从属的作业工具配置在最大作业区域内。
4、垂直作业域与摸高就是设计各种柜架、扶手与各种控制装置的主要依据。
5、肢体活动范围常由肢体活动角度与肢体的长度两部分构成。
6、设计直臂抓握的作业区时,应以第5 百分位的人体尺寸为准。
7、人体移动占用的空间不应仅仅考虑人体本身占用的的空间,还应考虑连续运动过程中由于运动所必需的肢体摆动或身体回旋余地所需的空间。
8、一般开关安装在距地1、2~1、4 m的位置,根据我国《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规定,开关安装的高度为1、3 m。
9、肌肉的机能就是收缩与产生肌力,肌力可以作用于骨,通过人体结构再作用于其她物体上,称为肌肉施力。
它常有动态肌肉施力与静态肌肉施力两种方式。
10、提起重物时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即提起重物必须保持直腰弯膝的姿势。
11、人在直立姿势下弯臂时,前臂与上臂成70 °左右,手臂所产生的力量最大;在直立姿势下臂伸直时,不同角度位置上的拉力与推力不同,最大拉力产生在180°位置上,而最大推力产生在0°位置上。
12、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重心位置不同,主要就是受身高、体重与体格的不同影响。
此外重心还随人体位置与姿态的变化而不同。
第四章人体尺度与人体测量1、第5百分位表示有5 %的人的尺寸等于或小于该尺寸;第95百分位表示有5 %的人体尺寸高于此尺寸。
《知觉现象学》每章的主要内容《知觉现象学》是一本关于人类感知和知觉的重要著作。
每一章都涵盖了不同的主题和内容,以下是对每一章主要内容的简要概述。
第一章:感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本章介绍了感知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感知是人类通过感觉器官获取外界信息并加工处理的过程。
作者详细解释了感知的五个基本特征:以感觉为基础、以结构化为特点、具有选择性、受注意力影响、并与意识紧密相关。
第二章:感知的心理和生理基础该章节重点讨论了感知的心理和生理基础。
作者介绍了感知器官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了感知过程中的神经信号传递和脑区激活机制。
此外,还涉及到感知与情绪、记忆以及学习之间的关系。
第三章:感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本章主要介绍了感觉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作者详细解释了实验方法、调查方法以及观察方法在感觉研究中的应用,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内容。
此外,还介绍了一些常用的感觉测量技术,如心理物理学和神经影像学等。
第四章:视觉知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视觉知觉。
作者详细介绍了视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讨论了视觉感知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光线投射、视网膜成像、视觉注意力等。
此外,还涉及到视觉错觉和视觉注意力的研究。
第五章:听觉知觉本章主要介绍了听觉知觉。
作者探讨了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详细解释了声音的物理特性和听觉感知的基本原理。
此外,还讨论了音乐知觉和语言知觉等与听觉相关的研究领域。
第六章:触觉和痛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触觉和痛觉的知觉。
作者介绍了皮肤触觉的结构和功能,并解释了痛觉的类型和感知机制。
此外,还涉及到触觉和痛觉的神经机制以及相关的研究进展。
第七章:嗅觉和味觉本章主要介绍了嗅觉和味觉的知觉。
作者详细解释了嗅觉和味觉的感知机制,包括嗅觉受体和味觉受体的结构和功能。
此外,还讨论了嗅觉和味觉在进化和行为中的作用,并介绍了相关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第八章:多感官知觉和空间知觉该章节重点讨论了多感官知觉和空间知觉。
作者介绍了多感官知觉的概念和特点,并解释了多感官整合的神经机制。
