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体感知及其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3.76 MB
- 文档页数:78
第三章人的感知与心理特征概述感觉和知觉特征视觉特征听觉特征肤觉嗅觉味觉人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疲劳其他心理特征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人的感知系统和心理特征的有关基本知识理解人的感知系统和心理特征的有关基本知识在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掌握人感知系统和心理特征在设计中应用的重要原则和一些关键数据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的视觉和听觉系统特性在设计中的应用、人的注意和记忆特点在设计中的应用难点:人的视觉和听觉系统特性在设计中的应用、人的注意和记忆特点在设计中的应用本章课时:123.0 概述3.0.1 人在系统中的功能人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人机系统中的操作者,如果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完整的人体从形态和功能上可划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共九个系统。
各系统的功能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神经、体液的支配下,构成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
如果把操作者作为人机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来研究,则人与外界直接发生联系的主要是三个系统,即感觉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其它六个系统则认为是人体完成各种功能活动的辅助系统。
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作用可由图3-1说明,人在操作过程中,机器通过显示器将信息传递给人的感觉器官(眼、耳等),经中枢柛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再指挥运动系统(手脚等)操纵机器的控制器、改变机器所处的状态。
由此可见,从机器传来的信息,通过这个“环节”又反回机器,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人机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温度、照明、噪声、振动等)也将不断影响和干涉此系统的效率。
因此,从广义来讲,人机系统又称人-机-环境系统。
显然,要使上述的闭环系统有效工作,就要求人体结构中许多部位协同发挥作用。
首先是感觉器官,它是操作者感觉人机系统信息的特殊区域,也是系统中最早可能产生误差的部位; 其次,传入神经将信息由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的理解和决策中心,决策指令再由大脑传出神经传到肌肉;最后一步,是身体的运动器官执行各种操作动作,即所谓作用过程。
第三章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31. 人体感知人体的感觉系统是指负责接受外界刺激信息的器官和神经。
1.1 视觉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知途径之一,占所有感知细胞数量的70%以上。
眼睛通过接收光线,将光线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到达视皮层并被解码。
1.2 听觉听觉是指接收声波信息的能力。
人耳是感知声音的器官,接收到的声波信息会被转化为神经信号,传输到听觉皮层并被解码。
1.3 嗅觉嗅觉指的是人类感知气味信息的能力。
人类有数百种嗅觉感受器,能够感知到各种气味。
1.4 触觉触觉是指人类感知物体质地、形状、温度和湿度等信息的能力。
皮肤是最主要的触觉感受器,感受到的信息通过神经传递到感知皮层,并被解码。
1.5 味觉味觉指的是人类感知物体食物的味道的能力。
舌头上有味觉小结,能够感知到甜、咸、酸、苦、麻和辣等味道。
2. 运动特征人体运动特征包括姿势、动作、力量、速度、节奏、精度和协调。
2.1 姿势姿势指的是人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不同的姿势会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和能量消耗。
2.2 动作动作指的是人体在运动中的不同状态,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和转移状态。
不同的动作会导致不同的力量、速度和协调度。
2.3 力量力量是人体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推动或拉动力。
体力及肌肉力量是影响身体力量的两个主要方面。
2.4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人体在运动中所体现的速度主要与肌肉张力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性有关。
2.5 节奏节奏指的是人体在动作中的节律感。
节奏感不仅体现在音乐、舞蹈等活动中,也同样体现在运动过程中。
2.6 精度精度是指人体在执行运动时的准确性。
精度方面的表现可以是命中率、预判准确性、反应速度等。
2.7 协调协调指的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各肢体、肌肉、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性。
协调性好的人能够更轻松、更快速地完成各种动作。
3. 小结综合来看,人体感知和运动特征是相互关联的,互相影响的。
理解人体感知和运动特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运动训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第三章人的感知与心理特征概述感觉和知觉特征视觉特征听觉特征肤觉嗅觉味觉人的信息传递与处理疲劳其他心理特征本章教学要求:了解人的感知系统和心理特征的有关基本知识理解人的感知系统和心理特征的有关基本知识在设计中应用的重要性掌握人感知系统和心理特征在设计中应用的重要原则和一些关键数据本章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人的视觉和听觉系统特性在设计中的应用、人的注意和记忆特点在设计中的应用难点:人的视觉和听觉系统特性在设计中的应用、人的注意和记忆特点在设计中的应用本章课时:123.0 概述3.0.1 人在系统中的功能人是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人机系统中的操作者,如果把他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来研究,完整的人体从形态和功能上可划分为:运动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循环系统、内分泌系统、感觉系统和神经系统共九个系统。
各系统的功能活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在神经、体液的支配下,构成完整统一的有机体,进行正常的功能活动。
如果把操作者作为人机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来研究,则人与外界直接发生联系的主要是三个系统,即感觉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其它六个系统则认为是人体完成各种功能活动的辅助系统。
人在人机系统中的作用可由图3-1说明,人在操作过程中,机器通过显示器将信息传递给人的感觉器官(眼、耳等),经中枢柛经系统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再指挥运动系统(手脚等)操纵机器的控制器、改变机器所处的状态。
由此可见,从机器传来的信息,通过这个“环节”又反回机器,从而形成一个闭环系统。
人机所处的外部环境因素(温度、照明、噪声、振动等)也将不断影响和干涉此系统的效率。
因此,从广义来讲,人机系统又称人-机-环境系统。
显然,要使上述的闭环系统有效工作,就要求人体结构中许多部位协同发挥作用。
首先是感觉器官,它是操作者感觉人机系统信息的特殊区域,也是系统中最早可能产生误差的部位; 其次,传入神经将信息由感觉器官传到大脑的理解和决策中心,决策指令再由大脑传出神经传到肌肉;最后一步,是身体的运动器官执行各种操作动作,即所谓作用过程。