2.2.2人的感觉特性前面我们学习了人的感觉,那人的感觉有哪些特性呢?这就是下面我们要学习的知识点——人的感觉特性。
人的感觉的主要内容有:感受性感觉阈限、感官与刺激关系、感觉的相互作用、感觉的适应性一、感受性感觉阈限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又分上限与下限。
下限为刚刚能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值;上限为仍能产生某种感觉的最大刺激值。
例如声音频率低20Hz 或高20000Hz时就听不到了,这两点便分别称为下限或上限。
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引起差别感觉的两个同类刺激间的最小差异量。
如在重100g的物体上至少需要再增减3~4g,人们才能觉察出重量的变化。
增减的3~4g,就是重量的差别感觉阈限。
这一指标对某些机器操作者非常重要。
二、感官与刺激关系人的各种感受器官都有各自最敏感的刺激形式,这种刺激形式可称为对应于该感觉器的适宜刺激。
当适宜刺激作用于该感觉器时,只需要很小的刺激能量就能引起感受器的兴奋。
对于非适宜刺激,则需要较大的刺激能量。
人的各种感觉器官的感受能力发展很不平衡,在感受能力方面不同职业又有各自不同的要求。
例如,对从事音乐的工作者要求较高的听觉分辨能力;对从事检验行业与美术行业的工作者则需要有较高的颜色分辨能力。
一种感官只能接受一种刺激,如眼睛只接受光刺激,耳朵只接受声刺激。
人的感觉印象80%来自眼睛,14%来自耳朵,6%来自其他器官。
如果同时使用视觉和听觉,感觉印象保持的时间较长。
三、感觉的相互作用感官对刺激的感受能力受其他刺激的干扰而降低,这一特性叫感觉的相互作用。
如果同时有多种视觉信息或多种听觉信息,或视觉与听觉信息同时输入时,人们往往倾向于注意一个而忽视其它。
如:过斑马线时,人们更多注意的是红绿灯的指示,而较少的去听是否有按喇叭的声音。
四、感觉的适应性感觉具有随环境和条件变化而变化的特点。
例如,刚进浴池感到水热,泡一段时间就不再感觉那样热了,这是皮肤感觉的适应。
实验三人体感知特性实验人主要是通过视觉和听觉感知外界信息,通过测试人对声、光、图形等反应时间来验证人的感知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从刺激呈现到反应开始之间的时间间隔叫做反应时,是指刺激和反应的时间间距,是人体完整的反应过程所需的时间。
反应时分为3类,即简单反应时、选择反应时和辨别反应时。
如果呈现的刺激只有一个,要求被试者做出的反应也只有一个,并且二者都固定不变,这种条件下测得的反应时叫做简单反应时;如果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对每个刺激都要求被试者做一个不同的反应,但哪一次出现哪个刺激被试者事先并不知道,该条件下测得的反应时称为选择反应时;如果呈现的刺激不止一个,但要求被试者只对其中一个刺激作一个固定的反应,而对其他刺激则不反应,此条件下测得的反应时称为辨别反应时。
通过对声、光的简单反应时间测定并比较不同刺激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差异,来验证人体感知特性的部分影响因素。
实验三-1视、听觉刺激反应时测试一、实验目的该实验主要用于人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时间的研究。
通过测试人的视觉通道受光刺激的反应快慢,测定听觉通道受声音刺激的反应快慢,以及人对声音及光刺激作出反应的准确性,研究影响人的反应时与准确性的因素。
在安全人机工程学中,反应时间参数可用于人机系统的设计,合理设计人机界面,缩短反应时间,提高效率,避免失误。
也可以用于汽车驾驶员、运动员等心理培训。
掌握各种反应时的测试方法,进一步认识反应时及各种反应时之间的差异;理解各种刺激量性质对反应时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感觉器官从刺激呈现开始感受,经神经系统传输、加工和处理,传给肌肉而作用于外界,这些过程都需要时间,其总和就是反应时间,简称“反应时”。
当被试做简单反应测验时,其注意力完全集中于那个将出现的刺激和那个将动作的手指,当刺激来到时,眼睛-大脑-手指之间的神经通路早已准备好了,反应时间就快。
当被试做辨别和选择反应实验时,需要有更多神经通路接通的准备,这时被试辨别、选择时间增加,同时其心理状态比较复杂,会产生焦虑、怀疑等复杂的心理状态,所以反应时间就会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